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7300000029

第29章 著名专家学者(12)

1925年,董作宾从北大研究所毕业后获史学硕士学位,先后任教于福州协和大学和河南中州大学。

主持发掘安阳殷墟遗址

改变董作宾学术乃至生活道路的,是傅斯年。董作宾于1927年到广州任中山大学副教授,结识了傅斯年。董作宾虽然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没有博士光环,但他那刻苦治学的态度,却深得傅斯年赏识。

1928年4月,傅斯年筹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写信给因母病返回乡里、在南阳中学任国文教员的董作宾,聘他为通信员,调查洛阳石经及安阳殷墟甲骨文出土情形。

董作宾欣然受命,辗转来到安阳。他找到彰德十一中学校长张尚德、安阳尊古斋肆主王嘉瑞、花园庄私塾教师阎含声等人了解情况,又到洹水西岸小屯村进行实地踏勘。

此年夏天,董作宾来到殷墟遗址,目之所及,深感痛心。安阳小屯村的龟甲兽骨,是19世纪末农民在耕田时发现的,被药材商人当作“龙骨”廉价收买。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得识甲骨价值,多方搜求。其后,一些学者也表示了很大兴趣。到20世纪20年代,甲骨文研究已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引起海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古董商、药材商也广肆收购,获取暴利。20多年间,小屯村挖掘、偷盗成风,掠夺性的挖掘、抢购,使得殷墟古物遭到严重破坏。

董作宾来到小屯村的时候,大批的甲骨器物已被抢走,挖掘高潮已经过去。殷墟遗址的残坑破洞,一片狼藉。残破的甲骨碎片和古器物散落在地上,随处可见。董作宾忧心忡忡,他详细勘察殷墟遗址,访问当地村民,了解挖掘和甲骨的出土情况。他感到,殷墟甲骨虽遭破坏,但仍有发掘的必要。于是,他撰写《洛阳石经殷墟甲骨调整报告暨发掘计划书》,详述考察见闻,提出发掘计划,呈交傅斯年。

报告很快得到傅斯年的重视。此年秋,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董作宾被聘为编辑员,主持试掘小屯遗址。试掘工作从10月13日开始,到31日结束,十几天的发掘,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龟甲和古器物。董作宾非常高兴,用近1个月的时间,撰写发掘报告,摹写出土的甲骨文字,并就许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一报告证实了调查的推想,为进一步发掘提供了切实依据。从此,董作宾的名字便与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连在了一起。

殷墟发掘第一人

在20世纪初期,与国学大家罗振玉共同着手研究甲骨文的还有一个人,他就是近代中国学术界一代宗师王国维先生。年轻而才华横溢的王国维,有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甲骨文中真的记录了商王朝的某些信息,那么自己通过破解甲骨文就应该可以反观历史文献的可信度。1917年,王国维发表第一篇甲骨文研究的科学论文《殷先公先王考》,传说中的商王朝终于成了信史。

1928年,当时全国最高科研机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南京成立,所长是中山大学文学院教务长傅斯年。他上任后便以关注甲骨文为首要大事。

此年8月,傅斯年委派中山大学副教授——一个30岁出头的年轻人前往安阳进行调查,目的是查明甲骨埋藏盗挖的情况,看是否值得进行系统科学的发掘。这个年轻人便是董作宾,他曾在1922年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师从甲骨文大师王国维。他为人聪明灵活、勤奋好学,几年的时间里,就已经成长为研究甲骨文的一流学者。

8月12日,董作宾独身一人来到安阳实地考察。经过明察暗访,他确定小屯村这片古老的地层下面仍然埋藏着数量不明的甲骨,得出“甲骨挖掘之确犹未尽”的结论。同时董作宾认为,小屯村的发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关头,“迟之一日即有一日之损失”。

在得到董作宾的详细汇报后,傅斯年当即同意发掘安阳小屯村,寻找甲骨文。安阳小屯村又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同时这次行动也预示着中国科学考古时代的来临。

10月13日,以董作宾、郭宝钧等人组成的发掘团,开始了中国第一次科学田野考古挖掘。发掘结束时,一共发现带字甲骨800多片,还有不少骨器、玉石器、铜器等文物。这在当时来说,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抗战前,就流传着“甲骨四堂”的说法。所谓“四堂”,即4位研究古文字的学者的名号——“雪堂”罗振玉、“观堂”王国维、“鼎堂”郭沫若、“彦堂”董作宾。董作宾生前死后,人们对他的学术成就和学术地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1945年,傅斯年在董著《殷历谱》“序言”中说:“余目睹当世甲骨学之每进一步,即彦堂之每进一步。”董作宾的每一项研究,都有力地推动着甲骨学的发展。世所公认,董作宾是甲骨文研究中少有的几个大师级学者之一。

