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66200000002

第2章 安峰:阿六头说自家的事情

因为他们,因为他们的连珠妙语,让我对一个词“天花乱坠”有了一种新的认识——那绝对是一种美丽,是名嘴们口吐的莲花、杏花、桃花、李花……是万紫千红的色彩,是精彩绝妙的语言赋予生活的绚丽,是春天的颜色。

因为他们,因为他们的连珠妙语,使我们的城市上空永远绽放着一朵又一朵灿烂的烟花,不时让我们发出惊艳的欢呼。我们的天空是多彩的、光彩夺目的……

简介

金一峰,播音名安峰,出生于1968年。1992年进入杭州广播电台的《西湖之声》,擅长方言娱乐类节目。2000年,他编辑主持的《开心十三点》节目获杭州市优秀栏目奖。但让他真正出名的是2004年年初开播的电视节目《阿六头说新闻》,安峰把角色化了的“阿六头”表现得亦庄亦谐,为杭城百姓津津乐道,节目收视率一路攀升,稳居杭州电视收视率的头把交椅。安峰也成为本年度杭城最知名的广播电视“双栖主持人”。

安峰语录

煞宽——

第一印象

阿六头不说新闻也可爱

第一眼看到他就会有很深刻的印象,不是因为他长得特别的英俊潇洒,而是他的独特。他那略有些“地包天”的嘴唇总是抿得紧紧的,天生一副沉默是金的样子。但却有一种显而易见的执着和倔强,他那种“执迷不悟”的对心中目标的追求是刻在骨子里的精神。虽然从长相上就看得出,这不是一个会安于现状、低头认命的人,但依旧觉得他是个守纪律、有德行的正直之人。

事实上,离开了播音室和电视荧屏的安峰,确实是和公众形象判若二人,很少见他在朋友中有滔滔不绝、夸夸其谈的时光,他即不会故弄玄虚地来个一鸣惊人之类的东西来哗众取宠,也不会很矫情地装出一副谦虚谨慎的样子。

和人相处,他一如既往地厚道、友善、自然、亲切,即使是在今天变成了杭州城里知名度很高的名人,“阿六头说新闻”成为杭州人的一句流行语言,人们在看到他,惊喜地欢呼“咦!阿六头”的时光,他也一样平和简单地回应别人一句——是的,就继续他的微笑。没有见过他意满志得的模样。我始终能够看到和他初初相识时光他的那种简单朴素的小男生样子,他依旧和那些当年的文学青年们过往甚密,依旧像以前一样宽厚大度,朋友们可以“童言无忌”地胡说八道,话说重说轻,他都不会对你懊恼或者翻脸,也不会咄咄逼人地与人唇枪舌剑。

安峰的那种谦和、内敛、含蓄是没有姿态的,也不需要姿态,因为那些本来就是他与生俱来的美德,所以他从来不会说“不屑和你说”或者“好男不与女斗”之类的混帐话。我曾有幸和他同时在浙江卫视的同一期《人生AB剧》中做嘉宾,其实他那种名嘴的架势就能吓住我,但他还是和平时朋友相聚时一样的平和,让我意外地胜出成为那一期的最佳嘉宾。我从内心里知道,是安峰在不显山露水间让了我几招,但他不让我和别人看出有“让”的嫌疑。

他常常被人请去做婚礼司仪,除了给人带去许多的欢笑以外,常常让新娘新郎一展自己的口才,常常给人以新人很能说,“把阿头都说得没词了”的感觉,这就是安峰的一贯作派。许多人都是因为《阿六头说新闻》而喜欢安峰,但是作为朋友,即使没有《阿六头说新闻》,安峰一样是一个让人喜欢的好男人。

坐在望湖宾馆七楼的湖畔居茶楼,听安峰耐悠悠地说自己的事情,就像把电视频道调到了“阿六头说新闻”。平常的一段故事,经过他的演绎,变得生动、有趣,话语之间流动着数不清的幽默,这种幽默是文字无论如何都无法表达出来的。在安峰平和、从容的叙述中,透露出他那种与生俱来的自然、质朴和单纯的可爱本色。

