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316900000038

第38章 乱起(七)

九月初九日,重阳节,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这些都没有。前唐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尤其是登高,以避灾——于如皋县民,则是大写的讽刺了。

飓风过后的如皋,城外洪水犹未退却,四处乡民仍从各处向县城围拢过来。

午后,城内城外忽然出现大量的衙役兵丁,另有数十名青衣汉子分散在各处,拿着锯、斧等工具,推着板车,装着木头苇席等物,在较为宽敞之处叮叮当当忙碌起来。一个时辰后,百余座简易木棚搭建成功。

又有衙门书吏站在高处大声说了一通话,大抵是说乡民们辛苦了,天灾无情人间有爱,朝廷不会撒手不管,县里不会坐视不理……方县令已经下令开仓赈灾,每日两次放粥,必不使乡民忍饥挨饿……官粮若有不够,县里乡绅亦纷纷伸出援手,如丁堰李家、白蒲杜家等,俱已先行捐粮五千石,另有钱款若干……总之,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度时艰,必能安稳渡过此灾……

这样的宣讲在每处木棚都有发生,效果不错,有不少老迈乡民老泪纵横,跪地感恩。

而丁堰李家与白蒲杜家更在口口相传之下成了济世安民的大善人,至于方县令,也是官声大震。

其实,搭木棚、放粥,只是安置灾民的当务之急,是稳定民心的第一步,排在《赈灾条陈》之首。

《赈灾条陈》是李烨呈献给方诜的。

其时,方诜随意地看罢这本薄薄的小册子,脸上阴晴不定,手指叩击着案几,淡淡的说:“这册子里所言……大抵是有些道理的,不过,卫生防疫、城管监察……这些又是什么名目?”

李烨清了清嗓子,答道:“卫生防疫是预防传染病的滋生与传播,眼下气温高,水涨不退,极易由蝇蚊虫鼠这些小动物滋生可感染性病毒,可组织人手清理、清洁街面,特别是容易疏忽的死角,更要仔细清扫……城管监察,是组织专职人员巡检,指定如厕更衣处……”有些结巴地解释完毕,他暗暗抹了把汗:大郎说的这些话太拗口了,背了几遍都没背全……

《赈灾条陈》自然是李惟的手笔,交给李烨时,其中“卫生防疫”很是费了番口舌,没奈何,诸如“细菌感染”、“消毒杀菌”这些词实在很难用这个时代的言语解释清楚。

至于“城管监察”提前千年问世,李惟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这个部门太流逼了,也太能惹是非了,简直是时代的弄潮儿呀。但,就如皋的现状,却是极有必要有这么一只专职力量维持秩序的,防患于未然。幸好,只是雏形,用的好大有俾益。

天灾发生之初,民心难安,政府力量当第一时间介入,后世的华夏在这方面的作为举世共睹。

预防传染病是最大限度的控制灾害连锁恶果,他林林总总列出了细则:死畜禽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最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是将死亡的畜禽进行深埋,应选择高岗地带,坑深应在两米以上,尸体入坑后,洒上石灰,覆以厚土。在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焚烧。禁止贩卖屠宰病死畜,确保灾后无大疫;要对养殖环境和畜禽圈舍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消毒工作,避免病原与畜禽群体的直接接触,降低发生动物疫病的风险。其中,消毒的重点地方有畜禽舍、屠宰场(点)、仓库、中转场地、牲畜市场、农贸市场、饮水源、畜禽运输车辆等。除了清扫、冲刷、洗擦外,消毒方法有日晒、焚烧、堆积发酵等;灾害之后的疫病爆发的危险因子主要是与被安置的人群有关,包括人群能否得到安全的水源和卫生设施,拥挤的程度,人群自身的身体状况,以及医疗救治的状况等……凡此种种,一一列举潜伏的危害及处置方法。

而遇难者遗体的处置也极为重要,最后是焚化或集中掩埋,但这势必会遇到死者家属的抵触,需要做通思想工作。

还有灾后重建。

赈灾先期工作到位,受衣乡民大抵会暂时安定下来,需要一个缓冲期来接受亲人的遇难及家园的毁失。但这个缓冲期不会太久,待到人们接受了现实后,会为日后的生计犯愁、焦虑、急躁。得让灾民看到希望,灾后重建就得尽快、尽善完成。

等待,永远解决不了问题,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干等着州府或者朝廷的后续动作……

在这里,李惟提出了“募捐”。

李家与杜家率先捐出钱粮。这于乡绅而言绝对是拉仇恨的做法,在受灾乡民却是博得大善之美名。

次日,如皋县衙后衙议事厅,左右两侧数十张椅子坐满了人,多是锦衣绸裳、大腹便便者。

在座的大多是熟人,彼此打着招呼,寒喧着,压低声音,窃窃私语。

“X东家,上月转手一批酒水,自南而北,想必是收获颇丰吧……”

“赚些许辛苦钱罢了,时下北上的路不好走,真是艰辛无比,某是打算断了北面的往来了……倒是你X东家走了契丹的路子,赚的盆满钵满……还望带上某喝点汤哪……”