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那些堪称大师的学者,大都先出国留学,接受了现代教育,掌握了现代知识、理论和治学方法,后回国从事某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成就;董作宾与他们不同,他是先取得重大成就,后走向世界,成为国际知名学者的。

【名家小传】

董作宾(1895—1963),原名作仁,号平庐,字彦堂,又作雁堂,河南南阳人。

1917年,董作宾入开封育才馆读书,初步接触甲骨文。1922年入北京大学旁听语言学,暇时对罗振玉的《殷墟书契前编》进行摹印、研究。翌年入国学系,学习语言学、考古学、人种学和历史学,并担任《民国周刊》编辑。1924年冬参加故宫收藏珍品的分类编目工作。1925年后任教于福州协和大学、河南中州大学、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南阳中学。

1928年10月,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广州成立,董作宾被聘为通讯员,受命到安阳进行殷墟调查。回到北京,汇报在安阳的考察情况,立即得到院长蔡元培的重视。几天后再次来到安阳,中国文物考古史上首次对殷墟的科学发掘拉开了序幕!从1928年至1937年科学发掘15次,董作宾参加了前7次和第9次发掘。这就奠定了我国田野考古学的基础,培养了一大批考古学专家。

他在1933年发表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被公认是一部中国甲骨文史上划时代的名著。他对甲骨学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甲骨断代学。董作宾重视对甲骨的描摹,他的甲骨书法为世界许多名家所收藏。

1947年出国,任芝加哥大学客籍教授,并在耶鲁大学讲学。民国37年(1948)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底回国,把历史语言研究所撤往台湾,在台北任台湾大学中国古文和历史教授。1950年和友人一起创办《大陆杂志》。同年12月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1955年8月,应香港大学之请赴东方文化研究所工作。次年任香港大学历史系名誉教授和崇智学院历史教授。此间完成中英文对照的《中国年历总谱》。1957年冬,在曼谷第九届太平洋科学大会上发表《中国上古史年代》。1958年秋回台湾大学任职。

其主要著作有:《卜辞中所见之殷历》(1931)、《甲骨文断代研究例》(1933)、《殷墟文字甲编》(1937)、《殷历谱》(1943年)、《西周年历谱》和《殷墟文字乙编》(1951)、《中国年历总谱》(1956)、《中国上古史年代》(1957)。

程千帆在金大附中、金陵大学:己是学士,妻是硕士

诸位先生各有专长,程千帆耳濡目染、枵腹日充。而因求知心切,又曾向不在金大任教、或虽任教而不曾讲授某项课程的先生们请教。如曾向林公铎请教过诸子学,向汪旭初、王晓湘请教过诗词。汪辟疆精于目录学和诗学,虽在金大兼过课,但没有开设这方面的课程,程千帆便常常带着问题前去请教。

金大附中

1928年秋天,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程千帆从私塾学习改进新式学校,自汉口负箧南京,成为金陵大学附中三年级的插班生,开始接受8年正规的现代教育,直到1936年大学毕业。

程千帆在金大附中学习了4年,开始从多方面接触现代科学。他后来很怀念在中学时代给他教益的几位语文老师:带着浓重安徽口音的张剑秋先生,他的诗人风度和抒情性的讲授,是非常富于吸引力的。江苏泰州的林从周先生永远是那么容止闲雅、谈笑从容,知识就在不知不觉中流进了学生的心田脑海。浙江余姚的黄云眉先生,后来是海内外知名的明史专家。在上高中三年级课时,一个学期只为学生讲了一篇曾国藩的《圣哲画像记》;事实上却是以此为纲,上着国学概论的课。这种概论式的宏观论述,是程千帆在私塾学习时所不曾接触过的,所以“受之者,其思深”。由于程千帆在作业中发表了一些对李商隐诗的“谬论”,黄先生还特地将他叫去,勉励有加。这些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是他难以忘怀的。

在金大附中学习的4年中,程千帆多方面接触了现代科学。上高中时,遇到一位极好的化学老师王实铭。在王先生的循循善诱下,程千帆竟对化学发生了浓厚兴趣,成绩也极好。因此在升入金陵大学时,程千帆准备读化学系。

但当他去注册交费时,竟然要付100多块钱。而程千帆的父亲当时失业,无力负担,只得望门却步。后来他选择了学费只要化学系一半的中文系。但即便如此,他当时也无法拿出学费。于是他借了一辆自行车去校长家,经校长同意签字担保,学费缓半年再交。回来时,他高兴地一路飞驰,不小心摔下车来,鼻子旁磕了一个不浅的洞。

