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97500000005

第5章 农业

第一节 农业生产

第一小节 完善生产责任承包制

全县进行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从1979年开始建立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总起来分为二类,一类是小段包工,定额计酬;另一类是包工包产,联产计酬。其结果是包工包产(专业承包)联产计酬更为群众所欢迎。到1981年,全县普遍建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打破了合作化的形式,克服了分配上平均主义,体现了“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按劳分配原则。

1986一1992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县逐步得到完善,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土地承包原则,对已落实延长土地承包期的农户保持相对稳定;对因国家征地、天灾人祸、婚丧嫁娶造成口粮紧缺的农户则从“农转非”和死亡减员收回的土地或机动田中予以调剂;对人为撂荒耕地的农户罚交荒芜费或取消承包权,由集体收回转包。山林承包接受划分责任山、自留山“分而不造”、“只砍不造”的教训,改为集体集中管理,派人巡山,由乡村集中连片统一造林,兴办绿色企业。中小型水库由“能人”牵头,合作承包,实行风险承担,盈利共享。1988年,全县果园实行三种不同形式的承包责任制:①乡镇园艺场(桔林场)由场长承包,向乡镇交积累;②农户承包集体的荒山种果树,投产以后按比例分成;③外地专业户与当地签订合同,投产后,向当地交纳租金。以上承包形式均坚持山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兼顾集体、承包者或农户之间的利益。

1998年10月,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开展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使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在全县得到全面落实。全县颁布《土地承包经营权证》39079份,发证率达100%。在承包期内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办法,推进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依法管理农业合同。

第二小节 农田建设

1986一1992年,全县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59座,改造中低产田9333.33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46.46公顷,旱劳保收面积1613.17公顷。其中1988-1992年,农田开发总面积达14285.24公顷,“三低”(田、园、塘)改造2113.12公顷,建设吨粮田1353.2公顷。

1992一1994年,完成中低产田改造4332.9公顷,兴建田间桥、涵、闸等各类建筑物10035座,建设园田化面积1999.8公顷,其中建设高标准园田化333.3公顷。新建水稻良种基地226.64公顷,棉花良种基地59.99公顷,油菜良种繁育基地99.99公顷。营造农田防护林333.3公顷。

1995一1997年,改造中低产田3066.36公顷,开垦、平整荒地219.98公顷。

1998-2000年,改造中低产田1799.82公顷,完成鼎湖园田化266.64公顷,东阳园田化199.98公顷。

第三小节 作物种类

1986~2000年,分布在安义县境内的作物种类主要分为:①粮食作物有:水稻、红薯、大小麦、芋头、魔芋、玉米、黄粟、马铃薯、荞麦等。其中水稻全县大面积分布,大小麦主要分布东阳,马铃薯主要分布在龙津镇杨梅洲、东阳镇一带,玉米主要分布长埠、乔乐、长均一带,荞麦分布在龙津一带,其它作物均零星分布各地。②豆科作物有:早大豆、晚大豆、绿豆、红豆、蚕豆、豌豆等,全县均有分布。③油料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等,全县均有分布。④经济作物有:棉花、革葬、田藕、西瓜、甘蔗、草葛等,其中棉花主要分布在青湖,v莽分布在黄洲一带,田藕分布于鼎湖、东阳、长均一带,甘蔗分布于龙津、万埠、东阳、长埠、新民、长均一带,草毒主要分布在新民,西瓜全县均有分布。⑤蔬菜有:辣椒、茄子、西红柿、冬瓜、葫子、丝瓜、黄瓜、苦瓜、白菜、芥菜、芹菜、韭菜、甘蓝、菠菜、葱、蒜、萝卜、四季豆、凉薯等。

第四节作物结构调整

1999年,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早稻结构调整领导小组,9月份开展“早稻结构调整宣传月”活动。调整早稻面积1762.82公顷,其中改种花生407.%公顷,大豆341.3公顷,西瓜179.99公顷,蔬菜333.3公顷,杂交制种333.3公顷。为配合产业结构调整,农业部门结合全县实际,推出10种种植模式供农民选择。其中“油一瓜一稻”模式比调整前的“稻一稻一油”模式每亩增收699.5元,“棉一瓜(套种)”模式也比“稻一稻一油”模式每亩增收525元。

2000年,调减早稻面积5333.33公顷,具体实行“三改”:①劣改优。淘汰原有劣质水稻品种,引进推广优质水稻。2000年,全县早、晚稻优质品率分别达到85%和90%以上。②双改单。一季晚种植面积2000年达到4666.2公顷,主要推广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平均亩产550公斤。③水改旱。将1333.2公顷水田改种经济作物。其中推广无籽嫁接西瓜333.3公顷,花生333.3公顷,药材199.98公顷,蔬菜333.3公顷(以早田藕鄂莲4号为主),其它经济作物133.32公顷。

第五小节 农业服务体系

安义县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在1986一2000年,处于稳定发展状态,逐步形成了网络服务体系,共分为县乡两级服务机构,到2000年底,有农业科技人员144人,其中高级农(技)艺师5人。

县一级农业科技服务机构

农业技术推广站成立于1959年7月,主要负责向全县农民推广粮油作物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水稻壮秧剂施用技术、水稻塑盘抛秧技术、水稻薄露灌溉技术、中稻或一晚直播技术、水稻再生稻技术、甘蓝型油菜育苗移栽技术、双低油菜板田+字移栽法、油菜板田开沟直播技术、调整种植业结构的各种复种方式等。

