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53800000002

第2章 张俊山:情洒京西翰墨苑

我在书法学习上的点滴体会:持之以恒;从临帖开始;创新……

——张俊山

张俊山出生在北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训练。他六七岁时读私塾,每天除了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就是写毛笔字,作业是两篇大字,三行小字。就这样,从小养成了书法爱好。他在香山慈幼院读小学、在北京二中读初中、在北京八中读高中,“书法爱好”一路相伴。高中毕业留校任教期间,批改学生的作文都用毛笔,潇洒漂亮,学生常常把他的“作文批语”当成习字范本转抄临写。走上领导岗位,他的“书法爱好”也跟着“升级”。一位搞文史的朋友说:“查阅石景山区政府20世纪80年代的文件档案,只要是毛笔批改的,一定是张俊山的墨宝。”这一说法得到张俊山的认可:“我从八〇年当中共石景山区委办公室主任以后,都是毛笔批阅文件,习惯了。做领导工作练字的时间少,就把批改文件当成练字的功课来完成。再说,批阅文件字迹工整了也便于传达不致出现差错。”他的书法名声渐起,造访、求字者一天比一天多。在张俊山的心里,中国书法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送出去一件作品,等于为弘扬传统文化尽了一点心力。他不吝惜,耗时间费纸墨,精心创作,满足爱好者需求。社会上的一些书法展览,他也挤时间积极参加。

1991年石景山区老干部局成立老年书画研究会,要推选一名有影响力、能服众的人物担任会长,时任区政协主席的张俊山经研究会推荐走马上任。虽然这是个不走组织任命程序、不发工资、业余兼职的民间社团领导,张俊山没有小觑这个研究会,感觉到了肩头担子的分量,当成一项事业全力以赴。多年的从政经验告诉他,民间社团也是社会工作的一个有机部分,通过这个载体可以使一部分老同志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为地区文化事业的建设发挥余热。为此,他像抓本职工作一样抓研究会建设,从健全领导班子,制定规章制度,完善活动章程做起,提出“不是名家,敢追名家”的奋斗口号和“以展出带活动,以活动促普及,以办班促提高”的基本工作思路。研究会的活动场地、活动经费在有关方面的支持下,很快得到解决。研究会始终秉承“弘扬国粹、发展文化、陶冶情操、服务社会”的理念。

光阴荏苒,一晃20个年头过去。3月10日,老年书画研究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召开,北京市有关部门领导、石景山区委区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人员和会员参加会议。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张俊山作研究会工作报告。

——20年来,研究会由建会之初的几十名会员发展到现在已有会员400多人,形成了年年有大展、月月有交流、周周有活动的格局。石景山区老年书画研究会已经成为石景山区群众文化、和谐文化建设的一支骨干队伍,成为我区繁荣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受到我区领导和广大老年群众、书画爱好者的重视。1997年老年书画研究会被石景山区政府授予“文化工作标兵单位”,被石景山区评为先进社团组织,多次被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和北京市老年书画研究会评为老年书画先进单位。

——20年来,研究会每年举办各种培训班,提出“出人才,出精品”要求,组织大型展览50多次,展出作品近万件,出版会员诗词、书画及研究文集多部。20年会庆又出版了石景山老年书画摄影集。会员中有30多名会员出版了个人书画集。

——20年来,研究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节日和市区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同时还号召会员“写石景山,画石景山”,两次举办“写石景山,画石景山”专题展览,彰显石景山深厚文化底蕴,弘扬时代主旋律。

——20年来,研究会把积极倡导会员深入社区开展群众性书画活动,举办书画班,组织书画会为己任,先后有八角南路社区书画会、八角北路社区书画协会、高井社区书法绘画班、北京军区联勤部军营社区书画班、永乐南黄楼书画协会、瑞达居委会书画会、金顶街五区书画班、六合园社区书画班等11个由研究会会员主持或参与的社区书画班组。据不完全统计,共办班100多期,稳定参加学员有230多人,举办书画展50次。

——20年来,研究会走出去,请进来,广交朋友,加强了和兄弟区书画组织的联系。多次受邀参加通州、大兴、怀柔、门头沟举办的笔会。研究会曾和门头沟老年书画研究会共同举办过国庆书画联展。研究会承办了平谷、门头沟、怀柔、石景山四区书画联展;举办了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石景山区三家老年书画协会联合组织的庆祝建国60周年书画展;参加了平谷老年书画研究会举办的《我们和共和国一起成长》书画展,以及门头沟2010年举办的《永定河颂——老年书画邀请展》。

