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9600000012

第12章 情态鉴附录(1)

情态鉴识人、用人典故

情态者,神之余,常佐神之不足。久注观人精神,乍见观人情态。大家举止,羞涩亦佳;小儿行藏,跳叫愈失。

孔子认为: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君子想的是道德和法度,小人想的是乡土和恩惠。他曾经给小人定下五大罪状,并据此诛杀了鲁国大夫少正卯。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上任七天,就诛杀了少正卯。

他的学生子贡对他说:“少正卯是鲁国的名人,您刚上任就杀了他,有人认为是不是太过分了?”孔子说普天之下,有五种人罪大恶极,小偷、强盗还不在其中。

第一种是心怀叛逆而又阴险狡诈的;第二种是行为邪恶而又顽固不化的;第三种是言语虚伪而又善于诡辩的;第四种是探听国家的叨暗面,而且记得很多,到处宣扬;第五种是附和错误的上司而获得恩宠的。这五种罪恶够上一条,就免不了被君子诛死。少正卯正是这种五毒俱全的人,他呆在那儿,就足以在那里拉帮结派;他的言论足以文过饰非,迷惑他人;他控制了权力就足以谋反叛乱,自立为王。这种人就是人中的奸雄啊,怎么可以不杀呢?”他还引《诗经》上的诗句慨叹:

“真令人忧心如焚啊,我恨透了这些小人;小人成群结党,这就值得忧虑了!”

春秋时齐国的晏婴在《晏子春秋》中对君子和小人的行为曾做过更为具体的评述。叔向向晏子问道正直之人的道义,邪恶之徒的行为,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晏子回答说:“正直的人身居高位之后,不徇私情,不谋私利。对国家来说,这种人是值得培养的。而他们也是不会忘记国家恩情的。得志了,他们就辅佐国君,使国君体恤人民;窘困时,就教化人民,使人民顺从国君的领导。侍奉君主,按礼仪行事,忠心耿耿,不计较爵位俸禄。不任用他们,他们就坦然离开,毫无怨言。他们在交朋友的时候,注意对方的身份,行为合乎道义,决不做不正当的事情。看法不同,就交换意见,而不恶意攻击,更不会到君王面前诋毁别人。不用苛刻的手段对付人民来换取尊贵的地位。所以,这种人被君王重用就能够使人民安居乐业,在人民中间做事就能使君王受到人民的尊重和拥护。所以他们能得人心而君王对他们也深信不疑。为君王办事,决不搞歪门邪道。因此,得重用时,不玩物丧志,不被任用的,也不忘正心修身。这就是正直之士的行为。而那些邪恶奸诈的人就大不相同了。做了高官就残害人民,在下面做事,就违逆君主意志;侍奉国君,就献媚迎合而不尽忠心,交朋结友,无原则地凑合,不干好事。以阿谀乖巧的手段谋取私利,与奸诈之徒结党营私,养肥自己。夸耀自己的权势俸禄来凌驾于人民之上,用铺张礼仪,装饰门面的手段来哗众取宠,招摇过市。不被重用时,就轻率地议论朝廷;与朋友相处不融洽时,就在背后诽镑。所以,在朝廷为官,老百姓就担忧,在下面做事,就危及君王。因此,让这种人辅佐君王,简直是罪过;这种人和谁交朋友,谁就要大祸临头。这种人得到重用,会带来耻辱,任其发展会破坏刑律。所以,这种人在朝为官就要滥杀无辜,在下行事就要谋害君王。因此,和这种人交往,就会受到玷辱,任其发展作乱,就会危及社稷安全。这就是邪恶奸佞之人的行为。”

刘向在《说苑·臣术》篇中,依据对人臣的行为和心术的轩轻,将人臣分为十二大类,即:圣臣、良臣、忠臣、智臣、贞臣、直臣、具臣、谀臣、奸臣、谗臣、贼臣和亡国之臣。刘向的人臣之术议论精辟独到,在古代典籍中实不多见。刘向认为:作为臣子应当遵从君王的旨意:

行事,还要将办事的结果向君王报告,不能自作主张,独断专行。坚持正义而不无原则地附和他人,不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尊贵的地位,他们所作所为必然是有益于国家,必然有助于辅佐君王治理国家。所以,他们不但能使自己生前地位尊贵,而且还会泽及子孙,福荫后人,臣子的行为有“六正”、“六邪”之分。行为符合“六正”就非常荣耀;行为属于“六邪”之列的就是耻辱。荣耀或耻辱就是得福或招祸的开端啊!那么,什么是‘六正”,什么是“六邪”呢?

“六正”的第一类是指能在事情开始之先或在未见端倪的时候,就能够预见到将产生的结果,尤其是在有关存与亡、得与失的重大问题上,能够防患于未然,在坏事发生之前及时止住,使君主超出众人之上,立于显赫荣耀的地位,天下人都称颂他,能这样做的人,就是“圣臣”了。第二类,虚心诚意向君王进言,献计献策,并疏通进谏渠道,用礼义奉劝君王,对君王讲述长远的国策,弘扬君王的美德,纠正他的缺点。事业成功之后,将成就归功于君王,决不自吹自擂,夸耀自己的功绩。这样的臣子就是“良臣”。第三类,不顾自身地位低微身体有病,废寝忘食地为国家操劳。为了举贤荐能,不厌其烦地列举古代贤人禅让等美德,处理问题按君王意旨行事,这样做是为了有利于治国安邦。这样的臣子就是“忠臣”。第四类,对事情的成败利钝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早做准备,防患于未然,堵塞漏洞,断绝祸根,变不利为有利,使事情向好的人面转化,让君王放心,根本用不着担忧发愁。这样的臣子就是“智臣”。第五类,遵命守法,忠于职守,谦恭礼让,决不无功受禄,还能将君王的赏赐转让他人,不接受馈赠礼品。衣冠简朴整洁,饮食节约俭朴。这样的臣子就是“贞臣”。第六类,当国家混乱,国君昏庸,而别人对国君的所作所为不敢劝阻之时,敢于冒犯君王天威,批评其错误行为,不顾自身安危,只要换得国家安定,哪怕是粉身碎骨,也毫不后悔。这样做的人就是“直臣”。

以上谈的是“六正”的表现。

“六邪”指的是这样六种人:第一种人,心安理得地做官而无所用心,贪图富贵,一味经营自家产业谋取私利,而置国家大事于不顾,有知识不肯用,有良策不肯献,有能力不愿出。君王如饥似渴地需求治理国家的高见和良策,而他却不肯尽一个仁臣的职责。他追逐自在,庸庸碌碌,混迹于普通人之中,随波逐流,还不时窥测方向,见风使舵。这样的人就是“具臣”。第二种人,君王说的话,他都说好,君王做的事,他都说行,背地里摸清君王的爱好是什么,立即奉献上去,使君王赏心悦目,让君王收留,与之往来,寻欢作乐,根本不考虑这样做的恶果。这种人就是“谀臣”。第三种人,内心相当阴险,但貌似恭谦,处处谨小慎微,花言巧语,妒贤嫉能。对于自己想举荐的人,就夸耀他的优点,却把他的缺点隐匿起来;对于自己想排斥的人,就大肆宣扬其过错,却把他的优点掩盖起来,致使君王由于胡乱行事、用人失察、赏罚不当而号令不行。这样的人就是“奸臣”。第四种人,智谋足以用来文过饰非,辩才足以用来游说撞骗,说反话,换词语,精心修辞,写成文章,对内,离间骨肉亲情,对外,挑起妒忌,搅乱朝廷。这种人就是“谗臣”。第五种人,利用权势,独断专行,打着国家大事的招牌,重其所亲,轻其所疏,结党营私,掠夺财富,以此来显示声威,扩大势力。更有甚者,还擅自伪造君王的诏令来显耀自己尊贵。这样的人就是“贼臣”。第六种人,诬陷忠良,助长邪气,使君王陷于不仁不义的境地;纠结朋党,狼狈为奸,蒙蔽君王。在朝廷上巧言令色,尽说好话,朝廷之外又出尔反尔,当面一套,背后又是一套。使人黑白不分。是非颠倒,长此下去,致使君王的恶名传遍全国乃至邻国。这样的人,就是“亡国之臣”。以上讲的就是“六邪”。

