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800000043

第43章 一个篱笆三个桩,自己的团队很重要

明史学界有这样一种说法,万历新政的成功取决于三个人:一个是张居正,一个是皇帝的生母李太后,还有一个是大太监冯保,并将这三个人称为权力铁三角。

不可否认,没有李太后和冯保的支持,张居正不可能这么顺利就当上内阁首辅,而他的改革也就更不可能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所以说,张居正的成功和万历新政的成功是离不开李太后和冯保的,他们不仅是张居正向上攀登的梯子,也是支撑张居正走向成功的基石,同时更是改革得以实施的中坚力量。正是三个人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才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万历中兴”。

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但会有完美的团队。一个优秀的团队迸发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但一个团队是要在双赢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的。而张居正、冯保以及李太后能够联合在一起建立一个完美的团队,也正是因为他们彼此之间的需要。

冯保与张居正结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有同一个政敌——时任首辅高拱。

从张居正的角度来看,他当时的形势并不乐观。那时候,高拱担任内阁首辅,张居正任次辅。高拱虽是个能臣,但也是个权力欲很强的人。他骄傲独断,根本不把张居正等其他阁臣放在眼里,一直以副手视张居正。他只容许张居正以副手的身份在内阁驯顺办事,这让胸怀大志的张居正耻居人下,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而且两个人的关系已经恶化,相互猜忌而且互相戒备。但是,照当时的局势而言,以张居正的实力还无法挑战高拱,不仅升任内阁首辅遥遥无期,而且很可能因为与高拱的矛盾激化,甚至连固守原位也成了奢望。冯保是李贵妃母子身边的红人,是一股很重要的政治力量。在这种自身难保的危急形势下,不管张居正是否愿意与一个宦官勾结,他与冯保的联合都是必然的选择。

对冯保而言,因为一再受到高拱的遏制,对其怀恨在心,而且他是个在政治上很有野心的人,一心想要除掉高拱。但是,冯保自知势难见容于高拱,选择张居正作为政治同盟也成了势所必然。而且冯保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在搞政务治理国家方面不如张居正,也知道自己不是张居正的对手。所以,他没有像魏忠贤一样去夺权,而是与张居正结成了同盟。

因为有共同的目标和一致的利益,张居正和冯保走到一起。等到万历时,两个人更是一内一外,全面掌握了大权。“居正固有才,其所以得委任专国柄者,由保为之左右也。”在两个人的配合下,张居正的新政得以推行。

对于张居正与李太后的合作,史上有很多说法。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明朝万历时期的张居正改革中,李太后对他的支持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万历初年“主少国疑”,内阁又与司礼监发生权力之争的动荡局势下,李太后撤换司礼监掌印太监,将孟冲换成冯保,稍后又撤换了内阁首辅,将高拱换成了张居正。她提拔、倚重张冯两个人,并建立起由她主政的内阁与司礼监协调一致的体制,稳定了当时的政局。在后来的改革中,李太后也是全力支持张居正,不仅赋予他处理军政事务的大权,使其拥有推行改革的权威,而且在改革遭到反对和攻击时,也态度鲜明地支持张居正,一次次粉碎了阻挠改革的逆流。此外,李太后在教育、管束万历小皇帝,使其保持对改革的热情和支持方面,也下了不小的功夫。正是因为李太后的支持,张居正才得以大刀阔斧地推行万历新政,使本已气息奄奄、病入膏肓的明王朝迅速恢复了生气。

李太后是个深明大义的女性,她无意从事政治,不想永久垂帘听政,更不想取而代之。只不过是历史给她提供给了某种机缘,而她也只是顺应历史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在万历皇帝长大以前,皇权的实际代表者是他的生母李太后。在那期间,几乎皇上所有的旨意都要经过她点头。但在明朝,没有太后直接干政的先例,她必须寻找自己信任的大臣来执政从而稳定自己的地位和权力。经过仔细考察和反复考验,李太后选择了既忠心又有能力的张居正。李太后对张居正很是信任,无论国事家事,对其皆是言听计从。万历皇帝年满18岁后,张居正多次提出归政于皇上,但都遭到李太后的拒绝。朱翊钧20岁的时候,曾向李太后委婉地提出想亲政的想法,李太后明确回答道:30岁以前不要提亲政,一切听张先生的安排。

她对张居正的赏识也赢得张居正对她的尊重,在张居正刚上任时,就为李太后做了三件事,让太后对他异常满意和信任。首先就是力排众议,给隆庆皇帝的两位遗孀上尊号。其次是认真教导李太后的儿子也就是万历皇帝,对他疼爱有加。最后,投李太后崇佛之所好,帮助其修建庙宇,并借此为之歌功颂德。

可以说,李太后就是张居正的权力源泉,张居正需要设法维护这种权力关系来巩固李太后对自己的信任,继而实施自己的改革计划,而李太后需要张居正来稳定政局和维护自己的地位,他们的联合是必然的,也是明智的。