坐在瓦楞上发呆的少年

安峰出生于杭州城里一个普通百姓的家庭。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杭州解放路东边一个叫宿舟河下的地方,居住着一些平常的杭州人家。桥下一间旧民居的屋顶瓦片之间,常常会看见一位呆坐着晒太阳、读书的少年。

这个叫金一峰的男孩就那样悠闲地坐在屋子顶上,憧憬着他的幸福生活,做着文学青年都会做的五彩缤纷的梦。

梦境和他当时的现实生活还是很有距离的,初中毕业后的金一峰在一家电厂做三班倒的工人。但这个平常的工人总是喜欢做一些不大平常的事情:他无可救药地喜欢上了配音演员邱岳峰的声音,《简爱》、《偷自行车的人》等译制片中那个深沉、浑厚的男中音是让他多次走进电影院的坚强理由。

他欣赏、模仿邱岳峰声音中的那种韵味,居然有许多人说他俩的声音有几分相似。

金一峰的大多数精力都耗在他着迷的配音事业上。他参加了配音剧团的培训,为一些影视译制片配音。浙江电影制片厂在引进第一部电视译制片《少女疑云》时,长影厂的老演员刘柏弘推荐他去试着为剧中一个傻乎乎的表哥配音,得到了专家及观众的认可。

为了自己喜欢的配音事业,金一峰常常是本末倒置,碰到配音时间和上班时间发生冲突,他就从自己几十元的工资中拿出6元、8元请人替班,那次为电视剧配音他倒贴了整整一个月的工资。他实在是不能算一个安分的好工人。

成为西湖之声里的声音

1992年,24岁的金一峰像一列纳入了轨道的火车,人生的路开始朝着梦的方向延伸。那一年,他考入当时新创办并一下子红遍杭城的《西湖之声》电台,一峰给自己取艺名“安峰”,从此,这个叫安峰的年轻人被杭州的许多市民记住。也令他的同事对他刮目相看。终究,这是个凭实力的年代,门弟只是入门时的一道门坎。

当初和他一同从700多名应聘者中胜出的另外10位同事,大多是很有实力的科班出身,只有安峰是个业余爱好者。曾有人悄悄议论过他:“这个初中生朋友到这里来做什么?”但安峰很自信,只要给他这样的机会,他绝对不会轻易错过。

这个时候,他才真正觉得以前自己背佬佬、酸兮兮地热爱文学是多么有前瞻性,在工作中,那种扎实的文学功底甚至比一张高等学府的文凭更加实用。这就是安峰在精英荟萃的同事中能够中气十足的支撑。

安峰主持的《金手指》节目,以机智、幽默、敏捷的风格,深入人心。那段时间,杭州有许多市民抢着安装电话机,大多是为了拨打《金手指》。

人们争相拨打《金手指》,听到自己的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并准确地回答出安峰的提问,那种兴奋不亚于彩票中奖。

星期天,人们像看名星一样去看在武林广场发放奖品的安峰,他的身旁常常坐着一位明眸皓齿的MM。朋友们都为安峰高兴:一峰老兄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再也不用花钱替自己买了时间才能去展示自己的声音,而是可以直接用自己的声音来赚钱;他也终于走出那个被爱情遗忘了的角落!

一度迷失找不到北

当年坐在瓦楞上发呆的少年并没有许多烦恼,而成为电台名主持后的安峰也并不是只有快乐。虽然他在杭州也算得上是个名人,但安峰实际上还是那个朴实、本色的金一峰,往来的依旧是青少年时代的那些酸里巴几的文学青年,谈笑的依旧是读书、做文章。

在一些人崇尚物质、也不乏急功近利者的年代,安峰也很难守住那份难得的淡泊。来自家庭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使得安峰无法只安心于读书、写作、做电台的节目主持人。

有一天,许多朋友接到《开心十三点》节目主持人安峰打来的电话:“我开了个‘十三点快餐店’,请你来捧场尝尝味道。”安峰像平日对待哥们弟兄一样,把那份慷慨和热情倾注到他的快餐中,那种“十三点肉粽”,同样的价钱却足足加了比一般肉粽多两三倍的精肉。这种半“慈善”的经商方式,自然导致了供不应求的热闹场面。受益者对于安峰这种“十三点”营销法的喜欢甚至超过了他主持的节目。

