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98200000005

第5章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穿越生活万象,辨识人生法则

三位一体的人生——生命、生活、生计

生活,你到底是简单,还是不简单?

我很晚才开始追问和思考什么是生活?有人说生活很简单,有人说生活很复杂,我都同意。同意简单,是因为如果把生命先放一边,人类一切外在活动,甚至所有动物的生命活动,都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生产,其余的全是生活。也有人把生产或者现在所谓工作也划入生活(广义的生活),那也没问题,那就更加简单,生命的外在全部是生活。在英语里,人生,生活,生命,甚至生计都是一个词,叫作Life。

关于生产,有一个叫亚当·斯密的英国人写过一部名著《国富论》,汉译就是“国家的财富”,似乎与草根百姓无关,但从英文原名来看,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财富本质与要素的研究,与追求创造财富的每个普通人并非无关,揭示了“财富是生产和交换的结果”这个朴素的真理,帮助我们用少量简单的概念,理解生产和财富的本质,并探讨了增进财富的方式,与我们勤劳致富、流通致富、服务致富的常识相吻合,并开创了经济学这门学科。

本书中提到的生活,大多数是指上面提到的狭义生活,当用作广义的时候,相信智慧的你也能领会。在汉语的语境里,生活这个词偏向于描述一个阶段,一个片段,一个状态,更加具体、容易感知和理解。生命这个词也比人生具体一点,主要指内在本体。而人生这个词,作为既包括过程也包括状态,既包括外在也包括内在的存在,更加抽象和宏大、不容易感知和理解,所以常常被很多人回避、拒绝,甚至嘲笑。

我记得意大利球星巴洛特利(巴神),射门犹豫没有进,媒体调侃他“在对方的球门前突然开始思考人生”。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很热爱“人生”这个词,当时有一本书《培根论人生》,非常畅销,相信和我同时代的很多人都看过。本书讨论的内容,也可以说是Life,既包括生活、生计,也包括生命、人生。

我赞同生活的复杂,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生活的内容相当琐碎,一天当中,我们可能做几十种不同的事,和几十个不同的人打交道,接受目不暇接的信息,在琳琅满目的超市里,光怪陆离的大街上,万能的互联网上,为本来简单的衣食住行玩等生活大事,做出具体微小的选择,有人竟然患上了选择恐惧症;即便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机械化水平较低的中国农村,一天当中,除了上工上学,也要生火做饭,缝洗衣服,喂猪喂鸡,走亲访友或接待宾客,赶上逢年过节,娶亲盖房,生老病死,就更加忙碌……更不要说一个月一年十年中要经历多少事,接触多少人,生活中所有的人、事、物,须臾不离地包围着我们,烦扰着我们,也滋养着我们。

其次,生活的复杂也表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发生的事,天天年年都在变化,昨天艳阳高照,今天大雨滂沱,我们以为今天爱我的这个人会永远爱我,陪伴我,明天或者明年可能就不会了,直到有一天天人永隔……可是长歌当哭,生活还要继续啊。佛教说万事无常,也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和安慰吧。

最后,生活的复杂还表现在看起来不变的“我”这个生命,其实天天都在变,细胞日日死去再生,衰老得不知不觉,拜聪明的大脑和智慧的身体所赐,今日之我还吸收了过去经历、教育留下的烙印,无影无形地变化着,形成所谓“苟日新,日日新”的新生命,与其他两个复杂性合在一起,让我们在蓦然回首从前的生活、从前那个自己,细细打量今天的生活、今天的自己时,感到不知所措、莫名其妙、哑然失笑或者潸然泪下……

不管简单,还是复杂,每个人的生活,作为一个整体来看,都是一个非常巨大非常浩大的存在,审视自己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件并不简单但很有意义的事。

平凡的生命和生活,因何而宝贵?

有人认为,人类创造的所有概念,除了“存在”,其他都是分类,只有“存在”这东西包罗万象,甚至“虚无”、“空”、“宇宙起源”等概念,都可以说是一种存在。生命体或者非生命体,衣、食、住、行,悲、欢、离、合,首先是一种存在,存在是一切讨论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他无从谈起。所以不加评判、如其所是地看待万事万物,就是“存在即合理”的真义。

每个人的生活,首先是一个巨大的存在,能够作为一个人,来到世界,感知生活的存在,感知自身的存在,感知世界的存在,可能是修了几世的造化。如果自恋一点看,我们各自的世界,从出生的那一刻,才一切准备就绪,开始存在,正如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观点:“神奇的不是这个世界样貌如何,而是它居然蓦然(咔嚓一下)存在了,这个事实!”也因此,对我们人类来说,最重要的感觉就是自己这个生命的“存在感”,这个存在感可能通过拥有某些东西而感知,通过自主决定所做的事及成就而感知,通过与其他人或生命的连接来感知,通过自己身体的感觉来感知,或者通过自己的精神成长和觉悟来感知,身体和内心的感知,是对内在自我的感知。人生包含生命和生活两个部分,内在部分是生命,外在部分是生活,生活与生命又互相参与,融为一体,可以说生命表达为生活,生活塑造了新的生命。生命是内在的,随着岁月生长变化存储和积累,就像一棵生长了200年,甚至2000年的参天大树,你说这个树的童年,1岁时,10岁时的那个小树哪里去了?对,当然没有消失,仍然合并在此时此地这大树的身体里。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当我成为风华少年,成熟中年,耄耋老者,那1岁的我,10岁的我,难道就消失了吗?生命的内在发生,虽然肉眼看起来轮廓简单,在显微镜下却异常复杂、井然有序、神奇无比。现代生态科学、生命科学、人体科学、心理科学,为我们揭示了许多生命发生的内在机理,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相反相成,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生殖泌尿系统配合默契,妙不可言。

生活却不断发生,瞬间消失在外,像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流,只有在一些貌似静止的环境或时刻,我们才能体会到一点生活的停留,比如徜徉在辽阔的原野,伫立在高山之巅,沉醉在爱情里,或者在电视里看到中国的张家界、美国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那样壮观画面的时候。另外,生活也有秩序稳定的一面,比如我们每天上班走的路常常比较固定,我们爱吃的食物也就那么几样,草木荣枯四季轮回,每个季节我们的衣着、活动也很相似,正所谓“天道有常,世事无常”。

生活和生命,像一片广袤田野里生长的植物。如果我们希望生命茁壮而美丽,首先要有饱满的种子(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同时还要用心规划这空空的生活田野。生命的种子,可以有三分之一,是经过整齐播种,井然有序的;三分之一是随意播撒的;还有三分之一是任凭老天赐予的。这样,生长在生活田野里的生命,既有让我们安心踏实的部分,也有意料之外的部分,是我们留给生活的空间和可能。

但凡我们可以感知前文所述的五个方面其中部分:感知对所做事情的自主和成就,感知到自己的拥有,感知到自己与其他人或生命的连接,感知到自己的身体,感知到自己的精神成长,我们就可以更加安心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的生命因何而宝贵呢?因为只有一次而宝贵可以吗?因独一无二不可替代而宝贵可以吗?因漫漫几十亿年不间断传承而来宝贵可以吗?因能够感知自己的生命、生活与世界“存在之美丽”,因领悟生活与世界“意义之浩大”,因可以自由选择对生活“热爱与否”,不畏艰险,不畏人言,不做他想而宝贵可以吗?……

生产服务于生活,生活服务于生命

生产、生活和生命是三位一体的,生产服务于生活,生活服务于生命。远古的狩猎和采摘,后来的种植、养殖、手工制造、流通贩卖、医疗教育、管理护卫,当今人们在各行各业里从事的职业,都关联着某种生产。在社会化大合作时代,生产(工作)的表面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但深层目的当然是保障生活。人类学家费孝通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生动呈现了手工业收入的下降,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公共活动减少、娶亲延迟……按道理,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生活,存有热爱与敬重,那么对为之服务的工作(生产),自然有一份延伸的热爱与敬重。生产效率高了,才有条件更少时间生产,更多时间生活。

为什么,我们常常有并不那么热爱和敬重自己工作的时候呢?除了可能我们并不理解热爱与敬重自己的生命、生活的意义,还因为生产与生活,本来就有竞争和对立的一面,为了增加生产物的数量,我们放弃部分生活加班加点;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人类发明了各种工具和合作,合作对象却常常是机器或陌生人,少了一边工作一边生活的乐趣。忙碌与加班让身心疲惫,甚至失去享受美食的兴致,拥挤的地铁让出行变得痛苦,高楼大厦遮蔽了阳光,水泥砖头侵占了生机勃勃的绿地。

导致工作与生活对立有余、和谐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呢?

其一,我认为是“消费主义”,《新周刊》“低成本生活指南”专辑写道:“消费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土鳖的一种文化形态,但不幸的是,我们正乐此不疲。你拼命奋斗几十年,难道不就是为了在自己的骨灰盒上刻上‘能挣会花’四个字?”当然,物质消费的背后,真正匮乏的可能是精神上的存在感、安全感、拥有感、爱和自由感等,以及精神上的“过度消费”(无限追求快乐、成功、独特、觉悟……)。对一场老友重逢的酒席来说,一瓶售价千元的五粮液与不到十元的敕勒川老窖的作用,又有多大差异呢?假如就是这种高消费,增加了生产工作的压力,更加平衡的道路,就让生活回归基本,文章提倡回归自然、回归家庭、回归缓慢闲适、回归兴趣爱好,非常有道理。或许“幸福的秘诀,正是保持适度贫困(包括精神上)”?

以2015年的物价估算,在中国的中等城市,一份有品质的基本生活,大约每天30元,饮食15元,住房7元,其余8元,在乡村还可以更少,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居住成本会超过饮食,每天的生活成本也可以在60元左右,而乡村则不超过20元。孔子曾对弟子颜回的生活态度,表达过自己的钦羡:“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年轻时候,我们很难做到颜回那样清心寡欲,但让身体和精神保持愉悦所需要的物质,确实不要太多。我以为,对这种物质和精神过度消费的自我觉察,是回归的前提。

其二,我们正在丧失自给自足的生产能力,不得不依靠机器和细致单调的分工和合作来相互满足生活需要,个人变成社会系统里各守其位的棋子,某种程度上也丧失了生活的独立性。我们或许可以做一些把工作与生活融合起来的尝试,比如自己种菜、做衣服、建房子,在田野上开工作会议,在企业内开展文体活动、用游戏的方式做团队建设,在社区买卖日用品等。

当我们对自己的工作缺乏热爱和敬重的时候,其实也是我们对生活和生命缺乏热爱与敬重,我们可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目标和方式,审视我们的工作本身,是不是正在远离自己的内心准则,远离自然、远离家庭、远离正常节奏、远离兴趣爱好?

一个真正的人,和他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我听过对生活最严重的抱怨是“能不能让我像个真正的人那样,活上一天?”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没有一天的生活称心如意,我要的生活不是现在这个样子。那么一个真正的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如果回到史前社会,一个真正的人大概和一棵真正的树、一只真正的猴差不多吧,他们直接从大自然获取生活必需品,躲开豺狼虎豹侵袭,长大成熟繁衍,按部就班,人与人之间差别很小,一个真正的人或许就是一个“自然人”。随着国家王朝的产生,人类进入等级社会,大部分人成了少部分人的奴隶,这种时代一个真正的人恐怕只能是“上等人”,他们的生活富足、安逸、自由,而下等人的生活与贫穷、劳累和被役使关系更大。进入工商业社会之后,生产的发展极大促进了物质的丰富,奴隶变成自由民,人们的生活与经济利益的算计关系更大,人变得更加理性,一个真正的人或许就是拥有理性和充足物质的人?在物质充裕的太平盛世,满足了基本生存需要的地方,人们希望得到别人尊敬和认可的需要更加强烈,一个真正的人或许可称为“社会人”;进入20世纪,随着教育的普及,读书识字、认识世界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一个真正的人比较像脱离愚昧的“文化人”;21世纪以来,人与人之间从经济上、人权上差异缩小,生活方式表现出更多独特性、创造性、自觉性,一个真正的人或许可以称为“精神人”,这精神人里边,当然也包括自然人、理性人、社会人、文化人。

具体到个人,具体到当下的你我,希望成为一个怎样“真正的人”呢?一个“理性人”、“社会人”、“文化人”还是“精神人”?对真正的人的设定和追求,引导着我们的人生。

有多少个“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有人说“对根本问题的回答,是一个课题的灵魂。”对人生这个课题,根本问题是什么呢?仍然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为什么会在这里?”这几个问题。

中国古代有“吾”、“我”之分,庄子说“今者吾丧我”,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的“吾”与“我”反映了主体、客体分离的情况。镌刻在阿波罗神庙的苏格拉底名言“认识你自己!”也暗示了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的分离。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非常重视对自我的研究,提出了“主我”、“宾我”的概念,对应英语语法中的主格、宾格。

认识的对象,古汉语中的我(字源为两个兵器相背,是一种宣示地盘、主权、边界的符号,是与他人区分的概念),“三省”的客体“吾身”就是宾我;“三省”的主体“吾”就是主我,后文提到的“自我塑造”也是主我塑造宾我的意思。

宾我包括我的身体、我的言行、我的思想感情、我的各种需要等,岁月流逝,不断生长变化,今日的宾我,整合了昔日的生长变化,集中呈现在当下。宾我与主我,有时是合一的,没有冲突,有时却不能行走在一条道上,所谓“管不住自己”。下面是我听过的几个真实感慨,“少抽点烟吧,唉,他要抽,我也没办法。”“为什么逃课?她不想学习……”“人来到这世上真是苦啊,你不想做的事,他偏要做;你想做的,他偏不给你做。”这里的“他”,就是宾我,自我结构中的第一层自我。

