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04600000002

第2章 金城银行简史

徐国懋 邵怡度[1]邵怡度:周作民的机要秘书,曾任金城银行总经理处稽核室副主任,北五行联营总管理处检查处副处长。

金城银行是旧中国重要的私营银行之一,创立于1917年5月。它从创立至新中国成立后接受社会主义改造,34年中,经历了创立、发展和结束三个阶段,分别简述如下。

一、创立初期(1917—1927年)

清末以来,我国长期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国际列强掌握了我国的政治经济命脉,金融事业亦为外商所操纵,一些有识之士为挽救民族危亡,以实业救国为职志。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各国忙于军事,无暇东顾,我国民族工商业蓬勃兴起,私营银行也应运而生。

当时一些北洋军阀官僚欲为其搜刮的民脂民膏谋求出路,并为他们所经营的工商企业取得融资便利,企图摆脱官办银行的羁绊,另辟金融基地,巩固其经济权位,于是交通系人物利用时机,多方联络,共同发起组织金城银行。发起人中,包括军阀官僚、交通系领袖和金融界头面人物,以倪幼丹(安徽督军倪嗣冲之子)、王祝三(安武军后路局督办),吴鼎昌(天津造币厂监督、盐业银行总经理)等为巨擘;任振采(交通银行协理)、胡笔江(北京交通银行经理)、周作民(交通银行总行稽核课主任)等操实权。历届董事长、董事和监察人,大都由这些发起人担任。其中周作民自金城创立至1934年,担任总经理职务,1935年兼任董事长,1951年专任董事长,一直掌握着金城的经营管理大权。

金城创办时,股本总额定为200万元,实收50万元,其中军阀官僚的投资占90%以上。从1917—1927年的10年中,实收股额多次增加,各类投资者持有股份的比重也有较大变动。到1927年,实收股额为700万元,军阀官僚股率已下降至50.5%,主要是因为北洋政府垮台,大股东倪、王两家持有的股票多有出让过户,或向各银行抵押借款,因而股额逐渐减少,同时,金城因处理抵押品及大量收购,持有本行股票增加较快,金融业者、工商业者和其他个人持有的股份也逐渐上升。

金城创立时,总行设在天津,虽在上海、汉口分设机构,经营中心则在北方。当时总经理周作民在北京兼任交通银行总行稽核课职务,派吴延清(金城稽核长)为代表,常驻天津总行。1918年金城在北京设立总经理处,将总行职权自津移京,由周直接掌管,并指挥各行处业务。先后在北京、上海、汉口、大连等地增设行处共15所,在总经理统一管理下加强联系,调剂资金,发展汇兑,传递信息。

1920年,金城直接投资30万元在津开办通成货栈,并在北京、汉口、南京、郑州设立分栈。经营货物的堆存、包装、运输,发行栈单、提单,代办押款、押汇,并代客买卖货物。通过货物流通,发展银行押款、押汇业务。货栈虽曾受内战影响,营业不振,但逐年都有盈余。后又投资5万元在京设立丰大号,分设沪号,经营证券交易,业务尚佳,虽因公债风潮发现呆账,但冲销之后,仍可获利。

1921—1922年,盐业、金城、中南、大陆四行[2]创立联合营业事务所,并以中南为侨资银行,取得钞票发行权,乃设立四行准备库,联合发行银行券。由于现金准备充足,钞券信誉颇佳,发行额逐渐增大,1927年末高达1700余万元,给四行资金融通带来有利条件。

1923年,四行又在联合营业事务所下,设立四行储蓄会,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壮大四行资力。1927年该会储蓄存款达1000多万元,占全国重要银行存款总额2.4%,除用于放款和经营公债外,多作房地产投资,建造当时远东第一座摩天大厦——国际饭店,轰动上海,成为最能吸引储户的广告宣传,也为四行提高了社会声誉。