但是,作为深居后宫的太后,她与张居正的接触是受到一定的限制的。所以,她需要一个足以信赖又可以自由出入皇宫的人来传递信息,这个人就是司礼太监冯保。因此,三个人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团队。

尽管我们承认英雄创造历史,但政治不是一个人的事业。纵观历史,凡成就伟业者,除了有一位胆识超常的领袖,还得有一个互相信任的精英团队。万历初年的新政之所以能够迅速推开并取得巨大成就,就是因为有李贵妃、张居正、冯保这样一个牢不可破的“权力铁三角”。

可想而知,一个团队的建立是何其重要。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说的就是团队的合作。但凡成就事业者,无不重视团队的力量。一个人的能力再强大也是有限的,与他人联合起来,借助他人的力量,是我们走向成功的捷径,也是我们身处职场必须懂得的一个处世原则。

现代社会越来越开放,信息传播越来越快捷,专业分工也越来越细致。一个人单枪匹马闯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想要成功就必须重视和同事合作的重要性。调动外界一切可以为我们所用的资源,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快速达到我们的目标。而那些不懂得或不善于利用他人的力量,光靠自己的力量的人,在现代社会里是很难有大作为的。

小光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国内知名的日化公司的长春分公司应聘。凭着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文字功底,他顺利进入这家公司,被分到内刊部工作。

内刊部,顾名思义是做内部发行的刊物。当小光第一天来到办公室的时候,屋子里只有四个人,年龄都在40岁左右,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编辑部的陈主任把公司的报纸递给小光,让他熟悉一下工作。当小光看到报纸时,不禁大吃一惊。它根本不像一家现代大企业的读物,版面呆板,内容枯燥。

于是,小光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制作了一份精美详尽的改版建议书,建议公司的报纸从内容到形式全部重新打造,使之成为鲜活而有底蕴的企业文化报,展现公司员工朝气蓬勃的青春风采。

次日,小光敲开总经理办公室的门,恭敬地呈上他的建议书。总经理看后,对他的意见比较认可,决定让他单独做一期试试。

得到领导的认可,小光干劲十足,立刻自信满满地开始工作。下科室调研,上网查资料写稿子,打电话给相熟的报社编辑取经……第二个月月初,小光终于完成了一份崭新的报纸。当他不安地把报纸交到总经理的手中时,总经理的眼睛倏地亮了起来,赞许道:“不错,年轻人就是有新意,干得不错,以后继续努力啊!”

从此,小光名气急升,成了编辑部里的主力军。陈主任为了响应总经理,宣布新的报纸按以前的版面分工编稿,但所有的问题最后都要由小光来敲定。为了不辜负老板的厚望和保证报纸的质量与格调,小光对稿件的要求非常高,变得六亲不认,十分苛刻。办公室里其他人改过的稿子,如果看着不满意,就一律丢回去让他们重改,或者干脆“枪毙”。同事约不来的稿子,他不是传授经验,而是自己出面,而且每次很快就搞定。小光的新报纸的风格日臻完美,也日益受到老总的关注。小光更加意气风发了。纵然其他编辑对他的“风光”显得非常不平,甚至嫉妒,他也不予理会。

但是,后来的一件事情让小光意识到他一个人是很难撑起来这份工作的,只有大家携手合作,才能做出真正优秀的报纸。有一次,总公司在海南组织了一场全国培训。陈主任因有要事在身,就把名额给了小光。走之前,小光把下一期的稿件和版式交给同事,就放心地走了。

可是,当他快活无比地回到单位时,却遭到当头一棒。陈主任把新一期的报纸递到他手中时,小光简直不敢相信。这期报纸的头条被换了,版式大变,而且错别字连篇。他气愤地找到那几个同事,他们却无辜地说:“你走的时候什么也没交代,也没有留下任务,我们只好临时突击,报纸弄成这样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小光听后更是气愤,他知道同事们在合伙整他!

小光真是欲哭无泪,陈主任面无表情地说:“有什么话跟总经理说吧,他现在非常生气。”

小光胆战心惊地走进总经理的办公室,总经理并没有想象中的一见到他就大发雷霆,而是温和地说:“你去了趟海南,这边就差点天下大乱,知道为什么吗?”小光觉得特别委屈,刚想申诉是因为同事妒忌、气量狭小,总经理突然问道:“你看过金庸的《倚天屠龙记》吗?”小光诧异地点了点头。总经理意味深长地说:“《倚天屠龙记》里有一把屠龙刀,通体取材于深海寒铁,是一把笨重的大砍刀。可它又是一把天下无敌的宝刀,虽然笨重,可它照旧所向披靡。团队也是如此,一个优秀的团队,能打败任何优秀的个人。所以,你必须懂得协调作战,重视与同事之间的合作,融入自己的团队之中,而不是一味追求个人成就。所谓重剑无锋,优秀的个人往往如此。”

小光听后,恍然大悟。自此以后,他在工作中倾听同事的意见,将自己的经验与他们分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的报纸办得越来越好。

中国有句老话: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西方管理学中著名的华盛顿合作规律也曾这样说过: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事成之日。意思就是:如果人们不善于合作,不仅不会有所成就,而且因为力量的相互抵触而造成事倍功半,一事无成。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张居正、李太后和冯保都是孤军奋战,他们能成就这样一番事业吗?