在人们还在对“十三点肉粽”津津乐道的时光,安峰那里又有消息传来:“请大家来我新开的‘阿西们的街酒吧’来泡吧。”又是高朋满座“恭喜发财”,都以为安峰是商界的新星,越做越大了。可惜安峰经不起人们追问:“生意做得怎么样?”安峰只是傻乎乎地笑,他的至亲好友都从他的笑容里读出了一份苦涩。

安峰体会着挫败,感觉到自己无能,那份与生俱来的自信心也几乎要丢失,婚姻出现了深深的裂痕。只是在公众面前,安峰依旧是那个缺心少肺的“开心十三点”。其实,他的那份开心只是化凝重为轻灵、化焦虑为从容,笑对人生中的伤痛而已。

在心烦意乱、艰难困苦的时候,安峰就一个人静静地回忆过去的好时光;就像一个人在生病的时候,回想着自己健康活泼的样子,得出的结论:生活还是很美好的!

老虎添上了翅膀

听到安峰很坦诚地说,换了新夫人。自然和所有俗人一样把他想进了俗套:这小子如今又是电视又是电台到处做主持人、在电视上饰演角色,还是几家媒体的专栏作家、出了几本书,风风光光的,一定是出了名就换了更加年轻漂亮的太太。

安峰不争不辩,只是说在采访他时把他的女朋友(即将成为太太)一起带出来亮相。早早订好了座静静等候着的女子并不是我想像中的清纯MM,实际上是一位很有风韵的成熟女性,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据安峰坦白:这正是他喜欢的欧陆风情,所以第一眼看到这位“梦中情人”,他的目光就被点燃了。

我细细看了她的名片:安峰工作室助理。只要有人打安峰的小灵通,安峰总是从容地说一句“这个事找我的助手白小姐,她会安排的。”难怪如今的安峰总是神闲气定、从容不迫。安峰说:“她比我自己更加了解我,她知道我的潜力所在,并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发挥我的能量,最重要的是她让我找回了自信。可以说,是她成就了‘阿六头’、‘杭州佬’等。”

安峰本来就是位具有灵气和才华的节目主持人,而他的这位红颜知己更是让他如虎添翼。安峰如今很快乐地在电台和电视台的《开心十三点》、《本塘杭州》、《拍案惊奇》、《阿六头说新闻》、《杭州佬》等节目中飞来飞去,如鱼得水。安峰很开心地说,原来,自己也是个能够赚钱的能干男人,只是不能过于急躁,还要正确估价自己的特长和能力。我忍不住问安峰,一人身兼数职,一定很有钱了?安峰依旧坦诚,不算很有钱,但买房买车的钱应该还是有的。

安峰有时在一天之内要从这个节目串到那个节目,我不禁杞人忧天:会不会在做普通话节目时突然来一句杭州话?安峰很自信:绝对不会,就像是两个频道,打开哪个播放的就会是哪个的内容。

安峰的那种冷幽默总能把听众和观众逗到开心的极致,在别人笑到喷饭或者满地找大牙的时光,只有安峰依然严肃认真、一本正经、不动声色。因为安峰并不是故意搞笑或者在演戏,他只是在最大程度地还原市井生活的原生态,他本身就是一位很自觉地投入于生活中的人,而不仅仅是体验生活。

安峰自白

“草根背景”与“文人情结”

一个叫宿舟河下的地方,是我的根,我的魂,我少年目光全心全意倾注的所在,是东河水生生不息,曾经淌过黑色,淌过油污,终于淌来清澈与妩媚的梦想之地。她距乡贤龚自珍的故居无非一箭之遥,但是生活其间的芸芸众生有几个口耳相传,提及过龚自珍的大名呢?某天,一个邻居严肃地、正经八百地拉我到一边,似乎要面授机宜,像是要探讨严肃的人生奥秘,实际只不过是探询我的手头能否匀给他一份挂历。呵!这就是我的邻里,他们善良、正直,当然也有小心眼,有屁股指挥脑袋的不由自主;他们有梦想,有激情,但是哪里的鸡蛋降价一毛五,梦想与激情迅速浓缩为一张赶买便宜货的公共电车票,深邃与禅机瞬间化为害怕:害怕迟到之后脱过好时机,脱过了杭儿风,终究难免叫人心潮起伏,耿耿难平!

