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42200000014

第14章 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上)

如果将华夏历史比作一本中华词典的话,那么六镇在这本词典上所占的篇幅不会太多,也许是半页,也许是一页。

毕竟六镇存在的历史非常的短暂。

但是要细说华夏历史,六镇却是一个怎么都不可能避开的话题,六镇对后世造成的深远影响,恐怕连最早设立六镇的几位北魏皇帝都不可能料到。

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建都平城(山西大同东北),因为平城紧挨草原,北魏长期被柔然袭扰,因此在平城之北布防已成必然,这些布防、驻军就是六镇早期的雏形。

道武帝的孙子,太武帝拓跋焘,数破柔然于草原,等到他将目光转向西方和南方的时候,知道平城不能无防,因此兴民役数十万,在平城之北,建城构防,始有六镇。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进行汉化,自己率先改用汉名元宏,自上而下,去胡化汉,力求融入中原文明。

历史就是这样一遍又一遍的的轮回,身为汉人的赵武灵王要搞胡服骑射,身为胡人的拓跋宏要弄去胡化汉,其实说来,这些帝皇都是在不断学习别人的长处,然后不断改善自身,进步自己。只有如此,他们才能跟上时代,不被时代抛弃。历史一次次的证明了,只有学习才能强国,闭关锁国,就等着人大炮火枪打烂圆明园吧。

自从孝文帝迁都洛阳,六镇的状况就每况愈下。想来,作为拱卫首都的卫城,和作为无关紧要的边关,两者之间的待遇恐怕天差地别。

孝文帝去世二十五年后,愈发边缘化的六镇,进行了反汉化起义。从此“六镇”这个整体,就消失在了历史之中,世人再提武川,再提怀朔者有之,再提六镇者寥寥。

自拓跋珪398年建都平城,到523年六镇起义,六镇满打满算,使劲往多了凑,也就是125年的历史,相比华夏四五千年的历史,这短短的125年不值一提,但就是这短短存在了125年的六镇,却非常强势的的影响了后续的历史。

北魏权臣尔朱荣,靠镇压六镇起义起家,其人起家的方式,几乎是照抄早期曹操,散家产,招义勇,镇起义,做权臣。

北魏、东魏权臣高欢,出身六镇怀朔,在六镇玄柔从杜若周起义,后归葛荣,再降尔朱荣,及立孝武帝元修,灭尔朱氏,成为北魏权臣。元修不愿当高欢的傀儡,投奔宇文泰。高欢再立孝静帝元善,迁都邺都,史称东魏。东魏经十七年而亡,高欢之子高洋篡魏为齐,追封高欢为北齐神武帝。这位神武帝,十有八九也是曹操的忠实粉丝。

侯景,臭名昭著的侯景,著名的二五仔侯景,北方人恨南方人嫌的侯景,六镇怀朔功曹出身,早年参加六镇起义。

关陇军事集团第一代统领贺拔岳,六镇怀朔镇将,投奔尔朱荣,收服三秦,统领关中。他麾下之人,如李虎,宇文泰,于谨,赵贵、侯莫陈崇等人,便是西魏的“八柱国”。后世的隋朝、唐朝皆是出自关陇军事集团。

宇文泰,六镇武川人,早期参加六镇起义,后来跟随贺拔岳。等到贺拔岳被阴谋害死后,成为关陇军事集团第二代统领,元修弃高欢投宇文泰,宇文泰后杀元修,立元宝炬,于是北魏亡,西魏于长安生。自此高家掌控领东魏,宇文家掌控西魏。后来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护逼迫西魏禅位,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建立北周。北周就是隋、唐前身,一脉传承。

诸如其他,如一个女儿嫁杨坚,一个女儿是李渊老妈,一个女儿是北周明帝皇后的孤独信,如李渊的爷爷李虎,杨坚的老爹杨忠等等,这些人要么本身是六镇人参与了六镇起义,要么就是镇压了六镇起义。当然,这一部分人都可以算在关陇军事集团这个大团体里。

