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0500000002

第2章

因为要乘机,我前一夜没有入眠。夜里,我查了南京的天气,这些日子估计会有雪。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雪了。你想象着一片片的雪落在枝丫上,飘在路牙边缝里,在地上积出薄薄的一层。人们裹着冬衣,脚踏上便显出一层浅浅的印记,虽然行色匆匆,却不乏矫健,步步都显着精气神,仿若这场雪给南京带来了偌大的欢欣。我是这样想着的。

第二天,我早早来到悉尼国际机场,在那里等了近4个小时,打算在飞机上小憩片刻。但座位在靠近引擎的地方,我睡得并不好。不过,我需要在樟宜机场候机8个小时。免税店附近有供人休息的沙发,我在那里睡得比较安稳。

又经过与候机时长相当的航班,我终于站在机场出口的地方,直愣愣地看着我乘坐的航班号消失在航班表上,怅然若失。机场外正下着雪,熟悉的疲倦感毫无征兆地侵袭了全身。

透过落地窗,我看见雪落地即化,来不及叫人看见。雪水化在路面上,整个城颜色显得沉重,湿漉漉的,像是上面有人打翻了墨水瓶。我像是整个人蹚进了冰凉的水塘,对这天气唯恐避之不及。我步履维艰地推着行李箱走到停车场,乖乖地倚在栏杆上,等着季夏来接我。时间漫长,她迟了近一个小时。

“路上太堵了。”她在车上又跟我说了一遍。

“今天天气不怎么好。”

“可不是,这种天招人烦呢,又冷又湿,穿得再厚也暖和不起来。”

“但也不至于迟这么久。”

“迟就迟了,你还能吃了我不成?”

我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瞧了瞧我妹妹,转过头看起倒车镜来:“今天小禾又找我了。”

“他找你做什么?你新写的小说?”瞧瞧,连我妹妹都晓得他给我来电话是什么目的。

“我在过安检的时候,刚开机,他就打过来了。”我苦笑道,“一分钟都不耽误。”

“你是生意兴隆啊。”她说。

我摇摇头,想说自己并不想给陆禾做。

“他怎么说的?”季夏问我。

“我还在排队呢,手机刚开了机,揣进口袋就响了。没别人啊,肯定就是他了。”

“我接了电话说:‘喂。’”

“‘常哥,我小禾啊。’那边的声音倒是很久没听着了,听着蛮亲切的。然后我接着说:‘我知道的。’”

“你是刚下飞机吧?”

“嗯,正在过安检呢。”

“他支支吾吾了一会儿说:‘太好了,等你到家里了再说吧,我打电话来,就看看你顺利到达没有。’”

“‘放心好了,顺利得很。’我这样回的。接着他又给我打了招呼,挂了电话。”

妹妹笑了笑:“他说不定还说要来接你呢。”

“这你都知道。”我不住啧嘴,“现在晓得看人了。不过他不敢来。小禾很不错。现在搞书的这帮人,没有比他更勤的了。但我不想给他。”

“你怎么不给那个日本人去出版?我记得你提过。”

“很久没有联系了。”我的记忆像弹簧般被拉伸到远处。

“嗯。那没办法了。”季夏看上去挺不在意这件事情,随口回应道,“你不回家一趟吗?”

“先回自己住的地方吧,我把东西放下来,如果没什么事情要处理,我就回去见见爸妈了。”

“你现在可忙了。”季夏有口无心似的说。

“现在在做什么呢?”我问季夏,“上次听你说你辞职了。后来怎么样了?”