作为与其他个体相互依存的社会生物,除了“宾我”,还有第二个我,就是我们的各种分类和社会身份,可称为“社会我”。出生之时,我们就从属于某个国家、种族、家族、家庭,还有一个重要的识别“名字”,以名字为媒介,与他人、社会进行区别和交流。现代社会每个人的财产、身份、档案、成就等都以“名”为关键词开展。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进入更广阔的社会领域,成为某些团体、机构的成员,成为别人的同学、同事、朋友、上司、下属、合作伙伴以及各种社会角色,有的学者简略概括人的7类基本社会角色,分别是“独立的自我、家庭成员、社会成员、公民、朋友、劳动者、消费者”。“名”延伸到自然界,产生了各种概念,世间万物,每个人,本来没“名”,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小到一条小狗,大到星系日月、山川河流,都有了“名”。我们越来越难以接受无名的东西,包括籍籍无名的自己,或许只有在孩童那里,无名的东西更多,更接近自然,更接近事物的本来。有人把名与利并列,进而与权、色一起概括为人生的基本驱动力,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人们在社会上的存在状况。这个社会自我,约等于“我们”。

在社会自我中,有两个特殊的部分,第一个是“他我”——他人眼中的我;第二个是“镜中自我——自己认为的自己”。确切地说,这两个部分不属于自我本身,因为不管别人认为我是一棵杨树,还是自以为自己是棵杨树,都改变不了我本来是棵松树的事实。但他我、镜中我,都属于社会影响个人的机制,会影响和塑造宾我以及社会自我的部分。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很孤独,渴望他人关注,因无人关注而痛苦,甚至做出破坏性举动引起他人关注;另外一些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很卑微,想逃避他人关注,甚至不惜离群索居来避开那如影随形的影响。人前显胜、光宗耀祖,是“他我”对自我的积极反应;“他人是自己的地狱”,“活在别人眼光里很累”是他我、镜中自我对自我的消极影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做真实的自己”是自我对他我抵御的呐喊。越是熟悉的人,或生活在一个群体、一个地域的人,这种影响越大,比如兄弟姊妹、亲戚朋友、同事同学、街坊邻居的发迹,好像在无声地昭示我们的落后和无能。刻意炫耀自己的脸蛋、身材、穿戴、财富、学历、能力、才华、家世……追求“面子”的行为,反映了自我主动迎合他我的企图。为了让他人眼中的自己更光鲜靓丽,少一些悲哀孱弱,我们往往付出巨大的代价。莫泊桑的小说《项链》讲述了一位女子因为丢失一条价值不菲的项链,用十多年的辛勤劳作去赔偿,让自己的青春提前谢幕的故事。

第三个自我就是前文提到的“主我”,就是精神自觉的“我”,那个有自知之明的我,那个“三省吾身”的“吾”,那个“乘物以游心”的“心”,“自性具足”的“自性”,从出生到死亡唯一不变的、连续的“我”。这是人与植物以及其他动物最本质的分别。这个“主我”,有时超然物外,有时心为形役物役,被功名利禄所累,不得自由。佛教说“色即是空”,大约在警示我们:一切功名利禄,都将随生活的消逝而消逝,而“空即是色”,大约是说,即使我们不去刻意追求,那清风明月,那名利权色,也都在我们身边,根本离不开。刻意远离功名利禄或许根本不必,人的一生恰恰是在世俗生活的体验中,逐步获得对自我对世界的感知和认识,只要明了这种种“色”并不代表生命本身,就有了“明心见性”的可能。

人不可能一出生就大彻大悟,人的欲望、需要也不是罪恶,恰恰是在满足自己欲望和需要的过程中,得到真知,认识善恶、感受爱与美,通过世俗生活,发现人的本性和自己的个性,到达人生的彼岸。日本“净土真宗”创始人亲鸾圣人,4岁丧父,8岁丧母,9岁出家,幼时就有“人世无常”的想法,但31岁仍然不能解悟生死大事,于是下山食肉娶妻,经历世俗生活,最终开悟,其简单的箴言“每个人的真实本来面目就可以被拯救,被接受,信不信佛,无关宏旨”,真正领悟了“众生平等”的真谛。中国先贤追求“超然物外的心灵自由”,庄子《逍遥游》中提出“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看起来难以实现,但如果认真审视自己的生活,很多时候,我们是心想事成的,很多时候,我们无名而在,无功而为,无我而活,想想我们的孩提时代,想想我们专心工作、仰观明月、旷野放歌、在运动场挥汗如雨的时候……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本我自我超我”之别,其中本我类似宾我,超我是内化的社会自我,自我则与本文的“主我”含义相近,本我与超我矛盾重重,主我需要超越和平衡二者,整个生命才可能获得内心的和谐与自由。有人把“社会自我”称为大我,我觉得,这个精神自我,这个“主我”才是真正的大我,是我们灵魂的居所,是生命的源头所在,它有认知、统领和塑造宾我以及社会我的能力,也真正具有遨游宇宙的可能,它像气一样分布在世间,与其他生命和万物相通。

宾我的天赋、主我的自我塑造,与环境连接并受其影响的社会自我,共同构成我们的人生,演绎我们的生活。以我的人生体验,这三个“我”,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扮演的角色、所处的地位、所负的使命有所差异。

假如用“拥有自我,丧失自我,找回自我,放弃自我”四个阶段来概括人的一生:7岁以前的童年时期,社会自我很小,宾我和主我几乎合二为一。7岁至30岁,是个人逐步“社会化”的时期,宾我的力量在增长,社会我在扩大,如果宾我的力量超越社会我,会被他人和社会侧目;如果宾我被社会我压抑遮蔽,宾我将感到痛苦,主我将在宾我与社会我的博弈和冲突中,做出调和并表达自己的态度,但多数情况,宾我与主我的空间会被社会我侵占,“活出真正的自己!”这句话一般在这个阶段喊出来。从30岁到50岁,主我日渐成熟强大,开始与社会我平分秋色,可以说这是一个找回自我的阶段,是达到“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的过程。50岁往后,主我以丰富的阅历俯瞰人生,看到自己和世界不可分割,更加整体的一面,不再执着于一己一时之得失,达到某种返璞归真、合于天地、放弃自我的境界,为“渺渺茫茫,归彼大荒”做好准备。

我们可以多相信自己、相信他人、相信这个世界?

孩提时代,我们完完全全相信自己、相信他人,也相信这个世界,相信万物有灵,我们依赖这个自信和他信生存和长大,这就是最宝贵的童真。年复一年,我们知道有些愿望、有些东西、有些人是靠不住的,比如天气骤变大雨倾盆,父母撒谎或骤然离去,朋友恋人误解我们,过期疫苗让我们无所适从。最无奈的是,连我们自己也常常靠不住,我们以为能做到的,事到临头却常常做不到,相信可以管理自己,却常常失败。我们以为自己最了解自己,却发现最需要了解,却不了解的人恰恰是自己。那时,我们会对这个世界、对其他人、对自己感到深深的失望,开始怀疑自己,怀疑他人,并对这个世界产生深深的不安和焦虑……正如北岛的诗《回答》中的追问和控诉。

可是,又是什么让我们能悲欣交集地活到今天?让人类连绵不绝发展到今天?这个世界,一定有些什么是值得相信的,不是吗?

我们需要质疑明天不下雨,甚至备一把伞,但可以相信明天太阳会升起;我们需要质疑个别产品真不真,但可以相信超市里99%的食品是可以放心吃的;我们需要质疑爸爸妈妈语言的真实性、准确性,但可以相信他们内心深处对我们的关心与爱护是真实的;我们需要质疑自己成为科学家、文学家的可能性,但可以相信自己增长见识、实现自我的愿望是真实的。

我们必须学会在某些地方完全相信自己,在某些地方完全不相信自己,在有些地方要承认,无法确定。就像我们相信自己能拿起20公斤东西,不相信能拿起200公斤东西,而50公斤东西需要试一试才知道。对他人同样如此,我们可以相信一个执业会计师有能力完成一张报表,但我们需要质疑他不做假账的真实性。

事实上,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完完全全地相信自己、相信他人,相信这个世界,根本不可能,其次也不必要,况且还很危险。所以,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增长经验与智慧,学会分辨在具体的时刻,哪些方面可以完全相信自己,或者相信他人,相信这个世界?哪些方面我们不可以完全相信自己、他人和世界?而哪些方面需要经过尝试和探索,部分地、有条件地去相信。

每个人都是一座山,都是一个海,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即使在攀登山峰的过程中,与他人结伴,也无法互相替代。另外,每个人的成长变化、悲欢离合,都折射着命运的有情无情、时代社会的影响、世界的复杂多变、生命的神秘与考验,正如英国诗人威尔—布莱克的诗:“一沙一世界,一叶一天堂,一刹蓄永恒,一手擎无限。”在社会的连绵群山汪洋大海中,我们能否像一株小草、一只小鱼那样真实自然、随缘自在地活着?并体悟自己的生命来自鸿蒙太初、苍天大地,并与世界永恒共在的真谛?在漫漫人生中,我们是否可以攀越自己这座山,穿越自己这片海,向前不迷失,向后无憾悔?我们有多大的勇气和智慧,看清和呵护自己的初心,分辨在具体时刻,哪些人、哪些方面值得信赖?

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和价值?

什么是意义?我认为意义就是对一个东西感知、领悟和参与的多少,感知领悟参与得多,意义就多;感知领悟参与得少,意义就少。

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和价值?有的认为有,有的认为没有。没有意义的最明显体现就是生活的琐碎和重复,日复一日吃了睡,睡了吃,哪怕是山珍海味,总统套房,也有厌倦的时候。有一位作者解读莎士比亚的诗“你不要再怕炎炎骄阳,也不要畏惧寒冬肆虐”,就是提示我们不要害怕生活中的一切,不要害怕生活的空虚、琐碎、庸常和重复。我比较倾向于认为生活有意义和价值。当然这意义与价值,在于我们主观赋予,或者说,你认为一件事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它的意义和价值就是什么。佛家有一个词“不一不异”,也可以注释生活的这种两面性。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可以分为内在和外在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完全不同,也存在相互的联系。内在价值是生命对自身的价值,也可以叫绝对价值,那是无可替代的,不论小草还是大树,普通人还是总统都一样,我以为这也是众生平等、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两句话的真实含义;而外在价值是对其他客体,或者外部环境比如家庭、社会的价值,也可以叫相对价值。一株活着的小草,对外有一抹绿色的价值,内在价值却是其整体的生命。如果没有内在价值、绝对价值,就不会有外在价值、相对价值。

可悲的是,虽然每个人的内在价值天然存在,我们却经常忽视它,或者感觉不到它的重要,那很可能是成长的经历,社会文化塑造的结果……美国心理学家库伯勒·罗斯和凯斯勒的著作《人生的功课》里有一段话很触动我:“我们从小就被当作婊子养,出卖自己以博得别人欢心。”对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曾经的无奈、无力、无助,我们应报以深深的理解和同情……爱自己,尊重自己,把自己当回事,觉得自己还不错,这没有错,即使我们常常犯愚蠢的错误,常常表现得很虚伪;当然,我们也要允许别人爱他自己、尊重他自己、把他自己当回事、允许他犯错、允许他虚伪……这并不容易,有一篇文章《人生最重要的一天,就是爱上自己的那一天》,讲了一位老先生经过几十年时间,终于接纳和认可真实自己的故事。

我们以前倡导为他人或集体奉献生命,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把个人比喻成国家的螺丝钉,就是在强化个人的外在价值,把个人看作工具,而非主体。因为人的外在价值是相对的,所以差别非常大。一个政治家的善举可能造福几亿人,一个农民一生的成就只是养育自己的孩子。对外在价值的衡量,经济学术语“机会成本”是个很好的工具,机会成本就是为了一个东西或事情,放弃的其他东西的最大价值。

2015年3月,微信上转载了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一个毕业几年的女孩因为皮蛋瘦肉粥里肉少和老板争执起来,结果哭了。哭的原因不是肉的多少,而是如她所说:“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谁想毕业几年还因为碗里几块肉和别人争执,她不能接受的是为了一碗粥里的肉,搭上热爱生活和享受生活的机会成本。我觉得这场痛哭非常有意义,因为这是真正对心灵的关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多关注外在的功名财富,我们可曾欣赏和爱惜自己的身体和心灵?身体和心灵的价值,又该怎样衡量?

另外,人生本来还有虚无、荒诞、无意义,以及微不足道的一面,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时空无限的角度来看,个体渺小至极如一粒微尘,来去常常充满无奈和偶然,更不要说因战争、地震、疾病、意外伤害导致一个生命来不及准备就猝然而逝的情况。正如《红楼梦》的醒世名言“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草一堆草没了”,“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一位表演艺术家曾讲过一个故事,他生长在一个大家庭,每次吃饭都是几十个人坐在大餐厅一起吃。有一次,他突发奇想,决定跟大家开个玩笑,吃饭前,他把自己藏在饭厅内一个不被注意的柜子中,想等到大家遍寻不着时再跳出来。尴尬的是:大家丝毫没有注意到他的缺席,酒足饭饱,各自离去,他才蔫蔫地走出来吃了些残汤剩菜。从那以后,他就告诉自己:永远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否则就会大失所望。而且,日复一日,活在琐碎、烦恼、疼痛的包围中,也是生活的真相,所以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告诫世人:“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尽管如此,假如我们认为一棵树、一株草不重要,可以从世界去除,旁边的树、草同样不重要,继续去除,如此无穷去除下去,最后这世界将真的空无一物,所以,哪怕一个原子、一株小草、一个个人,对存在的整个世界来说,都是必不可少、无可替代、有意义和价值的。或许,热爱生活,就可以从热爱一滴水、一片树叶、一缕清风、一只飞鸟、一片面包开始,毕竟浩瀚的海洋也是涓涓滴水组成,广大的森林也是一棵棵孤单的树木组成。你看,我是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两面派,你呢?