老年书画研究会20年来取得的成绩喜人,作为协会带头人的张俊山也是收获多多。“走进协会是向众多方家求教的,是来‘充电’的。”张俊山说这是他当初的想法。他虚心向其他老同志请教,参展或送人的作品,只要条件和时间允许,总要拿到协会来,让大家帮助指导把关。他的虚怀若谷给协会带来了良好的学风。凡是研究会组织参加全国和市区展览作品,都要先在内部进行预展、点评、挑错,这已经成为研究会不成文的规定。他说:“过去对自己有的‘作品’还挺欣赏,自认为这就是书法。现在认真梳理一下,实在自惭形秽,顶多是个习作、练字罢了。如果按照书法创作的基本要素,凡称得上书法作品的必须在用笔、结体和章法上表现出气韵、气势,每一个字的点画力随气转,气势呼应,每行的布白气息流畅,全篇要气韵生动。”“学习书法必须做到入、出、化三个阶段。临帖要用脑、手、眼,多看、多练、多想。要学到老做到老,一生坚持临帖。”这些前人论书理论也是他这一阶段学来的,给他很大启发。小时候就开始临写柳公权楷书的张俊山,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以后,参加了老年书画研究会举办的书法班,跟着何大齐老师,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学习了真、草、隶、篆等课程,并且临写了王羲之《圣教序》、颜真卿《麻姑仙坛记》《郑文公碑》等历代名家碑帖。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书法作品面貌大变。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获奖和收藏,他被推选为北京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石景山区文联顾问、石景山区书协顾问。

张俊山爱好广泛,1994年退休以后,除了主持区老年书画研究会日常工作,还参加老干部唱歌、跳舞、模特、门球等队的活动。老伴是楼门组长,社区的事儿他也帮着张罗。一起更换楼门板报,一起打扫楼道卫生,一起参加节假日义务巡逻。一来二去,社区的大小事儿也成了他的牵挂——他的新工作。老将出马,一个顶俩,社区居委会的干部们拍双手欢迎。他参与组织了2000年、2003年的居委会换届选举,被推选为选举委员会委员,采纳他的建议,换届选举试点工作井井有条,圆满完成。社区要建“老干部之家”,他主动找到区政府无偿将政府所属的公房转给社区。在“老干部之家”施工中,他常到工地察看进度。施工结束,他和其他老同志一起提供多幅书画作品布置环境。他在社区组织开展书画活动,每年都要组织社区老人开展写春联、书画展,活跃居民生活,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他联系区里相关单位,与居委会结成共建单位,对人、财、物给予支持,改善了居委会的办公条件和社区绿化。2003年他被评为社区志愿者之星,2005年被评为文明热心石景山人,社区居民说:“张主席得这些荣誉当之无愧!”他说:“社区的事情,也是自己应该做的分内事,不论大小,都要争取办好。”张俊山退而不休。1998年工资改革以后,原系处级干部去企业工作的退休费较低,与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同志比,工资差了许多,这些人心里有疙瘩。张俊山了解了情况,及时向区委领导作了反映。区委十分重视,虽然这类问题是全市性的,但还是从区财政拨款,对这部分人给予了补助。人生最美是夕阳,愿他的晚年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张俊山,一位令我、令与他接触过的人们尊敬的老领导、书法家。请记住,大家都亲切地称他张主席!(原载2011年7月4日《石景山报》京西文化版)

张俊山,1933年2月生。幼年曾就读私塾数年,除背诵古典诗文外,主要课程是习字,因此自幼喜好书法。有作品参加市、区书画展,曾多次获优秀奖,一、二等奖,一些作品被收入北京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书画集、全国政协主席书法集、什刹海古韵书画集等,有的作品还被纪念馆收藏。自1991年至今任石景山区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并被推选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研究员,北京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石景山区文联名誉主席,石景山区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同类推荐
  • 猫

    本书是著名作家、藏书家郑振铎先生的小说、散文作品集。主要精选了郑振铎毕生的小说名作《猫》《压岁钱》,散文名作《蝴蝶的文学》《云冈》《宴之趣》《月夜之话》等,通过这些名作,我们得以管窥郑振铎先生的文学素养与爱国主义情怀。
  • 消逝在酒馆里的岁月

    消逝在酒馆里的岁月

    记得在很早以前,也写过一两份保证书,为戒酒。这些年身边不时会听到有人因喝酒出事或丧命。在奔向40岁的路途上,在这个春天里,我准备了好些天,下决心写下这份保证书:不再那样喝酒。绝不能再那样糟践自己的身体,绝不能再那样荒废时光与生命……我没敢写我要彻底戒酒。
  • 灰丝袜:散文九篇(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灰丝袜:散文九篇(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八零后女作家祈媛用她纤细敏感的文字,以独特的世界观记录了她游览古镇,回望母校中国美院,回忆童年少年生活的心情,挖掘出琐碎生活中的新鲜与异质。
  • 写人·记事

    写人·记事

    这里有弹得一手好热瓦甫的琴祖,他走到哪里就弹到哪里;也有眼神专注得像工程师的鞋匠,闲来无事眯着眼睛晒太阳。另有奇人异士,能养金雕、会说祝词、擅唱花儿。这便是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风貌。
  • 叫板足坛腐败的体育局长

