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62200000007

第7章 我父亲是黄河捞尸人

1

我爷活着时,是木匠最风光的年代,他手头的徒弟一大堆,靠着木匠手艺,在镇子上风光无限。

逢年过节去镇子上的大户人家做家具,回来时总能带些新鲜的好玩意。我爷风光的年代是我父亲偶尔说起时随便带过的几句话茬。我爷的主业是木匠,副业是老阴阳,谁家死了人,我爷就拿着他的宝贝满山头转悠。陇南的秦巴山区是他靠着两只脚支撑,一步步走来的,他年轻时转秦岭,老了转镇子上的甸山,最后为自己谋了一个“山头广阔,山脚苍绿”的好地界。

我爷是一九九五年六月去世的,他去世时我才一岁多,我娘说我那时候胆子大,不害怕,翻了炕头的棉被找我爷,最后在中堂上方找到他,慢慢爬过去,挪动着小步子去摸他的脸,去抠他的脚。

我娘说,我爷去世时,他的木匠徒孙整整跪了四排,父亲拄着孝棒跪在最前头,时辰一到,他就砸了灰盆,众人抬起棺材往前走。现在有人忆起这个过程依旧感叹场面盛大。毕竟我爷靠着木匠和阴阳的手艺,造福过整个镇子。

我娘反感一切和死人打交道的职业,我爷以前做棺材时,我娘刚进门,只要听闻我爷要出远门去某个镇子做棺材,或者是听谁又死了喊我爷去测风水,我娘就紧张,她把自己的初中文化抛到脑后,竭力阻止,却无法阻止一个老者对生灵的向往之情。我爷死后,我娘的心算是放到肚皮里面,安稳如初了。

父亲生于一九六六年,蹚着中国旧社会的巨浪洪水走来,旧社会的疟根已成脾性,我父亲并未遗传到我爷什么好的基因,而是把封建迷信思想,全部继承了过来。

千禧年初,父亲和母亲在镇子上的酒厂上班,酒厂被评选为中华老字号后开始裁员,母亲是技术行业,还是干着本职工作。父亲是白酒线上的酒糟管理员,说白了就是出死力、扛着大铲的最底层员工,父亲无疑被列入第一批裁员名单。母亲是个暴脾气,一听要裁员就着急,拿了钱提了东西找领导,这些无疑都是微不足道的贿赂。

裁员通知下来的那天,我刚从学校回来,一进院子就感到了低气压云层袭来的不安,母亲坐在院子中间,父亲靠着葡萄树坐着,倚在树根旁抽烟。我走过去,从母亲大腿上拿起一份名单,那时候我读五年级,只认得右下角父亲的名字。

我家生活并不宽裕,父亲家本来就很穷,母亲当年嫁过来时,是自己骑着自行车,车座上载着被褥,靠双脚蹬着车,从娘家到了镇子上。我外公在母亲走时就说,一个娃一个命。

父亲失业,家里的生活开始拮据起来。我每天早晨去学校时,书包里都放着一个馍馍和一瓶水,校门口卖的火烧三毛钱一个,鸡汤米线七毛钱一碗。我从这些摊位边走过时,都是干咽唾沫,因为穷,清汤寡水成了我生活的唯一选择。母亲发工资时,会塞给我五块钱,我把这钱拿到商店换成一沓一毛钱,分次使用。这样,我有很长时间可以吃到校门口的火烧,我也留了吃鸡汤米线的钱,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鸡汤米线,煮沸的锅里放着一只老母鸡,新鲜的汤汁,至今难忘却。

2

母亲开始为父亲谋工作。

她多番打听,从别人口中问到司法考试的途径,父亲被母亲赶鸭子上架开始准备司法考试,父亲是高中文凭,首先得拿到自考文凭,那时候司法考试制度不像现在这般严厉,非法学专业的自考本科都可以报名,且没有年龄限制。

