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0500000017

第17章 忘经年·生死不离祖国(1)

甘做"灶下婢"

杨绛的戏剧作品陆续面世之后,杨绛的名字也经常出现在各大报纸和街头巷尾人们的口中,杨绛一度成为当时大学生和戏剧爱好者的偶像,有时钱钟书与杨绛一同出现在什么场合的时候,都会被介绍成:"这是杨绛的先生。"

钱钟书在看过杨绛的《弄真成假》之后,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心中有一个想法冒了出来。他对杨绛说,他要写一部长篇小说,这本书就是后来享誉国内外的《围城》。

杨绛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高兴,她相信钱钟书有这个想法就肯定会做成这件事,对于文学,他们两个人都对对方有着充分的信任和期待。杨绛为了让丈夫心无旁骛地完成自己的想法,也有更充裕的时间来写作,便让钱钟书减少了在震旦女子文理学院的授课时间。

这么做的结果就是收入紧缩,所以生活上只能更加节俭,恰巧用人家中有事不再做,她便甘为"灶下婢",亲自打理家中一切事物。杨绛曾经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劈柴生火烧饭洗衣等我是外行,经常给煤烟染成花脸,或熏得满眼是泪,或给滚油烫出泡来,或切破手指。可是我急切要看钟书写《围城》,做灶下婢也心甘情愿。"

那时杨绛想尽办法节省开支,她自己和煤末,做煤球,瘦小的身体踮着脚站在大水缸前,总是弄一脸煤灰;她还负责上街买菜,钱钟书知道她不好意思去菜场,之前的她几乎没有机会去那里,便陪她一起去,两人边说边笑地把菜买回家。

在创作《围城》的时候,钱钟书加入了很多跟杨绛一起经历过的场景,在这本书中也处处能看到现实的影子。在书中,描写苏小姐结婚的场景,就和他跟杨绛结婚的时候如出一辙,那个白硬领圈给汗水浸得又黄又软的新郎像极了结婚那天的钱钟书。

在当时,杨绛的名气是远胜于钱钟书的,后来《围城》的成功证明杨绛的这般付出是值得的。《围城》前后用时两年,从一九四四年到一九四六年。"两年里忧世伤生",钱钟书在《围城》的序中慨叹这两年的时光。

钱钟书也是个浪漫的人,虽然留学西方,但是他更喜欢送东方的礼物给杨绛,比如写诗。

一九五九年他曾经给杨绛写过这样一段带着故事的诗:"弄翰捻脂咏玉台,表编粉指更勤开。偏生怪我耽书癖,忘却身为女秀才。"言下之意,自己的笨拙让杨绛受累了,家中琐事只好拜托她,自己不会家务琐事,只是个会读书的书呆子,由此耽误了杨绛许多读书写作时间来照料自己,从而让杨绛的创作数量大为减少,几乎"忘却身为女秀才"。

这一切可能钱钟书没有说过,但是都在他心中感恩与感动,赞杨绛为"最贤的妻和最才的女"。

八年抗战,全国人民都经历了一场生死的洗礼,每个人的心情都是沉重的,对胜利的渴望也就越发迫切,抗战前线捷报频传,一些先进的思想在全国广泛传播,每个人都希望和平民主的那一天快点到来。

上海被日本人控制着,他们像是死神一样,每个国人都怕在街上遇到他们。但这是无法躲避的,就算你躲在家中不出门,意外还是会发生,他们还是会出现。每个深夜的警笛声,都是那样让人心惊胆战,不知道哪天会轮到自己。

一天上午,钱钟书像往常一样去学校上课,钱家众人和杨绛都在家中,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杨绛放下手中的活儿忙去开门,门外站的是两个日本兵。杨绛第一直觉就是来者不善,便客气地请他们进来喝茶,让他们先坐。趁着倒茶的工夫,溜进卧室把父亲的一摞《谈艺录》的手稿藏了起来,稿子是手写的,纸张很薄。

她倒好了两杯茶,端了过来,放在日本兵面前。日本兵问:"这里姓什么?"

