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82900000002

第2章

安静的思索与温暖的收获——序喻子涵《新世纪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

蒋登科

我和喻子涵教授是老朋友了。我已经记不得和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联系的,但我们经常有机会在一些笔会或者学术会议上见面和交流,尤其是在有关散文诗的活动中,由于我们的观点比较一致,总是聊得很愉快。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个勤奋、踏实的人,也是一个低调的人。

我们有许多共同之处。他用两支笔写作,一写散文诗、散文等文学作品,一写文学研究的论著,我基本上也是;他曾经长期在媒体工作,后来担任大学教师,我也在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同时做编辑。子涵的家乡在贵州沿河,和重庆的酉阳隔乌江相望。每次到酉阳,尤其是在畅游乌江的时候,面对江对岸的高山,我都会给他发短信,告诉他,我到了他家乡。他建立了一个专门关注散文诗的博客“中国散文诗”,推荐了不少他认为优秀的作品供读者欣赏,我是那个博客的常客。

最近,子涵在电话中告诉我,他的一本新著业已完稿,希望我能够写点文字。我认真地推辞过。我们是同行,加上本人才疏学浅,不敢妄言。但他一再坚持,说我比较了解他,随便说点什么都行。作为关注和敬重他的同行,我也只好从命了。

子涵的作品和著作,我读了不少。散文诗创作是他的主业,他的散文诗关注现实,关注人性,关注山里的故乡,具有比较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他的学术研究不致力于建构一个庞大的体系,而是以文本解读、现象描述为主,切合文学发展的实际,看似没有高深的理论,但却提出和解决了诸多和文学发展有关的问题。

我一直觉得,文学研究应该以文本解读为基础,否则,再高深的理论都可能是空对空的,听起来很响亮,却只能和文学擦肩而过;过分宏观的研究,可能会远离文学发展的实际,看似宏大,却可能是隔靴搔痒。多年前,我专门写了一篇《作品解读与文学研究》的文章,发表在《名作欣赏》杂志上,谈的就是这个观点。举例说,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最近这些年,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超过了三千部,我敢肯定地说,没有哪一个研究者能够细致地读完这些作品,如果我们只是依据自己读到的少量作品,就空洞地谈论文学发展的潮流、趋势,其判断就很可能因为和创作实际的疏离而出现失误。较好的方式就是针对读到的作品发表意见,评论其得失,做“小文章”。又比如诗歌,每年产出的作品数量也是惊人的,除了大量的报刊(包括民间诗歌报刊)、网络作品之外,还有难以统计的诗集出版,总数估计也有数千部。如果我们仅凭自己读到的有限的作品就对诗歌发展的趋势评头论足,就可能出现偏颇,因为对诗歌的评价,尤其需要文本细读的支撑,诗歌思潮、观念也主要是隐藏在本文之间的。关于九叶诗派,我写过两本书,一本是关于九叶诗派的宏观研究和整体研究的,一本是关于九叶诗人个案研究的,两书的出版时间相差四年。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我先完成的是关于九叶诗人的个案研究。我首先收集和细读了能够找到的九叶诗人和相关诗人的所有作品,而且大多数都读了四五遍甚至更多,形成了对每个诗人作品的研究文字,之后才在此基础上来考察他们作为一个群体或者流派的可能性及特征。如果没有对作品的细致阅读与理解,我肯定无力从纯理论的角度来研究这样一个影响甚大的诗人群体。

我也认为,为了能够更好地进入文本,从事文学研究的人最好能够尝试一点创作,切身体验一下创作的艰辛,这样会对研究对象感悟得更真切。在中国文学史上,研究诗歌的成果大多数是诗人的创作谈,专门研究诗学的人并不是很多。古人是熟谙为学之道的,他们对于玄而又玄、脱离文本的理论并不怎样看重。现在有些讲授文学和文学史的人,自己几乎没有创作过什么作品,却依据几本并不全面、浅尝辄止的教材就可以滔滔不绝地讲授一年半载,其内容很多都是老生常谈,或者众所周知,并没有切身去感受文学艺术之美。如果要拿一些没有在文学史中被人评价的作品请他们评价其优劣,他们有时会不知所措。我其实很佩服这样的人,因为本人只能关注小问题,关注一些和诗歌有关的实在的问题,而谈不出一套又一套的大道理。