父亲第一次参加司法考试时,已经三十多岁,他连去市里参加考试的车费都没有,是母亲腼着老脸去娘家向外公要来二十块钱,父亲才有了车费。

我也在日渐成长中发现父亲的懦弱和愚昧,他一心研究阴阳八卦,那些被母亲藏起来的八卦书籍都被他翻到,他的司法考试书底下压着的就是八卦书和一些我也搞不懂的工具。父亲这一生就是这般,可能因为是我爷最小的儿子,他懒惰、愚昧、不上进,他在床上看书,看一会儿就呼噜声震天响,每次呼噜声不过三声,就能听到他被母亲一脚踢翻,“咣当”一声滚落在地板上。

我读初中时,父亲的司法考试已经失败多次了。他从旁人处得知,青海有个做花盆模型的,生意很不错,那年暑假他就带着我,背上打包一个棉被,我的脖子上挂着一个绿色水壶,我们上了从天水到青海的火车。母亲再三叮嘱我,开学了就赶紧回来,我点头答应。

天水火车站年久失修,加上经济不景气,很多检票口都关闭了,买票不用身份证,我跟着父亲混在人头密集的列队中,跟着大队人马冲上了绿皮火车。这是我第一次跟着父亲逃票,无丝毫准备和预料。

父亲把棉被捆好,放在靠窗位置。他把我按在棉被上,我把水壶抱在怀里。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有很多大爷的车座底下放着鸡鸭,因站票很多,不久后我的旁边已经站满了人,我伸腿下地时,发现竟没有一个小空能容下我的脚。

火车驶出了甘肃,隧道和黄土山慢慢没了踪影。检票员开始查票,父亲火速从我的对面大步挪到我的位置,低头和我身边约莫二十岁的大学生说着什么。不久后,父亲比了一个“ok”的手势,我亲眼看到大学生检票后,偷偷把火车票从背后递给父亲,父亲伸手够到,递给刚巧站在他身旁的检票员,他笑嘻嘻地说:“嘿嘿,这娃是免票的。”

我们在青海火车站下车,我和父亲坐了汽车和拖拉机,再转三轮车,车顺着黄山前进,我们到了本康沟村的一间大型工厂——对没见过世面的我来讲,是大型的工厂。依旧是水泥墙和水泥院,大院门口拴着一只狼狗,它扯命嘶吼,扯断锁链朝我奔来,被门卫室的大爷一口喝住,这狼狗才慢慢挪着步伐,退到院墙背后。

我出来时母亲说,青海是市里,我跟着父亲玩一个暑假权当是旅游了。但谁想到是这般境地,住的是茅棚屋,夜里有风吹来,我哭着喊要回家。第二天父亲一整天没回来,晚上回来时,他脸颊泛青,身上带着的钱全部被盗走,父亲说,这是哄人的窝点,他逃不掉了。

我开始哭,他捂着我的嘴,把仅剩的干粮递给我,让我别犯傻。白日里我心惊胆战地躲在炕头,望着窗外,一直等着父亲回来。

待了一星期后,父亲在一天夜里收拾好我的衣裳,叮嘱我:“你今晚去厨房,千万别出声,明早跟着做饭的胖婶婶,她让你干啥,就干啥。”

我从未见过他那般从容,我连忙点头让他放心。凌晨三点钟,我跟着他出了院子,顺着水泥墙往后院走去,旁边停着很多铲车,能看到不远处的屋子上挂着的大字“本康沟红土厂”。胖婶婶探出头,一把将我拉到里屋,我再回头看父亲时,只望见他的背影。第二日天擦亮,胖婶婶换了大红带花的衣裳,裹了头巾,迅速套好架子车,把我放在架子车上,我的四周堆了很多菜筐,菜筐里面装着烂菜叶子。

胖婶婶再三叮嘱我别出声,我很小心地缩在菜筐中间,我的四周已无任何空间。接着车子挪动,耳旁能听到胖婶婶和人打招呼,还能听到铁门发出的声音。

很久之后,胖婶婶把我提起来,放在人流密集的地方,这和本康沟村显然不同,能看到车和来往的路人。

胖婶婶指着十字路口嘱咐我:“一直往前走,就是青海火车站,你的兜里有你爹给你的路费,赶紧回家去。”

