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62500000002

第2章 引言

《老庄随谈》一书最初是由香港中华书局印行的,现在已经不大容易找见。照例应该专门为新版写一篇引言,但近期忙乱不堪,老是拖延着。恰巧前些日子在外面做了一个关于道家思想的讲座,开头一部分是讲道家(主要指老、庄)与儒家(主要指孔、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对立和互补的关系,一位朋友将录音整理成文字,我把这份讲稿清理了一下,觉得作为本书的引言也还合适。下面就是讲稿的内容。

关于道家思想,我想先说一个概述性质的话题,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一种既存在对立又具有互补作用的关系,能够在一种大的局面上将两者放在一起观察。当然,这难免有粗略的毛病,但相信还是有些用处的。

首先我想绕远一点,就“传统文化”这个概念说几句。现在不少人喜欢讲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时候听起来很奇怪,好像非要退回到老祖宗那里去才好,有的人你弄不清楚他是要做教主还是要做骗子。我以为谈传统文化,有几个要点是应该注意的:第一,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很丰富的结构,它不是一种单一的东西。传统文化不能说它只是指儒家文化,它是由各种各样的成分组成的。即使讲儒家思想,它也包含着很多成分,儒家思想也不仅仅是那种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属于官方意识形态的东西。孔夫子自己也没有做成功过什么官。我觉得这个意识是很重要的。第二,传统文化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东西,它是不断变化的。中国历史几千年,不可能有一种思想从头到尾一成不变,一直占据着中国人的头脑,一直都很管用。所谓“传统”,固然有延续的表现,但它同时也是跟随着社会结构、社会的政治与经济的活动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总是有新的思想文化出现,加入到传统中去。第三呢,就是当我们讲到传统文化的时候,要注意到那里面哪些内容是真正有活力的。中国文化中有些东西是非常活跃的,大致说来那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东西,一种激发人不断向前走的因素,也有一些东西是比较陈旧和死板的,是对人的思想起到禁锢作用的因素。富于活力和创造性的因素,让人活得开心而不是憋屈,传统中的这种力量最终和中国人走向现代的趋势是一致的,因而它是最值得关注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最大、地位最高的就是老庄思想和孔孟思想,比较晚一点,又有佛教的思想传进来,那么就是儒、道、释三家,三教九流。要说老庄和孔孟也是各成一个系统,每一家的内容也很丰富,我们能不能用一些简明的方法对它们加以阐释呢?魏晋时代有一组对立的概念,分别指老庄思想和孔孟思想,就是“有”和“无”这对概念。儒家的思想用“有”来概括,而道家思想用“无”来概括。玄学家有时会讲得复杂一些,比如王弼认为“圣人”即孔子虽然只是讲“有”,却以“无”为本;老庄虽是讲“无”,却也并不是不知道“有”的价值。这样说是要把老庄和孔孟混融起来,各取其所长。但这也不妨碍我们将“有”和“无”视为孔孟与老庄思想各自的主要特征。我们以这样一组概念来对比,便于将这两种思想加以简要的区分和对照。这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方法。

孔孟思想称之为“有”,是说它是一种为社会确立秩序和价值的学说,它的作用表现在通过明确的秩序和价值使社会进入一种稳定的状态,人的行为有明确的规范可以遵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和方圆明明白白,所以它是“有”。老庄思想之所以称为“无”,因为它不相信人所订立的秩序和价值能够稳定地存续,能够使人生活得更好。因为这是人为地从外面强加给人的东西,它不自然,不符合天地的本性,也不符合人的本性。而世界的本质是一个虚无,它是不确定的,富于变化和具有无限可能性的。

