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7200000034

第34章 留学欧洲(9)

作家的笔永远是他的武器。对这些事情,巴金又都详细地写在了短篇小说《人》里。他开始是想写成一篇散文或者回忆,准备马上寄回国内发表的。但是,由于日本方面的抗议、查封而搁置了。后来,他索性将其略作修改当成小说,放在《神·鬼·人》的集子里面出版了。

过了3-4个月,在上海的吴朗西、伍禅等人创办了文化生活出版社, 用巴金的名义主编《文化生活丛刊》,请他回去参加编辑工作。巴金从被审讯后,也对日语失去了兴趣,不想在日本再待下去了。他本来计划学习一年半,但只住了10个月,还是决定回国,乘坐“加拿大皇后”号从横滨返回了上海。

【名家小传】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现代著名作家、出版家、翻译家。曾获得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中国国务院“人民作家”称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前苏联“人民友谊勋章”等。

巴金出生于一个旧式大家庭。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攻读英语,参加进步刊物《半月》的编辑工作,参与组织“均社”,进行反封建的宣传活动;1922年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上发表的《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是其最早的作品。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1927年自费赴法国留学,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同年冬回国。1929年,《灭亡》在上海《小说月报》上发表后反响强烈。1931年,其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在《时报》上连载。1934年在北京任《文学季刊》编委。同年秋东渡日本。次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季月刊》。同年与鲁迅等人先后联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和《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1949年以后,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收获》、《上海文学》主编,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施士元:师从居里夫人

著名科学家施士元,是中国最早从事核物理研究的人,首创了我国的原子核物理专业。他的老师是两度获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他另一位中国学生吴健雄则被誉为“美籍华裔居里夫人”。

1925年,施士元以数学、物理、化学三门满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师从我国近代物理学先驱、著名实验物理学家叶企孙、吴有训。与施士元同班的,有后来成为著名光学家的周同庆和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的王淦昌。

施士元早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就曾积极参加反帝爱国斗争。1926年3月18日是他18岁的生日。这一天,他与同学们一起,参加中共元老***领导召集的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集会,在北京铁狮子胡同遭到段祺瑞军阀政府的血腥镇压,死伤300余人。施士元虽幸免于难,但身边同学中弹倒下的血淋淋的事实,使他看清了反动政府的卖国真面目,决心走科学救国的道路。后来国共分裂,同学中对时事议论纷,施士元依然不为所动,一心刻苦求学,为出国留学做准备。

终于成为居里夫人的弟子

1929年,施士元以优异成绩成为清华大学的首批毕业生之后,并于同年通过了江苏省官费留学法国的资格考试,漂洋过海,历时31天,来到美丽的巴黎。他将在著名的巴黎大学度过自己的留学生涯。

巴黎大学是法国国立大学,一所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盛誉的综合大学。它创立于公元9世纪,最初附属于巴黎圣母院,为教师行会性团体。1180年,法皇路易七世正式授予其“大学”称号。它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并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又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欧洲各主要大学的建立模式,均受此二校影响。在巴黎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中,许多早已成为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教育等领域的杰出代表。

在这里,施士元遇到了对他人生与事业影响最大的人——蜚声世界的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玛丽·居里出生于波兰,因当时祖国被占领,被迫来到法国,并转入法籍。她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了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被人称为“镭的母亲”。 她和丈夫在研究镭的过程中,用了3年零9个月的时间,才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她一生两度(1903年、1911年)获诺贝尔奖,是世界上唯一跨两个学科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也是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被爱因斯坦赞誉为“在我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中,唯一一位不为盛名所倾倒的人”。

1929年底,施士元在巴黎大学注册时,收到了一沓教授名册打印件,那上面排列着数十位法国学者和各国科学家的名字。看着这份长长的导师名单,施士元在仔细的翻阅中,突然看到了一个他几乎不敢相信的名字——居里夫人!在那一刹那间,他几乎压抑不住心里的激动。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一直无比崇敬。如果能够跟随她学习,那这几年的留学生涯该会多么令人期待!