土壤肥料管理站。成立于1981年元月,主要负责向全县农民推广作物配方施肥技术、作物专用肥及BB肥施用技术、作物平衡施肥技术、中低产田改造等。

经济作物管理站。成立于1983年,主要为全县引进了温洲蜜柑、碰柑、捺李、方柿等果树新品种,推广果园规划及肥水管理、整枝修剪技术、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及管理、马铃薯脱毒栽培技术和无籽西瓜栽培技术等。植物保护站成立于1963年1月,主要负责全县水稻、棉花、油料作物的病虫害预测预报及大田防治、引种或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检疫,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传播。

种子管理站(种子公司)。成立于1972年1月,主要开展杂交水稻当地制种,水稻、棉花、油菜等作物优质品种或组合的引种示范推广。

农业经营管理站。成立于1981年5月,主要抓农业成本核算、会计队伍培训辅导、村提留及两工预算、组织实施农民第二轮土地承包、农民负担(包括农村中小学收费、农村电价、乱收费、乱集资、乱推派)执法检查等。

农业信息站。成立于1992年5月,主要是编辑信息小报《信息窗口》月刊(1993年至今),为县乡(镇)村级干部及农民提供住处服务,拟农业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及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招生及学员的学籍管理,协助局职改领导小组做农业科技干部的职称晋升、年度考核、农情收集,开展农业及生态农业学术研究等。

农村能源办。主要是抓农村中小型沼气池建设、老沼气池维修改造,推广猪一沼一果、猪一沼一菜、猪一沼一渔、猪一沼一粮等沼气生态模式,引进沼气新技术进行示范推广等。

农业执法大队。成立于2000年3月,主要是宣传农业法律法规,规范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经营活动,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县良种场。成立于1962年1月,主要是引进繁殖水稻、油菜良种、开展水稻制种等。

县园艺场。成立于1963年1月,主要是选育和繁殖优良果树苗木。如选育了杨梅洲四号批把、建立了名、特、优果树品种园,引进了义坞大枣、文旦袖、胡袖、石榴等新果树种类。

乡镇一级的农业服务机构

至2000年底,全县设有12个农业技术服务站,12个农业经营管理站。1990一1997年分三批通过考试、择优录取办法,由县人事劳动局正式招聘21个乡镇农民技术人员和10个农业经营管理人员。2000年12月,所有招聘的农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由人事劳动局批准转为助理农艺师或助理农经师。1998年国家分配一批农业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站。至2000年底,乡镇一级共有农业科技人员90人。农技人员由县农业局统一领导管理,业务上统一指导,实行物技结合,协助配合县一级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发挥自己的职能,成为直接为农服务的基层技术力量。经管人员主要负责密切配合乡镇搞好农经和减负工作。

第六小节 蔬菜产销

机构

安义县蔬菜生产办公室于1988年5月成立,附设在安义县农业局内为正股级单位。1989年12月升格为安义县蔬菜局,为二级局,挂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安义县蔬菜局升格为正科级事业单位,更名为安义县蔬菜产销办公室。内设综、生产技术、供销服务三个股,有干部职工6人。

蔬菜基地

1988年,安义县发展南昌市二线蔬菜基地33.33公顷,分布在青湖乡23.33公顷和东阳乡10公顷。市政府拨给蔬菜基地开发资金每亩30元,计1.5万元。1989年,县政府发展本县蔬菜基地13.33公顷,分布在鼎湖镇:中洲村6.67公顷、板溪村6.67公顷。每亩由县财政补给开发资金100元。同年,市政府又在东阳乡发展二级蔬菜基地8.4公顷。1990年,在东阳乡塘口村开发二线蔬菜基地6.67公顷。1991年在东阳乡东阳村开发二线蔬菜基地6.67公顷。同年,县政府取消对本县13.33公顷蔬菜基地的补帖。1992年,全县拥有菜地面积666.67公顷。1993年,全县拥有菜地面积1013.33公顷。同年,取消青湖乡23.33公顷、东阳乡20公顷二线蔬菜基地,转扩到鼎湖镇。1994年,全县蔬菜总面积达1046.67公顷(其中市属二线蔬菜基地88.4公顷)。同年,蔬菜管理部门投人资金5.85万元,83用于开发新基地、土壤改良、菜园道路建设等。1995年10月份开始,对全县88.4公顷市属二线蔬菜基地进行逐块丈量、绘图、造册,其分布情况是鼎湖镇76.67公顷(中洲村委会28.67公顷,柏树村委会14.27公顷,榨下村委会12.67公顷,西路村委会11.73公顷,鼎湖村委会9.33公顷),东阳乡11.73公顷(塘口村委会6.67公顷,东阳村委会5.06公顷)。对面积不足的及时调整补足,并投人2100元资金在每块蔬菜基地上树立水泥牌,标明基地的座落、面积、负责人,同时制定《安义县市属二级蔬菜基地保护办法》。同年,市政府安排资金18万元,用于二线蔬菜基地水利设施建设。市政府在龙津镇开发市属二线蔬菜基地面积16.67公顷,分布在前进村委会的蔬菜村小组和院下村小组。全县拥有南昌市二线蔬莱基地面积达到105.07公顷。2000年,全县蔬菜总播面达到2013.33公顷。其中市属二级蔬菜基地105.07公顷。

