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96100000006

第6章 别母自立 求学南都应天府

淳化元年(990年),苏州吴县人范墉,病故于徐州节度掌书记任上。

范墉生前娶有两房妻室,共生五子。正室夫人陈氏生有四子,长子夭折。次子范仲温,三子范仲滋(后来进士及第,但未入仕便病故),四子夭折。

范墉之妾谢氏,生有一子,名范仲淹,此时方满两岁。

昨日,是范墉七七忌日。

今日午后,陈氏夫人端坐在前堂,吩咐侍女招谢氏前来。

谢氏正躲在自己的房里暗自悲伤,老爷说走就走了,不曾留下只言片语。老爷在时,夫人就对她冷眉冷眼的,如今老爷不在了,还能容得下她母子么?她看着怀里儿子熟睡的脸庞,心里一阵酸楚。

“谢姨娘,夫人叫你去前堂。”侍女在门外直着嗓子喊。

谢氏抹了眼泪,把儿子轻轻放到床上,盖上被子。她悲哀地想,真是人走茶凉,老爷七七刚过,范家仆人对她的称呼与说话的方式都变了。

她就着盆里的冷水洗了把脸,对着镜子梳了发髻。她不想让陈氏看到她的悲伤,或者是狼狈,她换了身干净衣衫来到前堂。

陈氏一双饱含怨毒的眼睛紧盯着谢氏,她忌恨眼前这个女人,虽然生的儿子也有两岁了,可她依然面目姣好明妍,身段窈窕丰盈。老爷在时,她虽妒而不敢言,如今老爷死了,看你还能靠谁!

谢氏上前施礼,陈氏半天不语,只盯着她看,让她心里发怵。她不知道等待她的是什么,但她心里明镜似的,她母子二人的命运就握在陈氏手中。

陈氏从衣袖里抽出帕子,揩了揩那不曾流泪的眼睛,哽咽道:“妹妹,你说咱姐俩怎么就如此命苦?老爷说走就走了,一句半句的热心话都不曾留下,咱孤儿寡母的,这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这句话正中谢氏的心坎,她热泪长流,哭倒在地。

谢氏正哭得伤心,耳边却响起陈氏冷冷的声音:“我说妹妹,你也别哭了。老爷走了,你就是哭倒长城也哭不回老爷来。”

谢氏停了哭泣,脑子里嗡嗡地响,一片混乱。

陈氏又道:“我看妹妹还年轻,模样儿又周正,不如趁早寻一家好人家嫁了,也好把孩子拉扯大。”

谢氏抬起一双泪眼,惊恐地望着陈氏:“我是范家媳妇,老爷走了,我理当守节,如何能再嫁?”

陈氏心里冷笑:你倒是贞节得很!这个家可是我跟着老爷一手积攒起来的,岂能容你母子俩坐享其成!口中却抽泣道:“老爷这一生官小位卑,又不曾利用官职搜刮钱财,也无大宗的遗产留下。你也看见了,就这么一点家当,与其大家在一起饿死,不如妹妹带着仲淹另择良家,求条活路,也好让孩子长大成人。”

谢氏哭泣着摇头。

陈氏道:“妹妹,你不想自己,也该替孩子着想不是?”

想到孩子,谢氏哭得更伤心了。

陈氏厌烦地皱了皱眉头,却依然耐着性子细细说道:“妹妹,不是姐姐心狠,实在是家道不好。前儿我娘家嫂嫂来看我,说有个淄州长山人,去年没了妻子,正想续弦。我叫嫂嫂托媒人去打听,原来这人还是个县令,也还忠厚老实,虽然前妻留下两个儿子,你过门了就是正室夫人了,仲淹跟着你也不会吃亏受苦。”

谢氏听陈氏把话说到这一步,便停止了哭泣。老爷刚过七七忌日,她就为自己找好了人家,可见她要赶走自己的决心是何等的坚决。再哭,再求,也无济于事。

陈氏见她不哭了,满脸堆笑:“妹妹,有道是,择日不如撞日。那长山人过几日便要赴澧州安乡(今湖南省安乡县)上任了,你今日就过去,再随他一起赴任,岂不好?”