可以很简单的说一句,北国成名英豪,十人里有八人都与六镇有或多或少的纠葛,只有那么寥寥一二人,另有际遇,跟六镇扯不上关系。

正是因为六镇起义,才有了后续的北魏亡,东西魏对立,东西魏亡,北齐北周取而代之,隋代北周,唐代隋存。这些当皇帝的家族,拓跋家(元家),高家,宇文家,杨家,李家,全都跟“六镇起义”有着深深的牵连。

“六镇起义”在华夏的历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在叶文合所处的世界里,却没有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天宝十二年的秋天,趁着安禄山入长安述职,参加秋狩,不在防区,密谋已久的武川镇将拓跋焘,整合沃野、怀朔、武川、抚冥四镇军户,共十万人,悍然发兵云中。

柔玄镇将宇文泰,领柔玄、怀荒二镇六万兵马攻幽州(华夏北京)。

同时,与拓跋焘密谋好的契丹、回鹘发兵营州(华夏辽宁朝阳),拓跋焘向契丹、回鹘许诺:事若有成,平卢之地他一分不取,而唐军的反扑,他在河东、范阳地区照单全收。

六镇军变,三路齐发,合回鹘、契丹人马共计二十五万大军,欲一举覆灭唐王朝在河东、范阳、平卢三地的统治。

他们进犯的河东、范阳、平卢三地是什么情况呢?平卢治所营州,由节度副史史思明统领着平卢军、卢龙军等四万多兵马,主要防备室韦与渤海;范阳治所幽州,由安禄山统领着经略军、威武军等十万兵马,主要防备契丹、回鹘以及一些其他的草原部落;河东治所北京太原府,原本河东是作为六镇的后防而存在的,主要是防备突厥,突厥覆灭之后,河东兵马大幅减少,现存五万兵马,为大同军、云中守捉,分别驻守在平城、云中。三地兵马合计十九万,还布防在四面八方。

拓跋焘志得意满而来,立马云中城下的时候,已经想好了自己今后的国号。

“却说那左路的拓跋焘立马云中城下,一面遣高欢率三万军马往平城而去,延误大同军驰援;一面派五千轻骑分做数股,劫掠河东各地,以充军资。”范增缓缓的向众人说道。

“中路之军六万,由宇文泰率领,一路打到幽州。宇文泰攻幽州之势较缓,显然他并非一定要打下幽州,而是袭扰范阳兵马,为拓跋焘得河东创造机会。”

“右路之军为回鹘、契丹,回鹘出兵六万,契丹出兵三万,共九万人,回鹘自西向东,契丹自北向南,合攻平卢。”

“十月,回鹘与史思明设计灭契丹三万大军,随后平卢方面,军分两路,一路同回鹘共灭契丹,一路驰援幽州,与范阳外围兵马合力断宇文泰部。”

“十一月末,宇文泰被驻守范阳他地前来驰援的清夷军、横海军,平卢的平卢军,幽州的经略军、威武军四面合围,六万大军有三万战死幽州城下,三万人降。宇文泰、杨忠、赵贵、于谨、孤独信等匪首要么战死,要么被俘虏问斩,无一不留。”

“十二月,云中久攻不下,又闻中、右两路皆败,议事之时,高欢骤起发难,诛拓跋焘及其亲信,率六万镇军投降,安禄山大喜过望,将河东二军与六万镇军混编为四军,大同军、云中守捉仍是原数,另得晋阳、并州二军。随后他为高欢、云中守将董卓向朝廷请功,董卓官升二品,镇守云中,携领平城;高欢官升一品,统御并州军。朝廷不再计较六镇军变,但将六镇从军事编制中除去,自此六镇不再为军镇。”

范增讲到这,顿了顿:“六镇军出十六万,其势不可谓不强;又与契丹、回鹘相呼应,其谋不可谓不深。然而三月便亡,领军之将,除去高欢一系,尽数化为灰灰。更可怜的是契丹国,本想着在平卢分一分好处,谁曾想国破家亡,故国半数沦为唐地,半数被回鹘统治。你们想一想,为什么六镇兵变会打成这样子,我一会来考校你们。”说罢,他也不听学生讨论,负手走到迎风堂的角落看风景去了。