金城创立初期,社会信誉未立,加之同业竞争剧烈,业务经营采取审慎而急进的方针:除做证券买卖外,在存款方面,为招揽大户,不惜花钱,经常招待,宴饮打牌,广为交际;对存款大户,由经理直接接待,不必上柜台办理手续;对存户的主管人和经手人付给回息(利息的回扣),采取种种拉拢手段,同时也不放松对中小存户的争取。1919年增设储蓄部,较早地推广储蓄业务。放款方面,一般看重大户,以有可靠押品或与本行有投资关系的企业为主要对象。同时设立调查科,聘请著名学者刘大钧担任顾问,进行信用调查,了解市场信息,确保投放资金的安全。汇款方面,通过各行处的紧密联系,日报总处,统一调拨,并通过同业关系相互调剂,业务不断推广。到1927年,存款总额达3498万元,比1917年增加7倍多;放款总额达2738万元,增加6倍多;汇款总额,1921年达5253万元,1927年为2313万元,其中以铁路汇款所占比重较大。存、放、汇数额占全国重要银行的比重,均有显著提高,居同业的前列,社会信誉蒸蒸日上。

金城对民族工商业的放款,本着既与本行有利又能助长工商业发展的宗旨,密切联系金融与实业的关系。工商放款总额1919年为83万元,1927年增至686万元,其中裕元、恒源、大生、溥益等棉纺织厂占46.93%,久大、永裕(盐)、丹华(火柴)、大成(油漆)等化学工业占19.40%,大丰、福新、寿丰等面粉业占8.68%,六河沟、中兴,兴宝等煤矿业占10.59%,其他占14.40%。投资总额(包括股票、债券)1927年为164万元,其中工矿企业占34.64%,商业占23.21%,金融业占32.01%,其他如大公报馆股票、中华职业学校债券等占10.14%;对铁路的放款1927年为68万元,以交通部及正太、京汉、京绥、陇海、津浦各路为多。

金城在这时期,总的业务情况是:存款主要靠军阀官僚大户,放款扩及各行业,汇款大量通过铁路交通,同时经营债券、股票,投资工商企业,面对政府机关和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新兴事业。

金城创立初期交通银行曾大力支持。当时中、交两行代理国库,交通在天津设立的分库,不设在本行,而设在金城总行内,并由金城稽核长吴延清兼任分库主任。交通由京调津的款项常在100万元左右,并不全藏库内,金城可加运用,是为金城增厚资力、发展业务的优惠条件。同时,北洋政府调拨各地军饷,交通又分出一部分给金城承办,收取较大汇水。还从中、交两行获得代售日元的权利。在西原借款中,交行所借日金2000万元,由沪调往京津出售,有一部分由金城代办,赚取回扣。此外,还取得领用和代兑中、交两行钞券的方便,有利于资金的调剂。1917年纯益为9.6万余元,1925年高达135万余元,1927年为99万余元。获利的主要原因,一是有价证券收益丰厚;二是存放款利息差额很大;三是投资事业都有盈余。

二、发展时期(1927—1937年)

1927—1937年,国内外形势发生较大变化,金城为适应新的政治经济局面,在业务中心、机构设置、人事制度和支持民族工商业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业务大幅度发展,周作民的事业心和经营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1.政治转变和业务南移

北洋政府垮台后,金城通过政学系和江浙金融界人物的关系,转而向南京国民党政府靠拢,在军需、财政上对政府作较大的支援,并与中央银行建立业务联系,为官僚资本的国货银行招股。周作民还应邀出任金融顾问委员会、财政委员会、行政院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以及铁道部四路整理委员会委员,中日贸易协会主席等职。当时日本帝国主义虎视眈眈,蠢蠢欲动,蒋政权想利用周的留日关系,从中斡旋。周为了保全金城利益,扩展业务经营,不得不实行政治上的转变。