子涵的双重身份为他的研究奠定了独特的基础。他的《跨媒介文学文体写作研究》、《实用文体写作导引》等著作已经体现出了自己的特色,这部《新世纪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是他的学术研究的延续和深化。这部书涉及数个关键词:文体、文本、形态、思潮、群落、话语、前沿。每一个词语都涉及当下文学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成为一部关于新世纪文学发展的个人文学史。不过,他并不是关注整个中国文学发展的全局,而是关注他熟悉的文体和区域的文学发展状况。说得更细致一些,子涵在文学研究中一直坚持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他往往从偏处入手,而不愿意去做别人都在做的事情。

散文诗创作和研究是喻子涵用力最多的领域,他对整个中国散文诗创作、研究的格局都非常熟悉,因此成为他这部著作关注的主体内容之一,涉及散文诗本体研究、创作观念研究和作家作品研究,研究对象遍及整个全国,学术视野比较开阔。他对耿林莽、徐成淼、灵焚等人的散文诗创作观念的研究,其实是对不同年龄的实力诗人观念演变的考察,也是通过个案分析来梳理散文诗观念的变化轨迹,这也成为他理解散文诗的基础,因此才有了作者自己的“当代散文诗创作思考”,尤其是对散文诗发展“困境”、散文诗的“精神革命”、散文诗的国际视野和散文诗的“西部元素”等问题的思考,体现出子涵对散文诗发展的忧虑、憧憬和具体构想。他通过文本细读对10位散文诗作家的研究,体现出作者对散文诗文体和当下创作状况的熟悉,其中的周庆荣、亚楠、唐朝晖、崔国发、姚辉等都是当下散文诗创作“中生代”的代表诗人。他们的艺术观念各异,作品风格不同,但他们恰好体现了散文诗探索的多元特色,而且艺术观念新,创作实力强,作品影响较大,是新一代散文诗创作的实力派,甚至可以称为“领路人”,对他们的作品进行的考察,其实也是对当下散文诗创作实绩的考察。其他几位诗人在创作上也都具有不俗的表现,有的深居边地默默写作,有些则可以看成是未来散文诗发展的潜在力量。我个人觉得,无论是周庆荣对理想的坚守和对焦虑的抵抗,还是亚楠对“生态精神文明”的诗意阐释和对故土的眷恋,也无论是唐朝晖对“破碎空间”的重构重现和“向死而生”的生命哲学,还是崔国发的物性体悟和传统现代的并置,子涵对这些诗人的创作特色、精神向度的概括都是比较准确的,揭示了当下散文诗探索的多元格局,也预示着未来散文诗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在现代诗(新诗)的研究方面,子涵主要关注了他认为具有特色的诗歌思潮和贵州本土诗人的创作。他对“第三条道路”的研究,对“基于灾难事件的群众诗歌研究”,对新世纪贵州诗歌群落的多角度考察,都是通过文本细读和背景考察等角度来实现的。在当下的诗学研究中,这些话题都属于局部性的、地域性的,有些还处于“民间”状态,往往很难进入很多学者的学术视野。但我们必须承认,无论从诗歌发展历史的整体性,诗学观念的潜在性,还是从诗歌艺术探索的多种可能性考察,这些看似边缘的“小话题”都具有不可忽视的诗学价值。在考察这些话题的时候,子涵的研究涉及很多领域和方法,包括文化背景、作家作品、传播机制,等等,视野是比较开阔的。他是把当下流行的一些研究角度、研究方法应用到具体的现象、作品的研究中,将个别的诗歌现象放置于整个中国诗歌的发展格局中加以打量,尤其是关注贵州地区那些正在生长的力量,应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喻子涵对区域文学发展的关注和特殊的学术敏锐性。

