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42200000013

第13章 哪个虫儿敢吱声

不知道是这年头的学生都懂得尊师重道的道理,还是范增作业布置的比较多的缘故,在范增走进迎风堂的时候,嘈杂纷纷的迎风堂内忽然只剩下了呼呼风声。

“今日都坐的近些。”范增五六十来岁的样子,身着青色棉服,脸上带着温温和和的笑,看起来不像一位严厉先生,却好似迎风做赋的文人。

众学生听了吩咐,都离开了席位,以项羽三人为中心,环绕着坐了一圈。

范增带来的两位童子,在众人面前支起了一个木架,随后将他们带来的一副地图,挂在木架上。

叶文合定睛去看,却见是一副简单的军事地图,地图上画了几个圈,写了几个字,可惜他却认不到,判断不出这地图画的是哪里。

范增眼见众人坐定,便开口道:“今日我们讲时事。”说罢,他取出一只炭笔,握在手中,在地图上的上方划了六个圈。

“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范增指着那六个圈,从左到右,一一说道:“知道这是哪些地方吗?”

“六镇。”眼见无人回应,项羽开口回答。

“六镇的历史一会再说,你们都知道六镇在哪儿吗?”看见底下学生有不少都茫然的摇着头,范增笑了笑:“平日要你们多用功读书,你们一个二个的只知道习武,你们一个个都立志报国,怎么这么多人连六镇在哪都搞不清楚。”

说完,他在之前画的六个圈底下,又画了两个圈,指向左边的那个圈说:“这是云中。”然后他指向云中东南方向的那个圈:“这是平城。”

听到了平城之名,叶文合来了精神,因为他的过所上写的就是从平城而来,只不过到现在他都没弄清楚平城究竟是那儿,总不能问小老虎嗨你知不知道现在的平城是后世的哪儿啊。

眼见仍有那么六七个学生有些弄不清的样子,范增没好气的说:“我看你们有几个真是练武练糊涂了。”

他重重在云中和平城底下,隔得稍远的一个地方花了个大圈:“这里曾名晋阳,曾名并州,现如今叫做北京太原府,现在搞清楚了没有?”

听到了晋阳、并州、北京太原府这几个熟悉的名字,就连叶文合这个现代人都弄清楚了,堂内还是有两三个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范增这下是真的气的发抖:“朽木不可雕,朽木不可雕。难道你们几个,连北京都不知道?”

范增咆哮起来的时候,叶文合觉得他气势还挺足的,有点教书先生的范儿。

“先生这么气也是正常的,若我是地理老师,碰到一个学生回答湖北省会是郑州,湖南省会是广州,华夏首都是上海,恐怕我也能气哭,这完全不是有没有知识的问题了,这完全就是有没有脑袋的问题。”

和叶文合抱着一样想法的人还有很多,大家都在窃窃私语,大多是嘲笑那几个白痴儿的,也有几个跟白痴儿坐的近的赶紧坐开,撇清关系。

“看来这些贵族少年里面也有不少的酒囊饭袋嘛。”叶文合小声的向小老虎说道。

“这种人哪里都很多,当然贵族里更多,因为活着没什么压力嘛。”小老虎一点都不惊讶有人不知道北京。

简单地说,唐明皇时期,国有三都,西京长安,东京洛阳,北京太原。生活在那个时候的人,不知道北京在哪就跟华夏人不知道北上广里的广州在哪一样的可笑。

眼见众人的嘲笑还在继续,叶文合赶紧看着地图,默默将自己后世为数不多的地理知识跟地图对应上,想了一会,他有一些明悟:“云中跟平城具体是哪儿还是弄不清,但是其中之一,十有八九是后世的大同。当然平城是大同的可能性更高,至于云中,这应该是在后世内蒙古哪个地方了,六镇那肯定是在后世内蒙古地区了,可是我怎么就像完全没听过这六镇的名头呢?”