在蔬菜基地建设方面。1997年,投人23万元用于市属二线蔬菜基地的水利建设。新装机60千瓦。兴建机房两座,新建沟渠近万米。1998年,蔬菜办利用市政府资金,投人65万元进行高标准建园工作。其中鼎湖镇投人48.7万元,重点在中洲村开挖衬砌渠道3000米,修建排灌站3座;龙津镇前进村投人10.3万元;东阳镇投人6万元。1999年,争取到水利项目专项资金12万元,投人到各蔬菜基地水利设施的翻新改造和维修。2000年,县蔬菜办又争取到市政府水利专项资金13万元,继续投人到市属二线蔬菜基地水利设施的翻新、改造和维修,使大部分市属二线蔬菜基地沟渠配套,能灌能排,旱涝保收面积达到69.07公顷,占市属二线蔬菜基地总面积的65.7%。蔬菜生产制定蔬菜生产优惠政策。

1995年11月,县政府颁发《蔬菜工作现场办公会议纪要》,划定蔬菜生产基地保护区;减免蔬菜基地定购粮指标,给渡淡蔬菜生产予以补贴;对市属二线蔬菜基地上的菜农统一颁发蔬菜直销证,菜农亮证经营,免收各种规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培训蔬菜生产科技人员

1994年,县蔬菜局安排5000元用于蔬菜科技人员到外地学习、考察和办培训班,培训人数达120余人次。1995年,县蔬菜局把自编《蔬菜工作简报》和市蔬菜植保站编的《蔬菜病虫情报》等技术资料发到每个分管干部手中。举办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班,培训菜农及乡、村分管干部125人次,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活动。1996年,县蔬菜产销办公室投资3万元用于购买“高美施”、“垦易”、“生物固氮菌肥”,在全县推广应用和举办培训班2期,培训人员132人次。1998年4月,为配合市、县科技宣传月活动,县蔬菜产销办公室用10余天的时间深人蔬菜基地举行科技宣传和咨询,印发蔬菜科技资料800余份。并多次请专家、教授到菜地上为菜农传授科技种菜知识,现场指导示范。1999年,县蔬菜产销办公室会同市蔬菜科研部门到鼎湖镇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无偿发放科技书籍、资料1000余份,接受农民咨询200多人次。2000年,共举办巡回培训班16次,直接培训1500余人次,印发蔬菜技术栽培资料近2000份,直接送到分管干部和0.33公顷以上种菜大户手中。

引进蔬菜新品种新技术。1991年,推行“无公害”蔬菜生产,用在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灭杀毙”进行杀虫试验,获得89%的防效。在新品种方面,进行遮阳网覆盖芹菜试验,在红壤丘陵地栽培芦笋试验获得成功。1992年,引进宿松晚辣椒、善厚椒、广丰羊角、天津八号等品种的晚辣椒进行对比试验,产量和产值都比本地辣椒高。1993年,在推广花椰菜、翻秋蕃茄、短叶十三号早萝卜等优良品种的基础上,又引进山东大白菜、日本杂交红萝卜、大地瓜和补淡品种水a,菜等优良品种进行试验并推广,获得较好的收成,特别是短叶十三号萝卜、翻秋蕃茄、日本杂交红萝卜,亩产均在4000公斤以上,产值亩产达4000元。1994年,先后投人资金5万余元,引进木耳菜、芦笋等新品种进行试验推广,并购买5万平方米遮阳网用于夏季蔬菜生产上。1995年,投人1万元资金从浙江引进芦笋新品种在县园艺场种植,获得亩产1000公斤,产值6000余元的收益。同年又引进芹菜新品种进行试验种植推广。1996年,从市政府拨的专项资金中投人4万元,从乐平引进延秋后晚辣椒手中苗在龙津、鼎湖、新民和县园艺试验种植。1999年,从省有关部门引进韩国白玉春四季萝卜、美国无架黑籽菜豆,特早熟西葫芦和正椒一号早辣椒在龙津镇和县园艺场种植,其中韩国白玉春四季萝卜亩产达4669公斤,产值1万元。2000年,投人良种良法经费2万元,引进和推广韩国白玉春萝卜、德日2号萝卜、紫(白)背天葵、种都红菜苔、正大脆芹、人参菜、绿岭花菜、江丰2号花椰菜、玉绿苦瓜、美国生菜、台湾紫红茄、白杆芹菜、德扁1号扁豆等14个良种,推广面积30余公顷。玉绿苦瓜和绿岭花菜亩产值均在4000元以上,紫(白)背天葵亩产值1万元以上。石鼻镇试种的人参菜亩产值达1.2万元。这些新品种的引进、试验、推广,为广大农民创收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辟了新途径。

蔬菜供应

1995年,全县投人资金27562元补贴安排度淡蔬菜品种生产,主要品种是晚离笋10公顷,早萝卜20公顷,栽青菜13.33公顷。热白菜3.33公顷,冬播安排栽青菜13.33公顷,春甘蓝5.33公顷。1997年,市、县政府发放贴息贷款32万元,在二线蔬菜基地积极鼓励和支持菜农大力发展大、中、小棚,地膜、遮阳网蔬菜生产。其中大棚蔬菜面积发展6.67公顷,地膜保护地栽培面积20公顷,遮阳网覆盖栽培面积6.67公顷。1998年,重点解决春秋两淡间题。落实大棚反季节蔬菜栽培面积6.67公顷,播种早辣椒、茄子、黄瓜解决来年春淡;抓好速生蔬菜和翻秋蔬菜的生产,安排热白菜、快生萝卜菜、翻秋茄子、黄瓜等品种种植,缓解秋淡市场。1999年,引导菜农科学种菜,推广新技术,采用春提前、秋延后、夏遮阳、冬保温的“三膜一网一帘”覆盖栽培,提高反季节蔬菜生产率。是年,全县蔬菜总产量58920吨,总产值5655万元。2000年,蔬菜供应开始向“无公害”蔬菜和“绿色食品”蔬菜方向发展,菜农杀虫要求用高效低毒农药,市民不仅四季能买到新鲜菜,而且吃到的是“放心菜”。是年底,全县蔬菜总产量76761吨,总产值6024万元,并形成蔬菜产业化和特色蔬菜产业带,基本实现蔬菜上市早、品种多、价格稳的目标,并且通过民间流通组织销往邻县及南昌、九江、广州、南京等地。淡季蔬菜供应方面,蔬菜部门进行周密分析和精心策划。

