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6700000003

第3章 序 什么是“深度思考”

——了解“深度思考”的本质——

“思考”与“深度思考”的根本性区别

在我们与铅笔一起踏上这趟“思考之旅”之前,我希望大家先想一想,到底什么是“深度思考”?

“何谓‘深度思考’”——这也是本书内容的重点所在,通过对这一点的认识,我们可以深化自己的思考,做好事前的准备工作。

“思考”与“深度思考”之间到底有何区别呢?

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思考。例如,在早晨上班的车上,你会想“今天车上这么多人,是不是哪里发生事故了?”“真是这样的话,电车可能会晚点。到站下车后还是赶紧快跑吧!”像这样在你的头脑中会浮现出各种“话语”。

那么,这些头脑中浮现的话语能算是深度思考吗?

再比如,对一项重要的工作,你通常会怎么想?

“对这项工作,我要绞尽脑汁、彻彻底底地思考一番。”

“通过深思熟虑,我终于想出了一个最佳的答案。”

你最近有没有类似的实感呢?

“从前几天开始就一直花时间反复思考”,我想现在能做到这点的人可能不多,大部分人还是像前文中A和B那样只想迅速地给出答案吧。

在我看来,花时间反复思考的行为,可以解释成“recognition=认识”。

也就是说,这种认知的过程,实际上是将眼前的事物与我们心中已经存在的某个概念等价对应起来,通常我们思考的过程几乎都是这样。

由于我们心里先有了“道路拥堵=事故”“道路拥堵=晚点”的概念,所以,我们看见“道路拥堵”的状况,正好就符合了心里已知的概念。换句话说,就是在我们的头脑中进行了“再次(re)+确认(cognition)”。

极端点来说,这种行为只是想将眼前的事物与我们所知道的答案匹配起来而已。

因此,如果我们只是这样进行思考,并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但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很难产生出新的想法。

所以,仅仅是头脑中浮现出这些“话语”,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的重点在于过程

深度思考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思考的过程。

深度思考就是指当眼前出现的是未知事物时,我们会在头脑中反复思考“这是什么”,最终在心中形成一个全新的概念。

此外,即便是面对已知的事物,我们也会选择思考和发现其崭新的一面,这同样属于深度思考。通过这一过程也能促进我们思维的转换。

假设你看见了一种未知的生物。首先,你想到的肯定是把它与自己心中已知的概念相匹配——“这是狗,还是猫,抑或是狸?”——这个过程只能叫作思考。

当这些概念都与你已知的不符时,你可能就会尝试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甚至鼓起勇气去抓住那个生物,然后闻一闻它的味道,或者通过各种试错来弄清楚“这到底是什么”。

也就是说,对于这个未知的生物,你会深入地思考再思考,一边寻找它与已知内容的共同点,一边尝试看有没有新的发现。然而,要做出新的发现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时你不得不走弯路和犯错误,糟糕时还会遇到“走进死胡同,再退回来”的窘境。因此,这个过程很费时间。

可是,经历这番过程后,结果很可能是你发现这是一种全新的动物。

我把这种“认知(cognition)”解释为“深度思考”。

“试错”就是指为了加深思考而犯的各种“思考上的错误”。换言之,“深度思考”就是凭借一己之力做出属于自己的新发现,并不断积累的过程。

深度思考就是一种在不省略思维过程的前提下充分思索,从而产生各种新发现并推导出属于自己的答案的行为。

一旦这种“发现的回路”在大脑中成形,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进行更多的深度思考,强化自我的思考能力。换句话说,以往那种“不善思考”的意识将会被淡化,培养出一种能够沉下心来彻底思考问题的素质。

潜入到思维的最深处

虽然我还会在第4章中作详细的阐述,但在这里我想告诉各位读者的是,作为一名曾经的AI研究者,我曾经尝试“设计”如何能让计算机学会深度思考,但我发现这是一个大难题,因为无论技术上多么先进,我们也无法让计算机具备思考的能力。

当你购买了计算机后,操作系统里就预装有浏览器、Excel、Word、电子邮件等软件。同样的道理,人类的大脑自出生之日起,就自带深度思考的功能。既然这种能力是如此宝贵,我们最好还是利用起来吧——这也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想法。

