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5200000017

第17章 我的邻居们

我刚刚从汶林路的一个朋友家里,迁居到现在住的地方时,觉得很高兴;因为有了两个房间,一作卧室,一作书室,显得宽敞得多了;二则,我的一部分的书籍,已经先行运到这里,可读可看的东西,顿时多了几十倍,有如贫儿暴富;不象在汶林路那里,全部的书,只有两只藤做的书架,而且还放不满。这个地方是上海最清静的住宅区。四周围都是蔬圃,时时可见农人们翻土、下肥、播种;种的是麦子、珍珠米、麻、棉、菠菜、卷心菜以至花生等等。有许多树林,垂柳尤多,春天的时候,柳絮在满天飞舞,在地上打滚,越滚越大。一下雨,处处都是蛙鸣。早上一起身,窗外的鸟声仿佛在喧闹。推开了窗,满眼的绿色。一大片的窗是朝南的,一大片的窗是朝东的;太阳光很早的便可以晒到。冬天不生火也不大嫌冷。我的书我的邻居们桌,放在南窗下面,总有整整的半天,是晒在太阳光下的。有时,看书看得久了,眼睛有点发花发黑。读倦了的时候,出去走走,总在田地上走,异常的冷僻,不怕遇见什么熟人。我很满足,很高兴的住着。

正门正对着一家巨厦的后门。那时,那所巨厦还空无人居,不知是谁的。四面的墙,特别的高,墙上装着铁丝网,且还通了电。究竟是谁住在那里呢?我常常在纳罕着。但也懒得去问人。

有一天早上,房东同我说,“到前面房子里去看看好么?”

我和他们,还有几个孩子,一同进了那家的后门。管门人和我的房东有点认识,所以听任我们进去。一所英国的乡村别墅式的房子,外墙都用粗石砌成,但现在已被改造得不成样子。花园很大,也是英国式的,但也已部分的被改成日本式的。花草不少;还有一个小池塘,无水,颇显得小巧玲珑,但在小假山上却安置了好些廉价的磁鹅之类的东西,一望即知其为“暴发户”之作风。

盆栽的紫藤,生气旺盛,最为我所喜,但可知也是日本式的东西。

正宅里布置得很富丽堂皇,但总觉得“新”,有一股无形的“触目”与触鼻的油漆气味。

“这到底是谁的住宅呢?”我忍不住的问道,孩子们正在草地上玩,不肯走。

房东道:“我以为你已经知道了;这是周佛海的新居,去年向英国人买下的,装修的费用,倒比买房的钱花得还多。”

过了几个月,周佛海搬进宅了,整夜的灯火辉煌,笙歌达旦,我被吵闹得不能安睡。我向来喜欢早睡,但每到晚上九、十点钟,必定有胡琴声和学习京戏的怪腔送到我房里来。恨得我牙痒痒的,但实在无奈此恶邻何!

更可恨的是,他们搬进了,便要调查四邻的人口和职业;我们也被调查了一顿。

我的书房的南窗,正对着他们的厨房,整天整夜的在做菜烧汤,烟突里的煤烟,常常飞扑到我书桌上来。拂了又拂,终是烟灰不绝。弄得我不敢开窗。我现在不能不懊悔择邻的不谨慎了。

“一二·八”太平洋战争起来后,我的环境更坏了。四周围的英美人住宅都空了起来,他们全都进了集中营。隔了几时,许多日本人又搬了进来。他们男人大都是穿军装的。还有保甲的组织,防空的练习,吵闹得附近人家,个个不安。

在防空的时候,他们干涉邻居异常的凶狠,时时有被打的。有时,我晚上回家,曾被他们用电筒光狠狠的照射着过。

有一天,厨房的灯光忘了关,也被他们狠狠的敲门打窗的骂了一顿过。

一个早晨,太阳光很好,出去走走,恰遇他们在练习空防。路被阻塞不通,只好再回过来。

说到通路,那又是一个厄运。本来有一条通路,可以直达大道,到电车站很近便。自从周佛海搬来后,便常常被阻塞。日本人搬来后,索性的用铁丝网堵死了。我上电车站,总要绕了一个大圈,多花上十分钟的走路工夫。