金大中文系

中国文学系是金陵大学文学院的主要系科之一,早在金大成立之初就已设立,是金大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系科之一。最初由著名国学研究家胡小石担任系主任,后因胡小石兼任中央大学教授,系务遂由张守义代理,1931年又聘请刘继宣继任主任。1940年春,刘继宣因受聘他校,遂由朱锦江代理系务。同年夏,由佘贤勋任主任。1941年9月佘贤勋在任上去世,系务由刘院长兼代。1942年秋聘高文先生为系主任。

金大中文系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置合理,逐步形成系统、完备的教学体系。中文系注重培养学生系统的国学知识,使学生具有扎实、深厚的国学功底。过去一年级没有统一的国文教材,只是由教育部拟定篇目交由各校使用;金大中文系遂根据这一教材,参酌甄选,加以变更,选录文字流畅、思想纯正、切合现实、内容具体的篇目,编成大学一年级国文选本,共分3卷计85篇。该书是中文系丛书第一种,它为中国文学教学走向系统化奠定了教材基础。

中文系二年级同学开设有“文学概论”、“中国学术概论”、“国文教学法”、“文学史”、“目录学”等基础课程,进而又设有“文字学大纲”、“经学通论与经学历史”、“音韵学”、“训诂学”、“诗学声律”、“词学通论”、“曲学概论及曲史”、“各体文选”等国学基本课程。同时结合本系教师自身研究方向与特长,开设各种专门研究课程,如“专经研究”、“甲骨文”、“屈原赋”、“群经选读”、“唐诗选”、“宋诗选”等课程,培养学生运用国学基本知识解读历代诗文经书的能力。

金大中文系虽然重视国学研究,但对当代中国文化走向也相当关注,开设有“文艺批评”、“现代文艺”等新课程,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除完成毕业论文之外,还专门开设“公文程式”、“高等作文”,为学生走向社会工作奠定写作基础。

1934年,鉴于社会上建设中国本位文化的声浪澎湃,华东基督教会希望金陵大学能致力于中国文史方面高级人才的培养。同时,金大文科毕业生数十人也联名提出此类请求。文学院遂成立国学研究班,招收国内各大学文史哲专业毕业、有志于从事国学研究者入学,学制2年,聘请著名国学家胡小石、胡翔冬、黄季刚、吴梅等为指导教师。

这些名师要求严格,教学一丝不苟,从《黄季刚手拟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学程提要跋》来看,国学研究课程设置涉及经学、史学、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诗学及词学等,加强了学生国学研究的基本功训练。刘继宣《黄季刚手拟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学程提要跋》,载于《金陵大学校刊专号》1935年11月4日。而且,与一般本科教学不同,国学研究班的教学更注重专、精、深,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由于国学研究班是与中国文化研究所合办的,因此,所设课程由中文系教师与文化研究所研究人员联合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考证、辨伪的综合研究能力,体现出中文系与中国文化研究所共有的研究风格,即融经学、史学(包括考古学)与小学(包括汉字形体、音韵、训诂三端)于一炉,以推求究竟,确凿可信。所开课程包括:古文字学如“商周书征文”、“甲骨文例”、“钟鼎释文名著选”、“说文篡例”、“古文字学整理”等,考古学如“程瑶田考古学”等,诸子之学如“老子”、“庄子”等。此外还有词章之学如“乐章词释”、“七绝诗论”等。史学研究方面,则开设“中华民族海外发展史”、“中日文化关系研究”等。

国学研究班教学最具金大特色的,是胡小石教授开设了“中国书学史”课程。这是在大学开设书法史的首创,也是当时最高形式的书法教育。该课程将书法与经学、小学、史学、诗学一样列为国学研究项目,并改变了以往书法教育只注重实用书写技能训练,忽视书法作为一门学科具有自身完整的理论体系的状况。胡小石这一创举,为中国书法教育及研究走向理论化、体系化奠定了基础。

国学研究班学生除上课外,还必须进行独立研究,学生各人确定研究专题,导师给予指导。学生所定专题,经、史、子、集各个门类皆有,研究成果分小学、史学、文学,并汇编成册。该研究班举办2期,毕业生有30人。

由于该研究班由国学名家指导,毕业生中不少人卓有成就。如古典词学家沈祖棻、语言学家殷孟伦、博物馆学家曾昭遹等,都是该班毕业生。由此,该研究班在学术界赢得了良好声誉,开创了中国东南部各大学培养研究生的先河。