任何人在职场中想有一番大的作为,就必须拥有团队意识,注意加强与人的合作。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更好更快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激烈的竞争中,团队意识不仅表现为密切地配合现有团队的工作,而且也表现在注重培养自己的团队上。真正的职场高手是很懂得协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但他最终的目标是建立自己的团队。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掌握主导权,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同类推荐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本书共分为三卷,该书为第一卷,主要讲述了青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一心为民,体恤百姓,刚直不阿,为民谋福,是百姓眼里的“活菩萨”。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苏东坡情路不畅,第一任妻子王弗聪慧过人,却早早离开人世;第二任妻子王闰之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
  •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少年时期,生活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制度转换的时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阵痛,塑造着一个叛逆的性格;时代大潮的激荡,则玉成了一个弄潮儿的辉煌。郭沫若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书法艺术等领域都成就斐然。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
  • 朱德的青少年时代

    朱德的青少年时代

    齐晓敬编著的《朱德的青少年时代》是共和国领袖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为了深切缅怀革命伟人朱德的丰功伟绩,纪念这位从四川走出去的人民军队的总司令,齐晓敬编著的《朱德的青少年时代》讲述了朱德苦难的童年、艰辛的求学经历和青年时代追求真理、报效祖国、成长为一名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的历程。
  • 尼采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尼采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1844.年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1868年,24岁的尼采成为了巴塞尔大学的古典语言学教授。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辞职,之后他便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的煎熬,直到1900年去世。
  • 中国大科学家的故事

    中国大科学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热门推荐
  • 快穿之你是我的糖

    快穿之你是我的糖

    唐小糖没想到自己中大奖送的水晶小狐狸竟然是个快穿系统,这个系统好萌啊,能不能抱回家啊?系统要我穿越各个世界,帮助他人完成心愿,可是我有什么好处呀?高冷的摄政王,可爱软萌的小可爱,清冷的仙君,网游中的大神……你要哪一个?我都不想要呢!那你想要什么?我可以实现你的愿望哦。那好吧!成交!只是系统,为什么有人老跟着我呀!乖,你是我的糖,所以你去哪我就去哪,懂吗?男女主双洁,1v1。甜宠
  • 迷失西城

    迷失西城

    那年冬天,周荣穿一身保安服回到九台。有人说他像警察,也有人说,不对,像消防队员。周荣说,是保安,也和警察差不多吧。宋祥生也来了周荣家,说过完年也要和他一起进城。一晃儿的工夫,年就过完了,宋祥生扛了个行李卷和周荣去了西城。周荣把宋祥生安排到一家建筑工地。那晚,宋祥生和周荣去工地的路上,看着马路两边闪烁的一盏盏霓虹灯,耳朵里听到的是歌手满文军唱的一首歌,他不知道歌的名字叫什么,只听到了两句歌词:你静静地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不知为什么,心里竟有些空落落的,传说中的城市在他看来,是离自己很远的那种感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至尊奥特

    至尊奥特

    以光为名!以粒为引!穿越诸天万界!成就至尊无敌!
  • 喜欢你有多难

    喜欢你有多难

    你忘了过去的一切,我却把所有细节都印在脑中
  • 篮球小子的成神之路

    篮球小子的成神之路

    邓肯的篮下技巧,詹姆斯的身体素质,张伯伦的篮板球,魔术师约翰逊的传球视野,库里的三分投射能力,在加上不受伤铁人加成,倘若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人最大的天赋竟然是训练努力,倘若他混NBA,那么其他人混哪里……
  • The Four Million

    The Four Mill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不是一个合格的仙二代

    我不是一个合格的仙二代

    这个世界,强者为尊,弱者如同蝼蚁。直到,装逼界大佬—(琉璃)来到。何止掀起腥风血雨!整个世界人的三观都被按在地上疯狂摩擦,碾碎,然后重铸!情缘只会影响我拔剑的速度。
  • 但使晨光过沧海

    但使晨光过沧海

    13岁时,简锦见到简书。简书,毫无血缘的男生,却继承了和她相同的姓氏。命运从此开始转动,然而那时的她和他却毫不知情。16岁时,父亲发生意外,昏迷不醒,简锦的世界轰然崩塌。继母将她逐出家门,无枝可依时,他走到她面前,温热的手掌拉起她的手。他看着她,温暖微笑,她却想要恨!都是因为他!都是因为他!他夺走了原本属于她的一切!
  • 烽火诗情:新四军诗选

    烽火诗情:新四军诗选

    这是一个亿万人情不自禁地为新时代的到来而歌唱的诗的时代,一个不能没有诗的时代,一个诗人和诗篇喷泉般涌现的时代。想到这些,我就常常要想到新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