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0700000026

第26章 心理疾病的预防(9)

维兰特由此得出一条规律性的认识:不能适应紧张状态的危害程度,也许大于精神紧张对人们的危害。照维兰特的研究结论说来,不怕精神紧张,就怕不能适应精神紧张。至于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精神紧张,我在这本小书的有关部分里,都程度不同地涉及到了,请朋友们留心翻阅琢磨。

十一条“秘诀”

美国心理健康专家、颇有些名望的精神医学家乔治·斯蒂芬森博士,根据他多年的临床实践得出结论说,保持心理健康的首要任务是预防,而预防就是从理智上找出一些办法来,解除心理上的压力。如果说有什么秘诀的话,这些办法就可以叫做保持心理健康的“秘诀”。斯蒂芬森提出的保持心理健康的“秘诀”共有十一条。

(1)坦率地交谈。找你所信任的、谈得来的、头脑冷静的人交谈,如果他是医生当然很好,找不到这样的医生,找一位能相互交心的亲密知己也可以。你可以把你的喜怒哀乐尽情地向他倾吐,彼此思想交流、感情共鸣,“君忧我亦悲、我喜君亦乐”,因同情而引起相对流泪,因高兴而相对开怀大笑,不让内心积存任何消极不利的情感和情绪。

斯蒂芬森的这第一条“秘诀”,照我看来,就是传统心理治疗法里讲的情感疏导(排泄)方法。把你心中的郁闷早早发泄出来,免得积压成病;也可以避免因为狂怒、狂喜等等的强烈刺激,而引起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兴奋与抑制功能的失调。受到我国广大青年欢迎的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的主题歌中唱道:“你心灵的苦痛深深,更增添我愁绪纷纷……时而哭泣,时而欢笑,时而又喧闹,只要偎依在你怀抱,我是那样宁静无烦恼。”这就说明了在每个人的生活当中,知己好友是不可缺少的。

(2)暂时地逃避。如果你遇到了紧张的刺激冲击,或者遭到挫折、困难、失败而陷入深深的自我烦恼状态,那么,这种自我烦恼无异于是一种自我惩处。可是,内疚、自我谴责或自我惩罚都是于事无补,不能解决问题的。自我诅咒:“我真该死!”“我真混蛋!”“算是我八辈子倒霉!瞎了眼!”或者是赌气不吃饭了,躺倒不干了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没有什么用的。一个有效的办法是不妨暂时离开你所厌烦的情境,转移一下注意力,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恢复心理上的平静,或者把心灵上的创伤填平。

(3)把思想情感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当你的情感遭到激烈震荡的时候,你可以把心思暂时放在谋求“第二职业”上,比如专心致志地写字、绘画、雕塑、做木工活、拆修自行车和缝纫机等等,总而言之,去“忘我”地热衷于一件你可以干的事情。这样,就可以把你的苦闷、烦恼、愤怒、忧愁、焦虑等等情感转移替换掉。

(4)对人谦让。一个人如果总是好自我表现,干什么都想抛头露面,那就会使他忙碌不堪。如果你经常地甘当配角和后台工作人员,那你就会感到时间充裕,就会享受到从紧张感里解放出来的乐趣。

(5)为别人服务。多为别人着想、多为别人服务,可以帮助你消除自己的烦恼。做好事会使你心安理得,心满意足。

(6)做一件事要善始善终。当你面临很多难题的时候,先解决一个问题,而且要从最容易解决的问题下手。有了成果就会有信心,成果越多、越大,信心也就会更足、更强。

(7)避免超乎常态的行为。不要做力不从心的事,不要一个一个地连续承担难题,否则你会一事无成。尤其是性情急躁的人处在烦躁情况的时候,更应当注意这一点。认为“没关系!”把什么事都一古脑儿地包揽下来,结果往往会招架不住。这样一来,就不仅仅是“大伤脑筋”,而且会使你感到非常紧张、烦躁,严重时甚至会走向精神崩溃的边缘。

(8)对别人要宽容大量。不要对别人要求过甚,让别人一定得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去做。对别人的批评、责难要合情合理,给别人一个考虑反省的机会。否则,会增加自己的烦恼、愤怒、焦虑等消极情绪。

