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45900000008

第8章 李白:相见相思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世间有一种男子,超逸如云,飘忽如风,灵魂里深深镌刻着两个字:“自由”。这样的人,生活在俗世,足踏大地,靠泥土安身立命,心却总向往蓝天,长风呼啸处,有他的梦想。他的心,不会全部交付于爱情;他的人生,自由的精神、独立的自我是主旋律,而爱情,只是其中清丽的和音。“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诗仙李白,便是这样的男子。

李白的血液里,大概天生就携带自由因子。少年时便梦想仗剑游侠,后来笃信道教,渴慕成仙。他狂热地爱着饮酒、写诗和游历。酒可以让他完全释放灵魂里被囚禁的自由,诗可以让他充分宣泄情感的激荡狂涛,而游历,可以让他的身体和心灵获得双重自由。

基于此,在李白现存的一千多首诗里,写游侠、写山水自然和仙道的诗居多,而写爱情和婚姻的诗并不多。这样的对比,鲜明地彰显出李白的思想情感倾向,这也是很多男人的共识——爱情,对于男人的生命,只是点缀,事业才是男人的灵魂。但是再怎么不羁,李白也毕竟是个正常人,常人所具有的七情六欲、喜忧爱恨,他也都有。美好的爱情,幸福的婚姻,他也有过。

从当时和李白有过交集的、李白的粉丝魏万和崔宗之的零星记载中,可以推测出李白的长相并不差。“眸子炯然,哆如饿虎”“双眸光照人”,他有一双目光灼灼的眼睛,喜欢穿紫衣,再加上他有非常强的自信,举止洒脱豪放,气质飘逸出尘,整个人有一种神秘的强大气场,再加上他的盖世才华,在少女们的心中,这大概就是最完美的梦中情人吧。

但李白仿佛不是滥情的人,历史上并没有关于他与艺妓、歌女的绯闻,有记载的,是他的四段婚姻,其中,有两段婚姻在李白的笔下留下了诗篇,有过浪漫的过程和情节。且不论结局如何,只是爱情故事本身,就足以令人沉醉、追忆,曾经拥有的美好,是生命幕布上闪烁的星群,那光芒,值得频频回首,终生回味。

李白的爱情诗并不多,但以他的别致笔力写出,自有一番风骨。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长干行》里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如晨露一般纯美的爱情,是爱情最干净的模样。

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秋浦歌之十三》里菱塘清歌、飞音传情的爱情,是江南水乡潜滋暗长的莲荷。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怨情》里幽怨孤寂、思念如深的爱情,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单相思。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秋风清》里深情缱绻、凄清安静的爱情,是情至深处、蚀心刻骨的温情。

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

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

《双燕离》里分隔两地、彼此相望的爱情,是柔肠百结、思君如月的孤独。

这些,只是李白艺术世界里的爱情,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爱情,和世上所有的爱情一样,有着相似或不同的甜蜜和疼痛。

公元727年的李白,风华正茂,他一路诗酒天涯,以梦为马,带着“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气,来到了山水如画的湖北安陆。他对白兆山一见倾心,终日流连不去。白兆山又叫碧山,林木森茂,峰峦叠翠,流泉飞瀑,俨然世外桃源。“山名曰白兆,始知李白来”,李白发出这样的感慨,他冥冥中感觉到,自己与此山有缘。

就在这座山上的白兆寺中,爱情不期而至。那天,对于李白来说也许并不能预知特别的意义,他在寺前的山路上正为大自然的奇妙手笔惊叹不已,忽见一顶精巧小轿停在庙前,轿里走出的女子,明眸如水,鬓发如云,娉娉婷婷,柔婉多姿,恰似一朵新绽的春花,让人眼前一亮。她并不知道,不远处有一位同样风华绝代的男子,在热切地向她凝眸。

他听到有人叫她“紫烟”,不由心里又是一震,他的诗里,有“日照香炉生紫烟”之句,难道是上天注定他与她相遇?他在心里默默地念着,紫烟,紫烟,多么美的名字!和她的人一样美。紫色的烟雾,美丽、轻柔,又带着点淡淡的朦胧和忧郁。

他一向豪放率性,但初次遭遇爱情,却还是有些羞怯。他抑制住想去上前和她说话的冲动,看着她袅袅娜娜走进庙门,心里怅然若失,久久回不过神来。一颗种子轻轻落在心田里,等待萌发。

洒脱如他,也不免为情乱了心境。费尽周折,他终于打听到,她叫许紫烟,是前朝宰相许圉(yǔ)师的孙女。好友孟浩然知道这件事后,立即前去帮李白提亲。许紫烟大概也久闻他的才名,她的家人也欣然同意,就这样一拍即合,一桩天作之合的姻缘顺利修成正果。

