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05300000003

第3章 军事文艺评论和研究(1)

《苦难辉煌》:革命历史的担当和传承

前不久,我去广州参加我军最早的报纸《战士报》创办80周年纪念活动。这张诞生于1930年中央苏区的红一军团机关报和我军现存的红军部队一样,传承了红军最正宗的血脉。身处纪念场所,常常沉浸在一种浓厚的历史氛围之中。1935年5月,《战士报》5天内出了3期报纸,报道了红一军团先头部队强渡大渡河的战斗胜利。遥想当年红军前辈战争环境如此艰苦,却把一张报纸坚持下来,何其不易!看着那些简陋而充满硝烟气息的蜡刻油印小报,神往、感动、神圣油然而生,充盈着全部的身心。

这个感受不能不说和此前阅读金一南的《苦难辉煌》有很直接的关系。这部著作在辽阔的国际背景下,以崭新的视角表现中国共产党在夺取政权的艰苦卓绝的战争历程中关键性的大事变,展示红军生存发展中命脉所系,甚至命悬一发之际的那些精彩瞬间。深深地吸引、感染、震撼了许许多多的读者。这本书近年来多次再版、数次被人们研讨,其作者也频频被电视台请进栏目现身讲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名列图书销售及网络排行榜的前茅。据当当网调查统计,98.8%的人喜欢此书,94%的人认为看后受益匪浅、过瘾、感动、开心。令人欣慰的是,这其中有相当多是“80后”和“90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通常被认为对革命历史传统和主流意识形态不感兴趣,甚至有排斥的倾向。于是有专家认为,《苦难辉煌》为当代社会注入了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不能不让我们考虑这样一些问题:是什么打动了年轻人?革命战争历史和红色传统真正的价值和令人炫目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打动青年人?我们怎么样才能打动青年人?

主旋律中的“历史真实”

《苦难辉煌》的出现绝非偶然。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革命史在很长时间里有所扭曲,许多真相程度不同地被遮掩,人们看到的是不完整、不真实的历史。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我党实事求是传统的进一步恢复,也随着党史、军史专家们筚路蓝缕的努力,这种状况已有了相当程度的改变。然而,历史的长河巨大而混沌,许多历史的谜团永远地消失在无人知晓的河底,没有谁能穷尽已经逝去的历史,历史无法复制,亦无法“证伪”。于是,一代又一代的专家学者踏上了追寻历史真相的没有止境的远途。

和许多“50后”军人一样,金一南没有经过父辈的战争血与火的考验,却接受过最正统的革命历史教育并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的磨难和“文革”的浩劫,同时还经历过思想解放的洗礼,有着执着的信念和坚守。改革开放30年,使他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有足够的理性和热情,锻造出审视世界和自身的新视角,使他有可能“长了一双透视历史迷雾的慧眼”,对过去作全方位的审视,发现那些早已“熟知”却又不甚了然的人与事。为此,他浸淫其中而无法自拔,为写作《苦难辉煌》用了整整15年时间,发掘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正是在这个期间,中国的文坛、银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大批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相继问世,这些作品的作者以“50后”为主,他们仿佛不约而同、殊途同归,走上了前台。比如军队作家王树增的《长征》《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系列作品,比如一时热播的电影故事片《长征》《集结号》,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我的兄弟叫顺溜》等等。这些作品,被冠以“主旋律”,却赢得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

认真品读这些作品,我们会发现历史中许许多多人物的特殊的经历和命运与大的历史格局之间的有趣牵连。作家艺术家们开始聚焦大事件中的普通人,或者说把当时还没有成为后来意义上的领袖们当成普通人来聚焦,讲述他们的性格和命运的故事。于是,我们看到了大量以前的历史教科书里所没有的细节,历史的细节,真实的细节,血与火的细节,背叛和犹疑的细节,更多的是义无反顾英勇献身壮烈牺牲的细节……这些历史人物通过命运悲喜剧的上演,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一大批有血有肉、个性突出、栩栩如生的人物迎面走来,他们中的有些人,我们曾似相识;而还有一些人,我们以前几乎一无所知,却都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新鲜感由此产生,魅力由此产生,吸引力由此产生。“历史的真实”本身具有无比的丰富多彩性,同时便具备了不可抗拒的魔力。不论你是饱经风霜的老者,还是涉世不深的“80后”、“90后”。