范增发完了火,也不再管那几个酒囊饭袋,自顾自的说:“六镇建立在战国时期,西三镇由唐国所建,东三镇由赵国所建。最初建立这六镇,是把它当作防备匈奴的桥头堡。从一开始,这六镇就是按照军镇的标准建立的。”

“到后来匈奴虽然灭亡了,但是更加强大的突厥,却开始在草原上肆虐,他们经常南下牧马,将堂堂中原当作是自家仓库,没吃的了来抢一番,没喝的了来抢一番,他们除了名字与匈奴不同,其他并无二致。”

“这个时期的六镇,非常受到唐国和赵国重视,因为谁也不想自己在征战中原的时候,背后被人捅一刀。譬如说赵孝成王时期的赵国,若廉颇驻守长平一带,则李牧则必然率兵据守抚冥、柔玄、怀荒,反之也是同理,李牧在长平,廉颇就去三镇。当时秦赵两国在长平一带打的死去活来,死伤无数,两国的兵马在六镇地区,却是视而不见,互不相犯,可谓一大奇观。”

叶文合听到这也觉得有趣,心想着明明是生死大敌,每个人心里都恨不得生啖其肉,可惜不但打不起,动不动还要装模作样笑嘻嘻的问对方:“今天,突厥它来了吗?”

“这一段时期的六镇,是它最繁荣昌盛的时候,其实,早在赵孝成王的爷爷赵武灵王时期,赵国就曾在三镇开互市,用中原之属,换取草原战马,正是这一些举措,才促使了武王推行胡服骑射,国力由弱变强,成为中原强国。因此可以这么说,在当时,六镇并不仅仅只是普通的军镇,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它在担负军镇重任的时候,也成为了南北商贸的中心。”

范增说道这里,取过茶杯,润了润嗓子,才继续说道:“突厥贵族也是需要享乐的,他们需要茶叶,需要丝绸,需要粮食,需要铁器,当然,粮食铁器一般是没人敢卖的,但是茶叶、丝绸却无所谓,而他们能拿什么换呢,他们只能拿战马、拿奴隶换。正是有了六镇贸易的庞大利益输入,秦、赵两国才能迅速崛起。”

范增讲到这里的时候,底下却有学生想不明白,便提问了出来:“先生,既然突厥人与赵唐做生意做的挺好的,那为什么六镇还要驻守那么多士兵呢?两边和平贸易不就行了吗?”

范增摇了摇头:“草原民族都是一个德行,欺软怕硬,你强他才会与你贸易,你若是不强,直接来抢就是,何须与你贸易?早期赵唐两国与草原的贸易多,只是因为突厥那个时候还不强,等到后来他们强了,数次攻破六镇,屠杀军民无算,能用抢的就行,谁还同你贸易?”

那学生说了一声原来如此表示明了,就不再提问。

“你们还有什么要问的吗?”范增见大家都没什么问题,就继续开口:“六镇早期建立,面对匈奴时,它是纯粹的军镇;后来匈奴消亡,突厥崛起,突厥势弱的时候,六镇除了是军镇,还是贸易之城;待后来,突厥强势,能抢不用换,这个时候两边的贸易自然就进行不下去了,六镇又重新变成了单纯的军镇。”

“接下来,说的就是本朝的故事了。”范增又喝了一口茶,转身在地图上划了一条线,从六镇起,过九原,至关中。

“李世民灭赵后,接手东三镇,六镇从此一体,不分彼此。待李世民伐楚,战于荆州城头的时候,却听说突厥破六镇,劫掠九原,直逼关中。恰逢荆州事定,楚王投降,唐统一全国已成定势,于是李世民终于将目光转向了塞外草原。”

“赶走了突厥的进犯,统一了全国,李世民修养生息了几年,就发兵塞北,欲报突厥偷袭之仇。这个时候,唐朝势大,六镇就变成了中原向草原进军的桥头堡。”

