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53800000003

第3章 范德安:翰墨飘香人生路

学书贵在潜心研,退笔如山不计年。厚积薄发用我法,信手挥来也超然。

——范德安《书论》

如同许多有成就的人士一样,提起自己的成长过程,范德安先生由衷地回忆起儿时父亲对他的耳提面命。他说:“父亲写得一手颜体字,平常写字尤其写春联时,我站在一旁观看,十分羡慕,心想自己什么时候能像父亲这样当众挥毫。要说我学习书法的启蒙老师,第一位是父亲,小学王老师是第二位。”范德安的父亲观察到儿子看别人写字时的那种入迷情形,心中暗自高兴。在范德安四岁那年,父亲开始在家里教他写字。父亲裁好100张毛边纸摞在桌子一角,然后把范德安叫到面前说:“你既然喜欢字,每天写几张,把这一摞纸练习完字就写好了!”字无百日功,范德安常听父亲这样讲。于是,他坚持每天写两三张,最多时一天能写五张。写了许多日子,案头的纸张总不见少。一次,范德安偶然发现,原来是父亲每天收查批阅了他写的字后,又如数添补几张白纸进去。这样一来,范德安写到六岁上小学那年,也未能写完父亲留给他练字的100张纸。家庭作业虽然未完成,但论起写字来,他在小学同学中出类拔萃。

当时的小学教学十分重视写字,学校要求学生每天交一张大仿作业。在交新作业时,老师就会把批改后的昨天的作业发到学生手中。令范德安感兴趣的是,每次大仿作业发下来,他写的大字有一半都是老师批的红圈。教范德安的老师姓王,他不止一次拿着范德安的写字作业给其他同学展示、讲解。范德安的父亲怕儿子因此产生自满情绪,在家中又立下一条规矩。范德安的大仿作业发下来以后,拿回家先交父亲过目。父亲数一数有几个字没有“吃”红圈,就要求范德安对每个不合格的字各练写一张。范德安说:“在我的印象中,没有哪一次不写的,最少时也写一两张。父亲说必须把字写好,这是读书人的基本功。”因为有这位严父督学,范德安学习书法融入了深厚的家学渊源。谈起儿时写字的情形,他说有几件事记忆深刻,至今难忘。

第一件是父亲因为写字训斥了他一顿。那次学校搞书法比赛,他获得第一名,高高兴兴地回家报喜,没想到父亲当时就劈头盖脸地训斥了一顿,并说今后不要参加这类活动,还是先把字练好。范德安说:“这是父亲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这么严厉训斥我。过后我理解了父亲的用意,怕我因此变浮躁了,忽视基本功训练。”

第二件是因欣赏“六必居”招牌书法摔倒受伤了。那是考入初中的事。范德安初中在城里读书,就近住在前门大栅栏的大哥家。一次,大哥让他去买酱菜。他来到六必居,被那牌匾上洒脱的大字吸引,看了很久。他曾听父亲说起,北京城里好多牌匾都是大名家题写的,六必居传说是乾隆皇帝的手书。他买了酱菜后又看了一会儿才恋恋不舍地往回走,边走边回头,不慎被电杆的拉地铁丝线绊倒,右臂受伤,挽着绷带挎了一个多月,写字及作业只好用左手来完成。

第三件是因写字被王老师打了六板子。那是上小学时的事情。一次,王老师没有发给范德安大仿作业,他感到纳闷。次日早上学生排队,王老师把范德安叫出队列,重重地打了六板子。范德安回到家委屈地向父亲诉说挨打经过,但说不清什么原因。后来王老师将他的大仿作业让叔伯哥带回家,要求直接交家长手中。范德安的父亲看后恍然大悟,原来老师让写的大仿作业是米字格每页16个字,每天完成一页。范德安写完16个字,别出心裁,在每一个格的四角各写了一个小字。范德安的父亲借题发挥,循循诱导,告诉儿子记住孔子《论语》中“过犹不及”四个字,一定按老师的要求把基础打牢固。

王老师虽然体罚了范德安,但从心里还是喜欢这个与众不同的学生。在范德安上小学二年级时,有一年腊月二十三,王老师捎话叫范德安去趟他家,范德安一大清早就赶到了,进门见王老师准备好了纸墨笔砚,要带他去街上摆摊写春联。师生俩来到街上,摆好一大一小两张桌子,就开始写起来,引来置办年货的人们围观喝彩。人们流露出惊讶的目光,赞叹范德安小小年纪写得一手好字,纷纷争购他写的春联。名师出高徒,这时的王老师脸上堆满了欣慰的笑容。