第二节 农业技术

第一小节 技术改良

水稻

1995年引进水稻旱床育秧技术在东阳北山村试验成功,而后逐年在全县推广。引进水稻抛秧技术在万埠镇桃二村示范,育出塑盘秧出售给农民。1997年,该技术在全县得到普及应用。至2000年,全县水稻抛秧累积推广面积近46662公顷。配套水稻抛秧还先后引进烯效哇浸种化控技术、壮秧剂育秧和配方施肥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水稻抛栽后的大田的成活率。1997年,在全市第一个引进薄露灌溉技术。

棉花

1992年,全县推广水田改旱地开沟吊田、营养钵育苗移栽、化学调控等棉花种植新技术。是年,全县棉花总产1098吨,纯收人达515万元。1995年,采取百分之百营养钵育苗、配方施肥、化学调控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棉花单产达90公斤。通过引进棉菜套种技术,其中春套的有:棉一辣椒10公顷,冬套的有:棉一碗豆、大蒜、荷兰豆等26.66公顷,每0.07公顷增收400一1000元。

油菜

1990年,油菜品种的变革带动了移栽方法的改变,从水田翻耕移栽发展到水田板田移栽,并推广牵沟、摆苗、施肥、盖土、点水+字移栽法,注意苗床期喷施多效哩(生长调节剂),防止“高脚苗”和增施硼肥等。当年,油菜单产和总产双超历史,单产亩产首次突破50公斤关,最高产量125公斤,总产达11397吨,1992年,全县油菜籽总产量12750吨,比变革前的1990年增长10282吨,增长41.6%,不仅彻底改变了历来食油不能自给的状况,还对外调出商品油2000余吨。同年,安义县“甘兰型油菜水田板田移栽大面积推广应用”项目获南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技术改进三等奖和突出贡献三等奖。851993年,又全面推广“板田移栽法”(牵沟一摆苗一奎肥一盖土一点水)。全县板田移栽9999公顷。是年,安义县被江西省农业厅评为“双低”油菜先进县,“双低”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项目获南昌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西省“星火”三等奖和突出贡献三等奖。

第二小节 良种推广

1986年后,全县加大良种科研与推广的力度,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特别是三系、二系水稻、双低杂交油菜、转基因抗虫棉等品种大面积推广,使良种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由20%提高到40%。

水稻

1987年,开始引进示范推广釉型杂交早稻品种威优48、威优49、协优48、协优49,早稻产量实现了新的突破,增产幅度在20%以上,至1995年,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全县普遍栽种。1987一1995年,引进示范推广良种有威优华联2号,威优77、威优402、汕优77、汕优10号、汕优晚3、汕优桂33,优I华联2号、优1402、优I华联8号、协优2374、协优432、协优46、岗优22、岗优12、金优桂99、金优77、金优64等。常规水稻品种由于产量低、抗性差,推广面积逐年减小,主要推广良种有舟903、密野1号、M1460,浙733,85-.一。2,85-10,浙9248,浙218、中优早5号、中优早81,9003、黑糯1号、黑糯2号、嘉育948、嘉育935、绍糯95-51、香玉早糯,9194等。1996年开始引进并推广二系杂交水稻,二系稻米质优、产量高、抗性强,迅速占居水稻良种推广的“半壁江山”。至2000年,引进推广水稻良种,有金优402、金优974、中优402、中优974、香两优68、安两优25,D优68、金优725、新香优80、新优752、博优752、金优207、金优晚3、培两优288、培杂山、两优培特、65002(两优培九),65396、农香16,923等,早稻平均亩产达350公斤,中稻达500一600公斤,晚稻达450一500公斤。2000年,全县水稻平均亩产比1985年翻了一倍。

1989年开始,在新民、娇岭两地进行大面积杂交水稻制种生产,面积由最初几十公顷逐步发展到333.3公顷,单产亩产由15公斤提高到200公斤,品种由单一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2000年,实现全县农业生产用良种自给自足。

棉花

1994年引进“洒棉二号”和“赣棉七号”,1995年引进“洒棉3号”,1996年引进“苏棉12号”,亩产皮棉50一100公斤。1999年开始推广转基因抗虫棉29,32B等新品种,亩产皮棉达100一150公斤,亩节省成本60一80元,到2000年,抗虫棉新品种迅速普及,产量比1985年时提高5倍。

油菜

1985一1990年,继续推广甘蓝型油菜品种秦油2号、79-601、中油821、川油11号选、蜀杂7号、蓉油4号等。1991年以后,引进推广双低油菜中双4号、中双3号、中双5号、湘油15号,全县推广面积迅速发展到20万亩,成为全国第一个“双低化”油菜县,开始推广杂交双低油菜新品种油研7号、油研9号、湘杂油1号、中油杂1号,亩产提高到150一200公斤,比1985年提高4倍以上。

花生

1985-2000年,全县推广花生良种有粤油223、粤油551-116、中花2号、中花4号、中花5号、双花20,ZH3等,亩产250一300公斤。

第三小节 病虫害防治

20世纪80年代后期,农药产品向中、低毒方向发展,部分特效药产生,如三环哇(防治水稻稻瘟病)、扑虱灵(防治水稻飞虱)、井岗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

