登陆注册
14034400000010

第10章 李银河的《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

最近,蜚声海内外的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大陆女社会学者李银河博士的一部新著:《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

李银河在研究中国农村生育文化时,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传统文化的本质,来自于村落。在中国,有一个现象不论南北都有,就是不大不小的自然村很多。这和耕作、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另外,中国农村住得很紧密,起码和外国农村相比是这样。因此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在村里没有不透风的墙,你的事别人都知道,别人的事你也知道。这就是信息共有。如果按人类学里信息学派的意见,共有的信息就是文化,村落文化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了。

据我所知,李银河当初想用村社文化这个说法,但是别人说,村社这个词已经有了,不能赋予它新的意义。这当然是对的,但是我很为李银河丧失了村社而可惜。咬文嚼字地说,村是什么意思不必解释了,社的意思是土地神。这和她要说明的现象很吻合。在村里,三姑六婆就是土地神,无所不知,又无所不传。所以一个自然村简直就是个人信息的超导体,毫无秘密可言。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什么事别人都知道,所以简直什么事自己都做不了主。这种现象是很重要的。有人说,外国文化是罪感文化,中国文化是耻感文化。这个感觉相当犀利,但只是感觉而已。罪感当然来自上帝,假如你信他,就会觉得在他面前是个罪人。但是假如你不觉得有好多人在盯着你,耻感何来呢?如果没有信息共有,耻感文化也无法解释了。

除了生育,在村子里还有很多个人做不了主的事,比方说,红白喜事。这些事要花很多的钱,搞得当事人痛苦不堪,但又不能不照规矩办。也许你乐意用传统、风俗来解释这种现象,但你解释不了人们为什么要坚持痛苦的传统,除非你说大家都是受虐狂,实际上又远不是这样——有好日子谁不想过。村落文化是一种强制的力量,个人意志不是它的对手。

李银河认为,传统观念、宗族意识等等,在现在农村里也是存在的,但是你不能理解为它们保存在个人的头脑里。实际上,它们是保留在村落文化这个半封闭的大匣子里。这也是个有意义的结论。我们知道,在苏格兰有个半封闭的尼斯湖,湖里还有恐龙哪。在中国村落里保存了一些文化恐龙,也不算什么新鲜的事。不管怎么说,现在是共产党的天下,宗族和孔孟哲学没有合法的权威性。真正有权威的是村落。办事都要按一定规矩办,想问题要按一定方式去想,不管你乐意不乐意。这既不是因为古板,也不是因为有族规,而是因为有一大群人盯着你。我相信,这样的解释更加合乎实情。她描述了这样一幅生活图景:你怎么挣钱,别人不管;但你怎么过日子,大伙就要说话了。在这种情况下,日子当然难有崭新的过法。

李银河的《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所依据的是在山西、浙江两地的调查。她的见解十分敏锐,遗憾的是实证功夫稍有欠缺。假设她的调查不是在这两地的两三个村子,各百十户人家里,而是在散布在全国的上百个村子、上千户人家里完成,就更有说服力。当然,这样的要求近似扳杠。因为她用的是人类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第一手资料,面对面交谈,通过翻译都会遭人诟病。人类学的前辈大师米德女士在萨摩亚实地调查多年,只因为听人转述,就遭人耍了。考虑到这种情况,谈了百十户,谈得扎实,也就不错了。最主要的是,她不是在文献里找出个说法,然后在调查里验证一番,而是自己来找说法,到调查里验证,这是非常好的。其实她阐述的现象就在我们眼前,只不过我们视而不见罢了。北京城里没有村落,但有过胡同、大杂院,有一些人员很少流动的单位。在这些地方,隐私也不多,办个什么私事,也难说全是个人决策。因为这类现象并不陌生,你看了这本书,不会怀疑村落文化的真实性。