我的可爱的乡亲,我的可爱的故土,我的令人起敬的、惹人遐思的,有时又叫我啼笑皆非的宿舟河下!如果我热爱她,热爱那些邻居,我要接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大是大非,他们的小毛小病,他们的令人生厌的缺点,还有那些真挚而渺小的欢乐。生活在乡音之中,我感到亲切;完全沉溺其间,连思维也被同化,我感到悲哀。

当我在少年时代,削尖了脑袋,从一个前国民党军官的屋子里淘来一叠书本,它们就成了我如饥似渴、急于品尝的美味。阅读上瘾之后,逐渐发展成挥之不去的痼疾,与那句“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的古训遥相呼应,使我在与邻里们交流之际,常有一种俯瞰尘世的窃喜。这一幅幅心中的浮世绘,莫非源于一种优越者的自信么?否!它更多地是摆脱日常生活淡而无味的提神醒脑的补品,使我在洞达人性、饱览世相的同时,能挤出一点生活的甘露,以便躲在那个满目萧瑟,坐听轧煤机轰响的西窗独自咂味,慢慢享受。曾记得杨绛先生有过这样的自述,她在游街遭斗,百般难堪之际,她也会设想她的另一个自我,已经浮游云端,俯视众生,只把那一场游街,当成一出情景喜剧,悠悠看来。是啊,拥有了这样的心态,不是能化解生活的种种尴尬,于荆棘与杂草之中,小心翼翼地去采撷那沾露的含苞欲放的玫瑰,去收集那浆汁饱满、鲜润欲滴的草莓么?

2003年清秋,有一个机缘,“阿六头”这个角色化的人物向我款款走来。我揣摩着,试图用“草根背景”来熔铸这个形象,但是,我身上的“文人情结”,亦不容许我在亦真亦假扮演这个人物的时候,除了满口的杭州方言,背后空空洞洞,一无所有。于是,“草根背景”与“文人情结”,相依相伴,相辅相成,共同托举着“阿六头”,也打量着、审视着这个有趣味的、角色化的、讲故事的“阿六头”。

先从趣味性讲起。

民间的俚语、俗话,是出笑料、趣味性的来源,一段顺口溜,一段令人津津乐道的掌故,信手拈来,自然妙趣横生。不过,趣味性极浓的口语,如果有“文人情结”中的正义感和使命感,有心忧天下、肩担道义的传统作为支撑,那么,那些博人一笑的语言便会因为其张力而获得更广泛的共鸣与认同。譬如,在一条报道“潘永泰老棉花店”的新闻之后,我旁逸斜出,宕开一段:一个老大伯,看不过一个小年轻不学好,香烟麻将,五毒不清,就想请小年轻坐下来,吃杯茶,谈一谈,年轻人头颈石硬,乌珠弹出:“谈?我又不是烂棉花,有啥好谈(弹)?”话到此处,趣味已出,然风骨稍逊一筹,这时再加一句:“一个人要是不学好,还不如一床簇骨拉新,让人盖得舒舒服服的新棉被!”至此趣浓骨立。所谓的趣味,因为一种道德底色的强烈渲染,或者一种社会责任感的有力支撑,使趣味性显得有回味,有层次,最后能引人思索。这种回味的空间与层次的体现,分寸感的拿捏须极为精当,若自以为是地训人,只会叫人反感。理想的状态是:仿佛在不经意间,顺势而出,顺流而下,顺水推舟,见机行事。倘若硬打一顶道德责任的桂冠,往趣味极浓的叙述上一套,这真叫“茅台酒掺水——坏了两样好东西。”

