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97500000001

第1章 哦诗如对素心人

——《听江楼诗抄》序

古人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的说法。何则?知与不知也。我与熊治祁先生相知多年,虽然由于地域暌隔,接触不多,但彼此尊重,置腹推心,尝以知己相许。先生有《听江楼诗抄》一束,付梓前,嘱我作序。灯前展读,爱赏不置,吟哦者至再。仿佛跟随这位心地纯真、赋性淡泊的“三湘才子”,之江永,走湘阴,过都庞岭,上橘子洲头,遍游湖湘大地,又置身苏鄂闽桂,远涉东瀛;仿佛同他一道追怀师友,感慨生哀;共同沉酣于两晋诗文之中,饱享那份潇洒出尘之美,如陶彭泽所言:“诗书塞座外”,“乐与数晨夕”了。

治祁先生雅擅旧体诗词,诗章洒脱、清丽,寄至味于淡泊,而为词则造语沉着,格调俊爽,要皆自抒怀抱,出色当行。惟靳墨如金,轻易不肯示人。这次结集时拣选颇严,精益求精,在近半个世纪的创作历程中,仅仅选录六十余首。“吹尽狂沙始到金”,摆在我们面前的自然都是精金美玉,堪称上乘之作。关于量和质的辩证关系,作者在《后记》中有警拔、剀切的剖断,看过实足发人深省。在举世喧哗、浮躁的今天,能够葆有这样一份清醒的认识,自甘沉寂,不肯俯仰随俗,委实难能可贵。

他的诗词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一是情真意挚,一缕真气自胸臆中汩汩流出;二是萧疏雅淡,于抑扬抗坠之间渗透出高情远韵,在平淡的描述中含蕴着自得自娱的澹荡情怀;三是根柢深厚,功夫缜密,格律精严;四是浏亮畅达,朗朗上口,不现斧凿痕迹。这里举出两篇代表性作品,一首是成于四十年前的七绝《初至江永中峒村》:

一曲清溪绕屋流,溪头水碓转悠悠。

篱边遥望深林杳,无数鸣蝉唱晚秋。

娴熟、婉丽,俊逸、清新。人们大概想不到它竟出于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之手。另一首是词作——《水调歌头·登重庆枇杷公园红星亭》:

欲赋登高意,秋日上名亭。玉簪螺髻凝碧,雨霁蜀天青。入夜人间仙景,灯海光摇影曳,一睹快生平。万峰环胜地,二水绕山城。雄风拂,神思远,喜披襟。望中爽气东下,终古送芳馨。雪浪银涛奔涌,翻动满天星月,千里斗雷霆。胸臆豪情激,倚柱听江声。

境界高远,豪爽酣畅,具见功力,堪称词中上品。

治祁先生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是海内卓有建树的出版家,又是一位治学谨严的学者。多年前,我曾拜读过他的力作《陶渊明集注译》。这部《听江楼诗抄》中又收录了他对两晋时期十位著名诗人的诗作今译。其中都深深地涵蕴着他在古诗文方面的修养与功力。

他在诗词写作与古诗今译方面的成功实践,为当今诗坛提供了许多堪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我想,起码在下述几个问题上,值得诗词界的同好认真进行探索、研究。

当代诗坛,新体与旧体双轨并行,无论从作者队伍、读者层面还是作品数量上看,大有相互颉颃之势,可以说各有短长。总观全局,新体诗颇富创造性,争奇斗胜,佳作迭出,令人耳目一新;但也确有一些作品斑驳陆离,失之拗、奥,有的可以借用《前出师表》结尾那句话——“不知所云”。旧体诗作者队伍、作品质量不甚整齐,高下之分十分明显。足以传世的好诗,时时可以看到;但大量作品失之直白,不少诗词缺乏美的意境、诗性品格。这里有诸多认识上的误区,比如有些人以为,只要把五、七言凑到一块,大体上合辙押韵,就算是律、绝了;实则大谬不然。诗词是以格律化的语言熔铸情感、营造意象,表现作者对社会、人生、自我的独特感悟和心灵体验,因而,被称为最精美的文学形式和语言艺术。特别是近体的律、绝,在有限的字句、精严的格律中施展身手,无异于“带着镣铐跳舞”,实在是“戛戛乎其难也”。