作为工科的研究者,我深知让AI掌握深度思考的难度之大,所以我才会产生“人类明明已经具备的思考能力,如果不用起来就太可惜了”这样朴素的想法……

也许,你对研制AI技术没什么兴趣,但是对于“已经具备思考的能力,最好用起来”这一观点,你和我应该是没有分歧的吧。因为人类有一个共通之处,即对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或者‘活着’这一过程,都有着实际的感受并且会进行相应的思考。

假设你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漫画家,那么,让AI来替你实现这个梦想会怎样?当你早上起床时,AI就已经替你画好了一部完美的作品,而这就是“你的作品”。

可是,你会因此产生愉悦吗?或者你会产生“绘画技术变得更成熟了”的实感吗?

换句话说,当你亲自绘制漫画时,就会意识到这是一项“任务”。

你要设计情节,思考如何划分格子,还要决定登场的人物……也就是说,最终的作品是你经过了一系列的认知和思考之后形成的结晶,而绘制漫画只不过是表现思考的具体形式。

首先对某项任务产生认知,然后在各个方面展开“思考的过程”——在最初的阶段的确会很耗时间。可是,如果你的头脑中对这项任务没有认知,也从未进行过思考,那么你绝对不可能获得“制作出了什么”的实感,也不会有工作后的喜悦,甚至对“活着”的感受可能也会变得单薄。这些情感上的反应,恰恰提醒着我们在“思考”这件事上的缺失,所以一定要加以注意。

因此,我希望大家不要只是泛泛地读本书,而是要一字一句地品味斟酌,如果遇到拿不准或难以理解的地方,也可以暂时停下来多进行思考(这里或许也可以用“想象”这个词)。

深入地思考再思考,潜入到思维的最深处,有时还会屏住呼吸,甚至睡梦中都在进行着深度思考。我认为这才是最了不起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具备“坚持彻底思考的耐力”。

“流水线式生产”会阻碍我们深度思考

不愿意思考就匆忙采取行动,可以说是一种放弃自我的表现。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陷入放弃自我的独立性,完全听命于某人意愿的情况。仔细想来,这难道不是十分可怕的吗?

我的导师常说的一句话是:“‘单元式生产’才是最不方便的。”

工厂中采用的流水线式生产,就是将生产任务进行细分。如,A的任务是将这个螺丝拧紧,让这个零件与那个零件牢牢固定住,做成一个基板;而B的任务是将这个弹簧安装上去,使这个部分变成可动的即可……像这样,把这些任务汇总到一起就完成了一件产品的生产。这就是所谓的“流水线式生产”。

产品缺失任何环节都会变成次品,但对于从早到晚只是“拧紧螺丝”的A来说,他并不会对此有任何实际的感受。

如果一直重复相同的工作,A确实没必要对每个环节的任务都有所意识,也无须思考“为什么要将这个螺丝拧紧”。对B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两人都不知道自己完成这项任务的意义,只是以一种“姑且当作了解了”的态度行事,但实际上却什么也不知道。

总之,对于手头的任务,为了不进行过多的思考而以“姑且当作了解了”的态度行事,就等于是放弃了自我。

反观“单元式生产”意味着所有的环节都由一个人完成。由于从始至终都需要同一个人参与,所以对于各环节的意义也就更加心知肚明了。“接下来要处理这个螺丝,如果不拧紧就会影响下一步安装弹簧”“此处零件的结合程度直接关系到成品的完成度”,像这样,当事者就会在工作中不断地进行思考。这与前文所述的“绘制漫画的流程”是一样的。

“流水线式生产”与“单元式生产”相比,自然是前者更加便利,所以,现在几乎所有工厂都采用“流水线式生产”,点心、罐头、服装……凡是大批量生产的产品都是用这种方式。

但商务人士肯定不愿意以流水线的方式工作。至少,有些人不想真的变成“不用思考的齿轮”吧。

可讽刺的是,为了追求更高的便捷性和效率,很多商务人士恰恰是以流水线的方式处理每天的工作。表现之一就是,业界现在不再看重个人撰写商务文书的能力,而是把无须思考就可以直接套用的结构化内容当作一种商业技能来夸赞。

