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0700000027

第27章 心理问题的治疗(1)

“心理疗法”

在中国古代医学典籍里,就曾指明了,心理因素既可以使人发生疾病,同时也可以治疗疾病的事实及其原因等问题。比如说:“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就把心理因素可以导致心理疾病讲得很清楚。现代精神医学临床诊断的大量统计,已经完全证实了我国古代医学这种论断的科学可靠性。例如,调查研究表明,在经历过“人生剧变”的人们当中,发病率为五分之四;而在未经剧变、挫折的人中,发病率只有三分之一。丧失眷属者的发病死亡率,要比正常人高出七倍。日本一位医生统计内科患者,其中包括恐癌症患者在内,大约有百分之四十四点六是属于因心理因素致病的患者。美国一位医生统计,在一般临床中,大约有百分之五十的症状是心因性的,或者是伴有大量心理因素的。这两位医生统计的百分比数字,很相接近。这也就是说,在内科病患者当中,大约有一半的人,是由于心理因素而致病的。

另外,大量观察和调查证实,积极的情绪、完善的人格、和谐的人际交往、开朗的性格、清晰的思路等等,已不容置疑地被认为有助于防病、抗病和健康、长寿。古今中外的许多病例证实,有些病症单靠药物是无法治愈的。比如焦虑性神经症,它的致病原因既和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有关系,又有精神因素的原因,因而单靠药物治疗便很难奏效。

有些病症根本不需要药物治疗,采用心理疗法就可以“不医而愈”地康复。比如,运动员们在比赛的关键时刻,怎样才能很好地解决心理压力的问题,就不是单凭药物所能解决的。

我国跳水名将陈肖霞,在第五届全运会上获得全能和十米跳台比赛两枚金牌后回忆说,在全运会前,她之所以能够排除烦躁不安等心理障碍,顺利参加比赛;出国乘坐飞机途中,她之所以能够应用调整呼吸和放松技术,消除了呕吐现象;去比赛场地途中,她之所以能够运用“呼吸守点”(只看一个固定目标)方法,消除了过去头痛晕车的毛病,这一切,都是她接受心理训练后所取得的明显效果。

1984年9月19日《北京晚报》“科学长廊”栏,刊登了一封读者来信。信里讲道:“我曾(求答)治疗眼睛不会转动的病。信刊登后有七位医生给我提供疗法和药方。……鲜鱼口的张智忠大夫认为我的眼睛没有毛病,我的患病心理是由于精神忧郁造成的。平时,我总是自我怀疑眼睛有病,张大夫使我走出了迷宫,我现在精神好多了,也不感觉眼睛有病了。”这位读者的“病”,就是只用心理治疗达到治愈目的之又一例证。

那末,究竟什么是“心理疗法”呢?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按照它的做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1)心理治疗法。可以简称为心理治疗。这种治疗方法不是用药物去治疗,而是根据心理学的原则改变心理失常人的行为,让他们的心理恢复正常的状态;(2)身体治疗法。可以简称为生理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是根据生理学的原则,用药物或其他物理、化学的方法,改变心理失常人的行为,让他们的心理恢复正常的状态。现在我们要讨论的,主要是第一类方法,也就是心理治疗法。

(1)心理治疗法也可以分为两类:

①心理分析治疗法。这种治疗方法不是以心理失常人表现于外部的外显症状,作为诊断和治疗的目标,而是只把外显症状作为线索,来探求追查他(她)所潜隐的心理问题。这种疗法认为,患者内心深处潜藏隐状的问题一旦被揭露出来,而且患者本人能够自己接受和了解这种隐私的病因之后,他们心理失常的原因就可以被解除,这样,就可以在思想上豁然开朗,病也就会“豁然痊愈”。

你听说过“打扫烟筒”疗法吗?把心理疾病比喻为堵塞了的烟筒,用谈话等办法,使患者清扫干净心中的积郁和烦闷,吐露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思想问题,使他们解除思想疙瘩,豁然觉悟、茅塞顿开,病也就立刻好了。这种俗话讲的“扫烟筒”疗法,就是心理分析法。心理学上把这一种心理分析治疗法又叫做“顿悟治疗法”,其道理也就在这里。

