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62200000003

第3章 导论(一)

上编 1949—1978

在这一编中,我们选择了1949年与1978年作为这一时期的始点与终点。很清楚,1949年是新中国成立的年份,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重要的一切(包括法学),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于是,中国法学的一切开始与此前截然不同;1978年则是中国改革开放起始的年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张旗延展,于是,中国法学的一切又开始与此前截然不同。当然,两个截然不同,并不意味着中国法学历经几近三十年后又回到了原点,而是表明中国法学选择了与1949年之前及1978年之前均不相同的路径,走向一条崭新的可以标识自我又融入时代的康庄之路。

既往的年份可以清晰划分,中国法学的理论存在形态与流变过程却并不能如此清晰地按年份划分,例如从事刑法研究的学者们,更愿意以1979年刑法的颁布作为刑法学复苏的起始;研究宪法的学者们,更愿意以1982年宪法的颁行作为宪法学新时期的肇端。但是从新中国的历史来看,恐怕再没有更好的年份来作为这一时期法学发展阶段的起止划分标志了。因为在这两个年份中所发生的政治事件,不仅彻底改变着中国整体的观念变化与社会走向,也彻底地改变着中国法学的基本理念与体系形成。当然这只是一个学理意义上的阶段分期,因历史事实的连续性与关联性,有关中国法学发展历程的叙述或可溢出这一时期的分界之外,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制定时的制度观念形成,实际上风起于1949年之前;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形成中的理论影响余波,实际上未靖于1978年之后。

当提及1949年至1978年之间的岁月时,从法学史的视角观察似乎只能引发喟然浩叹,因为历史似乎并没有给予中国法学以起码的眷顾,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无法无天,以阶级斗争为纲一统意识形态天下,使得中国法学既无制度形态的法律体系得以附丽,也无观念形态的知识体系得以容纳。其实不尽其然,尽管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运行机制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主导了国家治理和社会运转,但是法律机制也在当时社会或多或少、或强或弱地发挥功能,相应的,还是有法学的容身之处和萌发之机的,当然,法学的容身之处极为逼仄,法学的萌发之机倏忽即逝。其一,法律还有,如宪法还在(尽管“文化大革命”中宪法只是形式上的合法存在),再如婚姻法还发挥作用。其二,法学仍在,尽管是在国家与法的理论体系中依附性的存在,还是有人孜孜以求地注释现行法律,有人勤勤恳恳地传介苏联法学理论。其三,法学教育还在,一些院校开设了法学教育课程,尽管法学教育内容单薄简陋、法学教育过程断断续续,但是中国法学的一脉香火还是由此得到传承,以至于能够在改革开放之后迅速形成蓬勃行进的法学界。总的来看,这一时期的法学存在状态与流变轨迹,明显呈现出一条下行曲线:法律愈来愈荒废,法学愈来愈荒芜,法学人才愈来愈凋零。幸而不绝如缕,终归得以继绝。既然过往曾存在着,就有回顾与反思的必要。

在这一时期,法律工具主义与法律虚无主义交替盛行的法律观,直接决定了法学理论的艰难存在。无论是在治国理念层面还是在政策选择层面,在这一时期并没有形成以一贯之的法律观,相反,“人治”却得到推崇,“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1]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国家制度建设始被重视,于是便有宪法与婚姻法的颁行;在50年代后期基于人治的便利与社会形势的变化,于是法律又处于可虚无的境地。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基于对前期政策失误的反思和社会形势的变化,法律又重新得到重视而现一线生机,一些立法工作也提到议事日程;但是到了60年代中期,因对社会形势判断的变化和国家治理策略的重新选择,法律又转瞬再置于被废弃的境地。可见,法律工具主义与法律虚无主义是同根相连的孪生观念,因其可作为政治的适当工具则可实有,因其作为政治工具不适当则可虚无。在法律工具主义与法律虚无主义交替盛行的社会环境中,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法学,因为法律工具主义使法学庸俗,法律虚无主义使法学无着。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法学并没有成为独立的理论体系或学科体系。当时中国法学的存在状态,是以“独立性的双重缺乏”为特征的。其一,在知识体系上,这一时期的法学只是政治学的附庸,是在国家与法的理论笼罩下有关国家学说的分支理论,法学只是对法律这一政治学现象的一种解说。改革开放之前的法学被称为“政法法学”,其实是以政治理论为主导,政治理论统帅法学理论。[2]因此,无论是在学科构成上还是在理论体系上,中国法学均不是独立的存在。其二,在知识来源上,中国法学知识体系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对苏联法学理论的整体继受,由此导致中国法学对苏联法学理论的过度依赖。这一时期的中国理论界,还缺乏直接从马克思主义出发独立阐释社会主义法律观的能力,只能在继受苏联法学理论的过程中,接受了经过苏联学者在先阐释的已经教条化且有偏颇性的所谓“马克思主义法学观”。当时更是缺乏独立建构中国自己的法学知识体系的能力,回顾这一时期的法学理论,从法学概念的界定、法学体系的建构、法律机制的认识,到用法学指导法制实践的方法,以及传递这些法学理论的物质载体转换,无不承继于苏联。例如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十年间共出版165种译作,基本上都是苏联的法学著作和教科书。[3]苏联法学在这一时期对中国法学的观念性影响至深至久,并未因后来的中苏交恶而被排除,只是除去了表面上的苏联标签,但就其理论实质,仍相沿于一辙。客观地说,中国法学界对苏联法学理论的继受,多少也是有选择性的,例如对于苏联的经济法理论就引进甚少,个中缘由值得分析,盖因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自始就排斥法律机制的介入,以致当时就已经没有经济法理论的置喙余地。