“魅力”何在?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个经典的论断,表明了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每一代人都可以有对待历史的新的角度、态度,并由此带来可能的新发现。主流意识形态是我们工作的命脉。然而,在有的年轻人那里,提到“主旋律”作品,往往会先入为主地认为大部分是机械的、僵硬的、缺乏活力的,因而也是不吸引人的。出现这种情况有许多原因,也许不应该简单地责怪我们的后辈觉悟不高,价值取向上有问题,倒是更需要反省我们自己的工作质量和宣传效果问题。金一南和一批革命战争历史题材作品的出现,足以颠覆人们固有的成见,充分地证明了主流意识形态和革命传统同样可以有非凡的魅力。

魅力离不开对于历史细部、历史脉络充分而清晰的展现。中国革命史是一幅内容庞杂的立体画,我们常常借助必要的手段在专家引导下去赏析,才能洞悉其原貌。金一南为我们提供了知晓那段历史的最佳手段与途径。一位专门研究党史的读者在网上感叹:以长征为主线,谈及中苏关系、中日关系、国共关系,内容庞杂而又不乱,作者功夫可见非比寻常。对于人物的熟悉程度,让我这等研究党史的人惊叹不已,自叹弗如,可读可读。《苦难辉煌》并没有改写历史的进程和结局,却显示了历史教科书所没有的宏阔性和融汇性,以及对历史事件中世界格局的相互关联性。与此同时,作者从浩翰历史中“捡回”了历史进程某一关键节点曾经出现过的许许多多的“小事情”,披露了许多以前有意无意间被忽略掉的历史事件的细节,以至于一些读者甚至专门拿着地图对照阅读,足见这是一种多么具体而生动、多么富于吸引力的历史!

魅力离不开对客观历史逻辑冷静而雄辩的揭示。与此前的许多历史教科书不同的是,上述一批革命战争历史题材作品在进入历史的生动描述时,并没有预设政治立场,没有急切地先入为主地进行批判或歌颂,而是用了比较客观冷静的方式去看待和分析历史,站在民族生存发展的高度,全景式地揭示和剖析了那段复杂历史嬗变的过程,以一种冷峻的俯瞰,回望了人民军队的前辈们突出重围,杀出血路,绝处逢生,最终夺取胜利的真实足迹。这里,简单化的矫情式的歌功颂德,被深沉的如实记述,深刻的背景分析,认真的细节阐述所替代,而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意志信念和信仰力量,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最终的历史逻辑指向也更加明确: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救中国,只有红军和解放军才能打天下,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率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铁打的逻辑,具有不可抗拒的说服力。难怪有网友发出感慨:金教授的书,以客观的历史记录展现了共和国奠基人的坚定信念和他们无与伦比的信仰力量。叙述历史的同时,留给今天的我们、匆忙的我们、物欲的我们、缺乏信仰的我们很多思考,避免走得太快太远后忘了当初我们出发的理由。

魅力还来自主流意识形态的丰富化。经过了“文革”浩劫的一代人终于深刻认识到了“极左”思潮“意识形态极端纯洁化”的危害。我们的坚定党性和原则性决不排斥先进人类文化遗产的滋养。而支撑我们的伟大事业的基础理论和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念中,恰恰包含了相当程度的全人类共同认可的丰富精神文化营养。一家西方机构曾对“千年来影响人类的重大事件”进行过统计排名,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名列第三。无独有偶,1981年7月,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曾携家人远赴贵州、四川重走了一段长征路,并在美国《生活》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沿着红军长征路朝圣记》。他这样评价长征:“对崭露头角的新中国来讲,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也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另一位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则在他的巨著《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认为,“长征是人类求生存的伟大壮举(大意)”。美国人经常作为我们意识形态的对立面出现在这个充满纷争和利益角逐的世界上,然而他们中的代表性人物认同了我们引以为自豪的长征,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激情催生凝重美文