“找了一份新工作。”

“什么样的工作?”她摇了摇头,没有回答。

车在机场高速路上飞驰,我俩之后在车上有一会儿没说话。收音机里放出一首又一首流行乐曲,很多我都没有听过。你看见雪片落在车窗上融成水,被刮干净。空调柔和地吹出暖风,时而被雨刮器一声声地掩盖,我想起还未曾回到的家,暖暖的,缓缓的,我倚着窗睡着了。

快到家的时候,陆禾又来了一次电话,我没有接。季夏帮我把行李送上了楼。他们把我的房间打扫得很干净,我压根儿就不用收拾。不过他们这样摆弄之后,我始终找不到我自己的东西。甚至我写的书稿。到现在我仍旧喜欢把底稿写在纸上。

其实陆禾也算是作者。作者分很多种。写小说的是作者,教授写作的老师也应该算是作者。像陆禾自己,他也在写小说,在这行当里,更容易成功些。但是陆禾没有这样做,这倒不是因为他不愿意这样做,而是他写作实在太差劲。

我当初是在“籍籍”那家咖啡店里遇到他的。这家伙当时不过是出版社里的一个小员工,不过现如今的出版社,确实也是厉害得很,不是资历深厚如同“商务印书馆”等,就是“中信出版社”这类资金雄厚的大社。能进这样的出版社,陆禾当时不是自己有实力,就是家里人有点实力。现在则不同,网络散播世界,“自出版”大行其道,再大的出版社也架不住洪水涛涛,就差成为滚滚的历史车轮。

那时,我在籍籍咖啡馆把自己的小说给他看的时候,陆禾觉得不怎么样,毕竟他自己也在写小说。你不能把自己的小说给同行去看,他看到的满是糟粕。写作的人往往都会有那么点小肚鸡肠。但是作为朋友,他想帮帮我,看看能不能给社里的老编辑读一读看。最后这篇小说在《小评论》杂志第112期上发表。因此我拿到了五百块的稿费。

这篇小说让我一下子名利双收。我还得了一个小奖,对那时艰难写作,几乎就要放弃的年轻人来说,这简直是救命稻草。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小说能让我有多出名,我估计只要入了这行的,谁也没有想过要写部小说来挣钱。

第二天,雪下得很大。潮湿的地面被前夜的风冻住,在天空映衬下显得灰白的雪盖在地上,厚厚的一层就快要没过脚背。这天气实在太恶劣,幸亏季夏回去得早,不然可能被困在路上。我起床时裹着厚厚的毯子,把窗帘拉开,一片明晃晃的白,让我想到我写的那部中篇小说,里面描写了暴雪和严寒,还有其他那些恶劣的生存环境。

我去厨房煮了咖啡,注意看了一眼时间。谈思甫是要什么时候和我见面的?我一下子给忘记了,等我洗过脸,再看一眼表,就想起来了。

谈思甫是籍籍咖啡馆的老板,现在说起来,这家店早已经不存在,但在我们这个小圈子里,当时却相当地有名气。虽然现在互有联系,但也不似在“籍籍”那样有趣了。昨夜我还和他通了电话。他在那头听起来比我想象得开朗。

“这家店现在就是一个关张歇业的房子,店面还租着,因为地界好。”谈思甫在电话里说,“如果你想去喝点东西,我还可以给你开门。”

“那我肯定要去了。”我那时正在喝着刚刚泡好的热茶,暖暖的,捧着正舒服着,“你现在还在做咖啡馆生意吗?”

“我没有在做了。”

“我听小禾说的。说你还在做点类似的生意,他讲话也是不清不楚的。”

“陆禾啊,他说话一向如此。”谈思甫爽朗地笑起来,“虽然没做咖啡馆了,但是我开始经营酒吧,在新街口那边。”

“应该不是主营的生意吧?”

“当然不是,我在另外几处地方开了茶餐厅。”他跟我说,这都是因为他之前有开咖啡馆的经验,因而都做了相似的生意,现在还算兴隆。听说我回国,他也格外地高兴,就邀我第二天和他出来见见。既然答应了,就风雨无阻了吧。

籍籍咖啡馆在老城南一处旧巷子里,那里可以说人迹罕至,因为地理位置,这家店相当幽静,而且租金出奇地便宜。而我遇到这家店,也是因为游手好闲。那时由于栗寺的背叛,我不得已从上海逃回南京,我还记得那天是四月六号,票根我都还留着。

儿子回家,当爹当妈的自然高兴,给我弄了一大顿饭菜。我顾不上脸面,洗完手坐下就吃。嘴里不住和他们俩寒暄着。上海的事情我对他们只字未提。之后又说了些我在沪上的见闻,说那里如何如何,爸说:“上海就是这个样子的。”我一时不知回复什么,索性就不再说下去,闭口不言,听季夏在桌上嘚啵嘚啵说着她在学校里的事情,开开心心的。妈还问我:“就别回上海了吧?”

