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7900000056

第56章 法身非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 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也说“止观”

这一段如果让我们来讲,应是很简单的,但南老从一个“观”字讲出去了,一直要讲完天台宗的全部“止观”。我们在这方面是彻底的外行,根本没有研究过天台止观,但是,我们知道不少学佛的仁人君子特别喜欢这个法门,也就不能不硬着头皮说两句。

“止观”是天台宗的命脉所系,“止观”有不同层次的“止观”。对于不同根气的人,有不同的“止观”。对于初学者,以心止于一些穴位,如鼻端、脐间、涌泉,使心不散……这在东方文化中是一种入门教育,锁心猿,拴意马。到了第二阶段,便需要学会“心止”,即凡有念起便制之,使其不能无限外驰。这个方法的目的是告诉你不要被“相续心”所迷。一念接一念,“意识流”似的流下去,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错觉。比如说,从主体上讲,会割裂主客本来一体的关系,产生“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从客体上讲,会一味去追求客观事物自身所谓的逻辑,比如物体的自身有什么“现象与本质”,“内涵与外延”,“肯定与否定”……这正是机械唯物主义常出现的错误。这种初级训练,根本不是什么特异功能训练,想通过这种训练在一世人生中掌握特异功能是一种幻想。因为特异功能是一种“报”得,必是“宇宙—生命”系统的因缘给予才是可能的。有的人天生可能有,有的人练一生也不行,原因就在于“你”作为一个“因缘结”,有没有“宇宙—生命”系统赋予你这种功能的因缘,如果“因地”没有,“果地”上练死也无用。

“止观”进入到第三阶段,就是懂得万事万相,皆是因缘所生、所灭,万事万物皆无永恒的自性,这样你就不会被“现象界”所迷,此心自然便止了。

但是真正的止观是慧思大师那几句话:“我坐孤峰顶,一口吞尽诸方,一切众生我已度尽。”这是无观之观,无止之止。

慧思大师是天台宗二祖。学“止观”达不到慧思大师这个水平,便谈不上用,都只是准备阶段,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南老讲了一大通止观,就是没有明白天台宗二祖慧思大师的大止观,遗憾。不明白慧思,信了慧思也是好的。

“我已一口吞尽诸方,一切众生我已度尽。”既然如此,天台弟子还有什么可修的?还有什么可证的?还有什么可“止”的?还有什么可“观”的?

偏是一切说尽天台、学尽天台的人,满嘴是天台的人,还要去止,还要去观,你们二祖慧思的话“我已一口吞尽诸方,一切众生我已度尽”,不是天大的谎言吗?

“一口吞尽了诸方”——是不是止到了极致,观到了极致?“吞尽”——止也,“诸方”——观也。

“一切众生”——我皆观尽也。

“我已度尽”——止尽也。

还不明白吗?

为什么是如此?前文已明,不赘述。

然而,慧思尚未最后到位,且听释迦我佛的话,“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而实无众生灭度者。”

“一切众生之类”——“观”之尽也。

“皆令入无余涅”——“止”之尽也。

“实无众生灭度者”——止中无止,观中无观。

如来,如来,还是如来。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惟除五逆。诽谤正法。”

如来,如来,还是如来。只是少了一个“五逆、诽谤正法”。 天地间皆是三十二相, 天地间皆是如来本愿

只是由于不得已,才唠叨了半天“止观”。依我们的看法,第二十六品与天台止观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只是由于经文中有一个“观”字引得南老说了那么多,我们也不得不跟着南老说那么多。

本来早应该是无话可说了。但是,十分无奈,不得不陪着南怀瑾先生说下去。我知道,时下不少人对南先生几乎到了神化的地步,以为他老人家每句话都是金口玉言(这当然不是南老的过错),我们在与南老讨论《金刚经》之时,就不得不随着南老,他说到哪里,我们跟到哪里。如果有一个地方不随南老讲下去,有些人便会说,我们是把佛学简单化了,其实佛学复杂得很,南先生只是给我们点了点,你能知道多少,南老暗藏的学问大着呢!中国人往往是这样神化名人的,结果是把自己推到了麻木不仁的地步。我们就是为了这些麻木不仁的人,才不得不一会儿般若,一会儿净土,一会儿唯识,一会儿止观……一个劲随着南老转。

