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7200000018

第18章 留学美国(17)

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冰心。这时她的名气已经很大了,她的诗被称为“繁星”格、“春水”体,几乎人人见了都要恭维一番。然而,吴文藻却对这位才女并没有例行的奉承,反而直率地指出她读书少。冰心听过太多赞美,对逆耳的忠言一时难以承受,但也让她对他的印象十分深刻。她暗暗在心里把这个略显憨直的清华学生定位在了一个诤友、畏友的位置上。

冰心偶尔听到清华的一位学生说过,吴文藻这人极傻,有个女生一直追他,出国前送他礼物;而他却因为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轻易拒绝了人家,简直是傻子。

几天以后,冰心在甲板上偶遇吴文藻,同他谈起了这件事。吴文藻说出了自己和那个姑娘之间的原委。原来,那个姑娘是吴文藻乘火车回江阴时,在车上给她让座而结识的。她觉得,吴文藻是个善良、实在的人。知道他要出国,就送了他一枚心形领带夹作为礼物。他怕耽误人家,才说出那番话的。同学们都笑他傻,觉得把她作为后备也无妨。善良的吴文藻却不愿意这样做。冰心不由地对吴文藻产生了好感。

吴文藻虽然是攻读社会学与民族学的,文学修养却也非常高,和冰心谈论文学毫不逊色。在船上,两个人就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爱情在学习当中成熟

半个月后,大家抵达了美国,启程去到各自的学校。吴文藻前往新罕布希尔州。冰心一到波士顿,就收到很多的来信,一时难以应付,只好都以威尔斯利学院的明信片附上几句简短的话回复了。可她独独给吴文藻回了一封信。可以看出,这时的她对吴文藻就已经有些特别的待遇了。

同样刚到美国的吴文藻,接到冰心的第一封信后,感到有些意外。他对冰心的第一印象非常好,想起自己在船上跟冰心说过的话,便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钱,给她买了几本书,然后寄到波士顿,作为对她第一封信的回应。

波士顿与新罕布希尔州相隔很远,两人很少有见面的机会。虽然常有书信往来,对彼此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但一开始,他们还只是保持着普通文友的关系。

从江阴夏港走出来的吴文藻,是抱着改造中国社会的理想而前往美国求学的。他一到达特默思学院,就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了。虽然冰心出于礼节的亲笔回信,给他带来了一些浪漫的幻梦,却也仅此而已,赴美的求学使命感使他从不敢倦怠。

然而,吴文藻非常酷爱读书和买书。每逢他买到一本有关文学的书,看过觉得很好,就寄给冰心;还把其中比较精彩的部分标出来,在给冰心的信中,提醒她应该注意这些有标注的地方。冰心一收到书,就赶紧看,然后写信“报告”自己的体会和心得,像看老师指定的参考书一样认真。

有一次,冰心的教授得知她广泛的课外阅读是缘于朋友的指点时,连声赞赏她的这个朋友是个渊博的学者。就这样,吴文藻以他自己的独特方式和本真色彩,赢得了冰心的好感。

不久,冰心在学校里得了很严重的肺病,只能休学去疗养院疗养。她生病的时候,吴文藻并不知情。当他去纽约度假,途经波士顿与清华同学聚会时,才从同学的口中得知冰心生病住院的消息。吴文藻立刻改变了行程计划,与顾一樵等几位朋友专程去疗养院看望冰心。病中的冰心见到突然出现的吴文藻,十分欣喜。但她因身体虚弱而显得面色苍白,让吴文藻非常担心。

但是,吴文藻也只能嘱咐她好好养病之类的客套话。因为他是路过波士顿特地来看她的,所以冰心心里还是很有感触的。这次,探访对他们的关系来说,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少女的敏感,让她感觉到彼此已不是普通同学或朋友这么简单了。

1925年春天,波士顿的中国留学生要在该市美术剧院公演改编的英文版《琵琶记》。这是当时波士顿留学生中的一件盛事。已经康复出院的冰心也参与了演出。她给吴文藻写了一封信,邀请他来波士顿看自己的演出。此时,冰心与吴文藻已有一年多未曾谋面了。随着书信往来日益增多,吴文藻的憨厚、细心与整洁,连同他对自己专业的执著,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冰心的脑海里。

而在吴文藻心中,冰心的高雅与文静,尤其是对自己态度的“异样”,也时时撞击着他青春的心。可冰心的名气和自己清贫的鲜明对比,又使他不敢走近。如今接到冰心的邀请信和入场券,他很是犹豫,思索了良久,还是回信冰心,说自己学业太忙,不能前来捧场,为此抱歉!