在范增讲六镇故事的时候,叶文合心中就不停的想着:“乖乖,这什么拓跋焘、高欢、宇文泰、孤独信这些都是华夏历史上大大有名的人物啊,就这么一窝蜂的全跑出来了?而且这些鼎鼎大名的王侯将相们,除了高欢,一个操作失误,就全没了?这世界的世道比我想的还恐怖啊,现在,除了天宝年间本身的人物,还有秦末人物,现在一麻溜冒出了许多南北朝时期的北朝豪杰,对了还有三国人物,除了已经知道了的华佗,还有这位不知道是不是那个董卓的董卓,说不得过两天曹操刘备什么的就都冒出来了。乖乖。”叶文合想到这里,突然有一点慌:“这世道这么乱,项羽这大腿,抱不抱的稳啊。不过项家是楚地豪杰,是楚地人精神的象征,想成就一番事业恐怕不难的。大少我走一步看一步,到时候见势不妙就跑路。”

等到范增说让学生思量思量,一会考校的时候,叶文合知道自己一直苦苦期待的契机,恐怕就要到来了。

这时候小老虎笑眯眯的拍了拍他,打断了他的思绪:“我们也讨论讨论?项家哥哥,你也来吗?”

项羽笑着摇了摇头:“我已经有了主意,一会见分晓。”

叶文合心想着,我跟你能讨论个啥出来,你是想听我一个人“讨论”吧,于是他也学项羽的样子:“我也有了主意,一会见分晓。大姐头,你还是自己想吧,哈哈。”

小老虎气恼的锤了他一拳:“呸,谁稀罕跟你们讨论似得,姑娘是怕你们不懂,想提点提点你们,你们还不领情。”说这话的时候,她偷偷的瞄了瞄项羽,又瞄了瞄叶文合,想看看谁会回心转意,结果这两个人都老神在在,没人理她。于是她又气的打了叶文合一拳:“亏胡娘对你那么照顾,你个忘恩负义的。”

“大姐头啊。”忘恩负义这名头叶文合可背不起:“我有了一点点的头绪,你先让我想清楚,我一会再告诉你行不行啊?”

眼见叶文合算是服了软,小老虎就不管他,自顾自的发呆去了。

其实叶文合想的根本不是六镇兵败的原因,因为这些东西他一不是太懂,二是范增提供的信息太少,他分析不出个什么,所以他根本就没想这些。

他想的是“如果你是拓跋焘,你会怎么做?”这个问题,以他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经验来看,范增在“六镇军变失败的原因”这个问题后,百分百会问“如果你是拓跋焘,你会怎么做?”。

因为这套路,实在太熟悉了啊,熟悉的让人流眼泪。

“请你说一说XXX失败的原因,并且说一说是你你会怎么做,你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请指出句子中错误的用词,并且填写你认为正确的用词。”

….

想一想就心酸啊有木有,想一想那不堪回首、天天做卷子的过往就难过啊有木有。

在叶文合的算计中,“如果你是拓跋焘,你会怎么做?”这个问题被范增提出的时候,就是他口吐狂言,震惊四周的时候,在回答问题之前,他最好还要说一句:“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想一想可能会被人打死,叶文合觉得还是算了,这话心里想想就行,还是别说出来了。他之所以选择“如果你是拓跋焘,你会怎么做?”这个问题做突破口,一是前面所说,他对“失败的原因”并不太清楚,而且这是已成事实,容不得胡言乱语,对与不对,一眼可辨;但“你会怎么做”就不一样了,这种纯粹胡言乱语的话题,只要你说的有自己的道理,别人也不能验证对不对?这种发散性的问题,向来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只要你说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你硬是说上杉谦信和亚瑟王是女孩子,还不是有一大堆拥趸使劲点头承认?你要是跟他们说对不起亚瑟王真的是男孩子,他们不把你头给打爆。

“突然,感觉应试教育好像还有蛮多好处的哈,虽然我成绩不太好,不过这些套路还是摸得清清楚楚呵。”叶文合静下心来想一会怎么把“安史之乱”这件事给按到“你会怎么做”这个问题里去,而只要大家听到了“安史之乱”这种耸人听闻的预测,注意力就一定会转移到“安史之乱”上。

就在叶文合还在思考的时候,范增已经溜达完了,笑眯眯的走过来:“大家讨论的都怎么样了啊?”

