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81100000003

第3章 金色的早年(1686年—1708年)

上篇怡亲王允祥其人其事

允祥,全名应叫爱新觉罗·胤祥,满族正蓝旗人,号青山、朝阳居士。生于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一(1686年11月16日)。康熙皇帝皇后嫔妃成群,子女众多,共55个孩子,其中男35个,女20个,胤祥在男孩中排第22个,因前面的没有全存活下来,实际排行第十三位,故人称十三阿哥,后来又叫十三爷。雍正即位后,为避皇帝之名讳,皇子们均改“胤”字为“允”,故称其为允祥。后被封怡亲王。雍正八年五月初四(1730年6月18日)病逝,终年45岁,谥为“贤”,遂有“怡贤亲王”之称。因与雍正皇帝关系特殊,再加上为雍正朝立下无人能比的功劳,雍正皇帝特允许其恢复“胤祥”原名,以示嘉奖。因此,在下面的叙述中,我们以雍正登基为界,称之前的他为胤祥,之后的他为允祥。

胤祥出生后,康熙帝特为其取名一“祥”字,用意很明显,是期盼祝福他吉祥、祥和,但在他短短的45年时光里,他活的并不顺利,大喜大悲,起伏跌宕,充满了戏剧性。面对这种命运的捉弄,不仅他自己曾感叹老天的不公与无常,就是后来对他感兴趣的人,也无不唏嘘扼腕。他也不想这样,但历史就让他这样,他有什么办法呢?我们能做的就是看看他的这段历史是如何走下来的。为了方便叙述,笔者把他的一生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金色的早年;黯淡的中年;辉煌的晚年。

不知读者发现没有,笔者在这里写的是“金色的早年”,而非“金色的童年”,之所以有这样的一字之差,是因为胤祥到1708年时,都22岁了,早超过了“童年”的年龄,是个典型的“青年”了。那么。我们为什么把他这22年划为一个段落呢?是他的“童年”延续了?还是“青年”迟到了?这个问题很有趣且值得思考,等看完下面的文字,估计您就清楚了。

一、皇子出身,宠爱有加

胤祥出身高贵,是纯正的龙子龙孙,金枝玉叶。其父是康熙帝,生他那年,康熙32岁,正值豪气冲天之年;其母名章佳氏,乃参领(正三品武官)海宽之女。康熙诸子出身,只有二阿哥允礽最高贵,其母是孝诚皇后,也因此他被立为太子,其余的都是庶出,以母家的门第而论,大阿哥允褆母恵妃,是郎中索尔和女;三阿哥允祉母荣妃,是员外郎盖山女;四阿哥雍正母德妃乌雅氏,是原任护军参领威武女;五阿哥允祺母宜妃,是佐领三官保女;七阿哥允祐母成妃,是司库卓奇女;八阿哥允禩母良妃,是内管领阿布鼐女;九阿哥允禟与五阿哥同母;十阿哥允母温僖贵妃,是原任辅政大臣遏必隆女。胤祥母章佳氏地位虽然不算高,但架不住康熙帝对其十分宠爱,这从两点上可以看出来,一是她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了胤祥,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就生了“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康熙三十年(1691年)又生了“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六年间生了三个孩子,而且前两个是连着生的,即康熙二十六年生胤祥,二十七年就生十三公主,说明在胤祥刚生下来,康熙帝就与其同房了,可见其对她的格外宠爱。二是其病逝时,当时三阿哥允祉在百日内违反丧仪剃发(按丧制,皇子在母妃去世百日内不得剃发),结果遭到康熙帝的严惩,从郡王降为贝勒,此举亦可见她在康熙帝心目中的地位。章佳氏生前没有得到正式封号,直到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薨逝,才因“性行温良,克娴内则,久侍宫闱,敬慎素着”追谥为敏妃。雍正即位后,又追封她为“皇考皇贵妃”。由于康熙帝对胤祥母亲的钟爱,自然而然的也扩展到胤祥身上,使他从一出生就得到了不一般的待遇,当然,这里面也有胤祥自身讨父皇喜欢的原因。

