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316900000041

第41章 乱起(十)

唐太宗贞观四年米(斗)三至四钱(此钱为开元通宝);

唐高宗永淳元年米(斗)四百钱(关中水、旱、蝗、疫、两京间死人相枕于路);

唐中宗景龙三年米(斗)一百钱(关中饥);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米(斗)十五钱(关中价)、米(斗)五钱(青齐钱);

唐肃宗上元元年米(斗)七千钱(关中价)米(斗)一千五百钱(江南价,此时史思兵尚在作乱);

唐宪宗元和六年米(斗)二钱(天下大熟);

唐僖宗中和二年米(斗)三万钱(黄巢在长安,被围,缺粮);

吴越米(石)五十钱;

南唐米价常年在每石五十至六十钱之间……

壬子年(保大十年)九月十八日,泰州府海陵、泰兴、盐城、兴化四县的米价涨至每石八十钱;扬州府及吴越苏州府的粮价为每石九十钱;而受风灾最严重的如皋县涨至每石九十五钱。

只短短三日,粮价一路攀升,上涨九成之多。更让人心惊的是,照这趋势,每石九十五钱的粮价绝非尽头。虽然,这样的粮价与前唐兵乱或饥荒时的粮价相去甚远,但也触目惊心了。

粮价,仿似一夜间便开始飞涨,叫人猝不及防。

但,这一切是有苗头的,根源便是李惟所担忧的灾民聚拢数量过多,从而定会导致赈灾粮食短缺而引发粮价暴涨。

就在县令方大人淡定地将李烨的进言当作耳旁风的第三日,官府打白条从乡绅处购得的粮食再次告罄,四处赶来的灾民仍是络绎不绝。

终于,县城的米铺挂出了“今日粮价每斗八钱”的牌子,购粮者一片哗然。每斗八钱,那便是每石八十钱了,涨了三成多哪。

另一条消息接着传开:义仓粮尽,县衙从乡绅处所购粮尽,因官道被毁、水路淤塞,朝廷调粮难到灾区,城中米铺存粮无多……总之,粮食危机降临了。

此消息不胫而走,并迅速发酵,米铺前买米的队伍越来越长,标价牌的数字不断变更……“今日米价,每斗八钱五”、“……每斗九钱”、“……每斗九钱五”……一直到每斗十一钱,米价在五天内翻了一番。

粮价在飞涨,官府却一时间拿不出应对手段来。谷贱时增其贾而籴谷贵时减贾而粜的“常平仓”及义仓空空如也,自乡绅手中调剂的粮食也是杯水车薪,由于交通中断又无法从异地调粮……这种情况在鱼米之乡的江南实在是罕见,以方诜为首的县衙毫无应对之策,唯眼睁睁看着粮价越涨越离谱。

其实,也并非是官府不作为,事实上,城中的米铺与官府原就是盘根错节的关系,就便有官员有心针对黑心粮商出手打压,也是心有余力不足。

粮食短缺,粮价势必上涨。本次风灾导致众多粮仓被淹,大部分乡民甚至无家可归,粮食,便是最为紧缺之物,偏偏离它不得。

现今没了“常平仓”抑价,可以预见的是,在异地赈粮未到之前,粮价定必会居高不下,甚至越来越高。

当粮价涨到每石一百二十钱时,骚乱终于无可避免的开始了。

施粥棚昨日便停了,灾民饿了一天后,没奈何,在城内的人还是慢慢的围拢到米铺。

米铺前高高挂了快牌子,上面端端正正的写着:“今日米价每斗十三钱,每人限购一升。”

一升米还不到一斤(相当于后世的1.25斤),还不够一个壮年一天的食量。

限购牌子一出,犹似拉响了警报,原本还算有序的购粮队伍骚动了起来,各种议论声嗡嗡嗡直响。

稍后,有人大声喝叱:“喂,那谁……插队啊……”

紧接着又有人附声应和:“不能插队……后面排队去……”

正往前挤的那个面容阴狠的汉子双眼一瞪:“你们几个……别没事找事……”这话说的中气不足,倒非此人心虚,都是饥饿闹的。

“排队排队……大眼,我们要叫城管了……”说话这人用了“我们”而非“我”,颇有团队意识,城管似乎比衙门官差还好使些。

阴狠汉子“啐”了声,心下忿忿不已。城管?妈蛋,我曾经离这支队伍的大门仅有一寸距离,却转身离开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如果再给我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我一定会说三个字:我愿意。如果……