“我生性不敏,须以勤补拙。”这是范德安学书诗中的两句。为了勉励自己刻苦求进,他给自己的书斋起名“锲不舍斋”,取自荀子《劝学篇》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之意。由欧阳中石先生书写的这个牌匾,悬挂在书斋门口的正上方,作为学书的座右铭。“我曾花了三天时间用行书写成3700余字的《孙过庭书谱》。花四天时间,用去9张4尺宣纸临写1000余字的《泰山金刚经》。用隶书创作7米多长的《千字文》手卷。这些都是为了苦练基本功。”谈到学习书法的“苦”来,“夏不揩汗,寒不暖手,沥血化玉,呕心凝珠”。范德安的这首诗是他狠下苦功的最好写照。

范德安在石景山五里砣中学任教时,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后,他仍然挤出时间操刀弄墨,苦练书法和篆刻基本功。当时,教师的居住条件差,在拥挤的宿舍里,无法铺开宣纸尽情挥毫,他便把精力投向篆刻。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儿时就对篆刻着迷的范德安,拿起刻刀和石头便一发而不可收。一方方印章脱手而出,并连连在报刊上发表;一封封约稿信纷至沓来。《光明日报》有一个“百家争鸣”的专栏,每期刊登以“百家争鸣”为内容的篆刻作品一件。编辑来信约稿。搞同题创作难度最大。范德安反复构思,数易其稿,创作出五方不同风格的印章,作品寄出很快就被选用了。2003年“非典”时期,范德安抓住老年大学书画班停课的机会,闭门在家,早起晚睡,伏案作书,完成了《五体诗词十首》的创作。

范德安是书法、篆刻兼攻。他学习书法篆刻,一是广采博收,广泛临习古代名家碑帖篆刻,从传统中吸收养分。一次,他去西安参加金龙杯全国书画大赛评比活动,主办单位组织评委参观西安碑林。他被丰富精美的古代碑刻所陶醉,在西安一个星期,他两次前往参观碑林并购买了许多拓片以便日常观摩临习。他的篆书、篆刻从吴昌硕入手,上追汉印古玺、李斯小篆、石鼓钟鼎,力求严谨厚重、朴茂自然、凝重含虚、遒劲古拙。他的楷书从唐楷入手,以柳公权、颜真卿为宗,融入魏碑,使点画峻拔,方圆兼备,端庄沉稳,法度森严。他的行书以二王为师,灵秀俊逸,生机勃发。他的隶书从《华山碑》入,自《石门颂》出,归入《泰山金刚经》,字法洞达,跌宕开张,古朴苍劲。范德安认为,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临习古代碑帖,博采众长,要师古而不泥古。他说:“一般学习书法入帖容易出帖难。其实,入帖也不容易,写到以假乱真了,学书的路程才走了四成左右。其实以假乱真也不是完完全全的真,最多学到原帖的八九成。因为,好的书法作品都凝聚了作者的学识修养及人生体验,今人是不易体会到他们创作时的精神境界的。”关于“出帖”,范德安说:“出帖需要创新,达到自成一家。出帖没有头,一辈子都在创新。有人问我写这么多年字,哪一幅作品最好,我说没有最好的,只是和以前相比有较好的。这不是客套话,艺无止境,要活到老学到老。”

二是虚心向书坛前辈和同道求教。他在学习书法篆刻过程中,曾向著名书法家肖劳、陈叔亮等人请教。他与住在石景山区的书坛耆老邱松岩成为忘年交。邱老先生的为人治学及精湛的书艺成为了他的行动楷模。邱老先生逝世,范德安悲痛不已。

三是师法自然。他观察龙爪槐弯曲生动的枝干,体会书法的结笔法,进一步理解书法线条的自然美,韵律美。他观察公园里的石板小路,领会章法布局中“乱石铺街”的错落美。他从自然界的一景一物中触发创作灵感,寻求创作中天人和一的大境界。他的篆刻矩形闲章“乐寿”是一方朱文印,在构图处理上没有边栏,寓意“乐寿无边”,把人生的经验融入篆刻艺术之中,古朴、平稳、自然,别具一格。范德安最近刻制的“中和美”、“和乐”两方闲章,表达了进入花甲之年的他对书法艺术的理解有了又一次升华。基于对书法艺术的新理解和新追求,他将书斋改为“和乐斋”。他说:“书法创作中笔与墨与纸要讲中和,书写的内容以及章法布局要讲中和,就像一棵小草的生长需要阳光、雨露、空气等各方面的中和一样。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一定是中和的,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中和,中和才美,中和才有生命力,中和才有发展。”