“我爹呢?”我拉着她的衣角问她,说这句话的时候,几乎哭了。

胖婶婶没做任何回答,她套好架子车,把菜筐里的烂叶子扔到马路旁的天桥底下,摸摸我的头,嘱咐我路上小心,然后就穿过步行街,朝菜市场的路牌底下走去。

自那以后,父亲彻底失踪了。

我娘曾无数次问过我那地方在哪,怎么走,是不是人贩子组织或者是传销组织,我早已记不清,我连自己是怎样坐上火车到的天水车站都记不清。我一度反思过是我的问题,我应该拉着他一起逃走,奈何年少无知,哪懂得瞻前顾后。

我娘一直在找父亲,她去过青海好几次,也去过兰州,但没有任何关于父亲的消息。父亲就像砸在黄河里的石子,滚在黄河中,不知奔流到何方。

3

我考上一所二本院校,准备去兰州读大学。父亲已经失踪数年,我娘在白发增添十几根的冬天和邻居大阿叔搭伴一起过日子。大阿叔是电大毕业的,只因家里没钱,就没了职位,开了豆腐坊卖豆腐。大阿叔和妻子离婚三年了,我家的电线坏了,电视机坏了,都是他提着工具箱上门修。我有时候会反感,反感多了,就装作看不见。后来想通了,母亲需要有人陪她。

父亲于我,就像心底埋的一根线,一直无法忘却。

大二时,班里组织采风,主要以黄河为主。我背起画板,拿上相机,在中山桥和白塔山转悠,坐在白塔山顶画漂亮的黄河水。也是采风这年,我再次遇见父亲。

在汽车东站的栅栏外,我上了校车准备去景泰采风。那天很热,车子里很闷,我把东西放好,在车头放垃圾桶的地方喝着矿泉水。我在高我半截的垃圾桶后面,看到一个老人,弯着腰,手指缠着红布,戴着一顶草帽。他在我跟前站住,伸手示意我快喝完,他要收瓶子。

我无意间瞥一眼,看清了那草帽底下的脸,发黄泛黑,嘴唇干裂,他抬头看我一眼,伸出的手开始颤抖,他一把抓住我喝水的胳膊,仔细看我。

“爸?”

同学还以为我遇到了疯子,有几个下车准备解救我,听我喊了一声后,又都慢慢地上车了,隔着玻璃细声讨论起来。我顾不上和他叙旧,上了车拿起背包拉着他的衣角就往检票口走,他跟着我从候车室出来,我们站在“汽车东站”的牌子前,他从背后站到我面前,取下草帽,他头发微卷,被汗水黏在一起。那个画面我至今在脑海记得清清楚楚,他一言不发,蹲在我对面的树荫下开始抽烟。我的眼泪打圈,抬头努力控制情绪。

你会想我们应该拥抱,应该哭泣,应该说想你了,但这些都没有。我跟着他上了公交车,到了中山桥下车,我一直跟在他身后,他在一个长椅处停下,拍拍旁边的位置,示意我过来。我坐在他旁边,等待他的第一句话。

“你都长这么大咧,真好。”

父亲说完这句话,我开始哭,我用袖子挡住眼睛,把整个脸埋在袖口下:“你去哪了?为啥不回家?为啥?你知道我娘等你多久吗?你知道她现在……”

父亲没再说话,他让我跟着他走。我跟着父亲走过唐僧、孙悟空的雕像,走过母亲河雕像,走过黄河水车,我们走了好久。天已经黑了,我们走到黄河上游,马路变窄了,我跟着他坐上一辆汽车。我不知道要去哪。

半小时后下车,他打开手电筒,照着我,指着空无一人的黄河岸说:“我在捞尸。”

那时候我才得知,父亲成了黄河捞尸人,也就是“水鬼”。我的鸡皮疙瘩落一地,我跟着他到了一所水泥房,门口拴着一条健壮的黑色狼狗,朝我叫唤。院子中间立着一根竹竿,竹竿上绑着一块八角形镜子,这里看不到黄河水,能看到的只有一座仁寿山。屋子很黑,父亲开灯后,我才注意到他脸上的刀疤和烫伤的痕迹。他坐在床边开始给我讲述我走之后发生的事。