"姓钱。"

"姓钱?还有呢?"

"没有了。"

"没有别家?只你们一家?"

"只我们一家。"

杨绛应付了两句后,就退到了屋子里。这时候叔叔看到日本人手中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杨绛的名字,便告诉杨绛躲一躲,她便从后门走了,去朋友家待了会儿,还吃了饭。这时候弟弟来了,说日本兵找的就是杨绛。如果杨绛不出现,日本兵就要把钱家人都抓走,杨绛就慌了神,让弟弟转告钱钟书千万别回家,说完自己就往家走。

路上,杨绛买了一篮子鸡蛋,拎着继续往回走。她走到家门口,敲了敲门,开门的是婆婆,看到杨绛拎着篮鸡蛋站在门口,很是吃惊。杨绛忙摆摆手,示意婆婆别说话,然后自己说:"我给您买鸡蛋回来了。"然后往楼上走,日本兵还在,家里被翻得杂乱不堪,东西散落一地,家中的柜子也东倒西歪。

日本兵问她是谁,她说是"杨绛",日本人大怒:"那你为什么说姓钱?"

她恍然大悟地说:"我嫁在钱家,当然姓钱啊!原来你们是找我呀!咳,怎么不早说?我给婆婆买鸡蛋去了,她有胃病。真对不起,耽搁你们了,我这就跟你们走吧。"

最后日本兵告诉杨绛第二天十点来宪兵司令部受审,说完就走了,军靴走起路来的声音都是那么让人心慌。

全家人都惊慌失措,担心杨绛第二天去会不会出什么事,倒是杨绛不慌不忙,开始整理翻乱的东西,清点是否有东西丢失,最后发现日本人拿走了一本通讯录,还有几封信,钱钟书的手稿幸存。

杨绛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因为什么得罪了日本人,但是也没有办法,只好晚上准备了很多,比如,日本人提问问题,自己要怎么回答才能解围。第二天到了宪兵司令部,杨绛被问了几个问题,填了个表,就回来了,告诉她可能还会找她,并没有受什么刑罚,万幸。后来听说日本人找的是跟她同名的别人而已。

一同搞戏剧的朋友也有被叫到宪兵司令部的经历,显然没杨绛那样顺利,少则挨两个耳光,多则酷刑加身,生不如死,在日本人的黑暗笼罩下,人人岌岌可危。

父亲去世后,杨绛汇集了父亲生前的一些文章,取名为《老圃遗文辑》。杨荫杭丰富的经历、正义的文笔,加上对现实有力的抨击,有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评价。

杨绛曾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字里行间都是对父亲无尽的思念:"我父亲去世以后,我们姐妹曾在霞飞路(现淮海路)一家珠宝店的橱窗里看见父亲书案上的一个竹根雕成的陈抟老祖像。那是工艺品,面貌特殊,父亲常用"棕老虎"(棕制圆形硬刷)给陈抟刷头皮。我们都看熟了,决不会看错。又一次,在这条路上另一家珠宝店里看到另一件父亲的玩物,隔着橱窗里陈设的珠钻看不真切,很有"是耶非耶"之感。"

钱钟书写《围城》的时候,进度不算快,每天五百字左右,但基本是一次成稿,很少再改。他每段文字新鲜出炉,第一个"品尝"的一定是自己的妻子杨绛,他喜欢把写好的稿子让杨绛看一下,还跟杨绛交代接下来要怎么写,然后就盯着杨绛的表情,紧张得像个孩子。

《围城》定稿之后,最开始是在《文艺复兴》上以连载形式出现的,随后又编入《晨光文学丛书》。读者反响很好,前后几十载,由多家出版社多次出版印刷,读者遍布国内外,都被这本小说所吸引。钱钟书的知名度迅速提高,之前那个戏剧作家杨绛也变成了"钱钟书夫人"。

当李健吾看到钱钟书的手稿时,十分吃惊,不住地感叹:这个做学问的书虫子,怎么写起了小说呢?而且是一个讽世之作,一部"新儒林外史"!

