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1700000053

第53章

周恩来:“寒舍不寒!主席,皖南事变爆发以后,南方局没有经费转移志士仁人,多亏了他啊!”

毛泽东再次用力握了握鲜英的手:“人民不会忘记你的!”

鲜英:“谢谢!”转身指着大门,“请!”

毛泽东走进大门一看:冯玉祥书写的“民主之家”的横匾高悬门额上方。接着,他又饶有兴趣地读起了两边的楹联:“谁似这川北老人风流,能知兵,能攻书,能收藏图籍,放眼达观楼,更赢得江山如画。哪管他***蒂压迫,有职教,有文协,有政治党团,抵掌天下事,常集此民主之家。”他望着鲜英赞美地说,“张表老为你画了一幅逼真的肖像啊!”

鲜英:“张表老是我的恩师,属先生夸奖学生之笔!”

毛泽东:“好谦虚的学生哟!”他说罢走进大门。

张澜卧室内日

张澜紧紧握住走进卧室的毛泽东的手:“毛先生!由于恩来担心特务加害于我,执意让我在卧室中接待你的来访,所以就委屈你了!”

毛泽东:“何言委屈之有?我们的朱总司令是表老的高足,他让我代他向你执弟子礼!”遂行了一个军礼。

张澜:“折煞我老汉也!折煞我老汉也……”

毛泽东:“你的好友吴玉章同志再三叮嘱:代我问候川北圣人张表方先生!”

张澜:“谢谢!谢谢……”

周恩来:“你们二人谈吧,我还得安排与张群他们的谈判事宜。”说罢走出卧室。

张澜感慨地:“毛先生,恩来大有萧何之才,是你——也是国人之福也!”

毛泽东:“中国四川出了个张表老,那才是国人之福也!”

张澜:“毛先生为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富强,不顾个人安危飞抵重庆,奔走和平,实为澜所敬佩!”

毛泽东真诚地答道:“张表老,这概因为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灾难,实在是太深重了!”

张澜:“话又说回来,这明明是蒋介石演的假戏嘛!国共两党要谈判,你们可以像过去那样,派恩来先生,加上若飞先生来谈就行了,何必动润之先生的大驾呀!”

毛泽东:“只有我亲自披挂上阵,全国人民才会看出谁是真心想和平建国。”

张澜:“咳!蒋介石是在演鸿门宴,他哪里顾得上一点信义!前几年我告诉他:只有实行民主,中国才有希望。他竟威胁我说:只有共产党,才有民主。可是,现在形势一变,他也喊起民主来了。”

毛泽东:“现在,民主也成了蒋介石的时髦货!他要演民主的假戏,我们就来他一个假戏真演,让全国人民当观众,看出真假,分出是非,这场戏也就大有价值了!”

张澜:“如果蒋介石真的心回意转,弄假成真,化干戈为玉帛,那就是全国人民之福呀!”

毛泽东:“但愿如此吧!”毛泽东沉思有顷,“张表老,你对即将开始的国共和谈有什么建议啊?”

张澜:“蒋介石无信义,国共谈判应有第三者参加。”

毛泽东:“我就力主应有你为主席的中国民主同盟参加。可是,蒋先生就是不赞成!”

张澜:“这叫民主吗?不!还是独裁。在蒋先生的心目中,不握枪杆的秀才是花瓶,有用时就展览一下,没用的时候轻轻一推,他就认为可以把它打碎。”

毛泽东:“张表老一言中的!这样吧,你们民盟有什么意见,我可以向蒋先生转达。”

张澜:“好!听说你住在林园贵宾楼,是吗?”

毛泽东:“是的!不过,我只住了一个晚上,恩来就让我搬到红岩村去住了。”

张澜:“好!就是离城里远了些。”

毛泽东:“文白先生腾出自己的桂园,让我白天在那里办公和接待朋友。”

张澜:“桂园离我住的特园很近,过几天,我以民盟的名义宴请毛先生。”

红岩村原周恩来的卧室内日

毛泽东坐在桌前起草电文。

周恩来拿着一封信走进:“主席!自从你与柳亚子先生长谈之后,他一夜未眠,给你写来一首诗。”

毛泽东接过来信,边说:“他是诗人嘛!”边取出诗笺,双手展阅,传出柳亚子的画外音:

“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乱倘休。霖雨苍生新建国,云雷青史归同舟。中山卡尔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

毛泽东收好诗笺:“亚子先生诗慨当以慷,卑视陆游陈亮,读之使人感发兴起。可惜,他当面向我索句,我一句像样的诗都吟不出来。”

周恩来:“主席是革命的诗人,只要条件具备了,是一定能写出好诗来的!”

