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9600000013

第13章 情态鉴附录(2)

宣帝临死前将朝政委托给外戚侍中乐陵侯史高、太子太傅萧望之、太子少傅周堪三位大臣。任史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掌管军事;萧望之为前将军光禄勋,负责保卫宫廷;周堪为光禄大夫,掌管朝政的顾问应对。并由此三人总领尚书事务。就是说石显、弘恭要在他们的管辖下办事。

汉元帝喜好儒学,主张任用儒生治国。萧、周二人都是当世名儒,又是元帝的老师,因此对他们十分信任,经常召见二人议论朝政。萧望之又向元帝推荐博通经学的散骑大夫刘向与忠正耿直的金敞,元帝皆加重用。四人同心谋划朝政,用古代贤王以德治天下的道理劝导元帝,他们的意见多被元帝采纳。此时的石显已在宫中供事多年。元帝即位后,他继续施展先前的手腕,凭着灵活的头脑,乖巧的口舌,又精通朝务,善于探测和迎合君主的心意,很快就取得了元帝的信任。元帝患病时将朝政委托给石显,事无大小,皆由石显奏报、决断,满朝文武百官都敬畏石显,看着石显的脸色办事。

萧望之等朝中忠正耿直之臣,巳看到石显等窃居中书之职的人是一股邪恶势力,不铲除,将后患无穷。于是起草一个奏章,向元帝奏请革除中书中的宦官,改用士人担任。元芾宠信石显,当然不会接受这个建议;但对师傅的意见,又不便马上否决,只好搁置不决。萧望之的这个举动,很快就被石显探知,便与萧结下深仇大恨。阴险狡诈的石显,时刻伺机陷害萧望之等人。

萧、周为了加强朝中正直的力量,多次荐举通晓经史的贤明之士,作为选拔谏官的后备人员。有一个会稽郡人郑朋,想要依附萧望之往上爬,写了一份奏章,言称车骑将军史高派遣手下的食客,到郡国为非作歹,谋取私利,揭发许、史两家外戚的子弟犯法作乱的罪恶,并且申述自己的政治主张。萧望之看到奏章,召见了他,认为他有才能,让他待诏金马门。后来发现郑朋行为不正,就没有按时录用他。郑朋看到与他同时待诏的李宫已被录为黄门郎,因而他仇恨萧、周,转身投进许、史怀中。他推托说,以前上奏章是周堪、刘向授意。侍中许章奏禀元帝,元帝便召见了郑朋。郑朋出来扬言说“我被召见时,揭发了前将军萧望之五个小过错,一个大罪过,当时中书令在旁,知道我说的情况见萧望之向元帝申诉,便命亲信支使郑朋和因行为不正、久待诏而不被用的华龙先发制人,写诬告萧、周密谋排斥车骑将军史高及清除外威势力的奏章,专等萧望之退朝回家休息时,由郑朋、华龙上呈元帝。元帝见奏,派弘恭审查、核实二萧望之当着弘恭面直言不讳地说外戚有权位,大多奢侈不法,我要治理好国家,不敢袒护宽容,并无歹意。”萧望之不知这是石显、弘恭的奸计,原来他们预谋用这种办法从萧望之口里得到构成罪过的“供词”。石、弘急忙写成奏章,上呈元帝。奏章中说萧望之、周堪、刘向三人结党营私,相互抬举,多次诽镑大臣,离间贵戚,妄想独揽大权,作为巨子不忠心尽职,欺骗皇上大逆不道,请谒者召致廷尉。”

石、弘二人整日在皇帝身边,最了解元帝的底细,知道即位不久的元帝还不甚明白公文用语,不懂得“谒者召致廷尉”就是押人监狱的意思,足可以此小术,骗取御笔朱批,使周、刘二人下狱遭辱。

