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71000000013

第13章 《庚子西狩丛谈》的口述者与执笔人

历史学家翦伯赞在《义和团书目解题》中认为众多有关义和团的历史文献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庚子西狩丛谈》,他还高度评价该书为记述“西逃”诸书中最佳之著作,可见其史学价值之高。一九三五年,美国传教士浦爱德更将《庚子西狩丛谈》译成英文,由美国耶鲁大学刊行,之后更有德文、日文的译本。中外推崇,视为信史。该书若以现代的说法,是真正名副其实的一本“口述历史”。口述者是吴永,而笔录者是刘治襄。

吴永(1865—1936),字渔川,别号观复道人。祖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西昌县。清光绪四年(1878)父殁,次年随母徙成都。因家贫无力延师,从亲友处借书攻读,刻苦自励。涉猎经史之余,还工于绘书,精通音律,特别对金石颇有研究。光绪十年(1884),法军入侵中国云南,吴永投笔从戎。次年,清政府与法国议和,遂解甲归田,客居长沙。光绪十三年(1887),吴永由湖南入京师,经侍郎郭嵩焘推荐,到户部侍郎曾纪泽家教书。因勤于职守,颇得器重,曾纪泽以次女曾广珣嫁之。婚后纳资捐得知县,分发直隶候补。或许是因为与当时的北洋大臣李鸿章弟弟李鹤章第四子李经馥(曾纪泽长女曾广璇丈夫)是连襟关系,成为李鸿章幕府中一员不可多得的干才。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吴永曾随李鸿章赴日本商谈“和约”,任“办约文案委员”。光绪二十三年(1897),经李鸿章的大力推荐,补授直隶怀来县知县。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华,慈禧携光绪微服仓皇出走,首站就到了当时隶属怀来县的鸡鸣驿。吴永得知慌忙接驾,他任职的怀来县非常贫瘠,又加之当时兵荒马乱,鸡蛋、小米粥、玉米面、窝窝头就已经是倾其所有了。尽管食物简陋,但饥寒交迫的慈禧仍然非常高兴,对吴永心中顿生感激之情,又得知他是曾家女婿,又与李鸿章世交,见驾时应对从容,对朝廷的忠诚溢于言表,自然更加地赏识。之后,吴永又随慈禧西行,担任前路粮台会办,日夕召对,故对当时诸多事宜,深知内情。回京后,慈禧就将吴永官职升至五品,连升三级。但李莲英等宫廷幕僚忌恨心泛起。慈禧为了历练也为了保护吴永,最后就把他“下放”到西安做了一个四品的道台。不久,又将他“下放”到了更远的广东雷琼道。

刘治襄(1869—1936),名焜,谱名振书,字芷芗,晚号甓园居士。浙江兰溪官塘乡厚同人,生于清同治八年(1869)十月二十三日。才华横溢,雅博宏深,曾受业于俞曲园(樾),光绪二十七年(1901)乡试第一,会试得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北京京师大学堂教授、省议会副会长、国务院参议、内务部总务厅厅长等职。民国八年(1919)七月,屈映光(文六)署山东省省长,刘治襄是他的秘书长。这时吴永刚在山东任胶东道尹,因有事进省,屈氏宴之于省署西园,并要刘治襄作陪。两人因同属浙江,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席间畅谈庚子“西狩”故实,合座倾听,屏息静气没有一点动筷子的声音,刚说到紧要关头,忽报某镇帅到,主客纷纷离席,一番酬应,故事便中断了。一断便是七八年,直到一九二七年,因潘复入京任内阁总理,刘治襄和吴永一同入枢府任记室,两人同处一室,这才重续八年前未完的“传奇”故事。刘治襄形容当时的心情说:“此次所谈,……予既温旧闻,复偿新愿,胸藏宿块,顿尔消解,欣慰殆不可言喻。最可异者,区区一夕谈,发端于八年之前,而结委于八年以后。假当时稍延片刻,一气说尽,亦不过晓此一段历史,茶前酒后,偶资谈助,反不觉如何注意。乃无端画成两橛,神山乍近,风引舟开,偏留此不尽尾声,悬悬心坎。直至今日,言者听者,乃复无端聚集,完此一桩公案。地隔数千里,时阅六七年,以万分渴望之私,当十九难偿之愿。本非绝对必需之事,已作终身未了之缘,成日蓄之意中,而一旦得之意外,便觉得一字一语,皆成瑰宝。奇书残本,忽然足配完编,一如荡海萍花,既离复合,西窗听雨,重话巴山,此岂非人生难得之快事耶!”