青海的经历被他忽略掉,他辗转到了兰州,刚巧碰见当时的“水鬼”组织,父亲跟着我爷学过木匠,也对阴阳八卦感兴趣,他说他怕了传销组织,他了解到“水鬼”不挣钱,但可以分得一个小屋,每个月可以得到几袋口粮。父亲想,也算是有了着落,但毕竟是和死人打交道,怎样也得留个心眼。他本来就迷信,对生死之事格外看得清。

“水鬼”是黄河上的捞尸人,和西藏的天葬师、湘西的背尸人差不多,是古老的职业。很多人以为这种职业会随着时代变迁而消失,但黄河之上,万滚流水,难免要有人和死人打交道。父亲就做了捞尸人,为自己搞了这个小屋子,和一根绑了红绳的竹竿,用来打捞尸体。他同我讲的时候,一直抽着烟,不紧不慢,好似一个资深老者。

父亲说他第一次下水捞尸,是老师傅带着他的,老师傅在岸边站着,他脱了鞋下水,多少有些紧张。下水之前老师傅交代,人体密度和水差不多,尸体沉入水底后,会渐渐腐败,多数都已面目全非。一开始,父亲是不相信黄河里有那么多死尸的,他想着总不会那么巧被他碰到。但真的碰到了,他感觉自己碰到了衣服角,就大喊,老师傅在岸上竖起手指让他闭嘴,他颤抖的手四下打探,摸到尸体,但再也没勇气下手,尖叫着爬上岸喘气。只见老师傅火速下水,手里拿着竹竿,不用几分钟,两具尸体被打捞到岸上。父亲说那是他第一次见到被水泡过的男女尸体,因男性与女性的盆骨不同,浮尸讲究“男浮女仰”。父亲说被水泡过的尸体面目狰狞,嘴唇外翻,多数是大头鬼。打捞上来的无名尸,多数用一根绳挂在黄河岸边,过了三日无人认领,政府就命捞尸人联系医院。一般情况下,医院是挑不上的,因为都是浮尸,没有医学价值,所以多数情况下,医院都会让捞尸人自行处理。

我曾想过,为何没人处理这些案件?父亲说:“哪有那么多电影里演的情节?把尸体捞出,别污染到了城市流域,否则就严重了。”

父亲说,“水鬼”就是见不得光的职业。

父亲慢慢习惯了面对浮尸。死尸的模样千奇百怪,有的仰着,有的躺着,有的头都不知去向。无人认领的浮尸,父亲就和其他捞尸人把尸体攒到一起,埋在地下。“水鬼”也怕噩梦缠身。都说黄河上能看到行走的浮尸,父亲说他就亲眼见过。

4

父亲说那是三年前,兰州下了大暴雨,整个黄河拐弯处都是暴雨冲刷的痕迹。一下暴雨,捞尸人就开始行动,这样的天气最适合捞尸,河水可以把很多埋在淤泥底下的尸体冲上来。父亲跟着几个捞尸人上了船,扬着船帆在岸边摸索。

在倾盆的大雨里,伞被雨打得撑不起来,父亲索性扔了伞,四处打捞。就在这时,河面开始反光,在不远处,他亲眼看到一个在水面上行走的浮尸,头肿得很大,朝船快速走来。

父亲说他当时双手扶着船沿,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坐在父亲前方的年老“水鬼”,一眼就识破,他快速站起,用绑着红绳的竹竿使劲一打,这个行走的浮尸就倒在水面上。老者解释,人死了没灵气,因胀气和肿大,有时候上半身轻,下半身重,尸体就会直立起来。

父亲说,捞尸也是有规矩的,人活着遵阴阳,解八卦,他多少有些迷信。当年我爷看风水时就同他讲过,人死了,精气神还在,只要我们不伤了死者的精气神,他就会感激我们。

“水鬼”看到尸体才行动,无关尸体的,都不动。父亲讲,做一行有一行的规矩,他们只代人打捞。

父亲曾遇到过上门求打捞的。

对方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只身前来找父亲,先在他面前磕了三个响头,父亲连连摆手说使不得使不得。那人说起话来一口地道的兰州方言。父亲了解到,男人的女友一星期前不知去向,他找了很长时间,最后一步是找捞尸人帮忙寻找。