洞房花烛夜,李白看着美丽的娇妻,心里一定感慨又满足,那一刻,他一定想过停留,就这样安定下来,守着自己的爱人,安稳度日。而许紫烟的心里,必是满满的甜蜜和憧憬。毕竟在古代,因爱情而结合的婚姻并不是很多,自己如此幸运,得到一个如此爱她又有才华的丈夫,那种幸福的感觉,让她的心陶醉。

婚后的生活浓情蜜意,那是他们最轻松快乐的一段时光。然而生活要继续,李白是一个胸有鸿鹄之志的男人,怎能一直耽溺在儿女情长的温柔乡里?更何况,他那么喜欢浪迹天涯。他告别了她,继续云游四方,希望在政治上一展宏图大志。

她纵有万般不舍,但也无法阻挡他的离去。她知道,爱他就要尊重他,给他空间和自由,当爱情一旦变成一种束缚,这爱也将离消亡之日不远了。她安静地留在安陆的家中,做他小鸟依人的妻子,为他生儿育女。他则辗转于长安、洛阳、南阳等地,为他们的未来,也为他的梦想打拼着。

在他们分别的日子里,他写了《寄远十一首》,其中主要是赠内诗。古代称妻子为内人,赠内诗就是写给妻子的诗。他这样一个灵魂带风的男子,为她写了不少赠内诗,可见他对她的爱情,也是真挚而浓烈的。他把对她的绵密浓稠的思念与爱情,融化在一个个字里,缀连成诗篇,以解相思之苦。

三鸟别王母,衔书来见过。

肠断若剪弦,其如愁思何。

遥知玉窗里,纤手弄云和。

奏曲有深意,青松交女萝。

写水山井中,同泉岂殊波。

秦心与楚恨,皎皎为谁多。

三鸟即三青鸟,是《山海经》里为西王母取食的鸟,后借指使者或传递书信的人。他想对她说的是:“收到你的来信,知道你担心我、想念我,知道你很辛苦,我很内疚,但为了更好的未来,我们又能怎么样呢?我想你会常常在窗下,用你修长纤细的手弹奏云和(一种乐器,形似古筝,但比古筝稍小),乐曲中深深的思念与爱意,我感同身受。我思念你,一如你想念我,我们就像倾注于同一口井中的两股清泉,难判多寡,难分彼此。我在古秦地长安,你在古楚地安陆,但我们的心,就像这潺潺清泉,同归一处。”

不知不觉,分别已有三年。他满怀深情地写道:

本作一行书,殷勤道相忆。

一行复一行,满纸情何极。

瑶台有黄鹤,为报青楼人。

朱颜凋落尽,白发一何新。

自知未应还,离居经三春。

桃李今若为,当窗发光彩。

莫使香风飘,留与红芳待。

“我本来只想写一行书信,诉诉我对你的殷殷思念之情。可是一下笔就收不住,写了一行又一行,纵然写得再多,又怎么能尽数表达我的情感?离别已三载,家里的桃李开得怎么样?应该在窗外绽放它们的美丽光彩了吧。这样的美景白白耗费多么可惜,等待我归来之日,会和你一起沉醉在那香风里。”

“遥将一点泪,远寄如花人。”“秋草秋蛾飞,相思愁落晖。”“忆昨东园桃李红碧枝,与君此时初别离。”“碧窗纷纷下落花,青楼寂寂空明月。两不见,但相思。”“泪尽恨转深,千里同此心。相思千万里,一书值千金。”“怜君冰玉清迥之明心,情不极兮意已深。”……一样清丽婉转又深情款款的诗句,如奔腾的溪流从他笔下一泻而出,字字含情,笔笔带意,喜欢浪游的才子,一旦用情,也是感人至深。

她在思念中守了他十年,给了他生命中最安宁的一段婚姻,为他留下一儿一女,在开元二十八年撒手人寰。那时,他在南阳游历,连她的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失去了她,他忆及往昔她的种种好,不觉痛悔莫及。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这首诗浅白如话,内里却蕴含着很深的感情。他自知嗜酒如命,生性散漫,又仕途不顺,“但愿长醉不复醒”,没有能给她富贵安定的生活,却让她独自承受家庭生活的重负。做李白的妻子,和太常的妻子有什么区别呢?

“太常妻”是《后汉书》里的一个典故:后汉周泽为太常,虔敬宗庙,吃住都在庙里,病了也不肯回家。他的妻子担心他,前来庙中探病,他却勃然大怒,认为扰乱了他敬神,竟然告发官府,让她坐牢。一年360日,周泽有359天都住在庙里,他的妻子相当于在守活寡。

在许紫烟死后,李白终于明白了妻子的感受,知道了疼惜和愧疚,但又有什么用呢?

