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57300000002

第2章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述

第一节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内涵

一、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概念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概念,一般指学生非学术性活动和课外活动的总称,具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遵纪守法和行为规范教育、日常管理、学生社团、各种课外活动、文体活动、经费资助、帮困助学服务、学生心理卫生、健康医疗、就业指导与管理、学术支持等多领域。学生事务管理与教学、科研一样,都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高校学生事务的发展及分化,“学生事务管理”的概念为众多学者及实务工作者所关注。目前,国内外对“学生事务管理”还未形成相对统一的标准概念,呈现出百家争鸣、众说纷纭的态势。蔡国春认为:“学生事务管理是指高等学校通过非学术性事务和课外活动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以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组织活动。”[1]云炜恒认为:“学生事务管理是学校承担的有关学生非学术性的或课堂外的工作,是大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大学生日常生活管理、伦理道德与法制教育、行为规范管理、学习辅导、职业(就业)指导、心理辅导、心理障碍干预、社团及文化建设管理、财政援助管理和特殊学生的管理等。”[2]张书明认为:“学生事务管理是指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高校通过灵活的工作方式和多样化、现代化的手段,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高校自身的教育、管理、服务职能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活动总称。”[3]储祖旺认为:“学生事务管理是指高校的专门组织和学生事务管理者依据国家的法律、政策和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学生事务管理价值观指导下,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配置合理的资源,提供促进学生发展所必需的学生事务的组织活动过程。”[4]冯培认为:“学生事务管理是指高校通过指导、规范和服务于学生的成长过程,以促进其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的非学术性管理活动。”[5]在这些定义中,对学生事务管理的本质并没有很好地把握,忽视了学生事务管理与学生工作、学生管理的区别,较少从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实际出发进行描述和界定。

二、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内涵

“学生事务管理”是指高校对学生事务的计划、组织和领导,是一系列与学生相关的非学术性事务——包括生活辅导、课外活动、身体保健、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勤工助学、校园秩序、奖励与处分等事宜。高校学生事务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才培养,帮助和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因此,与教学、科研、服务的有效整合,是当前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方向。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内涵应该包含教育、服务和管理三个方面:

(一)教育

学生事务管理的内涵首先是教育,学生事务管理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社会化活动,所有形式的学生事务管理都必须带有一定的教育性。学生事务管理的教育内涵需要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其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引导其获得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能力,塑造其优秀的人格品质和个性特质。

(二)服务

学生事务管理可能涉及的一切方面,诸如学籍注册、资助活动、住宿管理、社区服务、职业规划、心理咨询、娱乐休闲、社团活动等等许多方面既是管理工作,更体现出服务性。学生事务管理的服务内涵即如何为学生的成长、长才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条件。

(三)管理

学生事务管理有自己特定的目标,需要专业的技能和经验,要求科学地组织各种资源。因此,它是一种特殊的管理行为。学生事务管理关注的是学生的成才和发展,主要指对学生正常校园行为的管理,包括校园秩序维护、学生的学习环境管理与课外学习组织、学习效果评价与奖惩,学生班级、社团的领导与组织,学生活动的组织与协调等。

第二节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基础理论

一、学生发展理论

学生发展是人的发展概念在高等教育语境下的延伸。罗杰斯将“学生发展”定义为“学生在高等教育机构中,不断地成长、进步,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的方式。学生发展理论是基于学生发展导向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其受到20世纪社会学和心理学发展的深刻影响,重点在于指导高等院校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基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学生发展理论可分为心理发展理论和道德发展理论两方面,对高校学生事务领域的实践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可以用来指导基于发展导向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为制定各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计划和服务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一)心理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理论是关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性质的理论,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社会发展。重心在于研究“个体身份”在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发展。该理论认为“发展”贯穿于人的生命全程,人们能够解决不同阶段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与年龄相关,并且是连续的。心理发展理论及其研究方法论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对于学生事务管理有直接影响的,首推埃里克森的生命周期论、罗杰斯“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咨询理论等,强调基于发展导向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责任,是要帮助学生成功地度过每个过渡性发展阶段,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二)道德发展理论