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必然有伟大的激情相伴。我们的党,我们的事业,需要有一批虔诚的“布道者”。他们以国家为己任,以军队为己任,以民族为己任,以事业为己任,在自己的著作里灌注一种理想主义的光芒、献身使命的激情、舍我其谁的伟大责任感。从金一南的著作到王树增的系列革命战争历史题材报告文学,从冯小刚的电影到朱苏进的电视剧,归根到底,是在追寻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巨大精神力量之源,支撑其核心战斗力的精神之源。此时,历史不仅是命运,更是财富,是信念和力量的不竭源泉。

于是,革命战争历史被赋予了崭新的景观,具备了强大的穿透力和吸引力,背弃了简单图解、缺乏独立思考、人云亦云的既定模式,进而跳出了枯燥的、教条式描述的窠臼。当你阅读《苦难辉煌》《长征》《解放战争》《朝鲜战争》时,你会感到它们是美文,是诗意抒写和理性评说的汪洋恣肆,是文学才情和凝重理性的光彩夺目,是回眸历史与针砭现实的融会贯通。它让读者在耳聪目明的快感阅读中学习历史,思索历史,联想现实。当流畅的文字从读者心间划过,那些历史的观点和深邃的思想,不经意间就驻足其中了。

表达的技巧无疑是重要的。优美而铿镪的语言可以为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哲理插上飞翔的翅膀;精心设计的结构则可以为读者建造一座引领智慧的迷宫。在历史的巨大空间里纵横捭阖、错落有致、大步跳跃式的结构方式,与深不可测的革命历史本身相匹配,显示出无比丰富的想象活力。循序渐进、“且听下回分解”的表达定式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对比与联想同在,穿插与跳跃共存,结构的巧妙和细节的生动融汇成一部庞大而有序的艺术整体,明显有别于我们曾经司空见惯的脸谱化、程式化的表达。历史学家的严谨,雅俗共赏的朴实,使历史真正走出书斋,跳出框框,被赋予了灵动的生命。

诚如一位网友在评论《苦难辉煌》时所言:中共党史,像我们四十几岁的人,从学校或单位的培训不知道上过多少课和听过多少教授讲过,但今天才真正知道,原来中共党史是这样的有趣,有(热)血、有肉、有骨(气)、有泪、有爱、有恨……渺小与伟大、卑贱与高贵、阴谋与阳谋共存,冷血与热血、低潮与高潮、失败与胜利交织,波澜壮阔,伟哉中华!还有一位网友则在发帖中写道,《苦难辉煌》书中所表达的观点和描述的历史,对于我们当代年轻人来说是一次洗礼,使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了巨大的收获!

网友的评价令人鼓舞。让我们这些从事意识形态工作和主旋律宣传的人有了新的信心和参照;激励我们用最充沛的激情,最深刻的思想,最优美的文字,最智慧的结构,把我们党历史中那些最有价值的部分,最有感召力的部分,最能够凝聚我们党、凝聚我们军队、凝聚我们国家、凝聚我们民族的强大精神元素、核心的价值观念传下去,感染教育我们的后人,使我们的事业永葆青春活力,永远不改变我们江山的颜色!

这是我们无可回避的历史担当和责任。

2010年7月27日于北京

军事文艺融入新时代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深深融入人民的生活……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两年后,在文代会、作代会的重要讲话中,又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要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用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审美去创作属于这个时代、又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要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用生动的文学语言和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装点祖国的秀美河山,描绘中华民族的卓越风华,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

这个重要思想,对于军事文艺事业有着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我国的军事文艺诞生于革命的烽火之中,始终与革命战争的大事业、国家建设的大格局密切相关。一代又一代的文艺战士为了这支军队的成长发展壮大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献出了自己的艺术青春乃至生命。尽管大家经历了一言难尽的“文革”岁月,但拨乱反正之后改革开放的风云际会也为他们创造了尽情讴歌新时代伟大成就和精神风貌,奉献大量优秀作品的历史机遇。特别是今天的军队文艺工作者们,借助祖国强大、政治昌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东风,既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也获得了非凡的荣誉和崇高的地位。甚至世界性的最高级别的文学大奖诺贝尔文学奖也颁给了前我军作家莫言。