康熙是位少见的明主,非常重视皇子的教育,从小就为儿女们选择了当时最好的老师。胤祥同其他皇子一样,自幼受到严格良好的教育,从6岁开始,每日天不亮,就到书房学习儒家经典,诗文书画,满汉语文,并习骑射等项目。胤祥和十四子允禵的老师是康熙岳丈佟国刚的儿子——进士法海。法海24岁时考中进士,做皇子师傅的时候只有27岁。史书上说:法海侍皇子,直词正色,圣祖对其评价甚高,谓独不能欺。良好的教育使胤祥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各方面都很优秀,得到了父皇的偏爱,其受宠程度直逼当时的皇太子,是名副其实的宠儿。他的优秀表现在:

(一)精于骑射

书上记载胤祥颇具满人之遗风,自幼就精于骑射,据说能每发必中,驰骤如飞,且有临危不惧,猝变不惊之气度。一次随康熙围猎,猛虎突出林间,直面扑来,他面不改色,从容操刀,一击而毙,见者无不称其“神勇”。当然,后来文学影视作品中,把他描写成身怀绝技,能飞檐走壁的侠士形象是有些夸大,但他不是文弱书生是肯定的。

(二)擅诗、书、画

胤祥善骑射,但他并非一介武夫,从整体来看他还是偏于文的。他聪慧,很有艺术才能,在诗、书、画上都有极高造诣。可惜这方面人们过去研究的不够。

首先,胤祥善书画。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康熙南巡,胤祥与皇太子胤礽,皇四子胤禛两位兄长随驾。某日,皇帝雅兴在行宫召集大臣和皇子们研习书法,不仅亲书大字对联当场展示,还邀请众人观赏皇四子胤禛和十三子胤祥书写的对联,据说,诸臣环视“无不欢悦钦服”。尽管这里面肯定有阿谀逢迎的成分,但其擅长书法应该不假。这一年,胤祥17岁,若心里无底,皇上也不会让他同皇兄一起当场献技。笔者寡闻,不知胤祥留下的书法作品多不多,只曾在网上见一幅他的行书条幅:“画帘高卷迎新燕,湘帙闲翻对古人”,字规矩娴熟,有静雅气,感觉不错。他还精绘画,其作品《一团和气》,画一男人左拥右抱两个女人成团状,颜色红绿蓝搭配,一派和谐,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来其中奥妙。虽然这种构图借鉴了中国民间的形式与画法,但加入了胤祥新的东西,反映出了其风趣幽默的一面。

其次,胤祥能诗文。中国讲诗书画不分家,胤祥善书画的同时,他还善诗文。雍正曾评价这个十三弟说:他“天资高卓,颖悟绝伦。如礼乐射御书数之属,一经肆习,无不精妙入神,为人所莫及。”他的诗保存下来的不多,只有区区32首,尽管多是些唱和之作,但平实真切,表达着他的情感与期望。雍正后来将胤祥的诗收集在一起,以《交辉园遗稿》之名,附在自己的诗集后面,且亲自写序,赞其“平日所作诗篇,抒写性情,和平大雅,无纤毫陈腐之气”。这种评价很高,且符合实际。如,他的《月夜》诗:“虚廊宴坐夜沉沉,偶得新诗喜独吟。万籁无声风不动,一轮明月印波心。”写得宁静淡雅,内心充盈。再如其《试马》诗:“名骥来天厩,翩翩过苑门。风轻朱鬣动,沙浅碧蹄翻。纵有驰驱力,宁酬圈养恩。长嘶频顾影,矢志效腾骞。”则表现出其远大志向及知恩图报的情怀。