道德发展理论是在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近代西方社会急速变迁、家庭组织松散、宗教道德教育功能减弱等因素致使道德问题日益显现,社会对学校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皮亚杰、柯尔伯格、班杜拉、马斯洛等一大批教育和心理学家在进行了大量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发展、完善了道德发展理论。道德发展理论揭示了道德教育过程的一般性规律,指出个体的道德不是由教育者刻意培养出来的,而是随着个体人格的成长在社会化历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道德教育只有配合学生道德发展的状况才有效。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一直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贯穿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一条重要线索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报本问题,也是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是做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一)人的发展是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正式提出了“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概念,此后,又在许多重要著作中做了系统的阐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多种阐述,包含了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在一些论述中,马克思强调了全体社会成员的智力和体力在生产过程中的多方面地、充分自由地协调地发展,使人们成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6]。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7]。包括人的需要的满足、能力的提高、社会关系的丰富、自由个性的发挥、主体性的充分发展等丰富的内容,即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含义。

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反复强调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发展的广泛性,并不是指人的发展应该成为“完人”、“超人”。马克思认为,不可能每个人都其有拉斐尔的才能。但社会应为每个人提供这样的条件,以便具有这种才能的人,都有不受阻碍地自由发展和展示自己才能的可能。人尽其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含义。达到了这种境界,也就实现了人的自由和解放。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自由和解放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自由发展是指发展的自主性。马克思多次强调:“个人的独创和自由的发展”、“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不受阴碍的发展”等。

人的发展是充分的发展,这是指发展的程度。马克思主张,让“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恩格斯曾引用《共产党宣言》中的一句话来说明未来社会的充分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

马克思最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高历史形态和最理想的形式。它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它是以人的历史发展为前提和条件的。首先,它内在地包括了人的充分发展,体现了人的劳动能力及其他活动能力的充分发展,体现了人的社会关系高度丰富和全面完善,体现了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充分满足等。同时,它又内在地包含了人的自由发展,体现了人的自由度的扩大,体现了人对自然、社会以及个人自身控制能力的充分提高,体现了人对自己个性的自主发挥和自由支配时间的大量占有。

个性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容。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表现和最高目标。这里所谓的“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是以整个族类或每个个人的自由自主发展为前提,以个人的独特性的性格和行为为特征,以心理品质以及能力素质等的充分发展为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由于私有制产生和社会分工,导致了人们活动的异化,造成了物的力量对人的支配。偶然性对个性的压抑,在资本主义社会已成为最尖锐最普遍的形式。也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个人的独特性、整体性和全面性将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现,每个人都将是充分自由而又各具个性的人,整个社会将是各具个性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中国化发展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具有历史特征的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之有不同的理解。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分别从各自时代的特点出发,对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进行了解释,它们既是一脉相承的,也是不断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创造性发展,始终是指导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实践的重要思想。高校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与引导,使其在各方面和谐发展,同时要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贯穿在学生事务日常管理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完善和主观能动性的发展,不断改进学生事务管理的方法、方式,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第三节 中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发展及比较研究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由高等教育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同时又受国家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文化传统的深层制约。中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差异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事务管理理念上的差异

在国外,自由平等和人本主义思想对学生事务管理具有深远的影响。以人为本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高校把“以人为本”作为价位取向,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服务中体现学校的管理。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都十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注重平等和沟通,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个性化的需要和服务的满足,强调学生的高度参与、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在我国,长期以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念强调的是“社会本位”。注重社会意识形态的引导,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关注,管理中侧重学生行为的一致性和规范性,个性化服务不充分,同时,以儒家教育为核心的传统教育以尊师重教为基本理念,强调学生要顺从,要服从整体的价值取向,教师在学生面前有一种天然的居高临下的态势。