不久,元帝有事要询问周堪、刘向。掌管传达的侍从回报说“二人已经人狱。”元帝大惊,问道:“谒者召致廷尉不就是让廷尉审问审问吗?”他哪里晓得这是石、弘的阴谋诡计,元帝斥责石、弘一顿,下令立即放出二人,处理朝政石、弘当面谢罪,暗中授意大司马史高迫使元帝将错就错而不让其改正错误。他们对元帝胡诌说什么“皇上刚即位,德化还没有传布天下,却先拿师傅作试验,如果不定什么罪,仍让他们出狱供职,可见皇上举动轻率,反而会生出许多议论,有损帝威。既然已经将他们关进监狱,就应该判罪免职,不应出尔反尔。”元帝本是优柔寡断之人,听了史高一番诡言,也觉有理,只好将错就错,于是下诏收缴了萧望之前将军光禄勋印缓,而将周堪、刘向贬为庶人。

数月之后,元帝想起蒙冤的师傅,颁下诏书说:“国家将兴,尊师而重傅。前将军萧望之教导我8年,用经书义理开导我,其功劳应当受到称颂。特赐爵关内侯,食邑6000户,加官给事中,准予朔望朝请,位次将军。”同时召回周堪。刘向,拟拜为谏大夫。石显、弘恭急向元帝面奏,还是那些老话,说再起用周堪、刘向,就等于自己表明有过失。结果二人只作了中郎。元帝准备拜萧望之为丞相,萧望之的儿子散骑中郎萧仍,恰在这时呈表奏为其父前次人狱申冤。石、弘抓住这个机会,以萧望之支使儿子为自己申冤、归罪皇上之罪名,奏请逮捕萧望之人狱。元帝考虑良久说:“老师禀性刚直,怎肯接受胥吏逮捕?”岂知石、弘正要利用萧望之的这一特性达到逼杀的目的。

石显进前说:“人命至重!望之所犯法,不过是言语小罪,他不会放在心上。”元帝听他轻描淡写地一说,即批准了他们的奏请,以为这样不过教训教训师傅罢了。石、弘立即命令持御旨面交萧望之,以示非假。紧接着石、弘又急令督巡“二辅”治安的长官执金吾,发兵前去围住萧府。萧望之启读御旨后,不肯受辱。就要自杀。其夫人劝说道这不一定就是皇上的意思,不如冷静地等待皇上醒悟,再发来新的命令。”萧望之又见兵马巳围住府第,就不再有什么希望,便仰天长叹道:“我曾经充数做过宰相,而今已年过六十,还要再入牢狱苟且求生,那不很卑鄙吗!”说完,便饮鸩自尽。

元帝得知师傅死耗,大为悲伤。石、弘二奸只遭痛责,并未加罪。皇帝如此庸弱低能,奸佞的阴谋无不得逞,忠直之臣无不遭殃,这是两千多年封建专制时代留下的一条教训。

萧望之本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又是当世名儒。他的死,朝野上下,议论纷纷。都说是石显陷害致死。此时弘恭已病死,石显代任中书令。他听到这种议论,胆战心惊,担忧天下儒生群起而攻,就想出一个计策,前去结交一位经学名家,名叫贡禹,字少翁,琅琊(今属山东诸城)人,以博通经义、品行高洁而闻名当世。宣帝时,征为博士,作过凉州刺史、河南令。元帝初即位,征为谏大夫,多次向他询问政事,虚心听取他的意见。贡禹鉴于连年欠收,郡国贫困,朝政腐败,曾几次上书抨击朝廷奢侈,建议元帝选贤任能,诛奸邪,罢倡乐,修节俭,轻赋役。这些建议多被元帝采纳。朝臣多仰慕贡禹,乐于同他交往。石显要结交贡禹,不是因为贡禹提出的建议利国利民,而是要借助贡禹的盛名来掩盖自己的罪责。石显登门拜访,贡禹不便拒绝,只好虚与周旋。为了讨好贡禹,并标明自己为国荐贤,石显多次在元帝面前称赞贡禹的美德,又荐举贡禹为光禄大夫。后值御史大夫陈万年死,又荐举贡禹继任。这时,许多人都认为石显能如此荐贤举能,怎会嫉妒、谗毁萧望之呢?贡禹虽多次上书元帝建议诛除奸邪,但却无一次涉及宦官、外戚。这分明是贡禹以此表示对石显荐举自已位列三公的感激之情。这就是石显借荐举贡禹的美名给自己涂上一层脂粉,隐藏起凶相,装饰成善面,蒙蔽那些不知者或糊涂者的眼睛,以解脱害人的罪责。