(三)喜藏书

胤祥喜读书,早年曾有诗句云“分阴珍重攻文史,益信前贤蕴无穷。”(《奉和兄雍亲王春园读书元韵》),同时,他也喜藏书,震钧《天咫偶闻》卷三曾载:“怡亲王允祥府藏书之所曰乐善堂。大楼九楹,积书皆满,乾隆中,四库馆开,天下藏书家皆进呈,惟怡府之书未进。其中世所罕见者甚多。”众多的藏书成就了他的杂学,涵养了他的性情,也为后来他的辅佐事业,真正成为雍正朝的大总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为他的子女创造了良好的读书学习环境,为后来其子弘晓喜欢文学,并抄录《红楼梦》埋下了种子,当然这是后话。

(四)精鉴赏

雍正朝的文物都十分精美,以隽秀文雅,精细玲珑之特点,受到收藏家的追捧,但大家可能不知或很少知,这与胤祥是分不开的。一来他当时分管内务府,各种文玩宫廷用品的构思、设计、烧制以及画家、手艺人等都由他负责管理,这在档案中有不少记载;二来,与他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也分不开。他是个实干家、操作家和鉴赏家。从当年《活计档》中的记载看,胤祥有极高的鉴赏审美能力,他提的建议总是贴切实用,不仅能博得皇帝的喜欢,而且颇具艺术价值和工艺价值。这些虽然都是他被封为怡亲王后的事,但其高超的鉴赏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是与他早年受的教育和学习培养分不开的。

(五)性格沉稳

胤祥性格稳重内敛,敦厚忠孝,做事周密,不事张扬。《钦定八旗通志》说他“生秉粹质,至性过人,幼偕诸王,侍圣祖于宫廷,尝随行,以稚弱未能前视,圣祖过,寻履迹伏地嗅之,其儒慕诚切如此。及长,祗服慈训,先意承志,靡不周悉……谨度巡礼,克慎有加,不立党援,不邀名誉”,雍正帝在其给胤祥的诗所作的序中也说他:“谦抑逊让不自足”。他属于那种内敛中有刚毅的人,且宽宏大度。一度他因卷入太子争权漩涡,什么好处都没捞着不说,还弄了一身病,在不被父皇看重,且多有误解的情况下,他不怨天尤人,不可怜凄凄,也不抱怨,不痛恨,而是依然感念圣恩,据后来朝鲜特使记载:在他当了怡亲王后,每当听到别人赞赏先皇,他都会高兴的不得了。

胤祥性格沉稳,但并不死板,生活中他还不乏风趣幽默灵活的一面。比如,雍正二年(1724年)七月二十七日,允祥、庄亲王允禄和领侍卫大臣公臣马尔塞,在奉旨前往赴围,学习游猎时奏请皇帝万安折中云:感谢皇上隆恩,在皇上日理万机之时,却让他们尽情游猎,并请皇上放心,他们一切安好。皇上批曰:“所忧虑者当尓等肥壮而返时恐怕认不出来也。”允祥等回曰:“此次赴围众人特蒙圣主殊恩,务必学习游猎,且臣等之旧疾,亦得清除,身体亦将肥壮。倘若确实发胖,而不甚寓目,则将如何好?臣等待为此事惶悚奏闻。”皇上又批曰:“对发胖后不堪寓目之事,尔等丝毫勿虑,尽量发胖,愉快而回。惟独马尔塞回来时,恐其马力不支,朕委实为之悬念。著怡王选二匹脚力强而能支撑之马,以赏赐于马尔塞。倘若尚未发胖,则毋庸赏赐。”允祥等回:“臣等恭聆之余,心中甚觉快慰。仰赖圣主殊恩,即便发胖后如何不堪寓目,臣等亦无顾虑。再马尔塞此次仰蒙皇恩,委实发胖而不堪寓目,且其身体又笨重,每日仍领中军攀爬大山,故臣等从御用新马群中挑选二匹脚力强马匹,已赏给马尔塞。”皇帝与他一批一回中,可见允祥性格中诙谐有趣的一面。尽管这些幽默的趣事发生在他后来的生活中,但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受到很长时间的压制打击后,还能这样风趣,想来他年轻风华正茂得宠时,性格会更开朗一些。

