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0700000067

第67章 常识篇 关于经济学的前生今世(3)

这部划时代的巨著在1817年出版,后于1821年重新修订(第三版)。实际上,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完全包括在该书前六章中。论若干具体的赋税的十二章和论对外贸易的两章都是理论原则的运用,而其余涉及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解释和补充的各章只能算为本书的附录。就前六章来说其逻辑结构也是不严谨的。

第一章论价值本应只涉及价值问题,其他范畴只有在对价值分析的基础上才可能进一步说明。但本书在这一章里不仅假定了商品的存在,论述了价值原理,而且假定了工资、资本、利润甚至一般利润的存在,并对这些范畴一并作了论述。   第二章论地租,第三章论矿山地租只是对第二章的补充。在这两章里又是以对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部见解为前提论述的。第四章论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第五章论工资,第六章论利润只是对第一、二章的补充。可见全部经济理论又可以说都包含在头两章里了。以后各章除个别地方有新的见解外,都是对这两章阐述的原理的运用和补充。

总之,本书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作出了重要发展,特别是以其毫无顾忌的诚实态度,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阶级利益的对立,使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完成阶段。其阐述的思想至今仍然让人们受益无穷。当代著名经济学家丹尼斯·奥布莱恩在1975年出版的《古典经济学家》一书和1981年发表的名为《李嘉图式的经济学家和李嘉图的经济学》一文中,仍对他的分配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资本论》——马克思

《资本论》是一部博大精深的辉煌巨著,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高峰。当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矛盾就突显出来,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尖锐与复杂化。为了斗争的需要,为了给无产阶级提供强大的理论武器,马克思开始着手研究政治经济学。他广泛阅读和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深入研读了一千五百本以上的著作,做了大量的摘录和笔记,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他的理论。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汉堡正式出版,其余各卷在他1883年逝世以后由恩格斯等整理出版。

《资本论》就是论资本,而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没有剩余价值就不存在资本,而没有资本也就不能带来剩余价值。所以,我们说资本范畴是《资本论》的中心内容,也可以说,它的中心内容是剩余价值。纵观《资本论》四卷,其中第一卷的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第二卷的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三卷的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第四卷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史。可见,《资本论》是研究资本家如何榨取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以及剩余价值的实现和分配问题。所以,在《序言》中提到的“资本主义方式”,是指以资本主义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的方式,这属于广义的生产关系,它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各方面的关系。而“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则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狭义的生产关系,它从属于广义的生产关系。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把政治经济学看成是研究财富的科学,马克思第一次确定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这是和资产阶级经济学根本对立的。

《资本论》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英国。马克思说:“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因此,我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但是,《资本论》所揭示出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并不只限于英国,对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是适用的。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不仅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来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且还从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其最终目的是要“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示出这些规律,也就同时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

就这部书的历史意义,恩格斯曾说:“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一览无遗”。

▲《经济学》——萨缪尔逊

保罗·安·萨缪尔逊,美国人,1915年出生在印第安那州的加里市,15岁考入美国芝加哥大学专修经济学,1935年他从芝加哥大学以优异成绩得到学士学位,1941年,他以一篇很快给他赢得哈佛大学的大卫·A.威尔斯奖的论文《经济理论运算的重要性》而获得哈佛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1947年,他被任命为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并一直在那里留任。

1948年,萨缪尔逊发表了他最有影响的巨著《经济学》教科书。这本书一出版就立即脱销。许多国家的出版商不惜重金抢购它的出版权,并翻译成日、德、意、匈、葡、俄等多种文字。

《经济学》具有“集大成”的特征。该书所陈述的主要观点,反映了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的一般经济理论,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主张支出水平取决于储蓄和投资的货币数额的相互作用。萨缪尔逊在分析“投资的变动性”时认为,就总投资或货币支出能力而论,自由放任的制度没有良好的自动调节的设备,过剩危机和事业不可避免,正如凯恩斯的判断,资本主义经济常态为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由于边际消费倾向、灵活偏好和资本边际效率等三个基本的心理因素作用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只有国家干预经济,并进行需求管理,才能解决充分就业的“不稳定性”。