然而风头一过,石显仍专权横行,凶相毕露。

元帝是一个尊师重傅的人,他对萧望之的自尽,十分痛惜。师傅周堪晋升为光禄勋,周堪弟子张猛升为光禄大夫,加官给事中,准予出人宫禁,参与朝政,以此寄托对已离世的师傅的哀思。石显见元帝对周、张信任,又恨又怕,便不失时机地在元帝面前谗毁二人。

已被革职的刘向,见周堪、张猛二人身居要职,担心他们日后遭到奸佞们的迫害,希望自己再得进用,助他们一臂之力,于是写成密章,引经据典,劝元帝铲除奸佞。密章呈人宫廷,经过中书时被石显发现。石显认为刘向无职无权,无须多虑,倒是在位的周堪、张猛是他专权的最大心腹之患,必须想办法除去他们。他先调动外戚子弟,大造舆论,迫使周、张向中书屈服。

周、张师生刚正不屈,石显又生诡计。

汉代是一个天道神学迷信思想统治的时代。武帝时,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说,认为自然界出现灾害和异常现象与人世间的君主不明、忠良衔冤、奸佞当道等有直接关系。灾异的发生是天对人事的谴责与威慑。这些似是而非的理论谁都可以拿来为自己所用,因而并没有什么好处。刘向写给元帝的密章,就列举了历代灾异与人事的关系,以此劝谏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夏天,天气突然寒冷,太阳色青无光。石显借机,调动口舌,大造舆论,说天象异常是周堪、张猛在朝用事的结果。元帝虽然信任周堪、张猛,然而众口铄金,也不得不尊行“天命”,贬周堪为河东太守,张猛为槐里县令。石显实现了“清君侧”的目的。这个宦竖是很有心计的。

石显专权横行,构陷忠良,误国害民,朝野痛恨。他担心有一天皇上采纳谏言,任用贤才,自己会被疏远。诡计多端的石显又玩弄权术,骗取皇上的绝对信任。一天,石显要去宫外官府办事,临行前向皇上请求回来时恐怕漏尽更残,宫门已闭,请允许用皇上的诏命让守门官吏开门。”元帝觉得这是一粧小事,随即应允。石显办完事,故意拖至夜深方还。到宫门前,声称皇上诏命开门。守官听命,放入石显。不久,有人上书告发石显矫诏开门。矫诏,即假传君命,这是要犯死罪的。奏章呈送元帝,元帝见后笑了一笑,便将奏章交给石显看。石显看毕,当即跪下,痛哭流涕,说:“陛下过分宠爱小臣,把朝政委任给我,群臣无不嫉妒,想要陷我死地,像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多亏陛下圣明,了解事情原委。愚臣地位低下,诚不能用轻贱之躯使万民称快,而挡住天下的怨恨。臣愿退离机要的职位,到后宫充当一名扫除的力役,就是死了,也无所怨恨,望陛下垂怜悯之心裁处小臣,使小臣免死。”这一通哭诉,打动了心肠柔弱的元帝,认为石显说得有理,从此之后元帝更是唯石显是听,任何对石显的非议,他都置若罔闻。

