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6700000002

第2章 前言 你还在进行“浅思考”吗

“头脑聪明”是指能进行深度思考

本书主要谈的话题是“深度思考”,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增强你“深度思考的能力”,这是我撰写本书最大也是唯一的目的。

在大学里,我经常会给学生们出考试题。

常常会有人这样对我说:

“京都大学的学生都很聪明,这样一来,作为老师,出题目就会变得很有难度了吧?!”

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会感到一丝丝别扭。

因为,我心里总抱有这样的疑问——能考高分的人,就一定是真正头脑聪明灵活的人吗?

我在心里试着分析这种违和感和疑惑,最终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所谓的“头脑聪明”,应该指的是“能进行深度的思考”。

一个人头脑的聪明程度,不能以考分高低来衡量。

当然,试卷上的题目都是学生经过不断深入思考才答出来的,而且作为教授,必须确保试题的难易度,从而准确地衡量出学生的学习水平。

但是,如果你问我,能否通过出题时的反复斟酌,就能保证100%检测出学生的聪明程度,我内心的真实回答是“No”。

头脑的聪明程度无法用分数来衡量。因为深度思考本身就不是绝对化、数值化的。

令人意外的是,这种“考试得高分=很聪明”的观念却如此深入人心。

其证据之一就是社会上普遍有这样一种看法——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考试得高分的人)都是头脑很聪明的人。

甚至还有很多商务人士虽然早已过了上课考试的年龄,但他们仍然会选择报班学习外语、MBA等考证培训,以图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分数”。

如果想考高分,就必须通过“学习”向大脑中灌输海量的知识,一旦进行深度思考则会让灌输过程的效率降低。因此,我们与其花时间琢磨“真的是这样吗”,不如把试题集里的答案和解题方法,都囫囵吞枣式地背下来,以求在数量上获得满足。其结果就是让我们很容易忽视深度思考。

可是,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深度思考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能够进行深度思考是头脑真正聪明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最强的实力。

我并非否定那些考试取得高分的人,而是希望大家不要再把关注点集中在考高分上,应该让自己养成深度思考的意识,并提高深度思考的能力。

对深度思考的思考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培养出“深度思考的能力”呢?

如果你想走得更快,就得学会跑;如果你想变得更有力气,就得接受身体力量的训练。同样的道理,如果想拥有深度思考的能力,你就要让自己不断地深入思考,再思考。就是这么简单。

不过,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市面上有很多宣扬思维方法的书籍打着“只要掌握了书中的方法,就能提升思维能力”的旗号,都在说“不需要进行实际的思考,只要掌握了某种‘思维模式’就能提升你的思考能力”,听起来就像是“思维的兴奋剂”一样。但是,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有失偏颇的。

说到底,这种“思维的兴奋剂”是否有效还是个疑问。即便我们假设其是有效的,但能否一直持续下去还是个未知数。

总之,我坚持的观点还是如果要掌握深度思考的能力,就要不断地进行深入思考。

“思维的兴奋剂”之所以如此流行,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为了换取“速度”而放弃了深度思考,但是我仍然希望大家能记住这句话:

为了培养思考的能力,请给自己留出思考的时间。

不过,“可供思考的时间”并不需要我们在时间的分配方式上下功夫,或是去学习时间管理法。

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了解“思考”这件事的价值所在。

无论你每天多么忙碌,一定要停下脚步读一读本书,将它当作一种“思维的运动(thinking sport)”吧。

“反应迅速”真的就是思考后的结果吗

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很多人认为“考试得高分=很聪明”,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另一种误解——“头脑聪明等于反应迅速”。

我们来看下面这样的场景:

“针对这次的企划方案,你们都谈谈自己的意见吧。”

上司首先抛出了问题,A马上就接话道:“这次企划案的主要内容是×××,我对此是这样想的……”

B在听了A的意见后,也马上阐述了自己的见解:“A刚刚说的意见,我认为应该是……”

而一旁的C则一直保持着沉默。

上司于是催促他:“C,你是怎么了?”