“唐军跟突厥打了十几年,终于是把突厥打残了,打怕了,于是突厥一分为二,一部分向西而去,劫掠西域,是为西突厥;一部分向东而去,被称为东突厥,东突厥势弱,后来被唐军与铁勒的回鹘部联手剿灭了,随后回鹘统一铁勒诸部,与唐朝交好,他们在这一带,与契丹、靺鞨、室韦、渤海四国,维持着短暂的和平。”范增在地图上相当于华夏东北地区的地方,划了一个大圈。

“西突厥已经向西而去,回鹘与四国纠结,暂时又无力西进,六镇西北、正北、东北的这一大片草原,这几十年来都算是无主之地,只有一些很小的部落生存于此。”范增说完这些,开始提问了:“你们觉得现在的六镇该是一个什么局势?”

“若是外敌不再,六镇恐怕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没了外敌,朝廷恐怕就不会再重视这六镇了,毕竟没有了兵戈,军镇也没有必要存在了。六镇势必成为鸡肋一般的东西,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率先起身回答问题的少年,披着华贵皮袄,身上披金带玉,显然是大户人家的公子。

“曹咎说的有几番道理,你们谁还有别的看法?”范增肯定了曹咎的回答,继续问道。

“这估计就是之前不少人提到的曹家少爷吧,说不得就是八大家里的一家。”叶文合心里想到,其实他对于六镇还有一些看法,但是觉得把第一次开口的机会用在这种比较简单的问题上不太值得,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要么不开口,开口就要吓死人。回答一个多数人都有些见解的问题,没什么价值。

谁曾想曹咎没有顺着范增的话坐下,而是面带微笑的说:“我听说这几日府上又多了一位小兄弟,不擅武功,却饱读诗书,颇有才学。项大哥,不妨让你身边这位颇有才学的小兄弟来说说他的看法。”

“丫的,我不见山山见我,我不去找麻烦,麻烦还来找我呢。”叶文合心里嘀咕了一句,他眼见项羽非但没有阻拦,反而非常玩味的看着自己,就知道避是避不过去了。

“一来,这群大少爷都是些得寸进尺的主,让他们知道适可而止那估计是痴人说梦,我今日一避,往后次次要避,还做不做人了;二来,曹咎显然也是大家公子,项羽没必要为了我这个不熟的人,拂了曹咎面子;三来,还在项家练武、读书的要么是与项家沾亲带故,要么就是像小老虎这样的世交之家的子弟,似乎只有我一个无源无根,要怎么培养我,怎么对待我,恐怕就是要看我能展现出什么的样的能力了,现在显然他们没有在我武学上发现什么天赋,那就只有试试我的才学了,说不得,曹咎根本就是项羽指使用来考验我的。”心中拿定了注意,叶文合缓缓站起。

叶文合发现小老虎偷偷摸摸的向他竖了一大拇指,意思是姑娘相信你,你肯定能行。

其实叶文合一点不慌,无他,身经百战罢了,哪个兄弟上学的时候没有被老师点过个几十次名啊,不会都不慌,更何况还是会。

“我觉得这个问题,要从几个角度来分析。”叶文合开口就显得自信满满。

范增瞟了他一眼,略微有些意外的说:“我记得你叫韩信对吧,你来说说有哪几个角度。”

“一是局势,这一点刚刚曹兄已经阐述过了,我就不多说了。二是政治,军事只是为政治服务,六镇在局势已失的情况下,政治团体一定会缩水,会崩溃。他们在朝中没有代言人,无利可图的情况下,也不一定有人愿意庇护他们。四五十年前,他们的前辈很风光,或许还得罪了不少人。如此情况下,朝中无盟友,结仇的又不少,政治形势非常差,处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状态;三是军户,听说唐国立军之本的府兵制,在这几十年崩坏的厉害,各节度区都已经开始实行募兵制。我不知道六镇的具体情况如何,但是可以想象,府兵制度出现了问题,实际上就是军户利益出现了问题,六镇之内,府兵与募兵会存在矛盾,军户又会与其他阶级存在矛盾;四是贸易,若是六镇能够继续进行贸易,那么以上各种问题都能够解决。但是现在,他们想开互市都不行,因为根本没有人同他们贸易。出于这四点,我认为六镇的存在之基已经损失殆尽了。”

范增不置可否,而是问道:“那你觉得六镇会往哪个方面发展?”

