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78300000003

第3章 小学语文课程论

【教学目标】

1.明确该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学习方法。

2.把握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和语文教学的转型特点。

3.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几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概况,正确认识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小学语文课程目标。

4.了解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及几种主要的新课程实验教材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正确认识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

第一节 新课程的价值取向和语文教学的转型

一、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论》

(一)《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的性质

《小学语文教学论》是教育学和语文学科的交叉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师范生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入门课。

(二)《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内容包括:学新课程、新理念;学备课、学上课、学听课、学评课、学说课;学教法和学法。

(三)《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学习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学习方法包括:明确学习目的,为以后的教学服务;联系小学实际,学听课、学记听课笔记、学备课、学上课、学评课、学说课;联系各科知识。

二、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和语文教学的转型特点

(一)应试教育的课程体系的特征

课程目标:知识技能取向

课程内容:注重书本知识

课程结构:分科倾向严重

课程实施:采用填鸭教学

课程评价:笔试选拔取向

课程管理:中央统一集权

(二)新课程教育体系的价值追求——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强调教育民主;强调国际理解;强调回归生活;

强调关爱自然;强调发展个性。

所以:

1.要学会从传统中吸收精华,要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文化遗产。

2.要放下师道尊严,平等地和学生进行对话。

3.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重视学生的创造活力。

4.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问题探究

1.《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性质是怎样的?

2.你觉得怎样才能够更好地学好该课程?

3.你觉得在学习该课程过程中存在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4.回忆自己所接受的小学语文教学,概括应试教育课程体系的特征。

5.和传统语文教学相比,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具有怎样的价值取向和转型特点?

第二节 小学语文课程概述

一、小学语文课程概述

(一)课程

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时期。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注释《诗经·小雅》时说:“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此处“课程”的意思即以一定程序来授事。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也多次使用“课程”一词,如“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又说“小立课程,大做工夫”。这里的“课程”已有课业、进程的意思。

在国外,“课程”一词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马道”,指赛马场上的跑道,后转义为“学习过程”。1861年,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中“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最早使用“课程”一词,他把教育内容的系统组织统称为“课程”。课,指课业,即教育内容;程,指程度、进程。课程,就是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当前,国内对课程普遍认同的定义为: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二)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

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学校的课程表内开设的语文学科的各项课程,它包含了“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与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二是学校计划并实施的课外活动,如结合语文课的学习,可以“组织参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活动”,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朗读、书法等课外兴趣小组”等;三是学校中的隐性课程,如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规校风以及融洽的人际关系等对学生的影响。我们在学习中侧重第一部分的内容。

(三)语文的含义

“语文”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何谓语文?对这一概念的含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理解为”语言文字”,有的理解为“语言文章”,还有的理解为“语言文学”甚至“语言文化”,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表面上看,这种种解释在“语言”这一点上是有着共识的,其分歧主要在对“文”的理解上,似乎只是一字之差,但实际上与语文的本质相去甚远。

要正确理解这一概念,得追溯“语文”始用之时。这一名称最早见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的中小学课本。对此,曾经主持过这项工作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过几次权威性的阐释。

他在1962年的一次讲话中明确指出:“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简明扼要地揭示了“语文”的本质涵义。

语文=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语言(广义)。语文课应当是广义的语言课。

二、小学语文的课程性质

课程的性质是某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只有正确地认识课程的性质,才能在教学中正确地把握方向,落实课程的教学任务,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因此,正确地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教学的首要问题。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即从传统语文教学重视双基训练、道德说教、课文讲析转为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形象感知、熏陶体验、语言实践。

工具性是指为事物而用,使语文作为工具作用于人。但是,语文作用于人是通过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而实现的,我们必须要关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要体现语文课程的文学性特点;要明确语文课程所传递的不仅仅是工具性质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思想、情感力量;语文课程最根本的学习目的是在加强语文积累的过程中塑造人的心灵,恰当地、准确地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心灵世界。

事实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不可分割的,因为人文内涵是通过一个个汉字、词语、句子、段落等语言单位而得以体现的,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很好地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学会通过语言文字本身去感受作家的思想、情感,如果不通过语言文字去感受作家的思想和情感,而只是孤立于文本的说情感,这样的情感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或者说,这样的情感获得方式不能体现出语文课程自身的特点。

(一)工具性

1.语文是彼此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斯大林说:“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如前所述,语文学科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统而言之的广义的语言学科。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就是语言。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语言。

2.语文是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思维主要依凭语言进行。当然,也有形象思维,但不占主要地位。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智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力的强弱,思维的发展势必会促进智力的开发。而思维的发展又必须借助语言的训练。正如爱因斯坦所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在学校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也就是进行思维训练,其结果必然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因此,教学语文,就是帮助学生通过语言学习掌握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

3.语文是传递文化的工具。

4.语文是学习知识和增长才干的工具。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各门课程的学习,都要以祖国的语言文字为媒介,通过听说读写开展教学活动。如果学生缺乏识字、释词、阅读、概括等能力,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自然及其它课本中的知识。(例:对“增加了、增加到”的理解)因此,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如果说中小学开设的各门课程都是基础课程的话,那么,语文课程便是基础的基础。学生学习语文,不仅可以增强听说读写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长才干。

(二)人文性

语文是工具,不过它和锄头、刨子等其他工具又有不同,它是人们表情达意的工具。既然是表情达意,那么,语文一经人们掌握和运用,也就很自然地产生思想和情感。同一语言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同一思想感情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文的人文性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语文教材中蕴育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它囊括了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和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包含着主体意识、创造思想、责任感、独立人格、权力意识和审美精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二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它主要体现在师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做到“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服务人、发展人,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生命,健全人格。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同时又是潜移默化的。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人的生命、心灵、精神律动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语文教育绝不仅是概念的分析、概括,也不仅是工具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的熏陶和人格的养成,所以说其人文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需特别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相互对立的,也不是“工具”与“人文”的简单相加,而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工具是就其形式而言,人文是就其内容而言;工具性是躯壳,人文性是灵魂。没有语言这个工具,人文内涵无以依托;舍弃人文,语言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语文应是这样的一门课程: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传承文化,培养人格,促进人的社会化,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

语文课程的目标:

1.语文课程目标是一个系统:纵向的最高目标叫“总目标”。接下来的目标叫做“阶段目标”(低段目标、中段目标、高段目标、初中段目标)。横向分为“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每一课书都要在横向和纵向目标之间找准一个点,才能制定出恰如其分的目标。

2.课程总目标体现出的课程理念:突出人文性、主体性、现代性、实践性、发展性。

3.三维目标的组成:

(1)知识和能力(显性知识);

(2)过程和方法(隐性知识和策略知识):让学生自己亲历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语文中获得对人生意义的正确认识,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把握什么是真正的美。

三、问题探究

1.语文课程的性质是怎样的?