谢氏站起身,心绪茫然。她不知该说什么,是道谢?还是道恨?二者都不合适。既是要离开这个家,还在乎是今天、是明天?还管它是吉日、是凶日?此刻,或者往后,她心里只有一个牵挂,那就是她的儿子,她的小仲淹。

她回到自己的房间,儿子早醒了,见了她,一头扑进她怀里,仰着稚嫩的脸连声唤道:“娘,娘。”

她捧着儿子的脸,含泪道:“娘在这儿呢!”

陈氏的侍女在门外道:“朱家的轿子来了,在门外候着呢!夫人吩咐了,你可以带走自己的随身衣物,还有仲淹少爷的随身衣物。”

她听懂了言外之意,除了自己和儿子的随身衣物,她不能带走这里的一针一线。但她拿定了主意,她可以不要任何贵重的东西,却一定要带走那张琴。

谢氏背着包袱,牵着儿子的小手出门时,有一个中年女子已等候在轿子旁边。她没有回头,因为她知道不会有人来送她,这样或许更好,她也好,儿子也罢,从此与范家再无瓜葛。

陈氏的话不假,淄州长山人朱文翰果然忠厚老实,娶了谢氏进门,以正室相待,并将谢氏两岁的儿子仲淹改名为朱说,带往澧州安乡任上,视同己出。

谢夫人眼里没有眼泪,她平静地讲述着,似在说一个年代久远的与自己毫不相干的故事。

朱说坐在母亲身边,如老僧入定。他的思绪似乎凝固了,又似乎在某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游弋,让人琢磨不定。

谢夫人见儿子痴痴呆呆的,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明的愧疚。她凝视着儿子那张轮廓分明的脸,微蹙的眉头,深邃的眼睛,还有挺直的鼻梁,这张脸太像他的生身父亲了。

谢夫人不知是该庆幸,还是该担忧。在这张青春的脸上,作为母亲,她看到了儿子过早的成熟与刚毅,还有几分她不愿看到的,却真真切切地刻在儿子额头上悲天悯人的忧愁。

“夫人,少爷,喝口水罢。”不知何时,香草送了两碗茶进来,轻轻唤道。

朱说如梦初醒,他起身离开座椅,跪倒在母亲脚边:“娘,孩儿今年已有二十二岁,本应娶妻生子,侍奉双亲。无奈孩儿心怀天下,仍需继续求学,不能孝敬于母亲膝前,请饶恕孩儿的不孝之罪!”

谢夫人心悸地问:“你,你要去哪里求学?”

朱说没有回答,而是转向香草。他依然跪在地上,拉了香草的衣袖,流泪道:“香草姐姐,请你好好照顾我娘,我娘这一辈子不易。我以十年为期,十年以后,我一定来接我娘,也报答你的恩情!”说毕,起身回到自己的住处,收拾衣物书籍。

不知何时,朱诚站在他身后,小声问:“你真的要走么?真的要离开朱家?”

朱说没料到,朱诚会来问这个问题。他盯着他的脸,心里猜测着:他是来取笑我,还是来挽留我?但他在朱诚眼里看到的是坦诚。

朱说笑道:“我要去求学。”说出这句话的同时,他已经解开了与朱谆朱诚两兄弟的怨结。

朱诚低头道:“方才,我与谆哥听到了你跟娘的谈话。谆哥不好意思来,叫我来请你留下,不要离开朱家。”

朱说点点头:“谢谢你们的好意!走,我是一定要走的,但我也必定会回来接我娘。十年之内,还请你们好生看待我娘。”

“说儿。”谢夫人在门边唤道,朱诚见了,忙退了出去。

“娘!”朱说迎上去,扶母亲进屋,见母亲手中捧着一件物事,正欲询问。

谢夫人走至桌边,把手中捧的东西轻轻地放在桌上,取下外面的黑色布套,一张乌木古琴出现在朱说眼前。

他惊叫一声:“琴!”