半天没有回答。

“不是吧,这么多学习兵法的贵族子弟,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叶文合心想着:“项羽肯定有自己的想法的,没人回答他就要来答了。这不过这些人,是怕抢了项羽的风头才不答的呢;还是怕答错了呢;还是根本就是群酒囊饭袋?应该不至于啊,看刚刚大部分人都讨论的热火朝天的啊,有几个还说的有几分道理。”

看见无人抢答,范增笑着说:“还是老规矩,少庄主先来吧,少庄主不开口,都没人愿意答问题;等少庄主答完了,你们再做补益。”

眼见众学生一副理应如此的模样,叶文合心道:“卧槽,还真是不敢抢项羽风头啊,项羽这孩子王,积威这么深的?人人避其锋芒?”

项羽也不客气,站起身,看了四周所有人一遍,被他直视之人都纷纷低头,不敢与他对视。

“诸位,拓跋焘能整合六镇,让六镇一心听命,这本事,说实话,我非常佩服。但拓跋焘贵为武川镇将,这兵法,这行军打仗的本事,我只能说…”

项羽一拍桌子,掷地有声的说道:“一窍不通。”

项羽这突然的一拍、一喝把身旁的叶文合吓了一大跳,心想着项羽严肃起来的样子确实挺吓人的,怪不得那些贵族少年见到他跟老鼠见了猫一样。

“诸位,你们日后有不少都是要上战场的,若是犯了拓跋将军的这些错误,恐怕要落个尸骨无存。所以诸位听好了。”

“其一,是局势,当下北国之势,四分在关中,三分在河东,一分在洛阳,还剩两分北国其余之地分之。打河东,这是拓跋将军最好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也是他唯一做对了的选择。你们谁来跟我说说为什么不能打关中?”项羽不仅仅是在说自己的看法,而是带入了范增的角色。

“丫的,这就是传说中的天生统率值MAX吗?”叶文合悄悄给项羽点了个赞,确实很佩服项羽这种能力。

眼见大哥发问了,小弟哪有敢不回答问题的,出乎叶文合意料之外的是,第一个起来回答问题的竟然是曹咎。

“这曹大少听他们说也是个大大少爷啊,我还以为会跟项羽有点不对付呢,怎么感觉跟项羽好的像穿一条裤子啊,这么说来,之前曹咎对我发难,多半是出自项羽的授意了。不过这曹咎在历史上怎么像没听过呢。”

“项兄。”曹咎向着项羽随意的拱了拱手:“那在下先献丑了。”

“曹兄弟但说无妨。”

“其一,关中之名如何而来?被山带渭,四塞之国,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谓关中。关中易守难攻,是天下一等一难打的地方。这天下之地,何处不是几易其主?唯独关中,自唐国建立以来,几百年未生兵祸,突厥可汗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备,破六镇,下九原,一路势如破竹,结果打到了关中,依旧是不能破门而入,这是关中的地利;其二,李唐经营关中数百年矣,军备精良,听说有些关卡箭矢之类的军备多到仓库都放不下,只能把年代久远的箭矢发给关卡附件的居民当柴火烧,而且这个久远,听说只是两年,两年之前发的军备物资,就可以称为久远之物,大家不妨想想这是什么概念,这便是关中的军备之利;其三,今日不同往昔,昔日突厥扣关,是因为除了关中之外,李唐其他地方的军力都被抽去打荆州了,但今日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拥八万大军于关外,六镇真敢打关中,怕是连郭子仪这一关都都过不了,更何况李唐关中禁卫号称天下无双,虽然几十年没打过仗了,但是赫赫威名之下,谁也不想拿自己的命去试试关中禁卫的战斗力,这是关中的军队之利。有这三点在,拓跋焘只要不是傻子,都不会主动进犯关中,而与关中重要性差不多的河东呢,没有地利,军力也不足,因此选河东而非关中攻打,其实是显而易见的。”

曹咎说完,还向项羽和范增询问了一句:“不知项兄与先生,觉得我说的有无问题。”