2.在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怎样做才能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3.选择一篇教材,试制定其教学目标(要含有三个维度)。

第三节 我国小学语文课程设置的历史

综观我国语文课程设置,可谓源远流长。我们大致可以将之分为三个时期。

一、清末民初语文课程设置

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语文课程。但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开始教学“六艺”——礼、乐、书、数、射、御。其中的“书”大体相当于现代的语文课程。两汉以后,教学就是诵习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当然,其中有识字、写字、阅读、作文等教育因素。可见,在漫长的古代,语文与经学、史学、伦理学融为一体,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语文课程。

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当时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向西方学习,提出“废科举、兴学校”的口号,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901年清政府明令各地兴办学堂,次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规定:蒙学、小学、中学均设“读经”科,此外,蒙学再设“字课”和“习字”课,初等小学再设并行的“习字”“作文”课,高等小学再设“习字”、“作文”、“读古文词”课;中学再设“词章”课。这里的“读经”“习字”“作文”“读古诗词”“词章”,大体也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语文课程,以分科形式存在的语文课程初见端倪。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章程公布后未能在全国实际推行。

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在课程设置上规定:初等小学、高等小学和中学均设“读经讲经”外,初等小学另设“中国文字”(教学内容包括识字、读文、作文),高等小学和中学另设“中国文学”(教学内容包括读文、作文、习字、习官话)。该章程将识字、写字、读书、作文、说话等科目合为一科,语文课程独立设科。

1907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不再设置“读经”课程,而设置“国文”课程,这标志着学科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开始进入学校课程。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制订的《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中规定,废止读经,将清末以来的“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改称为“国文”科,并将该科分为读法、作法、书法、语法(练习语言)四项。

这一时期,语文与经学、史学、伦理学分离,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中小学开设,尽管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未深入到学科领域内部,但使语文在中小学教育中取得了一定的位置,为以后的语文课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五四”运动后语文课程设置

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的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与新文学,反对文言文与旧文学,并倡导把国语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共同语言,这对当时的语文教育和语文课程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全国文化教育界的一致呼吁下,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将国民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改为语体文,并规定至1922年止,此前编写的文言文教科书一律废止,改为语体文。中学各科教科书,也逐渐用语体文改编,实现“言文一致”,“国语”科诞生。这是“国文”设科以来又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胡适评价说,这一道命令,“把中国教育的革新,至少提早了二十年”。

1922年,北洋政府颁发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即新学制。配合新学制,于1923年颁布了我国小学及初级中学的《国语课程纲要》,第一次较为完整地以教育法则形式确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教材体系、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及阶段教学要求,使国语课程趋于成熟,对以后的语文课程设置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此后,国民党政府虽又几度颁布和修订课程标准,但在内容和框架上没有质的变化。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共产党领导的中央苏区、边区和解放区的国语教育卓有成效。当时的课程设置及目的,均紧密结合当时的国内战争与抗日战争的需要。各解放区的小学国语课程,都以学习文化为中心,强调国语教学为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服务,将“政治”、“常识”与国语融合,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在战争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老区的中等学校实际上就是各种干部学校和职业学校,不另设普通中学。课程设置比较精简集中,干部学校设有政治、军事、文化、劳动等课,文化课中语文课是必修课。职业中学为青年的义务教育,设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生产技术和文字科四门课,文字课主要就是语文课。

这一时期,国语学科应运而生,语文教学走上了以口语型书面语言为重点的道路,课程标准也日趋完善,标志着我国具有汉语特色的语文课程理论体系的建立。

三、新中国成立后语文课程设置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旧有学校的教育制度、课程设置和教材教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在编辑全国通用的语文教材时指出:“说出来的是语言,写出来的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文’是分不开的。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这套课本不用‘国文’或‘国语’的旧名称,改称‘语文课本’。”显然,“语文”这一课程名称避免了过去“国语”只指口头语言,“国文”只指书面语言,甚至只指文言文的误解,使课程名称更加科学、规范,体现出听说读写并重的思想。“语文”这一课程名称自此命名并一直使用至今。

50年代初,受苏联的影响,国内普遍认为语言和文学混在一起教,两败俱伤,提出文学、汉语分科教学,为此,制定了中学文学、汉语教学大纲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还制定了《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从1955年到1958年,中学实行文学、汉语分科教学,小学虽没有分编文学和汉语课本,但在语文课本中充实了语言方面的内容,并且除课本之外还编写了系统的、着重进行语言训练的《语文练习》。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语文课程的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改革,对语文课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由于过于强调汉语与文学的系统,偏重纯文学教学,忽视了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文学、汉语分科教学实行不到两年,两科又重新合并为“语文”。

1963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和综合型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突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重视“双基”(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强调读写能力的培养,较好地纠正了以往偏重语文知识传授的倾向。

1966年至1976年我国经历了十年动乱,在极“左”思潮的干扰下,语文课程几乎被彻底否定。粉碎“四人帮”后,教育界力求拨乱反正。1978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大纲既是对教育事业的拨乱反正,也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学经验的总结,语文课程回到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随着语文教学实践的发展和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1986年国家教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发了《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教学目的的规定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语文课程朝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方向前进。语文课程逐步走向现代化。

1992年,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所发展,特别是把语文课外活动提到了应有的高度,指出:“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具体规定了其内涵,这表明语文课程不仅包括语文课堂教学,而且包括语文课外活动,标志着语文课程日益走向成熟和完善。

1999年我国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继续深入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加快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2000年,教育部对1992年大纲试用稿作了修订,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2001年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我国基础教育的语文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语文课程设置的改革,旨在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可以说,新中国的语文课程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但从整体来看,语文课程取得了重大的成就,那就是:科学认定课程名称、完整把握课程性质、全面拓展课程领域、准确确定课程目标。语文课程体系及其理论构建更加趋于完善与科学。

第四节 小学语文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

一、语文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也称为“教学大纲”“课程纲要”,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是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计划(也称教学计划)制定的,体现了国家对语文教材和教学的基本要求。新中国成立至今,已颁布了七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1950、1956、1963、1978、1987、1992,2001年7月,国家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九年一贯制)。

语文课程标准的功能:

1.编写教材的依据

2.教师教学的准则

3.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尺(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二、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与过去的大纲比,核心理念发生了变化。语文素养,第一次出现。

素养是介于素质和修养二者之间的一个概念。修养指的是理论、思想、艺术、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一定水平。素质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的内容和发展水平。人的心理来源于社会实践,素质也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可以说,素养是指一个人通过教育训练在先天生理条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某一方面的一定的水平。语文素养则是指学生通过语文教育与训练在先天生理条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语文方面的一定的水平。

能力是指人能胜任任务的主观条件。心理学上指使人能完成某一活动、任务的心理特征。素养是指平日的修养。内涵很广,低一点,包括人的知识、能力,高一点,包括人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知识技能、待人处事的态度等等。能力重视的是功用性,素养包括功利性和非功利性,重视的是整体性,是人长期素质的养成,重在养成。

具体说来,语文素养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课标中指出:(1)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2)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3)丰富的语言积累;(4)语感;(5)思维和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6)品行修养和审美情趣;(7)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实际是三个维度的统一。特别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主要是改变过去以学科为本位进行教学的观点。教学应以人的发展为根本,而人的发展又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导向的。对某一事物的兴趣、情感、态度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及行为结果。故这一维度要加强。