然而信刚一发出后,他就后悔了。在经过强烈的思想斗争后,他还是前往波士顿了。于是,演出后的第二天,冰心在前来看望她的几个男同学之中,意外见到了吴文藻。这让她芳心窃喜了很久,悄悄告诉他,他这次能来看望她,她非常高兴。

此时,他们的感情还是处在朦胧、暧昧的阶段。真正让恋情成长起来,还是两个人在绮色佳学习期间的朝夕相处。

按照惯例,在美国若要获得硕士学位,还需掌握2门外语。因此,1925年夏天,在纽约东部小城绮色佳的康乃尔大学暑期补习班中,两个人意外相逢了。吴文藻来到这里补习法文,事前并没有向冰心透露。学校里暑期没有别的中国学生,大家都去别处度假去了。于是,在这个美丽的小城里,两个人的爱情种子开始生根发芽,很快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他们每当求学之余,便结伴在林中散步,一起游山玩水。晚上各自学习完毕,还一起并肩坐在石阶上谈天。他们的感情,就这样越来越深厚了。

有一天,两个人在湖上泛舟,山明水秀,微风熏人,畅游其中,不禁都沉醉了。吴文藻看准这个难得的机会,在如此浪漫、优美的氛围中,终于向冰心表白,表达了自己想与她结为百年之好的意愿。

或许是出于矜持,抑或是有意考验吴文藻,冰心并没有当即答复他。第二天,她才告诉吴文藻,她本人没有意见,但最终的决定权取决于她的父母。其实冰心知道,只要自己愿意,父母是不会反对的。

恋爱中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两人的暑假补习在不经意间结束了。他们各自又回到自己的学校就读。吴文藻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以后,离波士顿近了许多。两人的恋爱关系明确了,通信和来往便更加频繁。吴文藻送给冰心一支“理想”牌钢笔和一大盒印着她原名“谢婉莹”英文缩写的精致信纸。他几乎天天写信给冰心,到星期日就写快递,因为美国邮局星期天是不送平信的。

热恋中的情人们,感情总是无比炽热,忍受不了片刻的分离。冰心唯一的一首情诗《相思》,就是在此时写下的:

避开相思,

披上裘儿,

走出灯明人静的屋子。

川径里冷月相窥,

枯枝——

在雪地上,

又纵横地写遍了相思!

那是在1925年12月12日的夜晚,她收到了吴文藻一封充满怀念之情的来信,顿时觉得自己在孤寂的宿舍里已经无法再读下书去,于是出门漫步。在楼外的雪地上,她猛然发现,那纵横交错的枯枝,竟然摆出了满地的“相思”。她回屋后,就写下了这首诗。

1926年,冰心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威尔斯利女子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于当年回国,在母校燕京大学担任助教。吴文藻则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在冰心临行前夕,吴文藻给她父母写了一封长信,并附上了自己的相片,交给冰心,叫她带回国内给她父母。他希望通过这封信说服冰心父母,同意将冰心许配给他。

1928年,吴文藻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马上到上海拜见了冰心父母。两位开明的老人非常尊重女儿的选择,也很喜欢吴文藻的博学和朴实,便欣然同意了两人的婚事。

【名家小传】

吴文藻(1901—1985),江苏省江阴县夏港镇人。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主要从事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1923年赴美国留学,途中邂逅冰心(1901—1999,原名谢婉莹,今福建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并逐渐产生爱情;进入达特默斯学院社会学系学习,1925年获学士学位。同年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1928年获博士学位,并获该校“最近十年内最优秀的外国留学生”奖状。1929年任燕京大学教授,6月15日与冰心在燕大临湖轩举行婚礼。1938年在云南大学任教。1939年创立云大社会学系,并建立燕大和云大合作的实地调查站。1940年在国防最高委员会参事室工作,对边疆民族、宗教和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兼任蒙藏委员会顾问和边政学会常务理事。1946年担任中国驻日代表团政治组长,兼任盟国对日委员会中国代表顾问。1951年回国,任全国政协委员。1953年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研究部国内少数民族情况教研室主任和历史系民族志教研室主任。1959年后从事编译工作。1979年被聘为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顾问。1985年9月24日在北京逝世。1999年2月28日冰心逝世,两人骨灰合葬。他们美满的爱情故事,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佳话。

梁实秋:“白璧德的门徒”

梁实秋虽然在文坛上颇负盛名,却一直被鲁迅等激进文人斥为“丧家的资产阶级的乏走狗”,毛泽东也曾把他定性“为资产阶级文学服务的代表人物”。他不同意鲁迅翻译和主张的苏俄“文艺政策”;提倡“文学无阶级”,不希望文学成为政治的工具。他也是积极的爱国青年,在异国他乡为祖国的荣誉而努力着。也许,他只是渴望思想能够自由翱翔,文学能成为一片净土而已。