(9)给对方机会。有时你可以处于被动的守势状态,给对方一个表现他自己的机会。这样做,可以避免因人际关系的紧张,而使自己烦恼苦闷。

(10)自己动手。不要总是停留在观望阶段,不要推诿说自己“我忽视了”,或者说“我正想要去做”等等。路是要人走的,应该自己动手去做,要破除依赖心理。

(11)制订一份休闲计划。如果你能制订出一份既愉快而又切实可行的休养身心的计划,那么在这个时间还没到来之前,你的心情会是愉快的、有盼头的。

斯蒂芬森认为,如若能做到上面讲的这十一条,就可以使人保持心理健康,能够预防心理疾病,也可以治疗心理疾病。他这话多少说得过了一些,不过也确实是有一定道理的。我这里再作一些补充说明。

①一个人应该善于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开展一些有益于身心的文娱活动。文娱活动将和体育活动一样,可以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排除损伤大脑的二氧化碳。

②每个人最好都要有几样兴趣爱好。有了兴趣爱好,可以增加你的活力和情趣,使你的生活充实、生机勃勃。青年人要敢于向未来挑战,对未知的东西产生兴趣,从你喜欢的未知事物人手。比如,假若你对语言学、文学、历史、艺术等等不了解而又喜爱的话,那你就可以无畏地闯进它们的“宫殿”,这对保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大有好处。

心理学上做过这么一个试验:把松鼠放在滚笼里,让它自己任意欢跑的时候,每天跑上八公里,血压也不会升高。可是,如果你用人工转动滚笼,强行让它跑的话,跑上二公里它的血压就高了。人类同样如此。自己高兴干、主动干的事,比起不高兴、不情愿干的事所引起的疲乏程度来,前者仅占后者的四分之一。所以说,我们应该尽量地把那些“必须做”的想法变成“我愿意做”的,因为强迫做和自愿做的工作相比,它们的效率是大不相同的。

著名排球女将孙晋芳在一篇获奖作文里,曾谈到她把“要我练”变成“我要练”的思想转变过程,这也就是变强迫为自愿的过程。有了“我要练”的要求动机以后,她锻炼得就更加刻苦,成绩也突飞猛进了。当然,眼前的兴趣也好,对未知的兴趣也好,并不限于一定是什么大目标,或者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业”,只要是于人于己有益的自己乐于去做的,哪怕是点滴小事也可以。

三是斯蒂芬森讲的保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的十一条“秘诀”,说来说去,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每个人都应该想方设法地去消除心理上的压力。心理压力会增加人体血液里的有害的胆固醇(LDL),减少有益的胆固醇(HDL),这样,动脉就会容易硬化,人就会过早老化。所以说,为了让青春常在,永远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善于对付心理压力。

勤于用脑,长生不老

青年朋友也许听过有人把神经衰弱,甚至把早衰和早亡,都归结为。“用脑过度”。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所谓“用脑过度”,应是指没有节制地,或者说是没有节奏地、持续不断地用脑,违反科学所造成的。如果你是有张有弛地、有节奏地用脑,那么绝对不会得神经衰弱,更不会短命天亡的。

我手头有一份资料,足以说明上面讲的这种看法的可信性。有人曾对400名16世纪欧美伟人加以分析研究,发现最长寿的是一些发明家,他们平均年龄99岁;而另外400名16世纪普普通通的知识分子,平均年龄却是66.7岁。这就表明,越是用脑,越会长寿。还有一份是中国的资料:有人曾经对秦汉以来的3088名著名知识分子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他们的平均寿命是65.18岁,而其中比较著名的、在学术上有大成就的名人,寿命反而更长些。例如,东汉思想家王充70岁,六朝的数学家祖冲之71岁,唐代诗人白居易74岁,他们的享年都超过了上举的平均年龄。

你也许觉得这真是令人费解,怎么越是用脑,反而会越长寿呢?这是因为人脑有“用进废退”的特性。脑力劳动只要适当,那么越是多用脑,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就越是不会受阻抑,各种器官的生理功能也就越是不会失调,各种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也就会越多,形成的条件反射也会越多。这样一来,神经联系、条件反射就可以不断地得到强化和巩固。于是脑子的反应就会显得越加灵敏,精力也会显得越加旺盛。精神上有了寄托,就不会意志衰退,也不会感到寂寞无聊、烦闷抑郁了。这样一来,还会不健康长寿吗?!