萨缪尔逊既赞同宏观调控、国家干预,前提是承认“有效需求不足”;又维护市场竞争和自由企业制度,前提是以“影响供给与需求的独立的力量通过市场价格的变动而趋于平衡”,进而推导为,“同样的,我们将看到,储蓄与投资的决策也通过收入与就业水平以及利息的变动而趋于平衡”。

各种类型的社会经济制度都具有一定的优势。萨缪尔逊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难以克服的弊端,强调政府的经济干预职能。他指出,政府在现代混合经济中具有日益扩大的作用。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反映出来:政府支出的数量增长;国家对收入的再分配;直接调节经济生活。萨缪尔逊一再强调政府要通过法令、措施来限制“垄断”的危害因素;用政府经济作用来烫平周期波动,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来消除失业和通货膨胀。最后还分析了政府调控下,反对贫穷和不平等、反对城市和环境的病态、反对种族和性别歧视的各种斗争。

主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作用。萨缪尔逊将收入决定的各条曲线和货币分析联系起来,认为货币分析能够很好地和现代收入决定论配合在一起,它为两种稳定性政策(指货币与财政政策)的结合创造了条件。这两种宏观经济的措施必须协调起来,以便达到成为具有适当的稳定价格和能充分利用生产潜力的进步的经济社会的目的,从而有助于造成一个有利的经济环境,在其中,人们具有最宽广的机会来取得成就。

主张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经济理论的照应与配合。萨缪尔逊认为,宏观研究总量性经济变量的运动及其相互关系,其目的在于探索“烫平”经济周期性波动,以保证经济均衡发展。但当人们解决了大萧条问题或存在的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后,又会对微观经济问题感兴趣。在萨缪尔逊看来,必须把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经济理论相结合,为微观经济分析提供和开拓一个“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均衡的依据和方式。在混合经济需求管理的宏观经济学中,古典学派的微观经济原理仍然适用,经济学家可以满怀信心地讲述古典经济学原理,并运用此学说以济世,以求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理想境地。

1970年,萨缪尔逊因“对提高经济科学的一般分析方法的水平有贡献,超过任何其他当代经济学家。他事实上干脆重写了经济理论的许多部分。他也指出了经济学中各个问题和各种分析技术方面的基本统一性,部分地借助于系统地运用最大化方法于宽广的问题集合”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同意的计算》——布坎南

1919年10月2日,詹姆斯·麦吉尔·布坎南生于美国田纳西州的穆尔弗里鲍尔,他是公共选择学派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是公共选择学派的创始人与领袖,于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

60年代是公共选择学派逐渐成型的阶段,这一阶段,布坎南等人主张恢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张在经济研究上回到古典学派,分析规则和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把政治因素纳入经济分析之中。1962年,布坎南与塔洛克发表了《同意的计算》,为现代公共选择理论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1969年与塔洛克在弗吉尼亚工艺学院创建了“公共选择研究中心”,并出版了《公共选择》杂志,促进了公共选择理论的迅猛发展,同时使公共选择理论传播的欧洲和日本。

《同意的计算》是一本原创性的纯理论著作,它被作者布坎南视为现代公共选择理论的第一杰作。人们一般认为,公共选择理论是把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运用于政治领域的讨论而形成的。布坎南指出,市场与政治之间的重要差异并不在于人们追求的价值或利益的不同,而在于人们追求他们的不同利益时所处的条件。《同意的计算》是第一次尝试,意在取得我们称为“政治宪法的经济理论”。在这本书中,作者更多的关注不同决策规则对参与集体决策的行为主体所可能产生的影响。

布坎南在多种场合分析了公共选择学科所使用的经济学方法,并把它归纳为三个方面: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经济人行为的理性原则与政治作为交换过程的特点。这三个要素被称为研究政治问题的公共选择方法或公共选择思路。“公共选择”理论使宪政民主制可以用数理工具定量分析,为经济和政治的制度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路径。

1986年,因把经济方法运用于政治过程的研究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填补经济学研究领域空缺,布坎南从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人力资本投资》——舒尔茨