我们的课程观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重语文知识→重语文能力→重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全面”包含三方面的理解:(1)语文素养的各个方面;(2)面向全体学生;(3)教学全过程。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1.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语文是属于人文科学的学科,它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学科不同。自然科学:要求科学化、客观性、确定性。人文学科更多的是:情感性、主观性、不确定性。自然科学的学科可以由原理、公式、定理、法则等组成。这些原理、公式、定理、法则等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些学科可以先讲清原理公式,再围绕公式做一些练习加以巩固。并且这些练习的答案往往是唯一的。语文则不同,我们将语文课程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许多语文材料本身就是多义的,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很强的启发性。当然人们对于语文材料应该有理解一致的地方,否则人际交流就无法进行。但是人们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在很多情况下,有个人的知识背景、生活体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这是完全正常的,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千位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同一个材料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而我们的语文教育曾一度极力追求科学化,追求客观性、确定性,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向自然科学靠拢,搞标准化,过度地进行理性分析。这不仅降低了语文教育的效率,而且也伤害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因此,语文课程应:(1)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要通过优秀作品的浸染,移人性情,提升人格。语文对人的影响是深广的,有时是隐性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短时期不容易看出来。而且,常常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因而不能指望立竿见影,不能急功近利。如果像理科学习那样,围绕知识点、能力点做大量的练习,难以让学生领悟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2)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人们精神领域起作用,而且对人们精神领域特别是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俗话说,“开卷有益”,但实际是开卷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即使都是有益的作品,他们的含金量可能也有差异。因此,为了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多多受益,提高效率,必须重视对于语文教学内容的认真选择。(3)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的多元反应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贵的。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也是对真理的尊重。这是语文特点决定的。不要变成“一千位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我们在课堂中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阅读是学生个性化体验的过程。《愚公移山》:坚定不移;破坏环境,还不如搬到山外去,既轻松又保护了环境。《小猫钓鱼》向别人学习的时候要动脑筋,不要生搬硬套别人的做法。

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1)中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指向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语感等。

(2)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靠传授阅读的知识来培养阅读能力,不如让学生多读书;学生记住了一整套完整的写作知识,而没有写作的实践,也难以形成写作的能力;学生背诵了许多语法规则,而没有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语感,还是说不好话。这些都是很明白的道理。这样的知识没有实践的环节是难以转化为能力的。实践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只能在说话中学会说话,在读书中学会读书,在写作中学会写作,而不能片面强调“知识为先导”。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还处于感性的时期,应该让学生多接触感性材料,参加感性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实践能力,把握语文规律,学那么多理性知识没有什么必要,也没有多少益处。

3.语文学习应重视感性把握、整体把握

(1)语文是母语,不是外语。孩子有母语学习的环境,孩子入学前已有很长时间的母语习得体验。他们学习母语主要是靠感性把握,而不是依靠语法知识。语法有时解释不了我们复杂的语言现象。靠语法知识不能很好地学习语言,且是先有语言,再有语法规律。语法规律是根据语言总结出来的。

(2)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外语,单词与单词之间有空格,这就是逻辑关系的体现。汉语则没有。汉语也没有多少性、数、格的区别。汉语句子组合的重要语法手段是语序和虚词,如果一个句子的语序发生变化,句子的意思也发生变化,如“我开门出去”“我出去开门”意思不同,“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所传达的情感信息不同。句法对词语意义的控制力不大,有时,词的组合就像玩积木和玩魔方,灵活性很强,变数很多,弹性很大。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说,中国的语言是“人治”的语言,欧美的语言是“法治”的语言。在具体场合人们依据语境和语言结构内部的相互衬托来获取词的确定意义。这种语言更宜于在模糊中求准确。因而心领神会成了确定语法关系、理解句子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应重视整体感悟。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方式

学习,可以说是从“未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没有”到“有”,从旧的“有”到新的“有”的过程。这“未知”“不会”和“没有”,可能是世上的人都“未知”,都“不会”,都“没有”;也可能是别人“已知”、“已会”、“已有”,只是我“未知”“不会”和“没有”。长期以来,学生所习惯的学习过程便是由教材、教师把别人“已知”、“已会”、“已有”的东西传授给自己,通常的做法是,在教师的训练下一步一步靠近现成的答案,或者干脆等教师把答案告诉自己之后,花工夫背下来;再就是跟着教师按照设定的模式反复操练,逐步掌握由别人设计好的技能和方法。这样的接受性学习当然还是需要的,但是,它产生的“被动性”、一定程度上的“强制性”和“简单重复性”等不利因素,也是需要加以改变的。(三位老师:中国教师,先画好苹果让全班学生模仿,讲线条、用光。日本教师,拿苹果实物,让学生画。美国教师,搬进一箱苹果,每人一个,让学生摸、闻、吃,然后画。短时期来看,中国孩子画得像,美国孩子画得不像。但中国只能产生画匠,而不是画家,艺术大师。)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之所以特别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理由就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后面还会进一步学习)。

案例:人教社小学第十册《长征》教学实录节选(略),进行分析讨论。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际上是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需要指出的是,接受学习仍然是人类重要的也是特有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的最大价值在于学生不必从零开始学习活动。他们可以通过直接接受前人与他人的认识成果从而加速个体的认识发展过程,从而使有限的生命个体能够更从容地面对无限的知识海洋与大千世界。所以接受学习不仅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意味着拒绝接受学习。只是应注意,即使是采用接受性学习方式,也要尽力把这样的学习变得有意义有价值。

(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当前的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割裂的状况。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

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具备如下特点:

1.从课程功能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2.从课程结构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应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层面。在课程类型方面,应包括语文学科课程和语文综合性课程。

3.从课程目标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应该包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态度和情感、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等层面,而不应仅仅限于系统的语文知识的传授。

4.从课程存在的方式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不限于教科书、教师,不限于校园,而是与家庭、社会生活密切相连。

5.从课程的实施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强调师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强调师生对课程的构建。

三、小学语文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和学科内容,使学生达到的培养目标。它受国家为基础教育规定的教育目的的制约,是总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课程目标是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准则和指南,在课程标准中属于主体部分。语文课程目标则是从语文科的角度规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语文新课程的目标体系由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组成。它具有如下特点:

(一)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1.九年一贯,通盘安排

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颁布的课标或大纲中第一次整体考虑并通盘安排小学与初中的教学目标,有利于中小学教学的衔接。“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在每个学段都保持合适的梯度,避免小学、初中脱节的状况。

2.突出主体,注重实践

语文新课程的总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语文素养而提出的。它有三个鲜明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时代特色:一是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总目标关于学习语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表述,是从学习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的。二是凸显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总目标中有培养信息素养、口语交际能力的表述,又有“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以及“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等精彩表述。三是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大大淡化了对系统的语文知识传授的要求。即使设计必要的语文知识,也都是和有关能力的要求结合在一起表述的。

3.阶段分明,大体有序

语文新课程阶段目标根据儿童心理和语言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要求安排,每项目标之间保持一定的梯度,循序渐进,有些目标梯度不太明显,则大体有序。

