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0600000039

第39章 互联网时代经营危机:关键时刻他们怎么做(2)

25个事业部使阿里巴巴的结构极其扁平,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使权力上收、要求提高、责任下放。一旦公司内部在战略发展上产生分歧,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基层领导不作为,甚至加剧公司内部派系斗争。新拆分的业务中,有的可能会迅速做成类似淘宝的巨无霸,有的可能会做不起来。其结果必然导致资源流向和人心向背重新洗牌。而马云所说的“给更多的阿里年轻领导者创新和发展的机会”,颇为耐人寻味。

马云的人事调整逻辑

拆分前,阿里巴巴这艘巨轮像等级森严的官僚体系。在整个阿里巴巴集团里,以一种严谨的等级将成员分成M级、P级和S级,M级和P级属于管理层级,至于销售及客户人员,则属于C级。马云是唯一一个M10,是公司最高级别。M9空缺,其他高管一律在M8以下。P代表的个人职务级别,分为14级之多。随着集团机构的调整和层级的增多,这种层级管理体制慢慢变成官僚体制,下层的员工被上层压榨、剥削,同一层级的员工之间钩心斗角、相互欺瞒。派系斗争、权力争夺和吹嘘拍马一应俱全。一些高管在某个位置上任职多年,难免“拉山头”,坐地为王,形成个人小圈子。为了保持阿里巴巴继续前进的动力和活力,马云希望通过改革打破这些藩篱,使全集团都统一到整体一盘棋的格局中。

马云用人不按常规出牌。他用人的宗旨在于,永远不会被“人”束缚住,不会因为“人”而僵化,也不会让“人”滞后于战略。了解马云的人,评论马云在用人战略上,不外乎5个字:“够狠,够决绝。”

轮岗是吸引人才,杜绝贪腐,防止拉帮结派、滋生派系的有效方法。像IBM、摩托罗拉、华为、联想等企业在公司内部也实施轮岗制度,但阿里巴巴集团轮岗范围和力度之大在国内科技公司中属于罕见,尤其是部门拆分导致的轮岗。

2011年2月,马云“挥泪斩卫哲”剔除了上百名违规员工,引发了一次干部轮岗。2012年3月,聚划算总经理阎利珉因管理漏洞浮出水面遭免职,同时清除一批违规“小二”,这次贪腐行为严重影响了马云和阿里巴巴的形象,促使马云导演一出干部轮岗大戏。2012年3月的干部轮岗涉及22位中高管,但没有人离职,只是调任到不同子公司。

马云于2013年1月又进行了一次部门拆分的大动作,其目的之一,就是抑制体系内部斗争产生的内耗,避免中高层干部抱团儿,形成自己的小班子、小团队,从而加强“中央集权”的管控。按照马云的原则,一个部门一旦做大就拆分,小的就是美,船小好调头。

干部轮岗除了防止派系丛生外,也有利于合理分配资源,同时还利于调动干部的潜力和培养多种能力,提高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像陆兆禧、彭蕾都是轮岗最多的老员工。

有时,轮岗是为了引进人才。2007年年底,淘宝CEO孙彤宇、集团COO李琪、CTO吴炯以“学习”的理由离职,外界普遍认为是为卫哲大刀阔斧施行管理鸣锣开道。2009年十八罗汉重新竞聘上岗,目的也是为了引进新人,为企业补充新鲜血液。

新架构下或面临的问题

阿里巴巴创建之初,来自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关明生从“目标、使命、价值观”等几个方面打造了一套独特的企业文化,纳入员工的考核体系,帮助马云度过了创业初期资金匮乏的艰难窘境。

阿里巴巴的“六脉神剑”具有“一剑封喉”的作用,不认同的员工会被坚决清除掉,即便有再大的业绩。为了避免企业扩大导致企业文化被稀释和异化,马云多次搞“整风运动”,同时制定了“休养生息”政策,强调不要过分强调业绩。尽管如此,随着“空降兵”的增多、管理人员的年轻化,在业绩的压力下,阿里巴巴的价值观依然受到挑战。最突出的例子就是2011年发生的“欺诈门”事件。

