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3300000028

第28章 “大鳄”再出手——东南亚金融危机(2)

可时值9月,正在台湾“央行”官员洋洋得意之时,台币保卫战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海外,投机者已在东南亚地区陆续得手;在岛内,过去两个月来股市的疯狂上涨,给台币汇率保卫战埋下了失败的伏笔。股市居高不下,股市和汇市之间的互动关系显现了,台湾“央行”大举卖出美元,买进货币,力图拉高台币汇率的动作对股市造成了直接打击,给投机者以可乘之机。在这种情况下,台湾的金融管理当局也远不如过去那般潇洒自如,颇有顾此失彼之态。“财政部长”邱正雄表示“股市到底了”;台湾“央行”总裁许远东也发表讲话说“央行”不会坐视股市不理性的下跌;连李登辉也坐不住了,呼吁市民“买股票要趁早”。为了托市,“央行”还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及活期存款利率,但股市依然不买账,持续大幅下跌。

由此开始,台湾的股市、汇市投机者和当局进入了短兵相接的阶段。“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表面上看是为股市护盘,但其真实目的是稳定货币市场上的利率,避免银行因为头寸不知而出现问题。而利率稳定之后,“央行”才能更有效的在汇市上操作。但是,此举虽然缓和了资金紧张状况,敏感的投机者去从中感知当局已经应接不暇,汇率贬值的预期越来越浓。

空气中的硝烟味越来越浓,10月台湾出现银行囤积美元和进口商疯狂抢购外汇的局面。但台湾金融界对付金融问题颇具经验,又有雄厚的外汇储备作为后盾,决定进一步主动出击。“央行”算准了台币交割的日期,并在前一天甩出高利率、高汇率的“双高”政策,坚决“修理”投机者。一时间台币短缺,同行业拆解利率飙升,令部分原来抛售台币的外资银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下午六点还在到处借钱,以应付第二天的交割。交割当日,“中央银行”又召集13家本土主要银行,暗示其“慎选同业拆借”,不准拆借资金流入汇市炒作,协助“央行”矫正市场上不正常的台币贬值预期心理。

“央行”的这一铁腕手段可谓是稳、准、狠,给了投机者一记重拳。作战时间约为一周到十天,手段是引导新台币逐步升值及容忍短期利率走高,以使投机者同时蒙受双重压力,不战而溃。随着美元的回吐,汇率稳定下来,利率也回落到规定之内。台湾当局虽然付出了50亿美元外汇的代价,但比之9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可谓九牛一毛。这一仗,台湾赢得很漂亮。

弃汇保股,双双失守

台湾“央行”坚守汇市,却打击了股市。“央行”大量释出美元,导致银根紧俏,股市失血,下跌在所难免。这点投机者十分清楚,所以尽管在高汇率高利率的双重压力下,部分投机者卖出了外汇,但大部分仍在观望,准备伺机而动。果然,“央行”双高政策放出一周内,在国际股市的影响下,台湾股市大幅杀跌,直落8000点。此时,投机者也已部署妥当,准备大举反攻。

台湾管理当局终于沉不住气了,原来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歧也公开化。10月16日,李登辉亲自向坚守台湾汇率的许远东打电话,在李的干预下,台湾“中央银行”不得不重新审视原来的强硬汇率政策,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当天下午,当局就出人意料的宣布其捍卫新台币的任务已经完成,意味著今后不会再抛售美元维持台币的强势汇率,同时“央行”再度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并且“财政部”规定提高外资投资台湾股市的上限,全面改变了过去3个月的经济政策。

这三项措施令台湾的政策从“汇市优先”转移到“股市优先”,原来三个半月的政策功亏一篑,犹如泻堤之洪,迅速冲垮了台湾的汇市和股市,股民和市场大失所望。同时,投机者也没有因为当局缴械投降而手下留情,而是跟着赶尽杀绝。政策颁布之后,各大证券机构拼命抛售手中的股票,一星期之内共计卖出股票101亿台币,股民信心尽失,股市一片惨淡。

面对惨淡的景况,“财政部”不得不再次采取非常措施,挽救股市。在一连串利多消息的刺激之下,股市好不容易稳住了,与此同时,捍卫了三个半月之久的汇市防线全面失守。汇率步步下跌,直到“央行”进场干预,加上市场预期心理的反弹,台币终于稳定在32.75。

面对汇市股市的双双失守,岛内舆论四起,一派哗然,纷纷指责“央行”这种充当超人,四处救火的行为。“央行”这种要兼顾汇市和股市的政策,可以说是彻底的失败,而失败的代价是赔上全民的财富,庞大的股市投资人大部分惨遭套牢,即使不投资股市的民众也受到“央行”政策影响,资产大幅缩水。93这次战役赢的是投机者和不听当局劝告的人,输的则是全民的资产和对当局经济政策的信心。