随着全国政治中心的南移,金城银行将总经理处由北京迁至上海,除裁撤一些行处外,陆续增设分支机构共50余处,遍及各主要城市,成为全国性私营银行之一。全行员工先后增至700多人,在扩大商业、储蓄两部的同时,还添设信托、证券等部门,各项业务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至1937年底,存款总额达15900余万元,放款总额达11000余万元,都比1927年增加了三倍多,与同业相比,发展较快。自1928年至1937年6月,金城获得毛利1852万元,除去各项开支后,净利864万余元。各年净利与资本额的比率,平均为12.93%,股东所获股息红利为588万余元。各年得利率,前3年为10%,后6年为9%,下降原因是由于同业竞争剧烈,存放款利率差额缩小,以及机构扩充,人员增多,开支猛进等。

2.直接投资企业

(1)扩大仓库货栈业务。仓库业务可兼做押汇,有助于银行营业的开展,并可支援农业,金城自1934—1936年增设各地仓库货栈达28处,遍及北京、上海、河南、山西、河北等省市。业务由通成货栈划出,改由金城总处增设的仓库科管理。为改变旧的管理方法,提高仓库人员素质,曾托人调查日本仓库经营状况,搜集三井、三菱、东神各家仓库的组织规章、办事手续等有关资料,进行短期培训,使能在同业竞争中不致落后。

(2)改组通成公司。通成停办货栈后,于1936年改组为通成公司,扩大经营,下设棉、煤、粮、运输、展业五部,以棉、煤、粮为主,兼营运输业务,并在各地增设分公司及办事处,便于沟通业务。棉业包括棉花采购与运销,收轧棉种,收购皮棉和棉种,以及代客办货等。煤业主要是办理北煤南运,运销门头沟、大砟、大同等地的白煤和烟煤,也做零售生意,供应用户。1936年与开滦矿务局、中兴煤业公司合资组织开兴成煤业公司,以买卖各矿烟煤为主。粮业主要代客承办小麦、米、豆的进出,营业额颇大。运输业于1929年接办天津航业公司,原有资产作价15万元,增资至40万元,后亦划归通成管理,经营运输业务,用以配合棉、煤、粮的运销。

(3)创办太平保险公司。1929年间,金城独资创办太平保险公司,额定资本100万元,实收半数,办理水、火、船壳、汽车及其他等保险,各年营业均有进展,也获得盈利,但以资额过小,不能承做大额保险,或只能分保一部分。1933年,交通、中南、大陆、国华、东莱等行加入联营,增资至500万元,实收300万元,并于国内各重要省市设立分公司及代理处,后又在香港、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地设立分公司,业务不断扩展,在原办各险外,增加木驳、电梯、信用、意外、兵、盗及人寿保险。还与安平、丰盛两公司联合组织总经理处,增厚实力,共谋进展。至1936年底,承办各种保险总额约共13亿元,并争取国外分保业务,历年盈利都在15万~30万元。该公司又先后收并安平、丰盛、天一等公司,仍保留各该公司名义,对外营业相辅相成,增加了招揽业务的机会。1937年又收购了联合保险公司中通易名下的股份,成为当时我国保险业中的巨擘,实力堪与外商抗衡。

从金城独资创办太平保险公司至与同业联营,都由周作民担任董事长,实际负责营业的经理丁雪农和协理王伯衡都是保险业中的佼佼者,培养了不少人才。

(4)四行储蓄会与四行企业部。金城、盐业、中南、大陆四行准备库联合发行的中南钞券,社会信誉较著,发行数逐年增加,1922年为250万元,1935年增至2891万元。后因国民党政府财政部实行法币政策,派员监督接收并销毁私营银行发行的钞券,四行准备库被迫结束。但四行储蓄会的业务。逐年发展很快,各种存款总额1927年为1715万元,1937年增至7638万元,各项放款由1263万元增至2498万元,有价证券由580万元增至2743万元,房地产、器具由3.8万元增至904万元,四行向储蓄会借款数额1930年为556万元,1937年增至2417万元。