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县植物保护进行重大改革,首先是化学除草剂的普遍使用,改变了以往人工除草的历史。1992年安义县开始引进除草剂,每年化学除草面积在399%公顷次以上,水田化学除草在98%以上,旱地化学除草也在85%以上。其次是改变以往专门注重化学防治而造成环境污染,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弊病,取而代之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一大批高效、低毒、低残留、低污染的化学农药及生物农药被广泛使用,如杀虫单、三哇铃、毗虫琳、井岗霉素、菊脂类药、阿维菌素、BT乳剂等。1986一2000年,全县每年农药使用量都在30一35万公斤,施药面积59994余公顷次,无重大灾害发生。其中,1995一1997年,推广使用双效灭虫净2667公顷。此外是1995年开始的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是植保技术的一次新的革命,通过“五统一分叹统一领导、统一测报、统一防治对象、统一防治用药、统一防治时间,分户防治)方式结合综合防治措施减少用药次数及用药面积,提高农药防效,降低了农药的污染,全县防治面积已达6666公顷。

第三节 农业综合开发

第一节机构

安义县农业开发办公室成立于1989年4月,为县政府主管全县农业综合开发的直属事业单位,正科级建制。内设综合股和项目管理股,有干部职工6人。

第二小节 赣中南农业综合开发

赣中南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是:以提高粮、棉、油、肉等主要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发展后劲为主要目标,坚持以改造中低产田,开垦宜农荒为主,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发展多种经营及龙头项目,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之路。安义县自1989年列人赣中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以来,严格按照集中连片、效益第一、民办公助的开发原则,全力抓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到1997年共实施了3期赣中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重点开发了“三潦”、“石乔”(石鼻镇乔乐乡)、“徐埠”、“万长”(万埠镇、长埠镇)等项目区。

第一期赣中南农业综合开发

1989年三潦(南、西、北三潦干渠及支渠)灌溉地区列上第一期赣中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项目开始实施后,实行招标、垫本承包等措施。1991年底,第一期项目顺利完工,总投资1642万元。其中上级拨款690万元,农业贷款394万元,县配套和群众自筹558万元。3年中开垦荒地1266.54公顷,栽种果树873.65公顷,改造中低产田4332.9公顷,营造农田防护林133.32公顷;完成水利项目67个;改造农田线路32条,总长52.9公里;对境内8个水稻良种基地、11个畜牧养殖基地、3个水产养殖基地进行配套建设。通过开发整治,三潦地区“干渠上游水下河,下游干死禾”,“上游一片汪洋,下游一片枯黄”的现象得到根本改变。

第二期赣中南农业综合开发

第二期赣中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从1992年开始,到1994年完成。重点开发了“石乔”、“徐埠”两个项目区。开发形式上着重进行五种模式:①以园田化建设为内容,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在石鼻果田洲和东阳拓七坂建设高标准园田化,使项目区形成“田成方,树成行,渠成旱能灌,涝能排,道路通四方”的田园格局,把一批中低产田改造成高产稳产田。②以水库渠系维修配套为内容,解决灌区下游的缺水干旱问题。③以增加科技含量,建设良种繁育基地为内容,促使传统农业向“三高”农业转变。④在果田洲试行“田中园”工程,探索一条粮棉油林果渔综合开发的新路子。果田洲三面环水,内涝和干旱严重,通过兴建古楼倒虹管,建设园田化等,实现“田中种粮棉油,路旁植农防林,田滕栽果树,低洼养优质鱼”的立体综合开发样板。⑤以赣中南果树项目为示范,推动全县果业生产发展。实现“山上再造一个安义”的目标。

第二期赣中南农业综合开发,总投资1194.81万元,占计划1160万元的103.0%。其中中央资金3%万元,占计划的100%;省配套67万元,占计划的87%;市配套134.5万元,占计划的100%;县配套109.5万元,占计划的100%;乡(镇)级配套40.18万元,占计划的的138.6%;群众自筹188.26万元,占计划的183.4%;农贷259.37万元,占计划的82.9%。完成中低产田改造4332.9公顷,占计划100%;造林693.26公顷,占计划的104.2%。这期开发共安排110个项目,其中水利项目38个、农业项目38个、畜牧项目4个、水产项目7个、科技项目14个、农机项目1个。项目全部竣工验收合格,项目区内年新增生产能力为:粮食10500吨、油料1250吨、肉类500吨、水产500吨。

第三期赣中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于1995一1997年实施,重点开发”万长“项目区。通过建设园田化,整治排灌渠道,兴建电力排灌站,配套田间渠系,增强农业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对水库进行”山坡种果、岸边养猪、水面养鸭、水中养鱼“的立体综合开发,改变农业内部产业结构。

第三期赣中南农业综合开发,总投资1410万元,占计划1398.9万元的100.8%。其中中央资金453万元,占计划的100%;省配套180.87万元,占计划的78.6%;市配套58.9万元,占计划100%;县配套36万元,占计划100%;农贷255万元,占计划91.4%;自筹426.23万元,占计划的135.2%。共完成中低产田改造3066.36公顷,占计划100%;开荒199.98公顷,占计划100%;造林473.29公顷,占计划100%。这期开发共安排62个项目,全部竣工并通过验收。其中水利项目27个、农业项目3个、防护林项目7个、经济林项目6个、畜牧项目2个、水产项目9个、科技项目8个。项目区内年新增生产能力:粮食7000吨,棉花400吨,油料650吨,水产1000吨,水果2500吨。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