②行为治疗法。这种心理治疗方法和上面讲的心理分析治疗法正好相反,它是直接地以心理失常患者表现于外部的、失常行为的外显症状作为治疗的目标,给以直接治疗。这是因为行为疗法者认为,人们的一切心理疾病或者反常的病态心理,必然地要在身体的外部行为上,表现出与其相应的各种症状来。这些身体外部症状就是某种异常(失常)的行为。而这些异常行为正是“病人”对周围环境不协调的表现。行为疗法认为,异常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来进行调整和改变的。因此,行为疗法工作者们又把他们的这种心理疗法,叫做“行为矫正疗法”。

行为疗法是一种新兴的疗法,它比起古老的心理分析法来,有很多先进之处。行为疗法的指导思想是:把人看作为一个整体,大脑的高级神经活动支配人这个整体,因此,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自己控制自己,改变、调节自己的一切行为。而通过学习调整了行为,就可以使身体的生理状态和周围环境保持平衡、稳定的状态。这个原理经过医疗实践,证实确实有效,于是就创建了这门新兴的行为疗法。行为疗法在美国现在很时髦,因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在美国现在依然有广泛的影响。

不过,行为疗法是有缺陷的。那就是这种疗法,过分偏重于依靠行为上的矫正来治疗病态行为和心理疾病,从而忽视了人的认识作用。实践表明,如果不解决病人认识上的问题,而单靠行为上的矫正,是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好一些心理疾病和失常行为的。

除了上述两类主要的心理治疗方法以外,还有很多常用的其他方法。

这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对治疗心理疾病和保持心理健康都有一定的帮助。至于究竟哪一种方法最好,这就不好讲了。因为任何方法都不是唯一决定治疗成败的因素,比如说,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患病的时间长短不同、患者每个人人格特质不同等等,都是影响治疗成败的重要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又很难加以人为地控制。但是,有一个大家都公认的“秘方”,那就是防止心理疾病或者说防止心理失常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经常地保持心理健康。

心理疗法之所以能够生效,就是因为通过意识的能动作用,可以对于行为活动加以控制,通过人格可以对整个身心加以调整,通过情绪状态可以对机体加以协调影响。这样,每个人就可以保持主观的个体和客观的环境之间、生理与心理之间、自己和他人之间的稳定和平衡,从而使身心更加健康起来。

心理疗法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已经被人们普遍公认为是行之有效的医治疾病的方法,它甚至可以解决医学上很多老大难的顽症痼疾,收到常规医疗措施所不能比拟的效果。心理治疗通过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可以有效地矫正一些异常行为,比如,精神失常、犯罪行为、不守纪律,不肯学习,甚至说谎、口吃、遗尿、吮指等等怪癖恶习。所以它在各国盛行起来,被广泛加以应用,并且逐渐摸索出了多种多样的心理治疗的具体形式。

比如,音乐治疗、催眠暗示、生物反馈、行为矫正、心理咨询等等。在这些具体方法中,我们将选择一些行之有效,“屡建奇功”,而又简便易行和适合当前我国国情的方法、技术,介绍给青年朋友。

当你运用各种心理疗法时,都需注意一点:“心理疗法”并不是单一式地、对症下药式的“对症疗法”,而是各种因素、方面配合起来的综合疗法。因为心理疗法的总目标,是改变一个人的属于病态心理的人格。

这是因为很多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往往是由于从幼小的时候起,在人格发展上有缺陷,不能很好地适应周围环境,于是就会引起各种精神上的症状和反常行为。而这些症状和行为又都不是生理上的病变,而是人格缺陷所造成的。心理疗法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弥补他们的人格缺陷,使他们的人格不断地充实、丰富和完善化。比如,心理咨询,就是由医生和社会心理学工作者们联合起来,综合研究病态心理的起因和治疗方法,帮助心理疾病患者的人格完美起来。

当然,心理疗法决不是“万能”的。心理疗法曾经一度被人们误解为唯心的,甚至被歪曲为“挂着科学招牌的迷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把心理疗法的作用、疗效,说得过了头,弄得神乎其神、不切实际的缘故。

那末,究竟怎样运用心理疗法?