罗素大师曾言:不要以为有了实证方法,思辨就不重要了。实际上,要提出有意义的假设,必须下一番思辨功夫。这真是至理名言。据我所知,这番功夫她是下了的。假设婚丧嫁娶、生育不生育都是个人决策,那么就要有个依据——追求个人快乐或者幸福。在村庄里,这种想法不大流行,流行的是办什么事都要让大家说好,最好让大家都羡慕。这是另一个价值体系。那么是否能说,他们的幸福观就是这样,另外的快乐、幸福对他们来说就不存在了呢?在结束了在山西的调查、浙江调查未开始时,李银河给《二十一世纪》杂志写过一篇文章,讨论了这个问题,在此不能详加引述,以免文章太冗长。简单来说,结论是这样的:不管怎么说,自己觉得好和别人说你好毕竟是两回事,不是一回事。村落中人把后者看得极重,实在是出于不得已。最重要的是,不能认为,对他们来说前一个问题就不存在了。以此为据,村落文化的实质就容易把握了。

李银河把村落文化看作一种消极力量,是因为这种文化中人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到眼前这个自然村里,把宝贵的财力全用在了婚丧嫁娶这样一些事上,生活的意义变成了博取村里人的嫉妒、喝彩,缺少改善生活的动力。这个文化里,人际关系的分量太大,把个人挤没了。别人也许会反对她的观点——他会说重视人际关系,正是我们的好处呢。在这方面,恐怕我要同意李银河的意见,因为中国的村落文化和低质量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放弃村落文化到城市里生活正是千百万农民的梦想——所以它是那种你不喜欢、又不得不接受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给它唱赞歌了。

李银河的研究工作是朴素的。作为学者,她不是气势恢弘、辞藻华丽的那一种,也不是学富五车、旁征博引的那一种。她追求的是事事清楚、事事明白,哪怕这种明白会被人看成浅薄也罢。从表面上来看,研究工作有很多内容,比方说,题目有没有人重视啦,一年发了多少论文啦,写了多少学术专著啦,但是这些在她看来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有所发现。

同类推荐
  • 晨雨初听

    晨雨初听

    本书是余秋雨的散文集,收有《青年人的阅读》、《寻找文化现场》、《一个王朝的背影》、《遥远的绝响》、《最后的课程》、《人生的最后智慧》等文章。这是为学生编选的一本书,青年学生读点文学,学点写作,主要不是为了今后当作家。当文学被看成是一种非职业性的人生素养,当写作被看成是一种跨专业的社会性训练,它们反而会真正重要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优秀的专业作家拥有一个更广阔的接受平台。
  • 五月天的摇滚本事:谁也夺不走,我们做梦的自由

    五月天的摇滚本事:谁也夺不走,我们做梦的自由

    本书以时间为轴,从五月天的出道、休团,再到进军大陆市场、成为演唱会之王、攻占鸟巢,选取其专辑和标志性事件为里程碑,回忆五月天之音乐所带给听者的共鸣,剖析五月天史诗般成功背后的秘密,并在叙述过程中融入社会意识的流向、粉丝经济的规律、摇滚乐及其他流行音乐文化的普及等。乐迷能够通过本书,深度了解五月天出道以来所走过的曲折而精彩的音乐历程和故事,同时借此回望自己的青春时光。作者以流畅、明快的笔法讲述故事的同时,以对流行文化的深刻理解,将品味与格调潜移默化植入文字之中,在轻松阅读的同时不失优雅。
  • 弦歌盈耳

    弦歌盈耳

    福建师范大学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百年老校,又是学科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木铎百年,金声玉振,近40万校友遍及海内外,现注册就读的各类学生达10万之众。薪火相传,自强不息,上百个学科荣获博士授予权,新百年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温故知新,鉴往知来,为此而征集出版的这套纪念文集《弦歌盈耳》,留存着广大校友的珍贵记忆,
  • 驻外记者手记

    驻外记者手记

    点击从世界各地发来的书稿,阅读着一篇篇从火热的实践中诞生,蕴涵着真知灼见的文字,编者时时感受到作者们投身国际新闻事业的激情和勇气,也处处领略到他们智慧和汗水的闪光。在他们笔下,描绘出一个色彩斑谰的世界,也诠释了关于和平、合作、友爱等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而他们的身影,也成为其中令人瞩目的亮点。
  • 军旅柳叶刀:周金芳诗词选集