胜利以后,铁丝网不知被谁拆去了。我以为从此可以走大道了。不料又有什么军队驻扎在小路上看守着,不许人走过。交涉了几回也没用。只好仍旧吃亏,改绕大圈子走。

和敌伪的人物无心的做了邻居,想不到也会有那末多的痛苦和麻烦。售书记

嗟食何如售故书,疗饥分得蠹虫余。

丹黄一付绛云火,题跋空传士礼居。

展向晴窗胸次了,抛残午枕梦回初。

莫言自有屠龙技,剩作天涯稗贩徙。

以上是一个旧友的售书诗,这个旧友和我常在古书店里见到。从前,大家都买书,不免带点争夺的情形,彼此有些猜忌。劫中,我卖书,他也卖书,见了面,大家未免常常叹气,谈着从来不会上口的柴米油盐的问题。他先卖石印书,自印的书,然后卖明清刊本的书。后来,便不常在古书店见到他了。大约书已卖得差不多,不是改行做别的事,便是守在家里不出门。关于他,有种种的传说。我心里很难过,实在不愿意在这里再提起,这是一位在这个大时代里最可惜、惨酷的牺牲者。但写下他抄给我的这首诗时,我不能不黯然!

说到售书,我的心境顿时要阴晦起来。谁想得到,从前高高兴兴,一部部,一本本,收集起来,每一部书,每一本书,都有它的被得到的经过和历史;这一本书是从那一家书店里得到的,那一部书是如何的见到了,一时踌躇未取,失去了,不料无意中又获得之;那一部书又是如何的先得到一二本,后来,好容易方才从某书店的残书堆里找到几本,恰好配全,配全的时候,心里是如何的喜悦;也有永远配不全的,但就是那残帙也很可珍贵,古宫的断垣残刻,不是也足以令人留连忘返么?那一本书虽是薄帙,却是孤本单行,极不易得;那一部书虽是同光间刊本,却很不多见;那一本书虽已收入某丛书中,这本却是单刻本,与丛书本异同甚多;那一部书见于禁书目录,虽为陋书,亦自可贵。至于明刊精本,黑口古装者,万历竹纸,传世绝罕者,与明清史料关系极巨者,稿本手迹,从无印本者,等等。则更是见之心暖,读之色舞。虽绝不巧取豪夺,却自有其争斗与购取之阅历。差不多每一本,每一部书于得之之时都有不同的心境,不同的作用。为什么舍彼取此,为什么前弃今取,在自己个人的经验上,也各自有其理由。譬如,二十年前,在中国书店见到一部明刊蓝印本《清明集》和一部道光刊本《小四梦》,价各百金,我那时候倾囊只有此数,那末,还是购《小四梦》吧。因为我弄中国戏曲史,《小四梦》是必收之书。然而在版本上,或在藏书家的眼光看来,那《清明集》,一部极罕见的古法律书,却是如何的珍奇啊!从前,我不大收清代的文集,但后来觉得有用,便又开始大量收购了。从前,对于词集有售书记偏嗜,有见必收。后来,兴趣淡了些,便于无意中失收了不少好词集。凡此种种,皆寄托着个人的感情。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谁想得到,凡此种种,费尽心力以得之者,竟会出以易米么?谁更会想得到,从前一本本,一部部书零星收得,好容易集成一类,堆作数架者,竟会一捆捆,一箱箱的拿出去卖的么?我从来不肯好好的把自己的藏书编目,但在出卖的时候,买书的先要看目录,便不能不咬紧牙关,硬了头皮去编。编目的时候,觉得部部书本本书都是可爱的,都是舍不得去的,都是对我有用的,然而又不能不割售。摩挲着,仔细的翻看着,有时又摘抄了要用的几节几段,终于舍不得,不愿意把它上目录。但经过了一会,究竟非卖钱不可,便又狠了狠心,把它写上。在劫中,象这样的“编目”,不止三两次了。特别在最近的两年中,光景更见困难了,差不多天天都在打“书”的主意,天天在忙于编目。假如天还不亮的话,我的出售书目又要从事编写了。总是先去其易得者,例如《四部丛刊》,百衲本《廿四史》之类,《四部丛刊》,连二三编,我在前年,只卖了伪币四万元,百衲本《廿四史》,只卖了伪币一万元。谁想得到,在今年今日,要想再得到一部,便非花了整年的薪水还不够么?只好从此不作再收藏这一类大部书的念头了。最伤心的是,一部石印本《学海类编》,我不时要翻查,好几次书友们见到了,总要怂恿我出卖,我实在舍不得。但最后,却也不得不卖了。卖得的钱,还不够半个月花,然而如今再求得一部,却也已非易了。其后,卖了一大批明本书,再后来,又卖了八百多种清代文集,最后,又卖了好几百种清代总集文集及其他杂书。大凡可卖的,几乎都已卖尽了!所万万舍不得割弃的是若干目录书,词曲书,小说书和版画书。最后一批,拟目要去的便是一批版画书。天幸胜利来得恰如其时,方才保全了这一批万万舍不得去的东西。否则,再拖长了一年半载,恐怕连什么也都要售光了。但我虽然舍不得与书相别,而每当困难的时光,总要打它的主意,实在觉得有点对不起它!如果把积“书”当作了囤货——有些暴发户实在有如此的想头,而且也实在如此的做,听说,有一个人,所囤积的《四部从刊》便有廿余部——那末,售去倒也没有什么伤心。不幸,我的书都是“有所谓”而收集起来的,这样的一大批一大批的“去”,怎么能不痛心呢?售去的不仅是“书”,同时也是我的“感情”,我的“研究工作”,我的“心的温暖”!当时所以硬了心肠要割舍它,实在是因为“别无长物”,可去。不去它,便非饿死不可。在饿死与去书之间选择一种,当然只好去书。我也有我的打算,每售去一批书,总以为可以维持个半年或一年。但物价的飞涨,每每把我的计划全部推翻了。所以只好不断的在编目,在出售;不断的在伤心,有了眼泪,只好望肚里倒流下去。忍着,耐着,叹着气,不想写,然而又不能不一部部的编写下去。那时候,实在恨自己,为什么从前不藏点别的,随便什么都可以,偏要藏什么劳什子的书呢?曾想告诉世人说,凡是穷人,凡是生活不安定的人,没有恒产、资产的人,要想储蓄什么,随便什么都可以,只千万不要藏书。书是积藏来用,来读的,不是来卖的。卖书时的惨楚的心情实在受得够了!到了今天,我心上的创伤还没有愈好;凡是要用一部书,自己已经售了去的,想到书店里去再买一部,一问价,只好叹口气,现在的书已经不是我辈所能购置的了。这又是用手去剥创疤的一个刺激。索性狠了心,不进书店,也决心不再去买什么书了。书兴阑珊,于今为最。但书生积习,扫荡不易,也许不久还会发什么收书的雅兴吧。