随着马云此次拆分组织架构以及将来做大后的再拆分,越来越多的优秀员工会走上管理岗位。管理者的年龄要求是70后、80后,意图保持企业的冲劲和活力。

而当越来越多的70后、80后走上管理岗位,甚至90后也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坚,在业绩的压力下,“欺诈门”一类的事件是否会重演?尤其是在制定价值观体系的关明生已经离职的情况下。

当然,有一套“文化”贯穿阿里巴巴的价值观体系:阿里巴巴的“笑脸”文化、淘宝的“倒立”文化、支付宝的“手印”文化、中国雅虎的“光脚”文化。这些文化,有助于加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然而,在“淘宝”二字已经消失,B2B、支付宝已经拆分,中国雅虎邮箱消失、门户“关门”的情况下,这些文化是否还能贯彻到新的组织体系里?(第三节)马云如何掌控阿里巴巴?

虽然马云个人在阿里巴巴总体股份中占比不高,但他拥有所有内部人的投票代表权,而这支创业队伍成为企业事实上的内部控制人,把马云个人7.4%的股票权限放大到51%以上。马云采取了平衡术、分身术、明星术、动态术4种手法来掌控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至今已经走过了14年的发展历程,但作为小股东的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依然牢牢掌控着这家庞大的商业帝国。在股权的腾挪转换中,马云采取了哪些独特的手法呢?概括起来说,马云的股权掌控术采取了平衡术、分身术、明星术、动态术等多种手法。

平衡术:阿里巴巴双市场创业

部分创业企业及企业家,把资本市场当作提款机,把PE/VC当作不懂公司与市场的傻瓜来利用。而阿里巴巴集团的创业则是面向行业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双市场运营。马云成为“踩跷跷板”的人,一头是商品市场,一头是资本市场,而支点就是控制权。

首先,电子商务市场创业。14年来阿里巴巴集团从一个小公司成长为市值约700亿美元的生态型社会企业,成长速度非常惊人。阿里巴巴集团通过菜鸟网、阿里网络银行等一系列事件,使阿里巴巴的生态业务发展势头越来越猛。

其次,股权资本市场创业。阿里巴巴令人眼花缭乱的股权融资,以较小比例吸引了巨额资金,以独有业务优势保持资本选择权,为商品市场经营持续注入资金而加速了业务增长阿里巴巴集团14年融资的情况,2002~2003年、2005~2006年、2009~2010年、2011~2013年分别是阿里巴巴提升的关键年份,也是公司融资和股权变动的主要节点。

其实,要实现资本市场与电子商务市场的互动是很难的,但马云做到了:阿里巴巴跨越的每个台阶,几乎都是依托融资来实现的。马云不仅为商家们构建起了一个电子商务平台,也为股东们缔造了一个电子商务投资平台—就像个投资公司一样。

事实上,要平衡资本市场与电子商务市场的支点(控制权)就更难了,但马云依然做到了。关键原因是马云对阿里巴巴集团业务跃升的时机和融资的份额把握得很到位。比如,淘宝网成立于2003年,主要是因为eBay的凶猛入侵和非典突然袭来,改变了民众的购物习惯,这两个重要因素聚合在一起,形成了淘宝业务开展的绝佳时机。马云把握住了这个时机。而淘宝网在建立的第二年,又适时引入了第三轮融资,并将第二大股东的股权份额控制在20%左右,对自身控制权完全不能构成威胁,这体现了马云深厚的平衡能力。

分身术:阿里巴巴股权结构化

阿里巴巴集团的股权一直处于波动之中,但都是数字变化,而不是结构性变化。阿里巴巴集团的股权结构包括三类:雅虎所代表的产业资本使之具有互联网基因,在互联网行业获得足够号召力;软银所代表的专业投资资本使之避免管理干涉,创业团队具有足够灵活度;马云及管理团队是人力资本,使之具有足够的积极性和内部的人控制力。

公司控制权是所有者股份权、内外部信息权、股东们沟通权、契约化安排的综合体。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构、股东身份、内部控制人与所有者间的信息对称等,使马云集“内部控制人的代表者、两大投资机构的内部代言人、三类股东的协调人、四大股东权益的授权人”四重身份于一体,并且分身有术,没有产生角色冲突。

首先,他是一支创业队伍的代表者。马云在创业队伍中具有相对优势,他一手打造出团队,同时依托其奠基人的先行优势和人格魅力,虽然他所持的总体股份比例不高,但拥有所有内部人的投票代表权,而这支创业队伍成为企业事实上的内部控制人,把马云个人7.4%的权限放大到51%以上。

