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97500000014

第14章 《卷施》序

读文,其实是在读人。

我和曹辉女士,虽然只有一面之雅,但通过解读她的大量很有特色的诗文,还是获得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读她的散文,仿佛是在那里听她饶有兴味地叙说着多彩的人生,展现着心灵的奥秘,其中饱绽着欢欣,也浸渍着愁苦,洋溢着快慰之情,也播撒着忧伤的种子。她还很年轻,可是,文章中却充满了对世事沧桑的感怀,人生体验的解悟;当然,也像其他年轻女作家的作品那样,洋溢着浪漫情怀和细腻笔触的亲情、友情与爱情。她以一种从容的心态,顾自在那里娓娓动人地诉说着,听来宛如一曲奏鸣着心灵之美的生命赞歌。

作为女作家,曹辉的散文创作,既具有女性反应锐敏、思致精密、揭橥心灵婉转细腻的优长,又冲破了视界狭窄、局面不够宏阔的局限,文章有涵蕴,有灵气,有情趣,特别是创新意识很强,于散文写作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作为青年写作者,她并不像有些人那样“跟着感觉走”,凭借“生活意志”、“生命冲动”等“非理性”意向,进行无节制的言说,她的文章放射出一种理性的光彩,文辞洁简,惜墨如金。我想,这和她长期从事诗词写作当有直接关系。

说到诗词写作,曹辉作为一个掌握了娴熟技巧的诗人,散文创作也相当出色,这是难能而可贵的。许多诗词写作者,由于思维定式、格律束缚、文言词语的限制,已经弱化乃至丧失了写作现代散文的能力。

而作为业余写作者,她能够从繁忙的机关业务和冗杂的家庭琐事中挣脱出来,坚守高尚的志趣,保持清新的心态,超越世俗取向、物质追求,钟情文学写作,更是让人刮目相看。按照钱锺书先生的说法,文学“邻近着饥寒,附带着疾病”,操此业者皆为“至傻至笨的人”。“自古文缘是苦缘”,迷恋上文学这个“魔鬼”的人,要比其他人多耗无数心血,少睡不少甜觉,饱尝多重苦楚。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潮泛涌,物欲横流的情势下,公余之暇,还能不惮辛劳,咬定这枚“苦瓜”不放,甚至像她在《后记》中所说的:愿做一株卷施——拔心不死的草,“生而一世,在个人爱好方面,哪怕把心拔掉了,也不肯妥协,不肯死去”。“卷施心独苦,抽却死还生。”(李白诗)对文学的虔诚竟达到此种境地,怎能不让人投以崇敬的目光!

散文是作家生命、人格、信念的组成部分,是作者心灵的外化。优秀的散文,从思想主旨到字里行间,应该让人感受到作者是在以全部的灵性和感受力去烛照人生,触摸现实,探索文化,追寻美境,进而产生耐人寻味、新颖独到的洞见。应该从作者的自身体验出发,去见证美和丑的生成,揭示出令人感发兴起、令人唏嘘扼腕的人生况味。这方面在曹辉的文章里都有充分的展现。现在有些散文,存在着灵性的消减、人性的物化、缺乏“精气神”的弱点,这反映了作者心灵的空虚、理想的弱化,甚至人文精神的沦丧。

艺术是人的精神的外射,是作家艺术家自我意识不断觉醒的产物。散文创作的过程,是客观世界不断人化与人的精神不断外化这样一个能量互相交换的过程。美国的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说,艺术表现的是人类的情感本质。这种情感本质,必然是人类深层意识的外射,是个体生命对客观世界的深刻领会与感悟。因此,作品必然处处体现着作者灵魂、心性的特征,必然表现为对自身生命的关注,并集中表现为人对自身命运与生命价值的思考,对自身赖以存在的时空环境的探索,以及精神家园的追寻。概言之,散文应该表现关于人性和人自身的生存、发展的生命意识,表达社会与文化环境的历史意识,表现人类存在的自然环境的宇宙意识。我多次谈到散文深度关怀、深度追求的问题,我认为,上述几方面就是散文深层意蕴之所在。曹辉的散文对此做出了可喜的探索。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公文的统一用语和传播媒介的千篇一律,加之由于日常生活的实用机制,由于从小学到大学的知识传授方式,造成了人们对于一切事物往往形成预设的思维定式,雷同的表述方式,语言已经失去了个性的光彩,即使靠摆弄语言文字过活的作家,也往往陷入这个泥潭而不能自拔。我们经常苦于找不到细微感觉和与思维状态对应的词汇,失去了感觉的动态过程。难怪法国诗人弗兰西斯·蓬热痛切地建议:“创立一种修辞学,准确地说,教每一个人创立自己的修辞学,是一项拯救公众的事业。”就是说,散文作家一定要有独特的文学语言,新鲜、锋利、刚健、短捷,陌生化,要有一股奇气。像卡尔维诺一样,找到自己“维护健康”的路子,在自身的语言机体内,分泌出医治这种语言痼疾的抗体。

