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20100000001

第1章 译者序

文学是人类在人生中所见到、经历到、想到和感觉到的生活记录,它给予全人类最直接、最永久的兴趣。因此,文学基本上就是借文字为媒介的人生的表现。——毛姆

毛姆的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刀锋》《月亮和六便士》及许多精彩的短篇小说到现在仍拥有无数的读者,探究其原因,就在于毛姆是一个深谙人性、擅长刻画人物、以文字为媒介表达人生各种层面的文学家。除了文学作品(小说、剧本),他透过隽永的文笔谈论文学作品与写作的名著,首推这本《不一样的文学史:世界十大小说家及其代表作》及《总结:毛姆写作回忆录》《书与你》。

由一位优秀的文学家本人来挑选世界文学史上十位大作家并列举其一本代表作,这个主题本身就很吸引读者了。

《不一样的文学史:世界十大小说家及其代表作》是毛姆在1948年发表的随笔集,从世界文学中筛选出十大小说名著,用生花妙笔娓娓介绍出来。这些作品是以他特有的文学论——“小说是为了消遣用的”——精挑细选出来的,首先叙述作者的生平,然后再进行作品的评论与解释。

毛姆那毫无保留的直爽表达手法,在说明作家的日常生活与人际关系、个性和人性上的矛盾的同时,也生动地描述出作品诞生的过程,成功地实现了这本书的目的——让读者想去接触这些作品,激发他们想去读这些作品的念头。而且毛姆本人即是知名作家,作家评论作家,观点更是幽默,读来更是让人兴味盎然。

毛姆最擅长一边将读者不断引进精彩的故事情节中,一边辛辣地描绘出人性复杂的一面、不可能的一面。但他并不刻意去剖析人性,或者做艰涩的社会分析,只是一心一意要让读者读得津津有味。

所以,这十大小说虽然其趣各异,但是毛姆挑选的标准却是相同的,那就是都能让读者看得入迷,爱不释手。

另外,毛姆也认为即使时代更迭,生活习惯改变,新的价值观不断出现,这十位作家的作品也永远不会失去魅力,这是因为他们是极强而有力、极特异之人。在本书中,毛姆也探讨了作家的个性和稀少性。

总的来说,本书充满了幽默与机智,有时也语带讽刺,可以说是以极为轻妙的笔致写成的一种“文学导读”。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1874~1965),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毛姆出生在巴黎,排行老幺,父亲是英国驻法大使馆的法律顾问。八岁时他的母亲死于肺结核,两年后父亲也因癌症过世,因此他只得离开巴黎,被住在肯特郡惠特斯特布尔的牧师伯父亨利·毛姆所收养,并转入当地的小学就读。

然而,由于毛姆从小在法语和法国文化中成长,英语不太熟练,又严重口吃,不免深感自卑,完全没有快乐可言。他之所以成为作家,可以说正是这段不幸且孤独的少年时代经历使然。

随后毛姆进入牛津大学就读,接着又赴德国海德堡大学留学一年,自从出生以来,他第一次体验到自由生活的滋味。毛姆在海德堡大学没有毕业就返回英国,进入伦敦圣托马斯医院附属医学院学医,并且以实习生的身份到伦敦的贫民区兰贝斯从事医疗工作。他以当时的经历为题材创作的写实小说《兰贝斯的丽莎》获得文坛瞩目,从此正式开始写作生涯。之后他又写起剧本,《弗雷德里克夫人》一炮而红,从此生活富足。不必再为金钱伤神之后,毛姆开始创作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毛姆从事情报员工作,以当时的经历为题材写成了短篇小说集《阿申登故事集》。

像毛姆这样拥有为数众多的女性读者的现代作家,可以说是非常罕见的,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总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在他实际的感情生活中,也与几位女士有过瓜葛。1890年左右,他被诊断出胸膜炎,赴法国南部里维埃拉疗养时,爱上了担任他家庭教师的有夫之妇;1897年,他又在西班牙塞维利亚爱上了一个西班牙姑娘。