如果你进行自我治疗时,应当注意:

(1)要对心理疗法充满信心。你可以先不去考虑它们的疗效究竟会是怎么样,但是确信试试看总会有益无害,这样的自我暗示作用本身就是心理治疗。

(2)坚持“治疗”下去,持之以恒,不要因为很快就收到疗效而停止,也不要因为还看不出成效就中断。坚持本身可以使你磨练意志,它本身也是心理治疗。

(3)如果某一方法收效不大,或看不出什么显著的效果,那就无妨改用另一种方法。也可以几种方法交替使用,或者同时使用。

如果你扮演“医生”的角色,对你的朋友、伙伴、亲人进行心理治疗时,你应当注意:要让对方对你产生信任感、亲切感和安全感,你首先应该设法使他们增强治愈的信心和决心,对他们多加体贴和鼓励,在相互思想沟通交流的气氛中进行。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对于心理疾病患者,除了适当用药之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用自己的意志和理智去战胜疾病。无论是谈话,或者是帮助他们采用一些具体的心理疗法时,从语言到表情,都要避免种种不良的暗示。你既不能急躁、急于求成,也不要厌烦、灰心。

“调整呼吸节奏法”

1984年10月14日,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的“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过程中,出现了一幅激动人心的场面。我国选手曾朝学在一路遥遥领先于大多数选手的时候,突然一年前扭伤的左腿开始疼痛起来,接着呼吸也乱了起来,跑的速度跟着降了下来,慢慢地落后了200米。当时,他汗流浃背,精疲力竭,心理上不由地产生了能不能勉力追赶,甚至能不能跑完全程的忧虑。越是这样想,他就越发觉得疲惫不堪,难以坚持,气喘吁吁,心慌神乱。后来,他不断地提醒自己、“有希望,要专心”,在努力减轻身心的紧张、压抑的同时,注意调整一颠一簸的步伐带来的呼吸不均,调整呼吸节奏,强迫自己振奋精神。终于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度过了困苦的“极限”,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步伐节奏,最后转败为胜,取得了比赛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曾朝学的取胜,固然要靠他平日锻炼出来的坚强体力。但更重要的是,在关键时刻,他善于调整自己的呼吸节奏。所以说,我们要想保持心理健康,那就需要学习善于控制自己的呼吸。因为有节奏地呼吸会改善你的大脑的供氧状况。

生理学家的实验证实,每人每天大约要吸入16升的空气,这个数字相当于摄人的食物和水的6倍体积。正常工作时,大脑的需氧量是身体需氧量的3倍;坐着的时候,需氧量则要更大些。简而言之,人的大脑仅占体重的2%,可是它的耗氧量却占全身的20%。呼吸可以使身体和大脑,充满生机勃勃的活力。有规律地、有节奏地呼吸,可以促使大脑灵敏;在吸入和呼出的间隙,如果能屏气几秒钟,就可以使大脑稳定化,有助于集中注意力。通过缓慢地深呼吸,可以主动地控制身体的活动,可以有意识地减慢脉搏,而且可以改变意识的状态。

当你感到情绪紧张的时候,你要尽力使你的心脏跳得慢些,这样会使你的大脑工作轻松化。因为比较缓慢的心跳,可以给人一个缓冲的“歇息”。通常人们的心跳次数为每分钟70~80次。生理心理学经过实验证实,如果你能把心跳保持在六十次以下,那你的身心将会更加健康,也会提高大脑功能的敏捷程度和灵活程度。你可以试一试,排除一切杂念,漫步在林荫路上,或者缓慢自如地、精神专注地打一套太极拳,你的感觉会是什么样子。我想,你会感到心理上轻松、精神上舒畅、身体上舒适吧。为什么会有这样轻松舒适的感觉呢?那就是因为身体和大脑,同时协调地放松了的缘故。

如果此刻你没有散步、打太极拳的场地或时间,那你可以坐在舒适的椅子上,精神专一地欣赏美妙的古典音乐或者轻音乐。如果这样的条件你也不具备的话,你无妨闭目静坐,在头脑里想象地打一套太极拳、做一套广播操,或者什么也不去想地“如入禅境”。如果做不到“什么也不去想”,那你就默念数字。总而言之,精神集中,不去牵挂思念。这种方法也可以叫做“冥想放松法”,主要的目的是,设法调整你的呼吸,让你的呼吸缓慢而又有节奏。

下面介绍一个简便的调整呼吸节奏的方法:(1)呼吸要和动作一致,在呼吸时要配合身体的动作。(2)坐端正,身体放松,做深呼吸。从下腹部逐渐地往胸膛充气,呼气时腰部用力,尽量放开腹部将气挤出去,好似充气的皮球;吸气时,腰部也要用力,尽量收缩腹部将气吸进来,好似撤了气的皮球。