1998年后,赣中南农业综合开发更名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为适应农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要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指导思想实行两个转变:一是由以改造中低产田和开垦宜农荒地相结合,转到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主,尽量少开荒甚至不开荒,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二是由以增加农产品产量为主,转到积极调整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上来。1998-2000年,安义县第四期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在“鼎湖”、“新民”、“长均”3个乡镇实施。项目实施由县开发办直接管理,“一支笔审批”办法,项目实施中坚持公开招标,公平选择施工队伍,杜绝“面子工程”、“人情工程”.坚持垫本施工,经验收后统一结算,保障工作进度和质量。坚持软件硬抓,把项目档案资料收集与项目拨款相结合。

这期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共投资1043万元,主要改造中低产田1798.82公顷,造林119.99公顷,鼎湖园田化266.64公顷,东阳园田化199.98公顷,栽植银杏73.99公顷,把口池洪闸改造,多种经营等。

第三小节 全早稻型猪用浓缩饲料试验与推广

全早稻型猪用浓缩饲料是江西省农业开发办和省饲料研究所合作开发研制的新产品。为进一步研究、完善质量与性能,省农业开发办在全省设立10个中试实验点,安义县是其中的1个。中试实验从1998年6月13日开始至9月10日结束。通过实验,使用该饲料后,生猪的日增重、料肉比及生产成本等各项指标都优于对照组(以宝丰”871“饲料为对照组),且经济效益好。实验结束后,安义县在石鼻、乔乐、鼎湖、长埠、万埠等乡镇选择10个养猪大户为示范点,进行推广、宣传。19修复东阳村五处水毁工程东阳镇东阳村修复水毁渡槽1座,水渠1400米鼎湖镇戴坊村蔬菜基地水利工程配套建设东阳镇塘口村建水电站1座、引水渠1200米万埠镇大花村15修复水毁水堰2处,水渠1000米新民乡罗丰村81999娇岭乡吊钟村12修复水毁桥涵1座、梯田7.2公顷改造进村道路6公里长均乡新基村32维修电站黄洲乡七房村5修复改造洪城水库进村道路黄洲乡黄洲村5鼎湖镇柏树村1998年9月18日,因安义县实验点经济效果好,江西省”全早稻型猪用浓缩饲料中试总结暨现场推广会“在安义县城召开。

第四小节 吉湖农业开发

吉湖农业开发是指吉泰盆地和都阳湖区实施的国家级农业利用外资的区域性开发项目。其目的在于发展江西省畜禽、茶、林等商品生产基地及农副产品加工业。1989年,安义县列为江西省吉湖农业开发县。同年7月12日,成立县吉湖项目领导小组。1990年开始在龙津、鼎湖、黄洲、乔乐、石鼻、长埠、万埠、东阳、新民等乡镇实施吉湖项目。项目总投资158.87万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106.07万元。至1992年底,全县共完成开发项目43个。其中发展养猪专业户34户、养鸭专业户7户、建种禽场1个、新挖鱼池13公顷。

第五节扶贫开发

1998年9月,安义县成立以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主任的”安义县革命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简称老建办,负责处理扶贫开发日常工作,属县农委内设机构。2000年安义县制订了《老建办项目实施管理办法》,使全县老建项目管理趋于规范化、科学化。

1998年,县老建办按照省、市要求,对全县贫困人口进行全面调查摸底,至年底,全县13个乡镇(场)有贫困户9983户,贫困人口42904人,分别占全县农业总户数和农业人口的17.78%和18.68%。其中年纯收人在700元以下的特困户5420户、22567人,年收人在700元至850元的贫困户4563户、20337人。

为改善贫困村的基本生产生活问题,1998一2000年,省、市下拨安义县扶贫资金115.5万元,县配套扶贫资金156万元,实施扶贫项目28个。

实施

1998-2000年,扶贫开发工作主要是面上扶贫。贫困人口具有”小集中,大分散,插花型“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要发挥社会各界、各部门的力量打好扶贫攻坚战,主要措施有:干部包。即领导干部和党员进一步与贫困户结对扶贫,实行”321“工程,即县处干部帮扶3户,科级干部帮扶2户,党员干部帮扶1户贫困户。主要通过”六帮六带“等途径来改变贫困户的家庭经济状况和精神风貌,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即帮思想解放,带观念改变;帮传递信息,带拓宽视野;帮传授技术,带技能提高;帮解决劳力,带生产发展;帮筹措用好资金,带脱贫致富;帮移风易俗,带精神文明建设。部门帮。①继续结合党政机关挂钩蹲点活动,选派勇于吃苦、乐于奉献的优秀青年干部,进村人户开展扶贫工作。②发挥龙头企业在扶贫中的作用。实行“公司+农户”、“企业带村帮户”等扶贫方式,把贫困户组织起来,参与生产和经营。科技促。①努力提高贫困户的素质,加强对贫困户的科技培训,特别是实用技术的培训;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人贫困村、贫困户传播科学技术知识,提高贫困户科技水平。②帮助贫困户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根据市场需求,帮助贫困户调整和优化生产结构,淘汰劣质品种和不适应市场的品种及落后的耕作方式,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能人带。10多年的农村改革,全县涌现出一批能人。他们干事有魄力,经营有能力,经济有实力,说话有号召力,影响一方的富裕户。在扶贫工作中发挥农村干事有魄力,经营有能力,经济有实力,说话有号召力的能人的作用,通过他们吸纳贫困户劳力打工或组织贫困户参与经营来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完善扶贫工作机制。严格按照《安义县老建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规范扶贫项目的申报、论证、立项、审批、资金下达、工程施工、验收、建档立案、资金管理等工作的程序,做到用掉1分钱,看到1分事,见到10分效。同时,以行政村为单位,搞好扶贫规划,做到长期规划与短期计划相结合。确保扶贫资金的有效运行。