项羽点了点头,范增却说:“说得很对。”

项羽见曹咎答完,也没有什么补充的地方,就继续说:“其二,是分兵。自古行军打仗,分不分兵,怎么分兵都是大有讲究之处,要见机行事,而不是固守死板,拿着兵书照抄。拓跋将军栽就栽在这了,他先是分兵幽州就颇为不智,紧接着在云中城下,分兵大同,分轻骑劫掠,这都是自取灭亡之道。周殷,你熟读兵书,你来说为什么不能分兵。”可能觉得这次的问题比较难,项羽直接点名了。

“又是个没听过的,也不知道在历史上有没有什么名气。”叶文合已经得了一种听到名字就死劲回忆历史的病。

周殷其人,看上去颇为瘦弱,似乎同叶文合一样也是一个不曾习武的主,而且他穿着朴素,与项羽类似,同曹咎那恨不得脖子上挂三根金链子的打扮截然相反。

“兵书上记,以强击弱适分兵,以弱击强当少分兵。六镇军马看似比河东、范阳的兵马还多,实际上他们一旦分兵就会处于弱势。原因在于:一,他们是朝廷叛军,道义上立不住,很多人心里本身也是惶恐的,军心不稳;二,六镇军变,六镇兵马实际上是无根之兵,贫瘠已久的六镇连足够的军粮都没凑齐,拓跋焘打到了云中,还要派人劫掠军粮,后方无根,打起来就容易慌张;三,有不少军户一定是被裹挟兵变,分兵等于是给了这些人逃跑的机会;四,分兵就给了人侥幸之心,总想着我们这路没打下来没事,也许别的路已经打下来了呢,人有侥幸心,则无必死意,打个仗都贪生怕死,还怎么打呢?若他们不分兵,而是十六万大军全部往河东打,毕其功于一役,那么以十六万对五万,说不好范阳方面还没得到消息,河东就丢了。所以六镇分兵之举,确实不妥。”周殷说完,也学曹咎模样,请项羽和范增点评。

“有一点你说的不对。”这一次项羽却出来挑毛病了,他摇了摇头:“无根之兵绝非是六镇兵马的隐患,反而是他们的优势,不过拓跋将军显然没有利用好这个优势。”

这一次连叶文合都跟着“啊”了,可想而知,众人对项羽的说法都不太理解,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是很大的劣势,到项羽嘴巴里就变成优势了。

叶文合稍微想了一下就明白了过来,无根之兵与哀兵其实是一个道理,连退路都没有的人,想活下去该怎么办,那只有往前打,一直往前打,打到有退路。他心中赞叹了一声不愧是华夏军事学“兵形势”流派的开山祖师爷,项羽着眼点确实与常人迥异,人家打仗都是步步求稳,项羽打仗都是借势服人,或造己势,或借他势。简单的说,就是有机会就上,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上。军心不够?咱破釜沉舟断尽一切后路的上!置之死地而后生,对于项羽来说,可不是简单的说说而已。

“这就是普通将军与绝世名将的区别啊,代表兵形势的项羽和代表兵权谋的韩信,被称为一时瑜亮不是没有道理的,一个百战百胜,一个越败越强,果然都不同凡响。”叶文合丝毫没有自己就是韩信的觉悟,自顾自的想着。

“无根之兵,就是没有退路的兵,哀兵必胜,简单的道理。”项羽简单的解释了一下:“不过具体到如何利用哀兵上,还有许多讲究,你们自己思量。”

