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9900000026

第26章 人文随笔(2)

3.华佗与鲁迅

这文章的题目有点怪,但绝非关公战秦琼之类的不着边际。

最近,参加了一次《中国医药报》的征文评奖活动,回来后,一直想着医生治病救人的事。我对于从医的人,一向由衷地敬佩,他们不惮烦难,为人解除病苦,真正是普度众生的“人间菩萨”。没有病,谁愿意去医院,谁愿意看肢体的创痕,听痛苦的呻吟,闻病人与药品混杂的怪味儿?但医生却必须每天面对这一切,没有博爱的胸怀,救死扶伤的人道精神,很难坚持下来。从神农尝百草,到扁鹊,到华佗,到孙思邈,到李时珍,直到今天的千千万万白衣战士,他们对我们民族的繁衍和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曹丕说,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其实,医药的价值,并不亚于文章,也带有浓厚的经邦济世色彩,希波克拉底的誓言,是何等地神圣。以药王孙思邈而论,他的名言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可见他的抱负远大,把从医与从政看得一样重要。他不贪名利,惟民众的病苦是问,他可以拒绝隋文帝、唐太宗授予的官职,却从不拒绝一个普通病人的恳求,他的着作之所以叫《备急千金方》,是他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由此观之,人类要健全地发展,是断然离不开医药的,救死扶伤,功莫大焉。

可是,最近另一些信息刺激,却使我的思路有些转移:恰好这几天的电视里,不断有“严打”的新闻,不时总能发现个把杀人越货的罪犯,身板倒结实,体格也健壮,留着寸头,鼠目乱转,临被押赴刑场了,还一脸的不在乎,意思好像是,“二十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其愚蠢,颟顸,可憎复可怜的神态,难以用笔墨形容。过去的罪犯临刑前一般都吓瘫了,现在的有些囚犯临刑前倒梗着脖子,拧着眉毛,噘着嘴巴,好像别人都没理,就他有理,真是咄咄怪事。据说厄瓜多尔有一种老鼠叫烫鼠,硬是不怕烫,把它丢进沸水里,会蹦跳得更欢势,上列罪犯,是否与之同理?这可真应了一句老话:死猪不怕开水烫。我想,这种罪犯的身体不是健康得很吗,但是他的灵魂呢,他的精神呢,不但病了,而且病入膏肓,到了万劫不复的地步了。当然,这例子有点太绝对了,但对于生活在今天,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们来说,究竟是感官、身体更重要,还是心灵、精神问题更迫切,疗治疾病与陶铸灵魂约关系如何摆,倒也不是不可思索一番。

人这种社会动物,文化动物,既是物质的存在,又是精神的存在,是灵与肉的统一体。古希腊哲学家曾认为身与心的平衡就是健康,很有道理,即所谓“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纷扰”。一般说来,人的肌体患了病,看得见,摸得着,而人的精神出了问题,就比较隐蔽。人因身体患重病而引起的精神痛苦和情绪消沉,我们容易觉察,人因为心理素质和精神品德的原因而导致肌体出了大患,却不易发现。其实后者较之前者,危害性要大得多,只是人们浑然不觉罢了。

由心病转化为身病,也要分不同的情况。有一种是自戕型的,往往因郁闷,忧愤,自怜,妒忌,想不开等导致患病,甚至患上绝症。林黛玉因婚姻失败而痛不欲生,以毁灭自身而抗议,便是一例。尤二姐的吞金自尽,就更不待言。这种自戕型的,多是伤自己,并不害他人,令人十分同情。而更多的是报复型的,危害可就大了。前年有个诗人,住在海外,身体还算康健,但心理有病,灵魂有毒,如患狂疾,终于发展到用斧头杀害亲人。还有的人,失恋了,倒不害自身,而是提着硫酸瓶去毁坏别人的容貌。更严重的,也许要算败坏型的了,例如吸毒者与贩毒者,不但害己,而且害人,传染病似的毒害一大片;又如卖淫者,不但传播性病,而且道德沦丧,他们危害的不再是某个具体对象,而是整个社会风尚。究其行为的发生,皆因灵魂出了恶疾。有的卖淫者文化程度不低,居然是大学生、研究生,她懂的道德比谁都多,为什么要操此贱业呢?一问,才知道她要不劳而骤富,一边快乐一边发财。这不是灵魂的腐烂吗?湖北有位吸毒少女跳楼自杀了,她在遗书中说,“毒品害死人,希望公安局把贩毒分子一定抓干净”,其情可悯,其愿望可理解,但她似乎临死也没搞清楚,害她的看起来具体是毒品,使她沉沦的其实是精神的魔鬼。不从根子上抓,即使毒贩子和毒品一时抓得差不多了,过一阵还会卷土重来。