“啊,我在想……”C回答的内容也很不明确。

C总是不发言,让周围的人都感到很焦虑。

如今大家都很忙碌,所以时间是很宝贵的。如果与会者很重视意识的作用,就会觉得“开会就是耽误时间,只有那些抱有创新想法的商务人士,才不需要在工作上投入太多时间”“灵感才是最重要的东西”,然后会非常生气——“C这样的表现不行。他是整个公司里工作效率最低的职员,会影响其他人的工作积极性”。

那么,如果我问大家:A、B、C三个人里,到底谁才是头脑聪明的人呢?恐怕选择C的人寥寥无几吧。

“即问即答”并不能培养思考的能力

可以想象,认为“A头脑聪明”的人会占大多数吧。理由是A能够针对问题很快地做出回答,所以他的反应很迅速。

在提倡“速度至上”的当今社会里,这绝对被视为一项优点,因此,无论问什么都能立刻回答上来,才会被人称为是“头脑聪明”“脑子转得快”的人。

但是,无论你回答的速度多快,你所给出的答案可能也并非是正确的。

A能够“即问即答”的确可以说是脑子转得快,但是,他是否真的经过了深入思考可就不一定了。

“面对上司的提问,最好能马上回答”“无论怎么样,都要先给出个笼统的答案”,这些只能算是脊髓反射式的行为而已。

也就是说,A也存在着没经过深度思考的可能性(不过,如果是只存在一个“正确答案”的猜谜游戏,当然是最快回答出来比较好。关于这一点,我将在后文阐述“认知”与“认识”的区别时进行分析)。

除此之外,我想也会有人认为“B最聪明”吧。

因为,上司要求就企划方案阐述意见时,其实并没有一个“正确答案”,所以,是单纯地阐明自己的意见,还是回答上司心里想要听到的那个答案呢?抑或,结合当前的状况、上司的性格、职能范围给出一个“最优解”呢?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被要求给出一个“最优解”。B结合了上司的意见和A的发言所给出的答案,属于“最优解”的可能性是很高的。

深度思考是一种注重过程的行为

所谓的“最优解”一定是经过深度思考后得到的结果吗?

深度思考其实是一种过程,未必能得出“最优解”。

我们越是进行深入的思考,就越是会考虑各个要素。当然,我们在思考“最优解”时,也是一个与之类似的过程。只不过,对于各方面的考虑,往往都是简化了的。

商业管理领域所说的“最优解”并非是学术用语,更像是对某次郊游的感想,先设想好可能的答案,再修改一下就写出来了。也就是说,当老师叫你写一篇关于这次郊游的作文时,你会写:“这次郊游去了三十三间堂[1],玩得非常开心”——这就是商业领域所谓的“最优解”。

这样比喻虽然有些不恰当,但是“郊游=深度思考的过程”本身并没有在文章中被真正地体现出来。

一般来说,人们都是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当前状况推导出“最优解”的。但在我看来,这不过是单纯的数据分析而已,并不算是“深度思考”。尽管这样做能在当下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并不能锻炼你的思考能力。

因此,提出了“最优解”的B也存在着没有经过深度思考的可能性。

思考是一种很容易丧失的能力

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接受了“反应迅速=头脑聪明”的定义,于是不断地追求速度和便捷。

“便捷”的事物总是与“快速”有关,人也好、电脑也好,不需要怎么费事就能非常快速地给出答案的,我们便会觉得“这是好用的”。

从京都府走到东京要用10天,然而乘坐新干线只需要3个小时,因此我们坚信这是“好东西”。

原定需要用60分钟写完的期末考试题,有人只用5分钟就答完了,于是大家就会称赞“好厉害”;如果电脑程序因为故障死机10秒钟,就会引来人们的抱怨——“太慢了”。

可以说,世界就是在“更快速、更便捷”的想法之下,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丢掉”了很多重要的东西,其中之一就是深度思考。

让我们回到先前的问题上,C最后回答“啊,我在想……”并没有在说谎,他真的是进行了最为深入的思考。

C为了想出答案,需要花时间思考。还有一种可能是,无论他怎样深入地思考,最终都没有得出一个答案。这就好像在“思考的海底”进行潜水,最终找出的那个“答案”也许并不是正确的。

但是,除了“答案”以外,“深度思考”也能诞生出其他的价值。就像本文中所说的那样,在以后的生活中,唯有深度思考的过程,才能让我们发现“真正的问题”以及“新的解决办法”,所以,我认为这个过程本身也是有价值的。