成效

通过3年扶贫开发项目实施,全县25个村(项目单位)实施28个扶贫项目,投人扶贫资金271.5万元。全县7252人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据统计,3年维修、新建村级公路20110米,新建水闸17座,修(建)桥8座,水库加固1座,填塘固基9万立方米,修复水渠9300米,新挖抗旱水井3只,改造小学危房面积570平方米,开发稻田养蟹面积6.67公顷,水面立体开发面积4公顷,扩改油菜面积199.98公顷,繁殖推广优质果品苗10万株。

第四节 农机管理

第一小节 机构

1986年,安义县农业机械管理站内设培训组、管理组和办公室,人员编制14人。1990年下设县农业开发机械工程服务队。1992年2月,县农业机械管理站更名为农业机械管理局。同年12月,成立县农机安全监理站,为股级事业单位。1993年2月,成立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分站。县农业机械管理局转为事业单位,改称县农业管理服务中心,内设办公室、管理股、培训推广股。1997年8月,乡农机站人员的编制、人事由县农机管理服务中心管理,并接收大中专毕业生5人,乡镇站人员编制有57人。1998年5月,成立安义县农业机械服务总队,属全民性质,归农机管理服务中心领导。9月,成立县老年人体协农机分会。1999年,接收大中专毕业生8人。2000年3月,成立县消费者协会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站。

第二小节 培训与管理

培训农机技术培训工作是县农机服务中心的一项重要管理职能,1986-2000年共培训农机管理和技术人员1300余人次,农机手近5000人。1993年下半年至1994年低,全县办农机驾驶员培训班7期,培训驾驶员248人次。1995年办”两拖“驾驶员培训班2期,培训驾驶员120人次。1996年办”两拖“驾驶员培训班2期,培训驾驶员40余人次。1997年办农机驾驶员培训班3期,培训驾驶员121人次。1998年培训驾驶员56人次。1999年培训驾驶员71人次。2000年培训驾驶员79人次。

管理

1986年后,随着各乡镇相继成立农机站,全县逐步形成县、乡、村三级农机化管理网络。1989年,随着农村生产经营责任制的进一步深化,全县各乡镇农机管理工作向着管理、服务、经营三位一体的方式发展。1993年7月,根据上级精神,农机行车证办理工作由县公安交警大队委托县农机局管理。是年新办行车证193个。1994年贯彻《江西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把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重点放在上门上户督促办证上,年底新办农机行车证160个。1996年,发放拖拉机驾驶员实习证60个,办理转证42人,换发”九二式“手扶拖拉机挂牌办证320副。1997年,换发”九二式“手扶拖拉机牌照241副,年检车辆407辆,年审驾驶员182人。1998年,在农机管理工作中,强化执法手段,加大执法力度,组织管理人员,开展田检路查,对全县无牌无证的”黑车“进行彻底清理整顿,并与工商、技术监督局联合发文,对农机市场进行清理整顿,严肃查处假冒伪劣农机产品,保障农机户的合法权益。1999年查处假冒伪劣农机产品67件。2000年查处假冒伪劣农机产品58件。

第三小节 农业机械

1986年,全县有大中型拖拉机221台、4947千瓦,手扶拖拉机776台、6809千瓦,农用汽车175台、11153千瓦,排灌机械737台、11055千瓦,收割机械1台、36千瓦,农用运输车35台、309千瓦,加工机械715台、8289千瓦。1990年,全县大中型拖拉机200台、4570千瓦,比1986年减21台;手扶拖拉机964台、8176千瓦,比1986年增188台;农用汽车160台、12485千瓦,比1986年减15台,但增1332千瓦;排灌机械636台、9998千瓦,比1986年减101台;收割机械64台、405千瓦,比1986年增63台;农用运输车159台、1686千瓦,比1986年增124台;加T-机械854台、12098千瓦,比1986年增139台。1995年全县大中型拖拉机118台、3573千瓦,比1990年减82台;手扶拖拉机886台、7819千瓦,比1990年减78台;农用汽车242台、19696千瓦,比1990年增82台;排灌机械740台、11480千瓦,比1990年增104台;收割机械零台;农用运输车337台、4810千瓦,比1990年增178台;加工机械11158千瓦,比1990年减940千瓦。2000年,全县农业机械原值达2.2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8937千瓦;大中型拖拉机122台、手扶拖拉机802台、耕整机579台、全喂人联合收割机10台、机动脱粒机571台、排灌柴油机574台、新技术农机推广90台件;机耕面积14665.2公顷、机收面积999.9公顷、油菜田机械开沟1733.16公顷、机械抛秧253.31公顷。

第四小节 农机销售

1986年,安义县农机公司系全民企业单位,隶属南昌市农机公司管理,内设人秘股、财务股、业务股,有职工17人。1998年公司有干部职工240余人。公司注册资金54.7万元,经营项目有:农业机械、农机配件、钢材、化工、五金、石油产品。1986年销售额80.%万元,利润1.34万元;1987年销售额138.21万元,利润3.5万元;1988年销售额203.44万元,利润6.06万元;1989年销售额131.53万元,利3.55万元;1990年销售额156.27万元,利润4.05万元;1991年销售额254.51万元,利润4.78万元;1992年销售额363.45万元,利润6.57万元;1993年销售额400.12万元;1994年销售额为417.1万元。1995年公司完成销售收人468万元,实现税利46万元,荣获省农机总公司“优胜企业”。1997年销售额380.67万元。1998年农机产品放开经营,公司独立经营的优势失去,全年销售额下降为309.6万元。为打开销售市场,公司积极开展售后优质服务,定每年春耕期为优质服务月,尽管如此,公司还是难以度日。1999年销售额仅有272.71万元,2000年销售额只有216.31万元,公司基本无力支撑。