于是,他马上给居里夫人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热切希望能到她门下攻读博士学位的心愿。信发出了,施士元反而惴惴不安起来,他不知道居里夫人是不是会接见他。

然而很快,他就接到了居里夫人的回信,约他在星期六上午去她的镭研究所面谈。施士元很兴奋,他从未见过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对她的外貌、脾气、性格一无所知。到了约定那天,施士元早早地就来到了居里夫人一手创办起来的镭研究所,等待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接见。

镭研究所于1919年左右建成后交付使用,是当时全世界放射性研究的3大中心之一,拥有当时全世界最强、最齐全的放射源:1.5克的镭、很强的钍射源、当时全世界独有的锕系元素。而在加速器技术没有充分发展之前,天然放射性元素是核物理研究唯一的手段。

很快他就见到了居里夫人。她约有1.60米高,瘦弱的身躯套着一件显得宽大的浅黑色外衣,脸色显得苍白,一头蓬松的银发盘在脑后;饱满的额头,那副玳瑁眼镜的后面,是一双闪烁着智慧火花的浅褐色眼睛;薄薄的嘴唇抿在一起,显示出她坚强的性格。居里夫人显得坚定、简朴、冷静。施士元觉得,这种感觉与科学给他的感觉很相似。

居里夫人看见施士元进来,微笑着握住他的手说:“欢迎你,施先生。”

施士元也马上恭敬地答道:“夫人,十分荣幸见到您。”

随后,施士元先将他的导师、著名物理学家叶企孙教授的推荐信交给了她。

居里夫人仔细地看过后问道:“你是通过中国的官费考试来法国学习的?”施士元点头称是。于是,她慢慢地说:“按规定,到我研究所的人必须经过考试。但根据你的情况,可以免考直接来工作了。”

施士元望着居里夫人睿智而又信任的目光,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居里夫人又回过头去征求女儿的意见。居里夫人的女儿伊伦,对着母亲微笑着点点头,表示同意。伊伦于1925年获得博士学位,是母亲的好助手、镭研究所工作人员。就这样,施士元成了居里夫人的学生。

当时受教于居里夫人的只有2个中国人,另一个是学化学的。施士元暗下决心,要从做人、做学问两方面拜居里夫人为师,学到真东西。

向居里夫人学习做人和做学问

来到镭研究所不久,施士元就发现居里夫人做事认真、要求严格。在实验室门上,贴着一张颜色已发黄的纸条,上面用法文写着:“任何材料不允许带出室外。”因为据说以前曾有人把放射源偷偷装入口袋带走;有人用白金钳锅喝酒、煮咖啡,发生烧伤身体的事件。

居里夫人要求所里人员必须工作有序,比如在离开实验室之前把台面收拾干净,仪器、用品整理好归位;从某一处取出的东西,用完必须归到原处,从这些基本素质抓起。有一次,居里夫人发现图书室中有一本杂志不见了,她就在全所查询:“是谁取走了这本杂志?为什么没有在借书簿上登记?”后来发现,这只是有人不小心插错了地方。

这些小事,给施士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从中领悟到科学需要严谨的作风。

居里夫人也是一位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待人的好师长。大家都尊敬她、喜欢她。居里夫人是镭研究所所长,大家在背后都称她为“老板”。施士元刚进镭研究所后,居里夫人就一再告诫他,他所从事的放射性研究工作,是一项有趣的、但又是很危险的工作。

在施士元做实验时,居里夫人经常站在他的身边,用略带严厉而又近乎固执的口吻,反复地提醒他必须注意的事项:一是不能用手去碰放射源,而要用镊子去夹取,否则手指尖会被灼伤,变得僵硬甚至发炎;二是在接近放射源时,要用铅盾挡住自己的身体,并屏住呼吸,以防把放射性气体吸入体内。居里夫人再三告诫他,这是非常关键的。