进一步,我们以孔子和老子最有名的几句格言来说“有”和“无”,就可以说得更加清楚。还是先说“有”。大家知道孔子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正名”说,所以儒教又被称为“名教”或者“礼教”。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路,子路是个勇士,只比孔子小六岁,为人粗莽,对孔子不是很买账,孔子有时候也对他很恼火。有一次子路问孔子,说:“你不要老是说人家不用你,如果有人请你执政,你说你首要的方针是什么?”于是孔子就说:“必也,正名乎(如果是那样,那就是正名了)。”子路就说:“你真迂腐啊,管理国家怎么就弄到正名去了呢?”孔子就很不高兴,教训他不要不懂装懂,然后说了一番“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的大道理。正名思想在孔子那里还有一种更加具体的表达,就是我们很熟悉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的语法结构在古汉语里叫作使动用法,“君君”,第一个君是动词,第二个君是名词,君君就是使君成为君,其余类推。如果大家觉得这句话离我们现在太远的话,可以再举一个现在日常所说的例子,比如说做老师的有时候会教训学生:“做学生要像一个学生。”做老板的有时候也会教训员工:“你做员工就要像一个员工。”当我们在说这种话时,其实和孔子的想法是一样的,可以替换来做分析。“做一个学生要像一个学生”,前面这个“学生”指的是某个具体的人,其身份为学生,后面一个“学生”则是关于学生的理念;“做一个学生要像一个学生”,就是说要使事实符合理念。“君君臣臣”之类,也是如此。

要使事实符合于理念,这个就叫“正名”。往这个方向推开去,就会发现这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我们给世间万物命名,这不仅仅是用一个声音或文字做符号来代替一个事物,比如用“杯子”这个声音来指代用来喝水的那种实物,不是那么简单。命名的行为意义乃是我们通过给万物命名确立了世界的秩序和价值。比如说,我们使用国家、社会、集体、个人、自由、民主等一系列的名称,这些名称无不体现着理念,体现着秩序即事物的合理关系,体现着价值并由此判断行为的当与不当。说到底,名的世界就是一个理念化的世界,它要求实存事物依照它的规则运行。

那么,谁都可以通过命名行为给出世界的秩序和价值吗?当然不是。就说“父父子子”,当老子的要求“做儿子要像一个儿子”,儿子反驳:“凭什么你说像才算像?”老子当然要教训他:“是我养活你,是我挣钱供你上学,所以我说了才算!”一个门房要给整个公司定规矩,可以吗?我倒是想为国家制定大政方针,并且把它写进宪法,但结果恐怕要被人送进什么医院去,所以宣布放弃。这话回过头想也是一个很深的道理:有权力为世界命名并阐释这个“名”的人,给出了世界的秩序和价值。

我在举例的时候好像把事情扯得太远了,我当然还要说明历史上的“名教”有其特定的内容,不是一切命名行为都可以叫作“名教”。但在说明“正名”思想其实就是企图依照理念来塑造世界的面貌这一点上,拉开来说也是不违背逻辑的。

但是名教思想从一开始就包含着一个非常大的危机,就是说,世界并不是按照理念来变化的,世界不会永远安顿在人给出的秩序与价值体系中不动。尽管自认为发现了真理的人不会承认他的“真理”只是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成立和有效,特别是那种跟现实政治、跟统治力量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的学说,总是喜欢宣称自己已经给出了最合理的乃至是永恒的秩序和价值,但世界仍然要变化。这会导致什么样的现象呢?名的世界会崩溃,一个理念的世界会崩溃。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两汉是以皇权为中心的时代,而两汉的儒家学说是为这种政治体制服务的。而到了魏晋以后,一个新的社会阶层起来了,那就是历史上被称为“士族”的一个贵族阶层。士族的特点就是它的权力不是来自皇权,而是来自其自身的力量。士族拥有很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最终造成了士族权力与皇权并存和相互制衡的状态,极端情况下皇帝甚至只是一种象征,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干。那么原来的一套意识形态就显得很不适宜了,它的种种荒诞可笑之处统统暴露无遗。我想说一句听起来很绕的话:荒诞之为荒诞,不是因为它本来就是荒诞的,荒诞是因为它与变化了的现实不相称才显得荒诞。