许是为了离开伤心之地,紫烟病故之后,李白带着儿女搬到了山东。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个刘姓女子,这个女子不像紫烟那样知书达理,她不懂欣赏李白的诗歌,在精神上也无法与李白契合,相反,她还埋怨李白不会挣钱养家,只会写没用的诗。

这样的婚姻,注定无法长久。他们的结合,估计只是出于一种现实的需要,缺乏稳固的感情基础,所以像露水一般短暂易逝。后来,李白又娶了第三个女人,关于她,史料并无详细记载,只知道她是山东人,和李白育有一子,几年后生病去世。

李白也许认为自己就此会孤独一生,不想在他四十四岁这年,却遭遇了人生中最后也是最美的爱情。那天,李白和杜甫、高适来到梁园(今开封)的古吹台游览,不知从何处飘来的琴声引得李白诗兴大发,于是提笔在墙上挥毫泼墨,一展才华。写毕,三人扬长而去,留下守园人对着那抹诗墙苦恼,他正要动手将诗擦去,却听到一声女子娇脆之声:“且慢,一千两银子,这面墙我买下了!”

原来,这位女子是武则天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不但容貌出众,而且多才多艺,她不但精解诗文,还通晓音律,弹得一手好琴,刚才李白三人听到的琴声就出自她手。方才听到有人在此谈笑,她便来一看究竟,正好看到了李白的诗《梁园吟》。这首诗写得意境高古、气势夺人,一下子便俘获了宗小姐的芳心。宗小姐身后仰慕者甚众,但她是个在精神上有所追求的女子,一心要找个心意相通的伴侣,李白的出现,正符合她对爱情的期待。

在高适的成全之下,李白和宗小姐顺利成婚。此时的李白,无钱无势,人到中年,而宗小姐家势显赫,正值妙龄。他们之间的爱情,正是有才华的人惺惺相惜、志趣相投的典范。人生难得一知己,她珍惜他的才华,懂得他的心,所以不在乎外在的一切。她和他一起谈论作文、游山玩水、饮酒放旷,他们还有一个共同之处——都信仰道教!遇到这样琴瑟和鸣的爱人,遇到这样珍贵的爱情,李白该知足了吧?

但是,什么都留不住李白风一样的灵魂。婚后,李白继续漫游。天宝十四年,李白在宣州秋浦收到宗夫人托人带来的书信,询问归期。他写下一首五言古诗《秋浦寄内》:

我今寻阳去,辞家千里馀。

结荷倦水宿,却寄大雷书。

虽不同辛苦,怆离各自居。

我自入秋浦,三年北信疏。

红颜愁落尽,白发不能除。

有客自梁苑,手携五色鱼。

开鱼得锦字,归问我何如。

江山虽道阻,意合不为殊。

他没有告诉她归期,只说预备去浔阳(今江西九江),诗中流露出对妻子的深深思念之情。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带着宗夫人一路南逃,后来决定在庐山的屏风叠隐居。如果他们能就此偕隐,相依终老,也是一种幸福。但李白不是普通的男人,他的生命注定如流云疾风,充满动荡和变幻。在永王李璘的一再邀请下,李白胸中一直潜藏的壮志豪情再次被点燃,他不顾她的劝阻,答应入永王幕府。

临别前,他写下《别内赴征三首》:

王命三征去未还,明朝离别出吴关。

白玉高楼看不见,相思须上望夫山。

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

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

翡翠为楼金作梯,谁人独宿倚门啼。

夜坐寒灯连晓月,行行泪尽楚关西。

在诗中,他想象自己离开后妻子独守守闺、彻夜难眠的情状,而自己却显得踌躇满志、慷慨昂扬,终于等到了这样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他怎能不激动、兴奋?

然而,命运注定李白只是一个出色的诗人,不是一个优秀的政客。正当他对未来满怀憧憬时,永王突然叛乱,被肃宗所杀,受此案牵连,李白锒铛入狱。听闻这个消息,宗夫人五内俱焚,她动用一切力量,为他奔走求救。他知道后,写诗表达他的感激和愧疚,此时此刻,他能做的,恐怕也只有写诗了。

闻难知恸哭,行啼入府中。

多君同蔡琰,流泪请曹公。

知登吴章岭,昔与死无分。

崎岖行石道,外折入青云。

相见若悲叹,哀声那可闻。

——《在浔阳非所寄内》

东汉的蔡文姬为了营救丈夫董祀,牺牲自己的尊严,在曹操面前“叩头请罪”,曹操被她感动,于是赦免了董祀。李白在这里把宗夫人比作蔡文姬,他知道她为了救自己吃了多少苦,由此可见她对他的爱有多深,情有多浓。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学发展历史大纵览(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文学发展历史大纵览(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 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 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终站之前

    终站之前

    作者在生命暮年,在与癌症面对面的搏杀中,对人生、生命和亲情有了很多不一样的感悟,这部自选集可说是一生的回顾和总结。作者乐观地在人生“终站”之前忆双亲友朋,细说往事,读者可窥其一生意趣心志,也可感受到作者豁达、独立而坚韧的品质。
  • 遥远的合卜吐