谢夫人抚摸着古琴:“这是我当年从范家带出来的唯一的东西。当时,大太太已经吩咐下人传话给我,不准带走范家的一针一线。我不明白她为什么又让我带走这张古琴,如今想来,她或许是想把你父亲最喜欢最珍爱的古琴留给你罢。她的心,还是善良的。或许范家的家境是真的不好,是为娘错怪她了。”

朱说抬手轻轻触动琴弦,说不出心里的滋味。

谢夫人又把琴衣套上,边系带子边说:“这张古琴,你带在身边,你是范家之后,却是朱家养大的。你的天性像极了你的生父,认定了的事情,必定会坚持到底。你要离开朱家,娘不拦你。但你也要记住,为民也好,为官也罢,最要紧的是先要做个顶天立地的人。你的生父、养父都是这样的人。”

朱说道:“孩儿谨记娘的教诲!孩儿也会记住养父的养育之恩,教导之德!娘!孩儿走了,十年之后,必来迎接娘亲,侍奉于膝下!”说毕,担了琴剑书囊,头也不回地出了朱家大门。

朱说走至村口,忍不住回头张望,见母亲依然倚在门前那株桂花下,单薄的身影,显得那样的无助而孤独。霎时,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他负气出走,心里并不知该往何方而去。

前路茫茫,朱说孑然而行,思绪混乱。一只鸟儿鸣叫着掠过他的头顶,飞进前面的山林。

他蓦然想起,醴泉寺方丈曾经说过,自景德年间起,朝中执宰大臣不下十人,其性格不一,人品各异。内中最受人称道的当数李迪了,此人学识渊博,且公正严明,疾恶如仇。

李迪是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县)人,自幼聪慧,博闻强记,胆识过人。青年时,曾揣着自己的文章去拜见当时的名士柳开。柳开读了他的文章后,非常惊讶,对他说:“读君之文,须沐浴始敢见。”(宋代邵伯温《邵氏闻见录》)

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三十五岁的李迪举进士第一,钦点状元。入仕后,曾在多处任地方官,两度任宰相,因性格耿直、刚正不阿而得罪当权奸臣,多次遭贬谪。如今正通判兖州,以右司谏知郓州。

朱说一路走一路想,当年,李迪能去见柳开,今天,我为何不能去见李迪?我虽没有好文章作为进见之礼,但若能请他指一条读书之路,也不枉了我这次负气出走。

他为自己这一想法兴奋不已,振作精神,整理了琴剑书囊,往郓州而去。

李迪接见了远道而来的朱说。

当年,他在朝中任宰相时,门庭若市,慕名找他的人络绎不绝。而今身遭贬谪,门庭冷落,居然有人求见,心里不免有几分诧异。

他眼前的朱说,虽衣着简朴,却干净利索;虽身材清瘦,却不减英武之气。那张轮廓分明的脸上,一双漆黑的眸子,透着睿智和刚毅。

李迪暗暗称奇,心想:此人万万不可小觑了!

朱说见李迪温文尔雅,和蔼可亲,便将自己的身世与想读书的愿望一一相告。

李迪思索片刻,盯着朱说眼睛问:“有朝一日,你若金榜题名,将何以为官?”

朱说挺直背脊,双目炯炯,不紧不慢道:“有朝一日,小生若能金榜题名,入仕做官,应清正廉明,奉公守法。以天下为己任,置国计民生为首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好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李迪拍案而起,连声赞叹。兴奋开心之余,忙唤家人快快准备酒菜,他要与朱说一醉方休。

席间,李迪侃侃而谈,向朱说介绍了一所读书的好去处。

大宋朝的政府机构设施,从朝廷到地方,是相当紧密而繁复的,而能供求学者读书的地方,除了朝廷设立的国子监,民间没有一所正规的学堂。

国子监是宋朝的最高学府,又称为国子学,七品以上的朝廷官员子弟,方可入国子学读书。可见,国子学是达官贵人的学堂,民间百姓的子弟望尘莫及。而国子学的学生,大多都徒有其名,并无真才实学。