近年来范德安创作的书法作品,内容多为自作诗词对联。文学与书法密不可分,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从事语文与书法教学多年的范德安,对此有更深一层理解。他把创作诗词作为修炼“字外功夫”的一种方法。

范德安才思敏捷,常是触景生情,有感即发。他的诗内容广泛,大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诗论书。“学书贵在潜心研,退笔如山不计年。厚积薄发用我法,信手挥来也超然。”这首诗道出了学习书法要潜心研究,勤学苦练,只有厚积薄发,才能达到“信手挥来”我法超然的境界。

二是讴歌时代。“旭日东升五十春,浩然正气满乾坤。炎黄子孙同心干,再造河山铸国魂。富民强国雪大耻,港澳回归喜盈门。神州万里华诞宴,红烛高照寿千樽。”这是范德安为庆贺建国50周年而作。

三是赞美河山。范先生的大部分诗作都是游览祖国名山大川,见景生情有感而发的。面对前人一咏再咏的风景名胜,他凭借敏锐的才思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写前人之未写。“太湖风光五月中,可怜尤在日东升。滴翠青山如浣女,朝霞如钿妆初成。”(《自杭州乘船往无锡经太湖即景》)状写五月的太湖风光,最可爱的是旭日东升的那一刻,犹如刚刚梳妆打扮起来的浣纱女。他把自然景物人格化了,读来令人浮想联翩。

四是诗书传家。范德安出身书香门第,是范蠡后人,家学渊源。秉承先祖遗训,他对子女教育十分重视,常施以诗书。长子奉命赴日本工作,他作《示儿篇》叮嘱在异国他乡注意事项。他撰有一百余字的《家训》,书写分送子女,要求口诵心记,立身做人。“小女姓王名嘉典,女娲送玉到人间。天生不是装饰物,大任降时去补天。”(《为外孙女起名王嘉典》)王嘉典取“王”字加一点即为玉的谐音。“范家辛巳喜添妮,文殊含笑赐福祎。琦行瑰意才卓异,好玉精琢长辈奚。”(《为孙女起名范文琦》)此首为藏头诗,每句句首一字连起来即为“范文琦好”。这两首诗中饱含了他对晚辈的深情期望。

五是题赠应答。范德安的诗质朴玲珑,构思巧妙,耐人回味,因此,也引来索字又索诗者。北京一位画家创作《百鸡图》长卷,请范德安先生题诗。他看过画后,稍加思索,挥毫题道:“一只小鸡未足奇,雏鸡过百费心机。如椽妙笔传灵气,化作凤凰排云飞。”一位军队老干部送范德安一部个人诗书画集,要索他一首自作诗。范德安根据她的爱好题诗:“君老爱弥钟,翰墨与丹青。不为人夸好,挥洒自陶情。”石景山区举办首届迎新春征联活动,请范德安当评委,他也作了一副:“翠微山郁郁松柏藏古刹堆金沥粉五百年壁画是华夏之宝;八大处巍巍岫峰护禅林布道传经三千载佛牙为释迦真身。”这副楹联把石景山最著名的两大旅游名胜景点中国宝级文物都提到了,此联被评委会评为特别奖。

“书法是一种表现艺术,书法家不仅要师法自然物象,更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注笔端。人品第一,书品第二,人品是书法作品的灵魂,书法作品就像书家的心电图,人品高下一目了然。”范德安对书品与人品有他自己的见解。他对此曾作过一首小诗:“山不高兮有仙,水不深兮有泉,学虽浅兮不辍,永积德兮如颠。”他认为研习书法是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这一特有艺术。为此,他积极参与社会各种公益活动。为非洲援助难民、为修复长城等重大社会公益活动,他都捐赠过书法作品。他书写的《柳体楷书古诗规范字帖》正式出版后,为延庆县的小学捐赠200册,为河北涞水县的小学捐赠1000册。亚运会时,他与朋友合作捐赠了一幅120米的书法长卷,原文化部领导高占祥在北京大都饭店接受此捐赠时给予肯定。