以上所说的,是身健而心残,并由心残而终于招致了身残、身亡的悲剧,那么反过来看,有没有身残而心健的呢,并由心灵健康而使身残的痛苦变得不那么难以忍受呢?当然有。我们发现,某些肢体残缺的人,由于精神的充实,内心的博大,意志的强韧,往往能够创造奇迹,他们虽不能改变已残的躯壳,却可因人对自然、对疾病的征服而带来巨大的信心和喜悦,让生活因精神的丰富性而变得富有意义,从而弥补残缺,超越残缺。这样的例子,中国的,外国的,历史的,现在的,都很多,它们无不证明,思想、道德、意志、情操,往往能起决定作用。

心灵的力量是如此强大,精神的提升作用和破坏作用又是如此明显,难怪鲁迅先生弃医从文,郭沫若学了医,却一辈子从事文史哲。关于鲁迅先生的弃医从文,人们已经谈过很多,我只想说,这里并不存在医与文孰高孰低的分野,先生不论原先选择医,还是后来选择文,都是极慎重的,都是为了人、关怀人,只是一个侧重躯体,一个侧重心灵。但他的这一变化具有深刻的时代原因,则无疑。他选择医,是因为父亲的病的被延误的刺激,更因为日本维新的成功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但幻灯事件使他痛苦地意识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于是他拿起了文艺的利器。在那个风雨如磐的时代,我们确实可以说,唤醒民众比医治疾病更迫切,更重要。

问题是今天,早已不是鲁迅的时代了,还有必要把精神的价值提得那样高吗,把重铸灵魂的任务看得那样重吗?诚然,历史条件已完全不同了,中国人早站起来了,不但精神和体质都强了,寿命长了,连身高都增高了,我们再也不是“愚弱的国民”了。可是,我们也发现,伴随着现代化的脚步,经济的高速发展,消费的欲望,享乐的欲望,积聚财富的欲望,似乎也大大地膨胀了,原先的伦理、道德,被冲得七零八落了,而新的又一时建不起来。见老弱病残不让座的,甚至见死不救的事,屡屡发生。前天看一篇文章,说的是深圳一对男女大贪污犯,爱情至上,个人至上,觉得自己无非是为了过好日子才贪污的,比起漏网的或更大的罪犯,甚感委屈。作者冠以“没有家园的灵魂”,是很切题的。其实,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何止他们二位呢,不过程度不同罢了。从这里,我感到了今天与历史的某种内在联系。毛主席曾有“华佗无奈小虫何”的句子,把华佗作为医的代表。今天,物质文明在飞速发展,但我以为,我们需要华佗,更需要鲁迅。

一九九六年七月

4.泡沫与石头

前几天和几位朋友聚会,大家都在感叹书报多得看不过来。他们问我,最近看到什么好文章、好小说了吗?我说,我还想问你们呢。于是大家一起叹道:“看,看得过来吗,每天被书报壅塞着,都不知道看什么好了。”这是真话,现在的文化产品着实浩繁,每年新出的各种书籍多至十几万,各类报纸也有几千种,据说连长篇小说一年也能出到近一千部,最壮观的也许要数电视剧等音像制品了,大有铺天盖地之势。打开电视,频道有几十个,直叫你目迷五色,不知看哪个台好。如果再加上多媒体电脑,传媒手段和文化品类之繁,真是不可胜计,过去只是听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早晨喝牛奶的时候,边喝边快速翻当天的几十版报纸,翻完了一扔,就忙去了。现在我们的情况也快差不多了,天天都有报纸扩版的消息,你也得赶快翻赶快处理。连书也出现了麻烦,书原本是文化人最宝爱的,藏书是文化人的一份自负,可现在花样翻新的书太多,书架爆满,要把一本新书摆上去,就得拿掉一本老书,人们在发愁阳台太小,书没处安放。总之,单从数量之多来说,你得承认,我们的文化艺术事业是空前地繁荣了。所以朋友们为“多”而感叹,不是没缘由的。