1979年,舒尔茨和W.阿瑟·刘易斯同获当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1964年)一书中假定:农民也能在权衡长、短期利益之后,为所求最大利益做出合乎理性的反应。他指出,传统的农户是理性的“经济人”,他们之所以不愿意改革和创新,主要是农业经济效益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并且这种障碍又被第三世界许多国家农业附属服务的缺乏和价格及税收政策的不公平所加重。舒尔茨认为,农业问题并不来自农业本身。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大部分的农业问题都来自于外部的经济波动和经济不平衡。

舒尔茨认为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人的质量而不是取决于自然资源的丰富和资本存量的多少。在古典经济学家那里,大多不承认“人力资本”这一概念。他们认为:劳动者不可能成为资本拥有者,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只从事体力劳动,而从事体力劳动不需要知识和技能;劳动者的劳动力的再生产是纯粹的消费,而不是投资。可是舒尔茨认为:劳动者能够成为资本拥有者;劳动者成为资本拥有者不是靠公司股票所有权的扩散,而是靠劳动者发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劳动者要发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能只是消费,还要进行投资。

舒尔茨还观察到,一些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工厂和设备遭到严重摧毁的国家,由于较高的国民素质和水准,因而能迅速医治战争的创伤,在比人们预料的更短的时间内,重创经济繁荣。为了解释上述传统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现象,舒尔茨认为,有必要引入总括资本的概念,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也包括人力资本。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意义:一、人力资本体现在人身上,表现为人的知识、技能、资历、经验、和熟练程度,一句话,表现为人的素质。二、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人力资本是稀缺的,特别是企业家型的人力资本。三、人力资本是通过对教育、健康的投资形成的资本。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教育和健康的支出是生产型的。四、人力资本像一切资本一样,都应当获得回报。人的时间的经济价值的提高是一种趋势。五、人力资本使我的时间的经济价值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经济学和公共目标》 加尔布雷思

以加尔布雷思为代表的新经济学派是在凡勃伦为代表的旧制度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加尔布雷思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属于政府干预经济思潮,以科斯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属于经济自由主义思潮。

新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趋同论。加尔布雷思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不过是现代工业系统的不同技术和组织形式。两者有以下的共同趋势,如市场被计划代替;大公司和专家组合力图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国家调节总需求以保证居民有最必需的购买力;资本主义分配差距有缩小趋势;分配领域趋同等。第二是二元社会和新社会主义。二元系统是指像美国这样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由计划系统(工业系统)和市场系统组成,这两个系统不断的发生着交换关系。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通过提高市场系统的地位和权力,消除计划系统对市场系统的剥削和抑制它的权力,让两个系统的权力和收入均等化,就可以达到新社会主义。

加尔布雷思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好社会的粗略轮廓。一个人人享有攺善自己命运的机会的社会就是好社会。换句话来说,好社会即是一个机会均等的社会,一个创造条件、使社会所有成员能够在同一起跑线上按照同样的比赛规则参加竞争的社会。

加尔布雷思的好社会大厦有两大支柱:好政治和好经济。好政治指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好经济指足以保障社会充分就业的经济繁荣。两大支柱缺一不可,一柱斜则大厦倾。

同类推荐
  • 趣味经济学:把握经济脉动的绝佳教材

    趣味经济学:把握经济脉动的绝佳教材

    你想了解当下的经济动向吗?你想把握时代的经济脉动吗?跟随知名经济学教授或商界巨擘在趣味横生的案例中学习那些不可不知的经济学知识,将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本书从供需、消费、厂家、财税等方面,采用趣味案例引出经济理论,以经济理论结合实际生活的模式,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经济学知识及应用,帮助读者更清楚地认识各种经济现象,更准确地把握经济脉动,进而更合理地规划自己的经济生活。
  • 21世纪资本新论