在提倡效率的时代,有人肯定会质疑“为什么要进行深度思考呢”,也会议论“比起思考能力,判断力更加重要吧”。

但是,作为原AI(人工智能)研究者,在我看来,这种深度思考的能力才是人类最大的个性与优势。

基于“只有立刻给出回答才能完成工作”“思考是一件既麻烦又不擅长的事情”等理由,人们越忽视“深度思考”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个性与优势,离“头脑聪明”就越远。

当人们称赞“工作得力的人”“优秀的商务人士”时,其中肯定也包含了“头脑聪明”的意思。但遗憾的是,如果仅仅是从“分数至上”“速度第一”“追求便捷”的角度来说,反而是让人与“聪明”二字渐行渐远了。

重新找回思考能力

我们生活在一个过分沉溺于便捷性的世界里,人们已经习惯了那些下意识就能做得很好的事情和“一下子就能完成”的事情,一味地追求提速而不再去进行深度思考。

当我们不再思考时,也就意味着我们不再愿意进行深思熟虑。

在京都大学,有很多人会沉迷于独特而有意思的事物,有时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因为我所研究的问题大都是那种让人感觉“不方便”或是“带来困惑”的。

我是学工科的,年轻时也曾坚信“工学的宗教”,即一定要做出最便利的东西,后来我之所以开始研究AI,正是因为我认为它对人类来说将是一个最便利的工具。

但是,我的导师却告诉我:“今后将会变得更加‘不便’啦。”

“不便”正如字面意思,是会让人感觉不够方便的一种状态。

虽然我一开始很不认同导师说的观点,但当时我还是个毛头小子,只能默默接受这句话。后来,我进入了京都大学研究生院信息学研究科,在名为“共生系统论”的实验室里一直工作至今。

整个世界正变得便捷化,而我却选择了反方向,在“思考”这件事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结果出人意料的是,这让我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过得非常有意思。

具体如何,我将在后文中详述。总之,我在研究AI时所获得的知识与深度思考,这二者的关系就像硬币的正反面一样,真是太有趣了。

“这也是因人而异的吧。对有些人来说,深度思考也许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深度思考是只有人类才能做到的事情吧……”

“不断进行深度思考,能够磨炼人类所特有的思考能力,从而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聪明人’。”

正是出于这些想法,我才动笔写了这本书,希望各位读者能通过不断深入的思考,培养出思考能力。

在本书中,还会给你推荐一位“学习深度思考之路上的伙伴”——铅笔。

头脑中的思绪是难以被看见的,所以人们在思考问题时,会选择用说话或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虽然这两种方式都没有问题,但是说话需要有一个谈话的对象,而我们可能时常要面对“独自一人思考”的局面,因此如果我们一直嘟嘟囔囔地,肯定会惹来周围人的白眼吧。况且,从嘴巴里说出来的话,说完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所以,用铅笔写下来的方式,才是我们进行深度思考时的最佳伙伴。不仅仅是这种行为本身,实际上“铅笔”这一物品的存在,也是在向我们展示着“何为深度思考”。可以说,铅笔本身也是一件由很多“深度思考后的结果”堆砌起来形成的不可思议的物品。

·商务人士选择用铅笔做记录,而不是用更方便的圆珠笔或自动铅笔,是因为这样能给人一种“工作能力很强”的感觉。

·即使已经踏入社会,还选择用铅笔作为书写工具的人,会给其他人一种“有想法”或“有自我观点”的感觉。

·一边谈判,一边在草图本上用铅笔做记录或是画草图,会给人一种“值得信赖”的感觉。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感觉呢?其实这其中就隐藏着强化思考能力的小秘诀。

“铅笔”与“思考”乍一看是毫无关联的两种事物,但在事物的表象之下,则有着其相互共通之处,并且由此可以推导出普遍性的法则,二者正是因深度思考而产生了交集。

接下来,我将以“铅笔”为话题,通过分析开启“思考之旅”吧!

