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53800000008

第8章 徐景辉:深研古法求新意

清灵飘逸但不虚滑,稳健端庄而不滞涩,俊秀清朗却不扭捏,憨态可掬然不失笔触。

——徐景辉

徐景辉说:“我初学书法时,只是泛泛地临,不求甚解地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书法艺术的逐步理解,发现空泛地临帖,今天照着写明天就忘的临帖是不可取的,临就要临透,尽可能地把临到的字背下来。临帖到何时才算到头或差不多呢?答案是无尽头,学到老,临到老。临帖是不断加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熟练掌握书法造型变化的必要手段。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临多悟才可熟能生巧,在看似不经意的临帖中发现书法艺术规律。临帖还有一个学以致用的问题。临帖的目的是为了继承,更重要的是要很自然地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忽略了这一点,就会永远徘徊在古人的书帖中而不能自拔。”

徐景辉说:“其实所谓书风,泛指为是何种风格,即是帖一路的还是碑一路的,是细腻的还是粗犷的。是飘逸俊秀的还是古朴简洁抑或大开大合豪放夸张的,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管哪家哪派,作品的线条质感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字的间架、墨气和章法。线条的质感是书法艺术的魂。书法线条的形或质感从何而来?从古人总结出来的书法规律中来,从向古人留下的大量优秀碑帖的学习中来。”

徐景辉说:“书法与时俱进,发展、变化、创新是永恒的主题,也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时下,一些人张口闭口谈创新,指导思想没问题。但这种所谓的创新,容易导致忽视临帖、读帖、悟帖,走捷径去追求所谓的‘时风’。表面上看是与时俱进了,糟糕的是一些人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像样的作品,原因就是放松了对古人优秀书风与技法的传承。创新应当是在继承古人书法文化深厚底蕴基础上的创新。当你真正进入到书法领域的深层次和高艺术水准的时候,不满足现状的心态,还有那种向上的冲劲会顺理成章地引导你:前进,领悟书法的真谛;再前进,直到开创出自己书法艺术的新天地。”

徐景辉的楷书是大楷、小楷兼擅。其大字结体严谨,笔法到位,端庄方整,可见很深的唐楷根基。其小楷隽永俊秀,字字如珠似玉,初看颇有唐人风貌,而细究其运笔用墨,魏晋韵致亦露端倪。像而不像,不像又像!这正是徐景辉学书“法则”的具体表现。徐景辉学书追求“遍临碑帖,杂取百家,自成风格”。他初临欧阳询《九成宫》、钟绍京《灵飞经》。继而,临习王羲之《黄庭经》和《乐毅论》、王献之《洛神赋》、钟繇《荐季直表》和《贺捷表》等。徐景辉曾这样说:“临过魏晋碑帖,自己的字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看来不能墨守成规,不能抱定一种帖或某一朝代不撒手,只有眼界拓宽了才谈得上向前发展。”徐景辉由唐宋上溯魏晋以后,书风为之变化的经验也说明学习书法是有规律可循的。尽管“条条大道通罗马”,但相比较而言,还是有一条捷径的。这就是:由近及远,先学习唐宋,打好基础,再学魏晋;有了基础就易于消化吸收那些深邃高古的东西——化古为今,为我所用。不学魏晋,无以论书。

徐景辉学书方法是大楷小楷、行书草书交替练习。这就打破了我们传统的先楷、再行、再草的学习书法基本步骤。我们姑且不对他的这种学习方法加以评论,只是要说明,他的楷书功底为他的行书和草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对应来看,他的行书、草书也反作用于楷书,并使楷书在承转启合上起到了灵动洒脱作用。