海上的日子

对于留学,每个人的认识都不太相同,有的人是为了学习知识,救国强国;有的人是为了以后的工作或从政之路做铺垫,“镀金”一词由此而来;也有的人不知道作何选择,迷茫中踏上了异乡寻觅之路。但大抵还都是新奇、喜悦的吧。梁实秋却不尽相同,似乎不是很热衷的样子。

他站在远洋的船上,心却早飞到身在祖国的未婚妻程季淑身边。这一离开就是几年时光,想到这么久不能见到她,他心里就一阵阵地疼。而多愁善感的他,也有些畏惧即将到达的那个全然陌生的世界。完全不同的语言,完全不同的生活,甚至连人的样子都是不同的,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想起在老友闻一多出国前夕,两个人还讨论过:像他们这样的人,到美国那样的“汽车王国”去,会不会被汽车撞死?闻一多到美国后写给他的信,第一句竟然就说自己尚未被车撞死。呵呵,梁实秋不禁一笑,这个倔脾气的人还是这样。不过,他劝自己出来开开眼界的话,倒是有几分触动梁实秋。或许,这个陌生的世界,总有它的几分特别之处吧。

离情稍稍消散了一些后,梁实秋开始关注起同船的人们来。在交谈中,他结识了燕京大学的许地山。对这个人可是闻名已久,早就拜读过他的《缀网劳蛛》、《空山灵雨》等作品。一直很喜欢他的文章,今天居然和他同船前往美国,梁实秋不禁又增加了几分好感。

在梁实秋的眼中,许地山仪表“颇不平凡,蓬松着头发,凸出的大眼睛,一小撮山羊胡子,八字脚,未开言先格格的笑。和他接近之后,发觉他为人敦厚,富热情与想象,是极有风趣的,许多小动作特别令人发噱”。

许地山把自己的校友——著名才女冰心也介绍给了梁实秋。听到冰心的大名,梁实秋未免有些惴惴不安。他前不久还在《创造周报》上发表了对冰心诗集的评论。作家和批评家在开往异国的同一艘船上相遇,尴尬在所难免。两个人客套性地询问了对方赴美的留学专业以后,就再也无话可说了。

但是,经过几天的相处,大家都熟稔起来,也就一扫初见时的尴尬。梁实秋发觉,冰心实在是个面冷心热的人,内心宽厚与人为善。加上许地山,三个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友谊延续了一生。

旅途漫漫,几个文学青年便饶有兴致地办起了名为《海啸》的壁报,张贴在客厅的入口处,3天一换。报头是由梁实秋动手设计,冰心著名的《乡愁》、《惆怅》、《纸船》都是在这时候写的。

梁实秋也是文思泉涌,他翻译外国作品,还写诗。为了表达对祖国和亲人们的思念,他作了一首名为《海啸》的诗:“祖国?若是怀想远道相思的情侣——明月有圆有缺,海潮有涨有落。请在这海上的月夜,把你的诗心捧出来,投入这水晶般的通彻玲珑的无边天海!”

美丽的科罗拉多

离愁虽然难耐,但因为有几位志趣相投的好友作伴,时间便过得快了很多。他们乘坐的“杰克逊总统”号轮船横渡太平洋,停泊在美国西北角的西雅图市。一众青年踏上了异国的土地。从西雅图市开始,大家就要踏上各自的征程了,大部分同学登上了东行的火车。

梁实秋则是其中少数几个前往西南部内陆的科罗拉多泉的人。看着满街与自己不同肤色的人,刚刚感觉到自己的孤单,与梁实秋同行的赵敏恒竟不禁放声大哭起来,梁实秋也很茫然。他们在郁郁中前往科罗拉多,途中竟然在一个餐馆里碰到了自己的同胞,一位从广东台山来的老华侨。

看到似曾相识的面孔,彼此不禁都亲近起来。这位老华侨的汉语不是很好,只会写不会说。大家只好以纸笔交流。老华侨免去了他们的餐费,还送给他们每人一支雪茄。他看到自己祖国的年轻学子,非常骄傲,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同胞之爱。这群初次来到异国土地的年轻人,心里也不禁温暖了起来。这个情景,可能会终身难忘的。

梁实秋他们终于抵达了此程的终点——科罗拉多泉。令他高兴的是,这是一个风景秀美、气候宜人的地方,有着闻名世界的名山。学校及寓所都颇幽静,远离城市的喧嚣。居民都极和蔼可亲,即使不相识,见面也会问声好,对中国留学生也极热情。这是来美国的其他留学生很少遇到的情景。

他们即将就读的科罗拉多大学,是个规模很小而精致的学校。学生极少,只有500人左右。却颇有名气,是哈佛大学属下的7所小大学之一,以商业管理专业尤其优秀。和他一起来到科罗拉多大学的,还有8名清华的同学。他们很快成立了“科泉清华同学支部”,推举学习经济的陈肇影为干事,学习英文的梁实秋为书记。