金陵大学中国文学系云集了一批国学大师,并从其他大学聘请名师来兼课,这使金大国学教学质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据程千帆回忆:“我师从黄季刚(侃)先生学过经学通论、《诗经》、《文心雕龙》;从胡小石(光炜)先生学过文学史、文学批评史、甲骨文、《楚辞》;从刘衡如(国钧)先生学过《目录学》、《汉书·艺文志》,从刘确杲(继宣)先生学过古文,从胡翔冬(俊)先生学过诗,从吴瞿安(梅)先生学过词曲,从汪辟疆先生(国垣)学过唐人小说。”他还跟王绳祖先生学欧洲近代史,从维也纳会议讲起,一直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然后跟陈恭禄先生学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讲起。

还有一门社会科学概论,是一门通论课,教社会学2个星期、经济学2个星期、法律学2个星期、人类学2个星期等,都讲得很扼要,讲完就考试。授课教师名叫虎臣,是个回教徒,后来去了美国,一直没有回来。他博学多能,也非常会讲课。

正是在这些名师的共同努力下,金大中国文学系在教学指导与人才培养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几位受业恩师

黄季刚先生树义谨严精辟,谈经解字,往往突过先儒。虽然对待学生十分严厉,而学生们都认为,先生的课还是非听不可的,挨骂也值得。

同类推荐
  • 朱彦夫的故事

    朱彦夫的故事

    这是一部报告文学,全书共分为五章七个部分,分别是“写在前面的话”“铁血英雄”“靠头脑站立”“这样的村支书”“生命之舞”“人类的榜样”和“后记”。全书讲述了朱彦夫从血战朝鲜战场到锻炼自理能力,再到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克服残躯带来的种种不便,顶着各种流言蜚语的中伤,带领群众改变了家乡贫困面貌的故事。朱彦夫几经磨难,学会了读书和写字,并写出了几十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
  • 重生:桑塔格日记(2018年版)

    重生:桑塔格日记(2018年版)

    本书为“苏珊·桑塔格全集”一种,桑塔格日记第一卷,时间跨度从1947至1963年,这16年正是桑塔格从一个花季少女成长为一个青年作家以及单身母亲所走过的历程,其生命的中心内容就是不顾一切地去经历:如饥似渴地去阅读,竭尽全力地去“理解”,生活与写作密不可分,从而部分地回答了“桑塔格何以为桑塔格”的问题。
  • 自己的园地

    自己的园地

    《周作人精选集:自己的园地》一书收录的都是周作人最为经典的名篇佳作。其中“第一辑:家人·故国往事”收录的是纪实性叙事散文;“第二辑:日本·文化管窥”收录的是作者研究日本文化的文章,价值极高;“第三辑:美文·冲淡平和”收录的是短小精悍的杂文,极具启发意义;“第四辑:研究·鲁迅身后”收录的是作者写的关于鲁迅的文章;“第五辑:故人·往来鸿儒”收录的是作者纪念徐志摩、李大钊、辜鸿铭等人的文章。
  • 布罗茨基诗歌全集(第一卷·上)

    布罗茨基诗歌全集(第一卷·上)

    本套书收录了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布罗茨基用英语写作以及由他本人或在他本人的帮助下由俄语译为英语的全部诗篇,囊括了诗人一生中最重要、最著名的诗歌作品。本次出版这套书的第一卷的上册,主要内容为《佩尔修斯之盾——约瑟夫·布罗茨基的文学传记》及诗集《在旷野扎营》中的大部分诗歌。布罗茨基的文学传记,是洛谢夫结合自己与布罗茨基的交往和对他的研究所做,对布罗茨基的人物生平、文学创作、思想变化都介绍得非常详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在旷野扎营》是布罗茨基出版的第一部诗集,内容均为他的早期作品,本卷中收录了七十首短诗和叙事诗《伊撒和亚伯拉罕》。对于布罗茨基来说,这些作品在其诗歌的道路上则标志着其风格的形成和确立:结构手法、词语的形象体系(象征性词汇)、独创性的诗律。
  • 延安时期美文欣赏

    延安时期美文欣赏

    《延安时期美文欣赏》主要选集延安时期著名作家的精美短文,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深入解析作家生活成长历程及其作品所表现的主题思想、所体现的人文观照及该作品对于今天人们阅读欣赏的智慧启迪,帮助人们客观、历史地认识和评价延安时期的作家作品,通过全方位赏析,为进一步提升读者人文素养、提高鉴赏水平提供有益借鉴和帮助。
热门推荐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逍遥快活的一世