在学习行书、草书方面,他初临王羲之、文征明、王献之、沈尹默,继而临米芾、怀素、黄山谷及北魏诸多名家传世碑帖。尤其近来通过带学生,进一步深化了对褚遂良、二爨及黄道周等碑帖的研习,探求轻灵飘逸、古朴拙稚的意境与韵致。有专家称他的书法“妍美不俗,神采飞动,有若行云流水般的动态美”。这一特点在他的行书、草书中最为明显,是他的书法风格的具体表征。这种“动态美”是由字与字之间的顾盼、行与行之间的照应、每个字笔画的恣意收放、用笔用墨的浓淡枯润来完成的。如行书《心经》就是一件“妍美不俗”的“动态美”佳作。首行“行”字最后那一笔竖钩,看上去是信笔一挥,其实有书法家的匠心所在。“竖钩”的那一“钩”没有“钩”上去,而是行笔到了要“钩”应“钩”的部位轻轻驻笔又向左下方滑出,又突然停笔,形成与下一个字“笔断意连”的效果。读这幅作品还有一种“高山流水”、“水到渠成”的感觉。记得有一句劝世的话,大意是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这幅作品在谋篇布局、运笔用墨上即有此韵致。再如他的草书杜甫诗《客至》,是由线条的灵动变化为整幅作品带来了生机。“线条”在徐景辉的笔下被“玩”得游刃有余,生动活泼。用通俗一点话说,就是玩得“俏皮”,不时有“小动作”出现。当然,“俏皮”的“小动作”与漂亮的“线条”需要坚实的大“骨架”作依托的。这个“骨架”就是书法家的传统功力,具体来说就是楷书底子。我们看到徐景辉不时有楷书佳作问世,可以得知,他意识到基本功的训练是书法家的一门终生必修课并努力实践着。(原载2010年9月6日《石景山报》京西文化版)

徐景辉,北京市人,1956年8月生。北京书协会员,北京市石景山区书协副主席,石景山海联会新阶层委员会副主任。主要获奖情况:1996年获韩国釜山“国际美术人大赏展”书法金奖;1998年入展“中国第四届书坛新人作品展”并获“全国职工书法展”二等奖;2004年入选首届“中国大字展”;2006、2008年分别获北京电视书法大赛二等奖;2007年文联出版社出版《徐景辉书法作品集》;2009年获北京市职工“庆祝建国60周年书画摄影展”书法一等奖;2011年获“第八届首都职工文化艺术节”书法一等奖;2012年第四次入展“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并获神华杯“第三届中国职工艺术节书画大展”(中国书协、中国美协主办)书法优秀奖;2013年8月中央网络电视台《中国书画家》栏目制作了“徐景辉书法专题片”,11月北京市石景山区文联为其主办个人书法展;2014年元月山东日照书协为其主办个人书法展。

同类推荐
  • 去山阿者歌

    去山阿者歌

    它们有着很好的名字:罗山、窑山、莲花山、花路坡、麦垛山、红山梁、大郎顶、官亭山、黄草岭、庙儿岭、马断头山……这些山和人一样,都活着自己的瞬间和恒久,也在救赎自己。山的间隙有条河。
  • 汉语诗歌的节奏

    汉语诗歌的节奏

    本书系统研究了汉语诗歌的节奏问题,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在分析、评价几种汉语诗歌节奏论的基础上,指出汉语诗歌节奏是 “音节—顿歇”节奏,而且这种节奏有其特殊的语音学根据和构成机制。中编论述《诗经》、《楚辞》、五七言诗和词曲的节奏形式(包括节奏单位、句式或行式、节式、体式和节奏调子)的构成规律和特点,着重从音顿节奏的观点探索某些节奏形式的起源等疑难问题。下编在分析和评价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新诗节奏形式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论述格律体新诗节奏形式和自由体新诗节奏形式的构成规律和特点,着重论述两种新诗体的建行原则及其根据。中编和下编还论述汉语诗歌韵的独特的节奏作用,以及这种韵与音顿节奏的关系。
  • 九十年代文学

    九十年代文学

    上次在桂林开“第三届今日批评家论坛”时,和程光炜老师商量一起和人民大学联合做一次研讨。程老师主持的“重返八十年代”研究课题,在高校和学术界影响很大,为文学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方法论。程老师最近要转到九十年代文学研究,他提议把“九十年文学研究”作为我们这次讨论的题目。其实我的一个愿望,是让程老师也抽出时间跟我们的客座研究员聊聊,给我们指导一下。我的另一个想法是,大家在校时,对八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前的当代文学史,是比较熟悉的,但对九十年代文学史不一定熟悉。
  •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

    这是两个人的传记和诗歌合集。此书记录了他们俩的主要诗歌作品和人生经历。两人分别是仓央嘉措与纳兰容若。著名电影《非诚勿扰》播出后,仓央嘉措的诗歌被人们重新拾起,并受到广大年轻人的狂热追捧。他是最令人尊敬的转世活佛,却深爱着一个平凡的姑娘。“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成为千古绝唱。而几乎在同一个时期,另一个出身显赫,却向往平凡的词人——纳兰容若,也是文坛上闪亮的星星。被多少幽怨的才子佳人常挂口头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就是出自这位奇才之手。
  • 宝鸡优秀剧作选1980—2015(中)

    宝鸡优秀剧作选1980—2015(中)