“再说第三点,盟友。拓跋将军起兵,会选择回鹘与契丹为盟,说实话,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真的想不出这么蠢的决策,究竟出自何人之手。若是只选契丹,让契丹羁縻平卢方面也就罢了。真不知道是哪个猪脑子想着跟回鹘联手的,这跟与虎谋皮有什么区别。”项羽显然对于六镇会与回鹘结盟非常非常意外,语气上扬了不少,一边摇头一遍走到地图前,指着六镇上方的大片草原说道:“你们看看这里,匈奴兴于此,突厥兴于此,这是整个草原最肥沃的地方,素来有草原珠宝之称,现如今却是无主之地,回鹘不想占领这片草原珠宝吗?回鹘做梦都想,他们之所以不西进,不是不想,而是力有未逮,他们同室韦、契丹、靺鞨、渤海四国在东北打的不可开交,今日你我笑语相见,明日你我背后捅刀,回鹘根本就没有余力西进。既然如此,那么回鹘要这平卢之地有什么用?他们是彻彻底底的游牧民族,跟契丹这些半游牧半农耕的可不一样。平卢之地对他们全无用处,反而还会得罪一向交好的唐王朝,回鹘的可汗是有多蠢,才会这么干?若不是他们见有利可图,可以借机消灭掉契丹,解决一个心腹之患,恐怕他们第一时间就把六镇的情报卖给唐王朝了,若是如此,拓跋将军连武川都出不了。”

项羽说到这里,停了一会,范增却少见的插话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选盟友首先要知道盟友需要什么,让盟友的利不与你的利冲突,然后你再提供给盟友他需要的利,这样利益划分一致,结盟才能长久,才不怕背叛。现阶段的回鹘,不但不会将唐王朝视作对手,反而却是唐王朝的坚定盟友,他们眼前的心腹之患是东北四国,只有当他们发展强大,能够西进之后,他们才会与唐王朝变友为敌。因此,六镇的盟友可以是利益一致的契丹,却不能是利益完全背道而驰的回鹘。其实契丹虽然势弱,短暂的牵制平卢方面也没有太大问题,只要六镇付得起代价,契丹还是愿意去做一做这搅局之人的。六镇与回鹘结盟,确实是欠了考虑。”

眼见范增说完,项羽继续讲:“接下来就是第四点,临阵用计。不知道拓跋将军是跟没什么脑子的草原流匪打多了,自己变得没脑子了。还是拓跋将军镇守武川后,根本就没打过仗。他打到云中之后,竟然就似模似样的,干巴巴的攻城。”

说道这,项羽嘲讽的笑了一下:“他以为是两国相争不成?他忘了自己是叛军不成?他只有在唐王朝反应过来之前,抢一线生机,方有活路。然而拓跋将军军行云中,临阵不知用计,反而傻乎乎的攻城。”项羽摇了摇头:“自取灭亡之道。”

眼见项羽说完回去坐着了,众学生纷纷开始讨论,随后又有数人提出了一些拓跋焘犯的错误,算是对项羽提出四点的补充。不过项羽本身说的就比较细致了,众人说来说去,说了一会就没什么东西可以说了。

眼见这个问题告一段落了,范增说道:“今天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拓跋焘,你该如何行军用计,才能带领六镇叛军,取得第一阶段的胜利,让你们讨论一刻钟。”

“果然来了。”叶文合微微一笑,他已经做好了一会吓死几个胆小鬼的准备。

同类推荐
  • 江湖庙堂我独尊

    江湖庙堂我独尊

    处江湖,豪情万丈;居庙堂,为国为民;神异宝物,纷乱江湖;高门世家,怪诞朝堂;懵懂少年初出江湖,不料卷入江湖漩涡,朝堂泥淖,为了活下去,他只能一步步攀登高位,解开谜团,待到一切烟消云散,抬首四望却发现已然江湖庙堂我独尊。ps:简介无力入内观看,新人写作不喜勿喷。
  • 白衣逍遥王

    白衣逍遥王

    少年赵枫意外回到北宋,却不是真正历史上的北宋,小说里的人物一一现身,传说中的武功相继显威,熟悉的场景陆续上演……牧马塞外可遗恨,拈香结拜有谁人?皇图霸业付一笑,我自逍遥江湖行。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江湖,敬请期待!
  • 地狱百相刀

    地狱百相刀

    世间诸般罪恶,地狱种种残刑。身处乱世,世人皆罪。看我如何提起地狱百相刀,屠尽人间千般罪。
  • 剑指天涯明月

    剑指天涯明月

    这是我的第一本小说,笔力甚嫩,我以后会逐渐成熟的。加油!希望大家喜欢这本书
  • 建文双剑传

    建文双剑传

    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偷盗贼囚,都畏惧着这两把剑。
热门推荐
  • 武林风雨录