二、意识形态教育的表现形式不同

国外高校在学生教育方面奉行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但在培养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方面却专一而明确。高校十分重视和关心对学生教育所采取的措施和结果。例如,美国大学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鲜明的政治倾向与德育倾向,并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和课余活动的加以体现,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价值观教育、人格教育、文明史教育等。美国高校大学生教育的基本内容和特色体现在实践性和社会服务方面,学校要求大学生能够经常参加社会志愿者的服务活动。[9]

我国高校强调意识形态的教育,这是由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所决定的。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毛泽东同志早就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拥护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通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一定的生产劳动、实际工作的锻炼,逐步树立无产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尽可能了解本专业范围内科学的新发展;具有健全的体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是在全体师生中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宣传党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团结师生员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学校的教学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10]

三、学生管理工作运行状况和管理效果不同

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部门直接面对学生,管理者多为专家型和学者型,在学业指导、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方面都能够给予和满足大学生发展的需要,工作效率高,工作效果好。但由于面对的学生多,接触少,了解也不深,所以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不明显。

我国高校中的辅导员管理实施的是院(系)两级管理体制,辅导员对学生一般都很了解和熟悉,因此,有利于及时发现学生思想和心理方面的问题,有利于深入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由于学校层面的各职能部门不直接面对学生,通过院(系)辅导员做各项工作,这样就使得院(系)辅导员的工作形成了“千条线,一根针”的状态。辅导员工作琐碎、复杂,因而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研究工作中的问题,客观上造成了学生工作专业化的进程缓慢。且由于学生管理工作所设置的中间环节较多,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滞后和耗损的现象,则所带来的降低工作效率和效果也在情理之中了。由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的不强,因此在给予学生学业指导、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方面的工作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学生事务管理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强调以管理者为中心,学生事务管理者认为最简约、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被管理者的简单服从,通过管理权力的作用,使学生服从管理,以顺利实现管理者预定的管理目标。工作中的管理模式、内容、方式都还是以“管”学生为主。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学生在专业学习、心理健康、未来发展等方面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高校学生事务的管理内容也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步伐开始日益分化和渐趋复杂化。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开始向类似美国的“学生人事工作”和“学生服务”模式演变和迈进。高度专业化已经成为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重要特征,学生事务管理在高校内具有专门、独立的地位,管理机构独立于学术机构专门设置,管理者的知识和技能高度专业化,管理内容和职能也高度整合而又分工精细。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在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后,也逐渐迈上专业化道路。

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提高“学生服务”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模式,已经逐渐形成了模式选择多元化、管理制度规范化、组织架构扁平化、研究领域学术化、职能设置综合化、管理平台信息化、发展保障法治化、运行机制市场化、队伍建设专业化等发展特征。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树立了“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服务”的先进理念,形成了系统、规范的行业伦理规范和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形成了多样化、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建立了直接面向学生服务的高效扁平化的管理机构,实现了教育、管理、服务三种目标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的融合,培养了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学生事务管理队伍。

五、学生管理工作体制上的差异

国外大部分高校实行一级管理体制,条状运行机制,机构独立设置,管理功能高度分化,管理方式灵活多样。在美国高校中,学生工作的部门建设呈纵向分布,各院(系)不再另设学生事务管理的组织。每个管理部门直接面向学生进行管理和服务,职责非常明确。

我国高校实行两级管理体制。学校层面设学生工作部(处)、团委、就业指导中心等工作机构,院(系)则设以块为主的学生工作办公室。这种自上而下的权力隶属关系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但由于机构层次多,信息沟通不畅,存在信息的耗损和牺牲工作效率的状况。[11]

六、学生事务管理机构设置上的差异

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部门比较独立,直接面向学生,几乎所有的高校在学校高层行政领导中设有学生事务管理负责人,学生事务管理负责人下辖若干分支机构,这些机构分别处理不同的学生事务。功能高度分化并且直接面对学生独立开展工作,是一种多头并进的条状运行模式。学生参与度比较大。由社会上行业协会推行的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成为学生事务管理的行规和准则。