结构化会使效率得以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这么认为,整个社会就逐渐变得“很难再进行思考”。

也许正因为如此,我的导师才希望人们能敢于采用不够便利的“单元式生产”重新找回人类思考的能力。

千万不要做立刻就付诸行动的人

如果你一直被教导“要成为一个‘立刻就付诸行动的人’”“行动比思考更重要!”“如何实践才是关键所在”,那么你要加以注意了,这种“行动主义思想”会让你轻视思考的作用,从而失去自我的独立意识。

虽然我的研究领域是设计学,但目前业内比较盛行的观点是:在产品开发环节,最重要的是做出“快速原型(rapid prototyping)”。也就是说,不用思考太多,而是“先试着把样品做出来”。

可是,我还是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进行深度思考。在开始试着做样品前,先花些时间详细了解有关设计对象的事项。

总之,大家都一致采取“行动优先于思考”方式,在设计学的观点看来也是很省事的。

对于“实践先于理论”这种标语,如果你信以为真,可就危险了。

“先试着去做一做,总会有收获的吧”——这不可能算是一种绝对正确的法则。把“行动强于思考”写在网站上或者印到T恤上,总会给人一种酷酷的感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你可千万不能盲目地相信这句话。

当然,如果你真的花时间进行了深度思考,并亲自验证,得出“最好别多加思考,还是直接付诸行动吧”的结论,就另当别论了。

可是,如果你仅仅为了图省事而不愿意思考,“好像在哪本书里提到过”“好像在某个讲座上听到过”——基于这样的理由,无论别人说什么都完全听信,然后一心一意地朝着那个方向迈进,就等于是放弃了深度思考的能力,也放弃了自我的独立性。

“能进行深度思考的人=头脑聪明的人”,如果按照这个公式反推,你越是不愿意进行思考,你的头脑就会变得越发空空如也,最后你只能是一个行动迅速的人而已。

但是,这对于管理者来说却是有利的。假设你是一个领导,而下属是行动迅速的人,你会不会感觉管理起来特别轻松呢?因为你的下属从来不会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呢?”“用另一种方法会更好吧?!”类似这样的疑问和抱怨。

只不过,这样的员工自己是否会感觉到幸福呢?我对此表示否定。另外,这样的人(员工)是否就是全社会所需要的“工作能力强”的人呢?我想,大家也都会摇头的吧。

如果要做出预料之外的成果,就离不开思考的过程,而且还要融入自我的独立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常常被夸奖“工作做得很快”的人不能因此沾沾自喜,而是要以此为契机,更多地反思:“我能做到深思熟虑吗?”

深度思考可以催生出独特的答案

经过深度思考得出的答案或想法可能是稀有的、不一样的、独特的。也许具备这些要素的思想结晶并非是“正确答案”,但“独特性”却是“有价值的答案”所不可缺少的一大要素。

英文单词“unique”即“独特性”。从单词的前缀“uni”来讲,在日语中是“单一的”意思,也可说是指特有的、仅此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按照这个词的定义来讲,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多么特别的事物,都不应该同时存在两个,否则不能称其为“独特”了。

不过,一般我们说某个事物“稀有”“不一样”的时候,哪怕这世界上还有10个、100个甚至1000个,只要它们给人相似的感觉,就仍可以说是“独特的”。

人们很难给出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答案。但是,只要敢于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通过不断地深入思考,再结合自我的独立性,我们就都可以得出“稀有的、不一样的、独特的答案”。

否则,如果我们给出的是实际上已经存在的想法,或者其他人也能想到的答案,那就失去了动脑筋思考的意义。

给出独特的答案(或者说一个方向),是我们进行深度思考的重要目的之一。

钻石之所以有价值,不是因为它坚硬或者闪闪发光,而是因为它是一种十分稀少的矿石。如果我们常见的花岗岩也变得稀少,说不定它的价值同样会变得十分昂贵呢。

有时,不断地思考再思考的过程比“正确答案”还有价值,我们的目标是要找出“独特的答案”。

深度思考的结果可能是让我们发现了一些“碎石子”或“石块”,但是这些却有可能比“钻石”更有价值。说一个我身边的例子吧,是发生在京都的事情。岛津制作所的研发工程师田中耕一,因为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个发明之所以成功,竟然是因为他在实验的过程中弄错了操作步骤偶然间诞生的。