散文和小说研究不是子涵长期坚守的学术领域,但他发表过多篇相关论文,他以前的专著中也有所体现。在这部著作中,子涵对不同文体的研究采取了不同的学术策略,对于他最为熟悉的散文诗的研究,他采用的是全局视野;关于现代诗的研究,他依托全局,更多的是关注地域诗歌的发展;而在关于散文、小说的研究方面,他则基本上采取了全面关注地域文学的策略。从这种学术策略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在不同领域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的学术态度,尤其是他对地域文化、文学的重视,其实是在追溯当下文学研究的一种主要潮流和方向,和他所说的“前沿观察”是一致的。我一直认为,文学和经济的发展在很多时候不一定会体现出同一频率,在一些经济并不发达的地区,恰好潜藏着许多安静的文学探索者,他们立足地域文化,关注足下的土地,关注人们的内心,以“旁观者”的身份打量着纷繁复杂的时代,创作了许多具有特色的作品。而由于地处偏远,这些作家的探索在很多时候难以引起“轰动”和关注,甚至被学界所忽略。子涵长期关注贵州文学创作,关注自己民族的文学发展,他在对贵州散文、小说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意识、地域观念和文体意识,是他关注这一领域的学术收获,他通过文本细读对“文化地理”、“旅游文学”、“行走散文”等概念的梳理,既遵循了它们的传统内涵,也赋予了它们新的意义,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收获。

通读《新世纪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子涵是一个安静的、用心的学者。他的研究从来不好高骛远,而是把主要精力都用来关注他所熟悉的文体与作家。这本著作,在有些“大学者”那里也许不一定具有很大的价值,但在我看来,它从一些独特的角度、文体、区域,勾勒了新世纪文学发展的轮廓,通过文本细读,把握了新世纪文学发展的一些潮流和趋势,为真正关注文本的作家、批评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学与学术信息,实实在在而又不乏新见。这样的著作,是充满文学和人性的温暖的,其间渗透着作者的大量心血。

作为朋友和同行,我要在这里对子涵的坚持和他取得的成果表示由衷的敬意,同时也期待他一如既往地克服当下社会的浮躁和焦虑,坚守自己的学术良知,坚守人文知识分子的情怀,在文学创作和研究方面奉献更多的新成果。我们生活在西南一隅,也许都处于学术界的“边缘”,但“边缘”并不一定是坏事。多年前,我曾经在一章散文诗中写过这样的话:“不被人提起,就不会被人忘记;不被人爱抚,也就不会被人抛弃。”处于“边缘”的人其实有更多的自由,少一些功利的牵绊和累赘。这种状态适合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在这里,我愿意以此和子涵兄共勉。

是为序。

2014年9月16日,在重庆之北

(蒋登科,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新诗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诗学研究,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另有散文集、散文诗集各一种。)

同类推荐
  • 王火文集·第二卷:霹雳三年 浓雾中的火光

    王火文集·第二卷:霹雳三年 浓雾中的火光

    《王火文集·第二卷》包含《霹雳三年》和《浓雾中的火光》两部长篇小说,其中《霹雳三年》以一对年轻的男女新闻记者登场做了主角。作品讲述了他们不平凡的独特经历,他们的爱、恨和苍凉青春。这对恋人活跃在十里洋场的上海和当时心脏地带的首都南京,沐浴了大时代的暴风骤雨,又经过了建国后的坎坷曲折,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好时期;《浓雾中的火光》讲述的是四十年代重庆缙云山下、嘉陵江畔的一所著名大学里发生的故事,作品从侧面再现了抗日战争期间大学生活的风貌。
  • 所罗门情诗:<雅歌>赏析

    所罗门情诗:<雅歌>赏析

    所罗门的《雅歌》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爱情诗歌集之一,作者是公元前960年登基的以色列王所罗门。历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文人雅士对《雅歌》进行了许多美好的解读,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但《雅歌》真的只是在讲所罗门与书拉密女的爱情吗?
  • 大山作证:江西省移民扶贫纪实