接下来就是二流女演员罗西,她也是《寻欢作乐》的女主人公原型。毛姆在尚未发迹文坛的穷困时期,从1904年起和这个女演员相恋了八年,她是毛姆一生中最钟爱的女人。然而这个女人生性多情,因此是否要同她结婚,毛姆感到犹豫不决。等他终于下定决心,带着戒指赶到芝加哥去求婚时,却晚了一步,罗西已经嫁给了一个贵族的儿子。

随后出现的就是曾经成为毛姆妻子的西里尔。1913年,毛姆三十九岁那年与她相识,1916年结婚,1927年离婚。性格不合固然是主因,但根据晚年毛姆在《回顾》中所表述的,西里尔似乎是个吓人的悍妇,毛姆说这场婚姻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败”。不愉快的婚姻使得毛姆心有余悸,至死都不曾再婚。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是毛姆作家生涯的全盛期,出版了《月亮和六便士》,创下惊人的销售量。之后的戏剧作品《圈子》《家庭和美人》等也成了充满讽刺的传统“风俗喜剧”的杰作。

接着毛姆又陆续写出引发争论的《寻欢作乐》,描述中年女演员爱欲的《戏院》,对东方神秘主义显示出关心的《刀锋》,长篇历史小说《时常》等作品。说故事高手的他,在短篇小说方面也有无数杰作,包含《雨》《红毛》等让他的名字长留在人们记忆中的作品在内的短篇集《叶的震颤》于1921年出版。

1930年以后他发表自传体随笔《总结:毛姆写作回忆录》《一个作家的札记》,评论集《不一样的文学史:世界十大小说家及其代表作》,其趣味性完全不输于他的小说。

从毛姆作品舞台遍布世界各地也可以知道他喜欢旅行,四处游历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他的生命最后,对人生采取讽刺的旁观者立场也始终未曾改变。他的人性和作品的哲学就是,人归根结底是充满矛盾并不可化解的。他自始至终都主张,让包含知识分子和大众在内的广大读者都能从阅读中感受到乐趣,是作家的第一要务,并且他也彻底实践了这个主张。这也是他始终受读者欢迎的最主要原因。

毛姆认为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必须能够带来知性的乐趣。一有机会,毛姆就提出这样的主张,并以这样的立场写出作品来。对他来说,读起来没有一点意思的文学作品,根本就不值得冠以文学之名,所以他的作品读起来会让人感到有趣,也就理所当然了,同时他作品的趣味性还和他那最“酷”的人性观紧密结合在一起。

毛姆的作品除了有趣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色,那就是形式明确,而且通过他那没有一句赘言的率直文体,让这种明确性发挥了最大效果。他在整理、排列题材,以及铺陈情节时,都尽可能抛弃多余的东西,同时,他还避免使用冗长的语句,尽量使用简洁明快的句子。

所以,毛姆的文章总给人简明浅显的印象。乍看之下,这仿佛很简单,似乎任何人都可以写得出来,但事实上,即使要模仿都不容易。毛姆说,他的写作风格主要是从《格列佛游记》的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那里学来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他作品的趣味性就绝对不是雕虫小技般,而是经过修炼再修炼才达成的。

毛姆为现代的知识分子提供了知性娱乐,对一般大众则告诉了他们文学的乐趣,而且坚决固守他所相信的小说应有的形式,这使得他在现代文学一角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不一样的文学史:世界十大小说家及其代表作》这本以随笔形式创作的文学评论,从1948年出版后即广受读者欢迎。六年后,毛姆大加修改,增加了一倍半的篇幅,书名改为《巨匠与杰作》。本书则是根据1948年的版本翻译。正如毛姆在本书里所说的,卷帙浩繁的《战争与和平》有些部分是可以略读的。我很怀疑有谁在读完一百多万字的小说,得知男主角皮埃尔与女主角娜塔莎和我们这些世上的男女一样过着平凡、琐屑、生儿育女的生活之后,还有耐心和体力再啃完几万字的论文,去聆听托尔斯泰那一套独特的历史哲学呢。

