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53800000009

第9章 连双存:翰墨黾勉好人生

少年习字尚蒙眬,壮岁方知字外功。仅假豪言难自立,唯凭灯下苦中行。心追古法千回漉,情寄今人百变通。谨慎谦虚当觉悟,守真崇礼应天成。

——连双存《学书有感》

“他的传统基本功扎实,擅长行、草书,师承王羲之、王献之、赵孟頫、王铎,秀美、洒脱之中蕴含书卷气。”采访连双存先生之后,正琢磨从何角度切题的时候,区书协主席杨文华的这番评语打开写作思路。连双存的书法艺术彰显传统书风,他学习书法走的也是传统路子:坚持临帖、考入正规院校接受专业培训、拜师学艺、重视做人与做学问等字外功夫的修炼。难怪在他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申请表“介绍人意见”一栏里,著名书法家、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创始人、博士生导师欧阳中石先生这样写道:“双存是我第一期学生,为人诚笃,作字极工,我早愿介绍他入协会发挥作用。”另一位介绍人著名书法家、原北京书协副主席薛夫彬签名盖章,表示赞同。

连双存1956年生于北京,受一位爱写字的邻居影响,十三四岁的时候,朦朦胧胧地爱上了书法艺术。其时,正值“文革”中期,书店里的字帖很少,连双存就约几个小伙伴到故宫绘画馆,到颐和园、中山公园、北海公园等京城名胜景点有碑刻的地方参观学习。见到有残损倒在地上的碑石,连双存就用白报纸覆在碑刻上、用铅块轻轻涂抹,拓下来回家当帖临。他的“拓碑”也时常被其他同学借去临写。连双存当时并没有意识到,照临古代碑刻,这是最正宗的学习方法。中学有一位老师知道了他“拓碑当帖”的事,便送他两本字帖,一本是颜真卿的多宝塔,一本是黄山谷的帖。连双存说:“真正的写字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经常在家用废报纸临帖,不过这一阶段写字还是不得要领。”

1976年,连双存高中毕业插队房山,随身携带的仅有的书就是这两本字帖,生产任务繁重,写字的时间少了,他就忙里偷闲读帖。生产大队发现连双存是个秀才,字写得好,村里刻蜡版、写标语等文字活都派他做。接触社会后,连双存发现自己掌握的书法知识还远远不够,应该投师学习。

1978年底,连双存插队结束分配到石景山区环卫局从事汽修工作。从小爱捣鼓机器的他工作遂愿了,爱好学习书法的愿望也是春风送暖。当时,借改革开放的东风,一股学习书法的热潮在全国兴起。在这个潮头上,有一位人物几乎影响了一代人,他就是当时在中央电视台作书法讲座的著名书法家杨再春先生,初学书法者都以能得到他的指导为荣。连双存也是杨再春的“追星族”。

1979年,连双存结识了杨再春并拜他为师,同时参加中国书法学校的学习。从此,连双存每周去杨老师家一趟,交作业,聆听指教,坚持学习了5年。谈到学习体会,连双存说:“最大的收获是在杨老师指导下,找到了努力方向,主攻二王、兼及临写其他古代名帖,学习书法步入正轨。而经常和老师及韩绍玉、李大鹏等书法名家在一起,看他们写字、听他们谈论书法,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懂得了要学好书法,不光是技法上要熟练,还要学习书法理论、练好诗词等字外功夫。”

1984年,北京举办振兴中华杯书法比赛。这是参加人数众多、高手如云的一次比赛,现场命题创作,连双存在父母的鼓励下,抱着就当完成一次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心态参加,获三等奖。杨再春执老师之责,对连双存获奖表示祝贺之后,不忘提示他今后书写注意笔的力度,不要拘谨。也许是老师“现场指导”之功,也许是连双存发奋努力的结果,1985年的中日友好书道展中,连双存与时任北京书协秘书长的苏适先生共同获得一等奖。