“事实上,产生了矛盾,无非就是两个办法,一是内部解决,二是外部转移。六镇的矛盾,已经不是寻常的办法能够内部解决的了,唯一的办法可能是镇民起义,通过减少人口,打破阶级统治来重新划分蛋糕,分蛋糕的人少了,蛋糕自然就够分了,但这种方法也不能完全解决六镇的根本问题,因为他们现在是无源之水,能够节流一时,不能节流一世;第二个办法就是外部转移,将矛盾统一,然后转移到外部,简单的说,就是军变。”叶文合这话说的信誓旦旦,但其实内心之中也不知道到底是对是错,只不过他先前就知道北方打仗的消息,又结合这次范增讲六镇,猜测北方打仗可能就跟六镇有关。所以他以结果倒推过程,洋洋洒洒说了一堆看法。

范增这次笑着点了点头,对着叶文合说:“你且坐下,还有其他人有什么看法,不妨都说来听听。”

叶文合刚刚坐下,小老虎就揪了揪他,笑眯眯的对他说:“昨天就知道你长于谋略,可也未曾料到你这般出色。你可给姑娘长面子啦,以后等大家都知道你是姑娘的小弟,那姑娘就神气了。”

项羽也颇为赞赏的对叶文合点了点头:“分析的很不错。”

眼见于此,叶文合知道自己猜的八九不离十,但他还是故作不知的问道项羽:“难道六镇军民真的起义了?”他这番表演,是好让项羽更加确信他的足智多谋,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第一次起来答题,是形势所逼,并不是他苦苦寻求的一鸣惊人的契机,因为这个问题说起来比较简单,大部分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你说也说不到天上去,最多就是说的全一点,猜测的大胆一点,但如此一来,你长于谋略的形象也就给人留下了。等到下一次,你再次发表一个什么看法观点的时候,别人就会想,哦是他啊,他会有这番见识不奇怪,这样一来带给人的震撼感就偏弱了,带给人的震撼感没那么强,也就不会那么引人重视了,这就是所谓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叫,就要叫的全天下人都知道,否则不如不叫。

于是叶文合就有了这一番表演,好强化一下项羽对他的印象。

“你猜的不错,不过不是起义了,是兵变了。”项羽对叶文合说道:“当中具体的情况,消息传来不久,我也不太明了,不过既然先生提了,一会定然会讲的。”

范增还在考校众人,却正是如叶文合所想,大多数人都对六镇的情况有一个自己的想法,起身发表看法的人不少,只不过他们所说的,大抵都在叶文合说的范畴内。

眼见能发表看法的都差不多发表完了,剩下的不是纯粹武夫就是酒囊饭袋,范增就没有继续下去,而是重新走回地图前,指着地图上六镇的方位说:“我们得到消息,数个月前,在明皇准备举行秋狩的前几天,六镇军变了。”

听到范增说出这个消息,迎风堂内一下哗然,许多人开始议论纷纷,还有不少人对着叶文合指指点点,显然是比较佩服他的才智,竟然能够先一步预料到六镇的走势。

叶文合心中暗喜,很享受这种感觉,不过他知道光这一点的佩服还远远不够,他还是需要一个契机,能够让他口出豪言,加深人们对他精于谋略的印象。

小老虎有些狐疑的问道:“你真的是猜出来的吗?你是从平城过来的,你是不是想起什么来了?”