但是,他并没有仅仅将这次实验视作失败,正因为对实验过程的这种意识,让他能对这次“失误”展开了思考,从而得到了“成果”——这正是因为田中耕一从失误中产生了新的发现。

我想,这就是让“碎石子”或“石块”变得比“钻石”还有价值的一个例子。

深度思考的行为,有时能让我们发现比“钻石”更具价值的“碎石子”或“石块”,也能让我们推导出除了“钻石”之外新的“正确答案”。

尽管人们对于“如何系统化工作”的呼声很高,但商务人士所寻求的往往是“全新且独特的答案”,也就是说既能解决课题或问题,还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标签。大部分人仍会把这视作“聪明人的答案”吧。

为了得出“聪明人的答案”,我们最好是先想出各种各样的假设,然后再从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这样比冥思苦想出一个“正确答案”要容易得多。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如果缺少了“深度思考”这个步骤,我们就不可能想出多个有效的候选项。因为迅速地给出答案,并且是“唯一的一颗钻石”的概率可是相当低的。

另外,进行过深度思考的人所给出的答案,常常是混杂了沙子、石子和破瓷片等各种碎块的集合体,其中可能混有钻石,也可能没有。

但是,包含“独特答案”或者“钻石”的可能性,就只能是隐含在“集合体”中。

“无遗漏、无重复”的思考陷阱

一说起“想出多个候选项”的话题,就会涉及很多“问题分析法”中常会提到的“无遗漏、无重复”的思维方式。

这也被称为“MECE分析法[1]”“排他法”“网罗法”,在分解和分析课题或问题时会用到这些方法。

举个不太准确的例子,若依据“血型”将客户分为4类,就是一种“无遗漏、无重复”的分类方式,但如果按照“喜欢体育,还是喜欢电影”进行分类,那么,两者都喜欢的人就属于“重复”;而两者都不喜欢的人就属于“被遗漏”。

实际上,无论我们多么注意“无遗漏、无重复”地思考,都难以做到100%无遗漏,同时对于是否重复也难以确认。既然完全做到“无遗漏、无重复”如此困难,最终结果就发展成“以速度为优先的考量”。

既然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设定“无遗漏、无重复”,而是营造一个可以进行深度思考的心态不是更好吗?

我们通过深度思考,激发大脑的联想力,让思维逐渐横向扩张。

也许会出现“重复”,也许会出现“遗漏”,但这样更容易想出更多候选项,至少要好过被框架束缚。

深度思考能够更容易地产生出“集合体”,也就必然会提高从“碎石子”或“石块”中挖出“钻石”的可能性。

通过铅笔让思考具象化

可以说,深度思考就是强化对“过程(即思考)”本身的意识,通过收集“碎石子”与“石块”,从中发掘出任何人都未曾留意到的“钻石”。

在“理解”的前提下,我们才能踏上“思考之旅”。

不过,在正式出发之前,最后还有一点需要大家加以注意:本次的旅行中会有铅笔登场,当我们进行图形化的表达,或者说做笔记时,广义上来讲,这也是在进行一种“设计”。

因为,在“设计”中凝聚了适用于所有商务场合的、能“打动人心”的精髓。

这里所说的“设计”,是一种让人似懂非懂的抽象词汇。

也许,你会觉得“设计”是一些特定人群所做的工作——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例如,学者与“设计”的关系也很密切。比如,建筑领域的学者就是“通过对整个社区和街道的布局安排进行设计”的;经营管理者是对商业模式和服务进行设计;而教育者是对教学的课程进行设计。

英语中“design”一词的前缀“de”源自拉丁语,原意是“从”,与英语中的“from”“out of”意思相近。因此,对“design(设计)”的一种理解是“做出一个sign[2]”。顺便说一句,“设计学”这门学科在解决问题时,通常分为“计划”与“实行”两部分,其中“计划”这部分也被称为“设计”。

但是,我对此有稍稍不同的解释。“from sign”或“out of sign”表示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将头脑中的某个记号(sign),以具体的形状展现到现实中”。

