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1700000002

第2章

张冲:“我记得在广州沦陷时,有关情治部门就搜获到汪先生等人通敌的证据,希望蒋先生严肃处理。可蒋先生说:就是汪果有此事,也要让其完全证实后才可处分。”

周恩来微微地点了点头。

张冲:“依我看,蒋先生处分汪先生的时日已经不远了!”

周恩来:“根据呢?”

张冲:“今天——也就是十六日晚上,汪先生主动要求拜会蒋先生。”

重庆黄山别墅客厅内夜

蒋介石驻足窗前,漠然地望着窗外远处零星的灯光。

戴笠引汪精卫走进:“校长!汪副总裁到了。”

蒋介石转过身来,话中带音地问:“汪先生,深夜造访,一定有重要国事相告吧?”

汪精卫:“不!晚餐过后,听说蒋先生身体欠安,特前来探视、问候。”

蒋介石:“你看,我的身体不是和汪先生一样健康吗?”

汪精卫:“看样子,蒋先生还可以到前线去视察战情了。”

蒋介石:“是的!十八日上午,我将召集年轻的国民党中央执委训话,然后乘机转赴陕西武功召开军事会议。”

汪精卫故作生气地问道:“蒋先生,你真的还要力主武装抗日啊?”

蒋介石:“是的!中国军队在各条战线上已经退到山区,能阻止日军的进攻,形势对我有利。”

汪精卫猝然火起,大声地说:“不对!有百害而无一利!再打下去,国家民族一定会濒于灭亡!”

蒋介石:“你太悲观了!连中共毛泽东都懂得:抗战已使全国统一,民族团结,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无足畏惧!”

汪精卫:“这是毛泽东采用的假借日军之手消灭国军的策略,你怎么还识不破毛泽东这种小伎俩!”

蒋介石:“汪先生,打开天窗说亮话,你说怎么办吧?”

汪精卫:“时下,国家民族濒于灭亡,国民党责无旁贷,你我应迅速联袂辞职,以谢罪于天下!”

蒋介石:“我等若是辞职,究竟谁来负政治上的责任?”

汪精卫:“交由国人裁决!再见。”他说罢愤而离去。

蒋介石目送汪精卫走出,冷漠地笑了。

汪精卫官邸内夜

陈璧君坐立不安,焦急地等待着。

汪精卫一步闯进,高兴地说道:“夫人,放心吧!蒋某人对我等出走一点也不知情。”

陈璧君:“那……我们哪一天离开重庆?”

汪精卫:“十二月十八号,和蒋某人同日离开山城!”

陈璧君:“保险吗?”

汪精卫:“保险!十八号是星期天,多数党政机关放假,不容易走漏风声。等我们安全飞抵昆明,他蒋某人也飞抵陕西武功了!”

重庆街头外日

报童抱着一摞报纸大声叫喊:“看报!看报!汪精卫于十二月十八日上午乘飞机离开重庆,飞抵昆明;接着又于二十日下午乘飞机离开昆明,逃往河内——!”

重庆各界人士排成长龙买报,有的还在窃窃私语。

重庆机房街七十号内夜

周恩来坐在桌前,潜心研读一份译稿。

董必武走进,无比愤怒地说道:“恩来,日本近卫内阁发表了第三次对华政策声明!”

周恩来指着桌上的译稿:“我刚刚看完!”他起身把译稿递给董必武,“我认为近卫第三次对华政策声明,是策应汪精卫出走的,这二者之间一定有着某种默契。”

董必武看完译稿说道:“可否这样说:汪精卫集团正式投敌叛国了!”

周恩来沉重地点了点头。

董必武:“应当立即电告延安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做好声讨汪精卫投敌叛国的准备。”

周恩来:“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必须想到:由于汪精卫投敌叛国,全国抗战的大局可能出现变化。”

董必武赞同地点了点头。

周恩来:“同时,我们还要想到:我们在重庆的工作重心也一定要发生变化!”

董必武沉重地点了点头。

邓颖超走进:“恩来,张淮南先生打来电话,告之蒋委员长回到了重庆。”

周恩来:“很好!看他蒋某人如何把这台戏唱下去。”

重庆黄山别墅客厅内夜

蒋介石驻足窗前,眺望夜天:“近卫第三次对华政策声明发表七天了,汪先生怎么还没有一点动静?”

张群:“我有一种预感:快了!”

陈布雷:“我也有一种预感:时间隔得越长,汪先生在河内搞的动静就越大。”

蒋介石微微地点了点头:“岳军兄,你预测一下,汪先生在河内会搞出个什么样的大动作呢?”