(二)五个领域协调一致

每个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领域提出要求。各个领域的目标左顾右盼,协调一致,以利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协调发展。比如,汉语拼音与识字,识字与阅读、写作,写字与写作,阅读与口语交际,等等,充分考虑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考虑各种能力水平的协调。

(三)三个维度有机融合

与以前的语文教学大纲相比较,《语文课程标准》的最大发展,就是“系统地提出‘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并使这三个方面的目标综合性地体现在各个阶段目标之中”。课程标准中的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纬度属于显性目标;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属于隐性目标。过去我们的目标设计,只是从可见的显性目标入手,而忽略了事实上对人的发展具有更大作用的隐性目标。可以说,过去的单纯的工具训练对于人的培养来说,其弊端无异于釜底抽薪。

1.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以往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由于受单一“工具性”的片面影响,人们往往看不到作为语文知识、技能的“工具”实际上蕴涵着浓烈的“人文性”,而忽视了作为“工具”的知识、技能所黏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造成了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人为分裂。实际上“工具”学习与使用的同时也实际地在形成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语文的同时,学生实际上也学习着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如不注意这一点,可能就会造成比较恶劣的后果。比如,让学生每个字抄写一百遍,尤其是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这显然在培养着与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相抵触的思想感情;又如,必须“同心协力”不能“齐心协力”,这种“标准答案”与其说在培养语言能力,毋宁说是扼杀个性;阅读教学中按一定模式“归纳中心”的技能,写作教学中按一定模式“构思作文”的策略,都不可避免地同时在练习、训练着对待语言文字、对待认识社会的一种态度、一种认识方式。就像有人说的,一味宣扬“崇高+光明”的主题,“导致学生作文与做人的两极对立”,“我们的孩子们就是这样被纳入了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套子之中,孩子们的精神、个性就是如此被泯灭的”。

语文知识、技能中同时包含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且后者往往更为关键。这是以往语文教学的失误给我们的教训,也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着意要改观的。现在按“三个维度”来设计语文课程目标,就是将过去在知识、技能中潜藏的往往被掩盖了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凸显出来,从而引导教师正确面对。结合课标举例。

2.关注“过程和方法”

语文学习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语文能力往往体现为正确地运用听、说、读、写的方法。“过程和方法”本来就是语文课程目标的一个侧面,有时可能还是比偏重于结果的“知识和能力”更为重要的侧面。但在过去,由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单维设计,过程和方法很大程度上也被掩盖了。语文教学更关注那些结果性的东西,甚至使学生沦为“标准答案”的“刻录机”,而语文教师则很少反思教学中塞给结论、告知答案的做法有多少合理性。“三个维度”的设计强有力地引导语文教师关注“过程和方法”这一维度,这尤其体现在阅读、写作和综合性学习等方面。

3.落实“知识和能力”

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过程和方法”并不等于轻视乃至放弃“知识和能力”。关于知识与能力,现在有一种说法:以前语文学习重视“双基”,即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现在似乎不需要“双基”了。这是一种误解,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有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语文课程也不例外。本次课程改革从三个维度确定课程目标,知识和能力仍是不可或缺的一维,说明语文课程不是不要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但是,过去那种只追求知识和能力,并把它们的作用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这样的教训必须记取。

关于语文知识,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什么是真正的语文基础知识?二是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目的是什么?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学科知识体系,逐渐形成了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以知识为中心,必然导致对知识的烦琐分析和训练,并追求知识的“深刻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实践证明它容易使语文教学发生异化。以知识为中心,教师只需要传授,学生则从根本上丧失了成为学习主体的可能。因为这种教学中重视知识的本体价值而忽视知识的工具价值;只承认知识重要而轻视或完全忽视经验和体验的重要;只重视掌握知识的结果而轻视掌握知识的过程。语文课程不是不要知识的教学,但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重点应该是应用语言教学,重在言语技能的培养,所以我们应该从言语技能培养的角度,或者说从语用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对于实践性和人文性都很强的语文课程来说,应用、实践、体验无疑是更重要的。

关于语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大纲的基础上,重申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点。同时,对“语文能力”内涵作了一些新的界定:在“前言”中提到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理念”中增加了“识字写字能力”,把听话、说话能力改为“口语交际能力”。这是因为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起点,在基础教育阶段打好识字写字的基础,对于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和加强国际交往都是极为重要的。而口语交际的核心在于“交际”,听方和说方双向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能力”的提法更全面、准确,更符合时代要求。

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训练。《标准》中言简意赅地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从形式上看,新课程似乎也淡化了训练,但从它强调“基本训练”和“科学训练”来看,新课程遏制的只是充斥我们语文教学中的机械训练和重复训练。以往,我们的语文教学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上百个知识点、能力点,然后围绕这些“点”设计大量的系统,再让学生反复机械地做练习,还美其名曰“熟能生巧”,这是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也是造成语文课程繁、难、偏、旧的罪魁祸首。如“五颜六色”的意思,3—4年级的学生不仅理解,而且无论在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中也很少用错,但有的教材编者设计的课文练习却不仅要学生回答“五颜六色”形容什么,而且还要回答“五”“六”各形容什么。这不是什么天方夜谭,而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大量存在的真实状况。而且,所有这些都打着加强基础,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的旗号进行。对于这种训练,学生苦不堪言,因为它不是有意义的言语实践。新课程遏制这种“题海战”的训练,倡导“基本训练”和“科学训练”,预示着我们的语文教学今后将一改旧的套路,形成一种崭新的格局。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而人的语言的发展是人的一切发展的基础,因此毫无疑问,新课程必将把发展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置于中心的地位。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三个维度”是内在的融合在一起的。所以对语文课程目标的把握,必须坚持“三维一体”的观点。

总之,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第五节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与课程教材

一、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概说

(一)课程资源的分类

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课程资源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1.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课程资源可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2.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3.按照课程资源的呈现形式,课程资源可分为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

另外,按照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课程资源可分为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按照课程资源的性质,课程资源可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等,也可分为学科资源和活动资源。

(二)小学语文课程资源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小学语文课程目标达成的因素与条件的总和。按照课程资源的分类,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也可分为以上类别。若进行综合性研究一般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小学语文教材资源,包括语文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教学挂图、补充读物、字词卡片等传统的语文课程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语文教材的概念在不断扩大,还包括了幻灯片、录音带、录像带、激光视盘等。其中,语文教科书是核心。

2.人力资源,语文教师、学生、家长、语文学科专家、作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等,对语文课程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这之中,尤其应注意的是,教师和学生本身就是很重要的课程资源。

3.大众传播媒体资源,包括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特别是网络,它不仅是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其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4.语文实践活动资源,包括课内外、校内外等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如写字比赛、查字典比赛、词语接力比赛、故事会、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课本剧表演、社会调查写作等。活动中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5.语文设施资源:学校图书馆、资料室、阅览室、黑板报、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这些语文设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同样具有潜在功能。

6.其他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加强对语文课程资源的认识,有几点务必引起特别注意:

(1)语文教材不是唯一的语文课程资源;

(2)语文教师是极为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

(3)学生也是语文课程资源;

(4)教学环境是不可忽视的语文课程资源。

(三)语文课程资源的特点

1.广泛多样性;