“契丹那边倒是容易些,只不过先期投入比较大……X东家家资丰厚……日后有机会合作……”

如皋县不大,商业却极为发达,很是出了些巨贾富豪,今日在这县衙议事厅列席的皆是名号较响的商户代表。

说起来,大家伙虽然经营行当不同,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终究相识,如今日这般齐聚一堂却还是头一遭。

对于以如皋县衙名头发到各个商家手上的请帖,众人皆摸不清脉络,帖子上只写了某日何地敬请至县衙有事相商的字样,究竟何事却无人知晓……这县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有消息灵通的目光扫过在右首就座的杜华,对方垂眉敛目,端坐不语,老神在在,落在有心人眼里,不免心中暗啐:听闻李杜二家率先捐了银粮出来,这通闷骚操作想必是颇得县令欢心的……李杜?前唐与李(白)杜(甫),他们居然也能与前贤并名?真是不知所谓。

座中作此想的人不在少数,但明面上却是其乐融融的,和气生财嘛,更何况,在如皋,李、杜称得上是庞然大物,等闲得罪不起。

众人并没等多久,不多时,本县父母方诜迈步走了进来,李烨跟随其后,亦步亦趋。

座中人齐唰唰起身,口中称呼着,破家的知县,可不是闹着玩的。至于本县的大盐商,如今的吏房主事李某人,众人赫然发觉,其身上竟然隐隐有了官威,原本的商贾气势已然泯去。

方诜也不啰嗦,环顾四下,咳了声,徐徐说了番话。

言语很精练,中心思想只有一个:拿钱。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座各位皆是富贵人家,家境殷厚,值此天灾成害、乡亲遇难之际,正该鼎力相助,朝廷必不忘诸位乡贤高义也,如此云云。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直骂娘:伸手要钱,要不要说的这么冠冕堂皇?就像你不捐个万儿八千的没脸在如皋待下去似的。捐钱呀,割肉呀。

捐?捐多少?

一些个相熟的人交换着眼神,非常隐蔽地亮了亮手势,然正襟危坐,低着头品茶,仿若人间美味。

场间顿时沉寂下来,唯有喘息声或延绵不绝,或断断续续——胖子的苦,尔等知否?

方诜叩击着茶几,目光在左右首的李烨与杜山河身上掠过,也不去瞧其他人,不疾不徐地说道:“危难处见人心,李主事与杜东家宅心仁厚心系乡亲,昨日便捐粮五千石及白银三千两,功在社稷利于黎民,本官已上报朝廷……或可见于明日邸报……”

话说了一半便戛然而止,留白处交给座中人去品味。

邸报?众人先是愣了愣,而后苦笑:要不要这么狠啊。

唐玄宗时最早关于邸报的书面记载是孙谯的《经纬集·读开元杂报》。记载着某日京僚行大射礼于安福楼南。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某日皇帝自东封还,赏赐有差等等,开元杂报只是孙谯自己加的称呼,并不是官方正式名称。

好嘛,如皋遭遇飓风大灾,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今有乡贤大善李烨、杜华心系灾民,率先捐钱捐粮……

邸报一出,李、杜二人倒是大出风头了,却是将其余“乡贤”架在火上烤呀。都有人带头了,你们不列好队跟上便是奸商,便是劣绅……得一拥而上……争先恐后大出血才对嘛。

方县令明里暗里都说清楚了,牌面摊开,孰轻孰重、何去何从,就是再简单不过的选择题了。嗯,只有一个选项。

终于,一个肥头大耳、身材堪比武氏大郎约莫五旬上下的“弥勒佛”站了起来,微微欠身:“我们武氏商行捐银四千两、粮八千石,以赈此灾。”

此人形似弥勒佛,正是有如皋首富之称的武氏家主。捐款价码摆在那,他武首富好意思少过李、杜二家?

接着又有人表态捐银两几何、粮食多少,一时间,议事厅热闹了起来。

同类推荐
  • 明朝小两口

    明朝小两口

    明孝宗弘治皇帝朱佑樘,好多人都在写,我也来写写,他也是一位九十九分的好皇帝,唯一的一分不好就是英年早逝,做人当如朱佑樘,恋爱应学明孝宗,
  • 镜子:照出你看不见的世界史

    镜子:照出你看不见的世界史

    “拉丁美洲的良心”用《镜子》映衬出世界史上的荒谬和不公。记者出身的加莱亚诺,善于从体制的边缘发现让人生疑的蛛丝马迹。他从散落民间的口头记忆中寻找受辱者的尊严,从被冷落在纸堆里的记录中搜求被劫持的良知。这一次,他开始动笔书写一部倒转的世界史,撬动令思想窒息的体制磐石,唤起被麻痹的基本知识,恢复被蒙蔽的正常思维。六百个故事,就是六百面镜子。谎言不攻自破,恶行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在这里面,有人看到的是骄傲,有人看到的是屈辱,有人发现了过去,有人遇见了未来。
  • 穿越小狗腿

    穿越小狗腿

    意外穿越当红小说《丧乱离隐》,化身为被女主角先阉后杀活不过一百章的龙套配角。生存,还是毁灭?这对于虞世藩来说,根本不是个问题。他...毫不犹豫的穿越了节操的底线,交出了廉价的膝盖,抱住了女主角修长洁白的大腿,光荣的成为了一名仗势欺人的小狗腿。
  • 太和风云

