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200000063

第63章 爱向虚空茫然中(9)

在我的疗治过程中,出现了一个人,一个通灵者。她人在北京,是一名热心的朋友通过电话向她陈述我的症状,然后她再开药方。依常例,我是不对这些玄妙的事情有兴趣的,我基本是一个实证主义者。之前,亦有人向我推荐这个大师,那个大师。每个大师都有一长篇神迹,类似《圣经》里的福音书。我对他们一律抱敬而远之的态度。这一位的说法却很特别,当时还不怎么太觉着,后来,日复一日地,越来越想起她的话,觉着句句指向我的症结。她先说没事,然后开出药方:要喜,要眼见红,还要——这一条她说得略微详细,最好是到乡下去,农舍跟前,拖一张板凳,坐下,与不识字的老太聊天。乍听起来,似乎都有些不着边,可是懵懂中,就不晓得这里还是那里,打中了我。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与我的医生相合,虽然是不同的出发点。我当然不能把这人的话告诉医生,搅扰医生的思路,还让他以为我见异思迁。医生的方法更直接地作用于我,我已经把自己全交给他了。他的每一句话都对我产生良性的效果,他对我的合作也表示满意。我们是一对最好的医患关系了,一方负责,另一方信赖。每两周,随访一次。我觉着他多少是有意的,这一回看见我,就招手让我进去,给我享受特权,不按着挂号序列来,于是我深感他对我另眼看待,心生欢喜。下一回呢?他则不肯通融了,非让我老老实实排队不可。经过焦虑的等待,坐到他跟前,陡然地松弛下来。他有一次还说你不必来了,为什么?我问。你已经好了,他说。这是莫大的鼓舞,可下一次,我还是去了。他倒也没有打发我,依然询问情况。每一次求诊,时间都不长,和看一次感冒的时间相等。我已经学会用客观的方式描述这些主观性很强的症状。无论焦虑,还是抑郁,在一次次的求诊中,渐渐呈现出它们物质性的内核,一个坚硬,因此而可以克服的内核。在器质以外,存在于无形的物质,不可见不可触却可感。我服用的那小白粒子药片,说明书上画着明确的化学结构式,可是药理一栏却写:“作用机理尚不清楚,可能是通过中枢与特定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通向这物质的引路模糊不清,我们只是在混沌中摸索,碰撞。感谢前人的经验,也感谢实证派的西方医学,它至少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让我能“踏实”,然后再来追根寻源。

在我照这医生叮嘱增添药量,调整服药时间,第二天就见成效。心情顿时明朗,与明媚的春阳相融。几乎令人难以置信,反而有种不可靠。我如履薄冰,生怕一失足,好梦醒来。这一日,怎么说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一切都归位了,归到原先的,早已适应的位置。形状,色调,运转的速度,通通复位。我从挣扎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放下抵抗,与其重归于好。这一天是整个患病经历中的亮点,以后,即便是痊愈了,亦没有这样闪亮的日子。它突兀在一长段灰暗的日子中,特别耀眼。我轻松走在街上,与人交谈,进入午睡,睁开眼睛,下午已过去大半。这些平常的情节在长期的病苦之后,焕发出幸福感。我的要求如此低微,不是健康,仅只是一点常态。这陡然归于常态的一日显得如此色彩强烈,它对以前和以后所经历的日常生活都有一种唤醒的意思,唤醒了常态中的深刻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来自于谐调,与所存在,所依附的所有条件的和谐。这一日给“和谐”标出了记号,原先,它是埋没在平凡琐碎的日常细节里,混为一谈,甚至带给我们枯乏的错觉。而有了这一日,枯乏生活中的和谐性,水落石出。它的美妙,就在于它的自然,无所察觉,无所意识的舒适感。主体和客体完全合二为一,没有差异。

第二日,舒适感便减退了。我想,适应是一个原因,药物的不彻底性更是一个原因。它解决的只是表征,而表征底下的根源性问题,大约并不那么容易对付。第三,第四日,不适的症状慢慢抬头,就像被石头压下去的杂草从石缝间抬头。我苦苦搜寻,那陡然间天地豁然开朗,心旷神怡的舒适感,再没有来临,一去不返,真像是惊鸿一瞥。下一次随访,我询问医生,医生的回答是:你不要期望有戏剧性的效果。就这样,事情从巅峰状态回落到平淡的起点,面前依然是日复一日的努力,只是,有了可期待的希望。

通灵者的诊断,方才没说,她的诊断是:你在太高太高的地方,要下来,下来,下到底。这句话很神秘,其中藏有玄机,可是,就是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触及到了事实。事实包藏在一层坚硬的壳里,这壳渐渐透明,软化,转为一层坚韧的膜。内中情形,绰约可见。