2.间接性;

3.差异性;

4.多质性。

二、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长期以来,我们对语文课程的理解相对来说比较狭隘,基本上局限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往往只是遵循“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教授“教科书”。现在看来,这种观念不能适应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对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对语文学习广泛而丰富的需求。随着人们对新课程观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1.对语文课程而言,有助于语文课程的实施和改革

语文课程资源和语文课程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文课程必须以语文课程资源为依托,没有语文课程资源也就无法谈及语文课程。但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外延范围远远大于语文课程本身的外延范围,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程资源都能成为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更取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同时,语文课程改革的设想也有赖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对语文教师而言,有助于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本身是极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力军。在课程开发与利用中,语文教师能开阔教育视野,转变教育观念,更好地激发创造力,这可以极大地提升语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

3.对学生而言,有助于改变学习方式,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大量、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能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同时,由于学生也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参与者,就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成为知识的共建者,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1.开放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3.个性化原则;

4.经济性原则。

三、小学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是最核心的语文课程资源。所谓教材,通俗地说,就是供教学使用的各种有关的材料。早期的语文教材主要是语文教科书,即语文课本。后来适应教学的需要,有了与课本配套的教学参考书等,供教师使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的概念在不断扩大。目前的语文教材包括:教科书、教学指导书(或称教学参考书)、补充读物、教学挂图、幻灯片、字词卡片、录音带、录像带、激光视盘等。其中语文教科书(课本)是主体、核心。教材质量的高低,决定于教科书编写得如何。本节所讲的教材主要是针对语文教科书而言的。

教师、教材、学生共同构成教学的三大要素。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依据、凭借。教师依据教材组织教学,学生依据教材进行学习。因此,虽说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无疑仍然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它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往往起着主导作用。教材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之所在。

(一)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审查制度

世界各国语文教材的认定和采用制度有5种类型:国定制、审定制、认定制、选定制和自由制。

新中国成立之初,小学语文教材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门机构或人员,根据大纲编写,在全国范围内使用,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纲一本”。它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存在不平衡性,且教育形势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一纲一本”已不能适应各地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客观需要,必须编写适应不同区域需要的风格各异的教材,实行教材多样化。为此,1986年9月我国正式成立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将教材的编和审分开,鼓励各地在“一纲多本”的精神指引下编写教材。

(二)《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语文教材的“编写建议”

(三)现行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及其特点

2001年起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推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共三套。这三套教材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负责出版一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套、江苏教育出版社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一套。这三套教材都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课程理念和教材编写建议编制的。此后,湘教版、语文A版S版、鄂教版、冀教版、西南师大版、长春版、教科版、中华书局版也先后通过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这些教材在统一的课程标准指导下编排方式不同,特色各异,突破了只有专家才能编教材的传统观念,使小学语文课程的教材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教材编写建议,各地编写出的各套教材各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综合起来看,较以往的教材无论内容或形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表现出鲜明的特色:

1.目标集中,突出整合

在教材编排上,避免了烦琐,加强了整合。如人教版教材每一组都有“导语”,通过简洁的几句话揭示本组的专题。“导语”之后的课文及部分练习,“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好词佳句、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以及展示台等内容,都是围绕本组的专题合理安排的。如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的编写,教材就是以专题为主线,把各项内容组合成诸多单元。每个单元也都体现了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的整合。各个单元之间,体现了学习内容、学习要求的整体推进以及语文能力的螺旋上升。

又如不少习题也很好地体现了整合。这样的练习,既有亲身的体验,又有研究与探索,让学生在有兴趣的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

教材内容上,多套教材都能像这样做到集中目标,精选最基础的知识作为教材主体内容,突出重点,注重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2.选文典范,贴近生活

不同时代的小学语文第一课:

“毛主席万岁!”(1951年新中国第一版小学教材)

“你办事,我放心!”(上世纪70年代后期小语教材。画面是毛主席和华主席坐在一起。)

“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全国人民沉静在悲痛之中。为了纪念毛主席,小学课文中出现了《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文章。)

“我爱北京天安门”(上世纪70年代)

新教材注重反映时代的进步和时代的精神;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反映先进文化;反映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观念,让学生接受新思想,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如苏版《三袋麦子》蕴涵着现代人的竞争意识、投资意识、风险意识、消费意识。湘版《从森林里带走什么》渗透了环保意识。湘版《妈妈的账单》、《棉鞋里的阳光》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教育儿童要做孝顺的孩子。苏版《我叫“神舟号”》介绍了我国探索太空奥妙的新成果。总之,新版本教材都非常注重所选课文力求体现时代特点和人文内涵,通过不同的题材,不同的角度反映儿童生活,并注重语言活泼,生动有趣,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并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文质兼美,语言典范,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3.留足空间,延伸开放

案例: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和新课标实验教材课文《蟋蟀的住宅》课后习题比较。

新版本的教材在编写时都注意到以下几点:

(1)简化教学头绪,减去烦琐分析和机械练习,有效地节约了课本教学的时间,使师生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2)在合理安排语文课程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教材尽可能体现层次性、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一种教材可有不同的版本,不同层次;一种版本既有必教必学内容,又有选教选学内容,这样就给地方、学校和教师、学生留有多样选择、另辟蹊径、展示个性的空间。(3)提供机会,让师生共同参与到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中来,使师生在创造的过程中感受“语文即生活”的真谛。

4.改变功能,亲和力强

新教材在编写中都试图改变教材的服务功能,由服务于教师教的“教本”转向既方便教师教又易于学生学的“学本”。无论是单元前的导语、课后的练习,还是安排的学习活动,都尽量避免以“问题”或“要求”的方式呈现,而是以自读自悟的形式或是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学习与练习的内容,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如人教版中“我会读”、“我会认”、“我会说”、“我会写”、“我会猜”、“我会讲”等多种方式,并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叙述,不但有很强的亲和力,也拓展了知识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另外,教材在编写中注意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设计精美的插图,这不但能吸引学生,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有助于学生的阅读与理解,使图与文融为一体,真正作到图文并茂。注意设计有趣的活动,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活动中学会学习。

5.博采众长,特色鲜明

每套教材都博采众长,体现自己的鲜明的特色。我们以苏教版、湘教版、北师大版等几个版本为例。

(1)苏教版

第一,教材具有民族化、现代化、简约化特色。蕴涵浓郁的民族文化信息,教材内容体现现代人的理念、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反映当代重大事件与主题,关注自然、环境与人类。教材删繁就简,教学目标集中明确,采用统一的编写体例,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识字”、“课文”、“单元练习”组成,结构体例简约,课文类型、课后作业、单元练习无所不简,有助于减轻学生负担。

第二,这套教材中的练习设计,尤其是单元练习,不仅仅是重点课文内容的深化,而且是语文能力的拓展,体现综合性。其中如“熟记成语”颇有新意,组合巧妙,内容集中,注意押韵,便于儿童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美感,有助于丰富学生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第三,课文字体大而醒目,注意儿童用眼卫生,插图色彩鲜明、柔和,版面设计新颖,课本整体风格和谐。