同类推荐
  • 关庙与关公文化

    关庙与关公文化

    将近10年前,笔者又和王峻峰、郭汾阳合写过一本同名的30余万字的专著。本书是对这本专著的浓缩和深化,又加上了一些新的思考。
  • 海怪简史

    海怪简史

    《海怪简史》讲述中国古代海怪故事,全书分为外篇和内篇,外篇为来自底层的海怪,它们身上带着原始的野性,千百年来,它们的故事在民间秘密传递。内篇所记则不乏上古帝王苗裔、龙宫皂隶。可见,前者是“体制外”的海怪,后者是“体制内”的海怪,前者比后者可爱,故有此前后之序、内外之别。在当下,重新审视本民族关于海洋的本质追问,承续洪荒年代的奔放想象,无疑是告别平庸与浮泛的一条捷径,亦是物质年代的自救方式。
  • 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茶馆文化漫谈、北方茶馆、南方茶馆、施茶活动、茶馆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从茶的起源开始讲起,告诉读者茶如何从简单的饮变成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南北方茶馆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绍,为之勾勒了一幅茶馆在中国的兴衰走势图,并从各个侧面介绍茶馆如何承载着宴饮聚会、娱乐生活、洽谈生意、品谈人生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将茶馆现象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中国借物咏怀的传统道德情节。
  • 古寺之谜

    古寺之谜

    悬空寺作为现存唯一的三教合一的寺庙为什么能悬而不坠?“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说法古已有之。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博大精深的少林武学究竟源自何方?布达拉宫这一世界屋脊上的“白宫”最初是为女人而建?杭州灵隐寺中是否有那位传说中的济公?雍亲王的府邸被乾隆改成了喇嘛庙,是出于孝心还是另有目的?法门寺何以能使整个大唐帝国疯狂,它的地宫中埋藏了怎样的天机? 千年古寺,衍生无限传说:匪夷所思的佛像传奇,珍贵无比的佛家法器,趣味浓郁的佛国典故,神奇诡秘的佛教传说。让我们走进奇妙的世界,探索中国二十座著名古寺。
  • 父子宰相家训

    父子宰相家训

    本书是清代名臣张英与其子张廷玉撰写的家训。张英以宦官仕途、为人处世等方面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结合古圣时贤的言行事例,教导子孙如何持家、治国、读书、立身、做人、交友。他用自己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些微小事,解读深刻的人生哲理,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张廷玉深受张英影响,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了《澄怀园语》,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修身、持家、节用、读书、择友等诸多方面。《聪训斋语》和《澄怀园语》自刊行以来,影响巨大,被奉为修身齐家的典范,传诵不息。
热门推荐
  • 奉子成婚,错遇总裁上司

    奉子成婚,错遇总裁上司

    尹静恩做梦也没有想到,五年前那一次醉意朦胧的意外,竟会被大肆曝光于人前!@他是赫赫有名的豪门贵绅柏三少,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她是名不见经传的小秘书,负责给他解决一切大小麻烦。他漫不经心地问她,“知道我为什么挑你当秘书吗?”她避开他放射出迷人电波的瞳眸,“因为我有自知之明。”他笑得意味深长:确实,她聪明、漂亮、冷静又能干,但她真正让他念念不舍的是……他温热的大掌覆上她白皙的手背,“要不要一直留在我身边?”“……”她勉强忍住了落荒而逃的冲动,因为有足够的理智让她不能误会。可是,五年后却突然爆出了一则震撼A市的离奇传闻,“首席女秘书情陷柏三少,暗渡陈仓养下四岁幼儿……”@奉子成婚,入主第一豪门,她成了全城艳羡的幸运灰姑娘。新婚夜。头上的白纱被挑落,迎上一双深不可测的墨眸,“无论贫穷富贵,无论健康疾病,一生一世,嗯?”他念着结婚誓词,步步逼近。她面色苍白地后退,“三少,你喝多了——”他炙烫的男性气息却已铺天盖地压下来,“芷晴……”衣衫碎裂之时,她滚热的泪水也潸然而下,灼穿了疼痛的心,“……”@婚后。他依旧绯闻无数,她从不过问,他也从不提起五年前的那一晚。从秘书变成妻子,她永远是那一付微笑着帮他肃清麻烦的淡漠面孔。直到那个人从尘封的记忆里逆光破空而来,她递来一份离婚协议——他冷笑,“为了他,连十月怀胎的儿子都不要了,不后悔吗?”她的心口重重一窒:柏君曜,你永远不会知道,这辈子,我最后悔的就是遇见你!——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如果人生能够再来一次,我不要再沉沦进你沾有毒性的温柔里。@PS:简介都是浮云,其实这是个宠文。男主【霸道+深沉+腹黑】。
  • 我叫难经理