张群:“难以预测!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会把中日亲善的和平路线变成现实。”

陈布雷:“我同意岳军先生之见。”

蒋介石:“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善后之策了吗?”

张群:“我看是很难逆转汪先生的和谈主张的。”

蒋介石:“这仅仅是一种推测,虽说这种预测不无道理。”

戴笠慌张地走进:“报告校长!据可靠的情报:汪副总裁一行在河内拟就响应近卫声明之声明,派陈公博、周佛海、陶希圣携声明赴香港,决定于十二月三十日公开发表。”

蒋介石:“知晓声明的内容吗?”

戴笠:“详情不知,但公开降日是肯定的。”

蒋介石、张群、陈布雷听后大惊。

重庆机房街七十号内日

摆在桌旁的那架收音机传出男的播音声:

“……兆铭经熟虑之后,以为国民政府即此为根据,与日本政府交换诚意,以期恢复和平……中国抗战之目的在求国家之生存独立。抗战年余,创巨痛深,徜犹能以合于正义之和平而结束战事,则国家之生存独立可保,即抗战之目的已达……”

周恩来站在收音机旁边,背对着房门收听广播。

董必武、博古、凯丰、邓颖超等相继走进室内。

邓颖超:“恩来!董老、博古同志到了。”

周恩来啪的一声关死收音机,愤慨地:“可耻!一副十足的汉奸嘴脸。”

董必武:“汪精卫发表这则‘艳电’,等于公开向日本投降,甘做当今的石敬瑭和秦桧。”

博古:“这是不言而喻的!时下,我们必须设法阻止投降之风在山城重庆、在沦陷区蔓延开来。”

周恩来:“同时,我们还要借痛批汪精卫之流的卖国行为,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把全民抗战推向高潮。”

博古:“我提议:《新华日报》立即组织一篇社论,严厉批判汪精卫之流的亡国、降日的论调!”

“同意!”

周恩来:“凯丰同志!你立即组织许涤新等同志赶写一篇社论,标题嘛……”

凯丰:“我看就开门见山,叫《汪精卫叛国》!”

周恩来:“好!今天是十二月三十一日,我们这篇《汪精卫叛国》的社论什么时候见报?”

博古:“明天——也就是一九三九年的元旦,一定要发在《新华日报》的头条。”

董必武:“我看晚一天也不要紧,关键是质量。”

周恩来:“对!明天元旦,蒋介石一定要组织所谓的团拜,接着,他还一定要开会商讨汪精卫叛国投敌的对策。这样,我们这篇《汪精卫叛国》的社论写得可更有针对性。”

山城重庆外晨

山城重庆的清晨上空响着稀疏的鞭炮声。

大街小巷有三三两两的孩子一边燃放鞭炮一边念着童谣:“爆竹响,响连天,炸死汪精卫这个大汉奸!”

重庆国民政府庭院内日

蒋介石、孔祥熙、张群、孙科等所谓文臣站在第一排。

冯玉祥、何应钦、陈诚、白崇禧等所谓武将站在第二排。

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站在队前大声喊道:“新年伊始,在渝的国民政府全体成员遥拜国父孙中山先生开始!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礼毕。”

参加遥拜的文臣武将虔诚地行大礼。

林森:“根据惯例,接下来应该背诵总理遗嘱。今年,由于汪先生日前发表‘艳电’,应蒋委员长请求,由他带领诸位喊口号!”

全体与会者鼓掌。

蒋介石出列,走到林森身旁,凄楚地说道:“诸位!抗战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结果呢,汪先生飞了!我们该怎么办呢?只有坚持抗战第一,才能告慰先总理的在天之灵。为此,请诸位举起右手,向先总理宣誓!”他带头举起右手。

参加遥拜的文臣武将整齐划一地举起右手。

蒋介石:“抗战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抗战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蒋介石连呼三遍之后,迈着军人的步伐走回原位。

林森:“元旦遥拜先总理仪式到此结束!下边,由蒋委员长召开谈话会。”

蒋介石严肃地向前走去。

其他与会者紧随其后走去。

国民政府会议室内日

蒋介石表情肃穆地:“今年元旦的头号新闻是什么呢?汪先生飞了!对此,国内国外、党内党外有着不同的反应。我们国民党中央应该怎么办呢?请诸位发表意见!”

林森站起身来,愤怒地说道:“自从汪精卫发表‘艳电’之后,我与吴稚晖、张继等老同志就力主:开除汪精卫的国民党党籍,立即通缉、拿办,绝不留情!”

“对!对……开除汪精卫的国民党党籍,立即通缉、拿办,绝不留情!”会场沸腾起来。

蒋介石:“冯副委员长,你的意见呢?”