在这一时期,作为中国法学据以阐释的核心理论主线,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观念与国家理论。如同法律被看做用于阶级斗争的政治工具,法学亦被看做阶级斗争理论的延伸,或者是被专业精细化了的阶级斗争理论。当阶级性成为法律的本质属性时,阶级斗争理论也成为法学的核心理论以及法学研究展开的逻辑基石。因此,“法学的立论、推论、结论、结构、体系,对法律资料和法学文献的收集、分析、使用,以至行文方式和语言,无不围绕着‘阶级性’这个中轴旋转,法学实际上成了‘阶级斗争学’。……把‘阶级性’置于法学基石范畴的位置,作为法学的参照系或观念模式,必然使法学丧失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资格和地位”。[4]作为这一时期的法学思维定式,法律现象被理解为是阶级斗争的反映并用阶级斗争学说予以解释,法律功能被理解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并以阶级斗争方法予以取舍,法学研究当然是为阶级斗争服务的理论活动。当“文化大革命”中不再需要法律作为阶级斗争工具时,法学也就被冷落到偏僻的社会角落。

在这一时期中国法学的理论形成与知识体系的建构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除旧务尽而布新不足。在新中国建国那一刻起,清除“旧法观点”便成为法制与法学建设的一个重要政治任务与理论前提。要建设全新的政权体制,必然伴随对旧政权体制包括法律及附着其上的意识形态的清除,因此,对“旧法观点”的批判是不可避免的政治选择和基本的政策指向。但是,伴随对“旧法观点”的批判与清除的结果,却并不当然是中国法学的全新建构。除了继受所得的苏联法学理论之外,这一时期并没有建立中国自己的法学体系。当然,以今天的视角要求当时的人们做到这一点,并不符合历史实际。但是,除了当时缺乏社会主义法治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准备之外,不适当地对待法律与法学的政治决策,对中国法学的独立形成与持续发展起到了严重阻碍的作用。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法学领域成为反右派斗争的重灾区,一些本来持有正确观点或者提出对民主法制建设有益建议的人,被认为是发表错误的或攻击性的言论而被打成右派;许多法学理论问题,包括已被宪法所确认的基本原则或具体制度,也都成为不得讨论的禁区。[5]当今天的人们不得不从当时出版的右派言论集中寻找有关法学的学术关切与理论智慧时,使人不得不产生一丝抚摸历史创口的忧伤。