京都大学设计学联合特任教授

川上浩司

注释

[1]三十三间堂是日本古建筑,位于今京都市东山区七条,是日本天台宗寺院,以供奉一千尊观音雕像而闻名于日本。——译者注

同类推荐
  • 卓越员工的12项修炼

    卓越员工的12项修炼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员工就是企业的根本,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一个企业要想发展,要想成就一番伟业,就必须要有一群卓越的员工为之而奋斗。然而,在绝大部分的企业里,员工的素质良莠不齐,有高有低,有好有差。众所周知,一只木桶的容量不是由那块最长的木板决定的,而是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木板。
  • 西点军校22条军规

    西点军校22条军规

    本书详细阐述了“荣誉高于一切”、“忠诚是一种义务”、“没有任何借口”、“无条件执行”、“停止空谈,立即行动”、“只做第一,不做第二”、“细节决定成败”、“永不满足于现状”等22条西点军规的具体内容,并通过对西点人及其案例的解读,深刻剖析了每一条西点军规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重要价值。这是一本值得所有渴望成功的读者认真阅读的好书,从中不仅能够获得人生启示,更重要的是获知了从普通人走向精英阶层的奥秘。学习西点军校的军规并在实践中运用,正如西点人最终脱颖而出一样,通过努力,你肯定也会远离平庸,拥有一个很好的人生。
  •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100个历史故事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100个历史故事

    本书为青少年朋友精心挑选了100个中外历史上生动有趣,充满智慧的故事,每一个历史故事都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蕴藏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反应着古代人民的生活,每则故事后都配有“智慧解读”,从而历史故事的背影和人物进行阐述和评价,帮助青少年了解中国历史,领悟古代人民的智慧。
  • 破解职场密码:成就辉煌事业的自助读本

    破解职场密码:成就辉煌事业的自助读本

    职场是现代人生活的演绎,所以无论是职场新人,还是高层管理者;无论是外企白领,还是机关领导,都是职场这个舞台上的主角。但是职场这个谜,你究竟可以看透多少,又了解多少?如何与上司、同事和睦相处?如何处理工作中的顺境与危机?如何在明争暗斗的职场左右逢源?这一系列问题仍然让无数的办公室男女头疼不已。在忙碌的社会生活和激烈的职场竞争中,人们没有时间来慢慢寻求其中的解决之道,而是追求快速成长之法。本书正是立足于此,从职场规划开始,将职场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之道,让广大职场人士可以更好地去奋斗、去成功,去打开自己辉煌的事业大门!
  • 善待人生的120个阳光心态

    善待人生的120个阳光心态

    本书共有十章,主要从现代人的不良情绪开始讲起,依次分析现代人的意志障碍问题、病态心理问题、自我意识缺失问题、不良的性心理问题、学习和工作中的消极心理问题、人际交往中需要注意的心理问题、爱情和婚姻中的不良心理问题,以及一些特殊人群和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问题。内容全面、简洁而不拖沓,读起来轻松且实用性强,方便你随时为自己的心理把脉并进行轻松治疗。本书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你能拥有一个阳光心态,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能够生活得更加轻松、自在和坦然。人生就像一场随心所欲的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应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这一句广告语说得很妙。
热门推荐
  • 山河不长诀

    山河不长诀

    倘若时光倒流,你我的初衷流转,倘若我再有勇气走向你,这一世,将是怎样的结局。
  • 道理越简单越好

    道理越简单越好

    一点改变,人生从此不同,原来我们还可以这样活,处理难事其实很简单,不要总想着求人,自救就可以。同一个故事,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经历和心情,必须有不同的感悟。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时有简短的悟语,它将和你作无声的交流,读过之后,豁然开朗或会心一笑,也是一种乐趣。
  • 深爱你这城

    深爱你这城

    背景城市,从南京到北京,跨越1200公里,七年时间的恋情。苏绿,小绿叶一样的女孩子,坚强的要长成一株小树,爱上儒雅俊朗的男人方卓昂,她倔强偏执,义无反顾。如果你爱的人不爱你,你愿意乔装成他爱的女人的模样吗?苏绿说我愿意。你不爱我,我知道。亲爱的女孩,你爱过一个不爱你的人吗?那时的你就是一片小绿叶,全世界都心疼你,独独你爱的人不心疼你。倔强地坚持很久很久,要么他爱上你了,要么你不再爱他了。在最美好的年纪,遇见一个爱你的人,刹那盛开。爱情,是世间最大的信仰,连上帝也阻止不了爱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和女友一起去穿越