美籍著名史学家唐德刚教授有言:“写新诗,完全凭才气、凭灵感来创作,就可以在一代诗坛崭露头角了。……而写旧诗就没有这福分了,它在灵感和才气之外,还需要有相当的汉学根基以及锤炼和推敲的长期练习,才可略窥堂奥。”中国古代的文论也反复强调:“诗者,吟咏情性也”,不能“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看来,关键还在于读书要能够读得“破”——书为诗用,不为诗累;理为诗眼,不为理缚。这里存在着一种才与学、情与理的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既要有足够的才情、悟性,又须“有相当的汉学根基以及锤炼和推敲的长期练习”,这是治祁先生的优势所在,也是成功所在。

诗词的各种体裁,特别是近体的格律,千百年来,有其形成的规律与存在的合理性,而且是约定俗成,相当稳定。即使在长期推演过程中有所发展、变化,不断地出新、创化,但其基本规律与格局并未曾发生过根本性的变化。我们不能假“创新”之名,以“任情适意”为借口,而置固有格律于不顾,率尔操觚,随意填写,以致降低作为高层次文化结晶的诗词形式所固有的文化素质。窃以为,要写作旧体诗词,特别是已经标示出为“律”为“绝”,注明了“调寄”某某词牌,那就应该谨遵型范,合格入律;假如嫌旧体形式拘缚太严,不愿循规蹈矩,或者根本没有掌握这种固有的形式,那就莫如径直去写自由体的新诗好了。

从原发意义上讲,诗歌是一种口头文学,是人类赖以互通情愫的一种传达方式。《诗经·国风》,古诗十九首,李太白、白乐天、李后主、苏东坡等大家的诗词作品,大都富有音乐感,流畅、明朗,易懂、易记,因而得以流播众口,传诵千秋。而后来一些所谓“文人诗”,用语日益书面化,特别是受清代乾嘉朴学“考经榷史、训诂形声”的影响,许多诗词以艰深文浅陋,里面填塞大量经义、典故,佶屈聱牙,满含“学究气”,以致被人讥为“误把抄书当作诗”,最后导致诗词走向末路。

在当代诗词创作中,有这样一个现象:有些学者、文人腹笥丰厚,而且精通诗词格律,可是,他们写出来的诗词却味同嚼蜡,晦涩板滞,缺乏诗词应有的优美、酣畅的韵味。其成因,我想,固然和长期沉酣于学术研究,习惯理性思考,以致阻隔了形象思维的发展有直接关系;但更大的可能是在创作路径上有不尽顺适之处。从前,流行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说法。这是说,练习写诗,首先应该多读多记前人的典范诗篇,做到烂熟于心,随口都能吟诵。如果走的不是这条路子,而是先去刻意钻研、死记诗词格律,然后再像小学生填方格字块那样,按照格律去填写、推敲,这样,恐怕很难达到畅达的要求。

十多年前,上海大学吴欢章教授曾经指出:“如今写作旧体诗词,难不在合格入律,而难在运用旧有的形式完美地表现当代的社会生活和今人的思想感情。”旨哉斯言!应该说,对于许多诗词作者来说,实现这个要求,并非可以一蹴而就。当今诗词写作中,确实存在着一种偏向:有的作品,格律确也谨严,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诗性,只是内容陈旧,词句锈腐,缺乏新的意境、新的气息,根本不像出自现代人之手,引用清代性灵派主帅袁枚的说法,是“满纸死气,自矜淹博”。

最后,想谈一谈治祁先生的古诗今译。我认为,以新体形式翻译旧体诗词,起码要突破两个关口:首先,要对所译诗词文本作深入、透彻的揣摩与剖析。这有赖于深厚的古代文学功底,娴熟地掌握古典诗词创作规律,并具备一副独到的眼光。作诗固难,解诗其实也匪易。“好诗正似佳风月,解赏能知已不凡。”(吕居仁诗)但是,要译古诗,就必须闯过这重难关,因为它是基础,是前提条件。另一个关口就是语译,亦即运用现代人的思维、语言、句法对旧体诗词加以重构,实际上就是寻找新体与旧体诗词的契合点。著名学者余冠英先生早年曾选译过《诗经》,他是深谙个中甘苦的:“有时只是一个字,得费上几天、甚至成年累月地琢磨。读者看上去只是很简单的一个字,但实际上那是你长期研究的结果。至于准确地、原汁原味地传达出原诗的意韵,真是比创作一首诗还难。”也许,正是通过解诗、译诗这一番艰苦的磨炼,才使治祁先生不仅养成了熟练运用现代语言从事古诗译作的本领,而且,进一步提高了诗词创作的水准。