冯玉祥:“我突然想起了发生在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一日的往事:那时,一个叫孙凤鸣的青年用枪打了汪精卫三枪,可见他有先见之明。我们把人家弄死不算,还把汪精卫弄成国民党的副总裁……”

蒋介石不悦地:“背景不一样了嘛!”

冯玉祥:“实质是一样的!汪精卫当汉奸了,就应当给姓孙的青年铸一个铜像纪念他。至于我们大家把汪精卫弄成副总裁,是瞎了眼,应当向国民认罪!”

蒋介石:“吴老,你的意见呢?”

吴稚晖:“我吴稚晖嘛……比先总理还要大一岁,又和这位汪精卫有师生之谊,真是汗颜啊!”

蒋介石蹙着眉头:“我是问你老的意见!”

吴稚晖:“我的意见嘛,我们再出门,一个人要带一把扇子,见了老百姓的时候,就把扇子往脸上一遮……”

蒋介石叹了口气:“用扇子遮脸做什么哟!”

吴稚晖:“免得老百姓往脸上吐我们的口水!”

与会者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蒋介石再次重拍桌面:“安静!安静……”

与会者静了下来,但谁也不发一言。

蒋介石:“谁还发言?”

陈布雷:“蒋先生!我可以念一份南洋华侨巨商陈嘉庚先生发来的电文吗?”

蒋介石:“念!不过,要摘其要者念。”

陈布雷:“……汪精卫甘冒不韪,公然赞同日寇亡国条件,稽其行迹,不仅为总理之叛徒,抑且为中华民族之国贼……通缉归案,以正国法而定人心,八百万华侨拥护抗战到底!”

全体与会者报以热烈的掌声。

蒋介石焦急地:“你们说怎么办吧?”

“开除党籍!通缉归案!”

蒋介石:“赞成的请举手!”

与会者全都举起了右手。

蒋介石:“我是国民党的总裁,开除汪先生的党籍我是同意的,但不同意通缉归案。”

“为什么?”

蒋介石:“这是策略!”

全体与会者愕然。

重庆街头外日

在“枪口对外,齐步前进……”的歌声中叠印:

重庆各界人士打着“严惩汉奸汪精卫”的横幅,高喊着“打倒汉奸卖国贼汪精卫”、“坚决抗战到底”等口号走在高低错落的山城大街上。

报童们拿着《新华日报》高喊着“看报!看报!《新华日报》发表了《汪精卫叛国》的社论,揭露了汪精卫叛国投敌的真面貌!”不时地把一份一份《新华日报》塞到参加游行示威的人们的手中。

黄山别墅前外日

蒋介石与陈布雷、何应钦边走边谈。

陈布雷:“连日以来,不仅重庆各界发起声讨汪先生的游行示威,而且各校师生还正在酝酿更大的讨汪行动。”

蒋介石:“此乃醉翁之意不在酒哟!陈先生,延安那边有什么动作吗?”

陈布雷:“有!他们又是开会声讨,又是走上街头游行,强烈要求国民党当局严惩汪精卫的叛国行为!”

蒋介石:“这是毛泽东耍的小伎俩!”

何应钦:“这几天以来,国军各战区司令也纷纷联名发出通电:声称‘以汪言和应通令全国严缉究办,通缉归案,明正典刑’。”

蒋介石:“通电可发,行动要听命令。”

何应钦:“是!”

蒋介石:“你们知道汪先生为什么敢走出这一步吗?”

陈布雷、何应钦微微地摇了摇头。

蒋介石:“汪先生认为:以他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只要登高一呼,万众必然响应。云南王龙云、广东地头蛇张发奎以及邓龙光这些地方实力派自不必待说,就是重庆国民政府中的某些要员,也会立即跟随。结果嘛……”他笑了。

陈布雷:“汪先生从反面佐证了蒋先生是抗日的旗帜。”

蒋介石:“现在不是谈这些的时候!为了预防西南边陲诸省实力派发生意外,立即召集川、黔、湘、滇、康等省的主席及军政大员开会。”

何应钦:“同时,为了监视这些昔日与汪精卫有联系的军阀,中央军必须做出防范。”

蒋介石:“这就交由敬之你去办了!”

何应钦:“是!”

陈布雷:“对远在河内的汪先生呢?”

蒋介石:“静观待变!”

陈布雷:“蒋先生,我想亲自去河内一趟,靠着我和他这么多年的交情,劝他悬崖勒马。”

蒋介石:“那就请陈先生辛苦一趟了!”

这时,戴笠走到跟前:“报告校长!郭沫若率三厅工作人员即日到达重庆。据悉,周恩来等要组织欢迎活动!”