(六)不耽于佛教

雍正喜佛教,自称圆明居士或破尘居士。雍正与胤祥从小在一起,又多接触,胤祥对佛教估计也有较深了解,他不仅常与四哥雍正谈经论道,还给儿子弘晓讲过佛学,他的诗“芝榜高题御墨鲜,阳春烟景浩无边。圆通妙谛谁能会,一片光明照大千”(《圆明园燕集呈兄雍亲王》其三》)也有点佛学诗的味道;另外,从雍正朝初期开始,他还对京城西山卧佛寺进行了“舍资葺治”,使这一处“岁久颓圮”,“香灯久断”的名寺得以逐渐恢复起来。这都说明他对佛教有所了解,但他不像雍正那样耽于此,而是采取了比较通融的态度。相比之下,他的个性及遭际使他更接近于禅宗,这集中体现在他的诗中。如,“虚廊宴坐夜沉沉,偶得新诗喜独吟。万籁无声风不动,一轮明月印波心”(《月夜》);“银塘珠露月三更,风静荷香远亦清。为是出尘心不染,亭亭独立迥含情”(《咏荷花》);“山翁家在白云中,鹤发萧疏坐晚风。门径扫时幽藓碧,杖藜扶处落花红”(《山翁》);“渔翁常占蓼花湾,俯仰心同白鹭间。放艇有溪皆入画,得鱼无日不开颜”(《渔翁》)等都有禅意禅语在。

二、早年丧母,因祸得福

胤祥生母章佳氏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病逝,那年,胤祥才14岁,两个小公主一个13岁,一个9岁。因康熙帝宠爱章佳氏,其病逝后,便把这种爱自然而然的转移到了胤祥身上。为了能让他尽快抚平丧母之痛,并得到健康的成长,康熙帝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由德妃代为抚养

父皇康熙把他送到德妃处,由德妃看护抚养,而德妃正是后来做了皇帝的雍正的生母。这无形中拉近了胤祥与雍正的关系,天意安排般地为以后的腾达埋下了伏笔,可谓因祸得福。

(二)命雍正教其算学

在德妃处二人“晨夕相处,”感情甚笃。稍长,雍正还奉命教胤祥算学。如遇塞外扈从,两人也是“形影相依”。后来就是当胤祥因故不能扈从时,两人便通过诗词唱和,交流感情。雍正后来在给胤祥的诗所作的序中说:“昔年,兄弟聚首时,宴集唱和,王每以所作就正于朕,朕扈从塞垣,王亦间有寄怀之句”。这些从现存的胤祥诗中就可见,如,《奉怀兄雍亲王随驾热河避暑四首》、《泛舟呈兄雍亲王二首》、《圆明园燕集呈兄雍亲王四首》、《奉和兄雍亲王二首》、《奉和兄雍亲王暮春元韵》、《奉和兄雍亲王春园读书元韵》、《奉和兄雍亲王山居偶成元韵》、《奉和雍亲王早起寄都中诸弟兄韵》、《恭祝兄雍亲王寿》等,在胤祥保存下来的32首诗中,与雍正唱和的就占了一大半。

(三)每出巡必携其扈从

每有出巡,康熙帝都把胤祥带在身边,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七月,13岁的胤祥第一次跟随父皇去盛京谒陵后,直至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废太子事件发生前整整十年间,康熙帝只要离开京师,无论去哪里,都带着胤祥(共有三十五六次之多),也就是说,在这十年中,康熙帝外出时,胤祥是所有皇子(包括皇太子)中唯一一个必定随往者。尤其是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帝第五次南巡,除皇太子外,随行皇子只有胤祥一人,足见康熙帝对其的喜爱之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前后,皇八子允禩的老师何焯在给家人的信中称:胤祥乃康熙帝“钟爱者”,且前途无量。