本世纪80年代,研究人的大脑的一些生理学家们,经过多年的苦心研究钻研,提出了关于大脑功能衰退的新见解。过去脑神经学家认为,人类从30岁开始,每天大约有十万个脑细胞死去;而近年来美国一位生理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大脑里的神经细胞不仅不会“死”得那么快、“死”得那么多,而且旧的神经根还能在新环境条件的刺激下,生长出新的神经细胞来。另一位日本的科学家用超声波测量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的大脑,他发现勤于思考的人,脑血管会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使大脑神经细胞得到良好的保养,这样就可以使得大脑不至于过早地衰老。

相反地,一个人如若从青年时代起就不注意发展智力,不勤于用脑,那么,他(她)就很有可能被精神病学家称为“慢性脑病”的病魔所征服,这样一来,情况就会大变。这种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开始,会出现对周围环境的一切兴趣减退,逐渐地感到厌烦甚至敌视;接着,一切心理机能将会逐步衰退;最后,智力衰退,神智不清,将进入生理学家所谓的“迷雾”阶段。到达“迷雾”阶段时,也许会伴随着出现情感冷漠、记忆力混乱以及大脑机能“山穷水尽”,身体也将会跟着垮下来。这也就是通常讲的“身心尽瘁”。这是不能不引起警惕的。

因此,为了保持你的心理健康,为了使你益寿延年,我劝你要勤于用脑。

同类推荐
  • 世界上最经典的1500道心理测试题

    世界上最经典的1500道心理测试题

    本书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精选了1500道轻松有趣的心理测试题目,从不同角度帮你解读自己与他人内心深处的秘密,包括心理、性格、情绪、IQ、爱情、社交和职场等领域,语言诙谐、幽默,观点辩证、独到、权威,内容充实、时尚,让你在轻松的阅读测试中对自己和他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更懂得人性,更容易交友,更具魅力,更能取得成功,让自己的人生处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 自己心理自己看

    自己心理自己看

    人类利用说话和文字表达他想传达的意义。这些语言不仅充满象征,而且往往运用并非精密的符号或意象,有些只是缩写成一串字首。诸如UN(联合国)、UNIUEF(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ESCO(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等便是;其他是熟悉的商标、专利药品、标记或徽章的名字。虽然这些本身并没有什么象征,但通过共同的用法或约定俗成,它们就会有个可辨识的意义,这种东西不再是象征,而是符号,只不过用来表示它们代表的特体。
  • 不乖,哈佛导师的自我突破心理学

    不乖,哈佛导师的自我突破心理学

    从小,被大人教导的我们都深信:“乖巧”就有理,“听从”便无罪。长大以后恍然发现,童年时期关于被表扬的经历,居然都只与满足了大人的期待有关——而不是你本来就很好。一直在压抑真实的自己,灵魂深处的不安感要如何摆脱?哈佛心理导师加藤谛三在本书中深层剖析了“乖孩子”在长大以后自我认同度低、迷茫、委曲求全、不敢走出舒适区等种种负面心理背后的深层心理成因,追溯到童年成长过程中抽丝剥茧,分析了家庭环境、父母的态度对成年后的你心理所造成的影响,提出了找回自信、实现自我价值的处世智慧,鼓励读者摆脱父母和他人的期待,接受不完美却真实的自己,喜欢上自己,勇敢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生活。
  • 做决定前,读一点心理学

    做决定前,读一点心理学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受到一定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尽管有时候我们觉察不到。说一个人发脾气、闹情绪,这就是一种心理活动;说一个人洋洋得意、意气风发,这也是一种心理状态;说一个人品行不好、思想消极,这其实还是心理活动的一部分。事实上,人的表情达意、一举一动都是心理反应,都遵循一定的心理规律。本书择取了对人们影响重大的77条心理定律,这些心理定律是前人经验的总结,也是让人从迷惘走向坚定、从失败走向成功、从痛苦走向快乐的法宝。每一个心理学定律都是人类心灵的秘密,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真理。通过学习理解这些心理学定律,能让你说话办事有的放矢,避开冲突和尴尬。
  • 本能心理学