曹辉除了有良好的语感,还有一种所谓“状态的文字”,通过个体生存状态来展现文化,亦即个体生存状态的文化。从她的散文里,可以看到个体的实际上也包括了大量同辈的青年女性的生命体验、生存状态、心路历程;可以从中发现作者生命、生活的投影,个体的主体性投射,里面饱含着生动的、感性的诗性智慧和深切的心灵体悟。即便是那类虚构的或者想象成分占一定分量的文字,也同样具备这一特征。

在我的心目中,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深深植根于文化传统,同时又具有深刻的当代性;既坚持精神价值,存在不为时尚所摇动的定力,又能与时俱进,具备精神观念与艺术理念的现代性乃至前卫性。常常是所用素材是传统的,而其言说语境、言说方式是现代的,经过作者现代思维的过滤,学理分析的提升,就具备了特殊的魅力。

在中国,当代散文创作面对着三种传统:一是古代散文的大传统,二是“五四”之后的新传统,三是域外文学的异质传统。现在有一个误区,就是一说创新,就必须与传统决裂,错误地把生物进化中那种后者不断淘汰前者的发展过程,应用于文学创新的实践。我们不能认同这种“进化论”的美学观念;我们反对直线性的层层淘汰的所谓发展,而是提倡多维度的变化,即在不同维度上进行各自不同的创新。

为此,需要找准切入点与结合点,使三个传统融会贯通,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创新。既须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传统作纵横交错的宏观了解,又要与这三个传统中的某些文学大家建立“点”的师承关系——这种师承关系必须建立在自己独特创作个性的基础之上,而不是脱离自我生命体验,一味追求时尚的花样翻新。鲁迅先生等文学大师,做出了光辉的示范;当今,台湾作家余光中、王鼎钧、董桥等,也继踵前贤,为整合三种散文传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我很欣赏曹辉关于董桥作品的分析、剖断。看来,她对此还是颇感兴趣的。以她较好的文学功力及其探索、创新精神,我相信,今后在融合三种散文传统方面,她有望取得一定的实绩。

曹辉女士是从写作传统诗词转入散文创作的。由于脑子里积淀的诗词名句太多了,它们会逐渐发酵、升腾、膨胀开来,不时地闯入笔下。如果是专事诗词写作,这是求之不得的;但是,作为散文创作,则须加以控制。所谓“控制”,并非绝对不可以引用,而是要掌握分寸,适所、适量、适度。运用诗词名句,如果恰如其分,会使文章增光添色;假如过当、失度,则会适得其反。我也是从写作诗古文辞入手而走上散文创作之路的,开初也是写着写着,文章中就冒出来几句诗词,有时还会变散句为韵文。承好心的文友提示,我便注意了这种“掉书袋”的偏向。发现曹辉某些访问记、抒情文也有类似现象;不过,《因为爱》、《浅读董桥》、《幸亏有你》、《撕不破的情网》等许多篇什中,倒没有这种偏向,说明问题并不明显,不过是一种潜在的趋向。俗谚云:“欲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出于关心,作为“过来人”,我愿提出这个问题,以期共勉。

王充闾

2012年8月于沈阳

同类推荐
  • 白马湖文谭:浙东新闻学丛刊《我们》

    白马湖文谭:浙东新闻学丛刊《我们》

    本书分为三辑: “俊逸风骨: 《我们》散话”“独标高格: 悦读白马湖派散文家”“艺术的闲谈: 白马湖文派”, 收录了《〈我们〉的缘起与价值》《三等车的文学“滋味”》《白马湖新绿: 现代散文“白马湖派”》等文章。
  • 涛语

    涛语

    本书是石平梅作品集之一,主要收录了醒后的惆怅、梦回、归来、父亲的绳衣、恐怖等。
  •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潘乃光的诗歌,直抒性灵,清淡自然,是他几十年幕府生活的结晶,亦是他用心灵去触摸幕府体制之后的伤痛之言。其诗不仅是他游幕的人生传记,同时也是他整个心灵的独自,是一部心灵的历史。它展示的不仅是他个人的人生遭遇,同时更是整个晚清游幕文人的生存状态的历史缩影,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的生活原貌。在他的诗中,其情感之无端,思想之激烈,人生之蹉跎,岁月之流逝,种种伤时感世之言,无不警示着幕府士人生存状况的恶化,诠释着他们在特定时代的心灵感受,掀开了晚清一代游幕士人所处文学生态环境之一角。本校注以光绪十九年铅印本作底本,手抄本为参校本。对潘乃光的诗歌文本进行了系统的校正与阐释,力图再现其诗歌原貌。
  • 素颜之美