胤祥得到父皇的偏爱,他是心知肚明的,可惜这方面记载不多,但我们从他写的对父皇的赞美诗中可略见一斑。如他称赞父皇“圣政先无逸,皇心重有年。孜孜宵旰意,总向画图传”;“勤俭昭淳俗,劳思爱古风。垂裳开至治,衣被万方同”(《恭读御制耕织图敬成二首》);“圣躬多悦豫,喜共万方传”(《銮回恭迎敬赋》)等,都表达了他对父皇的感恩及颂扬之心。

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出生,到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废太子事件爆发,胤祥度过了自己22年金色的早年时光。虽然有早年丧母之痛,但在这不算短的22年间,他始终受到父皇的偏爱,生活在父皇的翼护下,成为了皇子中的佼佼者。要不是后来发生的突变,他的生活和命运会沿着这个轨道一直走下去。

同类推荐
  • 也是读书

    也是读书

    本书辑录著名学者、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撰写的各类随笔七十余篇,写作时间横跨几十年,包括序、跋、引言、后记等多种形式。读自己的书,读他人的书,读学生的书,其内容或是陈述个人作品的主旨、创作的经过,或是对朋友、同道著作的点评,或是对学生作品的寄语。葛剑雄教授的学术研究之精、涉猎之广,可窥一斑。这些文字既有思想价值,又内涵丰富,充满了读书的乐趣和人生的省思,集中展示了作者在学术和写作上的研究与思考。
  •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生命中那串摇曳的风铃:当代青少年人生与生命读本

    生命中那串摇曳的风铃:当代青少年人生与生命读本

    品读如此经典的美文,你收获的将不只是心灵的震颤,更多的是提升人生的境界,以及对生命内涵的深切体晤。每一处饱含情感的文字,都能激发你灵感的火花,带给你心灵的顿悟,让你感受震撼的力量。让智慧滋润成长的每一个足迹。
  • 诗经全鉴

    诗经全鉴

    在我国的文学艺术宝库中,有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它的名字就叫《诗经》。《诗经》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绽放于世界文学舞台的艺术奇葩。各个时代的文人墨客,无不从《诗经》中汲取营养,并渗透在他们自己的作品当中。《诗经》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拥有如此令人着魔的魅力?阅读本书,你将找到答案。
  • 天真与经验:梁遇春散文

    天真与经验:梁遇春散文

    现代作家废名评说梁遇春玲珑多态的散文,称他“酝酿了一个好气势”,“将有一树好花开”(《(泪与笑)序一》),讲得相当漂亮,相当贴切,不温不火。本书收录了梁遇春的多篇精美散文,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分为“文艺杂话”、“随笔趣谈”、“大师小品”和“海外书话”四个部分。
热门推荐
  • 天地阴阳

    天地阴阳

    在距离C市东门约十里之处,树木茂盛,高楼矗起,这便是水牛镇。一条讲究地用水泥浇制的乡间公路,把它牢牢地跟邻近的C市拴连在一起。每天,各色轿车在这条路上行驶,就连田野里辛勤务农的人对此也已经看惯了,心中愉快地认定这正说明本地的繁荣昌盛。在镇的入口处的圆形花园广场上,高高地立有一座水牛雕塑,出于真正的艺术家之手。那乌黑庞大的水牛厚重雄伟,既昂首天外,又守护乡土,在乡人心中唤起无数美好有力的情感。公元一九九×年×月的一天下午,这座雕塑水牛居高临下地目击了一场浩劫:不知从何而来的许多人,乘着卡车,带着起重葫芦和专业的起重工人,开进了广场边上以“水牛”命名的印刷厂。
  • 九霄帝神