蒋介石:“这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重庆机房街七十号门前外日

在红火的锣鼓声中渐次摇出:

大门左面悬挂横幅:热烈欢迎三厅战友胜利归来。

大门右面悬挂横幅:同仇敌忾声讨汪逆叛国投敌。

周恩来、董必武、博古、邓颖超等站在门前,一边鼓掌一边笑看沿街走来的三厅战友。

郭沫若一马当先,带着一支文艺队伍大步走来。

周恩来迎上去,紧紧握住郭沫若的手:“郭老!重庆人民欢迎你这位大文豪的到来啊!”

郭沫若激动地:“周公!我是四川人民的儿子,应该在自己的家乡为抗击倭寇多呐喊几声啊!”他转身指着面前一位而立之年的作家,“周公,你还认识他吧?”

周恩来:“认识!是胡风同志。”他上前紧紧握住胡风的手,“胡风同志,你拖家带口到山城来宣传抗战,值得钦佩!”

胡风:“这是一个不愿做亡国奴的人应该做的!”

周恩来:“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就说,改天再找你谈工作。”

胡风:“谢谢!”

周恩来握住阳翰笙的手:“同志们有什么困难吗?”

阳翰笙:“多数同志没有住的地方!”

周恩来:“一定要想办法让同志们有住处,有饭吃。”

阳翰笙:“是!”

这时,罗莹跑到近前:“周部长!罗莹前来报到。”

周恩来:“小鬼!报到找你们的郭厅长去。”

罗莹行军礼:“是!”她故作神秘状地说,“告诉邓大姐,她的一个叫小猫的病友想见你和大姐。”

周恩来:“欢迎!欢迎……”

火热的锣鼓声停了,欢声笑语也止了。

郭沫若大声地:“战友们!我们又回到自己的家了!下边,请周公说几句欢迎我们的话好不好?”

“好!”随之门前又响起热烈的掌声。

周恩来伸出双手致意,大声说:“同志们!战友们!你们都知道杜甫有两句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你们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告别了亲人,又辗转来到了山城重庆。诚如郭老方才说的那样: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就是你们的家,有什么困难,就来这个家找我们!”

全体热烈鼓掌。

周恩来:“你们都是抗战的文艺战士,要发扬你们用歌声、用戏剧、用美术鼓动人民抗战的革命传统!在郭老的领导下,把山城重庆变成真正的抗战文化中心!”

全体再次热烈鼓掌。

同类推荐
  • 晒幸福

    晒幸福

    故事会编辑部编著的《晒幸福》为“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言情伦理系列之六,不仅收入了当今故事界优秀作者的短篇精品力作,还首次整合了《故事会》杂志创刊以来尚未开发的言情伦理中篇故事资源。故事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感人肺腑,让热爱言情伦理故事的读者尽享故事的乐趣。
  • 随想录(全五册)

    随想录(全五册)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本书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书中痛苦回忆;他在书中深刻反思;他在书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书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 唯爱与美景不可辜负

    唯爱与美景不可辜负

    《唯爱与美景不可辜负》收录了人气作者山亭夜宴21篇最新作品。这里有远方的风景,也有暖心的爱情,但它并不是一本旅行随笔,而是写给孤独的人的心灵手札。凝练的文字,走心的故事,让每一个在都市中跌跌撞撞寻找幸福的人,都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温暖的文字可以安抚慌乱的心,会陪你一路从绝望走到勇敢,直到你不再怀疑自己幸不幸福。
  • 不动声色地成长

    不动声色地成长

    时刻保持对这个世界和对自己的怜悯心,认真看清生活不断为你揭开来的一层层委屈和苦痛,然后轻轻告诉自己,你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让身边的人过得更好。你可以向现实低头,可以低头哈腰,也可以承受胯下之辱,但你不可以趴在地上跪舔,因为你要让自己相信总有一天能站起来,再看看这个理想世界的美好,然后开始追梦。我的所有努力,都只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心中的理想世界。于是累了的时候可以稍作休息,喘息过后怀揣着一颗真挚之心继续走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因为我知道,如果不努力,没有人能帮我。
  • 活色生香话水浒

    活色生香话水浒

    《水浒传》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们大多耳熟能详。但您知道那108条好汉绰号的来历吗?他们的绰号与他们的性格是否有关系?里边都含有怎样的寓意?与他们的人物命运和性格发展是否有照应?这些人的经历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翻版?他们对现代社会的我们有何启示?看了这本《活色生香话水浒》,您就都会释然。
热门推荐
  • 凤倾天下之毒医王妃