    遥远的合卜吐

    20世纪80年代,从吉林省西部的白城市走出来四位文学青年,他们后来都来到了长春铁路上发展,曾被人戏称为“四大才子”,其中就有王德全先生。四位中的宁文林、杨永怀、陈久全主攻小说,并先后在《作家》、《鸭绿江》、《春风文艺》、《清明》、《中国铁路文学》等刊物上发表过小说。只有这位王德全先生,虽然也写小说,却对散文创作情有独钟,而且,他的散文越写越好,影响越来越大。不但上了《中国铁路文学》、《辽宁散文》、《散文选刊》等刊物,还获得2011年北京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笔会二等奖。
  • 老舍与都市文化

    老舍与都市文化

    本书是2011年10月中国老舍研究会、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老舍与都市文化高峰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此次会议聚集了关纪新、吴小美、舒乙、舒济、杨剑龙等老舍研究界的知名学者,探讨了老舍与北京、青岛、济南、大理等各城市之间的密切关系,拓展了老舍研究的视阈,推动了老舍研究的发展。本书所选论文从不同角度对老舍与都市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不同城市文化在老舍作品中的呈现与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拓宽了老舍研究的视野与方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范例作用。
  • 给人生一个惊艳的假设

    给人生一个惊艳的假设

    本书在一篇篇启人心智的文章里,把探索的触角伸向历史和现实的方方面面,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幅五颜六色的生活画卷。写历史,或曲折离奇或活色生香,以穿越的方式,和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面对面,在看似漫不经心的细节里展现历史人物性格色彩的丰富性。写现实,或直面生活或针砭时弊,让读者在短小的篇幅里看见人性的暖和冷,悟出生活的爱和恨。一篇篇文字,不但以自身的内涵充盈着你的思考,也为你的繁忙生活洒下了轻松点缀。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anglewood Tales

    Tanglewood Ta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权倾宠爱:妖孽王爷太霸道

    权倾宠爱:妖孽王爷太霸道

    姜笙宛不知家道中落,竟被祖父差人抬到这个男人屋里面。洞房花烛夜,她盖头被挑起。哭肿的眼睛看到的却是这个恍若谪仙,气质尊贵的男人。不是说王跛子奇丑无比,游手好闲。“你真的是王……”,姜笙宛垂下头,不愿意把那难听的“跛子”二字说出口了。沈肆目光直勾勾,一刻都不愿意离开姜笙宛。简劣粗糙的红嫁衣并没有影响眼前人半分姿色,他笑意里融了前一世无处寄托的想念“笙笙,叫夫君。”见少女怔住,沈肆轻叹。“罢了,先别叫。这天下最珍贵的凤冠霞披配上你,才称得上是嫁啊。”姜笙宛呆呆看着眼前的男人,他眸中满是怜爱,是正心疼自己吗……“夫君。”眼前的少女红着脸垂下头,细弱羞涩的声音被沈肆捕捉,沈肆眸色陡然转深。
  • 空腹者

    空腹者

    自卑的胖子大学生谢墨其实是被恶魔大君诺丁附身的空腹者?随着平凡的生活被魔界入侵打破,谢墨的生活发生了他不曾预料的改变……
  • 自遇你全是你

    自遇你全是你

    十八岁,他站在她面前,白衬衣上是晒足阳光的味道二十二岁,她小心翼翼擦去他未干的泪痕,眼眶止不住发红,心想他们是如何舍得的二十五岁,她拖着小小的行李箱,忍了又忍,转身把门关好二十六岁,他终究是坐不住了,握着那大红的喜帖,连夜把他的姑娘带回也是二十六岁,他的姑娘终于如愿以偿……
  • 吃鸡外挂系统

    吃鸡外挂系统

    穿越青年带着超级实验室,移植神级武脉,克隆顶级根骨,用科技来修炼,用大数据玩转乾坤,手掌星空,身化天地,统御神魔,主宰万古!任你圣地强大,也抵挡不住我的导弹如雨!任你神识逆天,也抵不过我的卫星大阵!踏天穹、战八荒,化身诸天神祗,掌控古今苍穹,证道万界之王!
  • 前程似锦之依然如故

    前程似锦之依然如故

    青梅竹马,可还是敌众我寡,但不知为何心甘情愿,但愿与你白首相依,琴瑟和鸣。
  • 一剑无缺

    一剑无缺

    三千言咒,星月沉浮,九万道诀,正气长存,魔道入侵,妖王霍乱,太清吴缺,护我人族!
  • 柚子甜

    柚子甜

    谢谢你来过很遗憾你还是离开但是我还记得不曾忘记
  • 思辨录辑要

    思辨录辑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