    太和风云

    公元四至五世纪,中国历史历经三国两晋,进入南北朝时期。当时南朝宋政权掌握在刘姓皇族之手,而北魏的政权由北方游牧民族鲜卑拓跋部人掌控。北魏初期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历时百余年,后来第七位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史称拓跋宏。拓跋宏在其祖母冯太后的引导下,力主发展经济,实行民族团结,推崇汉文化并广传佛教,使北魏在文化上,民族团结上达到空前繁荣,而后又实行了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对推动社会发展,延续中华文明,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剧讲述了北魏中期的一段故事。旨在使后人记住这一段不应被忘却的历史。故事从北魏第五位皇帝文成皇帝的去世说起。
  • 温故(之二)

    温故(之二)

    人类始终生活在历史的投影里。这投影,既非上帝的恩赐,也不是什么神做的手脚,而是源自人类将自己与动物区分开来的那个重要特征——记忆。历史的投影有过远有近,远的如原始祖先迈向文明渺然足迹,所的如昨天刚刚发生的事情。时间之流,不舍昼夜,不仅把已经发生的,而且终将把正在发生的以及行将发生的一切,都裹挟而去,统统融入历史的投影。最早意识到这投影价值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夫子,他老人家一句“温故而知新”,虽平白如话,却如醍醐灌顶。历史既是人类活动的归宿,更是面向未来的智慧之源。谈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英国作家奥威尔的表述则更加直截了当,他说:谁掌握了历史,谁就掌握了现在。
热门推荐
  • 佛说大爱道般泥洹经

    佛说大爱道般泥洹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回到前世去逆袭

    快穿之回到前世去逆袭

    飞升天雷九道,最后一道,又名斩因果,指的是了断飞升修士在三千世界里的一切因果,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轮回种种,全部清算,唯有因果了断,才能实现最终的位列仙班。于是,一击天雷后,云裳回到了自己的前世轮回里,从此,有怨报怨,有仇报仇,有恩报恩。
  • 乱世猎人(10)

    乱世猎人(10)

    他来自山野林间,他是一个普通的猎人,但却有着一位极具传奇性的父亲!他无意名扬天下,他不爱江山只爱美人,但时势却将他造就成一段武林的神话!他无意争霸天下,但他为了拯救天下苍生于水火,而成为乱世中最可怕的战士!他就是——蔡风!北魏末年,一位自幼与兽为伍的少年,凭着武功与智慧崛起于江湖,他虽无志于天下,却被乱世的激流一次次推向生死的边缘,从而也使他深明乱世的真谛——狩猎与被猎。
  • 老妇还乡

    老妇还乡

    《老妇还乡》是迪伦马特的成名作,描写亿万富婆莱尔四十五年后返回故乡居伦小城,要用十亿捐款取她当年恋人伊尔的人头,因为伊尔抛弃了她,使她沦为妓女。她的要求起初遭到居伦人的拒绝,但金钱的诱惑实在太大,居伦人最后不得不在金钱前屈服。他们集体扼死伊尔,以“主持正义”换得本城繁荣。本书还收入作者的《流星》等剧作。
  • 重火力堡垒

    重火力堡垒

    魔法?邪能?不管你是什么,在工业文明的力量下颤抖吧!感谢你们用魔法为我们打开了一道又一道通往异世界的大门,现在,80亿疯狗出笼了!
  • 小镇铁匠

    小镇铁匠

    从闭塞的小镇里走出来的大学生,面对社会局势的改变,逐渐融入城市的节奏,但一通电话却将他唤回了小镇。老父强硬的要求,是促使他逃得更远还是妥协?小镇青年与父辈年月固守的冲突对峙,面对手艺的传承,是放弃还是抛弃花花世界的绚丽,回乡真的会成为困住他的局吗?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好人徐畏

    好人徐畏

    世上因为有了徐畏这样的分手大师,男人才能少那么些愧疚,女人才能多一些开心。而原本因为同行竞争而生意惨淡的徐畏,竟在某天早上接到一个神秘男子打来的订单。账户上莫名其妙多出来的三十万让他目瞪口呆。可接下来的一切却又让他知晓这三十万果然不是那么好拿的。接到订单的当天下午,西京市的某个酒店里便发生了命案,而受害者正是早上那个神秘男子。就连徐畏都深陷其中,成了怀疑对象。
  • 修道成灵

    修道成灵

    ‘大道无情,天道无私’。这是一个人人追求道之极限的世界;‘群星乱舞,妖魔将出;帝星偏离,异数乱世’。这是一个乱世英雄与祸世枭雄对决的故事。
  • 白莲花的发家日常

    白莲花的发家日常

    她孤身一人在大城市里打拼,他一直默默的陪伴在她身边。 她说:“结婚?为什么要结婚,明明一个人过的也挺好。” 他说:“如果是我呢?你嫁不嫁……” “额额,那也可以考虑一下。”不过,你能不能先有一个人样啊!这位小老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