我承应道:“不回了。”抹净嘴,帮着把碗筷收拾了干净。

他们说,季夏趁我不在家的时候,把我房间给占了。但是房间里还是我走时的模样。书桌放在西南角,堆满书的书架底下。这些都是我上学时买来瞧的,看这架势,我以前光是购置这些闲书就要上万。

从上海回来,我再钻进自己的狗窝里,发现陌生得像刚入住的宾馆房间。之前,我没有自己的房间,和蒋化臻两人就挤在单间里住。眼下飘窗、书桌、书柜、衣橱、双人床,现在把我放在这么宽敞的房间里,心里都放松下来。

我躲在家里,日子就这么出其不意地过着,隔三岔五,总会给你一些惊喜又或是惊吓,倘若有幸,你还会惊讶于这生活怎么就变得那么无趣。妄想言语里用一些押韵又缺乏创意的辞藻,甚至写了一点东西,证明自己的独一无二。事与愿违的你哟,怎么长大了那么多年,还希望得那么简单?

大概过了一个月的无趣生活,我的思想情绪就变成了这副德行。时不时地和爸喝点酒,消一消这种念头。但如同永远烧不完的杂草,但凡有那么点时间,这样的怨愤就肆无忌惮起来,孩子们作文里“春天的柳条”,大致就是这样一番光景。那段时间我写了一点武侠小故事,当作日记,当作发泄,“‘剑要这样耍才可以。’剑光一闪,那汉子转瞬间便舞出六七支剑花来。只是剑花,却已是招招要害,剑剑逼命,罩住那高瘦道人全身三大弱穴。”

如同这样的套文,不由自主地从手里写出来,脑子里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没有行文的思考,没有节奏的把控,时间荒废在笔墨上,竟让自己莫名其妙地满足起来。于是乎我就明白了,自己的脑子基本快要报废。

于是我坐着公交车,径直往自己的中学那个方向去,走走停停,也可略微散散心。我的中学紧紧挨着夫子庙,沿着秦淮河一路走下去,顺着平江府路,往右走,再左拐进中华路,在那里你能看见两边高大的梧桐长着嫩绿的新叶,阳光从摇曳的树缝里钻出来,信步往前再走个二十分钟,就到了中华门城堡。老城南旧街老巷那时仍有很多,从巷口钻进去,我自己也不知道会从哪个口走出来。而“笠人咖啡馆”就在其中一条巷子里。

这家咖啡馆的名字十分洋气,如果包装得当,说不定哪天就火了。咖啡馆左右都是水泥砖墙,看着应当有了年岁,不少水泥块剥落下来,露出红色的砖块。而因此,咖啡馆倒显得极有现代艺术气息。工业风的装饰让整个咖啡馆与老旧的墙面浑然一体,干净的橱窗,像是精巧的艺术展台,可以窥见整个咖啡店的内里。为什么这地方竟有咖啡馆?出于好奇,也是出于惊讶,我就推开门走了进去。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年轻男子就立在那柜台后面,正低着头仔仔细细地擦着柜台。

店里没有其他的客人。

“你好。”我先打了声招呼。

“你好。”听见我说话,他立马丢下手里的抹布,笑着回应道。

“你是店老板吗?”

“我是煮咖啡的。”

“我想来一杯拿铁。”他的咖啡并不贵,我算了一下,二十来块钱,后来我在国外还特地对比了一下,除掉汇率的因素,两边的价格是差不多的。店里只有他一人,我也还有想要问他的事情,就一直坐在吧台的椅子上,看着他做咖啡。这年轻男子没有用那种意式浓缩的咖啡机,而用的是相当复杂的虹吸壶,需要用酒精灯将水煮沸,蒸汽顺着导管往上,穿过咖啡粉,萃取出咖啡液。这是相当考验功夫的。奶泡绵密,且不会遇到咖啡就化开,变成白色的泡沫,可比外面的连锁咖啡店做的好喝得太多了。

“你专门学的这个吗?”我问他说。

“不是,这还是兴趣爱好。”他笑了笑,整理着刚刚用完的器具,“我学的是建筑。”

“我学的是编剧。”

“真的?”他脸上显现出颇为奇妙的表情。

“我希望是真的。”我笑道,想起现在无所事事,之前学什么都已经不重要了,忙于转移话题,于是我又开口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谈思甫。”他回答说,“你呢?”