我国教育的政府行政导向则非常明显,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发挥行政领导的主要是教育部、省教育厅等,这些政府部门再通过规章制度及检查、考评、督导、交流来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进行行政干预。在高校内部多采用二级管理体制,学生工作在校院两级进行,条块结合、网状运行,行政性比较强,学生多是被动的适应和接受。

七、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建设上的差异

西方国家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人员要求很高,专业要求明确,主要是一支具有相应学历、层次分明的专职队伍。根据其岗位职责,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通常初级岗位的人员具备心理咨询、学生事务实践、学生发展等方面的硕士学位;中级层次的管理人员拥有相关领域的硕士、博士学位,有的则是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专家,高级管理人员还需有丰富的学生管理实践经验。所有学生事务管理人员都要经过专业协会的职业培训和高校相关专业的学习,对人员的聘任和提升也有明确的要求。

我国的学生事务管理队伍要求思想政治过硬,有一定的学历层次,来自不同的专业,且缺乏系统的培训。学校层面的管理人员专业性知识缺乏,院系辅导员角色过于多样,不利于工作的改进和完善。且现实情况是学生越来越多,而院系专职学生工作干部相对减少。

八、学生事务管理制度保障上的差异

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有法可依,依法管理。学校按照政府的法律,依据本校实际制定学生事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以此规范学生的行为,实现有效管理。美国的主要规章制度有《美国高等学校学生事务管理人员行为规范》、《美国高等学校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伦理标准》、《高等院校学生事务管理、学生服务手册》等,这些规章制度严格而明确。在美国,高等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委员会每年召开年会研讨、交流学生事务管理。政府的教育行政法规对学生事务管理的具体实务约束较少,但校方的规章制度相对详细和规范,体现了高校自主办学的基本教育方针;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受到政府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学生事务管理的规章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在学生教育和学生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教育行政法规较为详细,对高校约束力较强,涉及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宿舍管理的通知》等,对维护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体现了在转变管理职能、依法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方面的进步。高校内部根据形势的发展和专业化的要求,也在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但规章制度体系不健全,程序不明晰,还需进一步完善。

同类推荐
  • 白手打天下一百招

    白手打天下一百招

    有人对世界上的那些富豪们做过一项研究,发现在这些富豪之中,只有一小部分是继承遗产成为富人的,而95%以上都是通过白手起家的,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金融巨鳄摩根、软件业皇帝比尔·盖茨、华人首富李嘉诚等。
  • 管理基本功

    管理基本功

    本书主要学习关于管理知识的内容。管理知识的学习过程将不会象我们阅读任何一部文艺作品那样的轻松或者有任何闲情雅致的感觉。只有当你真正地用心去体会,去学习,并且真正了解坚持的含义,你才能够在这一领域有所成就。
  • 媒体产业运营方略

    媒体产业运营方略

    本书给出了对中国传媒经济学理论框架体系的思考意见,并以此为全书的基本纲领为其后内容明确了基本的工作思路。其次,在全面梳理“媒介”概念的基础上,本书创新给出了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前提下的“媒介生成机制”研究成果,并进一步重申与强调了“信息传播服务”作为媒介最为基础之“功能”的结论。
  • 世界商之道

    世界商之道

    一个资源小国,战后从废墟中重建,如今商品充塞优选,独占美国大半市场,一度把美国公司逼到绝境,欧亚各国的情况亦无二致,一跃成为世界最大债国和经济援助国。日本人的绝招是什么?品质的商道。日本人有一种“求道精神”,茶道、花道、剑道、柔道、空手道、书道、装道、琴道……从一技一艺到百艺百能各具流派,“技”和“美”各臻最高境界,“质”和“善”各达最高领域。
  • 每天读点金融史2