我的欲望,我的情欲,不是那种特指的,而是广泛于万物,含有抽象意义,可使最日常的情景开出花来的情欲,究竟藏匿在了哪里?有什么途径可通向那里?它就像理论上说的那样,进了第四维世界,在我们感官可及之外的世界,在那里兀自开花结果。也许,事情恰恰是倒过来,是我进了第四维世界,那就是“要下来,下来,下到底”的意思。抑或许,事情根本没这么玄妙,就在最近处,在唾手可及之处,在通灵者说的“喜”里面,“红”里面,农舍前,农妇的村话里面。通灵者的话,在实证主义医学面前,显得荒谬。而我在物理性的片刻有限的心情“踏实”之时,再要去依仗什么,以达长治久安?医生自己也说了,不要期望戏剧性的效果。事情在明朗之后,又陷入茫然,不过,是有亮度的茫然,趋向光明。

春阳里面的抑郁令人忧伤,明媚是专来衬托你的惆怅的。花,草,树木,人脸,在光影明快的对比下显得立体感很强,而且颜色鲜丽。空气中的杂质少,透明度高,鸟的啁啾便格外清脆。这些也是专为衬托你的暗淡来的。老人,孩子,放了学的学生,安静和喧哗地走过身边,是走在另一条通道里,我与他们咫尺天涯。我羡慕并惊异他们的轻松自如,但亦觉着不可靠,似是走在刀刃上,一不小心,便失足于万丈深渊,我的经验便是证明。一个小胖孩子挣着祖父的手,要去够另一个小胖孩子。后一个小胖孩子傲慢地乘坐在童车里,目不旁视地由母亲推着远去了。前一个的祖父便说:人家不认识你呢。两个老人坐在树下圈椅上聊天,一个喊一个“老阿哥”,絮叨着每日里五元钱的伙食费如何安排。老阿哥不屑道:每日五元怎么够!那一个绽开了眉眼:很够啊!荤菜我们是不大吃的,蔬菜呢,却要吃得好些。老阿哥从鼻子里“哧”出一声。石桌边,男女中学生围坐着做作业,一个白皙丰满的女生坐在高大俊朗的男生膝上。男生一手搂住她,另一手草草写着算式。岔路上,走出一个女人,抱着一光头,大眼睛婴儿。刚消失背影,不料又走出一男子,抱着同一个光头,大眼睛婴儿。正惊异,身边一缄默老者低声告之:是双胞胎。经过一冬养护,此时开放的草坪上,几个放风筝的人,忙乱着将风筝抛上天空,然后撒腿奔跑,似要逃脱风筝的追赶,可逃不多远,风筝依然咬住了脚后跟。唯有一个不跑不动的,仰着头,顶上极远处,有一小黑点。空中偶有蛛丝般一线光亮闪动,是牵着他手的风筝线。一个精瘦的女人,沉着地打着太极拳,出势收势浑然不露锋芒,却脚底有风。一个保姆样的女人,带一男一女两小白种孩子拍球玩,引来人围观,问她这孩子来自何国,父母在哪供职,她又一月多少工钱,女人一问三不知,概不回答。小孩则努力拍球,以引起人们注意。下午的公园,平日里,并不是节假日的,有些寥落,星散的热闹,这里一簇,那里一簇。多是闲人,脸上带着疏淡的,游离世事的表情。沿了公园周边,有一圈灰色的氤氲,是汽车和大楼水暖的排气,灰尘,还有人的潮湿的呼吸,混合而成。这样一来,公园上方的这块蓝天,越发湛蓝,剔透,像一面大镜子。人在底下,变得很小,而且很天真。

公园里的景物,以它的疏离,安闲,不经意,进入我的眼睑,有些渗漏的意思。角角落落,缝缝隙隙里进去了,孤立地,散漫地,东一点,西一点。然后,越积越多,铺陈开来。它们自由结合,依着本身的形状,线条,质地,静动态,寻找和摸索着相衔的部位,秩序,经过调整,有了形式。我早已经放弃了解的努力,茫然的视野里,什么都是不成形的,在此不作为之下,它们自生自灭。这些细节渐渐拼嵌起来,在敞开的外部之下,其实有着肯定的逻辑。就像一些老树,根在地底下盘亘伸延,至另一处不相干的地方伸出头来,相隔甚远,底下却唇齿相依。在我毫无防范的情形下,空间在无形中竖起四壁,合拢,形成,稳定。我还不自知地,在其中行走。那些人和物,走马灯般地走过,从漠然的表情渐渐走向鲜明有个性,攫取了我的注意。我的注意力开始聚集起来,这意识着我已对我所在的空间有了一定的安全感。我收揽起涣散的目光,停留在某一点上,细节进入眼睑,停留下来,占据了一小点时光。空洞的时间里,因而也有了些填充物,不再那么虚无。