连续两年两次参赛获奖是对连双存这一个阶段学习成效的检验,也为他以后进一步深造做铺垫。1985年,首都师范大学首届书法艺术专业面向全国招生,连双存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报名应试,以硬碰硬的艺术成绩和考试成绩被录取。首届书法专业招收70余名学员,录取的学员中很多都是当时国家级以及省市一级的书法名家,是连双存崇拜的老师。欧阳中石先生任班主任,启功先生、刘炳森先生等众多书坛名家讲授专业课,林岫主讲古典诗词课程。就在连双存庆幸能在这样的顶尖级书法专业班学习的时候,他的工作上出现一个小插曲。区政府筹建游乐园,要找一位搞设备技术人员随筹备组公费去日本学习三个月。当时的公费出国,许多人趋之若鹜,连双存权衡出国和进书法班学习,最终选择了自己喜爱的书法艺术,选择了脱产上学。

在这个书法班里,连双存是几名年龄最小者之一,他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往往先请教张有清、薛夫彬、张书范等同学中的高手指点,过关后,才交欧阳先生点评。欧阳先生多次夸赞连双存的作业认真,进步快,但不知道他暗下苦功这个细节。1987年,书法班组织5名学员书写《宝文堂五体百家姓》《唐诗三百首四体书法艺术》,连双存承担行书部分书写任务。这两本书出版后深受书法爱好者青睐,很快在市场销售一空。欧阳先生选书法作者的原则,就是学习刻苦,进步大的。学以致用,更激励了连双存的学习热情。

上学期间,连双存参加中央电视台、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第一届(次)全国电视书法大赛获奖;参加国际临书大展入选。连双存临的是王珣的《伯远帖》,把尺幅原作放大写成三尺作品,难度较大。大展作品集出来,同学们争相传看,认为临写准确、到位。从大量的临帖中体会领悟古人的法度,连双存感觉学习书法走到这个时候才算上了一个台阶,但前面的路依然艰辛而漫长。

连双存在学习期间最深刻的印象是师生一起外出考察学习,如去河南孟津王铎故里、关林、千唐志斋等地,观看那些原生态的历史遗存碑刻,有与古人面对面倾谈之感。一路走来,诗词遣兴,翰墨抒情,笔会交流,兴会无穷。当然,看欧阳先生挥毫更是一种享受。一次在泰安笔会,欧阳先生写到兴致处笔头突然掉了,服务人员赶忙选择了另一支笔递上时,但见欧阳先生捡起落在纸上的笔头,借着晕开的墨团顺势而下,龙飞凤舞,一件作品宣告完成。全场一片掌声。他是把字装在心里,用心写字,工具其次。古人说的“善书者不择笔”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近距离观察、体会,连双存从欧阳先生身上学到了很多。

1987年6月,连双存书法大专班毕业,回到环卫局工作。在学习书法道路上,他给自己的定位是:还没有到创作阶段,要继续临写古代名家碑帖,从古人那里汲取养分。于是,他萌生了举办个人临书展的念头。经过近一年的准备,1988年夏季,由欧阳中石先生题写展标、区文明办主办、北京书协协办的“连双存临书展”在石景山雕塑公园展出。展览引起轰动,新华社、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书法报等媒体先后给予了报道。展览期间,参观者众多,一位老先生带着原帖,拿着放大镜对照观看。连双存知道遇上了专家,上前问好并请教。原来老先生在故宫博物院工作,说临得不错,很到位。对于临帖,连双存的经验之谈是:“多临历代名家碑帖,要融会贯通。一本字帖吃透,触类旁通,不断总结经验,要学会积累。要动脑子,用心来临写,不是简单的临摹。做人要低调,做事要高调。学习书法的道理也一样,要做到做人与做书法的和谐统一。”

1988年10月,连双存以美工身份调入石景山游乐园,翌年的1月份被任命为游艺部经理。工作繁忙使他放弃了N多次的社会书法交流活动,但对书法的爱好依然如初,工作之余,依然读帖,临习古人作品。