父亲从不向任何上门要求打捞的人许诺,他知道这些人着急,但捞尸这种活,不许诺就是最好的许诺。父亲找了一个下午,就在沉积的泥垢中打捞上来一具女尸,看上去尸体泡在水中的时间不长,脖子上的勒痕还很清楚,一般这种尸体,有点线索的,捞尸人打捞上来之后,立刻就要报警,警方来调查案件。

父亲刚要报警就被这个男人拦住了,他试图用钱封父亲的嘴。这个举动惹恼了父亲,捞尸人从不收钱,这是替死人卖命,如果收了委托者的钱财,就成了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勾当,父亲大怒,他深知那层关系,坚持报警。在警方的调查下,女尸的案子真相大白。女人是男人的小三,因男人被妻子发现出轨,女人又怀孕了,男人在万般无奈之下选择杀死女人。又因内心的恐惧作祟,在杀死后抛尸,连着做了三夜噩梦,恐慌的他这才找父亲帮忙打捞,打算毁尸灭迹。

案件破了后,潜藏多年的黄河捞尸人被甘肃知晓,上了甘肃很多报纸。我记得我曾在微博上亲眼看过那个关于黄河捞尸人的话题,当时只觉得毛骨悚然。现在回想起来,那个黄河水泛着日光的画面中,那个背对着镜头的人,正是我的父亲。父亲说,知道的人多了,他们也就没了安生的日子,时常可以看到各种报纸争相报道《黄河捞尸人阐述黄河千古真相》、《黄河上游惊现捞尸人》、《黄河上惊现漂浮女尸》等爆眼球的标题。

他说哪有什么千古悬案、千古真相,捞尸人能做的只是打捞尸体,悬案也好,真相也罢,都有人负责处理。

我曾问过父亲,为何要做这个活计?

他说是命运使然。我爷的木匠他爱,但他更爱阴阳八卦,所以他做了捞尸人。从起初的惶恐到如今的淡然,倒成了一种安逸。父亲说,现在的捞尸人已经不单单是捞尸了,社会发展好了,不像以前那样经常死人,现在他们几个人成了黄河上的环卫工。游客散去时,他们背起背篓,打捞漂浮在黄河上的塑料袋和水瓶。父亲也说,捞尸是小事,现如今白银景泰那一带的黄河流域早已垃圾堆满,银滩大桥的黄河流域,在黄河水进入汛期的六七月份,扔到河面上一个石子都不能沉下去。发臭的黄河水变黑,母亲河就这样成了万民投弃垃圾的弃坑。

5

父亲一直生活在兰州这座城市,我读大学的那四年,每到周末就骑着脚踏车穿过安宁区,一个小时后就到了父亲现在工作的黄河环卫附近。他穿着黄色环卫装,和一群老人蹲在岸边下棋。这或许是他追求的生活,他并没有带着我娘的期许去考司法考试,但他用自己的方式活着,守护着这条河。

这是我和父亲之间的秘密,我从未和母亲提起过我在兰州见过父亲。她现在生活得很好,从民办教师变成了正式职工,而大阿叔也是赶上二〇〇八年的好政策,考上了律师。我不知道母亲是不是早已忘了父亲的存在。这样也好,在同一个世界,过着不同的人生也挺好的。

我毕业时,找父亲叙旧,他得知我要离开兰州,老泪纵横。那也是我第一次见到父亲的脆弱,这些年独身一人的坚持,我成了他全部的依靠。回到陇南后,我遵循母亲的安排参加单位考试,两年后,进村进社政策取消,我背上行囊,去了兰州。