范德安执教石景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书法班多年。1997年第十届“双龙杯”全国少儿书画大赛,他选送了38名学生作品,结果全部获奖。有位诗人写诗称赞:“七寸竹管,五丈青锋,门下弟子,特殊英雄。”范德安书法教学经验丰富,市教委、总政、区老年大学等单位先后慕名聘请他给老年书画班授课。他不单讲书法,也讲文学、讲养生,针对老年人特点备课,有的放矢,学员爱听他授课,回顾自己学习书法篆刻经历,范德安深有感触,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是喜欢,乐此不疲。第二是自学。第三是持之以恒。第四能吃苦。第五有一个贤内助。范德安说,他在书法领域取得成绩一半功劳应归老伴。照顾老人,抚育小孩,家中内外大小事情老伴全包揽了。范德安写起字来废寝忘食,老伴做好饭耐心等待,有时一顿饭热三四次也毫无埋怨。在经济上,只要是范德安买纸笔、书籍用钱,她总是全力支持。

范德安耕耘砚田几十载,由业余而专业,篆刻书法皆有了一定的造诣,有自作诗300余首,但他仍谦虚地说对博大精深的诗书艺术学习研究还很肤浅。他的一首《自省》诗云:“老夫自幼好涂鸦,诗书至今未生花。我谢世人多褒贬,此生不敢谎称家。”字如其人,诗如其人,范德安虚怀若谷,诚如斯言。(原载2005年《翠微文艺》创刊号,编入本书略有删节)

范德安,1941年生于北京。现为石景山区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前任主席),石景山区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擅长书法与篆刻,书法五体兼修,长于行草。作品多次在国内外报刊刊登和展出,曾获特等奖,特别奖,一、二、三等奖,许多被国内外单位与个人收藏,有些刻于碑匾摩崖。众多媒体对他的艺术成就作过专题报道。他在任时区书协曾被政府评为“文化先进单位”,他本人荣获“优秀文化工作者”、“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出版有《柳体楷书古诗规范字帖》《隶书古诗字帖》《五体名言集》《行书弟子规》《范德安诗集》《行书群书治要选》等个人专著,其中《行书弟子规》被区政府作为文化工程项目刻石陈列。发表的论文有《浅谈碑帖的临与摹》《简述印坛宗师吴昌硕的篆刻艺术》《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赏析》《甲骨文——书法篆刻之宝》《康有为行书赏析》等数十篇。他的艺术传略入编《中国当代文化艺术人才传略》《中国书法界名人辞典》《中国现代艺术界名人录》《现代中日美术通鉴》《世界名人录》《跨世纪著名书画艺术家精典》等典籍。

同类推荐
  •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一书收录的都是胡适最为经典的名篇佳作。其中“第一辑:哲学探微”收录的是胡适探讨中西哲学的经典文章;“第二辑:人生命题”收录的是胡适探讨人生观的经典名篇;“第三辑:四十自述”收录的是胡适生前唯一亲笔撰写的自传,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名篇之作,讲述了作者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回顾了自己人生前四十年的心路历程,是作者与自己的青少年时代进行的“心灵对话”。
  • 为了弱者的尊严

    为了弱者的尊严

    文主人公梁雨润到任山西省信访局副局长,主抓群众接访工作,经他之手处理的民事案件和化解的难题数以千计,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央、省里挂名的“老大难”问题。由于文章的篇幅限制,笔者不能一一记述。但在采访日子里,所到之处,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梁雨润同志在百姓中的威望之高,令我常常敬佩与感动不已。
  •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这本书是我在给中文系学生连续6轮开设文学概论课的基础上写出来的。6轮课先后试用了3种当今流行的教材,感到各种教材都有自己的优点可以借鉴,但是,能否有一本深入浅出的既讲出了道理又不摆理论面孔的教材?这本书是在几位学生听课笔记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基本上保留了我在上课时的教学口语风格;以“正文+附录”为体例,是为了在损害我自身的观念系统的前提下,提高本书的知识系统性,同时也是为了引导同学们去阅读原著。
  • 夜行者:毛福轩烈士传

    夜行者:毛福轩烈士传

    毛福轩(1897-1933),化名毛恩灏,湖南韶山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韶山支部书记。1927年任中共湘潭县委书记、湖南省委委员。1928年春赴上海,在国民党金山县公安局从事地下工作。1933年2月在上海被捕,解来南京,5月牺牲于雨花台。
  • 赛博空间与文学存在方式的嬗变