同类推荐
  • 古代职业技术学院

    古代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理工科学霸,手工达人一朝穿越成为古代王朝小山村的一个小婴儿。不想走科举的独木桥,转而开始把自己家的学堂开成了古代版的技术学院,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农学家,科学家,军事家,甚至还有美食家。只有你想不到,没有青山学堂教不到的。当然在事业创举的过程中,少不了美人相伴。自己网恋的小姐姐竟然也穿越过来,成为自己青梅竹马,指腹为婚的小妻子。两人各展所长,共同掀起了大宣王朝的教育新篇章。
  • 我开启修仙时代

    我开启修仙时代

    穿越历史大唐李二的太子李承乾,开启了“论坛”。和别人家的金手指一样,很强。可是……这里面为啥全是穿越者?而且还是玄武门之变发生的那天,更可怕的是突厥正在磨刀霍霍向大唐。一个神秘世界:806748185(大家没事可以进来骂骂作者)
  • 重回1626

    重回1626

    三人成虎,返老还童的三位老者一起穿越,重返大明末期,续写中国文化。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那是抄袭。
  • 大明王朝1587

    大明王朝1587

    万历十五,海瑞已死,戚继光病退,张居正一党已被悉数逐斥,申时行正任内阁首辅,李成梁在辽东战战兢兢;努尔哈赤在建州老营上筑起了新城,丰臣秀吉已将要一统日本,英国和西班牙的海上战争一触即发,耶稣会的传教士带来了天主教和西方知识;乾清宫西暖阁,明史研究生朱翊钧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竟然穿越成了二十四岁的万历皇帝。此书又名《我不是明神宗》、《我穿越成了我的研究对象》、《大明田野调查手册》、《拯救晚明技术实录》
  • 回到大唐当皇帝

    回到大唐当皇帝

    大唐神龙二年,现代人李俊重生到唐中宗太子李重俊的身上,表面繁花似锦,歌舞升平的大唐,实则已经陷入内忧外患。武则天侄子武三思,籍外戚之便利,把持朝政,构陷忠良,剪除皇裔。突厥、吐蕃蠢蠢欲动,侵扰中土大地。危难时刻,太子李重俊挺身而出,铲奸除恶,重整大唐河山。
热门推荐
  • 快穿法则之妖孽无双

    快穿法则之妖孽无双

    本来在天界生活的好好的,莫名其妙被一个66系统绑定强制完成任务。九离表示真的无奈啊,完成任务就完成任务,这每个世界都有一个腹黑大佬追着自己喊老婆是怎么回事?从此九离莫名其妙就上了66的贼船,在茫茫大海上一去不复返。简历无能,甜宠文(1-1巨宠,爆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党的好干部

    党的好干部

    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成为好干部,就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 无夜之名

    无夜之名

    长夜已至。远方是严峻无声的冰冷天幕,和淡淡漂流的白月清辉。有谁漆黑的瞳孔里,映照着斑驳的光和影子。名为纪寒的少年被卷进的一个关于“守夜人”的世界。在前方等待着他的,是未知所带来的惊喜?亦或是早已被谁决定好的命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最萌关系,运!

    最萌关系,运!

    他,是重生后的俊美傲气少年,一身骄矜,玩驱魔术的少年天师,男神范!而她,是很有都市剩女潜质的风水师,什么叫剩女潜质,就是目前还没剩,根据生活交际习惯判断下来,一定会剩下的那种。宅女范!第一次见面,她说:“咦,你就是我弟说的那个朋友,怎么长成这样,一定没什么朋友吧?”他不解。她立刻笑着说:“帅到没朋友听没听过?”
  • 山寨供应商

    山寨供应商

    康帅傅,营养块线,粤利粤,雲碧,六个核弹,老干爹,你以为我供应这些?山寨扣扣,徽(hui)信,吃鸡app,保证比正版还好用哦!打造山寨景点,反超5A?山寨男友,来大姨妈不止是喝热水?山寨大学,入学包拿奖?专业接受山寨定制,什么都能定哦亲!什么,你要定制山寨地球?!
  • 残明虎啸

    残明虎啸

    大明三百年众说纷纭,特别是崇祯这位皇帝备受争议,明朝的灭亡也是各有各的说法,天灾论,人祸论,历史的必然论还是偶然的因素不一而足,本人单纯的不喜欢满清,认为他们毁了我们华夏文明,故而写这本书,主角自然要回天有术,但不是取而代之,而是改良社会,欢迎大家品鉴。
  • 神将武帝

    神将武帝

    超强的武将为帝王鞠躬尽瘁,反遭帝王谋杀,他凭神法重生,重踏武道,风云再起。这一生他既要登上武将之巅也要坐上帝王之椅,神将崛起征天下,武帝飞天震苍穹!他有一刀可斩江裂地,他有一剑可开疆破土,他还有一弓引满待发,谁挡谁死,神挡就把神射落!寂寞时他也喜欢躺在美人膝上,花前月下,不问世间情为何物,但求自己乐在其中。用玄幻的设定来写武侠,用武侠的风格来写争霸,本书既有铁马秋风又有风花雪月!
  • 我是不死者

    我是不死者

    莫非是名科学家,在一次执行任务时感染了异形,变成不死之身,随之而来的却是爱人离去,世界沦陷,一切都变的诡异离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