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61700000004

第4章 修辞研究动态

第一节 英汉修辞格翻译概论

一 英语修辞研究动态

众所周知,在修辞学研究方面,亚里士多德是对西方文化与学术影响最深远的学者。而在20世纪,对西方文化与学术影响最大的当推美国修辞学家肯尼斯·伯克(Kenneth Burke),他是新修辞学的开创者与奠基人。休·顿肯曾对伯克评价道:“当今谁要对交际著书立说,无论他是多么有独创性,都要重复伯克说的话。”西方的修辞研究从古典修辞学,发展到现在的新修辞学,对英语修辞研究皆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

我国英语修辞学研究的历史并不长,进入80年代以来才取得重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英语修辞学理论的介绍。在这一块作出突出贡献的有下列专著:冯翠华的《英语修辞学》(1983)和《英语修辞大全》(1995)、黄任的《英语修辞学概论》(1999)和《英语修辞与写作》(2012)、王德春的《外国现代修辞学概况》(1986)和《现代修辞学》(2001)、胡曙中的《美国新修辞学研究》(1999)和《英语修辞学》(2002)、吴立农的《实用英语修辞研究》(2014)、李阳和覃先美的《英语修辞学概论》(2012)等。另外,还有很多学者发表相关论文来向国内读者介绍国外修辞学的发展趋势与最新动态,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英语修辞学的主要理论作了系统科学的评述,如何爱晶的《英语修辞格系统新探》(2013)、周巧红的《英语修辞手法的语篇衔接途径》(2005)、徐李洁的《英语修辞条件句:反常与反证》(2005)等。

其次是英汉修辞对比研究。英汉修辞对比研究主要是建立在对英语修辞学理论引进的基础上。如胡曙中的《英汉修辞对比研究》(1993),他摒弃了过去那种只对英汉修辞格进行比较的单一思路,着力从整体上指明现代英语修辞和现代汉语修辞在结构上和功能上的特点及其异同,并尽可能地说明这些异同的成因。这样就把宏观的系统比较和微观的特点比较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了认识两种语言修辞特点及其异同的全方位视角。李国南的《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1999)涵盖汉英常用的辞格对比研究,理论阐述深入浅出,并伴有丰富的语料,是汉英辞格对比研究的一个总结。另外,还有大量的论文对英汉修辞格进行了比较研究,如:李国南的《Simile与明喻的对比研究》(1998)、《Antithesis与对偶的异同》(1997)、张同乐的《论英汉转位修饰修辞格》(1997)、刘英凯的《汉英比喻思维的民族特色》(1996)等。

再次是修辞格研究。修辞格是传统修辞学研究的中心,在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最为丰硕。除了上述冯萃华的《英语修辞学》(1983)、《英语修辞大全》(1995)和胡曙中的《英汉修辞对比研究》(1993)中都有专章论述常见的英语辞格外,还出现了辞格研究方面的专著,如李亚丹和李定坤的《汉英辞格对比研究简介》(2005)、徐鹏的《英语辞格》(1996)、李鑫华的《英语修辞格详论》(2000)、李国南的《辞格与词汇》(2001)、范祖民的《实用英语修辞》(2010)、黄衡田等的《英语易混修辞格》(2006)、罗胜杰等的《英汉仿拟研究》(2010)等。有专门对某一类修辞格的研究,如吴晓岚和简庆闽的《广告英语比喻类修辞格初探》(2007)、赵振春的《英语修辞格“重言”(Hendiadys)的解码》(2005)等。另外还有学者试图从语言学和心理学等角度来阐释英语辞格,如:李国南的《论“通感”的人类心理学共性》(1996)和《Metonymy与借代:语义功能对比研究》(1999)、高红云的《英语修辞格的语用分析》(1999)、徐国珍的《论仿拟词格的语用理据》(2002),等等。

检阅一下近年来我国英语修辞学研究的现状,让人觉得形势有点严峻。21世纪以来,不像20世纪90年代,更不如80年代,各外语类刊物刊载的修辞学研究文章都很少。比起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修辞学的研究明显处于被冷落的境地。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学界的关注。

在西方,修辞学也曾走了一条曲折的路。可喜的是,随着传播学(Communication Studies)在20世纪西方学术界的兴起,作为传播学的先导与基础学科之一的修辞学也开始了现代意义的复兴。自亚里士多德之后沉寂了千年的古老的修辞学,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美国与西方成为一门越来越有影响力的“新学”,它的盛况已不亚于甚至超过了希腊、罗马时期修辞学作为“显学”的状况。[1]人们对修辞的研究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回的研究与哲学紧紧地结合起来,与认知、社会文化等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回归到修辞研究的人文价值方面,终于走出了一条新路子。或许,西方的这一发展路径也能很好地为我们所借鉴。

