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73100000002

第2章 代序 “逃脱自我,进入他者”的好向导

何光沪

当今中国读书人常常引用的宋儒张载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曾觉得过于自大。为了自勉,我私下改为“天地本有心,生民自有命,为今人学真道,为后世祈太平”。

读了这本书,我忽然觉得,C.S.路易斯,这个自称“老西方人”的大学者、大作家,似乎配得上张载的这四句话!

当然,路易斯自己绝不会同意说,他能够“为天地立心”。因为他认为,东方西方、古代现代、中心边缘、大大小小的各种文明或文化,都指出了宇宙本有恒常之道,它既涵括日用伦常之道,也涵括天地运行之道,既可以用中国文化中的“道”(Tao)来表达,也可以用西方文化中的“道”(Logos)来表达,它是客观、永恒、无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换用这里的说法,他认为“天地本有心”,天心非人所能立、所能废。但是,我想,在人间,在人的层面,从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20世纪以来,当流行文学、流行文化和许多人的现代生活方式抹杀了这个“天道”或“天心”(我必须说,这“抹杀”实际上只能是抹掉自己的常识或良知,因为,即使被认为宣告了“上帝之死”的尼采也说,要杀死上帝就如同要“喝干大海”、要“抹掉天边的彩霞”!——换言之,只能是狂想或自戕),当需要有人来在人类心中重新确立对“天心”的信念的时候,路易斯站了出来,运用他罕见的天赋,耗尽他毕生的心血,为在人心中重“立”天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用一系列重立“天道”“天心”的传世经典,建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同样,路易斯也不会同意说,他能够“为生民立命”。假如“命”指物质生命,这句话指的是令天下百姓安居乐业,那应是政治家的任务;假如“命”指历史命运,这句话指的是令国家民族步入坦途,那该是历史的常道使然。路易斯以其常识和智慧而令人服膺,不可能狂妄到以为自己一介书生,竟然能够取代君王,或者能够替天行道。但是,假如这里的“立命”,指的是一种精神指引,让普通人可以获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生命,那么,路易斯就确实是全力以赴,而且是成绩惊人了。他只活了65岁,却完成了通常要三个天才才能完成的业绩——创作了大量不但精彩有趣、老幼咸宜、畅销不衰,而且寓意深远、滋养灵魂、有益世道的文学作品;写出了大量不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广受欢迎,而且说理透彻、言简意赅、有益信仰的神学著作;通过大量深入地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史哲经典、古代各民族神话童话传说、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发展,以至近代到现代的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和相关理论,提出了本书所评介的一整套关于写作、阅读和批评的文艺美学理论,这套理论可以引导人们逃离“自我”的樊篱,进入“他者”的世界,大大地扩展人的生命境界,深化人的生命意义,提高人的生命价值。

这就涉及了“为往圣继绝学”。当然,我认为路易斯是把“为今人学真道”以至“传真道”作为自己的主要“志业”,但是,他的主要“职业”却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研究和教学。这一千年的文学,虽然不是无人研究意义上的“绝学”(张载所言“绝学”也不是指无人研究),但在其思想遭到曲解、意义遭到漠视等意义上,似乎堪称“绝学”。路易斯以其令专家们惊讶不已的渊博知识、令敌手也衷心叹服的学术慧眼、令广大读者赏心悦目的精彩文笔,澄清了现代思潮给现代人造成的种种误导,引领人们游览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大师们美妙的文学园林,领略其中丰富多彩的意义世界,在此意义上,他的确是在“为往圣继绝学”。我曾自以为对中世纪的欧洲毫无偏见,但才读了本书评介的路易斯著作的一鳞半爪,就发现自己对那一千年的了解是何等片面和肤浅,深感我们至少在这方面当拜路易斯为师!