毛泽东微微地摇了摇头:“我哪有吟咏的诗境啊!”

周恩来:“主席,据内线同志的报告:就在主席安抵重庆的第二天,何应钦密令各战区印发蒋介石在‘围剿’红军时期编订的《剿匪手本》。”

毛泽东:“这是意料中事。”

周恩来:“也就是在主席安抵重庆的当天夜里,蒋介石匆忙召集会议讨论谈判方针。他确定的方针有三条:一、不得于现在政府法统之外来谈改组政府问题;二、不得分期或局部解决,必须视时整个解决一切问题;三、归结于政令、军令之统一,必须以此为中心。”

毛泽东:“还有吗?”

周恩来:“有!他还明确指示:对中共在政治方面的要求可以宽容,而军事统一则严格要求,不稍迁就。”

毛泽东沉吟片时:“我们也给他来个针锋相对!明天,你把我们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后,拟定的国共两党谈判方案十一项意见交给国民党方面的代表,请他们转给蒋介石。”

周恩来:“这样一来,国共双方就结束了摸底阶段,从而就进入了正式的谈判。”

毛泽东:“对!请你通知内线的同志,在国共双方谈判期间,要密切关注蒋介石的一举一动。”

周恩来:“是!张澜先生派人送来请柬,决定以民盟的名义于九月二日中午在特园举行宴会,欢迎主席莅临重庆。”

特园宴会厅内日

毛泽东站在书案前,笔走龙蛇,瞬间写成四个大字:

光明在望

张澜、鲜英、黄炎培、沈钧儒以及周恩来、王若飞围在身后观看,禁不住地鼓掌。

毛泽东掷笔书案,感慨地说:“这真是‘民主之家’,其乐融融,我也真的感到回到家了!”

张澜指着早已摆好酒席的餐桌:“毛先生,请!”

毛泽东:“长者为上,张表老,请!”遂搀扶着张澜走到餐桌前,分主宾坐在首席上。

接着,黄炎培等与宴者相继落座。

毛泽东看着身旁的黄炎培,笑着说:“黄任老,你我在延安的窑洞里,探讨了有关国之兴亡的‘周期率’问题,你看我们应当向蒋先生贡献些什么呢?”

黄炎培:“就是毛先生在窑洞中说的,民主。”

毛泽东端起酒杯:“张表老,这是什么酒?”

张澜:“这是具有西充地方传统风味的‘枣儿酒’,舒筋活络,延年益寿。”

毛泽东:“好!为我们共同努力创建一个‘民主之国’,干了这杯‘枣儿酒’!”他说罢一饮而尽。

与宴者全都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张澜端起酒杯:“为了实现毛先生‘光明在望’的期许,会须一饮三百杯!”说罢喝了个杯中见底。

与宴者同样喝了个杯中见底。

毛泽东乘着酒兴端起酒杯:“来!请允许我借引陶靖节的《饮酒诗》,且共饮此杯!”说罢又是一饮而尽。

“来,且共饮此杯!”与宴者喝完杯中酒。

周恩来:“主席!你是不能饮酒的,下边的酒……”

毛泽东:“不用你来代喝!”

周恩来:“主席!”

毛泽东:“方才我不是说了吗?今天,我也回到家了,喝醉了没关系!再说,我们是一家人在一起商讨民主建国的方案,就是要造成一个‘和为贵’的气氛,对吧?”

“对!”

毛泽东再次端起酒杯:“为促蒋先生结束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治,干杯!”

“干杯!”

蒋介石官邸客室内日

蒋介石十分蛮横地把手中的文稿往茶几上一摔:“中共于三日提出的这份方案都看过了吧?”

“看过了!”张群、王世杰、邵力子、张治中答说。

蒋介石:“有何感想?”

张群:“愿听委员长的指示!”

蒋介石复又从茶几上拿起中共方案,说道:“中共所提方案,实无一驳之价值!倘该方案第一条:确定和平建国方针,以和平、团结、民主为统一的基础,实行三民主义;第二条拥护蒋主席之领导地位是有诚意的,则其以下各条在内容上与精神上与此完全相矛盾,即不应提出。”

张群、王世杰、邵力子、张治中不语。

蒋介石取出一纸文本:“这是我拟定的《对中共谈判要点》,再根据日前我的一些指示作成方案,对中共提出。”

“是!”

蒋介石:“我拟定的《对中共谈判要点》的核心是什么呢?一是要坚决强调军令政令之统一,再是要严格控制中共军队以十二个师为最高限度。”

“是!”