然后我们回过头来看老庄的“无”,也是用《老子》里面的一句话做代表,那是开头的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非常有名的一句话。老庄思想和孔孟思想根本上的不同,在于老庄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一个“无”。这个“无”不是什么都没有、空空如也的意思,而是说作为宇宙本源,同时也代表了根本真理的“道”,是无形无迹的,是不具有任何规定性的,是变化无穷和具有无限可能性的。老子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事物都有效法的对象,最后指向“道”,而“道”则无所效法,它以自身为法则。“道可道”,第一个“道”是名词,第二个“道”是动词,言说的意思。世界的本体、根源和根本真理,这个道是可以言说的,但一旦言说,它就“非常道”,不是原来的那个永恒的大道了——它被语言限制。这话说得有点玄妙,但也很有意思。就是说我们总要去言说那个世界的“本质的东西”,人类总是要寻找世界的根本真理,并且依据它来建立自己的价值系统。你不说也不行啊,不说何以知“道”?但是它不能被限定在任何一种状态当中,所以老子说“非常道”。这句话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人不可能一次性地穷尽真理,人永远没有能力把真理解说完毕”,所以只能是永远地试图接近它。然后说“名可名”,名称可以用来指称实存的事物,但是“非常名”,名称和事物并不永远结合在一起,就是说被指称的那个事物和你使用的名称以及它所内含的理念不是可以互替的。我们称作“社会主义”的事物,就不再是开始命名时的那个样子了。邓小平曾提出一个“不争论”的意见,实在是大有意味。你死守那个“名”又有何用?社会是要变化要发展的。那么老子这句话给人的一个最大的启发在哪里呢?就是说你不能用理念的、名称的一套东西来代替世界本身。

庄子和老子是很不一样的,庄子更是站在一个批判的立场上,站在更彻底地否定人所建立的统治秩序和与之联系的价值观的立场上。老子讲“无为而治”,但是“无为而治”也是就一种合理的政治社会秩序而言的。而在庄子那里,他对治不治没有很大兴趣,他关心的是个人如何能够在昏乱的社会中保全自己,并达到一种超越的精神自由。所以他对社会统治力量虚伪的一面看得更透彻,抨击得也更加厉害。比如他提出来世间争论不休的是是非非,其实都是由于人们站在各自不同的利益立场上各执己见造成的,“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站在超越的立场上,根本就没那个是非。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这种话确实很有智慧,读《庄子》常常使人们意识到生命有可能是何等荒谬。

我们这样大概一看,就知道老庄的很多东西是站在孔孟的反面的,老庄思想对孔孟思想有一种瓦解的作用,但是这种瓦解是必要的。如果说中国文化传统里只有孔孟思想没有老庄思想,那么偏执地依着固定的理念去强制变化的世界的情况会更严重。要不然,就是古人说的“死于名下”,现实世界已经变化了,“名”的世界已经崩溃了,你还抱着它不放,以为陈旧的理念比鲜活的人生更重要,那真是滑稽而可悲。

老庄经常说的“自然”,也可以做这样一种理解:在人为秩序和价值观约束下的生活是不自然的,所以任何时候都可以返回自然,返回到命名之前的世界。既然最早的起点是一个“0”,是自然,那么人也可以从自然之中重新出发。

那么,我们怎么来看待前面所说的互补关系呢?

老庄思想通常在社会动荡、原有价值观被怀疑而趋于崩溃的时候影响力特别大。东汉末年特别是魏晋时代老庄盛行,它给士人的精神以一种大解脱。我们读魏晋时代的东西,觉得和中国其他时代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用我的老师朱东润先生的话说,那个年头是君不像君,臣不像臣,老子不像老子,儿子不像儿子,人人都想凸显一个不同于他人的自我,乱七八糟,鲜灵活泼。《世说新语》里记载,西晋高等士族王浑和他的同样出身名门的夫人钟氏在庭院里聊天,他们的儿子走过来了,王浑得意地夸儿子出色,可他老婆却说:“要是我和你弟弟生个儿子,会比他还要强呢!”钟氏大约内心对小叔子有好感,但那样说当然只是开玩笑,并不表明她要做什么。可是清朝人李慈铭读到这个故事,惊讶得不得了,觉得一个贵妇人怎么可能说出这样下流无耻的话来。

但老庄思想的毛病在于它没有很强的建构作用,庄子尤其如此。它在瓦解之后,不能给出一套有效的秩序和价值。世界的秩序和价值是永远有必要的,从社会来说,没有秩序和价值它根本就无法存在;从个人来说,没有价值就意味着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而没有意义的人生是人无力承担的,它没有着落,四望荒凉。魏晋时代曾经出现过一种景象,我把它叫作“名的世界崩溃以后的自由狂欢”。既然世界的本质是虚无,人生可贵的是自然,为何不放任自己呢?也是《世说新语》的故事,说“竹林七贤”里面的阮咸那一帮人在一起喝酒,儒家传统里喝酒是非常讲究礼仪的,他们完全不顾,就把酒缸放在院子里,围着酒缸舀酒喝,有的连衣服也不穿。一群猪闻着酒香过来了,把头伸进缸里喝酒(那是米酒),大家觉得这多么自然啊,也都学了猪的样子。这多么豪迈又多么放诞!但是在放诞过去以后呢?生命背后是那彻骨的悲凉!