俚语俗话顺口溜,三句半,小热昏,越剧唱腔,戏曲台词,只要能在节目中使上劲的,都能用,但是如何化用到位,化靥极为神奇,也有很多讲究。有的语言,无法直接拿来使用,因其粗俗鄙陋,只堪博人一笑,而其一笑的时间估计不超过三秒钟。杭州俗话:“道理一个生,屁股两化生。”即:道理只有一个,屁股却有两瓣。这句话因上下衔接的出其不意,比较搞笑,但是也较为粗俗。屁、屁股一类词语,未必不能使用,毛主席诗词中也有“不须放屁”,只是要运用得巧妙、妥帖,合情合理。有一天,一条片子上说的是某旅客私带炸药底火,乘坐长途汽车,被乘警扣留,好了,机会来了!那条俚语改头换面之后,嵌入了口播之中:“私带炸药的人,其实道理都懂的,但是,懂道理的人不去做,说起来‘道理一个生’,炸起来‘屁股两化生’,出了事,可怎么办哟!”这一类“化”,是“草根背景”与“文人情结”融合得最好的例子。说白了,它不过是一种对语言的机智运用,或者是语言与情境的巧妙搭配。在古时文人当中,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据说有一回解缙赴宴,为一老妇祝寿,解缙出口吟诗助兴:“这个婆娘不是人”,一句甫出,举座皆惊,但是且慢,且听下句悠悠道来:“九天仙女下凡尘。”仙女,是神不是人,于是大家松了一口气。第三句是:“儿孙个个都是贼”,众又惊,但第四句是:“偷来蟠桃献寿辰。”举座欢笑。这一起一落,一惊一乍,是古时文人运用才思、逗趣助兴的佳话,也是对如何化用草根语言,化好化妙的一种启发。

当然,纯粹的逗趣,譬如马老马三立的相声《汽车声》、《逗你玩》,亦能博人会心一笑,但是通情达理。马三立的相声每每从逗趣上升到谐趣而至幽默,这离不开马三立的机智,和他对于人性的洞察。这些曲艺形式,也给人良多启示。

再来说角色化。“阿六头”这个名词,在杭州人心目中并无鲜明的人文内涵,如今节目的角色化定位,使他富于喜剧色彩,能说会道,且极有正义感。我一直在思索,“阿六头”这个人物的核心是什么?思考的结果,还是他的人文性,是他对于人物命运的关注,对于老百姓生活甘苦与共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了这个核心,这个角色化的形象就丰满了,所有的绘声绘色、活龙活现,也就有所附丽了。所以,我对于那种大而化之、平平板板的报道,不能不有所厌弃了,即便做这类报道,也要挖掘其中的人文色彩。前些日子,一个高科技新成果展览会在世贸中心举办。这类报道,如果角度新颖,构架巧妙也便罢了,偏偏有时只是就事论事,怎么办呢?只有在口播时,脱开这条稿子干燥的、令人生厌的纯消息式的××会议在××地举行的模式,走一条跟老百姓贴得更近的路子:“前些时候,一幢房子着火了,窗口冒出浓烟,一个女人家急都急死,因为她的孩子还没救出来,怎么办?进,蛮可能伤到自己,大人伢儿一道完结;不进,伢儿是妈的心头肉,哪里舍得,真叫进退两难!下回好了,你做不来的事体,叫机器人去做,格种敢挑重担的机器人,已经来东世贸中心××展览会露面了……”。既然是说民生新闻,不从百姓视点入手,角色化主持的贴近从何谈起?经此转换,大而无当的新闻一下子平实了,落到了地面,落到了我们的生活中间。我极喜欢记者采集的,反映个体喜怒哀乐的新闻。个体虽小,但是因为焦点集中,人物集中,事件集中,更容易把片子做深,说透,让人感同身受,或唏嘘同情,或捶胸顿足,或恨之入骨,或拍手叫好。

“文人情结”,常常使人爱作终极性的思考,思考命运之无常,思索生活之无奈,不愿随便淌下廉价的同情眼泪;“草根背景”,又使我不由自主,要在事件中倾注市井人士的感情,心情跟着人物走。角色化主持的关键,是视其中火候,随机应变,遇到无重大后果的一些车祸报道,因为司机违章而肇事的,不妨冷嘲热讽:“那部东风货车,开得来同飞机一样快,最后,嘭当一声———咋格套?好比是周杰伦的一只歌儿:《东风破》啦!”或者,“那部面包车开得太过分了,居然开到马路上一根根笃了那里的隔离栏杆上,像是一只小面包,插了一根根香肠儿上头……”那么,对于重大的车祸,或者使人痛心的交通违章呢?这类调侃,便显得没心没肺了,对于人物命运的走向,使角色化的“阿六头”瞪大了双眼:“看那部超载的小小面包车,到底挤了多少个幼儿园放学的伢儿?十个?不对!二十个?不对!三十个?也不对,是三十四个!三十四个哪!”这时,用数字来说话,表达对事件的关切,对孩子的同情,对幼儿园与司机不负责任的愤怒,恰如其分,也是“阿六头”这一角色的题中应有之义。倘若“阿六头”这时津津有味地说:“你看,司机把面包车当小面包,把伢儿当葡萄干,一颗颗硬邦邦塞进去,塞了三十多颗,这个烘面包的师傅真当是瞌充不醒!”虽说这里也有谴责,但是调侃味道甚浓,批判锋芒欠缺,对孩子的满腔悲悯、真切同情无从体现,这时候该是暂缓笑脸,拍案而起的时候了,“阿六头”本来就亦庄亦谐,可放可收,他的喜剧色彩,是在坚守良知、担当道义的前提下,油然而生,自然流露的,并非刻意地外在涂抹。喜剧人物的底色,是善良、真挚、淳朴、温情,底色不变,角色也就立了起来。