生活表象差别巨大,生命真相何以平等?

世界上的生命千姿百态,寿命长短不一。人类不同个体的特质、遭遇、寿命也千差万别。有的人只在世上存续几个小时,有的却跨越世纪见证几个朝代。在差别巨大的个体生命之间,有什么共性的东西吗?如果有,我愿意把它们看作生命的实相,或者说生命、人生的本质。我想至少有这样几个共性:

第一,每个生命,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整体。这个整体由很多部件组成,但不是部件的简单叠加,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虽然生命存在于环境里,生活在更大的系统中,但基本的生存功能都要由各自独立完成,谁也无法被别人代替,谁也无法代替别人,每个人必须亲自生活。父母可以保护子女远离危险,但不能代替子女长大,代替子女去承受成长的欢乐与痛苦。一群彻地连天的角马看起来在集体迁徙,当掉队的弱者被猛虎猎食时,其他角马也无能为力。中文有句俗话“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说的也是这个事实。这就像旅行,虽然跟着旅行社省心省力,但真正热爱旅行的人喜欢自助游的原因,是不希望被安排,而是亲自参与、设计和探索自己人生的意愿。

第二,每个生命的开场散场都有自己独特的过程,就像《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如是……我来过……我活过,我看过听过,我吃过玩过……我哭过笑过,我体验过参与过……可能比看了什么,吃了什么,哭了什么,体验、参与了什么,更重要。

生命发展有其自然规律,社会的发展也有其规律。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追求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反而搞得民不聊生食不果腹,最近几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从牛耕地马拉车到互联网的巨变,经历了西方国家二三百年才完成的转型,又让生活在这个阶段的人无所适从倍感压力,当我们违背了自然的发展过程,只盯着一个目标极速前行时,过程里的美好反而视而不见。在剧烈变化的浪潮中,我们还有从容不迫、慢条斯理生活的资格和能力吗?

第三,每个生命都携带着宇宙的奥秘,是宇宙进化的成果。佛教主张自性具足、明心见性;孔子主张“我欲仁,斯人至矣,刚毅木讷,近乎仁”;中国“心学”创始人王阳明认为“我心光明”,都在阐释生命本身充满智慧,知道自己要什么,怎么做,可能会怎样,重要的是拨开习性和环境的迷障,接近生命本体。

第四,每个人甚至每个生命最后都会留下“一段故事”,也许只是一个几天几小时的生命故事,只有几个人关注,也许是跨越世纪的故事,连接很多人,庞大而引人瞩目……但都是一个故事,这些故事到了听故事看故事的人那里,或许只剩下三言两语或半页纸,但在当事人自己的体验、回望、重述中,在看重他的人眼里、心中,一定是百转千回……

第五,每个生命都活在各种关系中,活在更大的系统里,都是各种机缘命运造就出来的真实存在,所以单独谈谈这几个概念。

万物生长,我们才能生长,生活在更大系统中的我们

人类虽号称万物之灵长,其实不过是自然发展的产物。我们与其他物种互相依赖、互相竞争,共同生活在一个世界上。任何生命,任何人的诞生和存在都是有条件的,培训专家穆晓军老师经常用“缘起色空”这个词,来阐述事件的发生与各种因素和条件联合作用的关系,是非常生动的系统思维。

如果你生活在乡村,人类制造的噪声比较少,世界比较静谧,大自然的声音清晰可辨,接触的植物动物比城市多很多,除了猫和狗,还有催你起床的公鸡,咩咩叫的羊,哞哞叫的牛,还有几十上百种昆虫。法国科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对会唱歌的蟋蟀、蝉,会筑巢的蜂进行了仔细观察和描写。据法布尔考察,蟋蟀是一种对居住特别讲究的动物,它们会选择向阳和排水好的地方,花几个月时间,为自己挖掘一个有庭院、卧室的住所,可见宇宙的智慧并不只赋予人类。

人类以其他生物为食物,也成为其他生物的食物或寄主,我们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和感情也是复杂多面的,比如亲自孵养,甚至起了名字的小鸡,到年终要亲手宰杀作为自己的食物,主妇的内心是很复杂的。热爱生活的中国人把阴历出生年与12种关系密切的动物联系起来,叫作属相,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有些孩子的乳名就直接以属相来称呼,比如牛牛、羊羊、虎子、龙龙。动物还可能参加人类的重大活动,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比如“二战”中,就有四种动物为同盟国做出了重要贡献,被授予动物的最高荣誉迪金勋章,总共颁发了54枚迪金勋章,18枚给了狗,3枚给了马,1枚给了猫,鸽子得到了最多的32枚。

在视野更加开阔的今天,我们可以把日月山川这样的非生命体,也纳入看护的生活系统,因为它们本来就与我们唇齿相依。爱惜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爱惜自然和环境,也是人类爱惜自己、敬畏自己的一部分。我们不但可以尊重和欣赏一个人,还可以尊重一只鸟、一棵树、一块石头。

人除了是一个自然进化的动物,是一种会思想的动物,还是一种典型的社会动物。现代人的婴儿出生时还不能识别父母,不会自己觅食,需要别人喂养,而虎、豹、牛、马的幼崽生下来就能行走、觅食,人类的婴儿却不能。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人必须经过漫长的依附期(10年甚至更长)才能获得生存能力,相对独立。在依附期内,抚养者要付出大量时间和心血,导致自身生活压力增加、生命质量下降,所以人类的父母对子女的情感比动物更复杂。认为动物比人类更无私有失公允,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因为精力不济、智慧不足,偶尔失去耐心,误解或忽视子女的感受,我们应给予深深的理解和同情。而大多数人在自己为人父母之后,角色互换,才容易理解自己父母的难处。同时,我们也要理解子女对不负责任、不懂教养的父母,漠视鄙视甚至仇恨的态度,因为失去看护,或遭到虐待,孩子将处于危险的生存境地。

作为生活在系统中的个体,每个人与生俱来就与自己的子女父母、亲友伙伴、每一个同类、每一个动物、每一株小草树木,以及整个世界签订了一份不成文的契约。这份契约包括互相尊重各自独立存在的契约、互相竞争各自发展的契约、互相依存友爱互助的契约、互相欣赏和学习的契约,正如费孝通对美好世界的概括:“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这可以解释即使身有残疾,只要力所能及就拒绝别人帮助的自尊行为,力有不逮时又渴望救助的愿望,以及某些人身怀大爱帮助陌生人、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善举,这样的恻隐之心,助人之举,我们哪个不曾有过?

土壤肥沃,雨水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中,植物生长得更加茂盛,而家庭和社会的关爱、秩序、引领和陪伴,就是个体儿童生长的土壤、雨水和阳光。在心理咨询的主流派别中,有一个影响很大的流派——家庭系统疗法,它的创始人萨提亚女士认为,每个人在自己成长的原生家庭中形成的关系模式、沟通行为模式会无意识带到成年后自己的新家庭中,对新家庭关系的品质产生重大影响。但如果我们能常常反躬自省,就有机会重新塑造自己。萨提亚认为:每个人的人生都要经历三度诞生,第一度诞生是从胚胎携带各自的基因密码降生,可理解为基因塑造;第二度诞生,是经历从出生到成年的过程,成长为可以生活自理、行为独立的人,成为符合成年人社会基本的群体要求,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成年人,可理解为社会塑造;而第三度诞生,是成为可以自主决定和驾驭人生方向,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并为之负责的人,通俗说就是心智的成熟,这个过程可理解为自我塑造,绝大多数人都可以完成第二度诞生,只有部分人可以完成第三度诞生,因为要经历艰难的内心成长,如果不能完成第三度诞生,我们的人生就可能被某些外在事物所左右,就可能出现内心痛苦、药物依赖、强迫、焦虑、身体疾病等状况,这绝非我们所愿却难以避免,好在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自我的探索和反思也只能依靠自己完成这一度诞生。南非的曼德拉,印度的佛陀、甘地,中国古代的孔子、陶渊明、苏东坡、王阳明,每个热爱生活快乐工作的普通人,热爱生活的家庭主妇们,都是成功的案例。

活在系统里,是生命的本质之一。活在系统里,同时有自我塑造的可能,是人的本质之一。

生命中的缘,是一个个偶然还是必然?

一直在想“缘”这个词怎么理解?有时候,它表述的似乎是偶然凑巧的意思,比如,如果有缘,我们还会再见;同时,似乎也表达着一种必然、注定,比如说因为有缘,所以才会遇见。不管怎么解释,在中文里,缘有着偶然和必然双重含义,而且是一个很正面的词语,蕴含着希望、惊喜、感恩等情感。

而另外一个中文词语“命运”,却基本只是必然、注定这方面的意思,在汉语的语境中,通常和无奈、无力这样的情感连在一起。有一次和一位外国朋友说起缘分,我问她,缘分这个词英语怎么说,她回答Fate。让我惊诧的是,命运和缘分,在英语里居然是同义语,认真拆解,中文的命运何尝不是既包含注定(命),也包含变化(运)两个部分呢,不过狭义的命运,更指向内在,不可变的含义更多,而缘更指向外在,其可变、禅意的含义更多,内外合一造就我们的人生。

所有的小说故事、电影故事,包括生命的产生、人类的出现、你我的诞生,都充满机缘巧合,少了中间任何一环和要素都不可以。

如果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没有水,则不会有生命;如果恐龙一直统治世界,类人猿不会走出丛林;如果我们的一位祖先在某个战乱年代少年夭折,如果我们的父母没有相遇,就不会有我们的出生。即使已经来到世上,如果遇上一个饥荒战争的时代,我们活下来的概率也可能很低;如果降生在一个爱护动物的家庭,一只小狗也可能活得很有尊严,正如格言“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中国女作家张爱玲有一篇极短的小说《爱》,只320多字,在诠释爱的同时,也诠释了人生的偶然。

“这是真的。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地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就这样就完了。后来这女人被亲眷拐子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另一方面,这偶然的发生,从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决定来看,又暗含着某种必然。如果我们毫无自主地降生在一个时代,一个家庭,不管战乱频仍还是太平盛世,不管富有和睦还是贫寒破碎,我们能因为这降生是必然的,而安之若素吗?能因为这降生纯属偶然,而深感幸运吗?

在生命进行过程中,有很多我们无法预料的东西,可以说未知的缘在等着我们,还会继续成为我们那个时刻的命中注定,把我们的过去未来相加在一起,整个的人生,仍然可以说是,在先天命运基础上,自我选择与塑造的过程,贫穷、疾病、愚昧、歧视、冷漠、战争这些人类的公敌,人人都不希望发生,但它们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健康、安全、富裕、智慧、光明、平等、友爱、和平、自由是我们喜爱和追求的价值,同样存在和发生着。这些力量有时来自系统,有时来自自己,人生的过程,或许就在于:选择和创造更多我们自己喜爱的,价值。

苏东坡有一篇短文《记承天寺夜游》,对亲自去创造一个善缘这件事,做了极好的注解:“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和发生着奇妙的缘,我们甚至可以亲自创造。对世界的蓦然存在,对于因某种缘分来到这世界,并可以参与创造自己的生活和命运,这个事实,看成一个意外惊喜,还是一次无奈接受?可以自主选择一个喜欢的答案吗?

我们何以成为今天的自己?

生活,可以没有目标吗?

吃饭的目的一大半是为了活着,人活着到底有没有长远的目标目的?如果有,又是什么呢?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有明确的目标,有的人模模糊糊,有的人没有。

美国斯坦福大学曾经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做过一个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生活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并经常检查实现情况。25年的跟踪研究发现,这3%的人大多成为社会精英、行业领袖,10%有短期目标者成为各种专业人士,显然,生活目标更容易把人带上世俗的成功。

但接近90%的普通人没有明确人生目标这一事实,可能也在昭示一个道理:生活可以没有目标,或者说生活的目标就是生活本身?正如哲学家康德的观点:“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其本身就是目的,并不是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只要我们乐意,平平常常的日子、安安心心的作息,作为生活目标又有什么不可以?那什么叫过平常日子?我赞成一句俗话:“该吃吃,该睡睡,该玩玩,该干活干活。”让生命顺其自然进行,亲身感受自己作为一个生命的存在和变化,“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如果生命和生活本身就是目的,或许生活的方式、生活的内容,我们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情、态度,更值得我们探讨。

《论语》中有一个著名的段落“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听过四位弟子的生活目标后,喟然叹曰“吾与点也”,那么点(曾皙)的生活目标是什么呢?“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有人认为,追求快乐是人生最重要的目标,这也是当今多数人的选择。娱乐节目充斥电视屏幕,可能就是这种价值观的写照;有人认为“生就是苦”,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而苦的根源是欲望,所以主张节制欲望来拔除痛苦。我觉得,苦与乐就像阳光照射万物,有时明有时暗,像掌管饥饱的肚子,有时空有时满,貌似两种感觉,实是一件事物的两端,我们不会永远饿着,也不会永远饱着,生活就是在昼夜轮回、饥饱交替中轮回,人生就在苦乐交替和融合的过程里演绎。金钱、权力、地位、名声、成就,与快乐一样,都可能成为部分的阶段的目标,这些目标可能通过正常努力实现,可能加倍努力才能达到,还有可能再努力也达不到。不切实际的目标常常是痛苦的根源,比如每天户外活动半小时,每天读书二十分钟是可行的,必须拿到奥运金牌或成为高考状元却可能努力也达不到。所以《金刚经》告诫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别住(执着)在某些貌似重要的事物里,而忽视生活本身的乐趣与意义。

如果可以选择,你愿意代表别人去成功,还是代表自己去失败?