但多毕竟比少好,为“多”犯愁,毕竟是大繁富中的小烦恼。这就好比进一家商场,究竟是货物琳琅满目,可供选择的余地大好呢,还是货物单调,一目了然,根本用不着选择好呢,当然是前者好。上了点年纪的人都该记得,中国是有过一长段为少而发愁的年月,岂止是少,简直到了精神大饥荒,赤地千里的地步。戏,只有八个,你要成年累月地反复看,不想看也得看。电影也不是没有,朝鲜的,阿尔巴尼亚的,自己的则只剩《地道战》,真是“野无遗贤”啊。报纸也有,但从帕米尔高原到东海之滨,全是一个面孔,连字号大小和排版位置都一样。文学书呢,全成了毒草,准看的只有一二本,恕我不愿在此提起它们的大名。那个年代,百花凋零,万马齐暗,真是可怕透了。你固然没有费脑筋选择或鉴别真伪的烦恼,但别忘了,那是以剥夺你的精神自由为代价的。所以我们谢天谢地,总算与为少而发愁的年代揖别了。

然而,多和少的关系似乎又并不这么简单。往深处想,凡事物总是从少到多再从多到少,少到极致会出现多,多到极处又会变少,何况,多要看什么多,少也要看什么少。一位朋友说,现在的书什么都好,包装好,印刷好,封面设计好,纸张也好,可就是一样不理想:内容一般化,水分多,干货少,让人激动不已的,或很耐看的太少。还有一位朋友抱怨说,这几年他几乎没从头至尾看完过一部电视剧,频道虽多,但拨了一圈又一圈,好节目却很少。这些话或失之偏激了,但并非全无参考价值。不错,现在的文化产品多是够多的,如洪波涌起,泡沫飞溅,但消失得似乎也快,转眼就忘个精光,大家的注意力又被新的炒作声吸引过去了,有时你会自疑,是不是记忆力垮了,怎么刚看过的东西就记不住呢?如此看来,这种“多”岂不又演变为少了吗?当然,我得把话说完全,现在也不是没有好东西,且不少,可惜被“多”给淹没了,消融了,要发掘出来还真费劲。我忽然想起“文革”前的十七年,仅就长篇小说来看,数量比现在不知少多少,但像“三红一创”、“保青山林”之类的长篇,至今似乎还流传着,还在供人改编,它们的寿命也好像尚未终结。这倒不是说那时的文艺多繁荣,思想多解放,艺术水准多高,而是受创作生产力和出版条件所限,逼得你必须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功夫,不磨也得磨。于是,那时的一些好长篇,别的不敢说,至少凝聚着很结实的生活血肉,自叙传和个人革命体验的色彩浓重。它少是少,但放进时间的长河,似乎又成为一种多了。我不是复古派,决无拿过去贬低现在的意思,更无拔着头发回到“文革”前十七年的痴梦,但是,倘若我们现在陶醉于表面的热闹,像走马灯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场,过后即灰飞烟灭,谁也不再理会,这样的“多”,恐怕也不值得过分自豪。

也许情况没我说的这么严重,社会对文化的需求量大了,“多”是大势所趋,谁也挡不住,非要挡,无异于螳臂当车。据说后现代的一大特点是“复制”,让你根本找不到原创性的东西,何况咱们的作家电视家也要吃饭嘛,创作丰富于个人自娱或社会财富都没有坏处,我们总不能为了出精品,强行扼制作家的写作速度,故意把很多出版社电视台关门吧。但有些规律似乎又是没法更改的,比如马克思就说过价值是必要劳动时间的凝结的话,若投入太少,却非要结硕大无朋的果,那只有靠催肥和稀释了。所以,有必要在一片“多”的喧闹声中保持一份清醒。在多和少的关系上,我是主张第一要区分门类和层次,不同情况不同要求。如对报纸、电视一类媒体,对通俗性、消费性的大众文化快餐,多多益善,多又何妨,但对纯文学产品,就得有所控制--我指的是作者的自我控制,宁可少而精,否则等于自我消解。第二,纯文学的发展,似应在少的基础上多,在质的追求中增加量。我们常说,没有一定的数量就没有一定的质量,可是反过来说,没有质量目标的数量,又有什么意义呢?从历史上看,有保留价值的东西总是极少,能传诸后世的经典更是微乎其微,这自然是谁也掀不动的铁律,但不能因为识破了这一点,就蔑视永恒,就随波逐流,沉浸在批量炮制的快乐中。现在一面是出书难,另一面是出书滥,有的作者性子太急,恨不得一个月出一部电视剧,两个月出一部长篇小说,能耐得住性子的人实在不多。当然这不能全怪作者,谁让我们有了一个庞大得惊人的小说市场呢?谁让这市场胃口那么大,消化能力那么强,作者们加班加点地干,还是供不应求呢?然而,文学史从来不用数字计量,而是以代表性的作品来标识的,就像连山的波涛一般。一九五八年的红旗歌谣究竟有多少万首,我统计不出,统计出来也没有意义。《红楼梦》的时代究竟年产多少部长篇,我也不想考证,考证出来恐怕也没有意义。这是因为,少的精品虽然是从多中来的,但并非数量越多精品就一定越多,对文艺产品来说,这个正比例不能成立。