钱钟书的围城写得实在生动,很多人都信以为真,以为是真发生在钱钟书身上的事情,把《围城》当成了钱钟书的自传来读。读者纷纷来信,表示同情,一些心地善良的漂亮小姐还写信表达要与他做"非一般的朋友",就只因为读了书,实在是同情钱钟书的婚姻,也倾慕他的才华。

就算死,也要死在祖国

随着书籍的畅销,很多电视台向钱钟书发出请求,想把《围城》从书中搬到荧屏上。最开始钱钟书是拒绝的,他觉得小说妙趣横生,拍成电视未必会有同样的效果。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上海电影制片厂的黄蜀芹,偶然间在延安的一个小书店里看到两本《围城》,便都买了下来。说起来,黄蜀芹与钱家还有些缘分,她的父亲就是当时钱钟书的旧相识──黄佐临。黄蜀芹在拍戏的间隙就靠在小土炕上读这本书,被故事深深地吸引。她就有了拍《围城》的想法,但是她怕去了会被赶出来,之前便听说钱钟书先生曾言"拙作上荧屏实不相宜"。要拍《围城》,必先拜访钱钟书夫妇。

黄蜀芹便联系了父亲,让父亲帮自己写封"介绍信",而且做了充分的准备,跟其他的工作人员反复阅读原著,体会其中含义,编写了电视剧本,然后带着信来亲自拜访两位老人。

到了钱家,两位老人得知是朋友的女儿,十分热情,杨绛给她讲了钱钟书创作《围城》的始末,让大家更好地感受这个故事创作的背景。还对她说:"写《围城》的是淘气的钱钟书。"这句话给了黄蜀芹很大的灵感。

黄蜀芹的父亲黄佐临正是杨绛话剧《称心如意》的导演,在黄蜀芹小的时候,父亲经常骑着自行车带她去当时的长城电影院剧场排演这部戏剧。那时总会遇到在路上散步的杨绛、钱钟书,经常都会聊两句再各自去忙,黄蜀芹对这个镜头记忆深刻。

黄蜀芹带来的剧本,杨绛仔细地读了两遍,标记出来四十多处她认为不妥的地方,并且提出修改的意见,连道具和场景的选择上,她也给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后来都被采纳到拍摄中。

如何突出主题成了黄蜀芹的困扰,杨绛便写了几句话给她:"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钱钟书很同意杨绛的这句解析,对他作品最了解的人,永远都是他的夫人杨绛了。后来这两句话作为旁白,出现在了电视剧的一开头,也成为了这部剧的灵魂。

《围城》拍成电视剧总共十集,导演当时因为受伤,是在轮椅上完成这个工作的。当时导演和演员陈道明、葛优等人认真地核对剧本和原著,前后拍了一百多天,每个镜头和环节都力争体现原著风格,让那些本在书本里的人物,立体地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电视剧上映之后,他们一家三口都看了,很欣赏里面人物的表演,他专门写信给黄蜀芹说:"与适自英国归来之小女,费半夜与半日,一气看完。愚夫妇及小女皆甚佩剪裁得法,表演传神……此出导演之力,总其大成。佩服佩服!"

那段时间他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朋友,就是傅雷。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和美术评论家。他也曾留学法国巴黎大学,算起来还和钱钟书、杨绛是校友。

傅雷一家那段时间与钱钟书、杨绛也走得很近,两家住得不远,所以有时间了就会互相走动,促膝长谈。大家都对这个社会有太多要控诉的事情,都在黑暗中期待黎明。人们在畅谈中释放压力,抒发情感,那种心灵与心灵碰撞的火花,在回忆中依然闪亮。

在杨绛的记忆中,傅雷总是挂着笑容的,与外界说的"严肃死板"截然不同。他总是和钱钟书面对面聊天,手拿着烟斗,嘴角含笑,他和钱钟书很聊得来,可以聊很长时间,按照杨绛的说法就是:"傅雷只是不轻易笑;可是他笑的时候,好像在品尝自己的笑,觉得津津有味。"