朝中有个郎官,名京房,字君明,东郡顿丘人。他精通《易》学,善长以自然灾变附会人事兴衰。鉴于石显专权,吏治腐败,逐制订一套考功课吏法,约束各级官吏。元帝对这套方法很欣赏,下令群臣与京房讨论施行办法。但朝廷内外多是石显羽翼下的贪官污吏,考功课吏法,就是要惩治和约束这些人,他们怎能同意推行呢?京房心里明白,不除掉石显,腐败的吏治不能改变。于是他借一次元帝召见的机会,向元帝一连提出7个问题,历举史实提醒元帝认清石显的面目,除掉身边的奸贼。可事与愿违,语重心长的劝谏并没有使元帝醒悟,丝毫没有动摇他对石显的信任。

既然考功课吏法不能普遍推行,元帝就令京房推荐熟知此法的弟子作试点。京房推荐了中郎任良、姚平二人去任刺史,自己要求留在朝中坐镇,代为奏事,以防石显中间作梗。石显当然对此心中有数,他早就把京房视为眼中钉,正想寻找机会将他赶出朝廷。于是趁机提出让京房作郡守,以便推行考功课吏法。

元帝不知石显用心,任京房为魏郡太守,在那里试行考功课吏法。郡守的官阶虽然高于刺史,但没有回朝奏事的权力,还要接受刺史监察。京房请求皇上给于不隶属刺史监察之下和回京奏事的特权。元帝应允,但京房还是不放心,在赴任途中二上密章,提醒元帝辨明忠奸,揭露石显等人的阴谋诡计,又一再请求回朝奏事。元帝还是听不进京房的苦心忠谏。一个多月后,石显诬告京房与其岳父张博通谋,诽镑朝政,归恶天子,并牵连诸侯王无罪而被下狱处死。京房的支持者御史大夫郑弘被贬为庶人。

石显只玩弄了一个小小的权术;居然骗取了元帝的绝对信任,堵塞了忠谏之路,除掉了心腹大患,可见他奸谋的深远和诡诈。

京房既死,朝中能与石显抗衡的唯有前御史大夫陈万年之子陈咸。此时陈咸为御史中远,总领州郡奏事,负责考核诸州官吏。他既是监察官,又是执法官。陈咸正年轻气盛,无所畏惧,才能超群,刚正不阿,曾多次上书揭露石显奸恶行为,石显及其党羽皆对他恨之人骨。在石显指使下,到处寻找陈咸过失,要乘机除掉他。

陈咸好友朱云,是当世经学名流。有一次石显同党少府五鹿充宗设坛讲《易》,仗着元帝的宠幸和尊显的地位,没有人敢与他抗衡。有人推荐朱云,朱云因此出名,被元帝召见,拜为博士,不久出任杜陵令。后又调任槐里令。他看到朝中石显专权,陈咸势孤,丞相韦玄成阿谀逢迎,但求自保。朱云上书弹劾韦玄成懦怯无能,不胜任丞相之职。石显将此事告知韦玄成,从此韦玄成就与朱云结下仇恨,后来官吏考察朱云时,有人告发他讥讽官吏、妄杀无辜。元帝询问丞相,韦玄成当即说朱云为政暴虐,毫无治绩。此时陈咸恰在旁闻知,便密吿朱云,并代替他写好奏章让朱云自己上书申诉,请求呈交御史中丞查办。

石显及其党羽早已控制中书机构,朱云奏章被仇家五鹿充宗看见并将其交给石显。石显批交丞相査办。丞相管辖的官吏定朱云杀人罪,并派官缉捕。陈咸闻知,又密告朱云。朱云逃到京师陈咸家中,与之商议脱险之计。石显密探刺知,报告丞相。韦玄成以执法犯法等罪名上奏元帝,终将陈咸、朱云二人拘捕下狱,判处服苦役修城墙的刑罚。石显借韦玄成之手,一箭双雕,摈除了两个贤能之臣,可谓阴险狠毒之极。

自元帝即位,石显便开始施展阴谋手段,欺蒙庸主,擅权用事,飞扬跋扈,阴险狡诈,网罗党羽,势倾内外,无恶不作,构织罪名,陷害贤能,罪恶昭着,天下切齿,专权长达16年之久。