    每天读点金融史2

    《每天读点金融史2:影响世界的金融巨头》为系列丛书的第二册,详细介绍了九大金融巨头的成长历史,对他们在创业中所显现的创新精神、在经营管理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和韬略,以及在处理各种复杂的政经关系、人际关系中所运用的各种方法和手腕进行了介绍。《每天读点金融史》系列丛书以金融史为主线,把一百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格局演变的巨幅画卷为你徐徐拉开,是你理解世界经济的格局演变与未来走向的理想读物。 “金融只是一种手段,关键看使用者的目的。”这句关于金融的著名论断写在这里与读者诸君分享。
热门推荐
  • The Golden Bowl

    The Golden Bow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大全集

    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大全集

    作为佛教界的高僧,星云大师一生致力于弘扬“人间佛教”,在广泛参与社会活动之余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这些作品透过最生活、最浅明的禅语故事,为人生解惑,并且言简意赅,字字珠肌,蕴藏深远的意义。《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精华版)》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星云大师书中最实用的观点,以谈人生、谈幸福、谈职场、谈学业、谈教育、谈家庭等构架全书,重新解读这些人生问题,告诉年青人如何在当下的社会摆脱浮躁和表象,获得事业和人生的真正幸福。
  • 误惹军爷之陌少

    误惹军爷之陌少

    她,本着潇洒过日,一个个人却招惹上去,外去一趟医院,一不小心(好吧,是颜狗的原因)救了一个人,从此……她躲,他每次都能出现,怒叫“你丫的,滚,谁要你这货就收走吧”……“滚?货?收走?”声音越来越冷,“那个,看你长得好的份上,我勉强收了”一个身影想溜走了,(我错了,我不应该这样说,小女子能屈能伸)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中国当代散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容,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坎坷历程。文学发展的动态过程必然伴随着历史、时代、社会的源流脉络获得同步发展。因此,从纵向的、发展的角度考察新时期湖北散文的发展态势,厘清来龙去脉,对整个中国散文史的建构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这种历时的统照下,湖北散文的演进过程呈现出以下三个阶段的基本理路。湖北散文始终以沉寂之姿努力地寻求新的发展前景,它的艺术生命力在创作队伍、作品数量、审美拓展上顺应了时代需求,形成了色彩纷呈的局面。
  • 咸鱼萝莉的日常

    咸鱼萝莉的日常

    一个有钱的宅男,在家里熬夜修仙,结果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过去,成为一个咸鱼萝莉的故事。
  • 海贼之吞天噬地

    海贼之吞天噬地

    神天·永恒无夜,在海圆历520年,九十九岁时离死亡还剩不到半年的时候,得到了神天梦寐以求的恶魔果实。而得到了自己一生都想要的力量的时候神天的野心也暴露了出来,推翻强大的D之国,组织世界政府成为传说。千年后。 无数的强者们望着世界政府所在地,玛丽乔亚。 一个个浑身冒着恐怖的气息强者纷纷联手杀上玛丽乔亚。 他们有自信自己不会败,因为他们是穿越者。 但他们却不知世界政府同样有穿越者,并且不少。 当穿越者与穿越者的对决结果会如何呢?QQ群:609386253
  • 儒门崇理折衷堪舆完孝录

    儒门崇理折衷堪舆完孝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是我余生的眷恋

    你是我余生的眷恋

    “离婚吧。”他冷漠的将离婚协议书丢在她眼前。“这里有我们的孩子了。”她扶着肚皮低声哀求,换来的是他无情的嘲讽,“我不需要你的孩子。”“司叶韩,我恨你!”余曼曼撕心裂肺般吼道,她用尽全部力量奔向他,可换来的是无穷无尽的毁灭……
  • 此生不负良人

    此生不负良人

    林染本是个毫无感情的盗墓贼,在她的生活里除了继承祖业弹幕之外毫无用处,却不料再一次进墓意外穿越成了祁家不受宠的三姑娘。。。
  •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