回望童年,我们曾多么喜爱赞美和认可,并相信自己可以获得成功,直到人生过半,才开始思考,到底要在哪里成功?如果只能选择一个,你愿意模仿别人去成功,还是代表自己去失败?

有一次在公交车上睡着,车突然停下醒来的刹那,竟然忘记了自己正在哪里,感觉周围一片空旷,能确信的是还在地球上,那短短的时光里,我的灵魂可能已经跑到几万年前的蛮荒地带,在那里的成功又是什么?无独有偶,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据说在街头行走的人们,被电视机上的比赛吸引停下来观看,当比赛结束时,有的人因为沉浸在哇卡哇卡的气氛中,居然忘记了自己要去干什么?生活成这样,可不可以呢?

虽然,没有一天不在生活,很多时候,我却发现自己不是活在生活里面,而是活在它的外面;不是活在这里,而是活在那里;不是为活成这样而欣喜,而是要活成那样才满意。也因此,常常感到紧张和焦虑,因为要为下一刻准备和追赶,因为总是生活在下一刻,反而把这一刻搞得匆匆忙忙,身边任何的存在,甚至连自身的存在都常常忽略。那局促的状态,“活生生一个人,作为其他事物的工具”这种状态,不是我想要的。觉察到这个以后,我就想是不是可以慢慢地、按照自然的节奏去生活?在一次赶赴活动的路上,冒着迟到和尴尬的风险,我放慢了脚步……突然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呼吸及身边的鸟语、花香,是那么美好,有一种生命完全属于自己的感觉……从那以后,我常常有意慢下来,享受每一分、每一秒生命的流逝和生活的自然呈现。

或许,每个时刻,都是我们本来要经历的时刻;每个地方,都是我们本来要停留的地方。重要的不是用多快的速度经过,而是以什么样的状态、心情经过,那段时光,那个地方?

我们可以和可能有几种活法?

21世纪的世界有70多亿人,到底有多少种活法?有多少种生活方式?极端说,每人一个活法?或者所有人都一个活法(都活在地球上,每天都在吃喝拉撒睡)。如果分成两大类活法,知足的,不知足的?主动的,被动的?为自己的,为别人的?简单的,复杂的?高雅大气上档次,朴素庸俗接地气?忙碌的,闲适的?写实的,写意的?现实主义的,理想主义的?你又偏向于哪种呢?

我觉得以个人意愿分类,可以有三种主流生活方式:

第一种是糊里糊涂听天由命的方式,第二种是被迫不得已或半推半就的方式(被某种有形无形力量左右着),第三种是清楚明白自主自愿的方式。

糊里糊涂听天由命的方式,是原始社会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也是一个人童年时期的主导方式;被迫和不得已的方式是等级社会底层平民的主导生活方式,也是一个人获得经济独立、思想独立、情感独立之前的生活方式;清楚明白自主自愿的方式是等级社会上层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是当今越来越多有独立人格和生活自由人们的主导方式。具体到个人,一生当中的不同时期,或一天当中的不同事项,也可能生活在三种不同方式之下。比如生理的运行吃喝拉撒睡比较接近第一种,上班工作家务比较接近第二种,而休闲娱乐探索创造等比较接近第三种。同一件事,也可能同时具有两种或者三种方式的组合。比如饿了才吃饭,是一种自然需要,也是维生之必需,如果饭菜还很美味,就增加了热爱和自愿的成分;如果不饥饿也不好吃,只是迫于情面去吃,那种难以下咽的感觉你懂的……为稻粱谋和做家务本来有些不得已,但想通和认同其意义的话,也可能变成自愿和热爱。

以生活环境区别,有两种存在了千年以上,世界普遍存在,差异明显的生活方式,就是乡村生活和都市生活。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写过一本著作《乡土中国》生动描述了民国时期90%以上中国人的乡土生活,其特点是人口不流动、彼此知根知底、生活在家庭、家族、乡亲等熟人社会中、行为遵从传统礼法。另外一种都市生活也由来已久,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描述了当时人口近百万的都城汴梁(今开封)的繁华生活,勾栏瓦肆、五行八作,什么都有,城市生活最典型的特点是,人们通过市场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各种生活需要,人们交换商品、互相服务,但不一定要住得很近或关系很近。我本人在乡土中国生长到18岁,之后的大多数时光,主要在都市度过,对这两种活法,都有着切身体会。

都市生活与乡土生活,明显的差异之处,正是彼此可以学习借鉴之处,比如都市学习乡村的亲近自然、守望相助;乡村学习都市的便利和分工,尊重个人空间、契约合作理念。另外,乡村生活与都市生活从来都有着水乳交融的联系,物质在都市和乡村之间流动,人,也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流动。每个当代人的活法里,城市和乡村生活的内容也交织在一起。以我个人体会,乡村、田野是所有人类真正的故乡,是安放我们灵魂的地方。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棵大树,城市是高高的树干,乡村就是深深的树根。理想的生活方式可能是居住在乡镇,偶尔去都市转转,半天劳作,半天读书,偶尔发发呆,时间久了会会亲人朋友。我们的生活方式与人生态度

近年来,北京及中国的许多城市经常出现雾霾天气。本人以为,雾霾现象的背后是人类使用能源的方式,使用能源方式的背后是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背后则是你我的人生态度。不同的生活态度,不同的生活方式,自然会有不同的能源消费理念和行动,以及由之而来的后果。所以审视我们自身的生活态度、人生态度,非常有意义。

所谓人生态度,就是整体上,把人当作什么,把自己当成什么,如何对待生命,如何对待世界,以及把什么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比如一个婴儿奶粉企业,护生第一、赚钱第一将决定其经营方式。

台湾企业家王永庆,曾经是拥有5000亿台币的台湾首富,因其经营哲学和传奇故事被誉为台湾的经营之神,他92岁逝世前还在巡视美国的台塑工厂,可以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有一位台湾作家,认为王永庆的生活态度不足取,说如果自己90岁时拥有5000亿元,一定不会去巡视工厂,而是写书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因为他觉得最好的作品还没写出来,但事实是他已经出版了170部书。在我看来,写书与巡视工厂,并没有本质的分别,在对待各自事业的态度上,也能看到他们相似的热爱,以及相似的执着。那么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是好?我觉得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态度,如果问我自己,最核心的是“热爱生活”四个字,谁不想热爱生活,难道不管什么样的生活,都要热爱吗?难道不是有些生活值得热爱,有些生活不值得吗?我必须实实在在承认,我本人还做不到热爱现在的全部生活。热爱什么不热爱什么,就是我们的人生态度。

为什么我们热爱某些生活,对另外一些却热爱不起来?热爱不热爱的背后,是我们更加看不见摸不着的信念和信仰。我们的信念信仰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我认为主要有出身及早期经历、环境影响和塑造、自我探索和塑造几个方面。我们无法选择和改变自己的出身,可以或多或少参与环境的影响(比如与什么人交朋友,去哪里度周末),可以参与最多的可能是——自我探索和自我塑造,正如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的名言:“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发现就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思想态度,来改变自己的人生。”改变和塑造需要了解自己的本来,而探索和了解自己的本来,首先要承认我们并不了解自己,其次需要诚实面对自己,《大学》主张“诚意正心,修齐治平”,诚意放在第一位,就是提醒我们对自己诚实。不欺骗自己,谈何容易?你想啊,承认自己“自私、自大、贪婪、丑陋、软弱、懒惰、愚蠢、虚伪”,多么痛苦,多么危险,或许活在想象里更好些:自己永远无比重要、永远无比美丽、永远英明神武正确,应该被鲜花和爱包围,可惜,现实世界是相反相成的,我们不可能排除黑夜,只留下白天,排除痛苦沉重,只留下快乐轻松,承认英明神武与愚蠢自恃并存于我们身上,承认痛苦沉重与快乐轻松一样,是有意义的功课,而常常由我们自己的行为造成,才可能理性地看待这个世界,扩展自己的思想见识,并更新自己的思想和作为,承认我们的黑夜、阴暗面,不会死,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这也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的含义。比如,是不是可以把曾经的苦难看作成长的垫脚石?是不是可以在上班路上关注和欣赏一只小鸟?是不是可以真诚忏悔自己的过失?

回到人生态度,我们到底热爱生活里的什么?我们愿意把什么放在人生最重要的位置?放在这里是否让我们感到踏实和开心?在不断展开的生活画卷中,我真真正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我真的不想上班,还是想要一份洒脱自然的生命状态?我要吃遍天下美食,看遍天下美景还是想感受生活之美、生命之大,表达热爱生活的心情?我想做口述历史,还是想揭示生命的一体永恒和个体生命的联系与意义?我要的是周游世界,还是找回丢失的热情和好奇心?我要的是一份环保事业,还是整洁美好的环境?我要的是公益事业,还是人与人相互友爱的关系?我要的是优秀的成绩,还是证明自己聪明,还是获取真知的愉悦?我要的是一个具体爱人,还是对爱的感觉和需要?我要的是金山银山,还是生活的踏实感和富足感?我要的是一个承诺还是对一段关系长久的信心?不断失败跌倒爬起,是否还爱惜和相信自己的生命?位高权重功成名就,是否还能以一个普通人面世?我为自己的热爱做了什么?我还能为热爱之事做些什么?当我知道“自己的罗马是哪里”的时候,也许条条大路正通向那里?当我在奔向罗马的大道上蜿蜒前行时,也许我的身边到处都是罗马,罗马早已在心中,吾心安处即是故乡,我们是否可能用喜爱的、赞叹的、爱与温暖的、谅解的、悲悯的、随缘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一切和生活所有的发生?

繁复的生活内容,有多少“必须”,多少“热爱”?

生活的内容,是生活复杂性集中体现的地方。不过,还可以概括为必需、热爱、打发无聊几个方面。

老虎的生活悠闲自在,是因为人家主要用心在必需,且内容很少。我们人类的必需,在生理层面,与老虎相差无几。“衣食住行”是很好的概括,还有“食色性也”这样更简洁的提炼。

英国科学家总结人类有“生本能、性本能、竞争本能、助人本能”四大本能。由本能产生的,对存在感、安全感、归属感、价值感、自尊、意义的追求,可以说是精神上的必需。热爱这个类别的内容,我以为最不好概括,最丰富多彩,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体现人类个性的部分,也是看起来最没有实际用途的部分,比如阅读写作、琴棋书画、运动冥想、学习分享、装饰园艺、旅游玩耍、表演观赏、研究探索、发明创造等,但是做热爱的没用的事,我们的生命却会处在自然放松的状态,找到“活着”的感觉,从做事本身即可获得满足,也不会计较付出,时间流逝得很快……所以,这类活动看似无用,实则有益于生命的健康和丰富,非常值得我们去发掘。当年华老去,回顾人生的时候,那些做热爱之事经历的时光,可能是最珍贵难忘的。打发无聊这个内容丰富的类别,如果归结为对“充实感”的追求,也大可算作必需。如此,生活的内容,可以简化为必需和热爱两部分,而热爱与必需并不对立。

同一个生活内容,比如阅读写作唱歌,可能从打发无聊开始,变成热爱,甚至变成一个职业,成为必需。成为必需以后,是否仍然可以保持热爱?甚至用更加平常心去对待?是值得探索的课题!而生活必需的衣食住行,也完全可能在实用之外,增加趣味和创造,变成热爱,美丽的居所、精致的饭菜、多彩的服装、漂亮的汽车、精致的手机,都是热爱的产物。人生,就是从部分热爱到完全热爱的过程,人生之初,我们似乎被迫抛到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却谈不上多热爱……慢慢地,我们开始部分地热爱生活(发现很多喜欢,也有不喜欢,甚至厌恶)……如果用心感知,领悟与选择,热爱的部分会越来越多(不热爱的部分接受和适应)……最终,可能变成完全地热爱生活,然后,更大的、整体的生活和世界将呈现在我们面前,呈现在我们的心灵……

生活如吃饭,我们可曾尝到比酸甜苦辣更多的滋味?

人生最重要的事是什么?我觉得还是吃饭。

吃饭虽然只是生活的一个部分,却最有助于理解生活的本质。从一个人怎么吃饭,也可以了解一个人怎么生活。吃饭的内容包含三个部分——吃、感觉(色香味)、评估(饱了吗、怎么样)。吃饭的节奏也无非狼吞虎咽细品慢味,独享或共享几种,而生活也是如此,首先是投入地生活,同时感受其滋味,然后做出评估和调整。

具体到个人生活场景,我们有时生活得太投入,来不及品味和分享,比如少不更事的青年时期;有时候从容不迫边生活边品味,比如退休时期(歌曲《最美不过夕阳红》叙述了这种从容);有时我们有意减少投入,与生活保持距离,更好地评估和反思,比如遇到挫折,或中年时期。

当然,吃饭也可能包含口腹之欲和生存之外更丰富的意义,除了色香味,还讲究艺术性、创造性、礼仪秩序、环境气氛等,正如生活在本身之外的延伸意义。我们不但可以享用世界赐予的美食,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亲自下厨做一份美食。2013年CCTV播出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多元性、创造性、故事性,通过美食连接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传统的情怀,广受欢迎。市场上关于美食的书籍、影视作品目不暇接,蔚为大观,对美食的深情早已深入中国人的基因,一个热爱美食、细品慢味的民族,怎么可能不热爱生活呢?此外,现实的人生,像极了一场自助餐,如此许多可望且可及的美食放在那里,供应量也很大,但我们的肚子是有限的,我们如何保持好胃口,选择真正喜爱的食物,慢慢吃,细细品,美美地享受,吃得恰到好处、有滋有味,正是值得我们探索的课题。

有限的、不确定的人生可以无怨无悔吗?