至于“为万世开太平”,路易斯当然更不会认为自己能够做成这只有上帝才能成就的伟大事业!但是,假如这句话只想表达一种愿望,那么路易斯在这方面无疑具有最殷切的、甚至是宗教性的愿望。只不过,他如果要写这样一句话,那主语一定会是上帝,而如果主语是自己,那就可能会是“为万世祈太平”了。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他所有的著作,甚至整个的一生,都隐含着这样的祈望,即他所说的longing for the joy,那是对一种永恒喜乐的向往。而且,作为一位基督教思想家,他当然知道在此世不可能实现理想的“万世太平”,理想的太平只能是上帝之国,其中不仅有后世之人,也有以往和现今的人,换言之,那是真正的“万世”之太平。

历史表明,对公平正义的理想之追求,辅之以清明的理性,即使不能“开”出万世太平,也是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的。

上面说的,是C.S.路易斯的书为什么值得所有能读书的人阅读。现在,我想缩小范围,只说这一本书为什么值得所有愿意思考“写作、阅读和批评”问题的人,或所有喜欢文学、谈论文学的人阅读。

其实这本书本身,处处都在给出最好的回答,因为路易斯著作以及本书对它们的评介,恰如谚语所云“金子总会发光”。而且,本书作者在“内容提要”中也给出了简明的回答。然而我觉得,作者的中文提要过于简约或收敛或谦虚,我想,把其英文提要中的一段展开一下,也许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她的简介。

作者在“英文提要”中把路易斯这方面的洞见总结如下:在文学的阅读、批评和写作中,我们应该忘却自我,承认、接受并突出形形色色的“他者”之客观实体——同读者解释之主观性(自我)相关,有作者意图和文本世界(他者);同现代个体之私人阅读和写作活动中的“此时此地”(自我)相关,有人类文化之历史社会遗产中的“彼时彼地”(他者);同作者表达私密个性的倾向(自我)相关,有对读者常识性阅读经验的意识,以及作者读者皆有的普通智慧和心智健康(他者);同指向实在的语言符号(自我)相关,有实在之真实而充满意义的世界(他者)。使这些自我同这些他者相互整合而不是相互排挤,文学的阅读、批评和写作才有望成为实现马丁布伯所谓“我你关系”的审美相遇。

现在看来,这些洞见确实成了对20世纪中后期至今的文学病症和文化堕落的预言、警告和救治之方(本书作者在结语中指出,它们同时也是罗兰巴特之类“后现代理论”的先声和——矫正!)——仅就国内而言,君不见,完全不理作者意图、任意歪曲文本世界的“批判”、“理论”、“大话”,既流行于“文革”时期,也流行于近年文坛;违反历史的基本事实、不顾社会的实际状况的随意虚构、胡编乱造,以前是迎合政治宣传,现在是迎合市场心理;不尊重读者阅读常识、不顾及读者心理健康的天马行空式书写,似乎大行其道;割裂能指与所指、别人看不懂自己也说不清、不知所云言之无物的梦呓式书写,颇为自鸣得意……凡此种种,都是(在当今中国主要是作者)用上述四种“自我”排挤了相关的四种“他者”,结果是将作者和读者囚禁在“自我”的牢笼之中,无法走向更广阔的生活、更高远的境界,最终还会对社会关系或人际关系造成损害。

我相信,明白了路易斯的美学理论,我们在自己的阅读、批评和写作中会更有意识地超越自我、走向他者,真正使书籍(和多种多样形式或媒体的文本)成为“进步的阶梯”,成为逃出(必然有限或狭隘的)“自我牢笼”的阶梯,成为通向形形色色的“他者”、通向更广阔生活与更高远境界的“飞机”或“飞船”,至少,不再仅仅生活在“此时此地”!

所以,我才相信,C.S.路易斯真是我们“逃出自我、走向他者”的好向导——认识他,阅读他,会使我们的生活更有趣、更丰富,会使我们更多、更好、更高地欣赏生活、欣赏他人、欣赏世界!

感谢作者苏欲晓女士,她用自己多年的付出和劳作,使中国内地读者在认识了《纳尼亚传奇》等小说电影反映的第一个路易斯、《返璞归真》等神学名篇反映的第二个路易斯之后,又知悉了作为牛津剑桥两校学者、文学史和文艺美学大师的第三个路易斯!这样,中国读者终于开始认识比较完整的路易斯这个人了。在香港和台湾,他的名字常常被译成“路益师”——的确,认识这位益友良师,这位好向导,是很有益于我们的人生路程的。

2013年2月于贵阳

同类推荐
  • 尼采的启示:尼采哲学宗教研究(宗教学理论研究丛书)

    尼采的启示:尼采哲学宗教研究(宗教学理论研究丛书)