其次,他是两大投资机构的内部代言人。软银因投资广泛,在全球主要的300多家IT公司拥有多数股份,虽有专业投资的专业影响力,却没有精力顾及阿里巴巴,急需在阿里巴巴寻找代言人;雅虎一直处于自身难保状态中,产业资本也无法发挥产业规则影响力,更需要在阿里巴巴寻找代言人。因此,专业资本与产业资本全部成为事实上的财务投资人,很难产生专业投资人、产业投资人常见的控制权争夺。

再次,他是三类股东的协调人。作为产业投资者的eBay想出资收购阿里巴巴的股份,而且专业投资者孙正义面对eBay开出的价格也很心动。在这个关键时刻,阿里巴巴集团和另外一个产业投资者雅虎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雅虎获得阿里巴巴集团40%的股份,除了软银以外的投资者都退出了。

最后,他是四类股东权益的授权人。股东具有所有权、处置权、分配权、控制权。软银、雅虎和创业团队在拥有事实上的所有权的同时,把资产的处置权、利润的分配权、决策的控制权四权全部“授权”给了马云。

明星术:阿里巴巴最高话语权

面对公司业务成功经营所产生的庞大现金流,以及资本成功经营所产生的增值和扩张,大部分人会去争夺分红权、处置权,但是马云却选择了话语权。特别是根据2005年雅虎入资阿里巴巴集团时签订的协议:5年后,即2010年,董事会结构和投票权的变动会使马云及其团队的控制权旁落,但是最后雅虎却选择不行使该权利,没有实际增派一名董事会成员,仍然维持原来2∶2的四人董事会结构。主要原因是怕内部不配合,影响阿里巴巴集团价值,这从侧面彰显了马云对阿里巴巴集团的影响力。

企业内外部的信任决定企业效率,也是企业制度的根本,就是人们常说的“谁说话好使”。这不是靠股权比例等法定权限所决定的,这是“全体利益相关人的人心所向决定的”,马云的股权掌控就是缘于他成功地打造了“人心术”。

首先,马云为“信任”持续增加谈判权,构造规则明星。

软银的孙正义投资阿里巴巴集团,在一定程度上,对控制权是有些担忧的。当时,马云没有把孙正义的担心上升到科学规则谈判与构建,因为当时的马云还没有谈判的资本,只有热情、执着、团队和B2B智慧。

孙正义本来打算投资3000万美元,占阿里巴巴集团30%的股份。但马云只让他投资了2000万美元,马云及其团队从而拥有了更多利益。恰逢全球互联网泡沫化,而中国这边风景独好,这样一来,马云开始具备了谈判的资本。

马云深谙资本权力之道,在自身谈判力还不算特别强大时,要采取“不文明手段”来达成“文明”的目标,马云之所以会在2003年秘密筹建淘宝网,主要是受到孙正义的启发,孙正义对马云建议:“C2C平台和B2B完全雷同。”当时,eBay正全力在中国开拓这一领域。而淘宝的成功创建,让马云具有了与资本方沟通谈判的权力。

最终,马云在2005年雅虎投资阿里巴巴的这次股权变动过程中,通过协议以规则模式达成控制权:

一是股票权和投票权分离。雅虎持有阿里巴巴40%的股权,但只拥有35%的投票权,多余部分投票权归马云团队所有,此条款有效期至2010年10月。

二是董事会席位倾斜。阿里巴巴董事会的四个席位中,马云团队拥有两席,作为大股东的雅虎只有一席,软银也只有一席,到2010年10月,雅虎才有权获得与马云团队数量相等的董事会席位。

三是在2010年10月之前,在任何情况下,董事会不得解除马云的阿里巴巴CEO职务。

其次,马云以“人治”持续增加领导权,构造企业明星。

公司治理中,外部机构投资者的股票持有率超过60%,对于创始人类型的公司来说并不稳定。百度李彦宏有一句话表述得最恰当:“不要轻易将主动权交给投资人,在创业的过程中,没有人会乐善好施。”