我们的人生是有限的,即使长命百岁,也不过30000多天,去除睡觉的三分之一,只有20000多天,再减去少不更事老来力不从心的岁月,剩下的时间大约只有10000多天,我们可以做的事非常有限。在有生之年,到底哪些事是真正想做的,哪种生活是我们真正想过的?就显得非常重要,而每一天,对我们来说都很珍贵。试想,如果一生只有1万元可以支配,那么每一块钱怎么花,也值得认真思量。再说,人生还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的意外,就会让我们的生命终止或面临危机,那么在还算正常的日子里,我们或许真的可以想想,如何支配自己的生命这件事,以及如何支配每一年、每一天。

生命的有限性和珍贵,会让我们从两个方向对待它,一个方向是保障其安全,一个方向是拓展其可能性,不管物质的追求、感情的追求、事业的追求,莫不如此。有人用这个根由来解释吝啬与贪婪、婚姻与外遇、守成与创新,很贴切。随便浪费时光不可以吗?当然可以。关键是如何浪费?能不能在经年之后无怨无悔?

虚度时光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明明白白主动去浪费;第二种是随波逐流(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浪费;第三种是知道要什么,但习惯性拖拉。心理学家尼尔·菲奥里在其著作《战胜拖拉》中说:“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痛苦,来自于因耽误某些重要出席而产生的持续焦虑,来自于因最后时刻完成项目质量之低劣而产生的负罪感,和因为失去某些机会而产生的深深的悔恨。”人总是对自己的生活抱持一定的期待,说没有梦想和愿望,往往是不愿付出艰辛、害怕自我负责,或习惯性懒惰拖拉,正所谓“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另外,一个生命、一个人的人生、一个家庭、一个群体、一个社会,都是公认的“复杂系统”,根据复杂科学的结论,复杂系统的长期行为和结果是不可预测、不确定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身体、整个人生、一个社会,不管出现什么样的状况,都是可能的,也可以说是正常的,因为影响因素太多,即使我们在某些自认为重要的因素方面做得再好,也可能徒劳无功,我们唯一能把握和坚持的,或许只有自己的初衷、初心。

我想我们曾经本来就是这样的人,如果以随缘洒脱的态度让过程变得有趣,同时克服懒惰拖拉的本性做必须之事,自觉坚持初心的热爱,我们的人生将更少悔恨与遗憾。

我们可以撇开出身,谈论各自的人生吗?

尽管,我们值得为自己的人生,作为一个真实的存在,而心平气和地接受,作为一个礼物而感激,但出身,这个自己不能左右,又不可更改的东西,对我们整个人生的影响是无法忽视的。

出身对人有多少影响?首先,它会决定一个人的基因,肤色、头发、外貌、身高体魄,以及性别、血型和先天性疾病等。美国明尼苏达双生子研究表明,遗传基因还决定70%的智商、50%的性格,心理学家高尔顿有一个略显夸张的比喻“一两遗传=一斤习染=一顿教育”。其次,出身决定起始的生存环境,比如排行、家庭氛围、经济条件、父母的性格职业、知识见识、人际关系、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最后,出身还间接影响教育条件,发展机会。

从古至今,政治世家、学者世家、手工艺世家比比皆是,美国的亚当斯、罗斯福、肯尼迪、布什家族都是著名的政治世家,中国近代的江南钱氏家族,产生了许多杰出的学者,钱三强、钱伟长、钱学森、钱穆、钱钟书等,江西永修的雷发达家族在清朝200年历史上,连续7代担任皇家建筑的总设计师,海宁陈氏则在三百年里出了两百多位进士,与出身不无关系。有些触目惊心的人群歧视,比如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宗教歧视等,也基于出身之上,但是公开以出身把人分类,剥夺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则无异于退化到奴隶社会。

人和人虽然有基因差异,出生时家庭文化、地域文化、时代文化的差异,但正常人的身体结构、大脑结构都非常相似,大多数人都是一双手,两只眼睛,一张嘴,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每天最重要的活动也无非日食三餐,夜眠八尺,每天消耗的食物,产生的能量也相差无几。大多数人的体力、智商、接受教育的能力、可顾及的人际关系数量也很相似。人人都有七情六欲,生老病死,不管什么出身,都活在一个地球上,都是来这个世上走一遭,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最后留下一个传说。正因为人与人的遗传在本质上有差不多的一面,后天学习与个人选择与努力,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

北宋的范仲淹就是这样的案例。范仲淹两岁时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有依靠,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长大后,知道出身家世,哭着辞别母亲,进入学堂,不分日夜刻苦学习,五年不曾解开衣服好好睡觉,常常发昏疲倦,就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顿稀粥都吃不饱,每天要到太阳过午才开始吃饭,终于博通《六经》要领,并树立慷慨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身体力行之。总有一个人是开创(或破坏)出身的不是吗?有句话说得好,做不了有钱人的后代,可以做有钱人的祖宗。硅谷创投教父彼得·蒂尔在著作《从0到1》中,阐述了白手起家,创造指数级增长的奥秘,对一无所有的草根,颇具启发和激励。

另外,一辈子躬耕田园、栉风沐雨,与建功立业、走遍世界这两种看来很不同的人生,你觉得,存在比较和评价的意义吗?时代、环境与伙伴,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和人生?

“时势造英雄”、“生不逢时”,说的是时代、环境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20世纪上半叶,世界大战日本侵华,共产党与国民党在中国大地争雄,很多普通农民、工人、读书人,拿起刀枪,走向战场,为了生存或理想出生入死,有些成了将军,更多人牺牲了性命。和平年代又是不同景象,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工人、贫农成了国家的领导阶级,地主资本家出身成了上学就业的障碍,知识分子成了臭老九;80年代以后,社会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展经济、为国争光,大学生、万元户、运动员被当作时代楷模。21世纪以来,社会鼓励创新和创业,企业家、经理人成为社会瞩目的对象。

时代价值观让某些群体或阶层,猝不及防地成为倒霉蛋或者幸运儿,但是在有自主权的情况下,个人也可能通过调整方向和努力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过上喜爱的生活。

地理环境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俗语“穷山恶水出刁民”、“地灵人杰”描述了这种影响。生活在城市,生活在农村,生活在山区,生活在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社区,人们的生活感受、人生遭遇差别很大。比如,教育发达的江浙地区,向来是学者人才成长的圣地,古代的进士状元多出自这个地区,21世纪中科院将近四成的院士是江浙籍贯,而交通落后的山区,连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都成为一件难事,很多孩子每天跋涉几十公里才能完成小学的学业。另外,人的行为也反过来影响着环境,兴修水利、开荒植树,让环境更美,过度工业化、污染环境,反过来危害人类的健康。

在环境对生活的影响里,有一类特殊的对象,就是曾经和正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朋友和伙伴,他们中的某些人,可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他们可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邻居伙伴,同窗共读的老师同学,一起工作的同事,以及社会交往中相知相惜的朋友。

朋友伙伴关系,最大的特点是人格的独立和平等,所以相处起来更加真实自然、轻松愉快,因为没有血亲和夫妻关系的硬性约束,弹性和空间也比较大,两个至交好友即使几年几十年不见,在一起仍然可以畅所欲言,即使一时误会,言语冲撞,也容易和解,因为彼此没有非理性的期待和重大利害。如果志趣相投,彼此更愿意相处交往。朋友关系,从过话开始,交流信息情感,到过钱,经济上互助,到共事,人生路上共进退,直至成为刘关张那样的过命之交。朋友对我们影响很大,所以格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提示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慎重交友,在不同的生命阶段,我们会有不同的朋友,只有少数人成为终生的朋友。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的朋友带给我幽默、乐观,有的朋友影响我确立人生方向,有的朋友在艰难时刻给我帮助和鼓励,未必有机会对他们表达感激,但那份纯洁珍贵的情谊,无以言表,或许也无须言表。我们的爱人、父母、儿女、家人,也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朋友,那是一份很大的幸运。

特殊的机遇,如何影响我们的人生?

不可否认,在漫长的一生中,我们可能会有特别倒霉的时候,也可能有特别幸运的时候,这就是运气或机遇。有些重大的,意想不到的际遇,可能彻底改变我们人生的方向。报答知遇之恩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对那些提供机会或平台,慧眼识己的人,我们尊为贵人,纵观自己的人生,谁能没有贵人相助,活到今天?我们可还记得自己生命中一个一个贵人?我们是不是也曾作为别人的贵人?我们还可能忘记的一个贵人是自己,不管坎坷顺利,自己永远陪伴着我们。曾经有个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故事,讲的是一个旅馆服务员乔治·波特因为真诚服务一对老夫妻,而被他们成全,成为华尔道夫饭店首任经理的故事,非常动人,故事的标题就是“做自己的贵人”。

另一方面,有的机遇,却可能从天而降。CCTV《看见》栏目播过一个出生几个月后,被丢到武汉街头的女孩,多年后回到故乡寻亲的故事,标题是“似是故人来”,主人公詹娜先被有心人从街头送到福利院,继而被一个美国单身女子收养,命运发生了极大转变,长大后进入耶鲁大学学习。詹娜的寻亲没有成功,但她把自己的善意和体谅带给几十个同样遭遇的父母,给他们痛苦和无奈的心灵以真诚的抚慰,表达了她对命运的感激。

如果遇到不好的运气,比如地震、天灾、失亲、失恋、失业等,我们可能在相当一段时期处于低谷,痛苦到麻木无力,对生命的热爱几近消失,内心的火焰几近熄灭。这时候,一方面我们要承认,人生中有些灾难不可避免而且无法预测,正如美国思想家纳西姆·塔布勒在其著作《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中的劝告,我们要为重大意外做好准备,而不是自欺欺人认为其不可能发生或不该发生;另一方面,在灾难和困境中,我们可能更加真实全面地认识自己,以及所处环境和人际关系,并且,随之而来的新际遇可能让我们的生命之火重新燃起,生命之光重新亮起,对这特殊的际遇我们应心存感激。阿尔伯特·史怀哲博士在其自传中表达了这种感受。我想,他毕生的行动,还诠释了这个信念的延伸,那就是:我们也可以作为一根火柴,去点燃其他生命;作为一缕光线,去照亮夜行在阴冷黑暗中的旅人。

我们遭遇的痛苦,是不是一定要回敬或转施于他人,还是可以通过慈悲的接纳和思索的沉淀,成为认识自己和觉悟的契机?我们所受的恩惠,是不是一定要回报给施恩者,还是可以转施给其他陌生人呢?

学习和教育,如何影响我们的人生?

全世界的人类都非常重视教育和学习,来传承前人和他人的智慧经验。犹太人,中国人,欧洲人尤其如此。父母对子女考上大学,甚至名牌大学的殷切期望是人之常情。但我们可否先想想,教育最终是为了什么?想通过教育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什么?怎么教育?什么是好的学校?什么是好的教师?砍柴,做饭,盖房子,服务别人是不是学习?

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经邀请两个叫花子教孩子们捉蛇,用四块糖果帮助学生区分自己的美德与失当行为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教育的发生无处不在。

发明大王托马斯·爱迪生刚上了三个月学,就因为爱问奇怪问题被劝退学,他在母亲的启发下自学历史、化学、物理知识并自己动手做实验,从15岁走入社会以后又继续学习创造,为人类贡献了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电灯等重要发明。爱迪生84岁去世前,还说了一句有意思的遗言:“真是想不到,那边竟是如此美丽。”富兰克林、莎士比亚、华罗庚都是自学成才的典范。以本人的体会,最有价值的学习,来自于从小和父母家人相处,分担分享生活形成的热爱生活的态度和吃苦耐劳精神,自认为最失败的学习,是“文革”时代期虚伪夸大空洞的说教,导致的思想无知感情压抑,盲从听话讨好的沟通模式引起的心智幼稚、初心远离,以致在生活关键时刻,缺乏价值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追求成绩的、功利性的教育,即使在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导致很高比例学生厌学。

关于学习的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倡导“Learn to learn,Learn to do,learn to be,Learn to together”,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成为怎样的人,学会与人相处”。

关于什么是好的老师,有一段特别好的叙述,分享在这里:“一个好老师告诉我们什么是光明,一个杰出的老师引导我们看到光明,一个伟大的老师本身就是光明。”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优秀的老师,以他们的学识和示范给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广而言之,我们接触到的任何人都可以是我们的老师,只要我们看到他身上的光,心中的光,正如韩愈《师说》中的观点:“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我们真的不爱学习吗?请想想我们的孩提时代,看看学龄前孩子对求知的热爱。或许,自主自觉学习,根据爱好、生活需要学习,在真诚开放讨论中学习、在有趣而愉快的活动中学习,是最值得提倡和保护的。

自觉的选择与努力,如何影响自己的人生?