    大山作证:江西省移民扶贫纪实

    本书为长篇报告文学,全书由一个个有机的真实的故事组成,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也许并不是宏大壮丽却绝对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再现了扶贫干部为广大群众移民搬迁、建设安置点呕心沥血、大公无私的精神。也描绘醋移民户为了脱贫致富克服种种困难,离开故里的巨大开创精神。
  • 精神自治(修订版)

    精神自治(修订版)

    透过《王开岭文集(随笔卷):精神自治(修订版)》,作为读者,我游历了一个人的精神地理,被那些从未见过的神奇风光吸引。那风光在日常的旅游地图上是见不到的。我不敢断言这样的地理绝无仅有,但我确定的是,这是当代为数不多的身兼多种文质的作家和作品。《王开岭文集(随笔卷):精神自治(修订版)》让我看到了一个智者、一位诗人、一颗良心、一个浪漫而冷峻的同时代人。这样一个夜晚,携上这样一本书,与之同行。我感到了雪的融化、心的欢愉和春天的临近。
  • 杜甫文集1

    杜甫文集1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人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热门推荐
  • 天命王妃:不负卿

    天命王妃:不负卿

    人有失手,马有失蹄,她沈归尘一朝魂穿,沈家嫡女的身份竟被她人取代,亲生爹娘不知所踪!丹炉在手,丹药我有!谁说她沈归尘是个灵修废材,见她手握五行神珠,谁敢匹敌!定要剑挑群雄震苍穹,名扬四海惊天地!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台湾文献丛刊清职贡图选

    台湾文献丛刊清职贡图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抗战忆事

    抗战忆事

    本书分为血战、铁证、号角、追忆、受降、审判六部分,由人民政协报社组织整理编写,书中展现了抗战期间中国军民奋起抗击侵略者,顽强斗争,不惜为国捐躯的民族气节,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烧杀淫掠,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还原了战后中国军队受降情况等,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本书从多侧面、多角度清晰地反映了我国抗战的概貌和脉络,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 七仙女传奇

    七仙女传奇

    林玉茹,天庭七公主,为了一段人情,亲自下凡报恩。玉茹下凡投胎却阴差阳错的投错了胎,可是皇天不负有心人,让玉茹与自己相爱的人在了一起,两人历经艰难,终于决定在一起时,却从天降下了一个晴天霹雳的结局,玉茹最终知道了自己不是白家亲生的骨肉,她痛苦不已,决定离开自己心爱的人-柳依琪。途中经过了风风雨雨,两个有情人最终走到了一起。在玉茹产下女儿的半年,由于母后的寿辰,她不得不回天宫,玉茹与依琪约定3年后再见,可玉茹就一去未回,依琪得知爱妻死后,最终抛弃家人,落发为僧……
  • 粤游见闻

    粤游见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冰血

    冰血

    冰面上的人皮面具,吊死鬼岛无头女尸,33具尸体的特大案件……本书是一部记述在东北公安干警、边防部队与罪犯进行殊死对决的短篇推理、悬疑小说集,书中描述了七个影响重大、离奇诡异的刑事重案的侦破过程,情节跌宕起伏,可读性极强。本书内容根据办案公安的回忆以及办案档案,刻画具体、真实,所有血腥、暴力、残酷的细节均为真实内容。因真实而寒彻骨髓,因简单而毛骨悚然!恐惧源于真实!挑战你的心理底线!
  • 你一定想知道:宇宙天文知识

    你一定想知道:宇宙天文知识

    阅读科学知识对提高学习兴趣、优化知识结构会产生积极而有益的作用,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只会扼杀活泼的天性.抑制智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在保护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扩大青少年学生的知识面,以便充分调动起他们探索求知的勇气和信心。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宇宙、天文、地理、生物、历史、军事、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采用深入浅出、符合认知规律的科学体例,为渴望探索外部世界的青少年展现出一幕幕极具想象力、神秘感和挑战性的科学场景。促进青少年学生开阔眼界、启迪心智,在思考与探究中走向成功的未来!
  • 洛克世界

    洛克世界

    草根的人生,一路狂飙,爱恨情仇,一笑了之。我快要死了,但是我不想死,我要活着。
  • 遂昌杂录

    遂昌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