毛姆这本书虽然有前后两种版本,但是篇幅多出一倍半的版本,大概只有研究文学的人会买来好好细读;对一般读者来说,这个版本已经做到趣味盎然、一气呵成了。

毛姆早前访问美国时,《红书》杂志的编辑希望他列一份他认为是世界十大小说的作品书单,毛姆依照对方的要求列出书单,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但是这份书单发表后没有多久,一位美国出版商说,想出版书单所选的十部小说的浓缩版,每一部都要加上毛姆本人的解说。

这项要求也获得了应允,解说的文章不仅作为各部作品的序文发表,大部分还刊登在《大西洋月刊》上。之后的1948年,那些文章经过全面改写后,集为一册,以《不一样的文学史:世界十大小说家及其代表作》为名出版了。

由于《不一样的文学史:世界十大小说家及其代表作》是为一般读者而写,所以对于每一部作品,毛姆都首先描述作者的生平,之后再对作品进行解说和评论。

描述作者的生平,据毛姆自己所说,一方面是他想从中感受到乐趣(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毛姆对人有多么好奇了),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读者,因为他认为了解作者是个怎样的人,便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作品。

在述说作者生平时,毛姆大都参照大学教授或评论家写的标准传记中的知识和资料。由于毛姆并不是要写学术专著,所以那样做也无可厚非。不过他虽然参考了标准的传记,但是对著者所说的事情也不是全盘接受。有时候他也会批评大学教授这类人是多么不了解人世间、不了解人性,接着会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正如他在本书开头所说的,这是基于他自己也是作家的立场,自由地去看一切的缘故。这个特色在作品解说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完全不受其他说法的任何干扰,而是彻底以自己的立场去剖析。

虽然毛姆只以数页去介绍作者的生平,不过为了尽可能生动地刻画出这个人物来,在描述容貌、风采、个性、癖好的同时,一有机会,他就会插入充满人性的趣谈。

毛姆在描述作者逸事时,也经常对那逸事加上简洁、贴切的评语。比如巴尔扎克食量惊人,一餐可以吃下一百个牡蛎、十二片炸猪排、一只鸭、一对鹧鸪、一条比目鱼、数种餐后甜点和十二个梨子。毛姆也介绍了这则逸事,不仅介绍,还补充说,“后来巴尔扎克会肥胖得几乎拖不动他那巨大的啤酒肚,也是没有什么好吃惊的”。同样是描述生平,毛姆却不忘一有机会就加上这样的评语,来引起读者的兴趣。至于作家的收入有多少,版税有多少,一一列举出具体数字来,也是为了要使得读者把那作家当成“活生生的人”,感受到乐趣。

而且毛姆出于自己也是作家的自信,毫不留情地做出的犀利点评,也让人在读这部作品时,处处可以看到毛姆的影子。读者会认为毛姆说话很“毒”,同时也感受到一种痛快的滋味。当然如果要说那是偏见,那确实是偏见,但正因为有偏见所以才有趣,特别是在文学层面,没有偏见的评论是既不会成为狠毒犀利的剖析,当然也不会成为良药的。

前面也说过,毛姆写这本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使读者产生想去看那些作品的念头,而他的这个尝试,可以说完全获得了成功。看完这本书,大部分的人都应该会对那些作家产生兴趣,要是还有没看过的作品,都会想去看看。

同时本书也告诉了读者文学方面的许多事情,从中可以学到有关小说创作的很多东西,并且只要看得细心些,应该可以知道什么是古典、剧作具有怎样的性质等许多事情。但是比起这些来,最大的收获还是知道了阅读小说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在这点上,毛姆的观点十分明确:文学就是为了消遣用的,教育只是其次要功能。作为文学形式之一的小说,一定要为读者提供愉悦的享受。毛姆认为,“让读者以为读小说能够轻松获取知识”的想法是一种误导,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获得知识,而读小说就是为了寻开心。

不过读了本书,如果有人觉得不管毛姆怎么说,自己所认为的文学还是别的不同的东西,那当然也是很好的看法。若说文学是为了人本身而存在,毛姆也是会同意的。但是无论如何,本书是能够让读者在看得津津有味的同时,将读者带进文学世界的少数书籍之一,则是毋庸置疑的。