1933年设立四行企业部,主要业务为生产事业和社会事业的抵押和经营,所需资金随时由四行供应。1936年设立四行信托部改做商业银行业务。时值抗战开始,营业不盛,存款亦少,后于1948年与储蓄部合并,改组为联合银行。

3.扩大放款

金城在这个时期对工矿企业放款的特点,是比较集中于与本行投资有关的企业,主要以纺织、化工、煤矿三个行业为对象,其他企业为数较少。据1937年统计,对工矿企业放款总额为2400多万元,其中有投资关系的企业占76.60%。例如,纺织业放款总额1200多万元,有关投资企业10户,占46.99%;化工业放款总额400多万元,有关投资企业三户,占16.69%;煤矿业放款总额390多万元,有关投资企业六户,占11.22%。当时国内许多厂矿企业,如天津恒源、裕元纱厂,南通大生纱厂,天津水利制碱公司、硫酸铔厂,河北开滦、井陉、六河沟,河南焦作,山东中兴,安徽大通等煤矿,以及四川民生轮船公司、上海中华造船厂、闸北水电公司等,都因得到金城单独放款,或与同业组织银团给予支持,有的渡过难关,避免倒闭,有的转亏为盈,并有发展。此外,还对铁路放款,或为铁路国外借款提供担保,对华北农产研究改进社放款,支持该社对棉农发放改良种子贷款,并与同业联合组织中华农业贷款团和棉花产销合作社,在河北、河南、陕西、山西等省发放农业贷款,调剂农村金融,促进棉花产销。所有这些,对扶持民族工商业,发展生产,抵制外商垄断和支援国家建设,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4.改进人事制度

这一时期金城业务的发展,与改进人事制度,聘用和培养有真才实学的人员参加经营管理密切相关。创办初期,除少数高级人员聘用留日归国人才外,一般人员,多由同乡亲属或有关方面介绍、推荐而来。扩展时期,改变了这种用人制度,多方延揽留学各国归来的专家、学者以及社会知名人士担任重要职务,协同擘画运筹,一般职员改为招收国内大、中学毕业生,经过考试录取聘用,并委托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进行培训,同时也挑选少数在职得力人员,资送出国进修。这些人才不但在当时该行扩展经营、增强竞争能力上,发挥过较大的作用,而且不少人对后来我国金融业的革新、发展,乃至新中国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三、畸形发展(1937—1949年)

这13年经历了抗日战争、敌伪统治和抗战胜利后的三个时期,时局曲折变化中,形成畸形的发展。

1.机构撤移与增设

抗日战争初期,大片国土沦陷,金城一面在沿海省市撤迁机构;一面向后方扩设行处。如把保定、定县、石家庄等七地机构迁入北平分行,苏州、南通、常熟各行处撤至上海,汉口行所辖各行处移归渝行管辖、郑州、广州、大连、哈尔滨各行相继裁撤。随着国民党政府西迁,又在重庆设立总经理处,称为渝总处,下设东南、西南、西北三个管辖行,并先后增设成都、昆明、贵阳、西安、桂林、长沙六支行,以及乐山、泸县、常德、衡阳、柳州、宝鸡、天水等23个办事处,遍及后方各地。