好吧,这人本是如皋数得着的刺头混混,在圈子里名号极响,向来横恶,坊间居民、商户平素可没少吃他的瘪,人送绰号名“大眼”。

前几日衙门一纸公文,成立“城市联合监管大队”,征召对象除了退役兵士,另一部分便是混迹街头的闲汉混混。

大眼是个狠人,凭借一个“狠”字横行如皋,就便与官差衙役也是称兄道弟,但要他真的脱去身上这层灰衣去加入那劳什子城管大队,就便给他个副大队长干,他也是不乐意的。

嗯,他是个自由散漫惯了的人,在如皋地界也算得风云人物,逍遥自在的,怎可能去受那管制?

让他没想到的是,往日里在一起混吃混喝的兄弟们竟然受不了那些微诱惑一个个弃自己而去接二连三的加入了所谓的城管大队,好一帮背信弃义的家伙。也罢,世态炎凉,人心不古,往后交人哪,眼睛还得睁的大些。

他没想过改行,做一行爱一行嘛,朝秦暮楚、朝三暮四的可不好。铁打的营帐流水的兵,无非是再拉聚一批马仔小弟罢了,如皋的街面需要咱啊。

万万没想到的是,街面上不好混了。一夜之间,大街小巷上多出一伙臂戴红袖章、上绣“城管”二字的灰衣人,个个眼神锐利,很是精干的样子。

这些人好多都是熟面孔啊,见着他在街市上吃白食、勒索商户,口中叫着“大眼哥”,接着便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普及课,虽然期间有停滞忘词,但中心思想是表达的相当清晰了——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理应互爱互助才是,还望大眼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呃,就差就明说“痛改前非”、“浪子回头金不换”这样扎心的话来。

大眼何曾受过这等闲气,当场发飙,将那些个扯着虎皮做大旗的小瘪三们好一顿臭骂。

往日里唯唯诺诺的这些马仔倒是陪着笑,也不动气,只是好声相劝,言道是职责所在云云。

职责?一拳打在棉花上有没有?软刀子割肉有没有?还是以德服人?

耍狠的效果并不大,也不能一个人单挑一群人,城管大队……也算是官府职能部门,似乎不太好对付。

大眼骂骂咧咧,终究还是“给了面子”,悻悻离开。

很不幸的是,之后几天那些个城管人员便阴魂不散地在他附近游荡上了,完完全全就是重点监控对象哪。

这期间,他也见到这些灰衣人的执法。手段并不粗暴,开始是讲道理、谈法治,遇上不听话的硬点子,便直接镣铐锁走……哦,原来这些兔崽子对自己算是极温柔的了,真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悲哀。

问题在于,他原是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主,兜里可没几个闲钱,购买为着实有限。这不,只二日,他的钱兜就比脸蛋还干净了。

没钱,又没法吃白食,昔日威风凛凛的大眼兄那叫一个悲催,饥肠辘辘之际,只好腆着脸去平日里往来甚少的亲戚家蹭个一餐两顿的。可人家家里也没有余粮啊,也实在招惹不起他,干脆给了他一贯钱,委婉的表述了请他走的意思。

大眼兄掂着这一贯钱,百感交集,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去粮铺买些米,将就着过两天,明天会更好嘛。至于施粥棚,他是不屑去的,掉身份哪。

这日,他游逛到了粮铺,一看,我滴个乖乖,粮铺前的人老多了,队伍太长,如长龙甩尾般绕了几绕,九曲十八弯哪。

这么多人,得排到何时去?他当然是不走寻常路的,抖着膀子溜溜哒哒到了队伍前头,大眼珠子转了转,挤到一个年迈老叟前面。

老叟被挤得一个趔趄,幸好后面那人扶住了他。

粮食限购,且瞧着这架式,价格嗖嗖嗖涨个没完没了,说不定下一刻又涨了,真是应了那句话:时间就是金钱。

扶住老叟的那后生嚷嚷道:“那谁……不准插队……”他是不认识大眼的,并不晓得对方的底细,不知者无畏。但就便认识又咋样?有城管大队在,往日的刺头地痞可就成了惶惶不可终日的丧家之犬了。

妈蛋,虎落平阳被犬欺呀。大眼回头狠狠地瞪那后生一眼,扬了扬拳头,免不了一番恫吓言词。

那后生初生牛犊,直接顶了回去。接着队伍中的人们你一句我一句地声援,你有大眼,呵呵,找有城管,就问你服不服气?怕不怕?