《庚子西狩丛谈》一书,凡五卷,共七万余言。初稿就在三个晚上写成,可见刘治襄的才思敏捷,他说:“因率就灯下援笔记述,取案头日报,用寸草涂抹其上。初意数纸可竟,乃引而愈长,既尽一纸,更取一纸,直至晓钟将动,尚未罄其十一。”可见当时他在记叙此书时是如何的兴之所致,一发而不可收。后来经过两次增补修正,又经吴永看过,根据吴氏日记增订了名物时地,方才完稿。

吴永对刘治襄赞不绝口地说:“笔致纵横,词采磊落,事皆翔实,庶可传信,先生记忆强密,精力滂魄,即此可见。”以十天工夫写成这样的传世之作,可见刘治襄的才华横溢之一斑。

《丛谈》既毕,刘治襄又写了一段颇长的模仿“太史公曰”的评述,提出他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庚子一役,衅自我起,衡情量理,我们当然不对。但既已到宣战阶段,那就不必论理而论势了。他们的联军,从千万里外而来,以当时的交通工具,后继的援军,一定赶不上来的。他们集合了“风习各殊之众”,携“猜嫌互异之情”,勉强推定了统帅,号令决难一致。联军总数,不过三万余人,“悬军深入,冒百忌以赌一日之得失,以兵法论,实处于必败之势,所谓‘越国鄙远,吾知其难者也’”。当时,中国军除禁军不计外,所号“北洋六军”,环列于京津间,为数当在十万以上。“以众御寡,以主敌客,以逸待劳,赚之登陆而断其后,八面犄角,一鼓而覆之,固非甚难事也。否则,围而锢之,勿加杀害,杜绝接济而使之自屈。”孰料竟等而下之,“乃既不能战,并不能守,京津三百余里间,一任其从容驰骋,长驱突进……”刘氏这些论点已不是书生谈兵,纸上作论,他清楚地提出“坚壁清野”的战术,“长期抵抗”的战略,他认为八国联军并不可怕,只要韧性抵抗,洋人一定要失败的。

刘治襄又进一层推寻构成“义和团”事件的社会因素:一则民智之过陋,二则生计之窳薄。因为老百姓缺乏教育,以致迷信于仙道鬼神之魔法。因为长期失业而贫而困,靠着一些侥幸的机会混吃混喝,终至恣意烧杀抢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存着万一侥幸的希望以逃过法网。因愚而顽,因游而暴,适有民教互阋之问题以作导线,遂轰然爆发而不可复遏。

《丛谈》是由吴永口述,刘治襄记录并加以自己的评述,是一本记录当时义和团动乱、清廷腐败、外国军队入侵、慈禧光绪西逃及回銮的真实历史写照。该书从作者对李鸿章的肯定,对清朝官宦之间的尔虞我诈的揭露,乃至对慈禧的过失的微词,均可见他有清醒的政治看法。而且由于此书为当事人的经历,又与事件经过不久,自是应当可补正史之阙的。

同类推荐
  • 重估俄苏文学(下)

    重估俄苏文学(下)