只因那里,有人站在黄河岸边,等我,望我。

同类推荐
  • 蜡烛泪

    蜡烛泪

    长水拥有一对半可靠的儿子。三个崽人模人样,像一个模子铸出的坯。说差距也存在,比如念书,崽们就相差甚遥。二儿建文念初三,成绩呱呱叫。三儿建锁刚启蒙,头个学期竟做了一年级状元。喜得长水嘴一咧:“乖乖!俩小的不愧我种,就驴子是扬州婊子养的。”驴子是长水顶头儿。十八岁的汉子小学没混出头。怪长水气?长水一气就给他发明个属相,说驴子属猪大肠,拉起来竹杆长,一松手一大摊。说驴子儿吔!你别性急,慢慢熬,熬熟了,校长作兴留你做先生。父亲啰嗦完,驴子就扭头“嘿哧嘿哧”笑。不就十八岁么?男到三十三太阳才出山,早着哩!再说这几年也没白混。
  • 夜半一点钟

    夜半一点钟

    在香港做了十年私家侦探的夜枯兰官突然放弃一切,回到广州,转行做电台主持人,主持一档叫《夜半一点钟》的午夜节目。在这个节目中,听众可以拨打热线电话,讲述那些曾经发生在自己或身边人身上的,不可思议事件。从第一个故事开始,诡异之门缓缓打开,原罪者、偏执狂、少年犯、残缺人……
  • 离歌1

    离歌1

    出生在雅安雨城的女孩马卓,自小父亲死于非命,母亲去向不明。由奶奶抚养长大。九岁那年,马卓失踪许久的母亲林果果忽然出现,带她逃离常年潮湿阴翳的老宅院,来到了繁华的大都市成都。几乎陌生的母亲林果果,有着和姓名一样独特的性格,带给幼年马卓短暂幸福的同时,也带来灾难——林果果忽然神秘去世,连遗言都不曾留下。马卓被一直追随母亲的男子阿南送回老家,面对奄奄一息的奶奶和残忍虐待她的小叔,马卓在艰难的忍受中度日。阿南搭救了马卓,又一次带她离开雅安,去往江南某城,开始了新的生活。几年后,马卓已是婷婷玉立的少女,继承了母亲特立独行的性格,成绩优异,沉默寡言。幼年时的特殊遭遇,使她早熟早慧。可是青春期的成长剧痛,还是不可避免的降临在她身上。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天中后,她结识了副校长的外甥女——倒卖A货的少女颜舒舒,与其成为密友。又是偶然中的偶然,技校问题少年“毒药”,闯入了她的生命,桀骜不驯的“毒药”仿佛生活在一切规则之外,马卓却被他身上神秘的力量深深吸引。冥冥之中,像有一条命运之线,在“乖女生”和“坏男孩”之间贯穿,徘徊,最终,义无反顾地将他们拉在了一起。
  • 环游宇宙的故事(世界科幻故事精选丛书)

    环游宇宙的故事(世界科幻故事精选丛书)

    科幻故事,主要是描写想象中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
  • 寒儿

    寒儿

    那时候唐镇还是一个很小的镇。我在那里的唐河公社唐河大队二小队插队。我的房东是一个老实巴交的老农,话很少,仿佛只是一团裹着一套粗布衣衫的影子。房东的妻子早已病逝,给男人留下一子一女。房东的儿子没给我留下什么印象,他仿佛是房东惟妙惟肖的复制品,不仅外貌一样,连性格都不差分毫,惟一不一样的好像只是年龄。房东的女儿却不同,她不仅长得漂亮而且性格开朗,仿佛是山间一条时隐时现的小溪,自自然然、叮叮咚咚地在你面前流淌,时时刻刻让你感到清新,感到轻松,感到愉快。她叫寒儿。
热门推荐
  • 公子桃花

    公子桃花

    从陈国公子到息夫人再到楚文王后,历史上最有魅力的女人争议最多的春秋贵女奠定楚国争霸实力的女人柳岸,本名王相勤,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一期高研班学员,河南作协理事,河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周口市作协主席。出版小说集《红月亮》《八张脸》《燃烧的木头人》《日蚀》,长篇小说《浮生》《我干娘柳司令》。《燃烧的木头人》获河南省文艺成果奖,《我干娘柳司令》获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河南省优秀图书奖、河南省文鼎中原长篇小说精品工程优秀作品奖。《浮生》获2013年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杜甫文学奖。长篇小说《公子桃花》获“中原人文精神系列工程——文艺精品工程”重点项目。
  • 先生谈一场恋爱嘛