    逍遥快活的一世

    在一个像地球古代的世界里,平凡的一天中的某个时间,一个不平凡的小家伙睁开了双眼,他平静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默默发誓这一世一定要活的精彩。
  • 婚姻生活的微分定理

    婚姻生活的微分定理

    徐娜一直觉得,她与胡兴崴婚姻生活美满,要说真有不足的地方,也就那么一点点,可现实又会一次次让她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差的那一点点,却是一个巨大的分水岭。
  • 海贼之自制金手指

    海贼之自制金手指

    穿越海贼王,无人荒岛开局,没有系统,没有商城,没有兑换,没有恶魔果实,却重拾梦想,自创修行法门,自制金手指,逆天改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神医学霸

    重生之神医学霸

    唯一疼爱她的母亲,死在顾小姑的刀下;狼心狗肺的顾家长辈,夺她家产赶她出门;冷血无情的顾家祖母,亲手卖她入人贩子的手。顾云念千辛万苦逃出生天,辗转各地艰难求生,还是被未婚夫和堂姐找到联手害死,转眼却又回到命运转着的十四岁。救回遇害的母亲、甩掉吸血的顾家、送人渣未婚夫给堂姐、做学霸考状元、当神医。只是这位不知打哪儿来的神秘帅哥,我救了你你居然恩将仇报。帅哥勾唇一笑: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只能以身相许。顾云念:……【1V1,打脸复仇,宠文。古武、空间、异能】
  • 蚁丘、大象和幻想:非洲的成长趣事

    蚁丘、大象和幻想:非洲的成长趣事

    这是一本适合所有年龄层读者阅读的自传体短篇故事集,不是晦涩难懂的翻译腔,而是轻松幽默的语言范。本书的写作深受英国著名动物学家兼作家杰拉尔德·达雷尔(Gerald Durrell)的自传体小说《我的家人和其他动物》的影响。此外,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赫里奥特(James Herriot)的叙述风格在本书里也得到完美体现。
  • 胡闹小皇妃

    胡闹小皇妃

    第一卷<迷糊小皇妃>迟到?撞树?她究竟是造了什么孽,落得如此地步?莫名其妙地掉落古代,成了明岚国艳绝天下的惊澜公主,出嫁乾元皇朝,却在新婚前一天骂了自己未来的相公!逃婚被当场抓包,出宫又被逮住,也罢,她就乖乖做她的太子妃吧!可是,倒霉的事还没结束。夫君的的不信任让她乱伤心一把!好,既然这样,她也不希罕!这个太子妃她不干了!第二卷<百变小皇妃>她,从若妃娘娘顺利升至天翎皇后,夫君疼,百姓爱。他,一番波折后,终于与心爱的人携手此生。她,一个不慎闯入时空隧道,撞上了正闲闲休憩的他。他,天降美女,直直落入他的怀抱。只是,这美女是个百变怪胎,难追得不得了。且看风云又起,来自现代的若兰,紫萝如何勇降亲亲夫君......第三卷终结篇风云又起若兰不知道,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一向视她如宝的天云如今却会因为一个女人的挑拨而误解她?是他的心变了,还是她对他而言已不再有吸引力?望着两个可爱的孩子,她心中五味陈杂。天云望着那梅树下的倩影,眼中酸楚难当。那是他至爱的人啊!是他不顾一切,用尽性命来爱的女子!可为何,会弄成今天的地步?纵然伤害重重,他的爱又何曾减少半分?情之为物,最为伤人。纵然相爱又如何?终究世事无常。爱恨交织,恩怨纠缠,这场以爱为名的战役,究竟能否皆大欢喜?且看风云又起。历经重重波折,两心能否始终如一?这是小影第一次写作,自知写的不好,还希望大家多多指教。谢谢!各位看客请注意:其实<迷糊小皇妃>与<百变小皇妃>被来就是同一部的,《百变小皇妃》就是《胡闹小皇妃》的续集。只不过当初由于小影考虑到虽然是同一部,但是有许多情节是需要单独写的,这才将两部分开.可是写了一段时间后,小影发现两部分开的话就有许多情节要重写一遍,所以思考之后,还是将他们重新汇编为一部.反正有分卷管理,所以这才是最好的选择嘛!还请各位见谅哦~~~~~~~~喜欢《小皇妃》的朋友可以加小影的QQ,号码是:476113508验证信息只需输入:若兰或天云就可以了。当然输紫萝或云扬也行。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哦!呵呵~~~~~~~
  • 红楼之豪门才子

    红楼之豪门才子

    说好的红楼万花丛,贾瑜却来到了孩子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