开始,施士元尚有一些不解。后来他才明白,原来曾经有一个法国青年在这儿工作,居里夫人给了他一个课题,用内转换电子能谱来解决γ射线谱。当时用的是镭系的放射性沉淀物,其中氡是一种放射性很强的惰性气体。那个青年本来身体强壮,在工作上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因为没有注意安全事项,吸进了相当剂量的氡气,身体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患了急性肺炎,经多方抢救无效,不幸死去。他的死在巴黎科学界引起了一阵骚动,甚至法国青年无人再敢来镭研究所工作了。

他的死,给居里夫人留下了一道难以抹去的伤痕。而居里夫人给施士元的实验课题,正是那个法国青年尚未完成的。但施士元认为,科学是需要有献身精神的,居里夫人自己就在长期的实验当中身体受到了很大的损害,当然也应避免无谓的牺牲。

由于施士元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曾苦练游泳,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屏住气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施士元在镭研究所工作的4年之中,不断得到了居里夫人的正确指导,因此他的身体没有受到任何损伤,这也可算是一大奇迹。

居里夫人在学术上对大家要求十分严格,但她为人充满爱心。她总是对学生倾注慈母一般的爱。有时候,她会关心地询问施士元的生活情况,问他有没有困难,对有些生活琐事都能想得很周到。

有时候,施士元正在专心实验,居里夫人会忽然出现在场,轻声地说:“我想实验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说着就熟练地操作示范起来。居里夫人的助手沙弥叶小姐曾赞叹道:“没有一个钢琴家弹奏时能比居里夫人运用两只手更为灵巧。”

为了保证施士元的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居里夫人还斥巨资为他购置实验设备;并将实验室旁她个人使用的小实验室让出来,给施士元居住。

在留学期间,施士元全方位地接受了居里夫人的影响。他学到了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治学所需要的求索精神。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施士元得到了前人所未见过的谱线的精细结构。在照像底片上出现的谱线很细,最细的只有头发丝那么细。

施士元当时只有20来岁,眼睛好,看得很清楚。他将胶片交给居里夫人看,居里夫人拿着它对着光亮处看看,又取出放大镜看着,脸上没有表情,似乎在想着什么。施士元想:可能是因为她年龄大了,眼睛不好的缘故。

后来,施士元把实验结果写成简短的论文交给居里夫人。她看了后,莞尔一笑,伸出手说:“祝贺你成功,此文可以送到法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

那时候,要想在法国《科学院院报》、《物理年鉴》等国家级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是很不容易的。在居里夫人的指导与推荐下,施士元有关钍β的β射线磁谱的文章,终于在1932年的法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了。此后,他又连续在法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了有关钍C+C′+C″的β射线的磁谱和锕系元素锕C+C′+C″的β射线磁谱等方面的文章。1933年,他还在法国《物理学年鉴》上发表了一篇总结性文章。这些文章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为施士元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932—1933年,施士元出色地完成了锕C元素的核谱测定工作。当时,这项实验只有在居里夫人的研究所里才有条件完成,施士元是第一个完成这项实验的人。他发现了锕CX射线精细结构的能量与它的伽马射线的能量严格相等,这意味着原子核有转动状态的存在。

原子核的转动状态,在20多年之后才由阿玻尔提出。施士元与居里夫人一起,发现了X射线精细结构的能量与一些γ射线的能量严格相等。这是核物理研究中的重大发现,是后来许多原子能实验的先驱,对后来原子弹的实验成功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镭研究所里,居里夫人除了指导科研实验以外,还承担着理论教学工作。在所里的那间阶梯教室里,居里夫人每周上2次课,每次约2个小时。教室里可坐三四十个人。讲台大约有25米长,讲台上空有高压电源线。居里夫人在这间教室里讲“放射学”的课已有多年,教材是她本人编写的2本教科书,约有1000多页。居里夫人一边讲课,一边做演示实验,如电离电流的测定等。她在示范教学工作中,利用静电仪中金箔的偏转,用幻灯照射后投影在屏幕上,使全体学生都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有时还利用一些图表,表示衰变曲线等。