我把车停在路边的车位里,虽然不忍关掉空调,但最后还是熄了火。车里一阵寂静,路上有轮胎碾过路面的嘈杂声,我竟看见前面有两个老太冒雪前行,她们一路蹒跚,直到玻璃起了雾,身影才模糊起来。于是我按下车窗,开了一点缝隙,点燃一支烟,叼在嘴里,裹紧了衣服,因为冷风从那缝隙钻进车子,任意肆虐起来。

谈思甫敲响车窗时,我正拿着Kindle读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这是一部好书,我看得津津有味,但是唯一不喜欢的就是里面冗长且颇为造作的描述,像是醉酒后胡乱拼凑出来的。这时谈思甫敲响玻璃,打乱了我的思绪。他坐进车里,穿着藏青色的派克大衣,围着一条很好看的围巾,裤脚沾着雪花,进来后慢慢融成了水,浸湿了面料。我没有想到他会这样神采奕奕,但转念想想,我为什么不这样想呢?

“早上好,气色很不错嘛。”

“昨晚睡得好。”我如实回答,“躺床上不到两分钟,就已经没知觉了。”

“充实。”他笑着说,“我没想到你会抽烟。”

“你没想到的事情应该多了。”

这样的寒暄一多,你就知道怎么跟人打招呼了。说实话,这些东西我不怎么学得来。

“你结婚了。我在国外,没回来。”

“没事的。”

“打算要孩子吗?”我问他。

“目前还不想要,我老婆不想要,我也不想。”

“没有理由啊,为什么不想要?”

“怎么要,养不起呀。”他笑道,“准备过段时间吧。”

我灭掉烟头,把窗户打开,凛冽而清新的空气夹着雪卷进车里,带走烟气。他就势裹了裹衣服:“走吧,现在那条巷子稍微拓宽了些,你这车能进去了。”

他成熟而稳重起来,但他不像有干劲的生意人,这是我见他之后的第一印象。说话不那么孩子气,也不像别的生意人,整天说鬼话,就算生意出了问题,你说不定晚上请对方一顿饭,和对方成了朋友,事情就解决了。但谈思甫不这样做,这原因是他从没有和工厂去打过交道。这方面反而梁钱锋有很多类似的经验。他的改变令我一时间唏嘘不已,竟觉得眼前的人有些陌生。所以车一路驶进巷子里,在边上停靠好之后,他下车好久,我才愣愣跟着下了车。但或许是因为我觉得太冷。

车的侧对面就是“籍籍”。四周通透,橱窗干净得让人察觉不到。里面原先有十余张小桌,每张仅供两人坐着,三人倒不是不可以,只是屋子的空间不够多。后来谈思甫拿掉了五张桌子。除掉吧台,其余三边长长的木质长凳可以坐上十几号人。折算下来,整个咖啡馆,仅仅只能容下近二十号人。而谈思甫那时生意最好的时候,也不过十来个人。

那时我经常来这里,尤其是自己搬了地方住之后。因为和谈思甫熟络,冬天的时候为了省电费,就会一大早来咖啡馆,帮忙开门营业,而后来就是自己坐在角落的桌子边,独自学习如何将一个场景用文字写出来,而且还要写得独具特色。

谈思甫会给我弄一杯咖啡,中午的时候自己会点一点吃食。我在他这里会存着一瓶酒,配着午饭吃。有时候没钱,我也会省着不吃午饭,饿着肚子,就喝点酒暖暖胃。每到午间,大家在“籍籍”都喝着咖啡,而我就喝着自己带的酒。据说,这是谈思甫那时店里特有的景致。

谈思甫开了暖气,也把咖啡机打开,为我煮了一杯咖啡。我呷了一口,感到腹中暖和起来,不再觉得那么冷。他端着自己的咖啡,问我:“觉得怎么样?”