(2)湘教版

第一,话题单元,板块结构。教材通过话题组合单元,采用板块结构,分为“口语交际”、“汉语拼音”、“阅读”、“识字写字”、“语文活动”等板块。各个板块既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始终贯穿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这条主线。

第二,发挥优势,口语先行。口语交际单列,编在每单元课文之前,以发挥母语学习的优势,强化口语交际的功能,突出口语先行的特点。

第三,选文全新,人文熏陶。教材选文通过众多专家、作家精心筛选、修改,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力求增加教材的文化内涵,突出语文教育的人文情怀。

第四,综合实践,整合拓展。每单元最后的“语文活动”,注重综合性学习,在综合中向生活延伸,向其他学科延伸,拓展学习新视野,开掘学习新资源。力求在知识的联系中深化,在能力的综合中迁移,在综合运用中创新。

第五,学生为本,自主探究。教材设计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助于师生与教材的互动。口语交际是从学生生活中提取的话题;识字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自主识字;阅读教学强调学生的自读自悟。其次,教材还配有精美的图画,课后设计了生动有趣的儿童形象、对话框等,以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努力将教材变教师教本为学生学本。

(3)北师大版

第一,教材编排体例以学生语文实践活动多样化为核心,采用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主题单元”编排方式。每个主题单元一般有2—3篇主题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单位。这种编排方式突破了文选式体例对语文教学的束缚,使语文教学能够向学生生活延伸,向课外、社会延伸,增强了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第二,把汉语拼音教学放在第一学期第五至第八单元,先让学生学习部分代表汉字文化的象形字和常用字,再学拼音,在学习拼音时学习汉字,以解决学生刚入学学拼音困难的问题。

第三,识字教学有序。教材编排体现遵循汉字本身的序和儿童学习汉字的序,由易到难,认读书写分流。认读得多,书写得少。重视识字方法,如识字过程渗透一定的汉字构字方法,教材中蕴涵许多具有启发性的识字方法,注意让学生在发现、感悟与生活中识字。重视写字教学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6.配套齐全,方便教学

多套教材也注意了教材相关配套材料的研制,如教师教学用书、教学挂图、投影片、生字生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以及同步阅读、同步练习等,使教材与教辅材料配套齐全,方便教学。

思考与练习:

1.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你对语文课程的认识。

2.从课程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中任选一个方面,对不同时期的语文课程标准作一个比较,并谈谈对你有何启示。

第六节 语文学习与学生发展

一、语文学习概说

(一)语文学习的基本含义

在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是确认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语文教学客观规律的需要,是语文教育现代化的需要。这个道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所以,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样一来,更新观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什么叫学习?在我国“学习”一词最早见于《礼记·月令》“季夏之月,鹰乃学习”一句,指的是小鸟反复学飞,习得行为。在我国古代,表示从口头或书面上获得的知识或经验的时候,多用作“学”或“知”、“智”;而表示行为活动和运用知识经验的时候,多写作“习”或“行”、“用”。如荀子说“知之不若行之”,朱熹主张学习“当体之于身”,明末清初的学问家颜元则认为“得之于行”、“不从身上过,皆无用”。当“学”和“习”合用的时候,则偏重指“习”。

从广义看来,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日常生活中习得经验而引起行为变化的过程。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的学习,它是人在社会实践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个体或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从而构建经验结构的过程。

由此看来,学习的关键在“学”,其重心在于“习”,把主要气力花在“习”上,才是“学习”。“学”的活动主要是认知,是获得知识,获得心理效能;“习”的活动主要是运用,是行为方面的操作。对此,可以这么来理解“学习”:“学”是认识,“习”是实践,学习就是认识和实践。

语文学习就是创造性地运用言语符号,系统地掌握以言语为核心的语文知识、习得语文技能并逐步形成相应的言语智能、科学文化素养及思想道德素养的言语实践活动。

(二)几种主要的现代学习理论

进入20世纪以后,人们对学习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吸收了生物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使学习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理论体系。尽管这些理论目前尚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但对语文学习活动,仍具有指导意义。因此,研究语文学习的有关问题,了解一些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十分必要的。

1.学习即经验的积累:这是传统的学习观;

2.学习即条件作用: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观,代表人物有华生、斯金纳等;

3.学习即顿悟:这是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物苛勒提出的;

4.学习即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论的引入使心理学把注意力转向行为的心理结构基础;

5.学习即尝试错误:这种学说的创始人是桑代克;

6.学习即社会化:一个人的学习目的就是实现个体社会化;

7.学习即自我实现:这是人本主义的学习观。

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现代语文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确认学习者的学习地位。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是语文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一)语文学习是人生存发展的需要

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离不开语文。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以语言作为与他人进行交际的工具。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文素养高的人,他的表达能力就强,就能够在与人交往中做到用语准确,语言简洁、流畅,既能达到表意明确的目的,又能达到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的客观效果。这样人在与人交往时就容易达到交际目的,取得成功。在日常学习中,语文是我们进行各学科学习的基本工具。语文素养高的人,可以很快读懂并理解各科教材所讲的知识内容,可以使用准确的语言来回答问题,表达自己对知识内容的独到见解。语文素养差的人,会在阅读和表达上出现各种障碍,从而影响到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思想的表达。可见,学好语文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1.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科学认识

语文学习的主体,简单地讲就是指积极地投入语文学习活动,充当语文学习的主角,创造性地进行言语实践的学生。

怎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呢?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学生这一主体性具有如下特点:自主性、创造性、自由性和独特性。

2.学生成为语文学习主体所需的自身条件

(1)改变思想观念,树立主体意识;

(2)明确学习动机,善于自我激励;

(3)端正学习态度,主动参与学习;

(4)成就学习能力,自主支配学习。

3.学生成为语文学习主体对教师的要求

(1)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营造氛围,创设民主的教学机制;

(3)激励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改革教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5)尝试成功,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三)语文学习与学生的发展

语文学习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

1.语文学习是人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2.语文学习是人的符号本质对象化的过程。

3.语文学习是促使人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进化的真正动力。

第七节 小学语文学习特点与学习方式

一、小学语文学习的特点

(一)小学生心理发展

小学阶段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心理机能的深化

表现在兴奋和抑制进一步增强;条件反射比以往更容易形成和巩固;第二信号系统在教学活动中以及人际交往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2.心理动力的转化

儿童入学后从以游戏为主导转化成以学习为主导活动,开始承担社会的义务。学校学习的新需要与儿童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发生了矛盾,从而构成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3.认知活动的发展

(1)知觉从无意性、情绪性向有意性、目的性方向发展;(2)注意从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3)记忆从有意识记逐渐超过无意识记并占主导地位,对机械识记的依赖逐渐减少,对意义识记运用逐渐增加,具体形象记忆还占优势,(故可让学生据画面记忆课文)抽象记忆在迅速发展;(4)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小学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

4.个性品质的形成

表现在情感逐渐丰富和深刻;自控能力增强;自我意识加速发展。

(二)小学语文学习的特点

1.实践性

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而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首先,语文是工具,而掌握任何工具的基本途径是实践。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基本的语言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所谓自动化,就是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活动,要达到如此熟练的程度,必须形成长时工作记忆,而长时工作记忆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对有关材料非常熟练。熟练掌握语言材料的基本途径是朗读、背诵等语文实践活动。第三,语文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化为学生的血肉,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提高,学生的语文创造素质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养成。