建安五年(200年),当时中国两个最大的军事集团袁绍、曹操的争雄之役——官渡之战拉开了战幕。

经过两年的争锋,兵少而劲锐的曹操终于击败了兵多势大的袁绍。建安七年,袁绍吐血而死。虽然长子袁谭,少子袁尚仍拥有重兵,继续与曹操周旋,但谁都知道,袁家的大势已去,气数已尽。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围邺。此时袁绍子袁谭之妻甄氏与婆婆刘氏处于围城之中,生活既困苦,精神也紧张。袁绍已死,袁谭、袁尚此时正在互相残杀,所以,刘氏对自己的命运早已不抱什么希望。但甄氏此时正值盛年,她不能不考虑假如一旦城破,自己该怎么办呢?

这年八月,邺城终于被攻破了。曹兵涌进城来,一群士兵冲到袁府门前,正要鼓噪而人。甄氏吓得躲在刘氏的怀抱中,婆媳二人抖在一起,听候命运的发落。

正在这时,一匹白马飞驰而来,未等马停稳,便跳下一个青年将军,止住士兵,命令道:“不准任何人人内!”说罢,便独自步人内室。

这位青年将领,就是曹操的儿子曹丕。原来,曹氏父子早已听说了甄氏的美貌与才识,对于袁家得此儿媳,艳羡不已。曹丕从围邺开始,就打好主意:城一破立即奔袁府。现在,他正是为甄氏而来。进人室内,只见刘氏、甄氏拥作一团,惊恐不安。甄氏把头埋在刘氏膝上,只能看到她的一头乌发和婀娜的身姿。于是曹丕便对刘氏说道:“袁夫人受惊了,请不必惊慌,也请新妇抬起头来!”

同类推荐
  •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该书内容涉及广泛,但终不离文化之根本,除突显众所关心之话题,更望能唤起读者对文化教育之重视。南先生不仅讲述了从远古夏商周至清代,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教育、生活以及与政治、经济交互影响所产生的演变,叙述清晰扼要,发人深省,并着重讲述了民国以来教育的发展历程,还应“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等邀请,表达了他对中国教育、中国文化的关切和思考。他认为教育是人性的问题,教育的目的在于认知人性,在于改变气质,从事教育就是要把人性教好,同时,他又认为学校教育不能改变一个人,持教育无用论。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 儒家哲学家智慧

    儒家哲学家智慧

    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汉以后,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构成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要构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总体的把握。
  •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人生的九项修炼

    人生的九项修炼

    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炼。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由此可见,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炼。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努力提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从而站在时代潮头,走在时代前列。“不但要在艰苦的、困难的以至失败的革命实践中来锻炼自己,加紧自己的修养,而且要在顺利的、成功的、胜利的革命实践中来锻炼自己,加紧自己的修养。”时时、事事、处处修炼自己,才能获取创新的灵感,赢得成功的自信,把握人生的命运。
热门推荐
  • 家居节能、环保常识(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家居节能、环保常识(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随着全社会对节能及环保的重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能成为普通大众关注的焦点。《时代馆书系?人与环境知识丛书:家居节能、环保常识》主要是从家居生活人手,从日常居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向普通大众提供了节能、环保的巧招妙计,用浅显的语言为读者在日常居家生活中做到节能、环保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 佛说阿难陀目佉尼呵离陀邻尼经

    佛说阿难陀目佉尼呵离陀邻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草原狮王生死恋(动物传奇·危情卷)

    草原狮王生死恋(动物传奇·危情卷)

    动物与人类一样经历“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动物们也性格各异。它们的存在使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也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和充实。“动物传奇”丛书以短小的篇幅、精练的语言,描绘出大自然是善良的,同时也是冷酷的,人类只有顺应大自然,而不是战胜大自然,才会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这是一套关于人与自然的心灵健康之书。危情卷为其中一本,讲述的是动物之间和人与动物之间剑拔弩张相处的故事。
  • 我们的天真有邪