贤良的臣子一言一行恪守的是“六正”的准则,决不会有“六邪”的行为出现,所以才会使得朝廷之中安定团结,天下大治。

中国古代政治家认为,君子和小人是水火不相容的。决不能将君子和小人兼容并蓄,一同任用。王符在《潜夫论》中写道:“作为君王要尊重正直的臣子,推崇忠诚的臣子。委托忠良担任重臣,放手让他们治理国家,处理政务,这样,奸佞小人就没有空子可钻了。

这就好比方的和圆的不能相互重合,弯的和直的不能相互容纳一样。鸟类和兽类不群居的原因,就在于它们不是同类;老虎和糜鹿之所以不结伴同游,是因为它们力量悬殊,不相匹敌。所以,德才兼备的贤哲之人得到重用,那些奸佞之徒想犯上作乱,就好像是燕雀见到鹞鹰。老鼠见到狸猫一样,一定会受到严厉的制裁。”

奸臣当道,大将是不可能在外建功立业的。无数历史事实从反面给予后人以深刻的借鉴。秦国大将军自起为范睢掣肘,三国时诸葛亮被黄皓所诽镑,南宋大将岳飞被秦桧杀害等等,都是极好的经验教训。

小人一旦得势,君子必定会邀约志同道合的人离去;如果是君子和小人竞相争斗,那样就会危及国家的根本了。小人当政,一定会欺瞒圣上,祸害国家;混淆君王的视听,致使国家祸患将临,危在旦夕,君王还被蒙在鼓里。例如:秦二世宠信赵高,视为心腹之臣,结果受赵高蒙蔽,以至刘邦、项羽起兵造反,打到家门口了,还一点也不知道;汉成帝听信谗言杀害忠臣王章,以至于自己的大权落到王凤的手里,还不明白;东汉灵帝杀戮忠良陈着、窦武,致使国势日衰,天下大乱都不知道;唐玄宗赶走张九龄,埋下了“安史之乱”的祸根,也是毫无觉察。

君子和小人如同水和火一样不能相容,所以不能同在朝廷一道参政。英明的君王一定会罢黜小人而任用君子。但实际上,历代王朝都有过小人祸国殃民的事存在。原因在于,凡小人都有一套伪装自己、接近君王的手段。所以在许多时候,即便君王想除去小人,也难以办到。历代君王往往分不清正直与邪恶,不善于辨别贤能和愚昧,而使君子与小人比肩使用。这样一来,君子与小人杂然相处,势如水火,互不相容。于是乎,斗争愈演愈烈,而朝廷纲纪每况愈下,以至于弄得不可收拾。纵观历史,各个朝代都免不了这种弊端,所以一个个都灭亡了。

忠良贤臣是国家社稷的坚强卫士。治国的第一要着,在于识别忠臣与奸臣。君子和小人在现实社会中实在是极难辨别的。贤正之人指责邪恶之辈为奸佞,而邪恶之辈也会贼喊捉贼,反诬贤正之人为奸佞。这样一来,就使君王很难分辨出谁是谁非,谁正谁邪来。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办呢?最关键的是执政者要公正无私地选拔人才,务使中选者名副其实。选拔人才,要先考察其行为品格,再看他的文才和能力。选对选错关系重大,这是自古皆然的规律。真正做到这一点可真不容易啊!