2.真实性

指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主要关注言语的内容,关注言语所传达的信息,也就是要有真实的信息输入和输出。阅读,是为兴趣而阅读,为实用而阅读,在阅读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感、体验人生;写作,是为真情而写作,为实用而写作,写的都是自己想要说的话、想要表达的情感,或者通过写作达到了某一交际实用目的。

3.持续性

指语言习得者要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经常性的大量的读写实践活动。表面上看起来,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乃至大学,语文课占用的课时是最多的,然而这些时间实际上被大量的讲析或大量的练习占用,学生的阅读量少得可怜,写作量也少得可怜,一学期下来,也就读了那么几十篇课文,写了那么七八篇作文。而课外的时间又被语文作业和其它科目的作业所占用,以致出现了学生在母语习得的黄金时期却没有足够母语习得的奇怪现象,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语文教学“花了2700多课时,却是大多数不过关”的“咄咄怪事”了(吕叔湘先生语)。语言能力是一种心智技能,凡技能都需要“反复历练”(叶圣陶先生语),没有量的积累,也就没有质的提高。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一个中学生一学期要阅读80万字才可培养起阅读能力。我国传统语文学习方法中强调多读多写,强调“处处留心皆语文”,与母语习得的持续性特点是完全一致的。2001年颁布并实施《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对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作出了规定,六年制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为150万字,初中生每学年的课外阅读是80万字,可以说是对母语习得持续性特点的肯定。

4.反复性

反复性特点是指在母语习得中对部分语言材料反复阅读,反复玩味,以达到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积淀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等目的。这种反复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精读,它不是对语篇语段的抽象分析,而是对语言材料的直觉感知。反复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重读、摘抄、诵读、背诵等。在这方面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古人读书,不像现在这样分析或做练习,主要是让学生读书,讲究诵读涵泳,强调熟读成诵。在反复诵读涵泳中,学生不仅语感会增强,对文章的理解会加深,结构文风会受到影响,而且精神人格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而通过熟读成诵形成的语言积累,也会成为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5.渐变性

汉语文表情达意意蕴丰富。语文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语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环往复地浸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语文素养的积累与提高均呈现螺旋上升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不是直线上升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语文学习具有渐变性。

6.整体性

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不等于各部分的简单相加。皮特·科德在《应用语言学导论》中提出,由于语言具有系统的相互联结关系,因而认为一个项目可以孤立地进行教或学的这种想法是不实际的。语文学习整体性,即指语文学科基础性和广泛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知识性和技能性、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文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独立性和兼容性、螺旋性和直线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征的和谐统一。汉语言无论是汉字、词语还是一篇文章,其整体性也是很突出的。一篇文章,无论从结构布局、章法的起承转合、前后照应上看,还是从文章所表达的内容上看,都是浑然一体的。

7.文化性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是我国数千年文化的积淀,它记载着我们的信念、人际关系、文化传统。而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我们没有重视和充分挖掘汉语以及汉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没有使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进入现代化社会。语文学习要完成一个艰巨的任务:让学生从小学一直到高中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弘扬我国光荣的文化传统的职责。

8.思维性

语文是人学。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有思维的大脑,有交流思想感情的语言。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凭借语言与文本的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这一过程正是语言和思维融合的过程。正如古人所云:“书不成诵,无以致思索之功;书不精思,无以得义理之益”。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学生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学会思维。

语文学习除了上述特点外,还具有艺术性、趣味性、艰巨性等特点。它的艺术性不仅表现在语文学习的内容有许多是和艺术有关的,就是语文学习过程也带有艺术性,可以使人从中受到陶冶,得到美的享受;语文学习能引人入胜,使人产生兴趣,甚至达到着魔入迷的程度,同时语文学习又不是很轻松的,要克服许许多多困难。

对于语文学习的这些特点,在学习语文时必须有充分的认识,这样才能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找到一条科学的学习途径,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小学语文学习心理因素

1.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一类是有关认识过程本身的,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与思维等,称之为智力因素。具体表现为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等各种能力。另一类是有利于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总称为非智力因素,它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构成。具体表现为学习态度。它们不直接介入学生的语文学习,而是以动机作用为核心,调节着学生的认知和语文实践活动的进行,是语文学习任务的发起者和推动者。

大量科学实验与事实证明:语文学习能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而创造力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晶。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总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的。

(1)智力因素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2)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

2.非智力因素对语文学习的作用

概而言之,非智力因素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有以下三个作用:动力作用;指导作用;强化作用。主要可以概括为一下几点:

(1)动机对语文学习的影响;

(2)情绪、情感对语文学习的影响;

(3)性格对语文学习的影响;

(4)意志对语文学习的影响。

二、小学语文学习方式

(一)新课程倡导的语文学习方式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接受学习,以听讲、记忆、模仿、练习为特征,其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技能。在中小学课程中,有许多陈述性的、事实性的知识运用接受学习的方式更为有效。但接受学习既有优点,也有其缺点。它的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这就意味着,接受学习有其强调接受和掌握的被动的一面。长期地过于强调单一的接受学习,其结果必然导致人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

对学生来说,长时间的,持续6年、9年甚至12年的学校生活,如果主要以听讲、记忆、模仿、练习等方式学习的话,就不可能指望他们走向成年后,能够独立思考、富有个性和充满自信,并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自主与他主相对应。传统学习忽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要求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时间里,运用同样的学习条件,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这种“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致使许多学生的学习不是从自己现有的基础出发,结果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吃不了”,还有的根本不知从何“入口”。叶圣陶:“请老师们时刻想到,学生跟种子一个样,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师能做到的,只是供给他们适当的条件和照料,让他们自己成长。如果把他们当做工业原料,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硬要把他们制造成一色一样的成品,那是肯定要失败的。”让我们记住前辈的忠告吧。

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但不能走形式。当前语文课程在“自主学习”方面的一些误区:

(1)“自主学习”就是“自己学习”;

(2)“自主学习”就是“自由学习”;

(3)“自主学习”就是“自愿学习”;

合作学习,存在分组的问题。应是混合编组,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学生的成就;(2)学生的能力;(3)学生的性别;(4)学生的家庭背景。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际上是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需要指出的是,接受学习仍然是人类重要的也是特有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的最大价值在于学生不必从零开始学习活动。他们可以通过直接接受前人与他人的认识成果从而加速个体的认识发展过程,从而使有限的生命个体能够更从容地面对无限的知识海洋与大千世界。所以接受学习不仅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意味着拒绝接受学习。

(二)在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1.要辨证地看待三者之间的关系,发挥各自达成目的进程中的意义与作用。

(1)“自主”是实现“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

(2)“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途径、形式;

(3)“探究”是表现“自主、合作”的最终目的。

2.教师要找准角色位置,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学习的组织者:适当调控课堂节奏;合理控制学生学习情绪。