    《重估俄苏文学》一书通过对经典作品的细致解读,通过对作家思想状况和精神困境的深入分析,从苦难意识和自由精神等多个维度入手,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了俄罗斯文学的伟大经验,考察了“苏联文学”对俄罗斯古典文学的改造和规训,分析了新的文学意识形态的基本矛盾和内在困境。本书既具有“史”的开阔视野,具有“思”的内在深度,同时,又出之以“诗”的表现方式,是一部具有历史意识和思想深度的厚重之作。它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和当代文学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对照和反省的清晰镜像。
  • 蓝厅的故事

    蓝厅的故事

    以随笔的方式 ,讲述了百年北大的一些老教授的轶事,寻常生活的 点点滴滴,回顾了陕西下放生活的美好时光,国内一 些文化名人、景点的游历,以及去欧洲、俄罗斯、以 色列等国的游记。文笔优美,由于作者的独特经历, 她的所听、所见、所闻与普通人有很大的差异,她的 视角独特,反映的生活层面各种各样,特别是工作关 系,她结识了莫言、铁凝等文化名人。
  • 圣彼得堡:时光

    圣彼得堡:时光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两年来的优秀散文作品。作品得到国内多家媒体的关注与转载,是80后作者中实力派的散文作者。文风大气,沉着,厚重,质朴,铿锵有力,充分的展示了作者的才华,缜密的思考,成熟的文字,激情的探索,是这个散文集的主要特点。
  • 在爱中我们已然相遇

    在爱中我们已然相遇

    这是一本关于爱、梦想、生活的书。17个刻骨铭心的真实故事,17段痛彻心扉的相知相遇,只想告诉你:无论生活曾多么辜负你的真心,你要相信,美好的一切终会来临。有时候,多么希望晚一点遇到对方,那是否就不会因为年少的不成熟而分开呢?有时候,多么希望没有遗憾、不曾错过,那是否才不会在未来的年岁怀旧伤感?人生其实就是一场场相遇,然后挥手再见,本就不是你的风景,又何须太眷恋?总有那么一瞬间不够珍惜,或者留有悔恨,或许,这才是青春本来的样子。
  • 神州轶闻录系列:大戏台

    神州轶闻录系列:大戏台

    本书作者是著名文史作家、专栏作家。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物强记,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对风土民情了如指掌。1976年定居香港后,来往于香港和北京之间。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周续端、周彬、司马庵等笔名,在香港《华侨日报》《大公报》、台湾《世界论坛报》等多家报纸开设“京华感旧录”“九州逸趣”“神州拾趣”等专栏,琐谈社会轶闻和文史掌故,深受读者欢迎;之后谈及内容遍及全国各地,专栏易名为“神州轶闻录”。《大戏台》是神州轶闻录的一本,结集成册的梨园故事。
热门推荐
  • 竹书纪年辑证

    竹书纪年辑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未解之谜(下)

    中国未解之谜(下)

    本书精心遴选了众多中国最经典的未解之谜,内容涉及自然地理、科技发明、考古发现、思想文学、历史人物、书画建筑、民风民俗等诸多领域。用通俗流畅的语言、科学的视角,探索世人瞩目的、尚未破解的神秘现象与谜题。结合诸多文献资料、考古发现与最新的研究成果,生动剖析种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谜题后隐藏的事实。
  • 重生之霸道王爷无情妃

    重生之霸道王爷无情妃

    被浸猪笼,她不后悔,只是舍不下一双儿女。重生回来,再次与他相遇,她只要带着儿女逍遥度日,不愿再做他的唯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X87星系之水星迫降

    X87星系之水星迫降

    缺乏纪元320年(公元5930年),地球强烈缺乏各种资源。阿尔伯特小队在寻找水资源之时,在一颗全是水的类地星球迫降了(地点:x87星系),在这一望无际的水星上,阿尔伯特小队的三名精英讲如何在这“新大陆”上插上属于地球的那面旗?!尽在《X87星系——水星迫降》
  • FBI犯罪心理画像