民间的有志之士子,若想步入仕途,取得一官半职,便要有丰富的学识,才能通过科举考试。于是,民间便有了私人设立的聚徒讲授的场所。

南都应天府,秦时设置为睢阳县,唐时为宋州。宋太祖曾为归德军(即宋州)节度使,登基后定都宋州,国号为宋。

至真宗景德三年,宋真宗感念太祖皇帝“应天顺时”创建大宋,便将宋州改为“应天府”。

早在五代的后晋时期,儒生杨悫在归德军赵直将军的扶持下聚众讲学,赵直将军为其建书舍数间,称为南都书舍。因为南都书舍在睢阳县,人们又称之为睢阳书舍。

有位叫戚同文的,出身于儒学世家,幼时父母双亡,随祖母一起寄养于祖母的娘家。在当地,戚同文虔心侍奉祖母,以孝闻名。祖母故去时,戚同文日夜悲泣,数日不食,乡邻颇为感动。

南都书舍初办之时,戚同文投学而来,杨悫听了戚同文的身世,见其求学心诚,便收留了他。天资聪颖的戚同文,刻苦向学,长期衣不解带,仅仅一年工夫,竟熟读五经,深得杨悫的器重,并将妹妹许配给他为妻。

时值后晋末年,天下混乱,赵直劝戚同文入仕途,造福于天下。戚同文立志不去做官,却希望天下统一,因此取名为同文。其为人忠厚纯朴,乐善好施,不蓄钱财,不建居室,主张“人生以行义为贵,不必积蓄钱财”。

杨悫死后,由戚同文继续主持办学。

赵直将军非常器重戚同文,病重之时,将家事托付于他,礼遇有加,并帮其扩建书舍,广收学子。慕名的求学者,不远千里而来。

大宋立国初,开科举之考,南都书舍百余名应考的学子中,竟有五十六人进士及第,南都书舍从此名扬天下。

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应天府首富曹诚,仰慕戚同文先生的“纯质尚信义”,筹巨资重建南都书舍,增学舍150余间,收集上千卷名著,广收学子,并请戚同文的孙子戚舜宾主管书舍,一时盛况空前。

应天府尹将这一盛况上奏朝廷,真宗皇帝听了欣喜不已。

太祖皇帝建立大宋以后,天下复归一统。从太祖皇帝到真宗皇帝,都注重文治,所以当真宗皇帝听说应天府学风蔚然,欣喜之余,赐名南都书舍为“应天府书院”。

朱说听了李迪的介绍,兴奋不已:“李大人,且不说皇帝为学府赐名,单是那戚同文先生贫贱不屈、刻苦向学和主张‘人生以行义为贵,不必积蓄钱财’,就让学生倍加仰慕与尊敬。”

李迪道:“你既有心向学,不如去应天府书院。书院的老师都是来自天南地北的饱学之士,他们的藏书更是聚史上之名家经典,多达千余册。”

朱说起身施礼:“多谢李大人指点!学生就去应天府书院求学。”又道:“学生从家里跑出来,并非真心憎恨朱氏兄弟。虽是一时性起,实则是想继续求学,也想自立门户。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养父对我的养育之恩、教导之德,我铭记在心,永生不忘!”

辞别李迪,朱说昼行夜宿,几经周折,终于进了应天府书院,这一年,是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一晃四年过去了,在应天府书院的读书生涯里,朱说的刻苦,比之在长山醴泉寺,有过之而无不及。常人读书,常以头悬梁、锥刺股来激励自己。而朱说,以先贤戚同文当年读书“累年不解带”为楷模,昼夜苦读。寒冷的冬天,夜晚读书疲倦不堪,他就以冷水洗面来提神,确实太累了,就和衣倒在床上眯缝一会儿,从不曾脱衣睡个囫囵觉。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正月,宋真宗率文武百官到亳州太清宫拜谒老子,加封老子“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随即,又往应天府赵家祖庙——圣祖殿拜祭。

这日,真宗的御辇刚至圣祖殿前,便听人惊呼:“有‘天书’降于皇帝的车驾之上!”