    和女友一起去穿越

    小说类型:二次元+游戏当然,要先有女朋友才行(单女友,别问我为什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懂!)女友怎么来?当然不是出门装带的!(作者:毕竟我还没有)直接去泡?不,作者没有勇气(毕竟单身狗教单身狗谈恋爱,一个真敢教,一个真敢听!)那怎么来?剧情杀,懂?主角:我懂我懂!(顺便让我练练手)男主主游戏,女主主动漫!(一开始会有个系统,然后会被某个大能干掉!)新手上路,不喜勿喷,谢谢!(看小说看5年了,突然想写!)希望各位读者养肥再看,毕竟作者是有自己工作的,再加上新手作者,所以更新会很慢!望见谅!
  • 凭什么嫁个好老公

    凭什么嫁个好老公

    女人一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拥有甜蜜的爱情、美满的婚姻。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女人生来是水做的。在婚姻的殿堂里,有的成了香水,有的沦为浑水,有的成了白开水,有的则被酿成了好酒,历久而弥香,越久越醇。对一个女人来说,能嫁一个好老公,是女人一辈子的福气。那么,凭什么才能嫁一个好老公呢?凭身材相貌?凭气质修养?那是自然!但是,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你需要聪明、需要勇气。需要用精心策期的谋略来俘获男人。并善于经营感情。恋爱容易谈,嫁人可是件严肃事儿,情商、智商哪一样也不能少。本书分上、中、下三篇。教你端正思想。借你一双慧眼,提升你的魅力,为你全方位打造嫁个好老公的资本出谋划策。
  • 猫国的谜语

    猫国的谜语

    胆小的亚希为了躲避小霸王肥肥的欺负,逃跑的途中竟然遇到了一只身穿礼服的会说话的猫波波多,从此展开了他的奇妙之旅……亚希买下了一幅画,当午夜钟声敲响的时候,画上的一扇门打开了,波波多带着亚希进入了波丽岛猫国。在这个猫咪的神奇的国度,邪恶的猫眼女妖夺取猫咪们眼里的光泽制作成猫眼石珠宝,猫咪们因此失明了,猫眼女妖的珠宝工厂生意越来越好,猫咪们面临的灾难越重,亚希将和猫咪们对抗猫眼女妖和独眼的阿卡队长,找到《魔法大典》和光明之剑,拯救猫国和受苦的猫咪,而所有猫咪知道,却不能让亚希知道的。
  • 你好,我的破烂先生

    你好,我的破烂先生

    汪清澜一直以为自己是在那个人生最惨痛的一天里遇到宁钰的,之后她就一直坚持个信念,上天待她不薄。可她不知道,真正奉行这句话的是他。他说:“上天对她不厚,对我却不薄,因为,上天把她派到了我身边。”他说:“上天剥夺了她太多的快乐,所以,我不能再让她哭。”他说:“因为上天对她太残忍,所以我更要多爱她一点。”后来啊,她才知道,原来,他们早就认识了。“你好,宁太太。”“你好,我的破烂先生。”【本文短篇,治愈温馨宠文,日常,娱乐圈,医生】
  • 为了你

    为了你

    她离开那块松动的山石,向他走过去。他坐在轮椅上,闭着眼睛似乎睡着了。她过去扶住轮椅的把手,站在他的身后。她说:小来,这就是大海。你可以好好看看她了。他努力睁开眼睛,刚才他闭着眼睛,一直在听着大海的潮汐,还有海浪拍打在山石上发出的声音。他睁开眼睛,看到眼前无际的海。海水是蓝的,有些刺眼,他还看到一层层的海浪排着队向岸边涌来,正是涨潮时分,海浪很有力量的样子,拍打着脚下的山石轰轰作响,几朵浪花跃出山崖,又跌落到海里。几只海鸥不高不低地飞着,留下一串叫声。眼前就是他向往的海,他在轮椅车上挣扎了一番终于站了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原来日久当真可以生情

    原来日久当真可以生情

    她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然会爱上一个人。“阿漓,我带你去游乐园好不好?”那么幼稚的地方谁会去。“好。”“阿漓,我带你去L国看薰衣草好不好?”那么无聊的事谁会做。“好。”“阿漓,我带你去KodaIsland旅游好不好?”那么浪费时间。“好。”…………“阿漓,你爱上我好不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