还别说,城管人员颇得人心哪,更是罪恶克星。

就便是对于大眼这样的小霸王,也是威慑力十足。

城管?大眼那叫一个郁闷憋屈,能不能这么不要脸啊,动不动就叫家长,有意思么?但是……众怒难惹,算了,不和你们这些刁民一般见识,咱换家米铺去。

这天,大眼买到米时已是黄昏,当时的米价是每斗十五钱。

这只是米铺火爆场面的一个小插曲,如丢进汪洋大海的一粒小石子,波澜不惊,人们关心的是米价,是还能不能吃得起饭。

同类推荐
  • 寒门枭士

    寒门枭士

    繁华即将谢幕,寒门少年悄然崛起。横迈时空,谋天下之枭士。
  • 天启镇北王

    天启镇北王

    天启朝成立初年,大封功臣,封王十余个,封公数十个,伯爵更是数不胜数。镇北王府地处东北边陲,刚到东北之初,楚雄就被此地的衰败而震惊到了,地广人稀,郡城人口还不足万人,每郡幅员有其他大郡三倍之多,人口却不如其十分之一,被封到东北三郡,楚雄初期极为不满,但看着中原诸王遭到疯狂打压,他也便释然了,虽说人少,可经不住地方大呀!楚雄能以平民之身在乱世崛起,能力不可谓不强,对外建立堡垒,对内积极引进人才。中央对其又是甚有亏欠,觉得应该封到更繁华郡城,给予了楚雄大量金银供其建造郡城。楚雄也对得起中央,数次打的北狄人狼狈而逃。楚雄在世时,被北狄人称为杀神。有楚雄在,天启东北边境可以说是固若金汤。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向如此。天启朝到了最近几代,也开始走了下坡路。皇室无能,奸臣辈出,外戚专权,导致天启朝国力大减,南蛮西戎,北狄东胡皆蠢蠢欲动,导致中央对诸王越发看重,不断放松对诸王管控。经过数百年经营,东北已是少见的和平之地,三郡已回复生机,人口也到了平常郡的规模。尤其是最近几代,中原内政越发苛刻,越来越多的人从中原来到了东北,东北三郡郡城已媲美中原大郡郡城的繁华。
  • 大唐城隍爷

    大唐城隍爷

    【日更万字】王积善穿越成了大唐最后一位城隍爷。王积善唤醒了墨子、张衡、祖冲之。加特林…额…加强版转射机开始装备大唐边军。王积善唤醒了农圣许行、汜胜之、吴范。我们的目标是,亩产一千斤!听说,安禄山麾下出现了许多不明人士。石勒、赫连勃勃、拓跋珪……城隍爷王积善叹息一声,抗起锄头,走向了远方。曹操、刘裕、侯景……
  • 史上第一不正经

    史上第一不正经

    一场穿越,却带了系统,这系统还有些不正经,看我如何在爆笑中搞定九州。
  • 明末工程师

    明末工程师

    二十一世纪的工业设计师李植穿越到明末。没有钱?搞个飞梭织布机来,立刻赚到盆满钵满。不习惯明末的差劲卫生?发明个肥皂牙膏来让明朝洗得焕然一新!农民起义?乱世人命贱如狗?水泥混凝土的棱堡保护您的生命安全!全订书友群:596450118
热门推荐
  • 我的男友是只妖

    我的男友是只妖

    一个家族世代和妖怪打交道有着阴阳眼的女孩,五岁的那年机缘巧合在农村的山中救了一只火鸟,却不从想那只火鸟竟然是一只在山海经中才出现的老妖怪,于是被那千年老妖怪死缠烂打数年,不得不做个某个妖怪女友的故事。
  • 在次元中的旅途