    尼采立足哲学,旨在一种未来哲学和基于未来哲学的信仰;尼采的哲学和宗教信仰皆在道德之中,一种超越善恶的道德,通过价值重估和创造所实现的道德。而尼采的哲学、宗教和道德,皆归于精神。“精神(der Geist)”概念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开始,是《善与恶的彼岸》的终结,是尼采始终在悉心塑造的生命形象。精神是生命的根本和全部,意味着生命的状态和力量,精神的意义在于精神的自我创造与变形。
  •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帕斯卡的哲思语录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帕斯卡的哲思语录

    本书是法国著名哲学家帕斯卡的经典作品选编。全书由思考入题,讲述道德、信仰、思维等人生主题。解答了许多哲学回答不了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帕斯卡洞悉了宇宙的真相,窥见了人类的奥秘。在他看来,人就像芦苇一样脆弱,但因有思想而伟大。翻开本书,直抵人生的终极秘密。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 伦理与文明(第4辑)

    伦理与文明(第4辑)

    《伦理与文明》是全面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建设问题的连续出版物(集刊),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省伦理学与精神文明建设基地主办。本辑内容主要涉及道德治理专题研究、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研究、西方伦理文化研究、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研究等方面。
热门推荐
  • 治安管理处罚法教程

    治安管理处罚法教程

    为适应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工作能力,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本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了系列教材。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 一个忙碌的假期

    一个忙碌的假期

    中讲述了百万富翁约翰·梅瑞克(简的哥哥)和他的三个侄女——露易丝、贝丝和帕齐,从纽约来到米尔维尔度假时,历经各种困难成功创办一份报纸的故事。本书中,三个女孩在叔叔和他人的帮助下,在人口稀少、文化落后、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历经曲折,成功做成一份深受米尔维尔当地人喜欢的报纸。书中三个女孩的形象最为鲜活生动。她们不断地成长、成熟起来。露易丝已经20岁,她意志坚定,遇事沉着,为人亲切,但小有心机;帕齐18岁,真诚、率直;贝丝出落得漂亮可人,喜欢真实,亦讲求实际,略有保守,个性与两个姐姐差别较大。
  • 最强医生

    最强医生

    阎京本是一无业游民,在某次上网购物的时候,得到一本来路不明的医经,无师自通地学习医术,还开了一家小诊所,这里不但有奇形怪状的搏斗用具,还有见所未见的医疗器械,更重要的是,各式各样的美女,都喜欢往他这里钻……
  • 孟子私淑录

    孟子私淑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度红妆

    三度红妆

    伊人点妆,眉目满霜。古风爱情小故事,红妆一系列。以第三方角度去看待它。每个剧情都不相干,只是偶尔兴趣大发来的灵感。(表示为原创)
  • 让学生言行一致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言行一致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言行一致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言行一致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高尚的人格要求,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青少年朋友们要从小严格要求自己,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本书从“守诺践约”、“以信立国”、“秉公执法”、“襟怀坦白”、“精忠报国”、“表里如一”等多方面阐述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希望通过阅读《让学生言行一致的故事》,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朋友们养成言行一致的好习惯,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让传统美德扎根于生活的沃土之中,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 做自己的保健医生

    做自己的保健医生

    每个人的健康能仅仅依靠医生来捍卫吗?不能。求医不如求己,治病不如防病。本书提供了四季养生保健、饮食保健、运动保健、睡眠保健、心理保健、疾病保健、不同年龄阶段的特殊保健等方案。还对识别疾病的征兆、急救、体检、排毒等内容进行了介绍,使得读者对自我保健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 无神之空

    无神之空

    ”这世间哪有那么多的童话,多半都只存在于幻想里。神的时代即将迎来终结,玛雅人从来都没有算错,世界末日来了,只不过不是人类的,是神的。我们即将迎来一个,无神的时代。”
  • 霸道求婚,总裁前夫赖上门!

    霸道求婚,总裁前夫赖上门!

    黎落被同事算计,她被当成“贡品”送上别人的床。而这个别人,不是外人,正是她离婚五年的前夫——傅容深!!他眯眼,笑容戏谑:“黎落,五年,别来无恙。”“去你妹的别来无恙!”她起身,愤怒的转身离去。然而,从这之后,最让她头疼的事情却出现了……他频频出现在她的生活里,步步紧逼,最后,黎落忍无可忍,“傅容深,你要是再这样纠缠,我就告你性.骚.扰!”傅先生闻言,伸手挑起她的下巴,笑的戏谑:“黎落,复婚了,那就叫秀恩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