阿里巴巴在创业阶段,大笔融资很难有清晰的使用计划,加上大肆扩张市场,在海外设立多个办事处,使得它必须靠个人能力来替代系统能力,才能保护股东利益。作为个体户云集、缺乏清晰分工的新兴互联网公司,需要良好地平衡个人、小集体,以及外部那些不参与公司具体业务的投资者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只有领导力极强的人,才能让大家都认同业务、理念、文化,形成协同效应。

2010年10月,雅虎增派董事会成员事件,验证了企业领袖力量的价值。马云曾说过:“(美国雅虎)即使派十个董事进来,不还是按照正确的事情做?你不派董事进来,我也会听你有没有道理。如果没有道理,一万个董事都没用。”

最后,马云以“个人”持续增加资本化,构造社会明星。

公司是所有者的,企业经理人只有拥有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才能与大股东们联手发展。马云把个人品牌缔造为阿里巴巴的资本,成为上下游客户的责权利代表人。因此,马云品牌的运作非常成功,甚至马云品牌的声誉一度高于阿里巴巴。如果股东们让马云下课,马云会瞬间带走大部分优质客户。

马云为何还缔造创业英雄品牌呢?这是马云的另外一种影响力,就是对PE/VC的凝聚力和缔造业绩能力。如果马云下课或股东撤资,以马云在私募股权领域的品牌,可瞬间完成巨额融资。当然,阿里巴巴所服务的客户也是创业者,马云塑造的品牌形象也能对客户们产生亲和力。

马云是阿里巴巴的图腾与精神导师,他在阿里巴巴的地位无人能替代,他对企业的掌控力,甚至不需要靠股权来支撑,或许这才是阿里巴巴始终没有被资本方左右的原因之一。正如易凯资本的CEO王冉所言:“阿里巴巴有太深的马云烙印。现在,马云对公司的控制,更多的是靠一种人文的东西,靠一种精神领袖的影响。将来,可能会让马云色彩淡化一些。阿里巴巴的文化也会不断演变。对于马云来讲,传奇比控制更重要。”

动态术:阿里巴巴成长规律性

同类推荐
  • 创业,从一个小目标开始

    创业,从一个小目标开始

    在书中,作者开诚布公,既分享了创业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也袒露了自己的内心独白。最重要的是,你能得到一些只能在实战中才能获得的中肯建议和创业细节。每个人的创业故事都不同,成功也没有公式可循。而这本书将带给你的是一段特别的创业学习范本。你可以汲取到作者创业时所有成功的、失败的经验,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没有创业沃土的丹麦如何成就了一家伟大的上市公司?为什么作者会放弃舒适的生活而甘冒风险去追寻梦想?对于毫无管理经验的公司而言,如何融资、创建团队并处理好和合伙人的关系?…………读读这本书,去创造属于你的创业故事吧!
  • 小公司做大做强18招

    小公司做大做强18招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企业“英年早逝”,或“幼年夭折”?影响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的关键因素究竟有哪些?如何破解?怎样才能使企业“活得长”,“长得大”,“走得远”?民营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其成长过程的每一步都考验着管理者的勇气、耐心、智慧,需要经营者时刻保持敏锐的头脑和旺盛的斗志。本书实践性强、可操作性强、系统性完整。企业管理者不仅能从中学到经营韬略、商业知识、管理智慧,还能在反复研习的基础上洞察企业未来、赢得市场先机,从而真正实现做实、做精、做强、做优、做大、做久的愿景。
  • 过招:经销商全面突围

    过招:经销商全面突围

    中国绝大部分经销商的发展都止于“行商”阶段。尽管面对幅员辽阔、城镇化程度越来越快的中国市场,经销商的作用巨大并且不可或缺。但随着消费者收入的提高、消费层次的分化、经销商的作用和地位肯定会发生重大变化,经销商一统天下的局面肯定会被打破,渠道的多元化必然会出现。事实上,这些都已经成为现实,经销商的地位会被进一步地边缘化。
  • 李嘉诚经营策略:人情特色的独门生意经

    李嘉诚经营策略:人情特色的独门生意经

    本书全方位透视了李嘉诚作为一名大商人,开创大事业所遵循的大法则;揭示了李嘉诚高人一筹的商业智慧和他独一无二的生意经。
  • 精准(全集)

    精准(全集)