这是真没办法的事。

这一品事实上是让人们认识如来本愿是入一切处,一切时,一切众生心,一切因缘中的。

这里省去了大愿,光说如来。离了如来大愿,也无如来可说;离了如来,也无大愿可说。所以,只要人们认得了如来也就认得了如来大愿。

这一段经文的目的, 还是告诉人们, 无修无证,如来大愿已具足一切。既然我们已被如来大愿所度,所灭……我们一切众生便已是佛了。

问题是一切众生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没有这个自信,总是想凭借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向外找如来,找佛。

这段经文就是破众生“骑马找马”的偏执的。

就须菩提说,他早明白了这个道理,这里只是和释迦应和而已,且看前文第十三品时须菩提便明言“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已经把话说得很清楚了,为什么到了这里又要说:“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呢?

这个道理前文我们已经多次讲过:任何事物都没有自己的本性,都是“宇宙—生命”系统整体因缘的聚合。事实上,“宇宙—生命”系统说是整体,也没有什么整体,这个整体也是在运动着、变化着、发展着的,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变化、运动、发展。

“宇宙—生命”系统的运动、发展、变化总是有一定的“矢量”。 例如在现在,其“矢量”就是突出“明德”向“明明德”发展,当这种“矢量”的功德集中到某一个聚合点上时,这个聚合点如果有必要显化为“人”,这个人的外貌就会具足三十二相显示出来。但是,这个三十二相的“人”毕竟只是幻相,不是“宇宙—生命”系统运动的本身,正如一个巨大的电网,控制室中的仪表显示着这个巨大电网的复杂运行,但这是电网本身的运行,绝不只是仪表在运行,二者是一也是二,不是一也不是二。

这里有一个逻辑问题:地下湿了,可以是下雨造成的;但不能说地下湿了,就是天下雨了。

三十二相可以是如来的显化身,但具足三十二相的未必全是如来。

这段经文的本义是,如来本愿入一切处,入一切时,入一切众生心,如果你要寻找出来,就不能局限于某一种具体的形象,更不能把如来当成神、鬼之类的偶像,加以崇拜,这是针对印度古代的宗教文化而说的。

当你不拘于一切相,不拘于一切时,宏观地整体地看历史时,如来本愿的功德就会明显地显示在人们的面前了。

正如我们前面反复提示的,据科学家的提示,人类在这个地球上存在了三百万年,除去一些猜测式的考据,以确切的历史说,近三千年是人类历史发展最快、进步最快的。这是为什么?

我们用《金刚经》的话说,就是如来的大愿起了作用。

如果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说,是宇宙整体的因缘到了这一步,释迦不过是比一般人更早地意识到了这种历史必然。这种历史的必然,被他以愿力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 这个愿力也不是释迦牟尼个人头脑的产物,释迦牟尼说这是阿弥陀佛“五劫思惟”所致,在《金刚经》中,他说是“如来”自己发出的大愿,所以也不是什么“愿”。

“无愿、无相、无念”正是大乘佛学的精髓,但毕竟有相、有念、有愿。一切都是: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所生法。是中无有常。”

明白了这一点,你会发现万事万物皆是三十二相具足,无处不是佛,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皆是佛,皆是古弥陀转成新弥陀,新弥陀回应古弥陀。

同类推荐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 《古兰经》注释研究

    《古兰经》注释研究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止。史料表明,《古兰经》问世以来文本从未变化,变化的是对它的注释。因此,自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注释《古兰经》伊始,历代注释家基于经训教义原则,秉承注释学术传统,发扬文化创制精神,与时俱进地解读着《古兰经》的微言大义,揭示着《古兰经》的经义经旨,从而使伊斯兰教始终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程,使伊斯兰文化生生不息,不断发展。
  • 中国禅学

    中国禅学

    金开诚、杜永刚编著的《中国禅学》禅学对佛学教义的把握并非义学式 的,而是具有藉教悟宗的特点,参禅者开悟时称其感受为“如人饮水,冷暖 自知”,这成为禅师悟感的典型表述。在禅学看来,所谓看山不是山、看水 不是水的感受,只是禅悟的某个阶段的境界,其最高境界仍要求视山为山、 视水为水。《中国禅学》讲述中国禅学的文化精神,早已融入了传统文化思 想之中,并对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