治祁先生在写诗与译诗的艰苦历程中,践履了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的“入门须正,立志须高”的主张。他对于陶渊明的诗素有深湛研究,而且在创作中颇受其益。陶诗以人生态度与生命意识为根柢,不违心,不矫情,不虚饰,不强求,“寄心清尚,悠然自娱”,在平淡的述怀中显现出身居乱世而洁身自好、一尘不染、自得自适的高尚品格,营造一种超功利的清淳淡远、天机洋溢的艺术境界。我们从治祁先生的《听江楼诗抄》中,不难发现陶诗的影子。正如陶渊明亦有金刚怒目式的咏史诗,慷慨奋激的咏怀诗那样,在治祁先生的诗词作品中,于淡烟疏影之外,也不时地闪现着雄豪俊爽的风姿。当然,总的都统一于高情远韵的“素心人”的品格。

意犹未尽,以七绝一首足成之:

豪华刊落现清淳,万卷罗胸笔有神。

探得陶家真髓在,哦诗如对素心人。

王充闾

2006年岁首

同类推荐
  • 老书店

    老书店

    本书是“民国趣读”系列丛书之一种。《民国趣读 老书店》是追忆民国时期出版业之动态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章锡琛、胡愈之、陈子谷、章元善、章乃器、张恨水等,这些民国大家讲述了当时那些老书店、老书局、老书社、老刊物的相关动态及重要人物的故事……片段小文、三言两语,生动鲜活地再现了民国时期出版行业的那些逝去的过往。咀嚼这些富有特色和活力的文字,彼情彼景历历在目,那段旧时光也显得华丽而有光彩。
  • 魏晋南北朝文学名作欣赏

    魏晋南北朝文学名作欣赏

    《魏晋南北朝文学名作欣赏》从两万余篇文章中精选而出,名家行文,观点鲜明,功底深厚,语言生动,不拘一格,有很强的阅读性和欣赏性,值得珍藏。其内容包括谁谓古今殊,异世可同调、谢灵运《七里濑》赏析、南朝乐府民歌的梦幻杰作、《西洲曲》赏析、利世疾时的奇文等。
  • 重估俄苏文学(全集)

    重估俄苏文学(全集)

    《重估俄苏文学》一书通过对经典作品的细致解读,通过对作家思想状况和精神困境的深入分析,从苦难意识和自由精神等多个维度入手,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了俄罗斯文学的伟大经验,考察了“苏联文学”对俄罗斯古典文学的改造和规训,分析了新的文学意识形态的基本矛盾和内在困境。本书既具有“史”的开阔视野,具有“思”的内在深度,同时,又出之以“诗”的表现方式,是一部具有历史意识和思想深度的厚重之作。它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和当代文学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对照和反省的清晰镜像。
  • 论小说与小说家(伍尔夫文集)

    论小说与小说家(伍尔夫文集)

    弗吉尼亚·伍尔夫不仅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性作家,她在小说理论研究上也颇有建树。本书收集了她的十多篇论文,分别论述作者对奥斯丁,爱略特,康拉德,哈代,劳伦斯,福斯特等人作品的看法。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一些文学论点,如时代变迁论,人物中心论,主观真实论,突破传统框子论等,以及她的批评方式,如印象式,透视式,开放式等。尤其是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作者以幽默讥讽的笔墨,抨击了当时男性作家对女性作家的性别歧视,被认为是一篇文学界的女权宣言。
  • 陈家祠

    陈家祠

    光绪十六年,清政府积弱难返,各地起义此起彼伏,广东尤甚。而以宗族为名集党结群之举更多,时清庭严禁各地以宗族为由建祠结社。华侨陈瑞南老先生,因思念故土,北望神州,乡情渐浓,遂收拾行囊,毅然归国。既是落叶归根,自然就希望福荫子孙,他与陈照南及陈香邻等广州慈善届名人,陈伯陶、陈兰彬等官绅倡议,集广东省七十二县陈姓宗亲之力兴建一合族宗祠——陈家祠。但动议之难,兴建之艰,人心世道,家恨国难,自然纠缠在一起。作品以此为主线,从而带出陈氏家族一干人等的前世今生。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火龙神器阵法