当你这样深呼吸的时候,要掌握四点:(1)必须分阶段地一次一次地做下去。(2)吸足气后,不要立刻呼出,要尽量使这口长气,一直沉到下腹部。(3)绝对不能勉强地用劲,乱用劲或者劲过大,否则,便收不到应有的效应。因为“放松”是一种人为的技巧,而不是靠天生的自动的反应。那么,怎样放松?怎样才能使呼吸有节奏?这要靠学习,靠慢慢地摸索,而这种学习和摸索,是要根据你自己的体力“量力而行”。病号和运动员同样采用这种调整呼吸节奏的疗法时,显然用劲的程度是不会相同的。(4)调整呼吸节奏疗法,也可以叫做和脉搏同步的“韵律呼吸法”。吸、止、呼的比例,平均是(1)、(4)、(2)的比例,让呼吸和脉搏同律,效果会更好。

“冥想放松法”

我国年轻的小提琴家胡坤,在1980年11月第四届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奖后,突然左手患了严重的“职业病”,全手麻木、无名指不能活动,他的手指再不能在四根银弦上,演奏出美妙动听的旋律了。他那颗痛苦的心象坠进了一口没底的深井,到处求医,不见效果。后来经过医学心理学工作者的指点,解除了思想上的紧张状态,做到心理放松,开始从头练起,三个月后又能熟练地演奏他已停拉了三年的过去能演奏的所有乐曲。

胡坤所接受的疗法,就是“冥想放松法”。这种方法,对保持心理健康能够奏效的理论依据,大体上和我国的“气功”、印度的“瑜伽术”是缘出一辙的:闭目守静,把精神集中到一点,造成大脑里的一个优势兴奋中心,从而抑制其他部位。

同类推荐
  • 弗洛伊德6: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

    弗洛伊德6: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

    此卷包括三篇论文。《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发表于1905年,该文深入探讨了诙谐的技巧、目的、动机、心理起因及其与梦、潜意识的关系。《精神分析中潜意识的注释》发表于1912年,该文简明扼要地揭示了潜意识的含义及其在精神分析中的地位和意义。《论潜意识》发表于1915年,是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一篇重要论文,也是他论述心理学基本理论方面的代表性文章之一。
  • 狼道的秘密

    狼道的秘密

    狼族在草原上纵横了百万年,以自己桀骜不驯的性格,不屈不挠地生存着、繁衍着。自古以来,人们对狼颇多贬斥。一提起狼,人们便会想起“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等一些关于狼的负面词语。事实上,狼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很好品质,譬如:勇敢,狼能在关键时刻奋力一搏;坚忍不屈,狼既懂得进攻又懂得退守;沉着冷静,无论形势多么险恶,从狼的眼睛里都看不到一丝一毫的慌乱与紧张;善于交流,更善于独立思考;既懂得遵守狼群纪律,又发扬团队合作的精神……正因为如此,无论遭遇多么恶劣的自然环境,面临多么强壮的狮虎、凶狠的人类,狼始终占据在食物链的顶端,顽强地生存下来。
  • 活学活用心理学

    活学活用心理学

    如果你是老板——活学活用心理学,你就会通过了解员工的心理和需要,适时地调整管理方式,给予员工恰当的关心和尊重,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挖掘其潜能,使之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效益;如果你是父母——活学活用心理学,你就会根据孩子的心理特征变化,适时地调整教育策略,对孩子提出积极的期望,在奖惩孩子时也能恰到好处,让孩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如果你是员工——活学活用心理学,你就能尽快地转变角色,融入职场,化解各种矛盾,在职业生涯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 心理健康36计

    心理健康36计

    体味心理36计,让你拥有一颗轻松愉快的健康心灵。让你踏上重获心灵健康与生活幸福的途径;让你超越自我,从平凡之中领悟着人生的真味。过开心的日子,首先要有一份好心境。心境的好坏,在人不在天,在己而不在人。好的心境来自于人性的平和与淡泊。平和就是对人对事都要想开点,看点,不必斤斤计较生活中的一得一失,淡泊就是要超脱世俗的困扰、红尘的诱惑,有登高临飞宠辱皆忘的情怀。其实,保持一份好的心境并不是与世无争,也不是冷眼旁观,随波逐流,更不是封建士大夫式的悠游潇洒。拥有一份好心境,实在是一种大气魄。
  • 每天读点好玩心理学