大姐头,你可不要帮倒忙啊,叶文合内心深处呐喊着,不过他突然醒悟过来,项羽十之八九也知道他从平城而来,所以自己刚才那番表演不一定能够起到足够的效果,说不好项羽就认定了自己在装模作样呢?看来,自己必须把握住机会,得让项羽坚信韩信就是那么足智多谋的一个人。

“我是真的记不起来了啊大姐头,你想想,我要是记起什么事了能不跟你说吗,咱两谁跟谁啊,我怎么可能瞒着你。”叶文合开始胡说八道了。

没曾想小老虎还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嗯,你说得对,想来你是不会瞒着姑娘的。”

哇,大姐,你这浓浓的自信是怎么回事啊,晃得我脑阔疼啊,不对啊,我内心深处泛起的这阵阵感动又是什么情况啊?叶文合又开始了自己的吐槽之旅。

眼见众人议论的差不多了,范增摆了摆手示意停下,他开始简略讲述六镇军变的始末。

同类推荐
  • 梁山梦

    梁山梦

    一部悲情血泪史被一个少年改写,他逆天改命,为梁山好汉的命运谱写新章。我中华国土,怎能让外邦侵略?同一版图,怎能被草寇瓜分?羸弱北宋,不能在一统天下!看我梁山男儿,平草寇,逐异邦,驱侵略!但最后,我欲将心与好汉,奈何好汉向他人。终结了一部悲剧,却又开启另一部悲剧。
  • 七贤风云录

    七贤风云录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皇室权贵你争我伐,混战不断,异邦胡人趁机作乱中华。这时,七贤令横空出世,据说,其中蕴含着扭转天下战局的力量,从此,江湖各门各派也陷入争夺七贤令的混战之中....一名小道,只想游历天下,只想坐拥歌妓佳人,欢歌此生;一名书生,遍读儒家精要,只愿与心爱之人长相厮守.....却都被卷入这无尽战乱之中......七贤令见,浩劫现,天下风云忽变。八王互战,五胡犯,四海纷争不断。魏晋风流,河清海晏,须臾江湖乱。辗转经年,苍生几时方安。缘起谪仙缥缈,广陵叔夜,化清风明月。游龙见首,燕王吼,洛河情水难收。浮生似梦,红颜如烟,不若拚一醉。奈何小生,总为此空流泪。
  • 荒世

    荒世

    自三大家族崛起,江湖中已然安稳近百年。然而,宋仁宗嘉佑元年三月二十五日,从不失准的神卜遗言却兀然打破这平静,诅咒一般的预言令人惶恐不安,随着三大世家的渐渐失衡,命运正如无法避免的暴风雨一般袭来,将这盛世武林推入不可知的漩涡……
  • 江湖寻仙传

    江湖寻仙传

    一身潇洒探武道,手执宝扇江湖飘。若问何处觅至高,定是天地藏玄奥。黄陵为了心中的至高武道而闯荡江湖。本打算做个潇洒的游侠,但是本性的善良却让他卷入了一场实力悬殊的斗争中。面对着强大得超乎想象的敌人,黄陵能否寻到至高的道扭转乾坤?
  • 召唤诸天反派系统

    召唤诸天反派系统

    本书书友群:423150014咸鱼了十六年的朱玉寿,一朝系统加身,拥有了召唤诸天反派为自己所用的能力。武状元苏乞儿中的赵无极;秦时明月中的卫庄;中华英雄中的无敌;风云里的帝释天;……一时之间,九州大地,风起云涌,诸天降临,谁主沉浮。
热门推荐
  • 诺亚征途

    诺亚征途

    想要成为白银的话最起码也要到二十五岁左右,这还是天赋好的。可是,洛基今年只有十六岁啊!洛基以为御天岚不相信,释放出了自己的魔力,一股淡淡的白银色出现,这下御天岚想不相信都不行。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金屏玉楼春