吕后雉(公元前241-公元前180年),山东单父人;汉高祖刘邦皇后。刘邦死后称太后,临朝执政1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无冕女皇。

吕后在西汉前期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她身后,却毁于纷坛。实事求是地说,在她执掌大权时期,尚能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使汉皇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均得以稳步发展,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政治和物质的基础。

吕雉之父吕公,在单父属士的阶层,因此吕雉自小得以闺秀生活,养得姣美如玉。公元前221年,吕公为躲避仇家,携带家眷离开单父,迁居接邻沛县,投奔他的好友沛县令。沛县令顾全友谊,留吕公一家落居此地。出于敬重的善意,沛县令决定为吕公举行大宴,并让沛县的地方绅士和官衙执事都来拜贺。这样,由此便引出了吕雉与刘邦带有传奇色彩的姻缘。

刘邦的父亲是个种田人,刘邦却不喜劳动,靠着能舞枪弄棒的武艺,居然讨得了小小的泅水亭长之职,与沛县的功曹萧何、典狱长曹参、县吏夏侯婴等人交往甚密。

刘邦也参加了沛县令为吕公举行的大宴,而且泰然自若地坐在首席上,谈笑风生,频频饮酒,旁若无人。

酒阑席散,客人俱皆告辞,吕公以目示意刘邦留下。待无他人时,吕公对刘邦说:“我年轻时就给人看相,还没见过像你这样有福相的人,不知你娶亲没有?”刘邦活到36岁,还未曾有人关心自己的婚事,连忙答道:“家境贫寒,尚未娶亲吕公高兴地说这太巧了,我有一女,还待于闺中,如不嫌弃,愿许配于你。”刘邦听罢感到喜从天降,一文未花吃顿盛宴不算,又白白赚了个媳妇,心里乐不可支。与即翻身下拜应允,订了迎亲的日子后,兴冲冲地告辞回家了。

吕公回到家中,把许亲之事与妻子说了,他的夫人听了十分恼怒。原来,吕公夫妇有两男三女。两男为吕泽、吕释之,三女是吕长句、吕雉、吕须。子女中唯吕雉生得仪容秀丽,有“贵人”相,因此备受宠爱,不肯轻易许人。如今这“贵人”许给了不务正业、好说大话、且年龄相差10多岁的刘邦,好似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吕夫人对丈夫说你以前讲二女应嫁给贵人,沛县令求婚你都不允,如今却无端送与刘邦,他是贵人吗?”吕公并未动气,仍笑呵呵地耐心解释说:“你们妇道不知其理,你放心,我的眼光不会错的。”吕夫人拗不过丈夫,只得同意了这门婚事转瞬间吉期巳届,刘邦换好礼服,自来迎娶。吕雉妆扮一番,坐上彩车,随刘邦去了。如果说吕公嫁女是出于偶然的话,但刘邦与吕雉的结合,却彻底改变了吕雉的命运,使她这样一个普通的平民女子,得以走上政治舞台,在风云变幻的年代里,去施展自己的一番手腕。

石显(?——公元前33年),字君房,济南(今属山东)人。少年时期,因触犯法律被处腐刑,成为阉人。

所谓腐刑,又称宫刑,是一种阉割生殖器的极残酷的肉刑。对石显来说,遭受这种酷刑,当然是极大的不幸。

然而这肉体与精神上的不幸,却给石显带来命运的转机。古代多用阉人在宫内侍奉皇帝及其亲族。汉宣帝时,受过腐刑的石显,按照当时的规定,被送进皇宫服役。他趁机钻营,爬进尚书机构,成为尚书仆射,尚书令。