人之为人,就在于总有对永恒的追求,作家之为作家,就因为他永不满足,在否定之否定中前行,人类追求永恒的方式多种多样,或造福人民,或繁衍子孙,或融入大地,或托之信仰,或遁入宗教……而呕心沥血地创造艺术精品,恐怕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方式。当此文化产品滔滔涌动之际,提倡一下对永恒的渴望,也许很有现实意义。文学就其本来意义说,是一项寂寞的事业,人们最先看到的总是泡沫,但泡沫消失得最快,人们不易发现的是河床中的石头,石头却是长久的,倘有更多的作家不愿做赶时髦的泡沫,能以自我作古的精神争做河床中的石头,我们一再呼吁的精品可能真的会多起来。

一九九八年一月

5.谈传世

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咱们的古典名着,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等,一直流传不衰,而现在的长篇小说,作者花了好大的气力,流传却很困难,多则三五年,少则三五月,就不大为人提起了?还有人进一步追问说:从小说艺术发展的眼光来看,今天小说的技术手段,比起中世纪来,不知丰富了多少,高明了多少,可为什么在赢得读者和流传程度上,现今的作品反而赶不上古典名着呢?

初看这问题,似乎提得有点傻,不值一顾,但真要把它说清楚,还不那么容易。要是我说,名着传世就因为它是名着,不传世还能叫名着吗?那等于什么也没说。

同类推荐
  • 我的高考:南京大学1977、1978级考生口述实录

    我的高考:南京大学1977、1978级考生口述实录

    1977年10月21日,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对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进行改革。同一天,《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在无数人彷徨的身影中,恢复高考的消息传遍中国,一度前途灰暗的青年人看到了希望。1977年12月,全国各省十三届高中毕业生——570万人涌向了高考考场,踏上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征途。1977年的寒冬,考场上却散发着郁郁勃发的生气,数百万考生正在用自己手中的笔,书写着未来的轮廓。第二年春天,27.3万大学新生踏入大学校园,在高校停止招生的十年寒冬后,终于等到了春回大地。1978年9月,新一轮的高考再一次拉开帷幕,前后两届共1000多万的考生,重新燃起了掌握自己人生的激情。
  • 荆江安澜

    荆江安澜

    长江穿越湖北荆州市“九曲回肠”的江段称为荆江。荆江大堤的万寿宝塔附近,有三处显著的纪念物:“盛世安澜”的巨型石碑;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九八抗洪烈士纪念碑。这三处纪念碑石,兴建时间前后虽相距50多年,却共同记录着荆江军民浴血奋战、抗击水患的英雄壮举。在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作者饱蘸激情,用生动的文笔描绘那段气壮山河的历史,相信留给读者的不仅仅是那些惊心动魄的历史画面,还有深深的感动与思索……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 在世遗作

    在世遗作

    《在世遗作》是穆齐尔“在世时亲自出版”的“个人遗作”,其中包括了一些短小的叙事性作品,如《捕蝇纸》《换一种眼光看羊》等,这些叙事性作品同样也是随笔精神的体现,它们通过对细微、“渺小”的对象的观察,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和心灵的微观世界所作的思考,这些微观世界是对大时代背景的映射,因此,它们的价值也许并不亚于具有更大关怀视野的作品。
  • 既然爱情留不住