就毛姆本人的创作生涯而言,他在四十一岁那年出版了自传色彩浓郁的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这本名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推出,一开始并未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但受到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著有《美国悲剧》,电影《郎心似铁》即据此改编)的大力赞赏,喜欢毛姆的读者一定非读这部名著不可。毛姆六十八岁执笔、七十岁推出的《刀锋》则是在美国最享盛誉的一部作品。他从二十三岁出版处女作《兰贝斯的丽莎》到七十四岁完成最后的长篇《卡塔琳娜——一段罗曼史》,写作生涯超过半个世纪。除了许多长篇小说,毛姆也留下不少迄今仍然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

毛姆少年时代曾因胸膜炎在里维埃拉疗养,这位当时十五岁的忧郁少年,把疗养院视为他的人生大学,这些感受可以在短篇小说《疗养院》中看出端倪。因此停笔到死亡的十七年间,毛姆认为死神与他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他曾感慨地说:“死神姗姗来迟,我一直在安静地等待召唤。”既是毛姆好友又是作家的丘吉尔(1874~1965)首相于1965年1月24日溘然病逝;毛姆则在同年的12月16日在法国南部的里维埃拉咽下最后一口气,享年九十一岁,遗体安葬于母校坎特伯雷皇家公学内。

一代文豪人生的帷幕就这样落下,而里维埃拉正是毛姆少年时代进入疗养院,开始看到死神倏忽来去的地方。一生都在刻画人生及人性舞台的作家,选择这个地方静待生命的结束,静静地迎接乐曲的终章,也许这正是一篇小说的精心布局呢!

宋碧云

同类推荐
  • 王火文集·第六卷:梦中人生 王冠之谜

    王火文集·第六卷:梦中人生 王冠之谜

    《王火文集·第六卷》收录王火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创作的《梦中人生》和《王冠之谜》。《梦中人生》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全书以“我”的回忆为线索,浓缩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潮动和时代风云。作品涌动着对生命的挚爱,对理想的求索,对人类进步事业的讴歌及其对既往人事的反思,闪烁着理想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光辉。《王冠之谜》是一部长篇小说,描写建国之初,反对贪污行贿的运动中发生一个曲折的案件。作品就反对贪腐,弘扬民主与法治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火一样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和明确的是非观,引起人们的共鸣、思考与回味。
  • 致萧军

    致萧军

    1932年,萧红结识萧军并开始共同生活。1936年7月,因与萧军在感情上出现裂痕,为了求得解脱、缓解矛盾,萧红只身东渡日本。1938年两人彻底分手。本书多是萧红在日本给萧军写的信。
  •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以中国人的视角完整反映南京大屠杀始末。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破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进城的日军,以其占领者的优越感,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残暴地屠杀了已经放下武器的中国守城官兵和普通市民达30余万人,在中国人心头和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一段永远难以愈合的伤痛……作者饱蘸国人的血泪,文笔大气磅礴,以详尽的事实和一手资料以及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震撼着读者,以犀利的拷问促使今天的读者深刻反思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深入思考其历史教训现实意义。
  • 我走我在

    我走我在

    《我走我在》是葛水平的散文集。生活无所谓新旧,只是一种流动,一种景致,被看到了,就要穷尽这些感受,揭发出其中深入到今天乃至今后时代的那些有生命力的东西。《我走我在》由河的消失、村庄的消失,联想到民俗、民风及古老手艺、器物的失传,在感受着沁河的历史、感悟着沁河流域文化的同时,记录了地理与人文相互激荡中沁河充满地域特色的文明,深入思考了生态环境、区域文化、民俗礼仪等社会问题。
  • 赵树理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赵树理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新文学运动以来、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之后产生的代表马克思文艺中国化、社会主义文学新方向的极其重要的中国文学流派,为中国文化建设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至今仍有深厚而远大的文学意义和现实意义。《山药蛋派经典文库》是向文学经典致敬、文化强省立证,力求将其打造为彰显山西文化形象的一张顶级名片。
热门推荐
  • 先婚后爱,总裁你好!

    先婚后爱,总裁你好!