贵宾楼会议厅内日

张群巡视一遍双方参加会谈者的表情,严肃地说道:“现在,会谈正式开始。我方认真地研究了兄等所提条件,简言之,兄等此次所提条件,距离尚远,有数点根本无从讨论。我等认为,现亟须确定者尚是谈判之态度与精神。”

周恩来:“说到谈判之态度与精神,我方已作了尽可能的让步:第一,认为联合政府既不能做到,故此次并不提出,而只要求各党派参加政府。第二,召开党派会议产生联合政府之方式,国民党认为有推翻政府之顾虑,故我等此次根本未提党派会议。凡此种种,皆为此次会谈之政治基础。”

张群:“恩来兄所谈政治基础,我甚了解。感到困难的是,倘若兄等所提承认解放区的政权,重划省区而治,则根本与国家政令之统一背道而驰了,势将导致国家领土分裂,人民分裂。”

周恩来:“此次所提解放区解决办法,是从让步合作考虑,期使两党不致对立。所以我们坦白提议,要求政府承认我党在地区的政治地位。”

张治中:“所谓兄等所提军队问题,决不可再蹈军阀时代的覆辙,决不可恃其武装向中央要地盘。中共此时如愿放弃地盘,交出军队,则其在国家的地位与国民中之声誉,必更高于今日。”

周恩来:“兄等以封建军阀割据来比拟中共,我不能承认。我以为两党已拥有武装,且有十八年之斗争历史,此乃革命事实发展之结果。”

王若飞:“今日我党客观事实如何?即拥有一百二十万军队,十九个解放区政权,此种事实,如不承认,而要用武力解决,则不仅为今日国情所不容许,而且为我党坚决反对。”

张治中:“中共要促成国家和平统一,而又要政府承认其所造成之既成事实,实不可能。”

周恩来气愤地:“文白先生,虽然今日我等之商谈,系出于平等态度,然而国民党之观念是自大的,是不以平等对待中共的。国民党及其政权皆视我党为被统治者,为投降者,自西安事变以来即一贯如此!”

张治中、邵力子、王世杰、张群哑口无言。

周恩来:“我们认定,打是内外情势所不容许,只能以政治解决。本此宗旨,我党已提出解决问题之方案,不知中央对于此事之解决所准备之具体方案如何?”

长时间沉默,室内空气骤然紧张起来。

王若飞:“请回答我方的提问!”

张群:“请等待下次会谈!”

深沉的画外音,叠印出相关的画面:

男声画外音:“由此,国共双方开始了艰难而又漫长的谈判!毛泽东或者单独,或在周恩来、王若飞陪同下,或在赫尔利参加下,同蒋介石进行了多次会谈;周恩来、王若飞同国民党代表前后共进行了八次会谈。双方在商谈中,主要争执点仍在军队问题和解放区问题。中国共产党认为:在八年抗战中作出重大贡献的解放区军队应该得到合理的编制,即使在大量裁减后至少也应整编为十六个军四十八个师。而国民党代表仍然坚持蒋介石定的不能超过十二个师。双方意见十分悬殊,相持两周,仍无进展。”

女声画外音:“关于军队数目,赫尔利大使拟议中央与中共军队之比数为四比一。中共为了表示诚意,愿让步为六比一,如中央军队缩编为一百二十个师,中共应有二十个师。关于军队驻地,中共拟将海南岛、广东、浙江、苏南、皖南、湖北、湖南、河南境内黄河以南八个地区军队撤退,集中于苏北、皖北、豫北及陇海路以北地区,此为第一步。解放区问题,双方也相持不下,周恩来与毛泽东商议后,也作出了极大的让步。但国民党代表仍不肯接受……”

贵宾楼会议厅内日

周恩来:“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将中共所有之四十三个师集中驻防于山东、河北、察哈尔、热河与山西大部分,绥远小部分,与陕甘宁边区等七个地区。至于解放区亦随军队驻地之规定而合一。”

张治中:“我们也再次重申:中共军队编制,至多亦不能超过五个军十六个师;即令要设置行营一类的机关,也只可由中央按照军事指挥系统,予以适当之名义,以便统帅指挥。”

周恩来:“关于解放区问题,我们也准备作大的让步。山东、河北、察哈尔、热河四省与陕甘宁边区之主席,由中共推荐;山西、绥远两省之副主席,天津、北平、青岛之副市长,也由中共推荐人士充任……”

张群:“请不要再讲下去了,中央决不接受这样的方案!”

王若飞大声质问:“为什么?”

王世杰:“中共军队悉数撤退至黄河以北,而据有黄河以北之地区,岂非分疆而治,欲三分天下有其一?”