两棵树苗,如果种子、土壤、水分、阳光照射相同,成长的情况是几乎相同的,但人却不是这么简单。一个家庭里的兄弟姐妹,从遗传基因到外在环境方面,包括所受的教育,可能都相差无几,但关键时刻的选择不同,个人努力不同,仍然可能在成长的结果、生活境遇方面,出现比较大的差异。

我们拿三国时期的曹丕曹植兄弟来看,兄弟俩都很有才华,也都被父亲器重,也都不是长子,甚至曹操一直看好曹植。在争取继位的事情上,曹丕选择努力争取,并处处谨言慎行,曹植则听天由命,以酒浇愁,结果反而曹丕获得了继承的机会。当然,曹植的诗赋才华,同样丰富了自己的快意人生,赢得了才高八斗的美誉,得到后世的广泛流传。而曹丕诗歌中对民生的体恤,“人生如寄多忧何为”的旷世感叹,同样有乃父之风。他们的人生样貌不同,值得我们从不同角度去欣赏,但他们的选择和努力的方向,造就的不同人生形态,反映了个人选择与努力对结果的影响。

不管怎样,对生活和人生抱有愿望的我们,有所选择是必然的。著名作家柳青有一段关于选择的话非常中肯:“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我们还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了一步,可能会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能影响一生。”从对人生影响的重大性来看,学业、职业、婚姻、密友、居住地的选择,值得三思。

一个正常人做出一个选择,就意味着这个选择,对自己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虽然时间的流逝,年华的老去不可避免,但如何安排一天的时间却是可以选择的。活着必须吃饭,但是吃什么、怎么吃却是可以选择的。哪怕怎样活着这件事,也是有选择的,闭着眼活,睁着眼活,躺着活、站着活、走着活、跑着活,都未尝不可。

选择即自由,“自由”的真正含义,就是可以自主地选择,可以权衡兼顾也可以不管不顾环境影响,但自由的代价是选择之后要为之坚持,并承担相应的后果。我们可以追求富裕美好的生活,只要我们勤劳进取;我们可以选择懒惰闲适,只要安于贫穷平庸。是不是选择越多越好呢?科学研究证明不是这样,因为人的认知资源有限,太多的选择项会导致人脑认知资源紧张,做出不明智的选择,或者由于放弃了质量高的选项,而导致满意度下降。心理学研究发现,3-7个选项是比较适宜的候选项目数量。

选择,也意味着放弃,这顿饭选择了面条,就放弃了米饭,因为我们的肚子是有限的。选择了打网球,就放弃了羽毛球、乒乓球,因为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选择了帮助别人,就放弃了部分经济上的安全和挥霍,因为金钱是有限的。选择之前,我们是自由的,但未必轻松,有痛苦纠结,恰恰说明这个选择比较重要;选择之后,我们专注于选择的方向,内心会更加安定。

如果做出一个从心出发的选择,而非外力所迫,甚至可以“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阻”,那么即使遇到困难,也比较能坚持,即使没有成功,也可以无怨无悔。也许,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就是我们值得感谢生活之处。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有一段包含自己重大人生选择的话,很耐人寻味:“我感谢三样东西,感谢自己身体孱弱,所以坚持锻炼很少生病;感谢从小贫穷,所以努力服务社会创造了财富;感谢少年辍学无知,所以我学会耐心倾听,从别人那里学到很多。”

问题是:我们选择做什么样的自己?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那么需要付诸的努力和代价,可能完全不同。

我们的人生塑造了性格,还是性格塑造了人生?

有一句地球人都知道,也基本认同的格言:“性格决定命运。”

从系统角度看,性格本身也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前文提到的出身、环境与教育、机遇、自主选择等因素的影响,会通过一个人的性格在具体情境中体现出来。我们平常谈论的性格,心理学上称为人格,与道德因素合在一起,称为人品、品格。果决,活跃,沉静,审慎(胆汁质力量型、多血质活跃型、黏液质和平型、抑郁质完美型)、急性子、慢性子、外向、内向等气质特征作为性格的一部分,主要由先天决定,而真诚、友善、勇气、责任、宽容、理性等重要的性格特征,则受环境塑造、自我塑造的影响更大。

一个人的性格(人格)常常体现出个人的经历,以及重要人物的影响,比如儿童时期的自我永远留在我们身上(内在小孩),父亲母亲的观念性格及与我们的互动模式也会传递给我们(内在父母),信赖的朋友、喜欢的书籍、旅行工作的见识、重大生活事件的影响也可能成为我们的内在。心理学人格理论中有一个PAC理论,说的是每个人的内在小孩、内在父母、内在成年人的混合,以及对生活和人际互动的影响。

描述和测试性格的模型非常多,通行的有MBTI16种人格、九型人格等,我常用6个容易理解的美德来概括重要的人格侧面,即大真、大勇、大爱、大智、大律、大行,与国际通行的大五人格对应:有责性(大真、大勇)、宜人性(大爱)、神经质(大律)、外向性(大行)、开放性(大智)。人格中的某个突出特征,对个人的人生态度和选择,影响很大。

特蕾莎修女,是一个大爱特征非常明确的人,从小追随基督,38岁时有一次看到穷人灵魂光辉的机缘,让她决心以平等敬重的态度,奉献自己,她不仅为穷人病人、鳏寡孤独者提供衣食住处和医疗服务,更重要的是把尊敬和爱心带给他们,让他们感到有尊严、被人爱!她说:“除了贫穷和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孤独也是一种饥饿,期待爱心温暖的饥饿。”她管理几亿美元慈善基金,个人和追随者却过着坚定而清贫的生活,还可以看到她性格中的大真、大勇、大律、大行等其他特征。

苏东坡是一个大真、大勇、大爱、大智、大行都很明显的人,他可以在庙堂之上坦率直言,也可以在流放的田野上开荒种菜,不管在顺境还是逆境,他都能活出自己的真实性情,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院田乞儿,把世俗的身份置之度外……如果10分是满分,你给自己六大美德的评分是多少呢?

有了道德和责任,我们的生活多了什么?

道德是规范个人与他人、社会,乃至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内心承诺和守则,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中逐渐形成,对自己、他人、集体,总体上利益更大,危害更小的行为法则。

道德的核心是自觉自律,与内在良知相关,而不是衡量他人或者被他人衡量,正如哲学家康德的观点:“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厌恶,遇到美德事没有赞赏,就缺乏道德感,这样做的时候人就缺乏良知。谁做了缺德事不是由于行为不轨而责备自己,而只是害怕被审判,只是由于想到痛苦的后果而胆战心惊,就是缺乏内在良知,只有表面的良知罢了。”

从大的方面来说,道德有公共道德和私人道德,前者是在公共场合,或者涉及他人利害的情况下遵守的共同默认的行为准则;后者则是在个人场合,或者不涉及他人利害情况下,个人为自己设定的行为准则。比如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干扰他人不符合公共道德,在无人的旷野,仍然保持静默还是放肆地吼叫,则属于私人道德。任何一个领域的道德都有公共部分,也有私人部分。刚刚出生的我们没有道德,一切以自己为中心,在与养育者及其他人的互动中,慢慢形成内心的准则,也就是道德。

根据规范的领域和关系,我们经常涉及的有生命道德、家庭道德、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商业道德、环境道德等。我认为生命道德是最基本的道德,如何对待一株小草、一只蚂蚁、一只小猫小狗,包括自己这个生命,以及任何其他人,是值得个人和社会共同思考的问题。家庭道德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对待的准则,中国儒家在这方面论述甚多,比如勤俭持家、父慈子孝、夫妻忠诚、兄友弟恭、互谅互让等。社会道德是指个体与社会上的陌生人,以及个体和群体、群体和群体之间关系的准则,比如男女平等、尊老爱幼、邻里相助、扶弱济贫等。职业道德是个人在从事某种社会职业过程中,自己做事或者与人合作遵守的行为规则,比如学生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学生,官员公平公正处理纠纷,职员按时上岗、敬业敬职,警察保护守法公民、维护社会秩序。商业道德是人们在市场交易过程中遵守的行为规范,比如诚信守约、信息透明等。环境道德是人们对自己生活和经过的环境遵守的内心准则,因为环境不会说话,环境道德更倾向于一种个人道德,在路上行走或户外活动,把垃圾带走还是随便丢掉,往往由个人自己决定。

责任感是包含个人道德和公共道德的心理品质,是对自己选择的事或者某个承诺,付出努力与坚持的决心和行动,以及承担后果的准备,通常责任里有艰辛和痛苦的成分,所以需要有与之匹配的坚定和勇气,才会得到比较好的结果。对自己的责任,对家人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工作的责任,往往是我们对生命道德、家庭道德、社会道德、职业道德的自觉认同和践行。

责任是把我们的初衷和内心承诺付诸行动的力量,是让我们的生命扎根在生活土壤里的根脉。有了责任感,我们将少一些游移飘荡,多一分内心的安宁。

责任感的核心,是对自己负责,一个成年人,最起码要承担对自己的责任。

我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上?

我们的生活,不是忙碌,就是闲适吗?

生活,像一首交响乐,由忙碌与闲适共同组成。

忙碌,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除了生产赚钱的忙碌,生活也变得异常丰富多元,也因此,人对闲暇、闲适的渴望更加强烈。但脑科学的新近研究发现,即使忙的时候,大脑也会自己休闲(走神)。走神的时候,大脑却在处理更重要的东西。

一个人在清醒状态下,如果不是专注于当下任务,就是在走神,我们每天的现实生活,就处在这种不断更替中,可见,忙闲并没有什么绝对界限。比如说,当你在阅读这个文章的时候,你似乎沉浸在阅读中,然而你的大脑却在不停地走神:你或许一会儿会想到“晚上去哪里吃饭比较好”,一会儿又会想“今天的要事有没有办完”,一会儿或许只是单纯地想着“这篇文章还有点意思”。这种神游的状态占到一天生活和工作时间的一半。这种走神现象在一次其他的常规实验中,被脑科学家发现,命名为默认网络,这个过程里,大脑实际在对各种生活事件的重要性进行甄别排序。这个现象,与我们一直以为发呆是浪费时间的常识相悖,而变得异常重要,成为目前静息脑网络研究中最负盛名的一个概念,没有之一。所以,如果想识别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东西,必须保持适度的闲适无聊。

当然,这种闲适如果过度,对强迫症、老年痴呆症的形成具有催化作用,因空闲而整天思考重要的事,会让我们的心灵疲惫和枯竭,所以无所事事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状态,忙闲交替、劳逸结合、有节奏的生活,才符合生命的自然韵律。

生活中的竞争和比较

很多人把人生的痛苦归结为比较,我认为有失偏颇。

我觉得人们不能接受的不是比较和竞争,而是对不能接受对比较和竞争结果的评价和不合理解释。竞争和比较,甚至于防御和攻击,深植于人性当中,发源于人类乃至生物界的生存本能和竞争本能,并促进了生命的发展和物种的进步。没有生存竞争,人类不可能有今天,甚至可能早已灭绝,所以,即使我们不能接受竞争和比较的结果,至少可以坦然接受竞争和比较的过程。如果能进一步平和地接受比较结果,理性地认识产生结果的原理和原因,比较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当理想和不理想的结果出现时,我们还可以做出有意义的加强或改善。如果想在100米比赛中成绩更好,那就去练习好了。如果想在吃穿用度方面品质更高,那就去做该做的事。我喜欢一个英文句子“do my best,try my best”,只要尽力了,即使没达到理想的目标,那可能是对生活觉察不够、领悟不够、方向需要改变,或者外在内在条件不足,坚持和等待即可。正如宋代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的感悟:“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尽其力而不能至之者,吾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生活中的互惠与利他生活中的互惠和利他现象,比比皆是。

这由人性本能做基础,生理基础是头脑中的镜像神经元,也与社会长期提倡无私奉献、助人为乐有关,其实,扪心自问,在我们养育孩子的同时,如果是心甘情愿的,孩子已经用他们的陪伴、仰慕回报了我们;在我们帮助别人的同时,别人也用他们的感激、尊敬回报了我们。本质上,人与人之间的所谓帮助行为,只是互惠而已,在两厢情愿的前提下,付出与接受的双方完全可以说谁都不欠谁,如果你一定要知恩图报某个人,反而可能降低他自主自愿的价值。

利他这个词的本来含义,就是通过为别人提供利益或方便,获得自己的满足。利他时产生的积极感受,就是对利他者的报偿。如果别人没有好好对待我们,我们自然也不会好好对待对方。如果我们对别人有良心债,内心的不安与自责就是偿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更加长期价值来衡量,我们与任何人的关系中,彼此谁也不欠谁的什么。

我们可以脱离文明和文化而生活吗?

语言和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和文化发展中的里程碑。文字是语言的一种,绘画、音乐、舞蹈也是广义的语言。语言的出现早于文字,世界上很多民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语言和文字都是符号系统,是人类的创造,只有人类有真正的语言。许多动物也能够发出声音来表示自己的感情或者在群体中传递信息,但只是一些固定的程式,不能随机变化,人们借助语言和文字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

世界上的文字分为象形文字、拼音文字,以及消失的楔形文字。汉字是唯一至今仍然在使用的象形文字(古埃及也曾使用象形文字),主要在中国大陆、港澳台湾等地区广泛使用。有考古证据的最早汉字是商代的甲骨文,截至到2014年10月发现的甲骨中有4000多个单字,其中有约2000个单字可以识别。

拼音文字是世界上使用更加广泛的文字,最常见的拼音文字系统包括:

1.拉丁字母文字:欧洲(除东欧外),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南北美洲,大洋洲,东南亚,几乎所有的非拉丁字母语言,都有官方的或约定俗成的拉丁字母转写方式;大多数非音节语言的拼音系统采用拉丁字母。

2.阿拉伯字母文字:阿拉伯地区、北非、伊朗、巴基斯坦等伊斯兰国家;中亚、中国的新疆等。

3.印度式字母文字:印度半岛(除巴基斯坦外)的绝大多数国家,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

4.基里尔字母文字:东欧、蒙古等国家。

文,是中国甲骨文中就有的独体字,最初表达的含义是“纹理”,引申出认定或建立的秩序、结构等含义,比如天文地理,繁文缛节。与之相对的字是质地的“质”,质代表内容。

有一句格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说的是一个人,或者一篇文章,如果过分突出内容质地,混沌无序,则失之野蛮;如果过分追求规矩、条理结构,过分“文”,则有点刻板,像个老古董。所以文质彬彬这个词用来形容一个人既文雅礼貌又质朴自然,二者平衡,是对一个人气质很高的评价。

现代汉语发展出的文化、文明的概念,概括了两种对生活来说,特别重要的现象。

文化,是指一群人共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小到家庭文化、企业文化,大到国家民族文化、东西方文化。与法律、制度等硬性约束不同,文化对人的塑造常常是不知不觉很柔软的,经过的时间很漫长,乃至代代相传,所以叫“化”,涵盖生活的范围也非常广泛,比如饮食文化、服装文化、节日文化、待客文化等。