将头脑中的思考,转变为具象化的文字或是对他人说的话语。

这样想来的话,人类的行为全部都能视作一种“设计”。实际上,当你想向他人进行表达并唤起其行动时,利用这种“设计”的思维方式就会特别有效果。

通过使用铅笔“让思考具象化”,而我们的内心之所以能被其打动,觉得对方是一个“工作能力强的人”,其实也都是拜“设计”所赐。

这种“能打动人心的设计”的背后,存在着某种“法则”。

在接下来的第1章中我们就将说到,实际上“用铅笔做笔记的人”往往会被视作“工作能力强的人”,进而又能唤起人们普遍的一种“实感”。

让我们一起尝试用“铅笔”,了解产生这种“实感”的真相吧。只有产生了这种“实感”,才能打动人心,从而催生出行动。

通过观察一支铅笔,能让我们了解其中若隐若现的法则,这不由得也让人实际体会到“思考”的有趣之处。

序 要点

◆通过深度思考产生“新的认知”,即recognition,是需要付出耐心反复确认,从而强化对“过程”本身的意识。

◆花一些时间进行深度思考,这样才能想出多个能解决问题的“有效候选项”。

◆不经过思考就马上行动,相当于放弃了人类所具备的“思考”这种独一无二的能力,所以要特别注意。

◆“设计”具有打动人心的作用,而铅笔则凝聚了“能打动人心的设计”的精髓。

注释

[1]MECE分析法,全称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对于一个重大的议题,能够做到不重叠、不遗漏的分类,而且能够借此有效把握问题的核心,并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方法是麦肯锡的第一个女咨询顾问巴巴拉·明托(Barbara Minto)在金字塔原理(The Minto Pyramid Principle)中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译者注

[2]这句话类似“成形”的意思。——译者注

同类推荐
  • 人生即是修行:智者的糊涂处世哲学

    人生即是修行:智者的糊涂处世哲学

    世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聪明,岂不知自以为聪明者却未尝不会犯糊涂;世人都不希望自己犯糊涂,岂不知有时犯糊涂者未必不是聪明人。很多人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所推崇的“装糊涂”,其实质目的在很大程度上说也不过是为了藉此避免犯糊涂。 概而言之,糊涂有装糊涂和犯糊涂之分。心里明白而表面糊涂则是装糊涂,表面明白而心里糊涂则是犯糊涂。装糊涂是“明知故犯”,是韬光养晦的智慧体现;而犯糊涂是“事后方知”,是悔之无及的愚蠢表现。自古而今,真正的智者其实大都是以装糊涂的办法而尽力避免做出犯糊涂的事情。
  • 服从:优秀员工必备的职业精神

    服从:优秀员工必备的职业精神

    本书主要讲述了如何培养员工的服从意识和敬业精神,如何做一名让员工绝对服从的领导。
  • 学会人际的运用

    学会人际的运用

    你有时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对方或许完全错了,但他仍然不以为然。在这种情况下,不要指责他人,因为这不是聪明人的做法。你应该了解他,从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方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思想和行为,其中自有一定的原因。
  • 打赢职场遭遇战

    打赢职场遭遇战

    本书讲述的是36个“职场遭遇战”故事,由浅到深,涉及各行各业及各职场阶层的人士,适宜阅读的人群宽泛:从普通员工、小白领、大白领到金领管理者,甚至创业者、企业家,都可从中汲取营养,获得启迪。本书既可作为平时的咖啡时间读物,一杯咖啡,一条计策,细细品味吸收。也可作为职场应急手册,随身携带,遇到棘手事件时,马上针对性阅读借鉴。
  • 老板要给员工讲的365个故事

    老板要给员工讲的365个故事

    本书搜集、选取了老板最应该讲给员工的365个故事,旨在启迪员工心智、增强企业战斗力,让员工和企业实现双赢发展。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反复琢磨故事中的道理,仔细思考:你能从中学到什么?你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做,或者能否避免同样的错误?最后,真诚地希望你能够从中受到启发,感悟故事中的道理,领略故事中的魅力,并将其运用于你的工作和生活中,在完善自身心智的同时,和企业一起扬帆远航!
热门推荐
  • 快穿攻略之男神追着跑