“好喝。”

“那就好。”我曾经在危地马拉喝过刚刚摘下的新鲜豆子煮成的咖啡,那才叫好咖啡。原料决定了很多。这咖啡煮得味道很浓郁,不过豆子倒不是什么好豆子。这不是说他煮得差,他曾经获得过亚洲某个咖啡联赛的奖项,具体什么名字我忘记了。

“你现在还做这个吗?”我问他说。

“很少做了。”他说,“只在有点时间的时候自己捣鼓捣鼓。不过日子倒是过得快得多了,以前都不觉得,早晨一睁眼就到午饭时间了,再一晃就已经下班了,事情却还没做完。两个酒吧还有四个茶餐厅,物料的供应,员工的安排,成本的控制,垃圾的处理……一件事一件事接连不断,不过自己钱倒是多了。老婆开心,不是吗?”

“这就是为什么我不结婚,为什么要让老婆开心?”

他笑了:“少给我装嫩。得哄姑娘开心才对。”

这时他的手机响起。瞧了一眼,谈思甫接了电话:“找我干什么?”我嘬着咖啡,四周张望,但电话里的声音相当清晰。

“不是这样做的。”他说,“你要么就把协议签了,要么就拉倒……我没有什么好讲的……这本身就是你的问题。”

他看了看我:“我现在有事,等会儿我再联系你,行吧?”于是挂了电话。

“出什么事了?”我问他。

“没什么。”

“你工作上的事?”

“很烦神。”这个电话已经改变了时间的进程。时间现在变得有些慢了。这时候我注意到外面的雪渐小起来。我那车上已经积了薄薄一层,引擎盖上将才还冒着热气,眼下就给冻住了。

“去澳大利亚没带点什么东西回来给我吗?”他问我说。

“没有。”

“真不够意思。”

“澳大利亚的好山好水好无聊,都带不回来。”我说。

“咬文嚼字。当时就觉得你是个人才。‘籍籍’这名字也把店带火了。”

“那是你人缘好。”我说。其实我一直觉得“笠人”要比“籍籍”朗朗上口,而且也不是我刻意让他换的。那天来了兴趣,就在吧台桌上那来客可以在上面留言的本子上写了“籍籍本无名,杳杳无人烟。挥挥衣袖来,默默自耕耘”这么一首打油诗,他取了头两个字。

我隔段时间再来的时候,他就换了招牌,就连营业执照也都换掉了名字,真叫一个果断。他跟我站在巷口,看着单开玻璃门上不起眼,甚至不明晃晃的招牌,似乎带着从未有过的虔诚。而我竟仿佛有些感同身受。但不过一会儿,我的习惯让我从第三者的角度看起这件事情来。两个呆子站在巷口,肃然起敬地看着一个莫名其妙开在小巷里,没什么人气的咖啡店招牌。这让我想起了《等待戈多》。徒劳无益,但又与这名字相得益彰。

“哼。”他闷笑一声。

“你怎么不带你老婆来?”我说,“我还没见过她呢,晚上一起吃个饭也行啊。”

“惦记我老婆做什么?”

“妈的,滚。”我说。

“改天吧。她今天加班。”

“她做什么的?”

他如实告诉了我。

“怪不得,神龙见首不见尾。”我说,“做个采访,你对婚后生活满意吗?”

“你指哪方面?”

“你想指哪方面?”我说完笑了,他也跟着笑了两声,戛然而止,就有些像是被人扼住了喉,发不出声来。

“一切都很顺利。”他喝了一口咖啡,整个屋子的温度没有因为咖啡入肚而升高。但是我看他似乎有了那么点暖和劲。

离开店,我把他送去了他的另一家店里。他手拉着门,顿了一会儿,说:“拜拜。”打开门,一股强烈的寒气冲进车里,我精神为之一振,打了一个寒战。他正要开门,却又在风声里大声说道:“改天我把我老婆带出来,但你好歹也找个女伴带着。”然后他关了门,车里过了好一会儿才重新暖和起来。