最后说说故事化叙述方式,这一点我有过一些文学积累,也有过小说、小品的操作经验,在《故事会》、《今古传奇?故事版》上也刊出过习作,设置悬念,抖包袱,也便成了“阿六头”的家常便饭。故事化叙述的操作,更为讲究技巧。譬如,视点的转换——同样白鹿面馆失火的一条报道,以局外人的身份,叙述失火情景,不如以食客身份介入更为直接:“……一块猪肝吃到一半,后背火火热,哪个人良心介好,弄了只铜火囱给人烘烘呢?回头一看,啊呀!不得了,着火了……”譬如,情境的再现——萧山某农场发现一具女尸,民警调查后抓获罪犯。从发现女尸开始说起,不如从背景材料中撷取素材,从嫖客打电话叫来卖淫女说起。因为他们价格上谈不拢,嫖客杀心顿起,拿出了一捆绳索——这时,“阿六头”也拿出了一根绳索,比画一下,示意嫖客勒住了卖淫女的脖子。因为再现了这一情境,观众探究事实、获知结果的好奇心陡增,胃口吊起来了……再譬如,因现有新闻的平板,倘以故事手法过渡与衔接,更为有趣——历史上,吴越国时一名风水道士煽动国王,填埋西湖造王宫,吴越王不允,西湖这才保留到今日,让子孙后代靠着她,挣了许多钞票,她自己呢,也成了钞票的一部分……以故事引出了人民币印上西湖风景图案的报道,给一则消息性报道造了势,增了色。

听故事,是市井百姓的爱好;讲故事,是文人必修的一项基本功。“草根背景”使我知道老百姓爱听什么,“文人情结”使我讲究故事怎么讲。说来说去,“草根背景”不可少,那是传递民间营养的宝窟,是汩汩不绝的生活喧响;“文人情结”更妙,那是天马行空式的飞翔,是沉淀杂质,祛除火气,超然物外,传递天籁的一汪寒潭……

简介

董慧临,播音名阿宝,系广播、电视双能主持人,获“浙江省广播电视双十佳节目主持人”荣誉称号。1992年起,在浙江电台调频节目中,首创角色化主持、热点热线双向交流的系列广播节目《阿宝系列》;现为浙江电台交通之声《阿宝路路通》节目主持人,该节目历时11年,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收听率,多次获国家级大奖。

1999年,他在浙江电视台的《田野风》做主持人,该节目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农村节目一等奖;2000年在钱江电视台《真心接触》节目中任角色化主持“贾博士”;如今,在浙江卫视的经济生活频道中,周一到周六晚上10点多都能看到他的《阿宝体育彩票》。

阿宝语录

要背就要背到家,要碌就要碌到底。

罗罗索索麻烦事,开开心心欢喜过。

第一印象

明星出少年

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应该是在小学生的时候,因为我们是同一届但不是同一班的同学。他从小就是整个年级甚至是全校的名人,因为学校里大大小小的文艺演出从来就没有少过他,而且他不是那种大合唱或者群舞中的一分子,他一般都是以“领袖”者的夺目形象出现。他很有表演的天赋,好像注定了他后来要“触电”的。我现在还记得他小时候的模样,胖呼呼的,很可爱,像极了我们那时很热衷于看的电影《闪闪的红星》里的男主角潘冬子。