但究竟不能不感谢“书”,它竟使我能够度过这几年难度的关头。假如没有“书”,我简直只有饿死的一条路走!

选自《蛰居散记》,上海出版公司

1951年出版

同类推荐
  • 过好这一生

    过好这一生

    关于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缘分与命运、为人与处事……一代智者季羡林先生以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智慧与阅历,告诉年轻一代的读者我们要如何过好这一生。季羡林先生虽已愈行愈远,但他积淀下来的人生箴言却历久弥新,对年轻读者们的影响却越来越深远。什么才是完满的人生?只有当你明白人生本就不完满,却依然活得无比真实,明白自己的价值与意义的时候,那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 壶怪

    壶怪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是清代诗人汪文柏在《陶瓷行》里对宜兴紫砂壶的赞美。几百年过去了,人们应该看到,这个赞美并不过分。但是如果古诗所传达的信息是可信的话,宜兴的紫砂陶在北宋时就与龙泉窑的青瓷水注或哥窑的笔架山一起摆在文人墨客的案头了。不过它一开始并没有以艺术的面目出现,而是像其它许多陶瓷器创始时一样,是作为日用品解决生活问题的。直至明代洪武七年,废龙团茶改散茶以后,它才逐步成为文士把玩的茗器或案头清供。
  • 身体里的故乡