学习的引导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启发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引导学生发现并纠正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学习的参与者:参与学生的诵读活动;参与学生的发现活动;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

第八节 小学语文学习方法

一、学法的含义

学法是指学生的学习方法,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指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与方法,即努力寻找获取知识的最优化的途径;二是指学生学会制定最能适合自己学习情况的计划,根据学习活动的不同目标、要求,结合自己个人特点和课题的性质等相应地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合适而有效的学习策略,设计最优化的学习过程;三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活动的结果进行审查,对后继活动的控制和对自己行为的实际效果进行检验,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

二、研究学法的意义

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研究教法,忽视研究学法;重视教师教学效果的研究,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现代教学理论则强调,要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改革教学方法的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培养和指导。“教会学生学习”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科研关注的重要课题。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现代社会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美国一位广播教育专家曾指出:如果知识以现有速度增长的话,那么,今天出生的孩子到大学毕业时,世界上的知识量会增加4倍,当他活到50岁时,知识量将增加到32倍。正因为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加速,知识量剧增,这就使一个人再也不可能是青少年时期在校学习受教育,成年时期参加社会劳动,所学知识会用上一辈子,因而必须终身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明确提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也曾说过,人的一生中有三多三少:在校的时间少,自学的时间多;有教师的时间少,没有教师的时间多;学的知识能直接运用的少,需要自己创造的多。这实际正是向我们指明了:我们的教学必须立足于每个学生一生的发展。基础知识当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更新知识的能力,语文教育要由以知识积累为取向转为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取向。语文教育应立足于人的发展,立足于促进每个学生的一生的发展。特别是使学生学会学习,有自觉更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再也不能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上,而要将重点放在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上。作为学生,再也不能将全部经历用于获得某些知识上,而是要使自己学会怎样学习。

三、小学语文学法指导

(一)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含义

所谓小学语文学法指导,是教师对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方法的指导,它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小学语文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小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学习方法指导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二是引导学生获得有关学习方法使用价值的认识,即充分认识具体学习方法使用范围,使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能选择并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

(二)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内容

1.培养自觉地获取知识的心理状态;

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揭示语文学习的规律;

4.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三)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过程

1.初步了解;

2.制定计划;

3.实施指导。

(四)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原则

1、教法与学法相结合;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群体与个体相结合。

(五)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方式和途径

1.精心计划,多形式进行学法指导;

2.有机渗透,寓学法于教学之中;

3.建立常规,确保学法指导到位;

4.横向联系,实现学法“三个沟通”。

思考与练习:

1.《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有何现实意义?

3.结合小学教学实际,分别设计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行动方案。

同类推荐
  • 柳林中的风声

    柳林中的风声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本书作者干天全教授研究中国寓言数十年,精选两百多个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用通俗浅显的语言进行讲解,并分析寓言背后的智慧,给读者以思考和启迪。一则《坎井之蛙》,让人知道坎井外有海阔天空的世界,不能在狭小的环境里自我满足、自鸣得意;一则《刻舟求剑》,告诫人们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应以发展变通的眼光来处理问题,墨守成规就会失败;一则《南辕北辙》,使人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正确的方向,若方向错了,不管物质条件如何优越,自己如何努力,只会离预想的目标越来越远……
  • 机智善辩的故事

    机智善辩的故事

    《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故事丛书:机智善辩的故事》选取了历史上爱国人物的故事,这些精品故事展现了我国人物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使青少年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 中国政治史速读

    中国政治史速读

    历史总是让人回顾,让人想一探究竟。本书纵横交织,为我们介绍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以时间为线索,从王朝更替说起,分类而谈,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解读那已逝的历史。
  • 三国演义(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推荐阅读书系)

    三国演义(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推荐阅读书系)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体小说开山之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故事起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终于王濬平吴,描述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通过诸多战争场面的描写,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展现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政治智慧。
热门推荐
  • 北宋词史

    北宋词史

    《北宋词史》对北宋时期诗词名家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一一评说,对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史的读者,《北宋词史》将有很大参考价值。词的抒情功能在他们手中有了极致的表现和复杂的变化。宋词的风格表现更是多姿多彩,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晏殊的温润秀洁、柳永的靡曼谐俗、苏轼的清雄旷逸、周邦彦的精美典丽、李清照的清新流畅、姜夔的清空骚雅、辛弃疾的沉郁顿挫、吴文英的密丽幽邃、王沂孙的晦隐缠绵……
  • 外星穿越之绝对宠夫

    外星穿越之绝对宠夫

    且看星际第一杀手穿越异世大陆,如何将强大的男主宠成奶狗,大有将夫管严发扬光大的趋势。
  • 四季调养菜

    四季调养菜

    《四季调养菜》是一本专门介绍四季如何调养的菜谱书。书中强调根据一年四季气候更迭的特点,选择不同的食物,并精选了菜谱、汤谱多例,供寻常百姓在不同季节进行饮食调养。本书内容丰富,科学实用,非常适合大众养生的需求。
  • 洛仙

    洛仙

    人若死去,必然重坠轮回,无法超脱。传闻数百年前巫鬼道,可以借鬼道神通而成大道,但是一夜之间却烟消云散。废墟之上,一鹤西来,天师道应运而生。佛灭之日,乱相纷呈,平民百姓命如草芥。方仲的亲身父母不幸成为一对亡命冤魂,为了复生双亲,他被迫踏上了修道之路。
  • 动物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动物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王者联盟

    王者联盟

    雨弄青纱人弄影,云隐天机雾隐裳。狂风不动剑中意,莫忘相思见余音。英雄异界来了一位异客,武道之途,恩怨情仇,一柄天罪神剑,一身奇异体质,开起了强者之路……前进的道路崎岖不平,只因红颜相伴,一路坚持到底,结下不解情缘……
  • 飞贼妈咪太狡猾

    飞贼妈咪太狡猾

    她不仅光明正大地闯入他的车城偷走了一辆名车,还扬言:“你再追我,我就偷走你的儿子!”嚣张的话出现在娱乐周刊的大标题上,一时间大家都好奇这霸气侧漏的女飞贼要怎么偷走大名鼎鼎的CEO的儿子,谁都知道他还没有结婚,更别说有儿子,那么这个女人的意思就再明白不过了,难道是要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他收服?宝宝语录:“妈妈,我看到那个比点点帅但是妈妈说没有比点点帅的男人了。”“夏点点,你能不能说话简洁一点?”“不能啊,这句话就应该这么复杂。”“不行,必须简洁地说。”“好吧,妈妈,我看到男人了!”
  • 觉与道之新仙界

    觉与道之新仙界

    从一介凡人成长为强者的修仙故事。玄而不幻,精彩不断。
  • 鬼妈妈的恐怖故事簿

    鬼妈妈的恐怖故事簿

    父母离异的小姑娘安心一直与父亲一起生活。十二岁时,父亲因公要常驻非洲某国,因此送安心去到独居的母亲身边。母亲居住在一个偏远的山村里。母亲有一所又大又旧的古屋,安静,典雅,还有些诡异。某日,安心进到母亲书房中,发现一本厚厚的破旧红色笔记簿,从此,走入了一个个或恐怖或诡秘的故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