2.经营业务扩展

金城此时在沦陷区内各行处,是在稳慎下求进展,而在后方的业务,则因机构增加,扩展较快。因此沪渝两总处及所辖行处的各项业务和各年盈利,在账面上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37年底,沪总处存款总额为法币13747万元(按当时黄金每10两市价1142元,折合黄金120万两),到1941年底,增至30483万元(每10两黄金市价13249元,折合黄金23万两),放款总额1937年底为法币9785万元(折合黄金85万两),1941年底增至17544万元(折合黄金13万两)。1942年渝总处成立后,沪总处存款总额为中储券18786万元(每10两黄金市价31461元,折合黄金59714两),1945年增至中储券307160万元(每10两黄金市价1976万元,折合黄金1554两);1942年渝总处存款总额为法币9615万元(每10两黄金市价51000元,折合黄金18854两),1945年增至法币110011万元(每10两黄金市价120万元,折合黄金9141两)。放款方面,1945年沪总处为中储券95523万元(折合黄金483两);渝总处为法币55844万元(折合黄金4640两)。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沪渝两总处各项存放款账面数字虽有较大增长,实由通货膨胀,物价飞腾所造成,如折合黄金计算,则显著下降。

3.在后方的投资增加

在沦陷区内,由于敌伪掠夺,货币贬值,一般工商交通事业业务萧条,维持困难,金城投资的企业,除通成、丰大业务转盛外,其他大多数都濒临困境,勉强维持。但在渝总处所辖范围内,则对生产建设事业不断扩大放款与投资。如在钢铁机械制造业方面,1946年6月放款达458万元,煤铁矿业2447万元,化学工业500万元,交通运输业952万元,公用事业840万元,保险、信托、证券、房地产等共786万元,贸易、百货业共632万元,面粉厂66万元。1940年金城还承购民生实业公司债券30余万元,1944年承购成都自来水公司债券200万元,对支援后方生产建设事业,起了一定的作用。

4.抗战胜利后业务萎缩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不断扩展官僚资本,加速通货恶性膨胀,操纵黄金、外汇和利率市场,实施种种垄断办法,使民族金融业在业务经营上受到了多方面压制和迫害。金城业务同样显现萎缩,所投资的工商企业大都陷入窘困。延至解放前夕,金城总处为支持各地行处维持营业,并照顾同人生活福利,拔出一部分外汇资金,交各行作为“应变费”,等待解放。

四、合营结束(1949—195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8月,在北京召开全国金融业联席会议,商讨调整金融业之间、金融业与工商业之间以及劳资之间的各种关系。金城银行率先申请加入公股,请派公股董事领导。全国金融会议闭幕后,金城在京召开董事会,讨论整理账目、折实资产、增加资本、调整业务等事项,得到人民银行总行的赞同,并大力支持。从1951年开始,存放款逐步增加,开支相对节减,上半年扭转亏损,下半年获得盈余,业务稳定好转。董事长周作民于1950年8月,由香港回到北京,列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次会议,后担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1951年9月,金城、盐业、中南、大陆、联合五银行实行公私合营,周任联合董事会董事长。1952年12月,全国60家合营银行和私营银行成立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周任联合董事会副董事长。

公私合营银行联合总管理处迁移北京后,上海除保留少数人员参加整顿外,一部分中级人员同其他银行业一起,分两批去北京,在人民银行总行领导下,进行短期学习,其余大多数人员分批留沪或支援西北,派在各地人民银行工作。金城在国内业务结束,香港分行仍在人民政府领导下继续营业,业务发展迅速。

注释

[1]徐国懋:曾留学美国,历任金城银行汉口分行副经理、重庆分行经理、后继周作民任总经理。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公私合营银行联合总管理处副总经理、全国政协委员。

[2]四行是指盐业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与大陆银行。常称“北四行”。

同类推荐
  • 北颂

    北颂

    寇季魂穿北宋,成为了千古名相寇准的从孙,作为一个标准的官三代,他本该走马架鹰,过着最嚣张的纨绔生活。然而,当他拿着便宜父亲邀他入汴京享福的信入京以后,才发现……祖父寇准,貌似要凉!【书友群:一九五九九二九八一】
  • 长安著名神捕