    身体里的故乡

    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曾出现规模空前的南下和北上打工潮,其中从外地到北京的务工者被称为“北漂族”。印子君便是“北漂”中的一员。约略记得1997年深秋,川南富顺一老作家到京造访,陪同前来的一小伙,正是印子君。于是知道印子君是四川富顺人,其时,他在北京亚运村一家餐馆打工,负责后勤采购工作。每天,印子君骑着三轮车不断往返于餐馆和菜市场之间,工作之余坚持读书写作,常有诗歌作品在报刊发表。因为这个缘故,当时北京不少媒体对他进行了大量报道,一时间成了引人注目的“民工诗人”或“打工诗人”。印子君上街或到菜市场买菜,许多并不认识的当地居民都主动向他打招呼,投来钦羡的目光。
  • 如果你正年轻,且孤单

    如果你正年轻,且孤单

    如果你正年轻,且孤独。你总是期待有生之年时时精彩,生命长途遍布花树。于是所有的不辞辛劳、义无反顾,仿佛都有了意义。但来时的航船已远逝于迷津,旧地重游,青春落幕,人也换了面目。你我不忍苛责自己的单纯,所以无数的人总是一声唏嘘。我明白过往的遗憾已是东海逝波,唯有舍弃不该有的执念,才能与这世界好好相处。孤独是一枚陪你我成长的果实。吞下它。天高云淡,波峰浪谷,雪虐风餐,似锦前程,都需你我独自上路,不慌张,慢慢走,别回头。
  •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

    本书包括《闺房记乐》、《闲情记趣》等六则,再附上初版序跋、潘麐生题记,以及沈复生平考据。本次出版选开明书店民国本为底本,考以《雁来红丛报》本、霜枫社民国本、林语堂英译本,重新增加译注。本书以夫妇二人和乐生活为主线,更涵括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童年、居家生活,以及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二人自初见,便情投意合,婚后举案齐眉,初始种种环娱,却因种种原因,不得不为布衣蔬食而蝇营狗苟,贫病交加,所幸有朋友襄助,亦能苦中作乐。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伉俪情深缱绻,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之情在沈复笔端,更显悲切动人,眷恋久长。
热门推荐
  • 倾尽时光暖他兴

    倾尽时光暖他兴

    湫浅念叱咤风云的煞世魔女,无人敢惹,就连天帝都要礼让三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却死在了亲儿子之手,这让她难以启齿。一朝穿越,成了——秋浅念穿越过来的湫浅念成为了万人迷帝煜的老婆,女人们嫉妒帝少夫人。帝煜以前很讨厌的秋浅念(原主)一夜之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帝煜觉得不可思议,他发现秋浅念很有趣。婚内湫浅念发现他不是普通人她很好奇,好奇心害死猫,美色诱惑:被吃干抹净。夜晚偷袭:反被压。湫浅念在心里骂娘。冷不丁的那个害死她的儿子出现了,还在旁边一个劲的邀功湫浅念再一次的吐血……且看她——湫浅念这只好奇猫怎样寻找答案怎样帮原主(秋浅念)讨回属于她的一切,在现代重新成为万人瞩目的煞世魔女。
  • 深夜谈吃

    深夜谈吃

    可以下饭的疗愈美文,献给食物的赞美诗。胃舒服了,心才能安定下来;肚子美满了,一切便都美满了。每天奔波于都市的钢铁丛林,紧张了一天坐下休息的时候,吃,是最温情的疗愈;在失恋的伤口还隐隐作痛,忧伤的情绪还不能够释怀的时候,吃,是比借酒浇愁或深夜痛哭都更治愈的神器。很多人都有一颗自由的心,却仍不幸纠缠于凡尘琐事。很多食物,它可以填饱你的胃,却无法满足你的灵魂,很多人的伤痛记不清,记住的反倒是分手的那一道菜。无处安放的情绪,都能在细细品尝中找到它应得的归宿。如果心情找不到倾诉的耳朵,那么请打开《深夜谈吃》,在这里为心灵寻得一处柔情似水的安慰吧!
  • 溺爱之嚣爷劫暖妻