    21世纪资本新论

    以欧美为代表的全球经济正陷入破产和革命的前奏,《资本论》必须进行新的科学革命,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对此进行了深度的解读,切中要害,直指本质。本书通过对《21世纪资本论》的进一步引申和解读,给出了解决方案,认为资本在21世纪有两层含义:其一,用货币资本推动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和构建消费生产的平衡性;其二,用人本资本、消费资本构建共产、共享的人类美好家园,其实质是人学的复兴和回归。只有以人本资本、消费资本来指导货币资本发展,人类的物质文明才能具有生命力、延续性、革新化。
  • 结构调整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结构调整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针对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情况,2014年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有扶有控,主动作为,从优化需求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区域协调协同发展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创新驱动等多方入手,多办利当前惠的事,着力调结构、促转型,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 啤酒江湖:中国啤酒行业的前世今生

    啤酒江湖:中国啤酒行业的前世今生

    本书从一个在啤酒行业工作过长达11年的资深专业人士的角度,对作为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啤酒产品的市场发展历史、行业特点,消费者洞察和行为变化,进行了详细深刻却不乏幽默睿智地描写,揭示了目前中国啤酒市场发展的规律,总结了行业中主要品牌公司成败的原因,同时对该行业的未来进行了科学大胆的预测与展望。可以说是中国啤酒行业的一部30年演变历史的高度提炼与总结,对该行业甚至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利益相关者(消费者、销售渠道成员、公司员工及投资者等)有非常重要的启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改革开放阶段中国的市场经营生态与消费者的演变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窥探未来,从而可以给人以启迪与思考。
  • 农村美好家园读本

    农村美好家园读本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热门推荐
  • 江湖余孽

    江湖余孽

    雄心壮志大概是天底下最不靠谱的玩意了,我会尽量写下去!大概率和主角一样一块成为太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之拯救攻略对象总是黑化

    快穿之拯救攻略对象总是黑化

    自古美人多风流,淮柳万万没有想到,自古忠犬多黑化,还是那种下饺子似的,救都救不回来!请收看年度大戏:论身边隐藏忠犬如何默默黑化。黑洞洞系统:宿主求你惹!请关爱男主!淮柳:我难道不够关爱男主吗?黑洞洞系统:在我看来……啊!不好!男主黑化惹!某男主:嗯?听说你们在讨论我?
  • 谁都想好

    谁都想好

    平安县以穷著称,但平安县的文化气氛颇浓。这多少有点儿奇怪,也不太符合孔老夫子“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一常规。究其原因,其实也并不复杂:当年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很多名牌大学毕业生都毅然决然地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要去改造一个世界就要挑一个有点儿难度的。于是,最荒凉最落后的平安县一夜间就成了意气风发的学子们趋之若鹜的地方;于是,一穷二白的平安县一转眼就来了一大帮知识青年。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文化人,也没啥好干的呀?那就办学吧。很快,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当上了平安县中学老师,有的甚至还当上了平安县郊区的小学老师。
  • 正法华经

    正法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紫羽风暴

    紫羽风暴

    紫气东来,蓝羽飘凌.一名来自东方的少年,因缘际会,获得了大天使沙利叶哥哥蓝魔所传承之力.从而踏上不平凡的磨练之路。而与此同时的另一面,天外空间正有另一股邪恶的力量在..........
  • 梦境中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哦

    梦境中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哦

    梦境中所形成的事件及场景来自于人们已有的认知以及记忆,当许多人的梦境融合在一起,又会形成什么样的世界观?主角在梦中进入了不同梦境组合成的异世界,经历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偶尔到别人的梦去串客,现实世界与虚幻世界以及游戏世界交融在一起,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呢?——和我一样进入梦境的人们自带金手指和系统,唯独我带了个没有用的“BUG”
  • 续前世的缘,结今生的果

    续前世的缘,结今生的果

    追你几世,只为和你相爱白头。可你却爱上我,又忘了我,没事,我愿意飞蛾扑火,重新让你爱上我。只是,怎么回事?阻止我俩再续前缘的神仙这么多?等等,不是说好,放弃神籍就能世世相随的吗?
  • 星球游客

    星球游客

    从地球出发,一直往前飞,飞行超过10光年就可以找到外星文明。人类目前还达不到这样的科技,可是小说可以。来吧,跟着作者一起乘坐飞船去外面看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