钱钟书是唯一敢与他当众开玩笑的人。一次还有其他朋友在的时候,钱钟书和傅雷开了个玩笑,另一个朋友以为钱钟书是个"没轻没重"的主儿,便赶忙使眼色,告诉他"闯祸了"!傅雷不但没生气,还跟着大家一块笑。

不过,在孩子面前,傅雷几乎是不笑的,傅雷的两个孩子阿聪、阿敏喜欢留在客厅里,听大人们聊天。傅雷是不允许的,他或许出于自己的考虑,怕孩子理解错误,或出去说给别人听,那个时代是真正的"祸从口出"。

一次,朋友们在客厅里聊得风生水起,好不热闹,不知他是突然想到什么,就轻手轻脚地来到客厅门旁,一把拽开门,看到两个小顽童正侧着脑袋听声儿呢,傅雷大声吼了一下,两个孩子急急忙忙跑上楼梯。太太忙跟了上去,唱白脸,两边疏通。大家继续聊天,笑声四起,傅雷又过去拽那扇门,两个孩子还在那里,跟着大家笑,真是"知子莫若父"啊,他就知道孩子还会下来。

傅雷比之前更加愤怒,大声地呵斥着孩子,太太想劝却劝不了,其他人想劝不敢劝,孩子委屈地在那哭,只能待傅雷呵斥结束。这也许就是外界盛传的"严肃的傅雷"吧,大家面面相觑,领教了!

胜利像黎明一样终将到来,人们殷切期盼的和平像温暖的阳光,温暖着被战争冷却的生活。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前方传来日本投降的消息,举国欢庆。钱家人都聚在一起,商量着要纪念下这个日子,庆祝黑暗的过去。杨绛心里有些难过,便独自躲到了亭子里,默默地流泪,钱钟书过来安慰她。

她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在世之时只愿能看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天,可是这一天来了,父亲却不在了。钱钟书安慰她,紧紧地握着她的手,说:"爸爸会为我们高兴,为国家高兴,我们终于熬过来了。"

抗战结束后,钱钟书辞去在震旦女子文理学院的工作,来到中央图书馆做外文部总纂,主要负责编写《书林季刊》,徐鸿宝先生曾对战时中央图书馆馆长说:"像钱钟书这样的人才,两三百年才出一个。"

《围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捧,钱钟书又在暨南大学兼任教授,还兼任英国文化委员会顾问。随着工作重心的改变,钱氏夫妇的生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之前只顾埋头创作的两人,有了越来越多的社交生活,也结识了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很多爱国知识分子都收到了国民党投过来的橄榄枝,钱钟书、杨绛也不例外,但是两个人毅然地放弃了去台湾的机会,不仅仅是因为拥护共产党,他们也不愿意离开自己从小到大生活的热土,这片土地刚刚经历了创伤,需要人们去抚平。

同类推荐
  • 中国十大谋略家

    中国十大谋略家

    本书讲述了中国古代十位谋略家的故事。包括:姜尚、范蠡、孙膑、苏秦、张仪、范雎、张良、郭嘉、刘基、范文程。
  •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是种种变革的最早提倡者,自1850年来,这些变革已经开始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行为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李鸿章无疑是19世纪的一个缔造者。但是,正如赫伯特·斯宾塞在其《伟人史观》的评析中所述,我们必须记住“伟人必须与那个诞生了他的社会的所有现象归为一类,伟人是这个社会所有过往的产物。他是整代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与同时代的人都是长久以来各种巨大力量所形成的产物。”
  • 名人传记丛书:高更

    名人传记丛书:高更

    名人传记丛书——高更——他与梵高齐名的不只是画作:“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彼得·林奇传