    溺爱之嚣爷劫暖妻

    乔麦电话响起的时候,她正从马桶上站起来。赶紧把自己的裤子提上,一边接电话,一边冲水。“喂,竟演。”医院走廊。护士有些激动的对着走在她前面一步的男人说道:“凌小姐刚才手指动了动,我看的很清凌。”男人,一件深黑色斜条纹衬衫,脖子上系着一条同样深色的领带,冷毅的下巴,线条分明,紧抿的薄唇,唇角扬着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脸上的表情紧张中又带着一丝期……
  • 为了天堂的钟声

    为了天堂的钟声

    父亲的担心没错,女儿韩雪果然遇到了麻烦。韩雪与白俄流亡青年冈察洛夫的相识是在很早以前,那时,他们还都是孩子,并没有什么交往,但彼此颇有好感。他们真正的相识是在一次舞会上。那是1942年初冬,一个飘着清雪的下午。正在国高读书的韩雪,跟随全班同学坐在教室里参加“勤劳奉仕”,给日本军队缝补军用麻袋。一堆小山似的麻袋堆在教室门口,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儿。到国高来就读的女孩子多是有钱人家的大小姐,从没干过这种又脏又累的活计。
  • 宫廷风云之镇国皇长公主

    宫廷风云之镇国皇长公主

    她本是天下第一教派教主,为了好姐妹入宫为婢,后宫争斗,前朝动乱,她被逼无奈,一步步走向至高无上的地位……
  • 嗜书瘾君子

    嗜书瘾君子

    人生百病有已时,独有书癖不可医;一本嗜书如命者的解脱指南;一本无可救药的爱书人的黑色幽默告白;新一版重度来袭。《嗜书瘾君子》作者以幽默诙谐的手笔,娓娓道出对书籍的搜求、阅读与收藏的痴迷,把爱书人的种种病状一一列举出来,让我们看了不仅会心一笑,更会连连拍案叫绝。在轻松自如的笔墨中,作者带我们回顾了图书的历史、风格,书痴的百态,收藏癖的种种表现以及各种类型的买书人,可谓妙趣横生,别有风味。
  • 魔纪断空

    魔纪断空

    本该在深山中与世无争的少年因一纸婚书走上了爱恨情仇的道路,没落的王朝,梦中的世界,一个一个谜题的浮现,而答案似乎总在呼之欲出的时候沉寂下去……
  • 乱世游侠

    乱世游侠

    镇竿城南,护城河外,一向幽深肃杀的天王庙,今天显得格外阴沉。庙前的开阔地带,黑压压地站满了被反绑着双手的人犯。数十名刽子手一字排开,站在不远的护城河边,几十柄大刀寒光闪闪,杀气腾腾。护城河沿已歪七竖八地躺了一堆尸体,血流汩汩,腥风阵阵。四周高大浓密的苍柏树上,不住地传来寒鸦的“桀桀”怪叫。“下一个!”总兵杨让梨站在一张供桌边,大声叫道。在他身后一丈外的滴水檐下,坐着从道台到都司一溜官员。众人犯一阵混乱。两名兵勇上前一把扯了一个出来,解去绳索,重重一推。
  • 我的狐仙小女友

    我的狐仙小女友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林弋川曾经纯白如纸般的美好,都因这个尘世玷污而消失殆尽。。。夏末微凉,被俗世的纸醉金迷人性百态所熏染得骄纵跋扈的陈晔霖遇见来自深山远古净如白纸的小狐仙林弋川,极端的两个人碰撞在一起,谁会因谁而改变?痴恋于不可企及的凡间女神,却忽略了身边的纯美,蓦然回首,是否还能抓住你?在人生的旅途中,我迷失过,终究被你拾回,是你教会我真正的爱,教会我如何爱你。所以,即便我背弃了整个世界,我也不会背叛你,这一生的末端,能回忆,能想念,已足够好了。
  • 我武维扬

    我武维扬

    方梦白中大奖,却被一张彩票带穿异世大陆。天庭坠落数万年后,人道牢牢占据中土,妖族默默寻求复兴。有魔道修士挂羊头卖狗肉,寻机兴风作浪,有无双剑客御剑青冥,剑气纵横万里。于是,方梦白只身闯进了这个神话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