    既然爱情留不住

    "豆瓣超人气女作家刘小昭奉上的冬日暖心故事集,写给那些处在爱情、工作、生活的十字路口迷惘男女们。她的那些小小故事和桥段里,充满了清澈的领悟、和细微感动,总是这样真切地留在我们心间.对于爱情,刘小昭说:“要么别想,要么别放。”每次想发吵架脾气的时候,想想小昭说的:“一辈子那么长啊……遇上个喜欢的有多不容易,对他好还来不及, 怎么能忍心说恶毒的话做让对方伤心的事呢?”说到爱情的失去,她说“最难过的甚至不是分手,因为人和人的缘分有时真的不能强求,而是那些想做却没有来得及为对方做的事情……想想就难过。很多时候我们遗憾的是:我再也没有机会对你好了。”
  • 解放天津(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天津(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毛泽东声东击西诱敌固守围而不打,蒋介石试图拉傅作义南撤,以加固长江防线。傅作义主张“固守平、津、塘依海作战”。由此为解放军创造了战机。林彪天津还未开战就坦言胜券在握,用鲜血钻穿“铜墙铁壁”活捉陈长捷……
热门推荐
  • 劝你对我好一点

    劝你对我好一点

    盛羽欢在盛家是个不受待见的女儿,平常只有姐姐盛青瑜对她不错,但是姐姐却把自己推向他,而且姐姐答应一定会送她出国进修绘画,其实她本来心里就喜欢慕野寒,才答应的!她想这一辈子也就疯狂这么一次了!
  • 暴力王爷祸水妃

    暴力王爷祸水妃

    前言:1,本文并非完全以男女主角的爱情为主线,穿插讲诉一个关于宫变而导致的政变、江湖争势的阴谋故事;2,本文略带小白,但文中主要以正剧及故事方式叙述,搞笑成份极少。如果因书名带给大家困惑,请注意留意此前言。萧墨,弄权势心机重重、收江湖阴狠暴虐,他心冷如铁,他绝对掌权。乔妃竹,论长相娇小甜美、论机智灵动俏皮,她善良无害,她心思单纯。当暴力腹黑王PK可人甜美妃---镜头一:新婚之夜,裸承相对。咻!“乔-妃-竹!你想干嘛?”若非他家无聊的老爷子为了让他成功入洞房,在酒里加了‘料’,此刻又怎么会这会冲动欲寻求解脱!可这丫头竟然在这紧急关头定了他!“那个......人家......”眨着大眼,朦胧欲醉。镜头二:伸手拭去沾在她脸上的血迹。萧墨深遂的眼光里看不清情绪:“妃儿,你怕?”抬头看着夫君的眼,妃竹强压下内心的翻滚、胃部的不适,展现一抹笑容,坚强而坚定。镜头三:丢下手中沾血的剑,留下一地死伤,妃竹头也不回的离去,她的夫君还在等着她,想到此处笑意吟吟~~~修长的身影站在山之巅顶,萧墨望着飞奔向他怀中的那抹娇颜,眼中溢满了读不懂、探不明的情绪。-------他,让红颜变祸水,历经江湖之险、朝堂之恶,源头因为爱;她,压抑善良,为祸江湖、以恶报恶、仗剑胁朝,同样因为爱。--------------梵音:为了孩子,,与虎谋皮,为了孩子,与狼共舞,她的报复狂热而阴险,防不胜防!萧王妃:阴谋与权术都有她的参与,是敌是友?永延:是爱夺了他的江山,还险些要了他的性命!当爱再次出现,他,该选择江山还是美人?洛诃:魔域鬼王,拥有江湖最恶势力,本绝对反动派的他,却保持着一颗纯真可爱的心,本性的相似让他与她互相吸引,胜似爱情。本书女主绝不白痴,亦不全能,她顺应心声做人、却不按常理处世。小白中逐渐有泪、有虐、有血腥。------------------------------------------------------------------------------★★★★★推荐新书<孽妃>“乔儿。。。”令他痴狂的背影一颤,慢慢转过身来,纤细的身姿不盈一握,红唇轻启微微一笑:“皇上,是,在叫臣妾吗?”不,不是。是,就是。她明明就是苏乔,不是他的灵乔,可为什么两人的身影总在他的面前交织?
  • 学术辨

    学术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单身狗的悲哀

    快穿单身狗的悲哀

    水凌月和系统春风穿梭个个世界,帮助宿主完成愿望,获得维护小世界的能量,做完任务后还要接受某人的恋爱攻击,水凌月呵呵一笑,干脆利落的转身,不带走一片云彩。(新书呀!紧张呀!不要喷呀!)
  • 诱爱成婚,误惹危险总裁