不知道他自己是不是有知觉,那时他是许多女生的暗恋之星,据我所知,我们班就有好多女生喜欢这个隔壁班的男生。不过说实话,我从小就不是追星族,所以对于这方面的“绯闻”知道得不多,但是我对他的印象还是很深,也很好,那是因为他的作文写得特别好。特别是到了高中,虽然他还是隔壁班里的,但我的语文老师时常会提到这个作文做得很棒的男生。可惜那时我们男女生是不说话的,不然我一定会和他做好朋友的。我那时很傻地想,他要是女生就好了,我们可以在一起说说作文的事儿。

后来,虽然我们也没有特别的交往,但在我们这一届十来个考上大学的同学中,只有我和他是考的是师范的文科,毕业后都在中学做老师,可能一样是出于对文学的热爱,在一些报社的招聘考试中我们也时常会碰到,后来又都在新闻单位工作,只是他一直都很出色。不管他在做哪一行,总是在业内出类拔萃。

有时,小学的同学偶尔相遇说起他,一些女生总会叹息:“他原来长得多好看,没想到后来一个劲地横着长,要是再往竖的方向长一些,不知道还要杀伤多少女生的心啊。”

对此,他自己倒是很豁达的,男人不用太好看,得有内涵、有实力,我所以敢上电视,绝对不是我自认为自己好看。

阿宝故事

同类推荐
  • 诗经消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诗经消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作者通过对两千多年来历代解《诗经》之言说的解读、辨析和拣择,以此去探寻《诗经》产生时代的历史图景,以及后世著名解诗人的内心关切和用世情怀。揭示出《诗经》中的诗歌,为什么历代圣贤不将其仅仅作一般文学看待,而确信其中的“微言大义”从而被奉为“经”的道理所在。
  • 愿你自在如风永少年,山川湖海都走遍

    愿你自在如风永少年,山川湖海都走遍

    青春犹如方糖,有棱角、易碎、荒唐又甜蜜。可是,年少时光哪怕易碎也快乐,哪怕荒唐也真诚。那份甜蜜一点一滴浸入生命,哪怕你已经长大,也仍然希望拥有少年时代的天真和无畏。
  • 若将飞而未翔(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若将飞而未翔(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若将飞而未翔是曹植《洛神赋》中的一句话,阿城说“这个转换的临界状态最动人。”对于文学评论而言,依托于具体的作品而又不粘附于此,最有韵致。
  • 萤火时代的闪电:诗歌观察笔记或反省书

    萤火时代的闪电:诗歌观察笔记或反省书

    本书以新世纪以来诗歌的热点现象和焦点问题为切入口,具有说服力地辨析和反思了诗人与语言、技艺、现实以及时代的复杂共生关系。这是一个对诗人的精神难度和写作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精神闪电的照彻。作者通过对代表性诗人的精神征候分析和文本细读呈现了整体性意义上的诗歌场域的多层性构成。从碎片化、电子化、浮躁化、活动化的诗歌生态出发,作者对诗人心态以及诗歌的写作、阅读、传播和评价予以厘清和定位以及准确的评骘。与此同时诗人与空间尤其是精神远方的关系在本书中得到深入探讨,城市化时代的“乡愁”“记忆”和“地方性知识”已然成为诗人绕不开的写作路径。
  • 究竟之旅

    究竟之旅

    《纽约时报》年度好书,重走玄奘路,从中国到印度,美国记者记录穿越中亚的千年之旅。公元六二九年,玄奘为寻求佛教真谛,沿着世界上千年来重要的贸易、征服及思想之路,越过冰山、穿过灼热沙漠的旅程是一次“究竟之旅”。一千三百多年后,美国汉学家理查德·伯恩斯坦,尽一切可能追循玄奘足迹西行。从西安出发,穿过丝路绿洲,攀越险峻山隘,途经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抵达印度,而后折返中国。玄奘西行,为解决“执卷踌躇、捧经侘傺”的根本疑惑;伯恩斯坦也试图解决自己的困惑,犹太人的身份,中年人的危机,沉默中的孤寂……与玄奘、与历史对话,他重新认识、发现了自己。
热门推荐
  • The Redheaded Outfield