    本书系统介绍了伊斯兰教的信仰、教派、教义、经典、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当代伊斯兰教的发展状况、各种宗教改革运动等。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是《陕西历史文化丛书》系列之一的《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佛与佛的故事、中国佛寺的早期记录、陕西古代佛寺的建筑特色、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佛寺、佛教在长安的继续发展、宋元明清时期的佛寺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蛰魂

    蛰魂

    《无游2·蛰魂》故事发展未知,真相就蛰伏在灵魂深处……
  • 生活之境

    生活之境

    生活,多姿百态;生活,乐趣纷呈;生活,风雨兼程。什么是生活?其实,他无处不在,甚至说,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生活。光明,美好,快乐亦或是悲伤,难过,绝望……当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生活终究是美好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活抓一只报恩的总裁

    活抓一只报恩的总裁

    “少爷,有人送花给少奶奶……”“呵,有意思。”第二天,听闻爱慕她的男人突然间离开了帝都……“少爷,少奶奶想结婚了。”第二天,一场盛大的求婚仪式秘密准备,所有的亲朋好友就为了给她一个惊喜……宠她入骨,看透绿茶,甜甜的恋爱背后,是报恩?还是真的有爱?甜蜜来袭,宠入骨!
  • 樱花雨下的恋爱

    樱花雨下的恋爱

    黑夜。“恨我吗?”“不恨!”前世今生,情深缘浅。我愿与你相伴到世界尽头,陪你共赴世间繁华。这是一部双重生虐恋,望大家能喜欢,第一次写作,拒喷。
  • 悍妃来袭,殿下莫慌

    悍妃来袭,殿下莫慌

    二十一世纪当红小花旦一朝穿越大唐,凭借二哈般的精神跟各路美男子斗智斗勇。混完大唐贵族圈,再去江湖转转,岂料一不小心就掉进阴谋圈——肖苡柔双手抱拳:兄die,老弟实在帮不了你,告辞!这是一个猫系男主甜宠佛系小娇妻的故事,看彪悍的败家王妃如何降住贪财王爷。他连诱带哄,将败家媳妇儿娶回了家,结果小女人天天气他,鸡飞狗跳之下,他忍无可忍,一把扑倒,还真就不信这个邪了,看你这下往哪跑。本想让小女人吃个小醋,哪料后果严重了,她不惜以死相逼,决绝得让人心疼,作死王爷悔不当初。追妻之路一朝回到解放前,某爷再次发起攻势:哼,追不到就死缠烂打,总有你厌烦了,答应我的那天。某沐:从今往后,我只会活成你喜欢的模样,但凡你不喜者,我必远之。某川:你是我捧在手心里的至宝,岂容他人委屈你半分!某燮:至此一生,无你而憾。一场盛世烟花,一场盛世繁华。不待烟花歇,不待繁花落,你我执手共步,不离亦不弃。碎碎念:本文男女主身心干净,不含杂质,小虐怡情,男主非猪蹄子,请各位仙女宝宝放心跳坑。人生第一次写文,也是酝酿了大半年。参照了不少文献,但都记载寥寥,大多都是不确定的,甚至还有互相矛盾的(比如男主的年龄,挺谜的)。
  • 遮丑布

    遮丑布

    这并非是一本友善的读物,却是一本相对公平的小说。简略介绍:英雄以英雄为对手,智者与智者相对垒。智者会如何看世界?拔高眼光、拓宽视界,其实每个人,都能与智库齐平。谨以此书献给所有有耐心的读者。有耐心的人,无一例外,都是聪明人。
  • 日月合

    日月合

    作者简介:景宜,国家一级作家,中国民族音像出版社社长。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金色喜马拉雅》、《东方大峡谷》、《节日与生存》,中短篇小说集《谁有美丽的红指甲》、《骑鱼的女人》、《白月亮》及散文等。荣获第二届、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创作优秀小说及著作集奖;编剧的电视连续剧《茶马古道》、《金凤花开》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荣获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担任主创的大型纪录片《茶马古道》荣获第二十一届星光奖、《中华民族》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 T064

    T064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冒险大师

    冒险大师

    余愿未了,最强统帅尼禄涅槃重生!断剑不朽,英雄无敌!无论成为什么样子,都要做最优秀的。强者的灵魂,英雄的本质不会改变!断剑重铸之日,骑士归来之时!诸君,颤抖吧!……小狼回来了,为大家带来了新的礼物,喜欢的同时,记得点赞哦!Q群(绯色的烙印):126599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