    先生谈一场恋爱嘛

    无名游魂被一个名为时空系统的东西绑定,看到长得好看的小哥哥就忍不住上去,系统:“求你矜持一点!!””矜持长得好看的都是别人的了!”
  • 擒锁君心

    擒锁君心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千里姻缘我亲定;家大宅大?关系复杂?宅斗小意思的喵;原打算做贤妻,展温婉,可为啥阖府上下都对她防范重重!真想说:诸位,你们搞错防范对象了!奴家的柔弱相公才是真的腹黑……
  • 我们的莎士比亚

    我们的莎士比亚

    本书为著名作家许辉、苏北、许若齐、莫幼群、刘政屏等关于莎士比亚及世界读书日的和皖籍作家在安徽省第一个作家休闲创作基地“天柱山作家村”撰写的散文合集,如《那一天》《我的书单》《莎士比亚的生日》《我的读书生涯》等,特色精彩。
  • 天价前妻

    天价前妻

    嫁入豪门?母凭子贵?她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男人,身为自己孩子父亲的他,竟然如此的狠绝冷酷,一切不过是一个无情的骗局而已,他需要的是她孩子的脐带血,然后去救自己深爱的女人,而她竟然那么傻的走入了他温柔的婚约陷阱里,被伤的体无完肤,鲜血淋漓。手术室里,他冷酷的让医生取走了脐带血,不理会手术台上,生死线上徘徊的母子,只留下冰冷的背影。七年之后。机场,一个清瘦的身影和一个酷酷面容的小男孩同时走出了机场,阔别七年的城市,终于归来了…
  • 极恶皇后要御夫

    极恶皇后要御夫

    他的眼里看不到这些,通红的双眼散发出兽性的精光。玉钩高高挽着的帘帷,砰然落下。天,终于亮了。一位模样酷似晓月的女人冲进了屋,冲着晕晕沉沉的他俩低喊道:“我的苍天哪,你……你们竟然做下这样的事情,你……你们,真是猪狗不如啊……”“姐……姐!我……我……”她从昏迷中醒来,带着一头一身的血污艰难地坐了起来,边抓被子掩住春光流泄的身子,边低喊道。……
  • 快穿红娘之缘千生

    快穿红娘之缘千生

    缘,是两人相识相守相爱的源头。如果没有缘那怕回眸万次也终是擦肩而过……“想要你和他(她)一次相识的机会吗?哦……可以。”那,你用什么东西交换?
  • 侠在末世

    侠在末世

    元龙的新书《折寿修仙》已经发布,望看官们支持!“天不生李知行,末世万古如长夜!”白帝城外丧尸如海,无边无际。城中救世军与武林高手率百万民众浴血半年,死伤过半,弹尽粮绝,在也支撑不住。正当救世军最高统帅决心捍卫人类文明的尊严引爆氢弹时,碧空远处飞来翼展千米的巨鹰,鹰背之上黑点纵身跃起,背负重剑的青年自平流层踏空而来!“第一戒,安静!别开火!丧尸、怪兽对火药味和超过60分贝的声音极度敏感。枪、炮、坦克,现代武器决不能用!”“第二戒,末世命如草芥,学好武功!”丧尸横行,江湖再现,隐世高手纷纷出世,各门派纷争四起。且看少侠李知行怎么闯末世……
  • 我在现世做鬼差

    我在现世做鬼差

    二丫头做水鬼的时候做了一场善事,然后村民们很实在,给她建了一座庙。不仅不用做水鬼了,还借尸还魂,成为了初二女生,洛扶依!话说,这人和鬼她都做过,这神怎么做啊?不怕不怕,既然不知道,那就从一个鬼差开始做起吧!
  • 海外中国学理论前沿:中国与世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海外中国学理论前沿:中国与世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当今西方世界存在“两个中国”,一个有着悠久文明的“历史中国”与一个不合乎西方现代规律的、迅速崛起的“当代中国”,完整的“中国形象”究竟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