    彼得·林奇传

    1944年1月19日,一个男孩出生在了美国东北部马萨诸塞帅首府波士顿。这个男孩就是以后被华尔街投资者称为“股圣”的彼得·林奇。波士顿始建于1630年,它濒临大西洋,是一座美丽的海港城市,距今已有380年的历史了,被公认为“美国最古老的城市”,也是最有价值的城市之一。它是由一群受宗教迫害的英国清教徒建立的。由于这些人大部分都来自英国林肯郡的波士顿镇,所以为了表达他们对故乡的热爱,便把这个定居点叫做波士顿镇。
  • 吴敬琏传

    吴敬琏传

    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史上,吴敬琏之重要性在于,他几乎参与了建国之后所有的经济理论争议,由他的思想演进出发,可以勾勒出中国经济变革理念的大致曲线。书中,吴敬琏娓娓道来,历史如跛足的行者,不动声色地姗姗走近,又姗姗走远,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在回忆者与记录者之间穿梭,如画卷般展开。
热门推荐
  • 小白经纪人pk恶魔天团

    小白经纪人pk恶魔天团

    本来只想履行妈咪生前未完的工作合约,哪知道负责的艺人个个都是贵族少爷。少爷饿了我做饭,少爷困了我做枕头……坏蛋,那可是人家的初吻!某面瘫弯腰,目光直视某小白,嘴角一翘:“蓝小莫,做我的女朋友吧!”
  • 黑莲花和她的骑士们

    黑莲花和她的骑士们

    这世界上有没有那么一个人,是你想要拥有却无法拥有的每当你想起他(她)时,嘴角总会情不自禁的上扬,无论时光怎样流转,不论我们如何改变,也不会忘记那人的每个表情和动作只因那时的我将你当成最信任的人年少时遇见你爱上你得到你失去你我们一但踏上那条分岔路口就如同走入大雾重重的境地,迷失了重逢的方向【我想给读者一个不太一样的女主角,她聪明漂亮却身有缺陷:她拿得起放得下,爱你的时候可以付出一切,哪怕自己的性命也毫不犹豫,可她一旦将你放下便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她可以好到让你觉得她是圣母的化身,也能在坏的时候让人咬牙切齿谨以此书,献给十八岁时的自己和那个我无法拥有的男孩,愿我们不负相识,余生安好】
  • 增修教苑清规

    增修教苑清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生活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人和事,有喜相逢也有伤别离,有催人奋进也有令人心碎。经历前,经历时,经历后,千姿百态,各自为像,各有所得所失。作者把不同时期所遭遇的、听说的、采访的人事写成一篇篇小故事,辗转表达了生活心得。最好的生活不是活在别人的世界里,而是活在自我那个残缺不全的世界里,并在对自我的不断修正中,获得弥足的成长。
  • 太师诚意伯刘文公集

    太师诚意伯刘文公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腹黑王妃请投降

    腹黑王妃请投降

    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风华褪去了女军医的角色,当上了丞相府的大小姐。能力出众,家门兴旺。惹的这世上最优秀的男子们都想娶她。而她却个个都不爱。尊贵的端王,富有的赵公子,还有燕国的六皇子,姑娘对你们都没兴趣,让我和你们好好玩玩!
  • 文王官人

    文王官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如梦玄境

    如梦玄境

    喜欢我,爱上我不就行了。这人也太自恋,浪费了一张好脸。后来才发现,自恋的人可不知他一个……自己居然喜欢上了这个家伙。为了一颗狗尾巴草拒绝了一片又一片草原。既然牵扯不清,那就奋不顾身,哪怕人格分裂,哪怕世界毁灭……
  • 西游之我要当天帝

    西游之我要当天帝

    此方世界,仙神同立,妖魔横行,更有天机显露,佛教当兴。穿越成天庭一个无名神将的陆玄,为改变被猴子一棒子打死的未来,脱离封神榜,谋求大道,开始了自己一步步的艰难超脱之路。“这浩荡三界,芸芸众生,若我不留名天地间,这一生该多无趣!”满天神佛,你们的天帝,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