同类推荐
  • 必須活着

    必須活着

    一抹红纱在他眼前闪了一下擦肩拂飘而过,不对!不是红纱,分明是些红丝线倏地从康正眼前被什么迅速抽拽走了。康正五十多岁的样子,看去比他实际年龄要老一点,他是个鳏夫。那一年他和老婆去赶集,老婆坐船帮上,鬼知道怎么搞的,一歪身落到水里被急流冲走了,死了。人们说他克女人,他没有动再娶的念头,动了也没用,没有人会嫁给他。那是十八年前的事,十八年过去了,他没觉得有什么,他觉得一个人过挺好的,他怕又把个女人克死了。康正放下手里的锄头,抹了几下眼睛看了看,什么也没有?情形恍然如梦。鬼哟。他想。
  • 首届世界华语悬疑大赛优秀作品选集(陆)

    首届世界华语悬疑大赛优秀作品选集(陆)

    生活是人性的修罗场,故事则是在演绎修罗场里的悲欢情仇……而悬疑文学一直是用故事凝练的生活序章,本书收录首届世界华语悬疑文学大赛入围及获奖的中短篇作品精选集,包括科幻、恐怖、冒险、情感、历史等多类悬疑和泛悬疑题材,让你一次读过瘾!
  • 消失的翁仲

    消失的翁仲

    “是因为乙未亭,所以叫夷亭。”在大明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唯亭镇街上一家豆腐坊的楼上,张泰正仔细地往一张黄裱纸上刷着浆糊,准备补一下被昨天的暴雨打破了的窗纸,突然说着。坐在桌子一头,正往嘴里不停地扔着豆腐果的少女一下睁大了眼,吃惊地道:“咦,你怎么知道?泰哥,你真会算?”张泰仍然刷着浆糊,头也不回地说道:“你一直在咵哧咵哧地吃东西。刚才楼下走过的那两个人在说什么‘明明是唯亭,为什么叫夷亭’,你的嘴就一下不动了,我猜你定然也在想为什么这地方有两个名字。”
  • 亚特兰蒂斯船票

    亚特兰蒂斯船票

    晚上,竹仓贺一郎从地铁站下车后,出了站,再向西走了两个路口,就到了他家所在的偏僻街区。他一边走着,一边想着今天公司的事情,心情越来越沮丧。公司今天得到通知,一种本来由自己公司代理的产品,代理权保不住了。厂家说,对这种产品在东京的销售情况非常不满意,决定把代理权转交给另外一家公司。公司代理的产品,本来赚钱的就那么几个,现在又少了一个。虽然办公用房和仓库都是自己的资产,但公司的业务越来越差。而且,他觉得,作为公司董事长的武贺忠荣,似乎对于这种局面没有任何解决办法。
  • 驱鬼

    驱鬼

    夹着报纸、拎着早餐的杜仲,一阵左闪右躲,在忙忙碌碌开市的小贩和狭窄的弄堂中穿行而过,驾轻就熟地挤进一间低矮的小楼。当初他决定将侦探社开在这里就是图热闹。人多的地方才有事情发生,敏锐的好奇心是一个侦探必不可少的首要条件。转眼间,侦探社开了半年有余。每天数次穿行于窗外的那条小巷,加上一天到晚受到市声的耳濡目染,使得杜仲对街上哪个小贩缺斤短两、哪个童叟无欺、哪个有什么小习惯、哪个有不为人知的秘密等等,清楚得像一面镜子。这是很平常的一天,和往日并没有什么不同。
热门推荐
  • 龙傲汉末

    龙傲汉末

    刘天一不小心穿越到了三国时代,和刘备抢张飞,关羽,重用的赵云,得郭嘉,抢貂蝉作小妾。大乔,小乔,额还是留给孙策周瑜吧。看他怎么闯出一片属于自己天地。江山,我已经要了。
  • 二哈是我的代理

    二哈是我的代理

    灵气复苏的时代。碌碌无为,终将平凡一生。......林一航给师傅“扫墓”的时候,开启了自己的能力,并获得一直没有级别的“灵宠”二哈。林一航的命运就此出现巨大转折。二哈当道,最强传说就此展开。
  • 如果深海有泪