    快穿攻略之男神追着跑

    池晨薇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别人的女朋友!!她活了上万万年不知道怎么跟随大众学别人穿越了一把。
  • 我的崩坏萌妹旅团

    我的崩坏萌妹旅团

    崩萌团。一个游走于各个端游、手游以及单机游戏的亲友公会团。对于身为团长的李亚林来说,他现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回那些落跑的团员们,以及吸纳新的团队成员。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找回那些落跑的团员们需要穿越世界?跑到一个个二次元世界吸纳新成员又是个什么操作?不是说好了,我们只是个普通的游戏亲友公会团吗?PS:不是崩坏三同人嗯~
  • 斗破苍穹之倾城绝恋

    斗破苍穹之倾城绝恋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我命由我不由天”突破斗帝后的萧炎如何在一个新的大陆上重新验证这两句话呢?萧炎吸收异火做了无数准备,而小小年纪的薰儿又为何可以掌握排名第四的金帝焚天炎呢?古元活了上千岁,薰儿为什么还是这么小呢?彩鳞从一代蛇人族女王进化成七彩吞天蟒,又从七彩吞天蟒进化为九彩吞天蟒,这就是她的巅峰吗?那个从小受人欺负的却有着碧蛇三花瞳的青鳞和萧炎在异界大陆相逢又会是怎样的情景。一切都在斗破苍穹之倾城绝恋中为你解密。
  • 挽墨大公会

    挽墨大公会

    自地球诞生高等生命之前,皆是一片荒芜的时代,在高等文明诞生之后可分为以下几个纪元:公元前一万八千年第一纪元黄金时代;公元前一万四千年第二纪元白银时代;公元前一万年第三纪元青铜时代;公元前六千年第四纪元英雄时代;公元前两千年第五纪元重生时代;公元两千零一十二年第六纪元开端,现代。在白银时代期间,地球遭受到了另一个平行世界的高等文明入侵,远古的众神相继凋零。挽墨公会,自华夏诞生以来便开始传承,是最后的远古的神灵的意志。表面上是人畜无害的文学组织,暗中是拱卫世界的文学组织,怎么样,要不要来个单子?
  • 至尊嫡颜

    至尊嫡颜

    一朝重生,翻手为云,扭转乾坤,继母嫡姐渣男统统见鬼去!玩心思,耍手段,施毒计,难道就你们会?重生复仇路,活出精彩人生!只是,男人心,海底针,某个人,怎么甩都甩不掉呢!这可如何是好!
  • 嫡谋乱红妆

    嫡谋乱红妆

    他本是矜贵天下的嫡出皇子,却因倒生耗尽生母精血而遭皇帝怨恨;她生于书香门第,为人安分守已,不图名利荣华,只求过得平安自在,却偏偏被谋划赐婚给出生尊贵却荒唐纨绔的他……漫漫长路,他幸得有她相伴,携手历经诸事,终由失圣宠多年的无闻皇子一跃而升座御极。见过黎民苍生之疾苦,更是一改贵族旧制,整肃朝纲,还天下清明盛世。深谋而动争天下,横卧冷观朝中戏,当时不知戏中意,知晓已是戏中人。
  • 拿部手机闯异界

    拿部手机闯异界

    程凡贪小便宜从神秘风衣人手中以低价购得一部号称永不断电的次世代光能手机“魅影-X”,随机还附赠蓝牙耳机一枚,却没想到因此在睡梦中被莫名其妙传送至异世界。“魅影-X”手机商城内虽然拥有海量神奇应用,但需要大量金币点才能购买。程凡也就此开启了:赚大钱、买应用、泡美女、战宿敌、集纹影的全新异界生活。然而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程凡的幸运之旅,还是阴谋陷阱中被恶意安排下的一环......
  • 篮球小子的成神之路

    篮球小子的成神之路

    邓肯的篮下技巧,詹姆斯的身体素质,张伯伦的篮板球,魔术师约翰逊的传球视野,库里的三分投射能力,在加上不受伤铁人加成,倘若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人最大的天赋竟然是训练努力,倘若他混NBA,那么其他人混哪里……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