    诱爱成婚,误惹危险总裁

    【总裁+宝宝+宠文,更新稳定,欢迎入坑】六年前的一场意外,她不得不选择生下肚中生父不明的孩子。六年的婚姻,六年的漠视,丈夫视她如空气。直到他搂着其他女人登堂入室现场表演,隐忍的她终于泪眼婆娑,“既然不爱,当初为什么娶我,是你说不介意这个孩子……”“你没必要知道。”冷漠的男人一转身,为另一个女人套上了深情挚爱的婚戒。********为了一笔十万的诊金,她决定揭榜治病。“萧总,相信我,我一定能治好你!”众目睽睽之下,醉醺醺的她将自己的名片塞过去,完全没注意到某人已经黑下去的脸色,“让你告别难言之隐,‘男’题不再是难题!”第二天,大总裁不举的爆炸新闻在公司不胫而走……“没什么好丢人的!你这种情况的病例我治好了无数,你也会好!我是专业的!”简惜拍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简医生可不仅在医术上专业——”他挑眉,凑近她耳边说了一句话。“……萧总,请自重!”******工作需要,她搬进他家,瓜田李下,他未婚妻的眼皮底子下,这个男人竟公然将她堵在洗手间里动手动脚,“简医生,神农还尝百草呢,我的病好没好,你得亲自来试才知道……”“我不是随便的女人!”她扬手愤怒的一巴掌,“你这样对我,想过你未婚妻的感受吗!”“简惜,我未婚。”他将一枚钻戒套进她的手指,不容置疑的语气,“但现在开始,我就是有老婆的人了。”……家庭医生的宗旨是:随叫随到,服务周到。但工作范围什么时候开始包括洗衣做饭缝衣服买内.裤了??!!直到被算计进某人的怀里,简惜才骤然惊醒,差一点被他吃干抹净!“你和萧总是什么关系!”陌生女人充满敌意的质问。简惜斩钉截铁,“我跟他没有关系!”他逼近,嘴唇贴上她的面颊,“别闹。孩子都有了,睡过也算没关系?”【家庭女医生和腹黑男病患擦枪走火走心又走肾的爱情故事。】*******推荐梦话的完结文,《隐婚总裁观察报告》:http://m.pgsk.com/a/780266/m.pgsk.com梦话读者群:322580016,欢迎大家,进群限红袖VIP用户
  • 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包括历史与现状回顾、社会需求分析、改革发展思考三个部分,分别介绍,社会发展对医疗卫生人才需求分析、医疗卫生人才需求要求和对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等方面来进行介绍我国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本书是在我国堪称首次全面系统论述我国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
  • 故事会(2015年3月上)

    故事会(2015年3月上)

    朋友告诉我,她最近新认识一个男人,双方趣味相投,有点想继续发展的意思。但问题是,男人双鱼座,她是白羊座,别人都说这俩星座不搭,问我怎么办。我想了想,给朋友讲了个故事:有个女孩,她曾经读过一篇关于睡姿的文章,说专家经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向左睡的人自私,向右睡的人大度,仰面睡的人稳重,趴着睡的人粗心。女孩上了大学,一个宿舍四个人,搬进去第一天,大家都熟睡了,女孩忽然想起那篇文章,就好奇地悄悄起身观察,发现三人中只有阿宝是朝左睡的。那天之后,女孩总忘不了“向左睡的人自私”,开始和阿宝保持距离。
  • 冬水主藏

    冬水主藏

    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华大地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从公元379年到386年,7年时间,李穆然下山入仕,凭经天纬地之能,游走于北朝各国之中,平步青云,称王拜相。
  • 宿主天天换马甲

    宿主天天换马甲

    活了几万年的老妖精被天道坑了一把,美名其曰恋爱系统的小正太要帮她谈恋爱。将听埋头乖乖吃东西。小正太拍桌义愤填膺,“宿主,男神!男神!冲鸭!”将听面无表情吃东西,“哦。” 清冷总裁微勾唇角,轻揉头,“乖。” 温柔小可爱微弯星眸,轻轻环抱她,温软呢喃,“姐姐可爱。” 电竞大神精致眉眼软化,眼中温柔,“爱你。” …… 将听面无表情仰天,“谈恋爱果然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