二 汉语修辞研究动态

我国的汉语修辞学研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一些相关的修辞论述在浩瀚的典籍中被零散地记载下来。然而我国修辞学研究真正走上科学化、系统化的道路是在20世纪以后。我国现代第一部全面探讨汉语辞格的专著是唐钺的《修辞格》(1923),它以“修辞格”为对象,论述了五类二十七格,为全面、系统地研究修辞格奠定了基础,因而被陈望道先生称为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先声”。

自唐钺的辞格专著问世到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大量的修辞学论著,它们或以辞格为研究对象,或着眼于整个修辞学科的理论体系:如张弓的《中国修辞学》(1926)、王易的《修辞学》(1926)和《修辞学通诠》(1930)、黎锦熙的《修辞学比兴篇》(1936)、谭正壁的《修辞新例》(1953)、倪宝元的《修辞学习》(1954)、周振甫的《通俗修辞讲话》(1956)、张剑声的《汉语积极修辞》(1957),等等。而真正对修辞格开展系统研究和对整个修辞学科理论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是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1932)和张弓先生的《现代汉语修辞学》(1963),这两部著作是在中国修辞学史上享有奠基地位和起到推动作用的代表作。前者对修辞格的特点、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分析得尤为周密,由此建立了修辞格的科学体系。后者拓宽了修辞学的领域,着重探讨了修辞格的语言特色,并对它们进行了细致的比较。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修辞学研究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研究领域日益拓宽。修辞学研究突破了传统的“辞格中心论”,出现了多种研究角度和新的研究领域,如科技、法律、公关、新闻、广播、公文、广告、称谓、口语等领域的修辞研究都有专著问世。其次,研究内容逐步加深。不少学者开始探索新思路,改革修辞学的传统内容。他们或是对不同修辞格进行分析和比较;或是从理论上探讨修辞格的组成要素、修辞格的本质特征、修辞格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或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论述了修辞格运用的规律。代表性的著作有吴士文的《修辞格论析》(1986)、袁晖和宗廷虎的《汉语修辞学史》(1990)、程祥徽和黎运汉的《语言风格论集》(1994)、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1983)、《修辞学新论》(1993)、《修辞学通论》(1996)、《修辞学导论》(2000)、刘焕辉的《修辞学纲要》(1997)、李熙宗的《汉语语体概论》(2005),等等。最后,研究方法不断增多。特别是90年代以后,不少新的修辞研究方法得到运用,如刘焕辉的言语结构规律分析法、唐松波的科学统计法、吴士文的系统论类聚分析法,等等;同时也诞生了新的研究方法的有关经典著作,如蒋有经的《模糊修辞学》(1991)、谭学纯的《接受修辞学》(1993)、王培基的《修辞学专题研究》(1995)、冯广艺的《变异修辞学》(2004),等等。

三 修辞翻译研究动态

英汉修辞与翻译近年来也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这方面的专著包括:余立三的《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1985)、陈淑华的《英语修辞与翻译》(1990)、张光明的《英汉修辞思维比较与翻译》(2002)、陈定安的《英汉修辞与翻译》(2004)、蒋童和钟厚涛的《英语修辞与翻译》(2008)、李国南的《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1999)、郑雅丽的《英汉修辞互译导引》(2004)等。也有学者在其有关翻译的著作中,以较大篇幅探讨修辞格的翻译问题,如冯庆华的《实用翻译教程》(第三版)(2010)、陈宏薇的《汉英翻译基础》(2011)、刘季春的《实用翻译教程》(2007)等。