    本书包括:精准沟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跟人沟通。精准做事:一个人的做事的方法,决定了一个人做事的优劣和做事的成败。精准社交:不能打开人际交往的大门,你对成功和幸福的追求就会只是一句空话,你的付出和汗水将一文不值。精准管理:要想做一个好的管理者,首先要学会带好自己的队伍,队伍带好了,困扰管理者的一切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
热门推荐
  • 融堂四书管见

    融堂四书管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浅笑无忧可好

    浅笑无忧可好

    “一起去啊,更远的地方。”苏夏拾起被晚风吹落在地上的卡片,低眉沉思……用一年青春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毕竟人生那么长,用一年青春换一场爱恋又何妨?请记得一年后,我会带着录取通知书去见你……
  • 欧琳达历险记

    欧琳达历险记

    本书创作于17世纪,为书信体小说之先声。写信人欧琳达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无数男子拜倒在其石榴裙。
  • 牛奶配咖啡

    牛奶配咖啡

    结婚后……“魏致,我问你,你为什么会喜欢我?”“你想先听真话还是先听假话?”“先听假话。”“就是,我觉得你太傻了……”“那真话呢?”魏致悄悄凑到黎沐浅耳边说道:“傻的可爱。”“那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你吗?”“为什么?”“因为我觉得你太帅了,帅得可爱。”“我……”喜欢喝咖啡,但是老婆不喜欢不给买怎么办?魏先生1v1在线教你说服老婆“老婆,家里的咖啡又快没有了!”魏致看着手里的最后一口咖啡,可怜兮兮地说。“不要买了,我不喜欢咖啡。”“老婆,其实咖啡很好喝的!” 魏致往嘴里含了一口咖啡,扣住黎沐浅的脖子,然后……就不用我仔细描述了吧 认识魏致很久之后,虽然黎沐浅依旧还是不喜欢喝咖啡,但是慢慢地,她发现,牛奶和咖啡在一起才是绝配!就像她和魏致一样,她是甜甜的、让人喝一口就幸福感爆棚的牛奶,魏致是进嘴微苦、回味甘甜的咖啡,两个人在一起,牛奶和咖啡在一起,才是黎沐浅真正想要的。——牛奶配咖啡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影响力的本质

    影响力的本质

    本书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你发现、发展和利用自己的那些潜伏未用的才能。经常参考这本书,将本书作为人际关系的一本工作手册,会使你成为人际交往的高手。
  • 变身动漫姬

    变身动漫姬

    楪祈那无以伦比的歌唱天赋,和泉纱雾那令人嫉妒的漫画天赋,以及御坂美琴超强的战斗力,各种各样动漫角色的能力,只要我一个变身就能拥有。759202285全订群
  • 西游之金乌大圣

    西游之金乌大圣

    穿越成一只被灭门的小乌鸦,莫尘本来只是想安安静静修个仙,报个仇,谁料却被大舅哥湖边捉婿。为了碧波潭一家老小的性命,为了在那只猴子手下活命,莫尘不得不努力修行,谁知道这一修就修出来个横压一世的金乌大圣出来。这是一只小乌鸦苦逼的成长史。
  • 创世轮回眼

    创世轮回眼

    主人公出生在第一次三界五族大战之后,各方势力粉墨登场,均想通过自己的方法一统江湖。其中一方更为隐蔽势力,早已在大战前埋下伏笔。主人公经过千辛万险方得解救苍生。三界五族的法术遵照五行相生相克,更掺杂花、毒等各种形式。细节描写详尽,打斗场景面面俱到。小说大纲俱已完成,结尾出乎读者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人物性格饱满,人物形象刻画入木三分,剧情跌宕起伏。主线明显,副线不失严谨,是2019年不可不看的玄幻小说之一。
  • 人渣

    人渣

    张天宝突然死了。张天宝是连同自行车从几十米高的公路上摔下悬崖而死的。那天是9月20日早晨。星期三,天下着毛毛秋雨。发现张天宝尸首的人是一位卖菜老头。那天卖菜老头跟往日一样起了个大早。当他挑着菜篮匆忙来到离N市只有10公里的庙咀转弯处一条乡村公路上的时候,他内急忍不住,放下菜篮到公路边撒尿。当他射下悬崖去的时候,他惊恐万状地望见了血肉模糊的一具尸首。死者被摔得脑浆迸出,断肢缺腿,鞋飞裤破。卖菜老头惊叫了一声“妈呀!”,尿湿了一裤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