文化强调群体共同的习惯性行为特征,而没有价值判断,服从长辈、集体主义、公共场所随地扔东西、大声喧哗是一种文化,长幼平等、个人主义、公共场合保持肃静也是一种文化。

而文明,是文化的成果,是有价值取舍的生活模式。常常作为衡量个体、群体或者社会整体,生活的形态和结果,文明会反映在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品质和丰富性方面,因而也具有某种比较性,甚至可以用先进、发达这样的词汇进行评判和比较。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其《历史研究》中对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不同地区的人类应对“自然环境挑战”的方式导致了不同的文明形态,并且总结了30余种典型的文明形态,以及这些文明形态产生、发展、衰落、解体的规律,概括出3种代表性文明模式,分别是希腊模式(文化统一政治分裂模式)、中国模式(统一为主夹杂分裂的大一统模式)和犹太模式(有可辨识的统一文化却没有政治实体的离散型模式)。汤因比断言,多数文明的早期历史比较符合希腊模式,而文明的晚期则比较符合中国模式。他提出了“历史是胜利者的宣传”、“需要是文明之母,空闲是文明的保姆”的观点,他认为“原始社会与文明社会的本质区别,就是模仿方向的不同。在原始社会,人们模仿的对象是已故的祖先,传统习惯占据统治地位,所以社会发展缓慢或停滞不前;在文明社会,人们模仿的对象是富有创造性的人物。文明处在发展之中”。中国的史学家易中天,也提出了世界有三类主流文明的观点,分别是中华文明为代表的大陆农耕文明、伊斯兰文明为代表的游牧商贸文明、欧美现代文明为代表的海洋工商文明。

文明也用来评判个人的行为,对他人和群体的影响是积极或者消极,受欢迎或者不受欢迎,以及自己对这个后果和反应的觉察。也就是说文明包含着保留和发展对人类发展有益、普遍认可的文化,摈弃和抑制对人类发展有害,普遍反对的文化的意思。有一个通俗的说法:“文明就是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就是说“行为的自知自觉”是文明的标志。我认为非常精辟地道出了文明的本质。中国学者余秋雨认为,文明的最高体现是“人格”,表达了相似的主张。

如果一个时代和地区的文明发展充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有比较高的自觉,物质更加充裕,精神更加愉悦,生活质量更高。一个时代和地区的个人比较文明,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就更加和谐。

时间,在我们的生活和人生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时间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貌似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又无法说清楚,很像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说不清,又彼此心知肚明。

生命的形成和延续,我们的日常生活,必然伴随着一段特定时间。时间的须臾不可离,昭示着它对生活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时间做某事,可能是你认为这事并不重要;把时间花费在哪里,我们的生活就在哪里。花时间做什么,也可以反映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衡量一个人是不是爱你,衡量你是不是爱一个人,除了金钱和物质,也可以看是不是需要那人为你付出时间,是不是愿意为那人付出时间。

中国古人把一个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今天两小时,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命名,且通过鸡鸣、猫眼、花草等自然现象,来判断时刻,用“燃香”(一炷香工夫)“散热”(一杯茶工夫)来确定时间长短,从3000多年前的周朝以后,才开始使用日晷、漏壶等更精确的方式计时,用打更的方式在夜间为人们报时。打更的人叫更夫,类似于现在巡夜的工作。通常两人一组,一人手中拿锣,一人手中拿梆,打更时两人一搭一档,一晚上要敲五次,几更就敲几下。一更戌时19-21点,准备睡觉;三更子时23时至凌晨1点,一般已经熟睡。五更寅时3-5点,五更结束时鸡也叫了,天快亮了。

更加精确的计时器钟表,其鼻祖是1283年英格兰修道院以砝码带动的机械钟。13世纪意大利北部的僧侣开始建立钟楼,其目的是提醒人祷告的时间。14世纪,钟摆和发条的改进使钟表运转的精度得到很大提高,被誉为欧洲的钟表之父乔万尼·丹第,用十六年时间制造出一台功能齐全的钟,它能够表示出天空中一些行星的运行轨迹,还可以对宗教节日和每天的时间有所反映,于1364年开始被使用。明朝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传教,同时把钟表带到了中国。18-19世纪,钟表制造逐步实行了工业化生产。

一段特定的时间,可能比较长,叫作时代;比较短,叫作时期。生活在不同时代,我们所拥有的物质资源、思想观念,具有较大差异,比如生活在1950-1980年物质匮乏年代的中国人,会追随节俭朴素的生活方式,人们从物质上获得的边际效益比较高但是有限,会把更多的精力用于追求精神生活;而生活在1980年以后时代的大多数中国人,追求物质享受和奢侈生活的空间更大了,从物质上获得的边际效益反而降低了,精神生活的内容更加丰富了,但追求精神生活的时间却少了许多。

一个人在不同的生命周期,生活的重心差别很大。在7岁以前,人的生活重心是身体的健康成长,自由探索和好奇心的满足,父母和养育者的生活方式影响本人的生活方式;7-18岁学校生活时期,同学伙伴的生活方式态度对我们的影响逐渐增加,生活的重心也转向学习知识和提高各种能力,为进入社会做准备,青春期后交友和恋爱成为生活的重要内容,伙伴和朋友之间的影响增加;18岁开始进入社会以后,整个社会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开始产生作用,同事、上下级、合作伙伴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结婚建立家庭之后,配偶和孩子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内容;进入中年以后,赡养父母和成就事业成为我们在个人成长、家庭生活之外重大的人生主题;退休之后,回顾过去、整理人生变得更加重要。

如果把人生看作一个整体,每一个时段都是平等的,无可替代必不可少的,我们虽然貌似害怕衰老,但是,如果永远停留在某一个年龄,甚至永远不死,也未必是我们真正想要的人生。正如《金刚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中,无寿者相的含义。天气时令,如何塑造我们的生活?

生命的发育生长,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天气时令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天之中,阴晴变化,风霜雨雪,就是所谓的天气;一年之中,气候冷暖、昼夜长短的变化,就是所谓时令。

为了把时令的变化与生产和生活联系起来,中国人发明了与太阳历对应的24个节气,每半个月一个节气,根据节气的名称,可以判断未来半个月的天气情况,并安排相应的生产和生活,比如清明一般会下雨,立夏天气转暖万物并秀,夏至白昼的时间达到最长,立冬天气开始变冷,冬至黑夜的时间达到最长。

时令与食材食物之间还有匹配,比如立春吃春饼、清明前喝绿茶、秋分时吃大闸蟹、冬至吃饺子。

天气一度是人们见面谈论的一个重要话题,不同民族都是如此,这是因为天气对当时的农业生产影响很大。今天的天气对生活的影响主要是穿衣和出行。在城市里,女孩子出行带一把伞,晴天遮阳,雨天挡雨。在文学作品的开头,往往对故事发生的时令和天气背景做出交代,比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农历六月初十,一个阴云密布的傍晚……”地球,生命的摇篮,全人类的故乡对故乡的感情,是纯真而复杂的。如果我们一生都生活在自己的故乡,可能会忽视对她的感情,就像中国诗人秦兆阳的诗:“最应该记住的最易忘记,谁记得母乳的甜美滋味;最应该感激的最易忘记,谁曾经亲吻过亲爱的土地……”但是,当你渴望探索世界,远离亲人故土,漂泊他乡,特别是困病交加的时候,对故乡的感情就会油然而生,如曹操诗中的表达:“……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有人总结过,将近一半唐诗的主题与故乡有关。我们熟悉的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描述的都是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亲人、故友的思念。

从太空中看宇宙,众多的星球里,有一颗不大的蓝色星球,在人类目前探索可及的范围内,只有这个星球上有生命存在,那就是地球。地球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这是一段难以想象的时间,生命就是在这漫长的历史中,慢慢孕育诞生进化。没有地球这个故乡,就没有生命,也不会有你我,可以说,地球是所有生命共同的故乡、家园。

美国宇航员拉蒂斯在返回地球以后,很长时间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大约沉默了5年以后,他以一个地球人类的代表,一个平凡的经历者,开始讲述:“宇宙飞船每一个半小时绕地球一周,如此循环往复,宇航员通常会在早晨醒来,吃早餐时往外看,你在飞经地中海、希腊、罗马、北非、西奈半岛……最后你到达加州海岸线,找到亲切的洛杉矶、凤凰城……休斯敦,那是我们宇航员的家乡……没错,你找到了阿斯托洛圆顶体育馆。你知道你和它有身份认同,那是执着和眷恋……你发现自己的认同扩展到了中东,你期待着它的到来,知道它会,果然,它来了。因为每一个半小时绕地球一圈,你会开始觉得与整个地球发生了认同感……你看到的是整个人类多少年的历史——那是文明的摇篮。看着窗外的景象,你就想起整个历史。你无法想象自己一次又一次跨越了多少条边界,可你其实根本看不见它们。你醒来时看到的景象——中东,那里可能有千百人正在相互杀戮,为的就是想象中的某条边界。从你这个角度看到的,地球就是个整体,美丽的整体……它微小脆弱,是宇宙中那么小而珍贵的一点,你可以用大拇指挡住它。另外你意识到,这个小点,这个蓝白色的小东西,就是对你有全部意义的一切:所有的历史和音乐、诗歌、艺术和战争,生死和爱、眼泪、喜悦,所有一切都在这个小点上……我感觉地球就像一个刚刚诞生的新生儿。”

如果地球也是有生命的,她希望我们每个人如何对待她呢?

最近看了纪录片《美国国家公园全记录》,震撼的画面和真诚的讲解,让我这个从没有去过美国的异国中年人好多次潸然泪下。事后我想,或许真正打动我的,是里边呈现的本真的自然,像极了那生我养我的故乡,以及所有人类的故乡——地球,最初的风貌,而约翰·缪尔等人为保护人类故乡而奋斗的故事,像极了我们保护自己初心的人生追求。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演讲中,表达了这种敬畏自然的态度“Remain original,Leave it as it is,keep it as now is……”(让它呈现原来的面目,让现在的面貌保持下去……)作为地球的孩子,我们是否可以让自己保持本来面目?是否允许我们的孩子、伙伴保持本来面目?是否可以为保护我们共同的母亲——地球的本来面目,做些什么?

我们生活在多少个世界中?

在我们的个体生命和生活之外,存在着一个广阔的世界(世—时间,界—空间),我们自己的生命拜这个世界所赐,也将由这个世界传承。

古希腊哲学家皇帝马克奥勒留说过:“人如果不知什么是世界,就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不知道世界如何存在,就不知道自己是谁。”每个人的世界里,都包含从前的世界(生命进化人类历史及个人经历)、身后的世界(未来的一切)、脚下的世界(足迹可达的空间)、身边的世界(周围的伙伴与社会),以及内心的世界。

年轻的时候,我们更多关注外部的世界,希望了解它、参与它,甚至想改变它、占有它。但外部的世界属于所有人、所有生命,属于造物主(上帝、老天爷),正如一个城市,不是市长的城市,不是某些党派的城市,不是建筑师的城市,也不是房地产开发商的城市,而是所有市民共谋互动的产物一样,我们关注和想改变的那个外部世界,也是许多人共谋互动的产物。乔布斯认为他改变了的世界(姑且不论这改变是不是他一个人完成)也不属于他自己,而属于众生。

部分地了解和参与外部世界是可能的。印第安人可以与石头对话,有些人比如奥地利动物学家康罗洛仑兹可以与动物对话,中国作家林希在《眼泪的重量》一文中描述了3次看到动物落泪的经历,非常动人。小孩子有一种“万物有灵”的思想,长大了的我们,或许仍然可以。

些微地改变世界的细枝末节也是可能的,但需要处在特殊的位置,特殊的时刻,或者付出极大的勇气、热情与意志,但是,当我们真的处在特殊的位置,特殊的时刻,我们的决定和作为可能对他人的生活、命运产生重大影响的时候,恰恰需要十分谨慎,以免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说到拥有,我们真正拥有的,可能只是自己心中的世界?这个世界,也是任何人抢不走的,中国有句格言“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很好地概括了这种人与世界的关系,比起房屋、财产、名誉、地位等外在的东西,我们的内心世界恰恰是最可靠的,我们的情怀、我们的梦想、我们的意志,甚至我们的疼痛,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外在的北京只有一个,但一百个人,却可以有一百个各自心中的北京,各不相同的北京。

我们心中的世界,到底有多大?

我认为,个体心中的世界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是感知到的世界,这也是我们评估环境、生活以及自我的基础;第二是理解和领悟到的世界,特别是语言绘画音乐诞生之后,我们描述的世界,它的内容也涉及第一部分,这是我们人类能够进行更深入交流、沟通乃至创造的基础;第三是我们对生活和世界的态度和决定,比如选择或放弃,接受或抗拒,主动作为或被动接受,这是最接近行为的一个部分,也是“自我塑造”的关键。

南非总统曼德拉为了争取种族平等被政府羁押27年,出狱以后,他选择与曾经羁押自己的政府合作,这种宽容与博爱深深影响了南非乃至世界每个角落的人。他有很多名言,我喜欢其中的两句:“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知道,倘若自己无法抛下痛苦与怨恨,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自由不仅仅意味着摆脱自身的枷锁,还意味着以一种尊重并增加他人自由的方式,生活。”

生活也好,世界也好,是浩渺巨大且瞬息变化的,而且我们身处其中,不可能看到生活和世界的整体和全貌,更不可能看到生活和世界之外的东西。所以我们所谈论的生活和世界,并非生活和世界本身,而是我们对生活的感知、理解和领悟,以及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决定。事实上,我们真正拥有的世界,也是这个心中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你的,我的;这是你的世界,我的世界。有人喜欢嘲笑另外一些人,说他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仔细想想,谁不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呢?活在自己的世界,并不等于与世隔绝,或者忽视其他生命的存在。

你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活在这样一个世界行不行?你希望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为了这样的世界,你做了什么?还可以做点什么?