相关的论文更是多不胜数,胡曙中的《英语新修辞学和科技英语翻译的正确性》(1986)探讨了英语新修辞学和科技英语翻译的准确性等修辞应用问题。邓志勇在《语境、修辞与翻译》(1999)中指出“翻译应以语境为依据,译者必须在忠实原文作者的基础上力求使译文切合译入语语境,取得与原文相同或相似的修辞效果”。刘元林和张振英在《英汉修辞与翻译》(1996)中论述了英语和汉语在修辞上各自的特点并讨论了英汉互译时应遵循的规律。陈茂新在《修辞与翻译》(2001)中具体探讨了修辞中最常见的修辞格——比喻的翻译问题。包通法、朱芫在《文化、修辞与翻译》(2002)中分析了文化与修辞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对修辞的影响,并提出了出现文化修辞相异现象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苏秋芳在《试论从英汉比较修辞到英汉翻译的探索》(2005)中讨论了连贯性与翻译以及文体与翻译问题。康康在《从语境视角看英汉修辞互译》(2006)中重点讨论了英汉修辞互译过程的语境切合问题。但总体来说,这些论文发表的刊物基本上不是很高档,只有少数论文出现在较核心的外语类刊物上,包括袁晓宁的《翻译与英语修辞》(2006)、张国荣的《英语修辞格的解码和翻译》(2004)、黎昌抱的《英语同源修辞格及其翻译》(2004)等。

另外还有一些博士和硕士论文,专题讲解修辞翻译有关话题,如陈科芳的博士论文《修辞格翻译的语用学探解》(2006)借助于语用学原理,尤其是关联理论的强大解释力,以综合了语用学各原则优势的语用推理机制来考察文化负载厚重的修辞格的构造和翻译问题。张培芳的硕士论文《从功能对等角度看英语修辞的翻译》(2006)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出发,探讨如何实现英语修辞翻译的功能对等效果。甚至出现了修辞格口译研究,如张佳星的《关联顺应理论视角下的修辞格口译研究》(2013)。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近几年对修辞翻译方面的研究非常之少,有分量的著述更是凤毛麟角。

同类推荐
  • 风格迥异的亚非奇迹

    风格迥异的亚非奇迹

    《风格迥异的亚非奇迹》是《话说世界》系列丛书的第46卷。全书讲述了亚洲文明奇迹和非洲文明奇迹,有“秦始皇陵兵马俑”、“巴比伦古城”、“吉萨大金字塔”等等,让我们来好好领略领略这些文明奇迹吧!
  • 中国家法:家风家教

    中国家法:家风家教

    家风好则人心正,父母慈,儿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孙贤。家风不好则子孙恶,子不肖,孽孙生,一个家庭的和睦离不开良好的家风、家法。一个家族的家法关系到一个家族的声誉和兴旺,更关系到家族内子女的人格塑造与培养。《中国家法》从“家风家教”“人道伦常”“修身齐家”三大方面,由大及小、由浅入深地阐释了一个家族、一个家庭、一个家族成员该如何对子女进行有益的引导、教育,从而潜移默化地继承家族的传统美德,累积智慧,树立影响,让子孙世代受益。
  • 大家小书: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大家小书: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本书着重作者在挖掘、整理、鉴别、研究中国古代心理学方面的内容的同时,着重提出了研究这一学科的科学方法论,即认为中国古代心理思想必须是符合科学特点或具有科学倾向的的心理思想,并倾向于其中唯物论倾向的思想内容。具体在中国古代心理学方面,作者提出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七大范畴。本书编排旨在能体现作者所提出的这七大范畴,并以此为依据将其作品分门别类地加以划分,有益于读者深入认识作者的思想观点。
  • 莫一大王:壮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莫一大王:壮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是壮族民间叙事诗,是关于传奇性人物莫一的神话传说故事。“莫一大王”故事有不少流传版本,我们选取的是河池市民族事务局编的版本,主要整理人为罗健民先生。“莫一大王”被北部壮族地区的群众作为神灵敬奉。他出生时奇异而被视为妖异,具有英雄出世即不凡的传奇色彩,他具有天赋奇异本领,能一箭射到皇帝宝座,能将锁链挣断,能变化身形,躲过一切灾难。他勇敢机智,智斗奸臣,为百姓除害。他具有王者气魄,可以竹鞭赶山,竹节育兵,但最终被国王嫉恨,为保护乡民而牺牲,铸成英雄悲剧的命运。他的形象集中体现着坚韧顽强的壮族民族性格。
  • 宝带桥

    宝带桥

    “中国古代科技史话”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孟婆大人,来碗汤!

    孟婆大人,来碗汤!