    长安著名神捕

    2016年星创奖历史小说获奖作品!唐朝,唐玄宗时代,官场昏暗,权贵只顾享乐,虽然大唐表面上依旧强大,但暗地里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地方官吏审案敷衍,只知屈打成招,收受贿赂,民间百姓有冤无处伸,冤案无数。张浩元,长安城里一个小捕快,擅长破案,破获重大案件无数,东市胡人案、古印毒蛇案,朝阳灭门案等,许多重大案件都由他侦破,为民伸冤,被尊称为长安第一神捕!
  • 三国之龙图天下

    三国之龙图天下

    神州烽火,诸侯纷起!武将争锋,谋士扬名!苍茫乱世,谁可为皇!北魏东吴,牧明为尊!锦绣河山,舍我其谁!——牧氏龙图。————————————————————本书群(514260688)拾字营,喜欢的书友,可以来转悠一下!
  • 召唤之系统和我对着干

    召唤之系统和我对着干

    这是一段架空但充满热血的历史!刘幻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让他无奈的是,伴随他穿越而来的系统,竟然叛变了!帮助刘幻的对手对付刘幻!“叮!恭喜反派召唤神将赵云!”“嗯……赵云不错,笼络过来!”“叮!恭喜反派召唤神将秦桧!”“什么?秦桧?给我盘他!”看我刘幻,如何一步步笼络反派召唤的历史名将,看我刘幻,如何一步步干掉历史上的奸佞之臣!九州大陆终一统,华夏英雄展英姿!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变法悲歌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变法悲歌

    综观新事物发展的历史,新旧斗争的形式多种多样。《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变法悲歌》把那些历史转折时期以及王朝危难时期的新旧斗争画面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让人们去认识它、回味它。《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变法悲歌》在惊涛骇浪的历史沉浮中,每当新生事物出现的时候,它总要受到旧势力的强大阻拦,正因为此,新事物总是不断受到波折、创伤乃至暂时消亡。但是,它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却生生不息,它对历史的巨大推动作用也无可辩驳,它给人们留下的财富更是十分丰厚的。新事物总是在曲折中前进,而新事物最终要战胜旧事物,历史就是这样迂回曲折地向前发展着。本书由赵东艳编著。
热门推荐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佛说决罪福经

    佛说决罪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春光灿烂的你

    春光灿烂的你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四个90后女医生的追爱、成长日记。PS:女医生们花痴起来太可怕!
  • 穿越之变身反派角色

    穿越之变身反派角色

    这本书其实和你们想的反派不是一回事,“反派”仅仅指的是电影中站在主角对立面的角色而已,想看枭雄啊大佬啊之类的你绝对要失望了。新书《夺舍在诸天万界》已经发布!
  • 西桐情事

    西桐情事

    在日光迟缓而雍容的冬日里,桐河路的悠闲与安详是西桐最淋漓尽致的浪漫。沿河的步行街畔有白墙黛瓦的江南小院,样式精巧的路灯伴着枝叶斑驳的梧桐树,粉嫩的梅花在岸边开得肆无忌惮,连呼吸都能闻到那柔软的馨香。在日光迟缓而雍容的冬日里,桐河路的悠闲与安详是西桐最淋漓尽致的浪漫。沿河的步行街畔有白墙黛瓦的江南小院,样式精巧的路灯伴着枝叶斑驳的梧桐树,粉嫩的梅花在岸边开得肆无忌惮,连呼吸都能闻到那柔软的馨香。王子扬就是在这年空气微凉的冬夜里,在月光柔和的桐河路上,在那个叫作“玉楼春”的画廊里,初遇了穿着灰太狼棉拖鞋安静地作画的章慎择。这样热和的画面呵,该是每一个淡然如菊的女孩的梦境吧?她不自觉地就与他越走越近了。而他待她也尤其地温顺细致。他同她一道走过漫长的街讲似乎无尽的话,给她送往自己亲手炖的汤,救她于最尴尬的境地,也在最黑暗的夜里递给她一双最热和的手。她在他的陪伴下,渐渐丢弃那些自以为是的理智,也放手那些一厢情愿的感情。所有那些由不甘而衍生的爱怨,都随风而去吧。在西桐,唯有爱,才值得珍惜。
  • 穿越之女配翻身