    本能心理学

    “生活中,很多人常常会有轻生的念头。但是当你真的和我现在一样深陷绝境的时候,本能就会被激发出来。我们在寻找一个爱情伙伴的过程中,是把我们的女性原始意向或男性原始意向投射到潜在的对象身上,也就是说,每个人在寻找伴侣时,心里面提前就预设了一个标准。如果你存心拖延逃避,你就能找出成千上万个理由来辩解为什么事情无法完成,而对事情应该完成的理由却想得少之又少。把“事情太困难、太昂贵、太花时间”等种种理由合理化,要比相信“只要我们更努力、更聪明、信心更强,就能完成任何事”的念头容易得多。”
热门推荐
  • 勇敢成长

    勇敢成长

    金夏从小在自卑的阴影中长大,不如姐姐高挑漂亮,也不如姑姑家的妹妹学习好,不如伯伯家的姐姐能说会道,........感觉自己又笨又傻的金夏在人们鄙夷的目光中嫁给了一个山里来的穷小子,夫妻二人不畏艰难,共同奋斗,老公事业的一路开挂,也让旁人羡慕嫉妒恨。曾经被人小瞧的金夏最终收获了美满的人生。
  • 末世女尊:家有老公太嚣张

    末世女尊:家有老公太嚣张

    重生末世,云惊澜意外的发现这里居然是女尊世界,更让她不敢置信的是男人生子!而且自己也已经有了老公和儿子。只是这老公不疼,儿子不爱怎么办?!当然是宠!使劲宠!宠到让他们不能自理![小剧场]某一天,云惊澜醉酒一吐不快后:“别人家都是老婆最大,怎么到我这就反了?”“云惊澜!你给我再说一遍!”云惊澜看着虎视眈眈的老公,立马怂了:“我,我说……不宠老公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平时也只有宠宠老公,才能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老公~”ps:[女尊]慎入
  • 盛世娇宠:夫人狠嚣张

    盛世娇宠:夫人狠嚣张

    她从温婉隽秀的世家嫡女,到独掌一府大权的将军夫人。她这一生跌宕起伏,尝遍艰辛,也享尽荣华。姐妹背叛,亲人陷害,只为了一桩婚。……闭上眼的那一刻,身心俱疲的她终于得以平静,但却再也见不到那般好的少年郎了。若能回到从前,她绝不会再轻易相信旁人,更不会再拒婚。大梦一场,重回少时,一样的际遇,不一样的人生。
  • 张居正(全集)

    张居正(全集)

    作品以清醒的历史理性、热烈而灵动的现实主义笔触,有声有色地再现了与“万历新政”相联系的一段广阔繁复的历史场景,塑造了张居正这一复杂的封建社会改革家的形象,并展示出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小说通过对典型环境的生动再现,历史氛围的精心营造,既弥漫着一种典雅古朴的气韵,又给人晓畅通达,引人入胜的阅读愉悦。
  • 笙笙寥

    笙笙寥

    古风穿越,不喜勿喷。谢谢,望大家喜欢??
  • 乐平无忧

    乐平无忧

    乐平原本遵循娘亲的遗命,在上溪村过着平淡快乐的生活,只要能吃上一顿糖醋鱼,就会开心了。但一伙不速之客的到来,打破了乐平平静的生活。小剧场:连着三天痛不欲生的扎针,饶是苏凛寒毅力惊人,也终于受不了了。“不知在下哪里的得罪了姑娘?”苏凛寒对着眼前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再不敢轻视。“没有。”乐平眼皮都没有掀一下。“若是在下有得罪之处,还请姑娘海涵。”苏凛寒诚意十足。乐平抬头瞅了他一眼,“不知公子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乐平冷哼离开,敢支使她,活该!男女主相差八岁,男主足智多谋,女主不遑多让,涉及宫斗权谋,历史架空。
  • 无敌战魂

    无敌战魂

    本是人尽可欺的普通少年,备受歧视十数年,可,终有一日,他遇云化龙。手提破魔灭神剑,身燃无尽吞噬火,举手之间,吞噬天地。有无敌战魂,管他什么天才。有无敌神剑,管他什么神佛。从小小宗门崛起,诸天神佛避让,无尽仙帝颤抖!
  • 小言行 大影响

    小言行 大影响

    一个个充满智慧的言行被融入本书的一个个故事中,更加生动深刻。针对不同读者,《小言行大影响》都有富于哲理的经典故事,每个小故事后均画龙点睛地提炼出其深邃的智慧,使读者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故事的真谛,获得心灵的顿悟,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What Did the Baby Boomers Ever Do For Us?
  • 兜率不磷坚禅师语录

    兜率不磷坚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