    凤倾天下之毒医王妃

    21世纪的天才特工杀手穿越到不知什么朝代的将军府四小姐身上,草包?废物?虐尽白莲花和绿茶婊!哼,惹我的,一个都别想逃!人人可欺的四小姐摇身一变成为京城第一首富,和皇帝讨价还价。只是,这妖孽王爷把人家吃干净了就想跑?没门!读者群:867157841
  • 民间饮食宜忌大全

    民间饮食宜忌大全

    饮食除了要讲究科学营养,还必须首先讲究安全放心。饮食无论是烹调还是搭配,都非常讲究,烹调必须注意生熟适宜,搭配必须注意相生相克。
  • The Vanished Messenger

    The Vanished Messeng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的天灵灵

    爱的天灵灵

    什么?她成了代理爱神?又一次被青梅竹马的“大魔王”斗海破坏了告白计划,倒霉的少女林小路不小心在爱神代理证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她……成为了代理爱神!
  • 崛起草原1632

    崛起草原1632

    因为演习时意外穿越大草原,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变局,作为一个军人,我能做些什么。。。。。。
  • 补肾助阳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补肾助阳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当今世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强度、高效率的生活现状,使众多忙于工作、精神压力大的人们越来越吃不消,因而前所未有地重视起自身保健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使人们“重返大自然”的心理越来越强,在这一背景下药膳食疗这一独特的中华文化宝库的奇葩,越来越显示出她深厚的底蕴和夺目的光彩,为此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补肾助阳科学养生滋补食谱》,希望读者能在获得美味可口的佳肴同时,也滋补了身体,祛除了疾病,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 诡世将星

    诡世将星

    沉迷阵法的孤独宅女在神秘青年的帮助下偶然破了爷爷留下的阵法,却不知为何金光大作被吸入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世界,就此开启了自己的异世之旅!据山为匪?占城为主?剑指天下?乱世之下看她如何游走在政坛战场之间!与能人异士的相知相遇相识能否帮助她脱离困境?她又是否会遇到愿意接受呵护她的男人?
  •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唐代学者颜师古对“太上皇”解释道:“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曰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也就是说.它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而是封建皇帝对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极端尊贵的称号。正是如此,在我国漫长的帝制时代中,皇帝前后递嬗,有数百人之多,但真正做太上皇的却只有寥寥数人。原因很简单,皇帝宝座的诱惑力任何人都无法抗拒,一个人一旦坐上这个宝座,就不肯轻易下来。一般而言,帝制时代的皇帝们大抵有三种命运:要么病死于龙榻,要么被外来的武力赶下台.要么是活着让出皇帝宝座。
  • 跟随勇敢的心:我最难忘的读书之旅(修订版)

    跟随勇敢的心:我最难忘的读书之旅(修订版)

    记住一些词,记住一些人和书的名字,会有助予生活。谨以此书纪念那些“透过眼前浓雾而看到了远方”的人。他们曾携着电、裹着雷,闯进一个青年不眠的思想之夜:为反乌托邦咯血而死的奥威尔;战争中当逃兵的“德国良心”伯尔;苏军炮塔下镌写“布拉格精神”的克里玛;见证俄罗斯伟大精神夜晚的巴纳耶夫;与精神“鼠疫”殊死搏斗的加缪;替百万亡灵起诉“古拉格”的索尔仁尼琴;孤独讲述“人,岁月,生活”的爱伦堡……稿纸的背后,是流亡、牢狱、枪声,是过早逼近的坟墓和匆匆竖起的纪念碑。
  • 鸽海

    鸽海

    余舍小时候是个不被人喜欢的孩子在她出生的时候就被人看作灾星她为余家上下带来了厄运所有人都警告她,让她安分度日她也十分听话,规规矩矩过日子不涉及一点例外后来,所有人又说她太孤僻,让她开朗一点但长久以来的习惯怎能说改就改她从小时候到中年都是一个人有人说,她把自己所有的爱与热情都给了自己的孩子,将孩子培养成人上人,是个伟大的母亲其实并不是这样,说她太过冷漠也好,她从未爱过自己的孩子,她只是将自己对母亲的期待一点一点地实现在了自己的身上而直到最后也没有人知道,余舍终其一生都喜欢着钟一帆17岁的余舍无法自拔地喜欢上了钟一帆而28岁的钟一帆从未了解过余舍————————钟一帆:听说你们在我媳妇小时候虐待她?所有人:开玩笑!不可能的事,嘿嘿....————————余舍:你当着我的面,跟其他人暧昧?钟一帆:老婆,我错了!年少不懂事余舍:年少?17岁到中年一直年少?钟一帆默默拿出键盘,在自己媳妇的注视下,跪下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