    武林风雨录

    廿年匆匆梦一场,谁料生死两茫茫腥风血雨亦曾见,何如天涯共徜徉
  • 毕生劫

    毕生劫

    活了18年的张丹突然知道自己其实不是人、是一颗仙丹,而自己的祖爷爷是鼎鼎大名的张天师。祖爷爷说:“丹丹啊,一颗仙丹想飞升、需要历天劫,积功德,还要上学考试!”此后,上下五千年、轮回三千界、张丹利用课余时间成为了一个勤勤恳恳帮助各族人民找东西的小仙丹。直到有一天,天帝大人告诉张丹:“如今三界正面临灭顶之灾,小仙丹你可愿拯救世界?”张丹说:“天帝大人,小仙为世人找了半辈子东西,自己却有一物不曾寻见。”“何物?”“那小仙次次轮回都会弄丢的那颗心…”
  • 于他眼中望见深渊

    于他眼中望见深渊

    在爱情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恰好赶上了。一脚踏空就是万丈深渊,而林纾不知道。当她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她。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吾名娜迦

    吾名娜迦

    相传,在万丈深海之下有神眷之族的存在。人首蚺尾的娜迦,粗硕有力的龙龟。身具奇毒的飞蛇,暴力的皇家卫兵。诸神的宠儿,杀戮的王者。到底是深渊中的天使?还是天堂里的恶魔?到底是娜迦共和国好?还是娜迦合众国好?关于国家结构的问题,娜迦兄妹争执不休。伊利丹:听说我们以前有一个妈?法琪斯:嗯,是的,有一个,但是爆炸了。………………“你是魔鬼吗?还我的衣服~”来自于神秘东方的旅行商人林品如,一丝不挂的蹲在地上,看着被偷走的衣服大声嘶喊。ps:设定只是艾泽拉斯的娜迦。ps:写书不易,不喜勿喷。ps:如有不解,群286370069。
  • 末世运转重生八零

    末世运转重生八零

    女主末世重生,冷漠绝情,却又有情,暴脾气,不爱废话,懒得解释就一巴掌拍飞。她是个自私,冷血,弑杀的末世女,重生到处处受制约,处处受憋屈的八零年代,生活到处都是不如意。可是,不如意,不等于她就必须要接受和忍让!文案一:下半夜被枕头底下硬疙瘩膈醒,摸出来,一颗黑漆的馒头疙瘩,默默扔一边,继续睡,谁知道,第二天、第三天……好吧,她的良心原来还在,看不得几个小的省下的口粮都进了床缝。于是,准备独自闯江湖的她,带着一大家子,撇开渣爹,连夜跑了。文案二:你干嘛跟着我?某人:无辜脸,回应,我不知道。女主挂羊头卖狗,以拳头打天下,终成一代女枭。
  • 重生之怡生幸福

    重生之怡生幸福

    唐一将洗干净的大米放入电饭煲,从冰柜里拿出一块羊肉切成片,剁了些香菜,打算涮碗羊肉。自从接受了这个身体,她还没有接触过肉腥。恐慌不安到现在的平静。既来之则安之,她决定要好好的活下去,快乐的生活。上辈子的唐怡出生在农村,父母的意外死亡使她不得不撑起这个家。为了供弟弟上学,她毅然到城市里谋生,脏活累活都干过,可是确从没有放弃过。弟弟学业有成,她终于可以享受生活了。可就是因为这该……
  • 小狐狸离家记

    小狐狸离家记

    《动物自立童话》之一,《小狐狸离家记》是一部中长篇童话。在一座丘陵里,狐爸爸把他的两个女儿赶出了家门,让她们流落到野外。外面的世界到处充满了凶险,不仅有天上的鹰,还有地上的狼,以及人类和狗,这些天敌会时刻要了她们的命。狐姐姐不幸死在人类挖掘的陷阱中,但狐妹妹花旦却凭着自己的聪明机智,同黑狗和农民们斗智斗勇,不仅一次次成功逃生,还对伤害她的人进行了报复。这篇童话借由小狐狸的形象为小读者们树立了自立自强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