这城市里的,平坦坦,了无意趣,水泥与绿地各占一半,树木凋敝的公园,却也有着一小点一小点零星的生气。干巴巴,布了尘埃因而变得灰白的土坷垃底下,有着一两只昆虫在活动,是大自然里最无名的族类。栽成呆板的圆形,菱形,多角形图案的小花,色泽暗然,埋没性格。但细看看,却是有着细长的花蕊,完整的花瓣,瓣上敷着极细的花粉,引来三两只孤独的蜂蝶。树呢,兀自调节着气候,微弱地影响了温湿度。那些游客,大约是这城市里最简朴最淳真的消费者,享受这最低廉的乐趣。当有一日,公园里举办菊展,于是票价从一元上升至五元。门口阻留了大群的人,无力地表示着抗议。这是公园的常客,他们在一日里固定的时间来到公园,走到固定的地方,做一些固定的事情。走路,顺走或者倒走;练功,动功或者静功;聊天,和这人或者那人。他们携带着一些吃的和喝的,装在塑料袋里,水是灌在塑料瓶里。我也学他们来着,学他们做一名公园的常客。学他们,将公园变成乐园。这一方称得上贫瘠的水土里,亦藏着一些小小的欲望。甚至还谈不上欲望,是一点兴致,在刚够温饱,几无剩余的生活里,自生自长出的兴致。这些兴致基本不需要什么养料,自给自足着,它的核心只是简单到极致的一个理由,就是为活着而活着。每日里,我也在固定的时间里,提了一些吃的和喝的,去到公园。可我还没找到我的固定的地方,每一寸土地似乎都被先行者占领了,我只能插空补缺,这使我在公园里扮演了一个流浪的角色。我连最偏僻的犄角里都走到了,那是通向一条新拓宽的,如公路样大白天也奔驰着载重卡车的马路,矮墙上破开一扇小门。看门人时有时无,可自由通行,但因知情者不多,所以少有人走动。我游荡着,消磨我的时间。时间在漫无目的的行走中,流畅起来。倘若,我走过的路线能显形,那就是时间的形状了。它百回千折,环绕无数,缠成一个大茧子,包裹着我这个,孤独的,学习的蛾子。

有一阵,我走出我这个栽下跟头的城市——医生对此不以为然,他说,你最终不还是要回来?他的意思是在哪里摔倒还在哪里爬起来。这意思不错,可总得给我个迂回的过程吧。我走出这个城市,去到河网密布的水乡,住在镇上人家。他家专为我辟出一间屋子,不让我受打扰。这屋里只有床,桌椅,还有一个小耳听机。没有书,电视,报纸——要到几公里路远的大镇邮电局才可买到隔日的日报。晚上,我躺在床上,戴了耳听机,听广播。窗下,越过街面,房屋,稻田里传来清脆的蛙鸣,打扰着广播声。电波不知受了什么阻碍,波动不定,很难调准频道。这么个小地方,似乎是裹在世界的芯子里。不是说偏远,而是藏得深。耳机里,吱吱啦啦传来歌声,乐声,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声,就像是天外来声。我寻找声音清晰的频道,寻找也无用,所有的频道都是忽隐忽现,并且相互串联。我并不为听见什么,只是让一些声音,充填在空廓的时间里。忽然,有一些声音凸现出来,进入听觉,是配乐朗读,题目叫“学习欢乐”。这四个字清晰地划开蛙鸣和电波声,留下笔划,我听见了。学习欢乐,“欢乐”离开主体,成为客体的存在,“欢乐”亦呈出物质性的面目。人的内部与外部,竟是要经历这样分与合的过程。可“学习”这两个字正合我心,我正处在勤于学习的阶段,然而,如何学,学什么?朗读声进我耳,却进不了我心,我只能向虚空茫然中,学习。

同类推荐
  • 印第安酋长

    印第安酋长

    一条铁路将向西部延,“老铁手”来到印第安人领地绘制地图。在部落间的冲突中,阿帕奇人的酋长“好太阳”饮弹身亡,美丽的姑娘“丽白”为追求白人的文明与爱情却被白人杀害。年轻的酋长温内图踏上了复仇之路……异域的风情、独特的文化、险象环生的故事,揉神话、探险、悬疑和哲理于一体,这些构成了卡尔 麦小说的永恒魅力。
  • 颠沛流离(中国好小说)

    颠沛流离(中国好小说)

    《颠沛流离》讲述的是洪一民在工作和生活中“颠沛流离”的故事,突出了小人物的工作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
  • 城市边缘