然而,从这一时期中国法学的形成与流变中,如果仅仅是得出负面的评价和批判性的结论,那同样是片面而有失公允的。应当承认,当时的中国缺乏社会主义法治的实践经验,也缺乏社会主义法学的理论准备,而苏联的法制实践是社会主义法律的最近经验,苏联的法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最新阐释,因此,继受苏联法学理论是中国当时最为合理与便捷的选择,问题是,在继受苏联法学理论时丧失了中国法学的自我。还应当承认,以当时的中国社会现实,阶级斗争是必要的政策选择;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弯路与挫折也在所难免,问题是,阶级斗争何以“为纲”且“为纲”得如此持久?法制建设的弯路与挫折何以如此巨大且如此持久?最先开始总结这一时期中国法制经验与教训的人,最先开始反思这一时期中国法学成果与缺陷的人,正是历经这一时期社会风云、政治波涛的那些法律工作者与法学研究者。可见,尽管经历挫折与磨难,中国法学的思想脉络仍然不绝如缕,追寻社会主义法治的思考并没有中断。实际上,当代中国法学的基本理论主导思想,至今存在于法学知识体系中的许多概念方法,日后发挥重要作用的法学领军人才,改革开放后法学队伍快速的恢复建制,法学知识传承得以及时接续,以及中国法学研究迅速的规模化展开,等等,都凭借这一时期的积淀之功与陶冶之力。对于这一时期那些勇于深入探索、坚持独立思考的法学研究者,以及他们为中国法学的理论积累与学术传承所作出的贡献,我们尤其应当表达后来者的应有敬意。

同类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本书为配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学习、研究和实施,使执法人员、司法人员以及广大公民能够结合更快、更好地理解、娴熟地掌握该法,本书的作者们在追踪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的过程中,结合修订意见及宗旨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释义及实用指南》一书。与一般的学术研究与论文著述不同,本书紧扣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条文的立法、修订的主旨、立法原意进行解读,突出简洁性、实用性和理论性的结合,具有鲜明的特点。
  • 司法与传媒关系临界点:采访权的法理与实践

    司法与传媒关系临界点:采访权的法理与实践

    采访权是记者采访报道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权利,没有采访权或采访权得不到保障,公众知情权、监督权等权利就难以真正实现。本书的基本理路在于阐明采访权与基本权利的关联方式,采访权的权利性质,采访权在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如何具体展开,如何对采访权进行规制和保障等等。
  • 最新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培训教材

    最新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培训教材

    本书依据司法部关于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素质,提高行政人员执法水平的有关文件精神编写而成,着重对行政执法过程中常用的法律知识进行讲解,包括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以案说法,对法律条文详细解释,通俗易懂。
  • 卫生法学

    卫生法学

    《卫生法学》以服务医学生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为主要目的,涵盖了2012年《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卫生法规”部分的全部考查内容,每章前有“引导案例”、“学习目标”;每章后附“思考案例”、“思考问题”及相关专业网址,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 第七届、第八届中韩刑事司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第七届、第八届中韩刑事司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该书主要以中韩刑事司法研讨会第七届、第八届年会的论文为内容。第七届研讨会以“中韩刑事诉讼法修订与施行经验”为主题,涉及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程序、简易程序、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法律援助制度、证据开示制度等司法制度及口供运用、电子证据、视听资料等证据制度;第八届研讨会以“以裁判为中心的诉讼理念及制度设计”为主题,内容涉及中韩的检察制度、审判中心主义下的诉讼程序改造、侦查制度等司法议题。通过对中韩刑事诉讼法实施与改革完善过程中的相关议题进行对比研究,借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实践的灵感,为中韩学术交流与司法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暴食君主

    暴食君主

    幕夜再次降临,秉承黑暗传承的人,扛着巨斧穿梭光明与黑暗之间,转念之间便是腥风血雨,辽阔的世界,是站在至高点才能俯瞰世间,还是拥有一颗正义的心才能一路高歌?不被命运青睐之人,回归最初之始,背负满身罪孽,即为一生所奉献无怨无悔!“奉献火焰中的杀戮,奉献黑暗中的救赎,此生愿受天地诛灭!”
  • 雷电之神

    雷电之神

    元气大陆,强者为尊;修炼元气,力决身份。残酷大陆,不断杀戮;没有实力,会被欺负。生活在充满元气的天地中,人们可以吸纳元气修炼。但吸纳元气修炼却有两个选择:一是用元气来淬体,成为拥有强悍身体的元气武者;二是吸纳元气来靠双手结印引发天地间的元气,产生强大的攻击。
  • 幻的墓(长篇连载二)

    幻的墓(长篇连载二)