    叫板足坛腐败的体育局长

    足坛扫黑并非自今日始。早在2001年,在“5·19”黑哨事件和“甲B五鼠案”后,浙江省体育局局长陈培德等人即掀起一场“打假扫黑”风暴,结果却出人意料,中国足协贪官和众多“黑哨”仍逍遥法外。于是乎,足坛腐败日益深化,贪污受贿、赌球“黑哨”猖獗。针对2010年开始的新一轮“打黑反腐”风暴,陈培德说,南勇之后还会有大鱼出现。本期推出的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朱晓军的力作《叫板足坛腐败的体育局长》,再现了体坛高官陈培德所策动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打假扫黑风暴,不可不读。中国足坛犹如龙门山断裂带,地震不断。
热门推荐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明史演义(上)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明史演义(上)

    《明史演义》是“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中的一本,讲述明代的历史事件与纷纭人物,故事跌宕起伏、精彩纷呈,是史学爱好者、文学爱好者的经典书目。本书讲述从“第一回 揭史纲开宗明义 困涸辙避难为僧”到“第五十回 觅佳丽幸逢歌妇 罪直谏杖毙言官”的历史。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也就是今天的南京登基,年号洪武,国号明。至此,元朝灭亡。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一系列的动作,历来受到众多评议:杀功臣、废宰相、建立秘密特务组织等。太祖崩,而后有仁宣之治、弘治中兴、隆庆新政……
  • 沉默王子的奋进丫头

    沉默王子的奋进丫头

    转身,看见那一位儒雅少年,在夕阳辉光的映照下,他面带清风,笑容谦和,手臂轻挥,衣襟飘动,浅蓝色边框的眼镜后,透着温文尔雅的目光,仅一眼,他便深深的印在了柏晴心里。于是,活泼开朗,热爱学习的好学生柏晴,喜欢上了这个像大海一样澄澈干净的男生——海枫。青春的甜蜜总是夹杂着酸涩,在柏晴的心里,当时的一切不过是自己的单相思罢了,虽然在朦胧中,她早已沉醉不知归路!因为某个人,她做了一个梦,一个多年的蔚蓝的关于海洋的梦。现在,她更喜欢海了,闭上眼睛,似乎感受海风吹过,碧蓝的晴空上云卷云舒!她不禁回想起,自己最初喜欢上海枫的瞬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劝你黑化前想想我

    劝你黑化前想想我

    作为最近微博上小说《攻神略》超话主持人,祁梓梓作为祁紫的高端黑小火了一把。某小说网站采访她:“你在《攻神略》里最讨厌哪个角色?”“祁绿茶。虽然我靠她才上热搜。”“你俩名字这么像,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穿越成了祁紫怎么办?”“当场自杀,为民除害。”***“祁梓梓女士,你已进入《攻神略》异界,请尽力完成系统任务以回到原界,避免死在里面。”“啊?我谁?”“滴——身份确认:祁紫,女,17岁。”“我去你大爷!换一个行吧?”“已开启限时任务:气哭女主并到男主面前哭惨。”“我去你……”“已开启长期任务:攻略男三。”“……”哦,男三啊。就那个,性情怪异残忍暴力爱情偏执脑子有病……演技还奇好无比的终极反派……男三啊???#今天也是在反派boss身边苟活的一天#
  • 青春伤不起

    青春伤不起

    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青春故事,或悲或喜,普通点的,谈谈人生,聊聊理想,找个女朋友,浑浑噩噩的过下去。而我的青春,真的是伤不起啊!拜托,我只想普通一点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漕运总督

    漕运总督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京杭大运河解冻开航,素有上拱京阙门户、大运河第一码头之称的通州张家湾,又出现千帆竞驶、百舸争流的繁华景象。元朝建都北京,粮米仰给东南,漕粮运输乃朝廷大事。张家湾就是运河最北端的漕运终点站。明成祖朱棣称帝后,从南京迁都北京,于永乐四年(1406年)进行大规模营建。修造皇宫、陵寝、衙署等所用的建筑材料,都是由运河水路经张家湾皇木厂运往北京。难怪民间流传“先有张家湾,后有北京城”的说法。
  • 剑光影

    剑光影

    御剑乘风来,除魔天地间,有酒乐逍遥,无酒我亦颠,一饮尽江河,再饮吞日月,千杯醉不倒,唯我酒剑仙。
  • 网游之魔剑至尊

    网游之魔剑至尊

    在这个四季错乱,长时酷暑或严寒的游戏世界,诸王征战,杀戮不休。叶辰一边体会着史诗般的剧本,一边登临游戏的巅峰。
  • 天机神相

    天机神相

    萧十三是一介相士,不仅拥有一双可以知晓运势并改变运势的手,更拥有一双可看透天机的神鬼之眼。且看天机大陆的萧十三,如何利用一身本领,身兼五大帝国统帅之职、纵横大陆、掌控天下、位居神灵之列。这是一个灵修者的天下,这是一个五行的世界,这里充满爱恨情仇,这里充满你想要的热血澎湃,真男人当如相士萧十三!
  • 枯骨铸长生

    枯骨铸长生

    天路显灵界开,煌煌仙路难登天。少年于灵界中披荆斩棘终入无上圣境,却发现所谓仙路不过是一盘棋局,而那帷幕之后究竟是谁人在以苍生为棋子,以天地为棋盘?红尘中,少年持剑遥指苍穹:“若这天道不仁,我唯有三尺青锋向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