    城市边缘

    范广大在辛文义离开怡神园那一刻,思想又一次溜了号,一下子溜回了十多年前——那时候他还没去省城,刚刚开始做本市机加行业的龙头老大。他不能肯定的是,这是年龄关系——更年期提前了,还是那些往事早晚会找上他。具体说来就是,当按着他的吩咐去接黄丽艳的辛文义刚一走出怡神园,范广大突然觉得记忆里什么地方豁然一亮,尘封多年的一幕,不可思议地纤毫毕现于脑际——太阳明丽地照着,楼下,黄丽艳拎着个暖水瓶,走在去水房的花间小路上,缓慢而悠闲,且不时左顾右盼。
  • 家谱上的逃亡

    家谱上的逃亡

    我舅舅春虎决定修家谱的那一天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个穷人。承认自己是个穷人,是需要勇气的,在此之前,遭再大的难,受再大的罪,春虎总觉得挺一下,前面还是有好日子的。这一次春虎是彻心彻肺地承认。他说自己老了,该去了。“我能活到八十多岁,我想都没敢想过,呵呵。”春虎脸上的皱纹堆成一堆,黑黝黝,闪闪发亮。本来舅舅修家谱,我们不赞成。这个“我们”里,还包括我妈春莲。穷人修什么家谱,只有你这个书呆子舅舅会想出这样的主意。我妈春莲说,穷人就像那地上的灰尘、早上的露水,一阵风来,痕迹全无。
  • 兵书峡(上册)

    兵书峡(上册)

    本书是一部武侠小说。由“现代武侠小说之王”还珠楼主创作。1949年7月由上海正气书局出版第一至四集,第一集封面书名前冠以“续云海一一”,第二集起均冠以“云海后传”;至1950年出版第一二集。全书共二十四回,六十五万字。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仲尼弟子列传

    仲尼弟子列传

    历史是一条长河。春秋史则是这条长河中激流澎湃、景象万千的一段。汹涌的潮流席卷着万丈波涛,涤荡着千年的尘埃,冲击着礁石险滩,勾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绚丽缤纷的五彩画卷。周书灿,何许人?一代宗师。
  • 不负遇见时先生

    不负遇见时先生

    时陌泽马上就要追到手的老婆,人格合二为一了。焕然一新的她对他却没有了原来的感觉。得,又得重新来过。追老婆的路上,遇上情敌?毫不犹豫砍断桃花。就连手下也来规劝他?“少主,您又何必吊死在一颗歪脖子树上?”“滚,归雁山魔鬼训练了解一下?”竟然敢说我老婆是颗歪脖子树?见哪颗歪脖子树长得跟我老婆一样貌美如花、善解人意、温暖大方、倾国倾城……(此处省略一万字)的?*貌美如花、善解人意、温暖大方、倾国倾城……荆沐沐在不远处咆哮:时陌泽!我手机呢?!本书原名《狐狸总裁,求轻宠》ps:双重生,SC,HE,内含玄幻因素
  • 我成了无敌燕双鹰

    我成了无敌燕双鹰

    在现实中,我忍气吞声受尽屈辱,意外穿越异界,天不绝我赐予神秘系统。在异界中,我重拳出击,成为大陆第一杀神,凡人之躯可造天地。曾经有人问我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我只是淡淡的戴上了我的帽子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
  •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 在动漫中的异次元修炼

    在动漫中的异次元修炼

    身为龙族少主的宁幻,因为叛乱被人类领养。如今记忆觉醒的他,为了逃避追击,他开起异次元之门。为了修炼和复仇,请看他是怎么逆袭的。世界为零之使魔,妖精的尾巴,之后还没决定。还要求票票。
  • 末世之新纪元法则

    末世之新纪元法则

    寒武纪是显生宙的开始,标志着地球进入了生物大繁荣的新阶段,物种开启了进化。斯威特-塔特尔彗星与地球的碰撞,开启了地球生命新一轮的进化。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动荡时期,苏静在众叛亲离后,却遇到了一个能宠爱她的男人,为她遮风挡雨,陪她迎接地球新一轮的涅槃。
  • 雾霭之都

    雾霭之都

    五个性格各异的女孩,来自不同的城市,却在因缘际会下在北京这座古城相遇,自此一连串意想不到的变故横生,然而每一个人都在一次又一次的经历成长,伤痛和蜕变。可却没有人想到这一次的相逢却改变了每个人的命运。
  • THE MOONSTONE

    THE MOONSTO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那个大叔有点萌

    那个大叔有点萌

    带着小包子重生,唐十七明面上是萌系大学生,暗地里却成长为了商业大佬,处处打脸虐渣,一路凯旋走上人生巅峰。传闻说她是豪门弃妇,枕边人却送钱送钻送公司,把她宠上天。她说:“老公,我嫁给你的目标就是坑光你所有的钱,你告诉我,我这辈子能完成任务吗?”第二天,某人带着银行卡,房产证等等出现在她眼前:“宝贝儿,我现在全部身家都是你的,当然,还包括我。”众人懵逼,这哪是传说中的豪门弃妇,分明就是九爷的心尖宠,掌上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