生命和生活本身充满意义,我们可能再现生活的某些东西吗?

不久前,和朋友一起观看了赖声川导演的话剧《宝岛一村》,讲的是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三个军人家庭,移民到台湾后的几十年发生的故事,背井离乡又素不相识的人们,在遥远的他乡友爱相助,创造了一幅生生不息、重建家园的风情画卷。我被深深打动,特别是所有演员、导演最后谢幕的时候,不觉中已经泪流满面。后来我总结了被打动的深层原因。

看完一场电影、戏剧、电视节目,读完一篇诗、散文、故事,我们常常被深深地打动,甚至久久不能自已,那深深打动我们的到底是什么呢?是曲折离奇的故事吗?是里边的人物吗?是演员的表演吗?这都是对的,但根本的,还是生活本身打动了我们,是那故事里人的经历、感情、幸福与悲伤,与我们自己的生活发生的共鸣,打动了我们。从别人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自己,感受到了自己的生活,好像重新经历了那让我们刻骨铭心、悲欣交集的人生,那些对我们很重要却远去的人和事,仿佛又回到了我们身边。一部好的电影、戏剧、故事,一定是逼真再现了真实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描述和再现了“生活存在,本来的意义”。

假如有人发明了一部特殊的电梯,里面的数字不是楼层,而是你的年龄,你按下哪个数字,它就会把你带到那时的家门口,你会遇见还很年轻的父母,或者已经长大的孩子。他们可能会诧异,为什么一个陌生人站在门口哭泣……我会按下哪个数字,你会按下哪个数字呢?

生活永远都是现场直播,生活本身充满了意义,文艺作品中的美好愿望,勇气,智慧,爱与恨,善与美,迷茫和觉悟,实现与遗憾,也通通来自生活,只要用心体会,或许生活就是我们最好的作品、最好的大学、最好的道场。

我们也从来没有停止努力,让那些曾经对我们重要、有意义有价值的时刻,重新再现。我们可能亲自去创造,可能通过欣赏他人的经历去再现,可能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去创造,也可能通过欣赏别人的作品去体验和感受,这就是我们成年了,依然童心犹在、贪吃贪玩的原因,这就是我们喜欢谈论别人,看小说看戏看电影,甚至写小说拍戏拍电影的原因。或许,在这样的过程里,我们不但可以重新体会生活的意义,甚至还可以赋予生活更丰富的、新的、不同的意义。

我们可以怎样评估自己生命的质量,生活的质量?

考古和基因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没有生命之前,已经有一个世界存在,没有人类这个物种之前,就有别的生命物种在生活,也有对世界的感知(Sense)和反应(Response)。春天草木萌芽,冬天大雁南飞,就是生命对世界最明显的感知、响应和表达。

人类诞生以后,除了对生活和世界的感知和响应,还多了对自我、对生活和世界的认识和反观,乃至有意识的影响和创造。《庄子·秋水》里有一段著名的对话,惠子曰:“子非鱼,安(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有人说,人是一支会思考的芦苇;还有人说,人是一种追求意义的动物。我想更重要的,人是一种喜欢对自身进行评估和反思的存在,同时,只有我们自己,只有鱼自己,可以进行这种评估和反思。那么,有没有一个,对一个人全部生活内容、所有人生感受、人生领悟,人生决定,总体概括和评估的概念和指标?

人类已经创造了这方面的词汇“生命(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这是一个最早来自西方医学的概念,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J.K.加尔布雷思在其所著的《富裕社会》中首次提出,后被世界各国陆续采用,这个概念如此之重要,所以,从最初医学领域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等狭义的健康质量评估,延伸到更广泛的社会生活层面,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但,这个概念是从外在的、客观的角度,评估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某些方面的生命质量、生活质量。

人的身体、心灵、社会生活,本来是互相影响融为一个整体的,人的存在感、幸福感、意义感、自由感等重要的人生感受,也是无法用外在条件衡量的。如果把一生作为整体,从身心合一内外合一的角度,由本人,从主观方面,对自己的人生和生活进行评估,我觉得圆满度这个概念,可能更具概括性。

我们追求的圆满人生,人生圆满,存在吗?

中文的圆满,英文有三个词解释,分别是Satisfactory、Perfection、Completion。我觉得合起来可以比较好地诠释圆满的含义。

首先是满意度Satisfactory,可以理解为前文提到的对自己生活的感知感觉,比较侧重状态,与存在感、幸福感等的意思类似。

其次是完美度Perfection,与前文提到的对生活的理解和领悟程度比照,比较侧重理性的认识和评价。所谓完美不是指没有瑕疵,而是对生活是怎么回事有一个比较完美和成熟的系统认识,对自己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比较完美的解释、理解和评价。

最后看实现度Completion,反映意志动机的层面,比较侧重过程,梦想了什么?选择了什么?坚持了什么?实现了什么?有什么遗憾?与前文提到的自主自决和创造性相近。

这三个部分融合在一起,可以比较完整地包含一个人对自己人生质量的评估,与中文语境的圆满度匹配。那么,如果10分是满分,到目前为止,你给自己的人生圆满度打多少分?你希望得到多少分?不满的地方在哪里?庆幸已有的圆满度,还是有可能更加圆满一些?

在个人的圆满之外,如果能影响和促进他人和环境的改善,反过来可以提升自己的圆满度,这也是有些人宁愿自己当牛做马,也要助子女出人头地,或者牺牲自己帮助别人的主观动机。

心理学和经济学认为,利他动机的本质,还是通过利他而利己,儿女成功带来的自豪感,他人感激带来的价值感都是很珍贵的心理体验。中国古代先贤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宗教倡导博爱,都表达了相似的主张,那就是:个人的福祉,个人的人生圆满度,与其他人、社会,和他所处的外部世界是不可分割的。人生真正的圆满必然包含在与他人和世界的关系中,“一个整体,只有在一个更大整体中,才能体现其整体性”。就像一台发动机,如果独自站在那里,就是一块金属雕塑,放在汽车里才能体现其发动机的存在。

此外,虽然人人都渴望和追求人生的圆满,但真实的人生并不存在10分的圆满,就像我们对任何事物,哪怕须臾不可离的太阳,生养我们的故乡,家庭和双亲,也不可能10分满意一样。同时,任何人的人生,必然有一定的圆满度,或者说对自己的人生,必然有一定的感受度、领悟度和实现度。任何人对自己的家乡、家庭双亲,肯定有一定的满意度。我们的生命如何在世界上诞生延续、存在发展?衣食住行玩赏集等基本生活内容,如何存在、延续,如何影响和决定我们人生的质量?我们是否可能对自己的生命和生活,更多感知与觉悟、自主和无悔?我们是否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更多感觉和意义?就是本书想探讨的主题。

同类推荐
  • 放下的力量

    放下的力量

    积极地思考和行动,勇于直面今天的困难与挑战,就能得到肯定和理想的结果。这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道理,但真正拥有这种人生态度的仍是极少数。因为我们总是受困于忧虑、空想、抱怨、自卑等诸多负面情绪,为自己制造了太多的包袱,让生活充满了障碍,并养成了消极避世的习惯。
  • 行走社会100诀

    行走社会100诀

    1部值得传世的经典着作;100条社会生存的必备法则该怎么在社会上行走,才能够平安稳健?有没有什么样的行为准则,能够立足社会,永保不败?《社会行走100诀》的作者李赫,以其犀利的文字,将社会行走必备的观念、行为准则,以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原则做了十分详尽且精准的剖析,甚至还进一步探讨了人的心态。这不是一本教人诈术的书,书中也没有取巧、投机的行为和心态,书中的100条法则,不但条理分明,且字字珠玑,即便是充满人生哲理的书,在作者的笔下,也仍然处处透着恒常不变的智慧,是一本值得传世的智慧之书。
  • 潜意识:发现未知的自己

    潜意识:发现未知的自己

    几百万年以前,在宇宙万物中蕴藏着一股神秘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改变世界,创造一切。随着观念的不断革新,人们的思维、品格、身体、成就等各方面也都有了新的感悟,而这些又恰恰成为了人类社会欣欣向荣的核心关键。于是,人们探索着其中的奥秘,我们不清楚这种神秘力量源自何方。我在不断的探索中,终于隐约地发现,这一些都可能源自我们自身生命中的神秘能量,是可以带我们获得新生的福音,进而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自己的生命形式和形态,远离平庸,使生命更富有意义和风采。
  • 一生三万

    一生三万

    这本《一生三万》阐述了以人为主旋律的世界,在家有亲人缘,在校有师生缘,在外有朋友缘,在单位有同事领导缘,在陌生的环境里,有萍水相逢缘……面对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人缘,我们怎能不懂一点观人之法、识人之道呢?正所谓“人海茫茫,各有各的心肠”;又有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还有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爱人乎?防人乎?避人乎?交人乎?……其尺寸把握皆源于一个“识”字。识人方能鉴人、方能交人、方能用人、方能远人……识人之用大矣哉!
  • 能言善辩(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能言善辩(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本书旨在通过故事的形式,帮助青少年同学们认识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懂得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尺,学习明善恶,辨是非的能力。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能够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道路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热门推荐
  • 万载星光不如你

    万载星光不如你

    某天,乐坛小天王楚暮云半夜发布微博v:我想告诉全世界我遇到了你。并@白晨曦。吃瓜群众:我就知道,平时嫌弃的跟什么似的,分明就是在秀恩爱。一个白天一个黑夜,原本以为不会有交集的两个人就这么毫无预兆的遇到了。从此再没人比彼此更配,拥着你一同迎来晨曦,相看暮云。
  • 放下即为快乐

    放下即为快乐

    本书香港关伯伦先生所著,要结快乐的果,“放下”是大前提。人生一时的不如意,并不代表一生都将永远不快乐。人生有时显得很沉重,那是因为我们有太多负担放不下。只要懂得放下,心灵能自由,心境能开朗,喜悦就会马上出现。“放下”的真谛是什么?需要怎样“放”下呢?如何“放下”,才能得到“快乐”?作者关伯伦先生,学识渊博,他活用佛家、哲学、心理学,以至《圣经》的智慧,以精简、有趣的方式,深入探讨了“放下”这课题。在书中,他引用大量的佛经和哲理故事,说明他对“放下为乐”的看法和观点,当中又汇集了他自身的丰富经验,以及中西学者的宝贵意见,并穿插了不少佳言美句,作辅助论述,令本书看起来轻松易明,又务实易行。
  • 腹黑妖夫:后院起火了

    腹黑妖夫:后院起火了

    (续《处处惹桃花:美男齐上钩》)女皇微服出巡一次,从此后爱上了皇宫外的生活,被冷落在后宫的皇夫们,个个摩拳擦掌,洗洗干净,势要将出墙的女皇给诱回来。“寡人是女皇,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三千佳丽,一个都不能少!”凤君咬牙启齿:“本宫有必要让陛下在床榻上起-不-了-身。”
  • 世纪新启

    世纪新启

    那是一个陌生的世界,玩家要在其中发掘历史引导世界走向。或许你可以在下一次历史演变中成为传说中的英雄甚至缔造史诗,也许你会是下一个传奇乃至于神。当我们离开自己曾经沉迷的另一个世界之后,回头细数曾经的点点滴滴,你能骄傲地告诉别人:那个世界的绚丽从未让我后悔压上自己的青春吗?
  • 两个人的战争

    两个人的战争

    男女主人公都是曾经沧海,于是都懂得了保护自己,好好的给自己一个壳,牢一点,再牢一点,却殊不曾料想,拒绝了伤害的同时也拒绝了所有可能的缱绻温柔。当时第一个联想就是张爱玲的白流苏与范柳原,不一样的时代,一样的男女,爱到后来都不由得算计了又算计。
  • 超神学院之万界商城

    超神学院之万界商城

    【走的是无限流,不圣母不种马,异常搞笑,不信你试试?】地球的一代明星穿越到了超神学院的世界;斗破苍穹里手持帝炎对准魂天帝,让他恐惧不已;在斗罗大陆之中脚踩千道流的脑袋;在天行九歌里建立了无比强大的国度;生死看淡不服就干,非洲平头哥都要喊我哥。斗破苍穹,斗罗大陆,枪神纪,狐妖小红娘........欢迎加入殇语阁,群聊号码:837658100已穿越世界:斗罗大陆,穿越火线。正在穿越:天行九歌。
  • 姝途风雨

    姝途风雨

    “无论你变成什么样,哪怕所有人都不认识你了,在我心里,你永远都是我的姝儿!”“不!我不是!穆姝儿早在十年前的那天就死了!”她满目猩红。“我…我错了,你回来吧,好吗?”他手中的剑陡然滑落。他苦苦哀求,她泪流满面。曾经的青梅竹马啊,如今竟刀剑相向……(不虐)
  • 得遇龙华修证忏仪

    得遇龙华修证忏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女人修养全攻略:做个由内而外的美丽女人

    女人修养全攻略:做个由内而外的美丽女人

    《女人修养全攻略:做个由内而外的美丽女人》旨在教给女人如何提升自身的修养,让自己呈现出自信、宽容、独立、成熟、风情,从而让美丽的色彩不会随着岁月流逝而渐失光泽,使自己变得静若幽兰,芬芳四溢,耀眼迷人。做人要有修养,做女人更要有修养,尤其是爱美的女人。因为女人的美不单体现在漂亮的脸蛋、华丽的服饰上,更体现在得体的礼仪、优雅的谈吐举止上;不单体现在赢弱娇羞的魅性中,还体现在腹有诗书的知性和长袖善舞的灵性中……女人要想美得彻底,就一定不能只重视靓丽的外表而忽视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