周恩来强忍怒火的特写。

张治中:“兄等所提华北四省主席应由中共推荐,省政由中共主持,此何异乎割据地盘?”

王若飞震怒地指出:“你们把中共比做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韩信,是错误的!你们把中共比做封建割据的军阀,则更是不能接受的!”

周恩来:“我必须指出:现在政府尚在国民党党治时期,我们何能将军队、政府交与一党政府?因此政府欲求达到统一全国军政之理想,必须采取民主之方式,循一定之步骤,而非可一步登天,一蹴即就!”

邵力子:“那你的意见呢?”

周恩来:“我必须正告国民党代表们:过去在抗战时期,两方商谈可以拖延,问题可以僵持。现在和平建国时期,问题之解决,必须从速,双方商讨不能拖延,亦不容僵持!”

张群等国民党代表愕然。

红岩村会议室内夜

毛泽东驻步大墙下面,他左手拿着一份电报,右手拿着一支香烟望着作战地图沉思。

周恩来大步走进:“主席!一切答案都找到了。”

毛泽东回过身来:“慢慢讲!”

周恩来:“据可靠的内线报告:蒋介石不仅支持阎锡山出动重兵,进犯晋东南上党解放区,而且还在日前亲自送上两册《剿匪手本》,并说:你们在晋东南打得越好,我在重庆谈判的砝码就越重!”

毛泽东:“立即电告刘伯承和邓小平:你们在上党地区歼灭敌人越多,我就越有可能早日回到延安!”

周恩来:“是!延安发来密电,告之美国以接收为名,帮助蒋介石大规模地向华中、华北运兵,并派美军驻守从广州湾到秦皇岛的沿海大城市和交通要道。”

毛泽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啊!”

周恩来:“陈诚及其部下狂妄地宣称:‘谈什么判,布置好了就动手。’因此,在国民党的军队中打的气氛相当浓。”

毛泽东微微地点了点头:“很好!”

周恩来:“据我党情报机构报告,中统公然宣称:不宜让毛泽东和周恩来返回延安,表面是因蒋总统常有国事咨询,实际上是因为毛、周在中共位居头两席,把他们扣留在重庆可在相当程度上动摇中共军心,有利于国军进攻。”

毛泽东蔑视地笑了笑:“有意思,他们把我当成了刘皇叔,把你看做了单刀赴会的关云长了!”

周恩来:“据内线报告:赫尔利即将回国述职,想搞点所谓国共谈判的成绩向杜鲁门总统邀功请赏。为此,他答应蒋介石:亲自出面,向中共代表施加压力。”

这时,王若飞走进:“主席!蒋介石和赫尔利分别通知:明天要接见恩来。”

毛泽东:“好啊!兵来了,将挡;水来了,土囤。恩来,明天和他们斗法去!”

同类推荐
  • 水样的春愁:郁达夫散文

    水样的春愁:郁达夫散文

    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练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世纪的人生感悟;这里,有最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爱的故事;这里,有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如果你正青春,或者你曾经青春,《郁达夫散文》你怎能错过!郁达夫散文的思想倾向,确实是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他对于旧中国那种阴暗发霉的生活,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愤懑情绪,用一种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的心态,大声疾呼地去痛斥它,揭露它。
  • 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

    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

    作者通过大量新解密的史料及历史细节,对幸存下来的革命者及其后代的采访,真实再现了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的地下党在重庆解放前夕艰苦卓绝的战斗,再现了国民党政权的白色恐怖与黑色屠杀、敌特的疯狂抓捕与叛徒的无耻出卖下,白公馆和渣滓洞中各位英烈的不屈斗争!作品通过“革命者”“普通群众”“革命的叛徒”和“敌人”等不同人物群像,生动而真实地诠释了“忠诚与背叛”的宏大命题,表现了革命志士巨大的人格魅力,弘扬先烈们坚定的革命信念,引发读者对于“忠诚”与“背叛”的深度思考。
  • 燕台随笔

    燕台随笔

    这是一本别具一格又不同凡响的随笔。它只有八章、六十篇短文,但它的题材是多样的,有政治随笔、思想随笔、研究随笔,也有传统的游记和亲情文章。它的写法是多变的,有的是一泻千里的滔滔政论,有的是心思缜密的论说,有的又是潺潺流淌的美文。而不论是何种题材和笔法都是照亮人心的一束阳光。
  •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他是西藏活佛,是雪域最大的王,却生性喜好游乐,放荡不羁,他用25岁短暂的一生给高原大地留下了一道永不消褪的彩虹。多年以后,人们忘记了他的达赖身份,因为他的情诗已经在很多人口中交相传诵。他就是藏地诗佛——仓央嘉措。命运让他有了一个特定的身份,让他不能够参与人间情爱,只能远观。可偏偏他又是个多情少年,他只能选择叛逆和逃避。虽然他的爱情最终指向的是幻灭,但他一直在无奈中苦苦挣扎,在世俗的偏见中煎熬并反抗。多少年后,那种饱含着诗人无限深情的歌吟才传遍了四野。
  • 游走故宫