为什么说儒家思想在中国几千年都可以成为主导思想呢?因为它是“有”,正常的社会只可能在“有”的状态下存在。当然,它不能恢复到瓦解之前的老一套。儒家思想也是变化的,在瓦解之后,崩溃之后,它以一种新的面貌来适应社会的变化,重建价值和秩序。魏晋玄学就已经努力把“有”和“无”融汇在一起,把“自然”和“名教”相结合,后来又有新的变化,就不再往下说了。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到晚期越来越缺少活力,这个我一下子说不明白,但是有一点,中国社会至少到宋元时还是很有活力的。就到这里吧。

注:在本书中,大体前半部分以谈《老子》为主,有时兼及《庄子》;后半部分,以谈《庄子》为主,有时兼及《老子》。对原文的处理,有时直接引录,加简单的括注,或在行文中解释,有时则译写成白话,视情形而定,而不求体例的统一。

同类推荐
  • 塔杜施先生

    塔杜施先生

    本书是密茨凯维奇的一部长诗,代表了他的创作成就,也是波兰的民族史诗,全诗共12卷,一万余行。译者易丽君,1934年生,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洪亮,1935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本书曾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收入“世界文学名著文库”。
  • 神州轶闻录系列:文坛忆往

    神州轶闻录系列:文坛忆往

    文坛大腕的悲喜人生盖世奇才的千秋文章内容介绍:本书作者是著名文史作家、专栏作家。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物强记,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对风土民情了如指掌。1976年定居香港后,来往于香港和北京之间。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周续端、周彬、司马庵等笔名,在香港《华侨日报》《大公报》、台湾《世界论坛报》等多家报纸开设“京华感旧录”“九州逸趣”“神州拾趣”等专栏,琐谈社会轶闻和文史掌故,深受读者欢迎;之后谈及内容遍及全国各地,专栏易名为“神州轶闻录”。本书是神州轶闻录中的一本,生动披露鲜为人知的文豪文坛史事。
  • 与魔鬼博弈:留给未来的思考

    与魔鬼博弈:留给未来的思考

    这是一部令人震撼的呕心沥血之作。作者为了追寻几位反法西斯国际主义志士的感人事迹,苦苦追踪多年,多次自费赴欧洲采访。作者以来之不易的珍贵而翔实的独立采访素材,怀着敬畏之心情,向人们讲述一个个旷世罕见的故事,深层开掘,探求其人性的优劣善恶,昭告人们在二战期间,几位国际主义志士怀着超出国家与民族的博大胸怀,以燃烧自己来点燃正义,不顾生命危险拯救了众多生命。这里有弥漫的战火硝烟,有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有勇敢者的正义呐喊。
  • 湘行散记 湘西

    湘行散记 湘西

    《湘行散记·湘西》是“沈从文散文新编”系列丛书之一,含两种沈从文关于湘西的单行本《湘行散记》和《湘西》,都是作者两次重返湘西后的对于故乡的书写,其中的篇目,既能各自独立成篇,又从总体上具有内在的整体性。本书文笔自然淳朴,展现了明朗朴野的湘西风光,同时也充满了作者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 巴什卡小铺(一)

    巴什卡小铺(一)

    1980年10月的一天,我上班来到办公室,按照多年的习惯,坐在写字台后的椅子上,马上打开了收发员早已摆放在案头的报纸,这是一份当天的《哈尔滨日报》。当时的报纸,不像现在有几十版,平日只有四版。人们看报,也不像现在,只浏览一下大标题,而是从头到尾,几乎每一篇文字都会仔细看。那天,四版报面很快看完了,工作还没开始,我就开始看中缝里登的广告。忽然,一则公证处的公告引起了我的注意:兹公告,无国籍俄罗斯人巴什卡?伊万诺芙娜,因病在外侨养老院去世,享年90岁,遗有沙曼街37号房产一处。
热门推荐
  • 西游世界创业记

    西游世界创业记

    穿越洪荒西游世界,你最想做什么?不管你怎么说,王木是这么说的:我想和大圣做邻居,想去高老庄看翠兰,当然,其实他最想去的是女儿国。这就是一个普通人在西游的奋斗史。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逆天九小姐:帝尊,别来无恙