    黑木总经理总算利用他所雇佣的,取得股东会议资格的小股东力量,扭转了极其被动的处境。因为在明和化成股东总会上有位大股东提出庞大的欠款有问题而使他的处境十分尴尬。就在这时,黑木明的尸体在前穗高东壁的D处底下一块岩石上被发现了。被摔得面目皆非,血肉模糊的尸体,已经腐烂,四周滚爬着蛆虫。黑木明的衣服破碎,露出粘着腐肉的骨头。所有露出的骨头上都糜集着黑麻麻的苍蝇。可能由于尸体腐烂,恶臭四溢,甚至冲上穗高峰顶,才引人注意,被人发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同学少年不言情

    同学少年不言情

    也许,我们相遇的时间不对。也许,我们相遇在最美好的时间里。这就是坏蓝眼睛小说集《同学少年不言情》中的一个个故事们所要表达的一切,也是一切故事的惟一表达,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爱情,变得美好而又哀愁。坏蓝眼睛的手如一面镜子似的,用她满怀热情的文字,照耀着那段早已遗落于流光里的岁月,一次又一次的穿梭在那些故事与故事的细节中。她制造出了一个叫做苏格的青春少年,细长的眼,苍白的脸。她一次次的在她的故事中改写着苏格的命运,苏格如一个玩偶般的,与不同的女主角配着戏,或是被暗恋了,或是也在注意着某个人。只是,情丝的波动是那样的相似——我要喜欢他(她)么?我可不可喜欢他(她)?青春的画面在这面坏蓝制造时光之镜中被一一的呈现出来,时间在这里是美好的,也是邪恶的;爱的初生是美的,爱的交往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还太小,因为我们肩上还有其他的责任。
  • 高阳诗文集

    高阳诗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堕天使校草

    堕天使校草

    不属于神人魔三族的,称为堕天使,堕天使从黑暗中诞生,消失在黑暗,“不甘堕落!我要,改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血鸢泪

    血鸢泪

    他的残暴冷酷,从来不在那个女子面前显露。为了保护心爱的女人,他让她成为他所有女人的眼中盯。在众女人的勾心斗角中,她承载着一次又一次的伤害。##############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强国一句和亲,想要最美的公主,却换来公主的死。为怕君王动怒,而她,却要承受那公主所躲避的命运。凤冠霞帔,她被迫走上代嫁的路。可公主之容早已透露,纵有天赐绝色,也无能力消去帝王万千怒火。和亲队伍当场处死,两国友谊立破。也许是美颜绝色,他决意留她一命。~~~~~~~一夜侍寝,却只是没有身份的宫奴。得过宠幸的宫女身份,让她成了后宫主子们发泄的对像。一次又一次的身体伤害把她折磨得死去活来,她都只能咬唇一步步的走过。只因她在顶替着十几万国民而活,再多的伤害她都能咬唇撑过。可他怎能如此对她?将她摆在高位,让他所有女人以为他有多宠爱她,实则在她宫殿的床上跟她最要好的朋友交欢。站在房前,听着他们的欢笑声,她如五内俱焚,泣涕如雨到天亮。~~~~~~~~~~~~~~~此文可能会有些虐,大家要有心理准备哦!点进来的朋友,望你们能收藏起来,相信敛心,这绝对是一个值得一看的作品。收藏+票票+留言谢谢!、、、、、、、、、另外声明,这绝不是悲剧结局的文,大家可以放心的看。*推介敛心新文《误惹黑心王爷》(强悍型女主)侧妃,一个不高不低的身份。王爷,一个不冷不热的男人。他讨厌她,在洞房花烛夜便不吝啬的让她知道。好吧!既然他讨厌这场婚事,而她也不想跟没感情的男人发生那种事。那么她就来个提议吧!就当一对表面的夫妻。*“脱衣。”突然从他口中说出的一句话叫她硬生生的吓了一跳,呆呆的看着他有点无法反应,不确定的问:“你刚刚说什么?”“脱衣。”他明显有点不耐烦。“为什么?我不要?”“你不要?”像是不相信自己所听到的,男人的浓眉紧皱,双眼警告的瞪着她不放。“我不要。”*瞪着她如何假造落红,他只是眉头一皱,转身走出新房。她说只当假夫妻?哼,只是一个没有地位的女人,她以为在他的地方上能表示意见吗?*推荐一下敛心新文:《冷君弃妻》凤冠霞帔,她却等不到那个该出现迎接她的夫君。洞房花烛夜,她却惨遭冷落,独自面对落泪的花烛。她是切底被弃了吗?尝试讨好,只遭到一再的冷淡及讨厌。淡然以对,却得到莫名的怒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