    金屏玉楼春

    南陈,天正二十五年。陈哀帝昏庸无道,手下神武大将军顾奕文起兵,致使哀帝投井,陈哀帝第三子,雍王高峥携其孕中王妃宁昀出逃西北,顾奕文派遣追兵追击未果,下落不明。顾奕文登基,改国号齐,年号永裕。永裕二十五年,封皇长子为恭王,皇次子瑞王,皇三子端王,皇四子成王,皇五子晋王。永裕二十八年大寒,顾奕文驾崩,谥号武。因武帝未曾立储,遂朝中大臣相继上书恭请嫡长子恭王登基,少部分支持端王的也被打压下来。永裕二十九年,恭王登基,改年号嘉懿,奉皇考皇后王氏为皇太后,惠妃萧氏为太妃,充容戚氏为太嫔,四王保留原爵位。恭王妃孟氏封皇后,侧妃陆氏封淑妃,位列四妃之首,谢氏封贤妃,侍妾秦氏封婕妤。同年,皇帝为平阳长公主赐新居,曰碧桐台,其中控鹤居牌匾为皇帝亲笔书写。嘉懿元年,皇帝为笼络南诏势力,将长欢长公主下嫁镇南王世子,夫妻恩爱,镇南王忠心耿耿,镇守南疆,防御边疆外族来犯。尘埃落定。
  • 碣石调幽兰

    碣石调幽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听说我还在种田

    听说我还在种田

    长音在上辈子觉得还没有活够的时候,穿越了。一个会掉珍珠眼泪的妹妹,一个树屋,一本上尚经。若是能成为那修灵士便是人上人,看她如何左手一把菜刀,右手一把利刃,在这个神奇的大陆上逆转风云。第一次他是她的教书先生,第二次他是黑心的不良商家,第三次他是学院的不变神话。第四次她救赎了他,她眉眼弯弯,盈盈一笑"小白我们回去了"从此她便是他的朱砂痣。“我的男人,他是这个世界的神。”拥有着玄幻文女主的资质却一心只想要好好赚钱的女人。男主前期出现频率较低哦,中后期才会出现的多,主要是女强文,清水女强文。一半都是玄幻种田文
  • 穿越时空的猪脚

    穿越时空的猪脚

    猪脚在家里看电视剧,突然出现了次元裂缝……穿越到了漫威。
  • 梦不及久伴只为你

    梦不及久伴只为你

    南宫芷梦看着他那眼里似看到星辰一般,说:“夫君,如若再来一世,你是否寻我”他宠溺的看着她笑“会,无论哪一世,我都寻夫人”一位嫡女,为家族复仇,步步为营,他次次相助,他们只为了来世,能在相遇他(她)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中国经世史

    中国经世史

    经世致用,是中国知识分子为学的优良传统。它远溯于继孔子之后,继春秋之末,成熟于明清时期,贯穿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其以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作者从这一角度出发,阐述了中国历代以来,经济、政治、军事、交通等各方面的发展。经济方面,其重点在讨论有关田土税制与商业经济等;政治方面,重点在讨论有关中央、地方政制,科举教育与监察行政得失;军事方面,重点在于历代军事体制得失的检讨;至于交通方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作了重点之分析,并综合新旧史料,作详细讨论。
  • 用活孙子兵法

    用活孙子兵法

    提起三十六计,几乎每个人都能数出其中的几个计谋,如声东击西、以逸待劳、顺手牵善、浑水摸鱼、指桑骂槐等等。但三十六计的智慧精髓在哪里,怎样在具体的做人做事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却非人人能知。本书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对三十六计的每一计都形象地总结其要点,从政治、商业、人生三个方面切入,以极具代表性的事例对每个要点进行演示说明,详细阐述了每个计谋的适用情况及其优势劣势所在,教会读者在现实生活中见机行事,娴熟地运用三十六计中的策略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灵活应对各种局面,成为生活中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