    在次元中的旅途

    某天,一个杀手来到了综漫世界,变成逆回十六夜,还拥有了系统?!在《平凡职业成就世界最强》里,他和吸血鬼月与世界对抗。在《崩坏3》里,他化身崩坏意识,和女武神并肩作战。在《highschool》中,他是史上最强赤龙帝。但这样的他,也只是个妹控罢了。“天依,今天是你的生日,咱把这个世界送给你吧!” 世界:平职「轻小说」(暂完)——日常(停一会)——崩坏3(ing) (温馨提示:在看这本书之前,请把你的智商、三观一类的东西扔在地下,用脚使劲踩踩。) 书友群已建,群号282916178,密码是西乡,欢迎大家进群。
  • 贫血集

    贫血集

    短篇小说集《贫血集》共收录《恋》、《小木头人》、《不成问题的问题》、《八太爷》和《一筒炮台烟》等五篇作品。
  • 公主的宫斗指南

    公主的宫斗指南

    穿成金枝玉叶的公主,还需要宫斗吗?当然要!不想谋朝篡位的公主,不是合格的富贵闲人。
  • 偷时间的谁

    偷时间的谁

    飘零在宇宙之中,他来自哪里?银河系之外,一处不为人知的地方,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麻木。没有时间作记录,他最终培育出一种可以超越时间的植物。晶莹剔透,蕴藏无尽能量。可却,在花开之际,出现了变故……问?谁才是偷走时间的人?最后他才顿悟:时间这个东西,只是人类拿来诓骗自己和后人的,一种用来衡量生死的工具罢了。
  • 重生庶女嫡妻

    重生庶女嫡妻

    女人最悲哀的是:将自己的男人调教成英雄,可到最后相伴的美人却不是自己!她用了十年的时间,将自己的男人调教成英雄。在他权势滔天之时,他却设下了圈套,亲手将她送上了别的男子的床榻之上。眼睁睁看着她被另一个男子凌辱,最后,一纸休书,他要将她送给那个男人为妾!不甘屈辱,她自尽在众人面前!裹挟着浓浓的仇恨,她在十年前醒来,那时的她人比花娇,那时的他还是汉人驱逐,胡人嫌弃的乞丐!她说,既然我能让你权倾天下,那么,这一次,我也能将你踩在脚底,深深陷入泥里!当那个让她受尽屈辱的男子再一次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亦冷笑一声。“王九郎,即便你高贵不低皇子又如何?上一世我受的屈辱,这一辈子我会一一讨还!”众人嗤笑,“你不过是旁支庶女,出身卑微,怎能大言不惭?”海棠树下的王九郎如芝兰玉树一般,又似天上谪仙,不容人高攀。将手中的柳枝递给她,他无奈却宠溺的一笑,“卿卿,你为何总是用仇恨的目光看着我?”“留下吧,卿卿,陪在我身边,作为我永远的美人。”
  • 别对我笑着说再见

    别对我笑着说再见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明王爷的傲娇丫鬟

    明王爷的傲娇丫鬟

    一个脚滑穿越到萧王府,成为萧王府明王爷的丫鬟,似涯清只想安安静静做个小丫鬟,找个时机穿越回现代,至于那个传闻又冷酷又无情又腹黑的明王爷,当然是有多远离多远啦!只是这王爷逮着似涯清不放了,踹都踹不开呀……
  • 洪荒之兔砸

    洪荒之兔砸

    这是一只正经的作者写的一本正经的洪荒小说,说的是一只正经的兔砸在洪荒怎么正经的故事。(严肃脸)本文纯属扯淡(虚构),请勿当真。PS:本喵发现自己笔下的画风从来没正常过,明明是要写正经文的喵。
  • 余生许你千般甜

    余生许你千般甜

    敲黑板:【甜宠总裁文1v1】向祎辰,顶级豪门第一顺位继承人,却流于市井隐藏身份做个小说家。田七葵,实习小编辑,一不留神嫁入豪门的蠢萌养猫女。“和我结婚,给你的猫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田七葵看着手里的红本本,一脸懵逼……她竟然为了养猫和刚认识一个多月的男人结婚了……婚前的田七葵一直以为这个男人,平凡,高冷,毒舌,不近女色。婚后,一次又一次被吃干抹净的田七葵,真想打死曾经那个眼瞎的自己。忍无可忍的她决定……“向祎辰,我要和你离婚!”“可以,公司归你,股份归你,版权归你,别墅归你……”“那你要什么?”“我,只要你!”本以为是搭伙过日子,却不想嫁了顶级豪门,宠溺一生。敲重点【日更√】【腹黑爱套路男主X呆萌被套路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