当时年少的石显,受刑之后,远离家乡,进人禁城,举目无亲,失爱失倚,孤苦伶丁。恰遇沛(今江苏沛县)人弘恭,也因犯法遭刑,与之同时人宫服役,石显便与他结为至交,聊解孤独之苦。弘恭博通文史,熟知法令,处事老练,比石显成熟得多。二人患难相依,苦心钻营,终于由一个普通的服役阉人,晋升为中黄门。这个职位虽然不高,但却可以接近皇帝。宣帝吸取昭帝时外戚霍氏专权的教训,特从宦官中选拔尚书,二人又升为中尚书,掌管文书奏章,在皇帝左右办事,职位不高,地位重要。不久宣帝选拔弘恭为中书令,成为尚书的长官,石显做了副职,被任为中书仆射。

汉武帝时,有中朝官和外朝官之分。由丞相统辖的正规机构各官,为外朝官,诏令由此颁行。中朝官由近臣如侍中、常侍、给事中、尚书等组成。宦官所任的职位,都属中朝官,所以所任职前有“中”字。武帝为集中皇权削弱丞相权力,扩大了尚书的权限。宣帝史称“中兴之主”,能任用贤能之人担任重要官职,虽用弘恭、石显为中书令,直到临终也没有把朝政大权交给他们。但是这个职位却给这两个阴谋家窃取权柄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汉武帝没有想到事情的另一面,即任用宦官担任尚书官职,扩大尚书的权限,给后代带来无穷的祸患。

同类推荐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 孟子旁通

    孟子旁通

    全书包括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讲在前面”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大势,以人物和重大事件为纲,作为切入点予以介绍;第二、三部分则是以《孟子》梁惠王篇为核心,详解文字,对文字所反映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问题,进行贯通式专题性地分析与讲解,使得全书内容不拘泥于《孟子》原文,使读者获得大量通识性的知识,体现了南先生独特的历史观与哲学观。
  • 现代新儒家直觉观考察:以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贺麟为中心

    现代新儒家直觉观考察:以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贺麟为中心

    本书为教育部课题成果。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即早期现代新儒家都推崇直觉方法。本书试图由此挖掘早期现代新儒家四位先生关于直觉问题的思想资源,梳理出直觉理论脉络,并以问题为中心,彰显直觉在达到形上智慧中的功用;力求为直觉找到真正的根基,在一个更加真实的立场中实现直觉与理性的辩证融通,彰显人性的真实性、丰富性和自由。
  • 忏悔录

    忏悔录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迄今为止对罪恶、神的显现以及拯救探索最为深入的著作之一,它激扬地宣告:信仰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本书对我们思想的影响至今未衰。
  • 沉思录

    沉思录

    本书由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战地记者:他们让战争更真实

    战地记者:他们让战争更真实

    战地记者,一个着勇敢的职业,一个代表着荣耀的职业,一个体现人性的骄傲的职业,一个无惧于生死的职业残酷的战争时时有,战地记者处处在。他们因为无畏,因为敬业,毅然奔赴战争最前线,接受血与火、生与死的洗礼,其中必定有许多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书介绍了当代著名战地记者的非凡经历,他们无畏的精神、卓越的贡献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本书以真实性、新性性、宏大性、可读性和流畅性的手法全方位地展现了这样一群特殊的人物形象。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家有情兽相公