1994年首师大开办书法本科班,欧阳先生想到了连双存,劝他继续学习。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连双存在1995年报考并被录取,3年业余辛苦学习,终于拿下了本科文凭。

2006年,连双存被聘为石景山游乐园副总经理。适值石景山游乐园建园20周年,游乐园主要领导提议、连双存组织的石景山游乐园成立20周年书画笔会,请来了欧阳先生等书画名家,成为纪念活动的一大亮点。欧阳先生欣然为石景山游乐园题书“欢乐无限”,成为游乐园的珍贵藏品,在办公楼大厅对外永久展示。但凡单位或者区政府的有关书法文化活动,连双存总是再忙再难也要设法支持与配合。每逢春节,他与石景山区的部分书法名家共同为社区百姓书写春联。2008年奥运会前夕,在区政府有关部门的安排下,与区书协有关同志共同书写365个“福”字,装裱后交到奥组委,得到了市领导的好评。在2009年清明诗会上现场书法表演,随着古朴浓重的屈原词曲,一气呵成,曲终笔停,很好地完成了现场艺术效果的要求。

2009年11月,连双存参加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以“求正”为题的首师大书法专业师生书法作品展。2010年6月参加了杨再春师生书法作品观摩展。通过这两个展览中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他的书法风格端倪。他的楷书取法欧阳询,行书师承“二王”,草书追求王铎,奇则反正、对比强烈、洒脱、险峻。“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孙过庭书谱》中的这段论述是他的学书座右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学习书法的体会是,要追求书卷气,要有古人字帖的味道,只有不断地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才能达到艺术高峰。”连双存如是说。(原载2010年11月8日《石景山报》京西文化版)

连双存,1956生于北京,1979年拜著名书法家杨再春为师研习书法,1984年参加北京振兴中华书法比赛并获奖,1985年参加中日友好书道展获奖,1986年参加全国电视大赛并获奖,1987年参加国际临书大展参展。曾参加《宝文堂五体百家姓》《唐诗三百首四体书法艺术》等书的编写。1985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首届书法艺术专业班,受书法艺术大师欧阳中石先生的亲教,1999年在该大学本科毕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石景山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同类推荐
  • 邹韬奋作品集(1938)

    邹韬奋作品集(1938)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唐诗(国学启蒙书系列)

    唐诗(国学启蒙书系列)

    唐代是中国诗坛上群星璀璨的年代。两千多位诗人写下五万多首诗歌,其丰富的内容、动人的意境、和谐的韵律、完美的形式,把中国诗歌推向巅峰时代。这些诗文佳作流传不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儿童。《唐诗》为“国学启蒙书系列”其中一册,本套丛书是引导青少年走近国学,培养青少年朴素的道德观。本书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国学,更直观、真切地感受国学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
  •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

    我的一行行诗是一条条白云般的哈达,高高举过头,献给你,青藏铁路;献给你,青藏高原;献给你,珠穆朗玛;献给你,拉萨……我的一行行诗是一条一条有体温的枕木,向着你,匍匐匍匐,我的西藏;向着你,匍匐匍匐,我的热土;向着你,匍匐匍匐,我的拉萨,我的众神之都……我的一行行诗其实是一颗一颗铺路石,密密匝匝地,众志成城地,扛起青藏铁路,完成历史和未来的同期叮嘱……我的一行行诗其实是一只一只春蚕,浑身透亮地,吐着蚕丝地,铺设着一条前无古人的丝绸之路……
  • 逐梦蓝天:C919大型客机纪事

    逐梦蓝天:C919大型客机纪事

    2017年5月5日,C919大型客机一飞冲天,完美首飞,惊艳世界,大展中国之翼雄姿。本书是一部对C919大型客机进行全景式解读的长篇报告文学。作者多次奔赴现场,采访了许多领导、工程师、总装员工、试飞人员等一线工作者,以严谨的创作态度,生动的文笔,感人的故事,讲述了中国商飞人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大飞机的故事,赞颂了中华儿女建设航天强国的奋斗精神。
  • 被重置的人生