政策为何急转弯

在台币保卫战即将收获胜利的果实之际,当局为何轻易改变战略?台湾拥有9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为何只动用了5%便缴械投降?新台币汇率保卫接近尾声时,只要“央行”再坚持三五天,乃至八天、十天,外汇投机者鉴于“央行”坚守汇率的决心不变,同时长期抱持美元的成本也不低,必然还是大量吐出美元,台币贬值的压力可以获得缓解,外汇市场即可获得稳定。而汇市趋稳,“央行”便可释出台币资金,银行体系资金紧俏的情况也可获得缓解,工商融资很快恢复正常,股市的回升也是指日可待。可是这一切都因为李登辉的一通电话而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

表面上看李登辉下这一剂猛药是因为不懂金融,为了替国民党低迷的选情制造利多,想以放弃汇市来挽救股市。可李登辉怎会不知这一行动的严重后果,这只是他使得障眼法,其真实目的是引诱投机者攻击香港,破坏“一国两制”的安定局面,从而达到其“台独”的政治图谋!

当时正值香港回归不久,江泽民主席访美前夕,李登辉指示“央行”弃守台币就是为了喂饱国际投机者,诱导他们转战香港,好替他完成扰乱香港的目的。在李登辉的如意算盘里,如果香港受到国际投机者的狙击,为了力守港币,港股必然受到重挫。在港股里,红筹股(中资公司股)和H股是挡住半边天的要角,一旦下跌,必然带动上海、深圳的股市受到波及。北京的“十五大”中已经确定国企改革是未来经济改革的重点,而股份制是国企改革的主要策略,若沪市、深市不稳,将牵动整体国企改革的成败。而且股市异动必然会影响到江泽民访美之行。若能借索罗斯之刀,毁灭香港经济,正可羞辱北京强力宣传的“一国两制”,平息台湾内部与越来越强烈的三通促统声浪,真可谓一石二鸟。

李登辉弃汇保股的政策,不但牺牲了台湾,也将金融风暴引到了东北亚地区。果然,一个星期之后香港股市即有一场灭顶之灾。

登滩香港:一记重拳

东南亚危机中,港元不可能独善其身。

——索罗斯

10月,席卷东南亚地区的金融风暴登滩香港岛——狼终于来了。这棵巍然不动的参天大树,在这次金融风暴中剧烈的晃动起来。在许许多多的香港人的记忆当中,1997年10月的香港“股灾”就像一场噩梦,至今仍心有余悸。

锁定东方明珠

香港是亚洲的金融中心,被誉为“东方明珠”,自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其金融中心的地位更加强化。香港经济无论在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层次上,还是经济运行的稳健程度及整体背景上,都远远优于东南亚其他国家。可这颗东方明珠紧邻着东南亚各国,并在经济上和他们紧紧的连在一起。而且由于香港是自由港,无外汇管制,资金可以自由出入,并且不征收基金所得税和利息税,更是成了离岸基金的天堂,其投资基金国际化程度之高世界罕见。95这正给了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者以机会,搅动香港市场,从中攫利。不仅如此,他们还把进军和袭击香港作为本次金融风暴的压轴戏和重头戏,投入了最多的弹药,下了最大的本钱,其势头之盛,意在全线控制整个东南亚以外市场,其策略就是在股指期货和香港期货上同时做空。

事实上,早在1997年8月份,投机商就几次试探性地对港币进行了冲击,8月14日和15日,一些实力雄厚的投资基金进入香港汇市,他们利用金融期货手段,用3个月或6个月的港元期货和约买入港元,然后迅速抛空。致使港元对美元汇率一度下降到7.75/1。而7.75被称为港元汇率的重要心理关键点。香港金融管理当局迅速反击。通过抽紧银根、拉高同业拆借利率去迎击投机者。香港金融管理当局提高对银行的贷款利息,迫使银行把多余的头寸交还回来,让那些借钱做空港元买美元的投机者面对坚壁清野之局,在极高的投机成本下望而却步。故在很短的时间内,即8月20日使港市恢复平静,投机商无功而返。