    成为孟婆第一天,孟思思往孟婆汤里多加了些水,导致冥界等着投胎的数百鬼魂带着记忆转世。冥王大怒,罚她将投胎的轮回者找到,再灌下孟婆汤,否则永远不能回冥界。“小子,我是孟婆,赶紧把汤喝了。““神经病。”“小子,我真是孟婆,赶紧喝孟婆汤。”“神经病。”若干年后,忘川河畔,奈何桥前……他问,“孟婆,这汤卖吗?”“一碗三千,忘记前尘往事。““佛前一叩三千年,我不愿忘你,是否可以跳下这忘川?”
  • 林中少年

    林中少年

    朱莉娅已经暗恋迈克尔很多年了,他可是学校里女孩子趋之若鹜的男神,在舞会上他们终于牵手成功,朱莉娅完全不能相信自己运气竟然这么好。但她的美梦没能维持多久:几次约会之后,他就毫不留情地把她甩了。朱莉娅的暑假伴着心碎开始,但之后她却在树林里救了迈克尔的命,在雷电交加的时候,他在树林里骑摩托车出了车祸。从这个时候开始,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事故中迈克尔头部受了重伤,差点丢了性命,而这一切彻底改变了他,他希望朱莉娅回到他身边。
  • 我原谅你的过错

    我原谅你的过错

    陆初凡,只要再遇黎晚星,只要她一个人,便将她牢牢拴在身边,永生永世禁锢在心间。黎晚星,穷及一生,倾其所有,回陆初凡一份欢喜,还席子慕一份歉意。席子慕,晚晚,对不起。我用自私和无能困住你,现下,终于要放开你了,可是,我不甘心。
  • 法师骑士

    法师骑士

    梅林,你走在我前边吧,我怕我先走了,你没跟上来。好
  • 梓人遗制

    梓人遗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往生集

    往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家女帝你惹不起

    我家女帝你惹不起

    【单女主】【真·无敌流】轮回之后,才是天道。他曾是万道之祖,开创武道盛世;他也是异世邪君,脚踩诸天圣子;……如今,他轮回归来,只为证那无上大道……谁说英雄就不能有绕指柔肠?敢惹我家女帝,你,死定了!
  • 凤舞九天之涅槃

    凤舞九天之涅槃

    “你养了我十六年又如何?我命由我,绝不会受任何人摆布!”她对着养父嘶吼……“你不是救了我吗?好,我还给你!”她一剑刺进自己的胸膛,即便是死也不容让任何人玷污自己的尊严!……为了找寻自己的身世之谜,她踏上了九死一生之路,即便万兽拦路,也誓死血溅漫山遍野,可是,当对面站得是她最爱的男人,她又该何去何从?
  • 于我所爱

    于我所爱

    “有兴趣么,结个婚?”女孩子在一片不可置信的眸光中拽住他的袖子,勾唇一笑。男人也不甘示弱:“既然你倾情相邀,那就恭敬不如从命。”——闪婚,女人一夜失踪。男人气急,寻了她三年。某一天,在偶尔打开的电视里看到了言笑晏晏的女人抱着一个冰雪可爱的娃娃接受采访。喜怒不形于色的宋澜,差点砸了电视机。___女人一脸邪气,手上动作不停,一把匕首顶着男人的脑袋。歪着脑袋笑了笑,竟显得有几分天真可爱:“你说,这么刀下去,是不是就给你开瓢了?我这算不算,替天行道了?”男人将她的手向己方拉来,眼里的温柔浓郁的化不开:“你想要,这条命便就是你的。”女人呵了一声,凑近他的胸膛。“当啷”一声响。男人睁开眼,女人已经把匕首扔到一边。“这件事上替天行道的选项有很多,比如,当我孩子的爹。”___〔1v1,有萌宝。〕〈精分患者,以附属人格为主角〉〈相爱相杀。〉[本书又名:《先生,夫人又双叒叕精分了!》]架空,很空很空。事业型女主,感情线可能不太多。
  • 天骄凤女:少爷的傲世狂妻

    天骄凤女:少爷的傲世狂妻

    天骄血脉,凤火天生。说她觉醒不了灵力?好!练气院一样可以大杀八方,左手打的渣男未婚夫哭爹喊娘,右手虐的渣男妹妹容貌尽毁。还没完?渣男老爹看不惯?非要灭了她?好!且看她浴火重生,成为最年轻的炼药师,携火归来,有怨报怨。等等,说好的打完就走的呢?后面这一群跟屁虫是什么鬼?“楽儿,这辈子我只喜欢一个人!”某男一。“今生错过你,来生,我一看见你就牢牢抓住你!”某男二。“对不起,哪怕你恨我,你也是我没过门的妻子!“某渣男。某女暴怒,“闭嘴!我已经占领妖兽山脉为王,你们想娶我,先看看我那群小弟同不同意!”【正文诙谐的部分比较少,大多走情感路线,痴情,专情,各种情,喜欢的欢迎入坑,不喜勿喷,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