施士元在法留学期间,除了经常聆听导师居里夫人的授课,还聆听了著名物理学家狄拉克、德布罗意、海森堡、玻恩等人的讲课和学术报告。他们那广博精深的学识、敏锐活跃的学术思想、严谨不苟的治学风格,深深地感染着施士元。这些都为后来施士元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顺利毕业,诀别恩师

1933年,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施士元的博士论文答辩,在巴黎大学理学院的阶梯教室里举行。学校任命居里夫人、P·拜冷和A·特比扬主持答辩。这3位主考官都是获得过诺贝尔奖的著名物理学家,评委阵容精干而豪华。

在答辩会上,施士元认真、自信地宣读了博士论文。他的论文题目是《放射性同位素钍的放射性沉淀物的β能谱》,副论文题目是《β能谱通过物质时的变化》。他的论文均是在居里夫人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宣读完论文之后,3位大师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不停地提问。施士元早有准备,他微笑着一一解答。在巴黎的这4年中,他知道科学家在学问上的“严厉无情”;凭他泡在实验室里度过的4个春秋,每一点细节、数据、演算结果对于他来说均是烂熟于心。论文答辩很顺利地结束了。

居里夫人宣布休会20分钟。一会儿,3位大师从会议室里走出来,居里夫人高兴地宣布:“论文通过,很好。”她向施士元伸出热情的手,祝贺他答辩成功,获得博士学位。

同类推荐
  • 从学子到将军

    从学子到将军

    本书主要是开国将军刘秉彦将军多年的随笔。在战争年代,他利用打仗间隙,记录战场的硝烟、记录战士的勇敢、记录战友间的友情,记录日本鬼子的残暴,记录牺牲和坚守。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他仍然笔耕不断,时时记录着中国的变化。他见证了抗战历史,也记录了抗战历史。
  • 当代文坛点将录3

    当代文坛点将录3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那么孤单·那么彷徨

    那么孤单·那么彷徨

    《那么孤单那么彷徨》为新锐作家赵瑜近年创作散文作品的结集,也是在小说与主题、专题随笔领域著作颇丰的赵瑜自认的“第一本真正的散文集”。书名取自本书中转载率极高、影响较大,且被百花文艺社拟改编为微电影作品的同名篇章。
  • 我曾那么爱你

    我曾那么爱你

    徐志摩、陆小曼、鲁迅、郁达夫、朱自清、梁启超……这些赫赫有名的民国人物,给人留下的永远是传奇、神秘的印象,然而他们,也有感性的一面,平常的一面,深情的一面。在他们与爱人、家人的书信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各自的真实情感,与为人所知的成就不同,这些爱语呢喃表达了最本真的他们。
  • 自己的观音

    自己的观音

    想来凡人之所以为凡人,可能就是因为遇事喜欢求人。而观音之所以为观音,大约就是因为遇事只求己吧——如此再想,如果人人都拥有遇事求己的那份坚强和自信,也许人人都会成为自己的观音!
热门推荐
  • 反派国师想转正

    反派国师想转正

    【漫画版权已售出】(古言、非快穿!)一朝魂穿,苏沐沐竟穿到她笔下一本受尽读者唾骂,最后被人欺辱而死的靖瑶公主身上。#穿越成了恶毒女配怎么办!##现在知错和女主成为好朋友能否挽救一下被人悲惨而死的结局!#既来之则安之,大不了从今以后她好好做人,争取不往死里作!可是,文中那一位反派大佬,你不护着你的白莲花女主,特喵的每日每夜的惦记我这个蛇蝎心肠的女人做什么?!“国师大人,我这个恶毒的女人不值得你惦记呀!”“巧了,本座……就好你这一口”苏沐沐:你特喵的莫不是瞎了?!
  • 都市之我能无限升级