众人抬头看时,果见庙宇上方,霞光普照,一朵黄云冉冉而降。霎时,百官跪地朝贺,山呼万岁,震天动地。

自大宋在景德元年(1004年)跟辽国签订“澶渊之盟”以来,边境再无战事,宋朝境内风调雨顺,物埠民安,这一派安稳祥和之气,常常使宋真宗庆幸与辽国的讲和。而资政殿学士王钦若私下里奏说:寇准主持的与辽国签订的“澶渊之盟”,表面上是议和,实质上是“城下之盟”。

王钦若一番话把事情的性质完全颠覆,“城下之盟”是敌人兵临城下之时,被迫与敌国签订的休战条约,是以丧权辱国为代价的。

真宗不知王钦若说的这番话,其实是因为对刚直不阿的寇准的嫉妒。这种妒贤嫉能的奸佞行为未能引起他的注意,反而对所谓的“城下之盟”耿耿于怀。

真宗想:作为太祖太宗皇帝的子孙与继任者,应该是大宋帝国的圣明天子,岂能容忍这样一个平和清静的太平盛世,是出自与辽国签订的“城下之盟”?若真如此,大宋皇帝的颜面何在?但将如何补救呢?

王钦若便怂恿真宗“封禅”。

封禅,是祭祀天地的大典,是圣德之事,若不是明德之君的祭祀,天地是不能接受的。

真宗不辨是非,而是满腹疑虑:“封禅,乃圣德之君所为,不是随便哪个皇帝就能做的,要有天瑞昭示,朕方可封禅。”

王钦若不假思索道:“没有天瑞昭示,就不能人力为之么?古人不是也借造化神妙弄出河《图》洛《书》以教化天下?”

真宗听了,恍然开悟,这便有了“天降祥瑞”以示天下太平,皇帝是圣明之君,便有了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耗资巨大的泰山“封禅”。

今日在应天府圣祖殿,又有祥瑞降临,岂不是天大的荣耀!真宗皇帝大喜之余,立即下诏,升应天府为南京。对应天府境内以及出巡以来所经过的各县州实行特赦,并恩准在“重熙颁庆楼”大宴臣民三日。

一连几日,应天府热闹非凡,陌上杨柳飞花,城内流光溢彩。街上,香车宝马,行人如织,都争着去看皇帝是什么样子,也赶着去品尝御赐的美酒佳肴,真是一片太平盛世的繁华景象。

书院里的学子也不例外,这日都早早起床,梳洗干净,穿戴整齐,去瞻仰天子圣颜,唯有朱说不为所动,读书如故。

平日里几位要好的同学非常奇怪:“朱说,你还不快换身干净衣裳?大家都要走了。”

“何事?”

一位同学夺了他手中的书卷:“咦!天下竟有你这样的人!是不是读书读痴了?”

朱说不解:“读书如何能读痴?读书只会去愚昧、长见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顺手抢回自己的书。

“可天下人莫不想瞻仰天子圣颜。这次皇帝巡游应天府,实乃千载难逢的机会,难道你不想去?”

朱说依旧坐回到桌前,翻开书,不紧不慢的:“天子真容,日后再见也不迟。”

“哟!你好大的口气!日后再见也不迟。”那位同学撇撇嘴,学着朱说的腔调。

另一位同学问:“你当真不去?”

“当真不去!我现在发奋读书,将来金榜题名时,皇帝自会在金銮殿上召见于我。”

大伙儿心里嘀咕了一声“狂妄”,便不再理睬朱说,一同出了书院,往街上而去。

同类推荐
  •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他是国民党陈诚将军的长孙。毕业于普林斯顿和哈佛MBA,曾为麦肯锡资深顾问。为了寻找生命的答案,他曾经出家为僧三年,在禅宗、汉传佛法、藏传佛法中找寻修心的方法;又到西藏、青海、云南、印度、尼泊尔,追随近百位高僧活佛学习。他以非凡的勇气和坦诚写下这本《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是希望“让认真寻找心性的朋友们,不必走弯路。 在这本不一样的自传里,陈宇廷讲述了自己传奇的半生经历:在台湾的少年时光,在美国求学的生活,在投资银行和麦肯锡工作的岁月,出家求法的经历,和格莱美音乐家央金拉姆的传奇婚姻。
  • 中国大艺术家的故事

    中国大艺术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坐龙椅:明清帝王的风雨人生(上部)

    坐龙椅:明清帝王的风雨人生(上部)