    火龙神器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成公主

    穿越成公主

    她出生的时候,父母就因为车祸而去世了,她的童年都是在孤儿院里面长大的,别人的童年都是要什么有什么,可以无休止的在父母的面前撒娇,可是小沫的童年印象里面只有严厉的管理员不断地训斥,还有饿着肚子瑟缩在薄薄的被子里不能入睡的悲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绣出完美人生

    绣出完美人生

    梅洪良,虽然你安排策划了我的重生,但我的人生,永远不会像你谋划得那般“完美”。所谓完美人生,不过是个笑话罢了!余然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里她重生了,遇到了很多事,伴随而来还有重重的阴谋与背叛……在梦中,她好像是一个旁观者,可有可无,抑或是被牵制的木偶,手脚都被名为亲情的线牢牢地绑住,尔后在某人的指挥下,被动地挥舞着她的四肢,最后她忍不下去了,亲手割断了名为亲情的木偶线,离开了那个曾经充满温暖的家……
  • 随波逐流的平凡宅男

    随波逐流的平凡宅男

    李克以为自己穿越了,可后来发现自己是个轮回者李克以为自己是个轮回者了,可后来空间特赦了,他又回地球了李克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回到以前的生活了,可发现地球已经被魔改了,以前的生活再也找不到了。李克心灰意冷随意加入个小组织想要做个工资小偷安享晚年,可见鬼的组织目标为什么是想要回到空间。李克仰天长叹:“你们别再玩我啦!!!!!”
  • 徽商之踏雪寻梅

    徽商之踏雪寻梅

    皖南小镇,谢、商两家世代为商,青梅竹马,少年相爱,原以可享现世安稳,却未曾料烽烟起,战火燎,时局动荡,强敌在侧,避无可避……清晏,终有一天,你会明白我今日的选择,今日,我尚无法许你岁月静好,他日,我定会让你安享太平盛世。
  • 玉影

    玉影

    一觉醒来,她居然成了穿越大军中的一员?!虽有个首富老爹,却未雨绸缪,自强自立,立志打造自己的事业……他贵为唯一异姓王世子,可谓是她的损友,却又成为她坚实的依靠,为她挡去突如其来的风雨。只是,世事如棋,无人能躲过命运捉弄……女强男强好文!强势推荐一波!!!从一场无望的迷恋中清醒之后,却又陷入了另一场刻骨铭心的真正爱恋里,只是,有些结局早已注定,如同她只能离开,看着他娶别人,然后缩在自己的乌龟壳里自我保护。但这个世界不是她缩起来,就会停止不前······
  • 盗墓之暗语

    盗墓之暗语

    突然惨遭父母抛弃的杨修远,被迫无奈的跟同村混混去挖了人家的坟头,本以为不会发生什么变化,未曾想,恐怖的事接踵而来………
  • 魔勇异世录

    魔勇异世录

    沧海桑田,万物复苏,某日,在一座巨大的黑坑之上,悄无声息的建起了一座黑泱泱的城市。这里的人们,每天都过着乏趣的生活,他们日日夜夜像机器一样运作,只为了——复兴!在这样一群人中,却有着一个异类,他不求上进,只求现世安稳,可颐养天年。他对什么都漠不关心,好像已经失去为人的资格。他中庸,他孓孓,他想融入这里,却成为了局外人。在一次意外中,他发现自己的心脏与常人不同。他的心脏被一颗形似瓜子的寄生生物吃掉了!然而他却还活着。于是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灵气复苏三百年,万物进化,一切历史即将重演。(ps:本书慢热,且剧毒,请读者慎点!点开一概状况拒不负责。)
  • 末世飞剑

    末世飞剑

    落叶!残花!断剑!斜阳!他?一个手持断剑劈落残花踩着金色斜阳的落寞少年,独自迎着栉风沐雨的清秋彳亍前进。看过花开花落,品过人生百态,一个人却仍然要带着微笑前行,戏看人生,戏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