    九霄帝神

    一代神王江辰,在“开天”之时被三十六大主神围攻而陨落。魂穿重生,狂暴崛起!炼最强肉身,凝完美武魂,铸不灭神魂,成不朽神格!力压群雄,横推八方,诸天之神,皆在脚下臣服!若张狂,何人敢抗!若成神,天下无神!等到归来之时,天地暗淡,诸神陨灭!
  • 西域六决

    西域六决

    武林传说:得六决者得天下。百年前诞生的西域六决,一直是武林中人梦寐以求的至宝。只可惜在纷战抢夺之中,修炼六决之人尽数被诛,六决拓本尽数被毁。叱咤风云一时的武功秘籍从此销声匿迹。随着武林大会的召开,西域六决武功重出江湖,一场腥风血雨悄然降临。镇远镖局少镖头李天勤,本过着无忧无虑、丰衣足食的公子哥生活,也因为六决的重现受到牵连。全家都不幸惨死,自己虽勉强保住了一条小命,却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流浪江湖多年,他渐渐发现,西域六决只是幌子,所有的一切原来另有阴谋,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背后操控一切。忍无可忍的李天勤决意放手一搏,揪出幕后主谋,完成复仇。他能否力挽狂澜,让我们拭目以待……
  • 重生之家有一姐

    重生之家有一姐

    性转重生,这一点都不好玩。好吧!我收回前面的话。
  • 延安颂

    延安颂

    一九三五年十月,红军在毛泽东的带领下结束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蒋介石百般阻挠,要以一困二剿三消灭的政策把红军冻死、饿死在陕北。红军于二十一日拂晓打起了直罗镇的枪声,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于二十三日把牛元峰带领的敌军全部歼灭,直罗镇战役大获全胜。直罗镇战役的胜利,不仅粉碎了敌人对于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而且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异能佣者

    异能佣者

    余冰是个能自由操纵水的异能者,他活在自己的执念中,在作为异能者的佣兵世界里,完成一个个任务。
  • 夫君大大太腹黑

    夫君大大太腹黑

    西雨萌的人生三大理想就是:家庭美满,事业成功,名满天下。结果在出了一趟门后,自己竟然就有未婚夫了,在这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啊,雨萌无奈,于是踏上了离家出走的道路。殊不知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连环套。女主:世界太可怕,我要回家找爸爸。男主:找爸爸没用,找夫君吧,我一直都在啊。
  • 木叶之隐藏BOSS

    木叶之隐藏BOSS

    “雷好,我是野狼!”“呸!”“你好,我是野良奈落,很高兴认识你,少年!”漩涡鸣人看着面前似乎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年轻人露出震惊的表情道:“是你,万事屋的坂田银时?”“呸!我叫野良奈落,火之国大名!”“大名,大名,大名!”当一众欢呼声响起时,奈落露出陶醉表情将竹扇打开道:“没错,这就是我!火之国大名,生于战国时期见证荣耀光辉而走到最后的隐藏BOSS”“咔”灯光,幕布,镜头,撤,撤,撤,“不对啊,我给钱了啊,混蛋,回来,信不信我弄你们,我可是火之国大名啊!”火影忍者,战国大名,年少之身,一步步靠着带毒系统登上巅峰,成为火影世界翻云覆雨的隐藏BOSS
  • 余生满是江先生

    余生满是江先生

    【强推新文《反穿第一天后》】 因为一套同款的笔记本和笔,江先生和苏小姐的缘分,就此结下。苏小姐是一名全网最红小说作家,曾经以一天收入10万,名副其实的大神,无人能及,世人以为她是一个中年妇女,其实她是一名学生,也是一枚温柔好看的学霸君。江先生是一名电子竞技大神,超高级的那种,就靠这个养苏小姐,还是皇城第一世家太子爷,世人眼中的“明明可以靠背景,却偏偏要靠自己的人”承蒙你的出现 够我喜欢好几年 【欢迎入坑】【高实力温柔作家小姐姐&高冷禁欲的傲娇帅哥】【里面有多重伏笔,男女主性格无常】 [拒绝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