    近年来,市场上兴起解读明代历史的热潮,一批史学畅销书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书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以近现代思想为参照,全面论述明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文化制度,颇有史学大家的严谨风范;一类以书内外史实为依据,精细描摹明代的权谋机变、财色兴衰及人情世故,极得文学家的春秋笔法。本书讲述从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到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这大明十六帝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的人生经历及心路历程,刻画人性与制度的博弈,彰显繁荣与衰落的规则,抒写朝野众生权谋机变与铁血柔情紧密交织的激昂人生篇章!本书兼具研究家的较真精神与文学家的优美笔调,让广大历史爱好者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阅读享受!
  • 故宫活字典:朱家溍传

    故宫活字典:朱家溍传

    他是一部“历史书”,擅长文物鉴定,被誉为国宝专家; 他主编的《国宝》,成为中国政府官员赠送外国元首的正式礼物;《朱家溍传》讲述他出生相国世家,却蜗居陋室,与家人多次捐赠收藏,一次捐赠即过亿元。
  • 淫君之首:明武宗

    淫君之首:明武宗

    《淫君之首——明武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都市之魔主奶爸

    都市之魔主奶爸

    九天魔主下凡尘,我欲只为自在人!这是一个带娃的故事,讲述着一个得到魔帝传承的青年如何在带娃过程中越走越远。本书以温馨,轻松,搞笑为主,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精品都市文,喜欢的可以收藏,五星好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

    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

    该书以比较的眼光分析了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状况,阐述了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的特点,实现了中西相关研究领域的沟通,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关东女人

    关东女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阴历六月十九,在北镇通往青岩寺的官道上,跑过来一辆带篷的马车。车把式挥着手里的鞭子不住地吆喝驾车的大青马。车沿的另一头,坐着一位十七八岁的俊俏丫头,在马车的后边,紧跟着一匹枣红马。马上的汉子三十多岁,穿绸裹缎,鹰眼勾鼻,剪着锅盔头,挎着盒子炮,一副洋洋自得的神态。这汉子是北镇最南端桃花吐钮家火院的炮手刘王。钮家在当地可是首屈一指,当真是:“到了辽河南,叫地都姓钮;金子满庭堂,富贵赛王侯。”马车正往前奔驰,马车的篷帘被一只纤纤玉手揭开了,紧接着露出一张美丽的脸儿。
  • 爱到无处可逃

    爱到无处可逃

    每个月的这几天,她都会被带到这间没有灯光的漆黑屋子里。他不许她发出声音,不许她触碰他,更不许她看他一眼。一月复一月,他只是将她当做生育的工具,救他心爱女人的工具。甚至当她躺在产房里,都听见他说——“保小孩,不保大人。”所以的恨在这一刹那爆发。一场火,她把她年少岁月的爱全部烧尽。五年后。她重新回到这一片土地,不只是为了夺回自己的骨肉,更是为了让伤害过她的人血债血还!可偏偏为什么,曾经对她不屑一顾的他,突然变得万分温柔。甚至她心爱的儿子,都拉着她的衣角,无辜的求她:“妈咪,原谅爹爹好不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剑龙不流泪(儿童美绘版)

    剑龙不流泪(儿童美绘版)

    小剑龙青芒出生后的第二天,一群异特龙袭击了它的族群,怯懦的剑龙们四散逃窜。青芒的爸爸为了全家安全,独自与异特龙群搏斗,倒在了异特龙的魔爪下。流离失所的青芒兄妹和妈妈加入了另一个剑龙族群。青芒一直不被剑龙们接纳,孤独地磨砺着自己的剑尾。一天,杀害父亲的那只异特龙再次出现在青芒面前,青芒将怎样报仇雪恨?妈妈和妹妹再次遭到异特龙的袭击,瘦削的青芒奋力迎战却重伤倒地,它还能再站起来吗?当整个剑龙族群面临灭绝危险时,谁会挺身而出,拯救整个剑龙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若爱,请情深

    若爱,请情深

    周蜜儿是在新生开学的第一天碰到的慕梵,那个看上去颇有点禁欲系的男生,打量了自己半晌才慢慢说话。“啊~在这里碰到一个说中文的”她泪流满面地蹦哒到他面前,就差给他一个拥抱了~……后来的后来,他在梦里无数次梦见她的模样,想起她和自己说话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