    我们的天真有邪

    在那一个被SH世博会淹没记忆的2010年的夏天,有这样一群人相遇了;而后在后来的三年时光里,他和她,她和她,她和他,以及Ta和Ta...在青春之时,成熟之前,用尽所有的疯狂和放肆;在看似平静乏味的俩点一线的生活里,大笑大哭,相爱相杀;镌刻一场有着任何狗血,没有任何狗血,不自觉回忆又不想去回忆的深刻时光;你是不是还记得在女生宿舍底下小卖部吸溜着泡面发生的故事?你是不是还记得那一年的冬天,他站在楼梯口,怀里揣着刚从热水房烫好的旺仔牛奶?你是不是还记得在女生厕所门里的咬着手臂,还有在门外的焦急?你是不是还记得各种小纸条里的告白和不可描述?你是不是还记得我们从不了解盛夏光年里的不转弯到哪怕是雌雄同体,也一定顶你?你是不是还记得在最后时光里的不断问着自己考试意义的迷茫?……六年后的临近夏天,在凤凰花开的路口;回到相遇的原点,放学后的屋顶,依然不是我们的;但操场和小卖部依旧是;那么,然后呢?————————————————————————————————《谁的竹马不倾马》:《网配之我们天生一对》:
  • 鲜奶煮芋圆

    鲜奶煮芋圆

    【鲜奶煮芋圆,除了甜,还是甜】 那年夏天,被人们津津乐道了好久的话题就是,帝国无比尊贵的穆家少爷守了十几年的小青梅,失踪了...而后几日,又迅速传出与之相似家世的林氏千金定亲消息。继这位不见首尾的准未婚妻后,过了几年。这位活了二十几年从未有过绯闻的帝都太子,又和当红最年轻的影后打得火热。众人纷纷想起多年前的那位小青梅,并为她不值。可谁知道往后的日子里,有记者采访二人对此怎么看。女子但笑不语,男子却颇为恼怒,“从来都只是她一个人!”
  • 大神终究是大神

    大神终究是大神

    君雪云用十年挣扎去换他们的可能,利用尽了身边所有的机会,极其幸运,沈翼南亦用十年努力和她相映。十年光景,都是等你长大。——沈翼南或许我是偏执,但是,我清楚的知道,我们之间的不温不火,才是鸿沟万丈,我本非常人,恰巧你坚持。——君雪云
  • 特工大小姐:腹黑丫头你别跑

    特工大小姐:腹黑丫头你别跑

    每一个案件的背后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故事。人心的善恶真美在这一刻体现。十五岁拥有异能的她,励志去探索那些隐藏的故事,在经历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之后,她做出了选择……宫影蓝,一定会是个与故事相伴的女孩
  • 幻想记事MOON

    幻想记事MOON

    男性?主播?萝莉?一位以顶级玩家闻名的VRMMORPG主播,在他期待已久的新游戏中却被观众蛊惑创建了一个幼女角色。本以为选择怪物方就可以没事的他结果……敬请期待在游戏中的冒险吧!
  • The Mad King

    The Mad K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要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不要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努力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所回报。很多人一直在努力,却依旧收效甚微,因为他们不懂得,付出是为了有所收获,而不是为了得到一句“你已经很努力了”的嘉奖。很多人看似勤奋,其实很多时候是在做着无用的努力。没有准确的定位,没有用心的思考,没有踏实的行动,所谓的努力,都很可能只是别人眼中的“作秀”却毫无价值,获得成功就更无从谈起。究竟怎样才算努力,怎样才是真正的努力,本书从多个方面讲述了“不要只是看起来很努力”的重要意义以及具体做法,例子生动,论述具体,用浅显而又意蕴深刻的笔触对“努力”进行了说明,旨在给诸多还在陷于“努力却无所收获”谜团中的人以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