    (已结局)见面三次,她就稀里糊涂的嫁给了他,司绵觉得不妥,新婚夜不小心踹了他那儿,然后他就开始记仇,一连串的报复她的那脚。婚后,没有硝烟的战争开始了,不过她见招拆招。"司绵,他是谁啊?"同事问。"我舅舅"她脱口而出,说完她就后悔了。当天晚上,她就睡了沙发。这个男人真的很小心眼呢!
  • 不是一点点的喜欢你

    不是一点点的喜欢你

    何臣燊性情冷淡,他的人生如同一潭清水,平静安宁。而零零的笑比春日的阳光更温暖,那双星眸清晰透亮,总把他的目光牢牢锁住。如果没有当年的相遇,也许两人就像两条平行线不会相交,相知,相爱,有型成为彼此的唯一。
  • 终焉破坏龙

    终焉破坏龙

    我不做人了这个梗真的不能随便玩!就因为看而up主的视频,感叹了一句。就被终极怪物系统绑定了,这辈子再也没办法做人了。从此影视,二次元世界,多了一条终焉破坏龙。异兽流不变人,毁灭战斗,冷酷杀戮。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强大无比的破坏龙,终焉的毁灭者。到头来求的也不过是卑微的生存而已,被压迫的善良宅男蛰伏等待着反噬系统的那一刻!
  • 诸天万界修仙途

    诸天万界修仙途

    携带一符箓、一玉令、一古籍,穿越未知世界踏上修仙途……(无系统)
  • 弃女琉月

    弃女琉月

    当重生遇上穿越,当腹黑遇上狡诈,谁技高一筹?她是名门贵女,出生于鬼节,世人眼中的不祥之女,爹不疼娘软弱。嫡女之尊,却人人轻贱,欺辱之,命如草芥,卑如尘埃。她是隐世家主,暗夜修罗,狡诈如狐,面如天使,心如蛇蝎,空有驭兽之能,却天命不寿。当她成为她,有如凤凰涅槃,耀了多少人的眼,又入了多少人的心?当她用优雅无双,绝代风华的姿态站在权利的巅峰,谁又能与她比肩执手而行?他是兰姿玉树,风华绝代,睿智无双,引无数女儿家朝思暮想的太子。却频频拒婚,引人无限遐想。然,无人知道他挟怨重生而来,所做的这一切,只不过为报仇雪恨,以及报那前世的埋骨之恩。当他终于找到她,当他请旨赐婚,朝堂震动,百姓哗然,对方竟然是……
  • 武斗系统异界行

    武斗系统异界行

    三十岁的石宇经历过双亲离世之后,变得沉默寡言,到处旅游。没想到在一次旅游团时发生了变故,石宇失足跌落山谷,一个不起眼的生命就这么离开了这个喧嚣的世界,而在中土大陆上,一个平民家里普通的男孩子被一个毫无表情的系统声音惊醒:“滴,检测到完美符合武斗系统宿体石宇,请石宇在一分钟内决定是否融合?”“系统?”石宇马上开始幻想自己以后的生活,功法,美女,权利……嘿嘿嘿,中土大陆,我石宇来啦!
  •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4)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随身带着刀塔系统

    随身带着刀塔系统

    穿越到了平行世界?不慌不慌,还好我有刀塔系统。伟大的祈求者周洛表示:吾已现世,普天同庆吧!
  • 学神霸宠:人鱼小姐很会撩

    学神霸宠:人鱼小姐很会撩

    为了帮仙子测试瑶池系统,也为了躲避天道追捕,夏柒月接受了攻略男神任务。攻略男神校内是学霸,校外是大佬!肿么办?男神太高冷太霸道,不好撩啊。夏柒月死死的抱着大腿不松手,一路颠簸,终于让她成功抱紧。抱紧之后,男人却不松手了,怪就怪她桃花太多,多的他怕一松手她就被抢走了。“从此以后,你只能是我一个人的。”“你只能看我,不许看其他男人,他们有我好看吗?”试问家里有个醋包是什么感觉?夏柒月却觉得:“他越来越可爱了。”
  • 李侍郎使北录

    李侍郎使北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