    赛博空间与文学存在方式的嬗变

    赛博空间对文学存在方式的影响表现为:从身份、心理、身体(赛博人、后人类)等方面重构了文艺创作主体;从阅读方式、审美心理、体验方式等方面推动了读者功能的演变;从文本类型、文本之开放性、空间化和时间性等方面入手,重塑了文本形态。传统的叙事理论无法适应数码媒体的特性,“交互叙事”顺势而生。微观层面的作品剖析,以超文本、超媒体文学、交互戏剧等文艺类型为例,着力勾勒文学重构的全景图。
热门推荐
  • 易幻幽径

    易幻幽径

    患得患失、患忧患异常。世界的不一样而引发的另类精彩。无心者无忧!扰心者,治标不治本;剑离心飞。这是一场异界大陆的穿越之旅,它超脱了时间构架。数次的辗转轮回,也只为完成那一个渺小的美好祝愿。放空心思;也许并不用想太多。只有随着时间漂流,美好的景色也许会自然呈现而出。只求心安;就算最后所达成的祝愿,并不能成为典故。即便如此,依旧还有为此付出的必要,因为路途上的警戒、会时常提醒,漫不经心是不可取的。好了,话到这里,虽还有很多话想说;也该到此为止了。让我们一起来开启这不一样的异界之旅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爱你,我有罪

    爱你,我有罪

    他说他爱我,但我却不得不因为他的爱而远走他乡,如果可以选择,我这辈子都不要认识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活着就有理由

    活着就有理由

    本书收集的每一个小故事,它们或谈生活的智慧;或论婚姻的得失;或说处世的良策;或译成功的阶梯,每一个小故事都流淌着笔者的热情,滚动着笔者真诚的灵魂,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智慧。
  • 黑铁空间进击

    黑铁空间进击

    在当今诸天万界之中,有一股黑恶势力制霸诸天,那就是主神空间!由于诸天巨头太多,在从主神那里了解了制作原理后,什么阿猫阿……呸!对不起,是什么巨头都能随便弄个出来玩。而我们的花烨因为意外从本来该进入至尊空间变成进入“最强空间”,又因为天赋太强导致没有队友(孤儿)只能次次孤身打团战。花烨:过分!怎么能让他们次次面对我!
  • 鹤鸣山下

    鹤鸣山下

    双重人格男主对上轻微病娇的男女主,没有狗血剧情,没有深情男二,只是最单纯的友情、亲情、爱情,以及随时会发生在你周围的日常生活小记。
  • 男友很精分

    男友很精分

    迟暮有点方…自己不就是拒绝了一男的嘛,为什么还被那男的乌鸦嘴诅咒了?还真被撞死了,身为一个不婚主义者拒绝追求怎么了?为什么不结婚?迟暮觉得自己能文能武,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吧?嗯,厨艺是个意外!打得了白莲花揍得了流氓,修得了水管玩得了电脑。so——为什么要结婚?然而……眼前这个男人绝对是意外!回到高中时期的迟暮觉得自己很满意前世,那么问题来了,今世要干嘛呢?当然是:谈恋爱啦!但是这个世界是玄幻了吗?竟然有异能者?现在她的目标看来是修炼打怪再加谈恋爱。……最初迟暮:我只是路过(真的纯粹路过啊)偃清嘉:我就知道你喜欢我,还和我装偶遇?(女人,我看透了你的小心思)后来迟暮:我喜欢你,真的喜欢你,只喜欢你一个人偃清嘉: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你一点都不爱我……
  • 亿万总裁宠甜妻

    亿万总裁宠甜妻

    她是季家代替品,生下孩子那一刻,便成了下堂妻。“季婉约,你凭什么嫁进许家,还是不是因为他们家男人是个残废!”“季婉约,你这种女人,真以为我会爱上你?”……“许瀚辰,我们两清了,但是儿子,我有权利拥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名村

    无名村

    这是一个小镇,黄土高原上的小镇。镇上只有一条主街道,附近乡民的油盐酱醋全赖这里。在主街的东头有家小客店,来往客商多在这里落脚,小店在这镇上却也算大的了。中午的街道很冷清,空气里没有一丝风,尘烟浮躁,反射出片片白色光芒。小客店里,几个外地客商正围坐一桌,吆五喝六地吃饭。饭厅不是很大,只三四张桌子,里边有一堵矮墙,矮墙后边便是厨房,里边看得一清二楚。只见一口大锅架在灶上冒着腾腾热气,旁边立一个精瘦汉子,腰系白围裙,左肩顶着块木板,木板上放团白面,那汉子左手扶板,右手拿个瓦片刀飞快地在面团上来回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