    素颜之美

    《素颜之美》包括爱之禅、爱之初、爱之季、爱之切、爱之歌几部分内容。收录了沈力男多年来的诗歌作品。这些诗歌,跨度较大,有青春之作,也有中年时期的作品。选录的诗的风格,也是霄壤之别,韵与无韵,新体与旧体,诗词杂陈,都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有关。相同的是诗人真情的投入,真与爱。读这样的诗集,能够让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留一方属于自己的纯净角落,发现生活不止眼前,还有诗和远方。
  • 世间女子最相思

    世间女子最相思

    古典诗词中涉及春愁闺怨的那一部分,最为唯美感人。或借景抒情,或咏物明志,说不尽细腻柔软的女子心思。《世间女子最相思》精选其中上乘之作,结成春闺二十四章。《世间女子最相思》作者风约湘裙从女子身边之物讲起,结合用典、传奇以及古代习俗,结合诗人、词人的生平,阐述诗词浪漫意境,描绘女子古典之美,诉说凄美的悲欢离合。
热门推荐
  • 糟糠之妻难下堂

    糟糠之妻难下堂

    她的夫君是她自己调教出来的,怎能容许他人染指,某日,她忍无可忍:“夫君这般招蜂引蝶,妾身自请下堂!”某只腹黑狐狸可怜道:“娘子,可是不要为夫了,为夫的心都没了,还活着什么意思!”说罢,便要一头撞死!
  • 古国春秋

    古国春秋

    在一个名叫中洲的大陆上发生的故事,天下人一起推动着的历史贯穿了一代人的一生,伴随着权力与欲望、贪婪和卑鄙...人们用他们自己的一生写下了一个个关于爱恨情仇的故事
  • 我的钞能力消失了

    我的钞能力消失了

    新书《我就是在故意抬杠》已发!听说敲好看!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拥有“钞能力”的秦淮终于来到了失去它的那一天。他只好奋发图强,少去夜店,少去酒吧。从今往后,他终于只能做一个只拥有一栋楼来收租的普通人了。虽然还是比一般的人生活要好一些,房子多一些,受小姐姐欢迎一些,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让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后他发现。。钱虽然是万能的,但还是有些人比钱更重要!
  • 错乱空间之归途

    错乱空间之归途

    如果将宇宙比作一台计算机,那么它运行的能量从何而来?这个宇宙中,许多人都想成为“神”,却不知道,“神”其实是这个世界最大的骗局。那些已经成为神的人,有些成为了宇宙运行所需的能量,有些则如同老鼠般躲在黑暗的角落,瑟瑟发抖。一丝外来能量的介入,让这个宇宙陷入了死循环,直到徐俊的出现......(此书慢热型。)
  • 沙加的日常

    沙加的日常

    沙加?阿释密达,在远离陆地的海岛上出生,十六岁方能离开海岛,在陆地生活。本书讲述的是,主人公学生时代的故事。故事发生在神话时代晚期。
  • 先天玄妙玉女太上圣母资传仙道

    先天玄妙玉女太上圣母资传仙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丁香,丁香

    丁香,丁香

    陈蔚文,女,1974年7月生,浙江兰溪人,供职媒体。在《小说月报》《天涯》《上海文学》《散文》《散文-海外版》等刊发表小说散文及随笔百万字。出版散文集《随纸航行》(2001,中国团结出版社)。随笔集《不止是吸引》(2004,上海东方出版中心)、《情感素材》(2005、1,上海文汇出版社)。段丁香在有三百多名女工的涤纶针织厂算起来,论五官她排不上漂亮,论身材也不算高挑,但她有种别的女人身上没有的东西。
  • 师傅快住手

    师傅快住手

    俊曜的唯一底线——苟七七!一直都是色魔苟七七上线,把她的魔爪伸向俊曜,嗷,师傅好好看!嗷!师傅腹肌好性感!直到后来,人设转变!师傅!不许摸我腰!嗷!快住手!
  • 大冰作品合集(共5册)

    大冰作品合集(共5册)

    本套书是百万级畅销作者大冰的作品合集,共包括《你坏》《我不》《好吗好的》《乖,摸摸头》以及《阿弥陀佛么么哒》共5册。
  • 灵通世界

    灵通世界

    小窗幽烛,百鬼夜行。妖魔纵横,天下大乱。这是仙妖横行的世界。天地万物,吸收日月精气,便能成就仙,神,妖,佛,魔,鬼,精,魅。更有一种特殊的存在,名为‘灵’。世人求仙问道,访寻仙法,开启天眼。方能在这方诡谲天地中,寻求一角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