    FBI犯罪心理画像

    FBI是美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执法机构,它在打击犯罪和恐怖活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战功赫赫。犯罪心理画像具有可预测性,通过心理画像技术,能够预测哪些特殊的社会人群具有潜在的犯罪风险,还能够依据犯罪现场所遗留痕迹,刻画出嫌疑人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帮助调查人员缩小侦查范围。本书通过介绍各种类型的真实案件,如杀人、强奸、精神变态犯罪等,讲述心理画像专家是如何通过收集犯罪现场的蛛丝马迹,来推断犯罪嫌疑人的各种身份信息,并根据这些情况预测犯罪嫌疑人的下一次犯罪行动等。
  • 学识的力量

    学识的力量

    穿越成了一个佃农,处于社会最底层的雷佳没有魔法天赋也没有斗气天赋。上天只给了他无尽的书藏和无尽的时间。八年生活在异界,却在学识空间中度过了八十年。长年累月的读书让雷佳觉醒了不同于魔力,斗气,自然之力的全新力量—精神力。然而在弱小时,新的力量只会带来灾祸。雷佳不想隐忍,他只能从零开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被霸总反虐之后我哭了

    被霸总反虐之后我哭了

    母亲被小三逼死,鸠占鹊巢,把幼小的她扔到农村自生自灭。十年后,家人把她从农村接回来,逼她嫁给一个侏儒残缺的可怕怪物,来获得利益。难道这些人真觉得她俞子凝会像母亲一样善良懦弱又愚蠢吗?呵呵!胆小拘束,无知愚蠢,这些典型的土包子形象都是她的保护色。暗地里虐后妈,打渣姐,惩罚负心爸,修理重男轻女的奶奶,还有那些渣男渣女和小三,都被整得惨绝人寰……她扮猪吃老虎游刃有余。还有那个残暴嗜血,侏儒残缺的未婚夫,等着接招吧……咦,她的未婚夫咋跟传说中的不太一样?……郝予说:“我老婆温柔可爱,善良大方,是难得一见的好女人。”那些被俞子凝残害过的人哭诉:“还要不要脸了?”郝予说:“我老婆知书达礼,待人处事友善热情。”那些被俞子凝黑过电脑的人哭诉:“真他么的热情过头了。”郝予说:“我老婆贤良淑德,以夫为天,什么事情都听我的。”众人嘲笑:“你膝盖下的榴莲壳够用吗?”
  • 我好喜欢你吖

    我好喜欢你吖

    第一次在学校,看见他和女生勾肩搭背,演技上线……“许翊白你个骗子!你和我在一起了你个骗子!”“神经病吧,顾西西你脑子没问题吧!”“……”第二次在学校见面,看见他和校花在一起,她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决堤。“许翊白,我们有婚约要结婚的!你现在什么意思啊!呜呜~”顾西西眼泪一把一把,以为历史要重演谁知许翊白上前,把她掳进怀里,说:“乖,不哭了,丑死了,你什么时候想嫁,我娶你回家。”在对的时间,对的年纪,遇到对的人,这就是青春,这就是爱。全书有甜有虐呐,小虐怡神,大虐伤身嘛,甜甜的恋爱吖,欢迎入坑~这里苏辞汐~(*??╰╯`?)?
  • The Woman Who Rode Away And Other Stories(II) 骑马出走

    The Woman Who Rode Away And Other Stories(II) 骑马出走

    This is the first volume of Lawrence's collected short stories. The thirteen short stories in this volume were written between 1924 and 1928, which were set in both England and America. the following short stories are included: The Woman Who Rode Away; Two Blue Birds; Sun; Smile; The Border-Line; Jimmy and the Desperate Woman; The Last Laugh; In Love; The Man Who Loved Islands; Glad Ghosts; None of That!; The Rocking-Horse Winner; The Lovely Lady. Eleven were collected in The Woman Who Rode Away (1928), though 'The Man Who Loved Islands' appeared in the American edition only and the other two in The Lovely Lady (1933).The stories reflect Lawrence's experiences in the post-war period. Many were considerably revised and some were completely rewritten by Lawrence, subsequently were published in different ver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