    本书包括:古典戏曲:《兰亭序》传奇、秦腔历史剧:苏若兰、现代戏曲:九品官招商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一笑倾城:傲娇王妃又撩人

    一笑倾城:傲娇王妃又撩人

    她叫王沐,18岁妹子一枚,竟然一朝成了14岁的王府弃女王慕儿,不过这副躯体也太弱鸡了吧,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 顶世刺骑

    顶世刺骑

    在当世大顶世来袭,而他却错过了10年,一次次的奇缘,围绕在主角的秘密将一一解开,能否使一个刺骑士如何走到巅峰,能否完成对邪使的净化,(每日六点准时更新,11点不稳定更新)
  • 青明劫

    青明劫

    天地之初,有一青木。其枝生万物,其叶诞众灵,其干撑天地,其根控幽冥。居于其冠者,是为神明;居于其根者,是为魍魉。人居其下,上通天,下入地,不惧生死,可往轮回。然一日,有舟天降,控舟者无血无肉,无性无灵。其众斩青木,灭天地,人鬼神明皆不存。又千万年,天地复生,人间却再无神通。然又有众,自称青木门徒,掌控天书,教化世人,传说亦由此而始。本书便是讲这青木的故事,也是讲那青木之人的情仇。
  • 异世界死神入侵

    异世界死神入侵

    那一天,在银河系猎户旋臂的漫漫长夜中,有一颗唤作人类文明的流星划过,短暂绚烂如烟花消逝,宇宙记住了它的光芒。地球是人类文明与浩瀚星空未知邪恶间仅存的唯一防线。那一天,防线崩塌,邪恶降诞,人类文明至此进入恐慌沸腾纪元。“为逝者默哀,为生者奋战,明天的太阳一定会照常升起。”楚知南。
  • 孙明复小集

    孙明复小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每一座孤岛都被深海拥抱

    每一座孤岛都被深海拥抱

    每一座孤岛都被深海拥抱,每一颗星星都与银河相交下面是不算简介的简介。这是一个治愈的故事年少的我曾听人说,以后结婚绝不能和单亲家庭或者孤儿结婚。我记得当时自己问过为什么。答曰:这样的孩子心上有伤,长大了也会留下伤疤。不好相处。而且完全不同的家庭环境,两个人不一定能够相互理解磨合。当时的我想了想,竟觉得说得有道理。但再长几岁,就发现当时年少不更事的自己到底有多么片面。这世上心上有伤的太多了,幼年时、少年时、青年时、壮年时、中年时、老年时、晚年时,人生太漫长、太脆弱。要想一辈子安安稳稳、没病没灾、无忧无惧的活到终点实在太难太难了。有多少人心里没有不能诉诸于口的伤痛、无奈、煎熬?万中无一。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对受伤、对受伤的人敬而远之。因为我们大多数人也是心上有伤的人。写这篇文,是希望所有的孤岛都能等到自己的深海。但最重要的是,愿所有的孤岛都能在没有深海的日子里好好爱护自己。假使没有深海,那就做自己的大陆吧。
  • 次元小说系统

    次元小说系统

    前世没去那二次元和小说的世界,今世分身去看看那些世界。
  • 私藏的情书

    私藏的情书

    《私藏的情书》一个人,十五年的暗恋,781封情书。两个人,一路沉默的牵绊,三次无言的离别。一群人,一样的青春,八两梦想半斤遗憾。情窦初开,从十岁开始,记住一双白球鞋,就像记住一个信仰。用钢笔在信纸上写一种心情,写一段青春,然后封存起来,寄给爱情里的他或她,寄给岁月里的自己。我们用力奔跑用力爱,可还是赶不上青春流逝的脚步,补不了涂抹不清的缺口。所有从我们身边经过的人都留下一段温暖,也许还带着点哀伤。
  • 定居唐朝

    定居唐朝

    公元622年,大唐武德五年,唐高祖李渊在位,未来威震四方的大唐刚刚建立,风雨飘雨。薛朗,一个现代青年穿越到此时的唐朝,生存是个大问题!从孤身一人到安居乐业,这是一个男人的励志史。
  • 感谢你是我的太阳

    感谢你是我的太阳

    陶总你养猫的方式好像不对!骄阳震惊又奇怪的眼神看着子阳。错了吗?我怎么觉得小野猫它淋着雨让人觉得有点心疼!子阳撑着雨伞怀里抱着可伶的小猫咪。那陶总你有没有觉得其实我也挺让人心疼的。娇滴滴的骄阳细声说着。嗯-确实挺让人心疼的,那今晚就别走了留下来陪······既然如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