    The Redheaded Outfiel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保卫马六甲

    保卫马六甲

    大年根儿下闹贼,本算不上什么稀奇事儿。按马默他娘活着时候的话讲,谁不过年呀,贼也是人哩!可这一年的贼却闹得凶,偷东西偷出了规模和水平。比方说吧,贼偷车,以往都是偷自行车三轮车面包车什么的,偷小轿车就要算不得了的大案子啦!可晚报上说,腊月五号的那天晚上,西街停车场内却一骨脑儿丢了三辆大“解放”。这三辆大“解放”如同土遁,连车带车上的货物一概不知了去向,奇的是设在出市几条主要干道上的卡子口都没发现有载着货物的解放车通过。
  • 洪荒轮回传

    洪荒轮回传

    洪荒,其实没你想象中的那么死板,同样,它也没那么简单……这是一个逍遥洪荒的故事,甚至可以算作……解谜游戏
  • 有匪3:多情累

    有匪3:多情累

    霍家堡那一场大火,没有烧掉霍家堡的根基,却烧起了中原武林中人的心火。“征北英雄会”顺势而生,霍连涛野心昭然若揭,然而不明内情的他没有想到,慎独印上的一截诡异的水波纹图案却为他招来祸事。与此同时,周翡一行人追踪着谢允的踪迹,也来到了风雨飘摇的永州。谢允那双冰凉的手、体内压抑已久的毒素,还有他不为人知的过往,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周翡心头。透骨青的解药,“海天一色”的隐秘,*终全都指向了失踪已久的齐门禁地……
  • 拐个皇后去讨饭

    拐个皇后去讨饭

    为了逃婚,游茉白不惜沦为街边乞丐,却不成想从此自己的人生便陷入了低谷。这一切都是因为她认识了一个扫把星!为了做一个好皇帝,龙清瑄决定到民间体验百姓生活,却不成想他的英明神武被毁于一旦。这一切都是因为他认识了一个疯女人!
  • Exposure
  • 延缓衰老您也能做到

    延缓衰老您也能做到

    让衰老的过程缓慢一点,让生命质量提高一些。一方面,需要老年医学工作者的探索研究;另一方面,需要老年人自己学习掌握一些科学知识,指导生活。朱志明教授是我国第一代老年医学家,由他和他的同事们经20余年的科学研究,完成世界上首次追访长寿老人时间最长的科学调查,探索出一些值得老年人借鉴的长寿经验。老年人若能按照专家们研究总结的科学长寿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养生保健,不仅能给自己带来健康幸福的晚年,同时,也为子女解除后顾之忧,为社会做出贡献。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纸醉金迷(下)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纸醉金迷(下)

    故事发生在1946年国民政府陪都重庆。这里聚集着一批灯红酒绿、醉生梦死者。一切都围绕着金钱转,官员贪污、商人及银行家投机、女人做拆白党,一时成风。小说以小公务员魏端本与其艳冠群芳却又虚荣至极的夫人田佩芝由同居而分手为线索,以众多人物抢购黄金储蓄券发国难财为契机,展开了纷纭复杂的故事。待到抗日战争胜利,投机者的一切均成为泡影。作品将批判的锋芒直指抗战胜利前夕的国统区的丑陋、卑琐的世态炎凉。揭示了在特殊年代背景下,人性与金钱面前的迷失与挣扎。
  • 不知君可安

    不知君可安

    不知君可安,可曾忆卿否。“好久不见。”“好久不见。”她与他的重逢,终是打开了那扇落满尘埃的大门,记忆中的点点渐渐重现……清冷的周知画,阳光孤独的吴君安,温柔细心的楚唯,古灵精怪的陈圆月,幼稚傲娇的周宸······他们之间究竟拥有怎样的经历呢?
  • 我的季医生

    我的季医生

    苏清玥自认为自己是一个感情极其不顺的人。大学追了四年的人都追不到手,到把自己弄的无欲无求,单纯好色,看见好看的就挪不动脚。偏偏刚进医院就发现了个绝世大帅哥。偷拍被发现不说,这人还是自己的相亲对象!没等下手就被人举报,这开局不顺,还有救么?幸好,这个人刚好也喜欢自己。季医生穿着隔离衣站在玻璃门外,看着全面武装的苏清玥,在手机上打上三个大字“我等你”。有些时候,这句“我等你”,就让人感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