然而,人们心里非常明白,这批炒家并不会就此罢休,双方的血腥搏斗终不可避免。香港当局更是未雨绸缪,政策、舆论攻势双管齐下,提醒这批投机者不要轻举妄动。香港金融管理当局态度极其明确:坚决维护联系汇率制的稳定。正在英国访问的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离开伦敦前强调,特区政府有极大的决心维护联系汇率;财政司长曾荫权、财政事务局局长许仕仁一起会见传媒,重申维持联系汇率是港府首选目标,为了这一目标而导致利息飙升,属无可避免,希望香港民众稍安勿躁;政务司长陈方安生则呼吁所有人保持冷静;香港总商会发表文告声明支持联系汇率制度,并呼吁金融市场中人冷静思考,重新检视香港经济根基,从而稳定市场。曾荫权在一次投资会议上说:“我要重申,我们不会改变我们的货币制度或我们同美元的关系,拿港元投机而丧命的只有投机商。”

香港政府为何要花如此大的代价捍卫联系汇率制度呢?因为香港联系汇率一旦失守,将不仅是纯粹金钱的损失,更可怕的是稳定信心的丧失,其灾难性后果不堪设想。港元一旦崩溃,人们对香港这个刚刚回归祖国的国际金融中心的信心将受到沉重打击,外向型的香港经济、金融、贸易各个方面会顷刻瓦解。香港一旦失守,中国内地经济会受到严重影响,香港在内地的投资、贷款和各项经贸活动会一落千丈。香港一旦失守,亚洲经济和金融会陷入新一轮的动荡之中。更深层的原因是,香港一旦失守,会打击港民对“一国两制”的信心,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对和平收复台湾的进程造成不利影响,这正中了李登辉的下怀。所以,这一场汇率保卫战志在必得,否则香港会付出更巨大、更沉重的代价。

大对决

10月16日,当台湾遭到投机者的狙击弃守汇市之后,台湾金融市场汇率暴跌,新台币降至10年最低水平。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国际投机者将携着在台湾汇市所卷得的钱财,挥师南下,大举挺进香港市场。一场联系汇率保卫战即将上演。

国际投机者三番五次狙击港元的行动不仅志在港元汇价上获利,而且采用全面战略,要在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上获益,他们的做法是,先在期指市场上积累大量淡仓,然后买上远期美元,沽远期港元,大造声势。待港府为对付港元受到狙击而采取措施大幅提高息率时,股票气氛转淡,人们忧虑利率大升推低股市与楼市,这时投机者便趁势大沽期指,令期指大跳水。于是,股票市场上人心惶惶,恐慌性地沽出股票,炒家就可平掉淡仓而获取丰厚的利润。换言之,投机者虽然在港元汇价上无功而返,甚至小损,但在期指市场上却狠捞一笔。

10月21日和22日,炒家们在伦敦外汇市场上抛出了接近60亿美元的港币,将港币兑美元的汇率压过了7.75的警戒线,这是近年来香港政府遇到的规模最大的冲击联系汇率的压力。与此同时,各种联系汇率不保的流言四起。

索罗斯的“头马”德鲁肯米勒扬言“港府必败”,施放迷雾以图影响人心。摩根斯坦利的全球策略分析员巴顿·毕格斯在《亚太投资展望》中指出:“我正在将我的全球投资组合中所谓‘发达亚洲市场’的比重从2%降到0比重。”毕格斯要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卖掉你手上所有这些市场的股票吧。他还特别对香港红筹股提出了建议:“看淡这个市场的原因,是因为许多红筹股公司只是一些毫不相干的资产和生意混合在一起组合的普通集团而已。以实际业绩相比,他们的市盈率已经远远高估了。同时香港也是唯一的国际投资者过度持有的亚洲股票市场,……而且香港还有一定的政治风险,这令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但我并非在预测什么,只是指出可能出现的一些动荡。”

果然,正如预期的一样,香港红筹股指数在10月22~23日整整下挫了33.85%。同一天港元汇率也面对极大的压力,6个月期的期权曾经下跌到8港元对1美元。

面对紧迫的形式,香港政府显得泰然自若。因为他们心里十分清楚,国际投机者这次来袭,是借着台币贬值的东风。台湾政策的急转弯,使投机者的胜利来的太突然,他们对下一步行动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弹药”储备不多,主要靠的是从香港银行拆借港币,再拿到海外市场上抛售。对此,香港金融管理当局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们的措施,一是动用庞大的外汇储备吸纳港元,调高利息并抽紧银根;二是声称可能对借钱给炒家的银行征收惩罚性利息。

其实,香港政府并没有加息,而是略施小计,便化解了投机者的全部攻击力量。根据联系汇率制度香港各家银行在结算银行(汇丰银行)的户口内,必须保持一定的港币余额,由于港币被炒家们借走,并被香港政府收回,结算户口余额成了巨额负数。以前各银行尚可通过“流动资金调节机制”,向香港政府拆借低息港元,可是这一次,港府去紧紧关闭了闸门。

10月23日,正是外借港币的结算日,由于预计港元的需求量相当庞大,同业拆借市场一开市就打出了35厘高的港元隔夜拆息。一些银行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市场上四处筹款,但却一无所获,只好借入“高利贷”。港元隔夜拆息一路飙升,一度冲至300厘。如此高的利率,投机者怎么肯借入。香港政府通过“挟息”,轻而易举的掐断了投机者的粮草,投机者们赔率巨额利息,如潮水般退去。港元汇率又回到了7.74的合理水平,港币成为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唯一未贬值的货币。

然而,香港真的赢了吗?