    军旅柳叶刀:周金芳诗词选集

    中国的诗词,是华夏文学史上的一朵鲜花,她以有序的韵律、特有的格律独树一帜。从唐诗、宋词、元曲,到现代诗,无一不是文学精华。
热门推荐
  • 续补永平志

    续补永平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半卷潇湘瑟瑟情

    半卷潇湘瑟瑟情

    因为母亲年轻时的承诺,云潇岚刚满一岁就被送到了雷家寄养,一直要到二十岁。雷家少爷雷奕辰是从小看着云潇岚长大的,看她从牙牙学语到风姿绰约,他早就认定了她,是他一生的守候。可是到了云潇岚二十岁生日宴会那天,她突然神秘失踪,只给雷奕辰留下轻飘飘的一纸“等我回来”。整整四年,雷奕辰像被抽空了灵魂的木偶。四年后,云潇岚浴血重生、涅槃归来,雷奕辰便发誓,此生不放……
  • 前夫入情太深

    前夫入情太深

    (婚姻三年,丈夫爱的那个却不是我。)穆媛终于认清了现实,在席景严的心里根本没有她的位置。看着别的女人登堂入室,就差她‘退位让贤’了,她最终决定离婚,结束掉这无爱的婚姻。但是离婚协议书扔给男人的时候,却被对方撕的粉碎。“穆媛,婚是你要结的,离婚,我说了算!”性感的嗓音透着霸道,不给她一点否绝的机会。穆媛看着无耻的男人,只能咬牙,说道:“不离婚就不离婚,但你妨碍不了我找男人!”却被对方扔在大床上,席景严冷笑:“找男人?我不是男人?娶你这样的人,也就我能勉强受得了!”穆媛:“……”穆媛本以为自己有意成全他们席景严会高兴的,但他,怎么越来越暴躁了呢?
  • 三国之蜀汉大帝

    三国之蜀汉大帝

    重生为刘璋幼子刘阐,发展生产,打造装备,据天府之国虎视天下。鲸吞蚕食,远交近攻,权谋并行,恩威并用,汉末乱世,我主沉浮!
  • 阁主在上:九尾夫人消停点

    阁主在上:九尾夫人消停点

    新婚之夜,他取她的血救他心爱之人!她赔上父亲性命,赌上哥哥的命,妄付一世情!他生命垂危,她在他床前哭得梨花带雨:“只要你醒来,我答应和离,愿你与洛沁朵携手白头!”他隐忍着怒意:“谁给你的权利?”当她双目失明,他却冒用别人的身份,许她半世柔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至尊修罗道

    至尊修罗道

    “织女,嫦娥,过来,给爷笑一个。”我XX,谁这么牛B,连这两位资深仙姐也敢调戏?他叫罗修,一个附身于白痴的天才,侥幸得到了部分残缺不全的上古功法修罗道,从而纵横人、仙、神三界,一发不可收拾。
  • 灯下不寂寞:赵连斗新闻作品集

    灯下不寂寞:赵连斗新闻作品集

    《灯下不寂寞:赵连斗新闻作品集》是一部新闻作品的汇集,是作者从事宣传工作近20年来的部分成果与收获。文字既反映了铁路的发展变迁,也从中折射出作者热爱宣传、痴迷写作、追求梦想的人生态度。全书约15万字。
  • 农村留守妇女

    农村留守妇女

    在当代中国,有这样一个女性群体,因为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她们的丈夫外出务工,她们被定义为“留守妇女”。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叶敬忠先生作过比较系统的留守妇女调查研究,他在《阡陌独舞:中国农村留守妇女》一书中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始,大量已婚男性劳动力外出到城市务工,农村留守妇女现象随之出现。丈夫外出务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家庭收入水平,改善了家庭生活,但因为丈夫在家庭中的缺席,留守妇女独自承担起了农业生产、子女抚养、老人赡养等家庭责任,因而面临劳动负担和心理负担同时加重的困境。”另有课题报告称,目前我国有近5000万留守妇女,劳动强度高、精神负担重、生活压力大,是压在她们头上的新的“三座大山”。一位长期研究中国留守人口的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留守妇女的数量之大、承受负担之重,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就是在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中,都是少见的。”
  • 女尊之金戈柔水

    女尊之金戈柔水

    (女尊,男生子,结局1v1)炤国,女尊之国。在这个战火动乱的年代。英雄起,美人泣。安卿,你会带着信仰守候炤国的对吗?白衣翩起,与那红衣交错。是谁掀起这场战争。一次选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