    如果深海有泪

    (海里调皮妖孽小人鱼VS陆地高冷闷骚大总裁双洁)苏泪见到的第一个人,是在那个寂寥的夜里,喧闹的航船上——那是一个孤傲的男人。在这场命中注定的相遇里,苏泪以为,他们一个是海里人鱼,一个是陆地人类,能够相遇就是最大的缘分了。哪知故事才刚刚开始……苏泪气愤的看着眼前不要脸不要皮的男人,愤怒道:“唐先生,你越距了!”某唐·厚颜无耻·柏不为所动,“喊我千柏。”“是你自己让我喊你唐先生的!”某人双眸含笑,“那唐太太要是生气,不然带我去签个字画个押,领个证以后任打任骂?”苏泪一愣,对上他的眼,深邃明亮的眼睛像是要把她吸进去,触及他眼里的深情,她心里的城墙瞬间倒塌。没办法,如果在感情里面动情算有错的话,她苏泪甘愿沉沦,不死不休,放下所有防备,跋山涉水,只为你而来。……倘若能够再来一次,我不会再坐在那个船台上,因为我不愿意让她再遥遥的望着我,我只想去海里,去紧紧的拥抱住她。——唐千柏(前世今生,慎入!反弹吐槽,黑粉禁言。)
  • 一个有神仙的地方

    一个有神仙的地方

    本书从很久以前的一个小国家写起,叫黑鸡国。黑鸡国一天之内被河里的两个妖怪灭掉,国王和王后被杀害,公主和王子被神仙暗中救到了附近的昌齐国去。这黑鸡国的故事开始了,各类妖怪都想在国内起到更大的作用,争当一国之首。他们开始施展妖术,变成各类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另一位主人公云地从穷困少年,到不停奋斗,成为一位高僧,后又贪图享受......文中还通过各类人物细致的心理描写来表现各类人物,还描写了美丽的自然风景等。文中还描写了遥远的月球,以及神仙在天上的生活等。
  • 王妃不简单

    王妃不简单

    白微月总是感慨自己悲惨的命运,不就是打断了心上人的腿,为什么没被惩罚,反而被赐婚?经过再三思索,终于了结论:因为她娘是皇上的心上人,她爹是皇上的情敌……身为王妃,本该端庄贤淑,她偏是个暴力女,扑倒夫君、殴打官员、抓杀人凶手,没有片刻消停。但是体弱皇子说喜欢她,这是什么情况,果断逃!
  • 忘川灯如昼

    忘川灯如昼

    许沉渊,林朝之将,杀伐果断,战无不胜,一顶彩兽毛头盔,名震天下。只是他也会遭受重创,而后日日梦魇。比如几千余老弱妇孺在他面前一一自刎时。或是,不得不利用身边的人的时候。萨纳尔,天山族神女,天赐灵力,善惑人心。独享神池,却仍不以神女自居,每日只无忧无虑放羊赏月。只是她也会滥用灵力,而后难逃神罚。比如,将灭族仇人私藏于神池圣地时。或是,和仇人私奔至千里之外的中原时。新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这是她唯一会的一首中原歌谣。哪怕后来她身居高位时,也只记得这一首歌谣。因为这是他唱给她听过的,唯一一首歌。只是她渴望的团圆,也再也没有盼来过。“许沉渊,我知道你很怕黑。不过你放心,无论何时何地,我会都为你点起百里长灯,给你照亮前行的路。哪怕是到了忘川,我都会等着你。”“但我不会再爱你了。”
  • 50m的距离

    50m的距离

    50M的距离,似近似远的距离,与你相遇的距离,与你离别的距离。
  • 快穿之牛到飞起

    快穿之牛到飞起

    这章不好,要改吗?当然要改!而且必须改,要大改!所以就是这样啦,我要给这本小说来个大换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为你撕心裂爱

    为你撕心裂爱

    怎样才算情深?万劫不复还是挫骨扬灰?阮蓁蓁心死了,死在她奄奄一息、孩子夭折、爷爷气死的那一刻。浴火归来,悔不当初的他跪在她身前哀求原谅。可,死了的心如何复活?“霍斯年,要想我原谅你,除非你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