天堂还是地狱

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者虽然狙击港元未能得逞,但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他们虽然在汇市上蒙受了损失,但是在股市暴跌中去大有所获。

同类推荐
  • 安全重在责任

    安全重在责任

    很多安全事故都是因为我们的责任心不够而引起的。侯鹏飞编著的《安全重在责任》围绕“责任对安全的重要性”这一核心问题,通过大量的事故案例分析,揭示了没有责任心会导致各种灾难,力图引导我们每一个人要增强责任心,自觉自律,主动落实责任,让安全能够常伴我们身边。
  • 管理越简单越好2(升级版)

    管理越简单越好2(升级版)

    作为一名管理者,在具体工作中,面对繁冗艰巨的工作任务,你必须学会分清工作的主次:首先把那些无关紧要的放到一边,接着再排除那些对当前没有意义的工作,全部精力集中于重大事务之上。企业的竞争集中体现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而配置的优化需要企业的组织结构来实现。某些企业的人才并不少,但却受制于复杂的管理结构中。管理层次太多、效率低下的缺点抵消了人才优势。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大企业管理层次过多,管理中心下达的指令必须经过许多层次的接转才能到达生产或业务现场,并且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几率增加,经常出现信息失真现象。这就要求企业在必要的时候,要懂得轻装上阵。
  • 从零开始读懂管理学

    从零开始读懂管理学

    现代管理方式中,管理不是玩弄权术,不是指责批评,而是需要智慧、方法和技巧的,是每个有志于成为管理人才所必须掌握和实践的一门学问,一门艺术。《从零开始读懂管理学》以实用性和趣味性为原则,对有关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做了详细全面的介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管理者和职场人士必备的管理学成功指南。书中推荐的管理方法科学实用,切实可行;同时结合管理心理学理论,给每一位管理者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 这样销售最给力

    这样销售最给力

    为什么那么多的销售人员在同一家公司。一天同样的24小时,销售一模一样的产品,别人的业绩总是比自己高?你知道全世界所有的成功人士是怎样成为成交高手的吗?你在销售工作上。是否已经发挥了个人100%的能力与潜力?你现在的成交率高吗?你知道全世界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是成交高手吗?如何才能顺利获得订单?如何才能成为一名签单高手?如何才能使小订单变成大订单?你想改变现状吗?你想成为超级销售战将。年收入破八位或九位数吗?
  • 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信贷风控的制度与文化(中外经济比较研究)

    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信贷风控的制度与文化(中外经济比较研究)

    民营中小企业信贷是一个长期困扰银行业的老大难问题,对此,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从历史回顾和文化比较的角度,对当代银行业风险控制的理论误区和现实困境进行了全面梳理。本书认为,当前所引入的美国量化风控技术在中国银行业不过是“聋子的耳朵”;民营企业家做假账是一种(美国信贷风控)制度与(中国)文化错位的结果,一个现实的无奈;在中国发展美式征信业和大数据分析是死路一条。作者强调,立足传统钱庄的风控模式及其背后的中国文化传统,才是重构银企关系和银行风险管理的源头活水。本书还可以被看成一本比较文化学的著作,作者通过对美国银行和中国钱庄信贷风控模式的差异进行文化溯源,对西方的契约主义精神和中国的礼让忠恕之道做了具体而微的解读,并呈现二者是如何分别影响中西方经济制度的演化和建构的。对经济制度做文化的解读,在制度变革中坚持民族文化自觉,是作者多年来所坚持努力的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是作者四年前出版的《从家族主义到经理主义:中国企业的困境与中国式突围》一书的姊妹篇。
热门推荐
  • 鸿蒙入侵

    鸿蒙入侵

    四凶?不可能,那是封建迷信!寻龙决?什么东西,在这个没有灵气的世界能练?我还是相信科学,消灭危机还是要靠科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二婚不愁嫁