    我叫难经理

    一个拥有过人智慧与优质外貌男人,想当然的以为世界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在他觉得自己前程似锦的时候,一时不查,惨遭奸人陷害,不但锒铛入狱,还牵连了恋人。她本是富贵世家,深爱着他,结果落得破产流落街头的下场。在狱中,他曾无数次对着的森冷的铁栏发誓,要一雪前耻,然而,老天似乎觉得对他的折磨不够,让他在出狱后的第一天得知恋人即将嫁作他人妇的消息,对象竟然就是当年那个宵小之人。残酷的打击将他的意志几乎消磨殆尽,就在这时,有人向他伸出了援手,而让他哭笑不得的是,这个人居然是当年那个因妒忌他的才华继而炒了他鱿鱼的那个抠门老板——是真诚相助,还是又一个陷阱。。。
  • 扎染:知道这些就够了

    扎染:知道这些就够了

    想做个手艺人?想徜徉在植物的色彩和布的质感之间?知道这些就够了。《扎染:知道这些就够了》是一本为希望学习扎染技能、但从未尝试过的读者打造的书。本书详细介绍了多种扎染技巧,对染料和布料的选择进行了简要的指导,并收录了扎染的技巧和诀窍,助你在“扎染之路”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阅读本书后,请按照我们提供的方法,亲自动手尝试一番吧!
  • 拥有你的倾城时光

    拥有你的倾城时光

    青春里你我都曾是胆小鬼,所以故事没有成为故事。但是那些用力爱过的人和事,终究会成为人生里珍贵而美好的回忆.
  • 胜鬘经疏

    胜鬘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鬼神天命志

    鬼神天命志

    夫智者,知鬼神之机,行逆天之事。鬼才郭奉孝自沧北而出,风华绝代,惊世无双。这是最坏的时代,弱肉强食,一功将成万古枯;这是最好的时代,运用勇气与智慧,便可掌握自己的命运。走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道”,是为天命!
  • 千棘原稿

    千棘原稿

    “窥探他们的故事,玩弄……他们的意识……”
  • 山东竹枝词

    山东竹枝词

    《山东竹枝词》借用竹枝词这一古老民歌的形式,创作一部真实记录山东当代风俗史的作品,展现了山东的地域特色、人物风采、风景名胜等,作者在深入各地采风和考察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了地域文化这条主线,突出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和引领作用。如济南的泉水文化,济宁的孔孟文化,淄博的齐文化,临沂的红色文化,聊城的水城文化,泰安的泰山文化,莱芜的钢城文化,潍坊的风筝文化,东营的黄河口文化,青岛、日照的港口文化,烟台的海洋文化,威海的渔乡文化,荷泽的牡丹文化其中如泉水诗、渔家诗等还形成了一定规模和影响。即使地域文化特点并不突出的德州、滨州等地,由于选取从枣乡文化和退海之地的沧桑巨变等角度入手,同样写出了特点和情趣。
  • 日月笙

    日月笙

    日月总伤情,岁月犹可欺。当现代美女遇上古装美男,一枚上古宝物将两个世界联系在一起,是欢脱的思维和高冷酷炫的碰撞。温柔却暗藏玄机的暖煦,皮中带刚的楚枫,风华绝代的夏源,谁与争锋?现世与古城究竟哪个才是现实?一次次的离别,一次次的失去,在陌生又熟悉的地方,你,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
  • 小字录

    小字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