    都市之我能无限升级

    无业游民中的姚不二,无聊的在晚上看流星划过的时候,许了个愿,重生回到了六年前。并且带来了一个可以无限升级的系统,任何技能,任何书籍,一碰就会,一学就行。而且,没有任何上限……Ps:这是现实世界……你相信吗?
  • 重生之幸福的活着

    重生之幸福的活着

    一场恶病她竟重生了,她满心欢喜的以为她预知了一切就可以改变,然而曲奇的命运能否如她的愿……后来她才知道,她可以改变很多,可是有些她始终还是无法改变……再次面对生活的种种,所有的质疑和指责她慢慢的看淡……再次回头,这一世她已无憾……
  • 盛宠独一,纯情总裁霸道妻

    盛宠独一,纯情总裁霸道妻

    两次被同一个男人绑架,而且,对方开口就问她要孩子。“女人,把我的孩子交出来!”“你有病啊?我连男朋友都没有,哪来的孩子?”假千金遇上真总裁,会碰撞出怎样的尴尬?“我警告你,我没同意当你女朋友呢!”“你五年前就是我的女人了!现在,把你给我生的孩子交出来!”某女:“噗……”卒!
  • Sergeant Lamb's America

    Sergeant Lamb's America

    The first in a two-book series, Sergeant Lamb's America tells the story Sergeant Roger Lamb, an Irish soldier who served on the British side during the 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 Based on real historical events and people, Sergeant Lamb recounts the British defeat and the capture of his unit at the Battle of Saratoga in a voice that's both funny, insightful, and wise.This fictionalized account is based on the journals of the historical Sergeant Roger Lamb, and is largely faithful to the true eyewitness account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told from the loser's perspective. With his engaging, personable voice and basic decency of character, Sergeant Lamb reminds us that regardless of how history casts the British side, there were good men on both sides of this important conflict.
  • 你好薄先生

    你好薄先生

    (甜酥宠文1对1)他是帝都豪门继承人,全球最大集团幕后boss,位高权重,传说霸道凶狠杀人不眨眼,高冷禁欲不近女色。她前世识人不明,惨遭男友背叛,后妈陷害,死于非命。一朝重生,没想到却遭到薄祁瑾的骗婚,她将计就计,用尽办法讨好薄祁瑾,想借他复仇。婚后薄祁瑾花式宠妻,陪她斗后妈,治渣男,整绿茶,打白莲,让她从十八线一跃成为万众瞩目的影后……他就像只老虎,而她,最擅长的就是扮猪吃老虎……
  • 假想剑

    假想剑

    立于假想中,剑握于手。所以,那究竟是什么。一个转世的,执剑的少年,牵扯到前生的因果,在这神秘外露的世界,又会怎么样呢?“嗯?这可没有选择的余地。”他这次不只是握着剑的站在那。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为剑帝时

    我为剑帝时

    太古年间,天穹崩坏,浩劫突降。百族杀戮而起,无尽帝皇世家和万古圣地生死相向,都只为一线生机。群星黯然,天骄喋血,帝皇神陨。史称众帝道战,亦名诸神丧曲。而今,阴阳起伏,五行轮转,苍穹重聚,大世将再度开启。是一个新的开始,还是无尽黑幕的延续?
  • 表哥逸事

    表哥逸事

    方如,业余作者,1972年出生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现居山东青岛。山东省作协会员。1989年开始陆续有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发表。2007年4月开始,先后在《黄河文学》《作家》《山花》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近三十万字,短篇小说《声铺地》被《小说选刊》《青年文摘》转载,入选花城版、漓江版小说年选,获山东省政府首届泰山文艺奖短篇小说奖。昨夜,表哥又闯进我梦里。他还是老样子,瘦瘦高高的个子,驼背,走路总喜欢猫着腰,又快又冒失,刚进门不久,他就撞到了门口的椅子。于是他弓着身子,呲着牙,开始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