    逆天九小姐:帝尊,别来无恙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第一杀手,却遭渣男暗害,她本以为这一生就这样结束了,没想到竟重生成楠云国的第一废柴,而且还是那种又丑又矮的废柴。当废柴变为天才,丑颜变为倾世容颜,天下无数男人无不为她倾倒,奈何她就是烂桃花多,某尊掐灭她一朵又一朵烂桃花。某九有一个缺点就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三寸不烂之舌来忽悠。还有,为何她的每次提升修为前,都要挖一个坑把自己半埋了才能提示修为。没有契约兽么?随便忽悠就来一大把。不会炼丹药么?随手一炼就是超品丹药。不会摆阵么,随手一摆就是九星阵。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妃常穿越之夜漫天澜

    妃常穿越之夜漫天澜

    相传三生石定天下姻缘,而有的姻缘生来就不被祝福,并且还要经历重重险阻。第一世,他白衣胜雪,手执长剑刺入她骄傲的身躯,那一剑刺痛的不仅是她的心,也将她对他的所有执念耗尽。红衣如火的她摇曳在空中,散尽毕生修为只求永生永世不在相见。看着染红的天空他才知道他是那么爱她,只因为正邪不两立,亲手让她灰飞烟灭。他散尽毕生修为只求来世随她所愿,为她而死,第三世能够再续前缘,永生不负。第二世他如愿以偿,他助她重整魔界,却死在她的面前,她从此退隐消失于世。第三世,她穿越而来,却变成了一个战败国的和亲公主,而即将要嫁的人却是自己现代的恐怖上司。一个冷酷帝王,一个和亲公主,而一次刺杀,两人尘封的记忆被唤醒,却发现这只是一个巨大的阴谋。那便改天换地,且看如何颠覆天下!证明那荒谬的天道是如何可笑!
  • 世子妃娇宠日常

    世子妃娇宠日常

    “小姐,六王爷家的小郡主盯着世子爷不眨眼呢。”“眼珠子挖了去!”苏依依磨刀霍霍。“别,依依这么漂亮的手弄脏了多可惜?还是我来。”某妖孽取了她手中的刀潇洒的走向小郡主……“小姐,丞相千金偷偷摸了世子爷的手呢。”“手剁了去!”“怎敢劳烦依依?已经剁了!”某妖孽笑容云淡风轻。外表看似美艳火辣的镇国公府嫡女,实则是个不折不扣的颜控+醋坛子。外表看似清雅禁欲的世子爷,实则是个一言不合就摸头接吻拉小手的宠妻狂魔。苏依依:......只能怪当初瞎了眼啊!
  • 释天邪歌

    释天邪歌

    这是一个时代的故事,小人物有自己的理想,大时代中浪淘沙,经过一次次的打磨,绝境中唯有那份不服输之心支撑着,只要不死老子总要堪破这天,什么传奇霸业不重要,什么绝世武神,什么王权富贵,干不过也要熬死你…………大浪淘沙,他们或许弱小,或许卑微,但只要不死总要与命运斗争,为敌。传奇因为他们而起,不在绝境中挣扎,就在痛苦中死亡。…………ps:新人处女作,望各位书友能一同见证小人物的大时代,不足之处还请多多担待。
  • 地狱暗行者

    地狱暗行者

    他,经历了十万人的厮杀,成为了地狱暗行者的首领,一言定生死,一言决定他人的命运。他却有双重人格,一个是正常的一面,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憨态可掬!另一个,则是地狱煞星,恶鬼修罗,一旦出现,必将血流千里,让得天地失色!如若有不长眼的触之逆鳞,其将会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 盛世嫡妃,腹黑王爷太撩人

    盛世嫡妃,腹黑王爷太撩人

    两世为人,本以为能落得悠闲,慕夏却没想到自己却一不小心得到了修仙金手指。金光闪闪,冲破云霄,劈得她黑烟直冒。#这扎心的金手指#身后,还跟着一只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假)的小奶狗。哪知小奶狗某天忽然长成大狼……“若是你再离开本王半步,本王不介意折你双腿,废了你。”“嗯?王爷的腿也是废的吗?”不出半日,某人长躺不起,扶腰哀叹。“本王虽不舍,别的法子总是有的,腿还废吗?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