梁实秋安顿好自己的事情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好友闻一多写信,此时闻氏正在中北部的芝加哥大学攻读西洋绘画。他已经在美国学习1年多了。梁实秋的信中,附了几张科罗拉多的风景图片,在图片背面写上“你看看这个地方,比芝加哥如何?”写信知会一下闻一多,自己已经到了美国;又知道他素来喜欢美景,顺便以此撩拨他一下。

没想到,几天之后等到的不是回信,而是风尘仆仆的闻一多。他很佩服这位老友,竟如此受不得美景的诱惑?不过玩笑而已,而老友的果断作风,不能不让梁实秋感动。

闻一多正式转入科罗拉多大学美术系,而梁实秋则学文学评论。两个人虽然专业不同,但都二者皆通,梁实秋也善绘画,闻一多兼擅文墨。这样的朋友,在这样如画的地方,自然少不了切磋诗文画作,体会“西窗剪烛、杯酒论文”的乐趣。闲暇时更是携手同游,一同指点美利坚的美好河山。

同类推荐
  • 戴望舒诗文:雨巷

    戴望舒诗文:雨巷

    戴望舒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蜚声中国文坛的天才诗人,他以别样的诗情与诗艺在诗坛上独树一帜,成为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名作《雨巷》含蓄地表现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本书收录了戴望舒文学作品中的散文、诗歌、书信等,让读者领略到戴望舒创作的另一种美。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

    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

    收入了中国当代经典名著《活着》作者余华的随笔作品:《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音乐的叙述》《高潮》《否定》《灵感》《色彩》《字与音》》《重读柴可夫斯基》《消失的意义》《强劲的想象产生事实》《人类的正当研究便是人》《韩国的眼睛》《灵魂饭》等13篇。
  • 徐志摩文集3

    徐志摩文集3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收录了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
  • 大柳树恋歌

    大柳树恋歌

    本书收有“在马恩塑像前”、“清辉照无眠”、“孩子的话”、“水城威尼斯”、“雨中黄山”等诗歌。
  • 文人的贵族精神:熊召政文化讲谈录

    文人的贵族精神:熊召政文化讲谈录

    对文化、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由熊召政的20篇演讲集结成册,主讲作者对文人、文化的理解和体悟,其中以湖北楚文化为重点,多篇都有涉及。本书分三章,第一章主要讲文人,第二章讲作者自己对文化、生命等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悟。第三章以楚文化为主题,也有篇章讲其他地区文化和中外文化对比。
热门推荐
  • 北棠花开

    北棠花开

    女扮男装,女强,男强,结局一对一……顾北棠很执拗,前世今生一直都是如此, 上一世她会因为一首琴箫合奏而对秦沐阳情根深种,谁知最后她竟会因为一个可笑的理由死在她这个一生的执念手里, 今生北棠重生归来,她只会为她所认定的家人而执拗, 斗秦王,站大梁,朝堂诡谲,风起云涌,战争一触即发,究竟是谁会与她一起逐鹿天下?
  • 爱或不爱是一种状态

    爱或不爱是一种状态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那么爱那么燃

    那么爱那么燃

    对于穿成大反派他妈曲爱表示,稳住!莫慌!理了一下时间线还好,离她挂掉的时间还有好几年第一次当妈的曲爱对于这个开局很满意只是......什么鬼?她儿子不是父不详吗?这看着一身我很精致高档我很贵的某男曲爱表示不不不父不详挺好的豪门恩怨多她那么天才的儿子才不需要父亲这种生物
  • 梦见回首

    梦见回首

    梦中会醒来,可我愿意这个梦更长一点,远离世界上不公平的对待,这样我也就能多见他一眼。
  • 我的单身公寓

    我的单身公寓

    有时候眼睛见到的并不一定是现实,爱一字说出简单,遗忘却不易!看情场失意的叶小凡在公寓里如何寻回差点擦肩而过的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犹太商人大智慧

    犹太商人大智慧

    "财富之道;翻开这本书,你将真正踏上百万富翁的成功之旅;如果看完这本书,你还不会挣钱,那你将一生与财富无缘。成功之道:人人可以成百万富翁,为什么不是你呢?!绝对不要怀疑自己,你一定行!但你必须要谦虚学习犹太商道!"
  • 我是凶手

    我是凶手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原始之王的原始之书

    原始之王的原始之书

    “契约成功,奖励神兽蛋一个”慕天看着蹦出来的萌萝莉一脸懵逼“这个小女孩是神兽!?”
  • 叶氏江山

    叶氏江山

    叶涵,男,现代社会一名普通高中生,因为一场英雄救美而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凭借着对三国的了解,他是否能在这乱世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背后的一场大阴谋也悄然而生,面对亲人朋友的离开,他也终究化身为修罗,主宰着这个乱世,他能否成功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