    穿越之女配翻身

    苏青瑶穿越了,但是还没来得及高兴,却发现自己成为一部小说里的女配。这是一个重生女的故事,而她苏青瑶,就是那抢了女主的相公,逼得女主自尽,等女主重生后又被活活虐死的绝版女配。老天,不待这么玩儿人的!罢了,木已成舟,接受现实,幸好女主刚刚重生,先和女主打好关系,接着图谋发展。但是,我说女主,你是女主你威武,我是女配我让路。你空间在手,美男在侧,日子滋润生活安逸,还要使计将我嫁给那个渣男就不对了吧。老鹰不发威,你当我不会飞啊。不过,等嫁过去之后,苏青瑶才发现,那个绝版渣男男配,居然也被穿越了。“呜呜•••••夫君啊,同是天涯穿越人,你夫人被欺负了,你不会见死不救吧。”配角自保策略:【一】远离女主,珍惜生命:作为配角,替主角挡刀子当炮灰不可避免,就算你不害她,为了女主的九九八十一难,其他人也会出手。所以,见到女主,立即让路。【二】远离男主,拒绝美男:作为配角,要坚定不移的相信好男人都是女主的,美男都是向着女主的的亘古真理。凡是和女主有关系的男人最好不要靠近,不然轻则清白不保,重则身死道消。【三】作为配角,懂得自觉:不管发生什么事,有主角在场一定要保持“作壁上观,隔岸观火,冷眼相对,绝不出手”的十六字方针,坚决贯彻女主出现,撤退百米的政策,一切以女主为领导核心,女主是对的,女主不对的也是对的。【四】配角也有尊严,在不触犯配角自身利益的情况下,谨遵以上条款,若是触及自身利益,那就要翻身农奴把歌唱,雷霆出击,绝不手软。
  • 母亲讲故事

    母亲讲故事

    文化传承的渠道有三:一是生活习俗及族群的口口相传、二是文字典籍、三是实物承载。单就一个人来说,通过其口,就可将一件事传播二百多年,假如他活到八十多岁,把他在三五岁时听到的八十多岁人讲的事,等他到了八十多岁时再讲给三五岁的孩子,这个孩子到八十多岁后再讲给人听,那么,这件事经过这一个人之口就传递了三八二百四十年。我这里写的是我的老母亲生前给儿女们讲的故事,总共89篇。这些故事是智慧的种子,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动力,我不忍独享,所以,发表于此,希望能有更多人受益。
  • 铃兰月无声

    铃兰月无声

    她本就是现代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就想着研究点实际的东西出来打打自己的名气,谁知道一朝穿越成了农家女,本以为傍上了富二代实现自己当米虫的愿望了,可是突然发现富二代不是不是单纯的富二代,她也不是单纯的农女,他的姓名是假的,她的姓名也改过……走进那深宫大院,步步为营,看她如何划破这场阴谋,现实又是她和他能接受得了的吗?
  • 黄帝阴符经注夹颂解注

    黄帝阴符经注夹颂解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太要休夫

    太太要休夫

    一场阴谋,她不得不牺牲自己嫁给霍家太子爷,人称冷面阎王的男人。某天,“爷,太太在微博公开征婚,说、说她单身……”男人淡淡掀起眼皮,“买下明天各家报社的头条,把结婚证登上去。”“爷,不好了!太太伪造离婚证,贴微博上了。”男人不疾不徐挽起袖子露出强劲有力的手臂,“告诉大家,昨天我们很愉快的度过了结婚纪念日。”“爷,太太她……她说您太无趣,要带球改嫁……”“反了她!”男人的声音沉冷如冰,都宠成这样了还能搞事情!是夜,太子爷把人逼到墙角,“听说你要带着我女儿改嫁,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