    游走故宫

    有幸游览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在2006年初秋。从天安门进去,迎面是端门。辞书解释,“端门”,指宫殿的南正门。何以宫殿的南正门又叫端门?这源自古人对天体的认识和对天人关系的想象。为神化皇权,历代宫殿建筑,皆以这些认识和想象作为设计命意的理念。故宫的建造自然也是如此。宫城、皇城和都城的三层结构,象征着紫微、太微和天市三垣。紫微垣(北极)位于正中,众星环绕,恒久不变,被认为是天帝所居;而地上的宫城位于正中,体现着作为“天子”的皇帝其皇权受命于天,至高无上;其位置与天帝所居的紫微垣相对应,紫禁城亦由此而得名。太微垣位于紫微垣之南,《晋书·天文志》云:“太微,天子庭也”,其南蕃二星之间叫端门。可见,皇宫的端门与星位中的端门是对应的。
热门推荐
  • 异落

    异落

    简介被我吃了……(简介什么的看书名自己体会,反正就是关于异落者的一堆事)
  • 西部宝王

    西部宝王

    青年才俊,带着陛下对他们的期待,怀着梦想,踏上西域探望之路。寻宝,寻父之旅,神秘又乐趣无穷!
  • 梦呓中的人

    梦呓中的人

    和初中同学同居的时光。“那年夏天你去哪儿了?”“……”
  • 极速甜宠:隐婚总裁是车手

    极速甜宠:隐婚总裁是车手

    神秘车手CR竟然是她形婚的老公!星辰集团总裁=神秘车手CR?夏安然不淡定了,她要不要想办法打破形婚的僵局?
  • 大唐新史

    大唐新史

    我们真的比古人聪明吗?侯大宝认为这是在自欺欺人。他以为凭一千四百年后的见识能在大唐呼风唤雨。现实却是被鄙夷的一无是处。
  • The 7 Laws of the Golf Swing

    The 7 Laws of the Golf Swing

    Using groundbreaking imagery, Nick Bradley' s The 7 Laws of the Golf Swing gives readers an incredibly practical blueprint for golf success by giving them the ability to build and maintain their own winning technique.
  • 千亿豪宠:冷情总裁求放过

    千亿豪宠:冷情总裁求放过

    前夫的葬礼上,她被小叔子强势拥入怀中……被他收入囊中的,非但有庞大的家产,还有他们曾经欢好的余罪——一只软萌可糯的小包子!“坏叔叔!放开我妈咪!”小包子捏着拳头,誓要和眼前的男人斗争到底。男人嘴角挂着邪肆的笑:“遥控飞机归你,你妈咪归我。”小包子咬咬腮帮子:“遥控飞机和妈咪归我,你归我妈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听说月光找到了海洋

    听说月光找到了海洋

    在海边长大,美得像海妖一样的姑娘苏眉,从第一眼见到陆海洋,就被他吸引。他家境贫寒却有骨气、他对她冷冰冰却对一只流浪猫倾注所有感情,他的种种让她一往情深。为了引起他的注意,她用尽万般心思。只是她的万般心思在家境贫寒的陆海洋眼里成了挑衅和羞辱,为了自己可怜的自尊,陆海洋制造了一场意外。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意外让两人从此天各一方,甚至让陆海洋换了脸,换了身分?对苏眉来说,如果陆海洋像一阵捕捉不到的风,那么宋文祈就是一棵树。也许青春是一场穿越海洋抵达港湾的旅途。
  • 累害篇

    累害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杨度(下卷)

    杨度(下卷)

    身为湖南学术巨擘王闿运得意门生的他,继承了老师的帝王之学,身怀以布衣取卿相,由书生封公侯之志,却两挫会试,终于成为经济特科的榜眼,却为何不得不避走东瀛?寄望于行君宪以使中国跻身强国之列的他,在探寻经世济民的道路上上下求索,是什么使他甘为袁世凯驱驰,为帝制复辟效力?君宪之梦覆灭的他心灰意冷,由庄入佛,不问世事,又因何在程炯明叛变的危急时刻,向孙中山伸出援手,挽救民主共和?胸怀大志的他是否找到了真正的救国之路?挥笔运筹、抱负无垠,旷代逸才杨度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尽蕴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