    被重置的人生

    这是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白血病男孩阿布在治病期间记录的对过去的回忆和治病的过程,从开始得病的绝望,到希望,到最后的平静,共分为“死前写个回忆录”“希望记事本”和“被重置的人生”三个部分。文章乐观、积极、幽默,不知不觉成为了很多病人及病人家属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改变了很多健康人对自己生活的认知。
热门推荐
  • The Five Lives of Our Cat Zook
  • Dombey and Son(I)董贝父子(英文版 上册)

    Dombey and Son(I)董贝父子(英文版 上册)

    Dombey and Son by Charles Dickens, published in monthly parts from 1 October 1846 to 1 April 1848 and in one volume in 1848. Its full title is Dealings with the Firm of Dombey and Son: Wholesale, Retail and for Exportation. The story concerns of a powerful man whose callous neglect of his family triggers his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downfall, showcases the author's gift for vivid characterization and unfailingly realistic description. As Jonathan Lethem contends in his Introduction, Dickens's "genius … is at one with the genius of the form of the novel itself: Dickens willed into existence the most capacious and elastic and versatile kind of novel that could be, one big enough for his vast sentimental yearnings and for every impulse and fear and hesitation in him that countervailed those yearnings too. Never parsimonious and frequently contradictory, he always gives us everything he can, everything he's planned to give, and then more."
  • 时宴

    时宴

    这个世界上有妖魔鬼怪吗?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妖魔鬼怪吗?黑塔重现人间,通往众神时代的通道成型,当来自时间尽头的禁忌之门在你面前开启,你会退缩,还是向前?——————————方觅:“众神的时代早已远去,现在是人的时代。”徐曦:“那我们是什么?”方觅:“我们是主角。”
  • 中国家法:家风家教

    中国家法:家风家教

    家风好则人心正,父母慈,儿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孙贤。家风不好则子孙恶,子不肖,孽孙生,一个家庭的和睦离不开良好的家风、家法。一个家族的家法关系到一个家族的声誉和兴旺,更关系到家族内子女的人格塑造与培养。《中国家法》从“家风家教”“人道伦常”“修身齐家”三大方面,由大及小、由浅入深地阐释了一个家族、一个家庭、一个家族成员该如何对子女进行有益的引导、教育,从而潜移默化地继承家族的传统美德,累积智慧,树立影响,让子孙世代受益。
  • 艾青这十年

    艾青这十年

    练手~~~~~~~~~~~~~~~~~~
  • 他与明月有关

    他与明月有关

    听说了吗,丞相大人又发火了,据说气的都快冒烟了,这可怎么办?这次又是因为什么?因为什么……不知道啊。我也只是听说……
  • 灵隐玄界

    灵隐玄界

    本书讲述的是平凡青年斗世事,御天地,撼乾坤,带着美女属下,震踏修炼界的精彩故事。在修炼的大千世界里,巅峰强者不是流芳百世,便是遗臭万年,但还有一项诡异法门,能惊变世事,永垂不朽,只因它对所有人都适用,此法便是攻谋之术,奸雄之必备攻略。欲攻人,必先谋,不战而屈兵为上策,以武力破敌为下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投手物语

    投手物语

    以作为捕手的主角视角,讲述各种各样投手的故事
  • 天佑红莲

    天佑红莲

    公元2010年10月3日。晨间大雾,白昼阴霾。少年湿润明亮的虹膜映出一位年轻女子。她在雾气氤氲中握着手枪朝少年步近。深灰色车手服,乌亮帅气的短发,一绺挑染的红色飘逸而出。“妈妈。”他呼喊着。可是这个被少年呼唤的女人,却在恍惚间举起手中的钢枪对准少年。视线无形地聚焦于枪口,女人的表情朦胧不清。扳机被扣下了。呯。“咕……为什么?妈妈?!”子弹击中了少年左胸,一朵血花绽放。少年充满惊恐和困惑的眼神紧盯着他的妈妈,试图寻得一个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