    二婚不愁嫁

    "离婚"当朱旭冉说出这一句话的时候.祝雅丽立刻拉着箱包自己让自己净身出户.他们相识在一场相亲节目上,她说婚内绝不出墙。他被她给逗乐了,然后结婚了.因为他的前女友,那个舞姿蹁跹的女人要从国外回来了,他们离婚!她只是他空虚是慰藉。她未必将他当成了一世良人.罢罢罢,婚姻一场戏,谁更入了迷?朱旭冉没有想到,三年的婚姻,她比他更加的没了心,原来他才是被抛弃的哪一个…他后悔了,可是离婚简单,复婚难哦…一、“祝雅丽,没有想到你是这样的人!”朱旭冉将报纸丢到了祝雅丽的脸上,“我跟燕妮会结婚了!”祝雅丽咧嘴一笑,“那恭喜啊!”一看报纸,怎么她跪在俊男靓女身前,罪过罪过,谁这么缺德?二、“你这个狐狸精,滚出了公司去?”面前的老太太颐指气使。祝雅丽一愣,“那我半个月的工钱?”她辞职可不是能力问题,是有人对她十分偏见!三、“怨妇,你会不会跳,得罪你的是别人,你干嘛老踩我?“”踩你是你荣幸,小屁孩,大姐是一定要拿奖金的!“一只十八相送,一送送到大门口……再从送到小桥头……四、”雅丽,我看好你,如果你跟我一起,我必定能创造前所未有的辉煌的““丫,我看不起我自己!我不想疯狂了!”辉煌?昏黄如何?黄昏了,天要黑了……五、"我举报,我不想被灭口,不对,是你家小三现在想灭我的口……”……“你家小三曾经去堕胎,不止一次的堕胎,……报告完毕,外边下雨,老子没处去了,你家小三还真是缺铁缺钙缺锌缺德的很,唯一就是不缺男人……”“祝雅丽,你居然敢怀着我的孩子来参加相亲,你想死啊!”“这位先生,你十分不符合我的条件,我想的人,房子不能超过八十平米,工资不能超过我,得会做饭会洗衣,身高不能超过170,太高我有压力……”朱旭冉:当他意识到她不再属于她的时候,嫉妒真的像蔓草一样疯长,偶然记得,曾经有人告诫过他,在嫉妒之上,更是悔恨异常……郑舒宇:这个人是姐姐,是朋友,是个特别的女子,是个美丽的女人,她时而漂亮,时而温柔,时而俗气,时而洒洒如常,她像一滩静静的潭水,若是狂风一起,变成了倾滩而出的惊涛骇浪……面对她,有疼,有爱,有痛,有恨,唯独没有欲望……某人:你是我的,你曾经那么的爱我,爱我爱的那么痴狂,你是我的,我的!
  • 路:第三部

    路:第三部

    小说着重描述了改革开放之后柳黪一家两代人在改革浪潮中的奋斗故事。无论社会怎样变革与转型,他们始终能够以宽厚的胸怀及平和的心态对待迎面而来的挑战与困境。小说通过铺述发生在他们身上及周边的或者微乎其微或者惊心动魄的故事,巧妙地把各时代的人物串联一起,内容深刻,故事生动,人物性格鲜明。
  • 雨夜短文

    雨夜短文

    本书是余秋雨散文新作,篇幅短小,意境至美。其中包含两个部分内容:“万里入心”,是有感于人生路上遇到的一些人或事,记录并生发出一些感触,进而展现出一种人生哲理和生活态度。这些内容对于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来说,无疑是人生规划中的航标灯塔。“文史寻魂”是对千年文脉的点穴式提领。用极其精炼的语言勾勒出中国古代文学(诗经、庄子、史记、唐诗、宋词、元曲、戏剧、小说)的脉络,同时对相关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相当量级的文人进行评介。文末开列余秋雨特选唐宋诗词必诵篇目。
  • 想要溺在你眸中

    想要溺在你眸中

    他第一次见到她,细碎的刘海下一双含水般的眼眸,抬头的一下如镜子般折射出光芒,便又垂下脑袋,遮掩了神情。之后,他便关注她,她总觉得有人在看着她,眼神带着不可名状的探究和炽热。她有一天忍不住了,问:“你认识我吗?”他笑了笑,唇边的弧度愈发温暖:“我认识你,你可能不认识我。”之后他便一直跟在她身边,偶尔抬头她看见他的眸,仿佛似曾相识。她问:“我们之前见过吗?”他答:“……”她的笑容如春花般灿烂:“原来你这么久之前就喜欢我了?”他眼底的墨色渐沉:“是啊,在见你的第一眼我就知道,我除了你,别无选择。这辈子我只会喜欢一个人,除了你,我的心里装不下任何人。”
  • 医理真传

    医理真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The Old Merchant Marine

    The Old Merchant Mar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