    每天读点好玩心理学

    本书囊括了认知心理学、性格心理学、情绪心理学、行为心理学、自我管理心理学、成功心理学、职场心理学、营销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男性心理学、女性心理学、爱情心理学、性心理学、婚姻心理学、怪诞心理学、色彩心理学、图画心理学、音乐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灾害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理治疗学等二十几种心理学分支,数百个好玩心理学话题,内容新颖,案例有趣,讲解生动,方法实用,可读性强,以理论联系实际,以事例为佐证,贴近现实生活,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及其在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应用,是一本实用、有趣的心理学书籍。
热门推荐
  • Magic and Other Misdemeanors (Sisters Grimm #5)

    Magic and Other Misdemeanors (Sisters Grimm #5)

    Daphne, Sabrina, and Puck's most magic-filled mysteryThe latest addition to the New York Times bestselling series, which Kirkus Reviews calls "memorable and madcap"In book five of the series, Sabrina and Daphne Grimm are ready to tackle their own case: Who is stealing the magical possessions of the most powerful Everafters in town? With Granny distracted by Mayor Heart's campaign against human residents, the girl detectives are on their own. Puss in Boots (now an exterminator), Cinderella (a radio relationship counselor), Sleeping Beauty (owner of a coffee shop), and their old enemy, Prince Charming, are among the many suspects, and one thing is for certain: The villain's plans mean a grim future for the Grimms—truly!
  •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5)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画演天地

    画演天地

    在以画入道的修真界,初入宗门的少年少女和历练不够的修士举止行为都像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主角骁勇自小跟随爹爹上山打猎,极为善战,他入了修仙宗门,来到他们之中,就如同虎入羊群,所向无敌。
  • 山河破之雪女令

    山河破之雪女令

    久病缠身,断了更新,十分抱歉,下不为例。
  • 母亲(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母亲(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云生何处

    云生何处

    一般穿在床上第一眼看到的男人都是男主,要么妖冶狂隽,要么柔情似水,一般出于剧情需要冷漠似冰的男主都占多数,这样才会在最后和女主尽释前嫌,相亲相爱。但不管男主是何类型,颜值上总会有个底线,最不济也是个外貌平平、气质出众的公子。但是谁来告诉左云,她眼前这个猥琐大叔到底是个什么鬼?
  • 九零锦鲤小娇妻

    九零锦鲤小娇妻

    重生以后,慕颖儿只想远离豺狼亲人过好小日子,可惜造化弄人,她总是一不小心就把曾经的丈夫救了一次又一次。苏宸不信命,但他确实从出生以来就霉运缠身,直到他遇见了自己的小锦鲤,就翻身秒变幸运儿,各种逢凶化吉。好想把小锦鲤拐回家……但是小锦鲤十八,他都近三十了,这算不算诱拐萝莉呢?
  • 一条鱼的狂奔

    一条鱼的狂奔

    本书共收录小说家周海亮几年来精选之作。其中绝大部分被《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各类刊物转载,并被选为中考或者高考试题。全书共分四辑,其中既有表现亲情的如《亲爱的,特雷西》,又有表现人间大爱的如《毛毛熊》;既有表现战争的如《沉默的子弹》,又有表现乡土的如《老爹打工去了》;既有表现荒诞的如《百战百胜》,又有表现生存境况的如《一条鱼的狂奔》。内容丰富,篇篇精彩,字字珠玑。
  • 贫道下山的那几年

    贫道下山的那几年

    师父说,山下的世界,是一张让人沉沦的网,最容易消磨修道人的心。师父说,山下的女人,一个个如狼似虎,吃人不吐骨头。师父还说……阿弥陀佛,既然山下那么恐怖,贫道更应该下山,拯救众生。
  • 真希望我30岁之前就知道的30件事

    真希望我30岁之前就知道的30件事

    什么样的女人才有好归宿?什么样的女人才能摆平婆媳关系?什么样的女人才能吃定自己的另外一半?什么样的女人才能玩转职场?什么样的女人才能如鱼得水?什么样的女人才能在多重身份之间变身自如?能做到以上这些的女人,必定是个内心强大、外表美丽的女人。人的禀赋气质是天生的,但气场却是可以后天修炼。美丽亦如是。世界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真希望我30岁之前就知道的30件事》告诉每一个女人,人生路上可以让你少走弯路的30件事,从内在到外在,从气场到气质,从职场到爱情,你,可以是璀璨夺目、独一无二的你!幸福,就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