    家有情兽相公

    尼玛,谁能告诉她到底怎么回事,不就是逛个街,买件衣服,进入更衣室后,头有点晕。然后一醒来,竟然穿越了,穿了也就算了,是个丫鬟我也认了,可是为毛是个代替小姐出嫁的丫鬟啊。老娘我在21世纪从没泡过美男,还打算来古代泡遍天下美男滴,可谁知,一穿过来就要嫁人。既然逃不掉,那就嫁吧,嫁过去捞点银子再想想跑路的问题。可是,这个相公实在是太好了,吃饭的时候会帮忙夹菜,睡觉的时候不但会暖床,啥,还会讲宫中野史,江湖秘辛给娘子当催眠曲听,无聊的时候会带娘子到处玩。好吧,既然相公这么好,那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做个被相公溺宠的乖乖米虫吧。小剧场一:某男人看着正在狂吃点心的某女人:娘子,为什么你比我大,却没有我高呢?某女人头也不抬:因为你吃的比我多。某男人一脸委屈:明明就是娘子吃的多,吃过饭后还吃了两窜葡萄,一个苹果,三个桃子,还有这盘点心。某女人:因为你是男人。某男人一脸不解:可是,隔壁的王员外也是男人啊,他家夫人和小妾都比他高耶!某女人大怒:好啊,你敢背着我看别的女人。某男人可怜兮兮:娘子,我错了。某女人:一句错了就完事了,那还要捕快干嘛,罚你去书房把男人的‘三从四德’抄十遍。小剧场二:某女人闲得很无聊,于是屁颠屁颠地跑到书房去找某男人:相公,我听外面的人说咱们家挺有钱的。某男人急忙放下手里的书:娘子,走这么远是不是累坏了,来,相公给你揉揉肩膀按摩按摩腿。某女人撒娇道:相公还没有告诉人家,咱们家是不是很有钱?某男人:咱们家很穷的,穷的剩下大把的钱没地方放了。某女人双眼放光:相公,人家想看金子。看完金子后。某女人道:相公,人家明天想看银子。某男人连忙吩咐小厮:听见少奶奶的话不,限你们一天之内把金子全部换成银子。某女人又道:相公,人家后天想看铜板。某男人看向小厮:知道该怎样做吗?众小厮:知道了,少爷,奴才们一定把这事干的漂漂亮亮,保证让让少奶奶看得心花怒放。小剧场三:某女人怀孕后,被某个天天紧张兮兮的男人勒令不准到处跑,并且这也不准干,那也不准干。于是,某女人思索再三,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带着肚子里的宝宝离家出走。话说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某女人支开身边的所有人,收拾好包袱,卷走大把的银票,在墙的两头架好梯子。谁知刚爬上围墙,就看见某男人笑的一脸灿烂:娘子,家里不好玩,咱们私奔去吧。
  • 医学见能

    医学见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三转法轮经

    佛说三转法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吃定小甜心:腹黑校草别过来

    吃定小甜心:腹黑校草别过来

    “你想干什么…唔…”“啪!”“解气了么?”美术系草根少女来盛博学院的第一天,就画倒了文物壁画成为全校焦点,引起了盛博三公子的注意。炫酷腹黑的网球大神,盛博皇家协会会长,韩晞。温柔细心的跳舞大神,天使副会长,上官逸。活泼开朗的赛车之王,花心大萝卜,肖灿。命运的安排让她住到了腹黑校草家。“以后你就是我家的一份子了。所以,你准备什么时候离开我家?你以为你找到了温房?我告诉你,你错了,你只是来到了另一个地狱!”他将她欺压在床上。“你别过来!唔~”他那颗在开朗的虚假外表下,隐藏着的冷酷的心渐渐被她融化,从此誓要虐死单身狗!打爆黑玫瑰!气抽白莲花!她的真实身份竟是?
  • 痛并明白着:一个渐冻人医生对生命的温情凝望

    痛并明白着:一个渐冻人医生对生命的温情凝望

    本书是一个35岁的医生的自传。35岁不是写自传的年龄,但作者说“我真的不知道我有没有那个‘福气’活到日落西山,我更不知道我果真有幸活到白头苍苍时,是否还能动得了笔,写得了字。”她是一个22个月时就被确诊为肌肉萎缩症的患者,是一个一出生就注定了要残疾一生的人。但她实现了自己当一个医生的理想。在人们的眼里,她是一个传奇,是一部励志的大书。她却说她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勇敢的行为,只是在命运的安排下尽量过好自己的生活而已。由于作者是一个医生,她对身体的痛苦和生命的体验异常细腻、敏感、丰富、独特,笔下展现出了人的生命之美,其中对于理想的追求的描写,对于生死的感悟更是感人心魄。这是一本难得的生命教育之书。
  • 膳夫录

    膳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